【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健康飲食、肥胖、醫學新知…各種你想知道的醫學健康資訊、名醫提供的保健錦囊,都在【健康e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5/12 第5917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舌頭決定我的方向】張光斗/曾經滄海這一味
【青春名人堂】海德薇/文字天才,數字白癡
【我喜歡住在這裡】日月明/三代同堂的老家
 
 
 
心情札記
 
【舌頭決定我的方向】張光斗/曾經滄海這一味
文/張光斗/聯合報
曾經滄海這一味。圖/Noveala

回首貪求口腹之慾,好吃一族的來時路,真正讓我無意間闖進老饕世界的契機,是二十六歲那年,側身於新聞界,不時接受採訪對象的邀約,出入於台北市火紅有味的食肆之間。

最訝異的是生平第一次與高僧星雲大師同桌吃飯,首次嘗到素食的豆腐和芋泥,可以由最是家常的基本款,提升至香糯綿密、層次分明的高級佳肴。最開心的是在一家老字號的北方館,吃到剛出爐的烤鴨,片好的鴨皮還在冒煙,不僅金黃誘人、秀色可餐,皮下薄薄一層油花,更是使人貪念勃發,接連入口。最丟人的是在一家著名的江浙館,指著一條沒有刮鱗的蒸魚,問起隔座的前輩,對方差點在我頭頂敲一個栗爆,忍著笑意地指點:「這是十分珍貴的鰣魚,最特殊的就是不刮的魚鱗……」我這才對那閃爍著銀色光芒的魚鱗,泛起了一股莫名的敬畏心緒。

哪怕瀕臨脹死邊緣我也心甘情願

1982年,去到日本後,我的覓食領域瞬間拓展到無垠的新世界。離台前,曾經聽聞有辦法的報社高層,從香港偷渡已負盛名的陽澄湖大閘蟹回台,進貢給老闆,我在旁聽著,暗自吞嚥口沫,連大閘蟹長個啥模樣都不知道。沒想到,當年的秋風才起,就收到朋友訂購,剛自上海空運到東京的大閘蟹,那個蟹肉與蟹黃的清甜、香濃,與日後在上海爆吃的層次,還真有雲泥之別,或許彼時還沒有足夠的成本餵食蟹族生長激素吧?

在日本旅居的十二年,著實開展了我的視野與胃口。由傳統料亭的河豚生魚片切入,繼而是天婦羅、鐵板燒、爐邊燒、義大利菜、法國菜、印度菜、朝鮮菜……吃到眉飛色舞、飽嗝不斷,哪怕瀕臨脹死邊緣,也心甘情願地撫著肚皮。

當時長期住在目黑驛站東口附近的公寓裡,每回上下班,路過商店街,總要經過一家烤鰻魚店,店面規模不大,烤魚師傅面對馬路,一邊以扇子搧著爐火熾熱的木炭,一邊為烤架上的鰻魚抹上特製的醬油膏;木炭的淡淡白煙,混摻著鰻魚的誘人香味,每每讓路過的我忍不住深呼吸好幾下。雖然無數次動念買一盒鰻魚飯打牙祭,但是不菲的定價,往往教理智戰勝肚裡的饞蟲。我不斷催眠自己:改天一定會有更美味的鰻魚大餐等候著。

果不其然,老天爺待我不薄。有一天,好友SB先生在家煎了獨家配方的牛排,餵養我們幾個好友,並同時宣布,在千葉發現了一家具有歷史性的烤鰻魚專門店,該店鰻魚不是進口自台灣或其他國家,而是日本土生土長、完全天然的新鮮活鰻魚,且都是現場料理的。我們瞬間興奮了起來,尤其是我,眼瞳簡直忍不住迸出七色彩虹了,唯獨SB太太的興趣不大,認為沒必要為了鰻魚跑到老遠的千葉去折騰。

雖說表明了沒有興趣,但SB太太還是挺慈悲的,就在SB先生選定的日子裡,她坐上指名的敞篷跑車,說是既然要遠道去千葉,乾脆順便兜風,才不會太無趣。於是,坐在後座的我與小友阿B,忍不住大聲唱起歌,讓涼風也乘載歡悅跳躍的音符,將期待鰻魚大餐的熱點提前燃燒起來。

吃到連出聲讚美的空檔也不可得

高速公路沒有塞車,我們順利抵達鰻魚餐廳。那家老店維持著古風,是典型的農村木造風格,屋頂以稻草鬃砌而成,擺明了就是要與天然土生的鰻魚畫上等號。

我們被店員接引到預訂的座位,用不著點菜,SB先生全都包辦好了:自涼拌鰻魚皮、鰻魚沙拉、鰻魚肝、鹽烤鰻魚、醬油鰻魚……乃至以鰻魚骨頭熬煮出來的清新魚湯,樣樣迷人、出彩,讓人吃到連出聲讚美的空檔都不可得。見到我急著伸筷子的熊樣,SB先生笑著說,不要小看桌面上備著的山椒粉,那都是店家特別央請專家調製而成的漢方,我聽聞便撒了些在鹽烤鰻魚上,塞入口中。山椒特殊的香味,瞬間將鰻魚的土味中和為肉與油脂交相為一體的天作之合;我的腦子極度忙碌,一邊指揮我對主人伸出兩個大拇指,一邊盤算著下一筷子要染指哪一道菜。

這頓鰻魚大餐,讓我對日本的飲食文化有了另一番體認,想來也是經過長年的堆砌與演進才能卓然成就。原先對此興趣缺缺的SB太太,也圓睜起大眼,接連讚美,讓SB先生樂得合不攏嘴,好像唱了首直衝雲霄的好歌,引來如潮的掌聲與喝采。

之後我們經常跟SB先生提起千葉的那家鰻魚餐廳,他也總是說,任何時間,只要想去,一定會去電預訂,也順便載著我們遊車河。只不過,誰都沒有預料到,SB先生的健康隨後出了問題,慢慢地,連車也不開了,見面也都局限在東京住家的附近;某日,忽然傳來噩耗,他就這樣瀟灑地離世……從此,我對日本坊間的烤鰻魚料理,提不起任何興致。最強烈、美好、殊勝的滋味,皆隨著SB先生的仙逝而封存在記憶庫了。

【青春名人堂】海德薇/文字天才,數字白癡
海德薇/聯合報
我從小擅長國文科目,數學則一敗塗地,國中之後數學不曾及格過,完全靠國文成績拉分數。長大以後,數學能力僅限於日常買菜找零,還常常會算錯,多拿一張百元鈔或是少拿一兩個硬幣,然後尷尬搔頭向對方賠不是,三天兩頭就發生一次。後來,發現身邊許多作家和編劇朋友跟我一樣,遣詞用字總能力求精準,一但牽扯到數學,卻變得像個白癡。數字從來不是我們的語言,它們冷冰冰的,毫無詩意可言。

數學不好實在頭疼啊,尤其是身為「成熟的大人」,有養家活口的責任,竟糊裡糊塗,把收入支出算得亂七八糟,每次稿費或編劇費進帳,還會被驚人的稅率給嚇一跳!怎麼勞心勞力寫下一篇篇動人的故事,最後放進口袋的錢錢並非我原本想像中的整數?

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的盲目窮日子過了幾年,最近,有位前輩建議我成立工作室來節稅,另一位前輩則分享了去年投資有方,靠股票賺取生活費的成功經驗。這番話如當頭棒喝,是啊,我嫌理財麻煩,不喜歡和數學往來,卻落入「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窘境,還被通貨膨脹苦苦追趕著。打鐵要趁熱,於是我上個月興沖沖開了證券戶,聽朋友建議下載了手機證券App,早上九點準時打開來看行情。

好吧,有看沒有懂。田野調查很好玩,研究股票不好玩,明明是文章,怎麼財經專欄像天書般難嚼?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幾十年來維持存股的習慣,我羨慕她,不只是財務自由,更是心靈自在,因為同時兼顧寫作和投資,達到某種平衡的生活狀態,案子與案子之間的空窗期不怕沒收入,股市的起起伏伏也不令她心慌,多好!

陸續徵詢了幾位友人的建議,最後,我決定先嘗試定期定額購買ETF的傻瓜理財法,獲益至少比銀行定存利息來得高。如果你和我一樣,看到數學就討厭,一定要想辦法克服心魔,創作可以風花雪月,生活卻離不開柴米油鹽。經濟穩定有助於心情穩定,心中無憂方能從繁瑣的現實中解脫,讓創意自由流動。若希望日子過得滋潤愜意,必然得面對艱難的數學課題。

【我喜歡住在這裡】日月明/三代同堂的老家
文/日月明/聯合報
那裡有陽光,一座開著玫瑰花的花園,還有一片龍眼樹林,雖然倉庫雜亂,房間陰暗潮濕,可是有我小時候奔跑的影子,還有一隻會聽大人聊天叫胖胖的狗。

三代同堂,熱鬧,但偶有爭吵,大人之間爭論什麼,我始終沒聽明白,只記得夏天吹向穿堂的風特別涼,站在那裡什麼事都不做,也覺得心情舒爽。雨季來臨時,家裡濕氣更重了,但是沒有人抱怨,每天重複同樣的生活,無論晴朗或雨天,花園永遠有花開著,龍眼樹林永遠有蚊子等著咬人,雖然很討厭,這裡是我熟悉又離不開的堡壘。

共用的廁所就在雞寮旁邊,臭臭的,而且沒有燈,半夜想上廁所時得有人陪,白天上廁所得排隊,大人上廁所兼看報紙,我只能等,於是上學常常遲到。最可怕的是常有人上大號沖水沒沖乾淨,問了,無人會承認,只能一次次忍著髒汙,心裡恨恨的,明天太陽依舊爬上來,大號依然總是沒沖乾淨。

冬天時屋內溫暖,大夥聚在一起,看楊麗花歌仔戲,吃豬油配飯,大人煮飯、洗衣,小朋友寫作業、鬥嘴,以為日子會永恆地這樣過下去。然而,有人離鄉背井到外地讀書,有人成家遷居他方,高中時,慈祥的爺爺去了天堂。

三代同堂的老家,漸漸散了,我們也搬遷了,卻是我生命中最深的記憶,一直想返回的地方。

話題徵文:我喜歡住在這裡(此為主題,非文章標題,標題請自訂;徵稿至2025年6月底)

假如不受到金錢、空間甚至時間等法則限制,你認為全宇宙最宜居的地方是哪裡?是超越常人想像的遙遠星球,或近在咫尺的溫暖角落?歡迎來稿分享你心中獨一無二的所在。

文長350-500字內為佳,e-mail信件主旨註明作者、標題及「投稿我喜歡住在這裡」字樣,全文貼在信件上,並附word(doc)檔,文檔內依序打上標題、作者名、作品全文,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訊息公告
 
 
 
 
心理診療室 助你解開壓力死結
近年來精神科門診真是相當熱門,而就醫民眾最常見的主訴,大概就是「壓力大」,與其附帶的一連串心理症狀。但生活中的壓力無所不在,也難以擺脫,我們該如何自我調適,洞悉「壓力停損點」,鬆開壓力死結?

時髦細節全靠它!盤點6個韓星「絲巾穿搭技巧」
時尚圈近年再度颳起一股「絲巾風潮」,絲巾柔軟的質地加上百搭的印花設計,能夠輕鬆打造多種風格,讓不少名人都愛不釋手,而絲巾除了當作頭巾外,以下6個韓星「絲巾搭配」技巧也一定要學起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