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9/19 第6012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生活進行式】赫連擁/你臉上有東西
【青春名人堂】Hazel/父愛不講理
 
 
 
心情札記
 
【生活進行式】赫連擁/你臉上有東西
文/赫連擁/聯合報
你臉上有東西。圖/裴小馬

明明是你的尷尬卻成了我的修羅場!

某日做義工,見剛吃完午餐的義工總管回返工作台前,嘴邊沾有一塊糕餅屑,我反射地指指臉頰。她趕緊拿紙巾抹嘴,道謝之餘,直誇我是個可愛的人。

這讓我憶起年輕時去舊金山一家全是洋人的大型廣告印務公司實習,管理實習生的經理為人十分刻薄,凡事搶功,且從不讚美任何表現不錯的新人。結果,那八周實習期間,好幾次見她臉上沾染印刷油墨,卻不見有人提醒,任她逕自頂著一張挺好笑的花臉在同事和客戶之間來回奔忙。

「你們怎麼都不告訴我啊?」經理有回陰陽怪氣地照著粉盒鏡子,對著空氣自言自語。

竟有個老油條印刷工幽幽回嘴:「這只能代表妳工作得非常努力呀!」

一件小事,道盡這位經理人緣太差卻又確實惹不起。

我也跟所有人一樣、不吭一聲裝作沒瞧見,可內心的小劇場卻是:諾大一間公司,總有與經理共事多年、可以跟她當面坦白這件事的人吧?我跟她實在太不熟了,她的尷尬不但被我瞧見,還得因我提醒而欠我人情,豈不自招怨恨?

明明是你的尷尬,卻成了我的修羅場。真不是為了幸災樂禍才悶不吭聲,而是以自己對此人的了解,最終選擇假裝不知道,以保全對方的面子,也以為能置身事外。

我當然也知道,如此應對絕非最佳選擇,只是跟風了他人的決定罷了。

「雞婆」這種行為,絕對得用在對的人身上方能升格為「品德」。大學半工半讀自給,有幾年在餐館打工,見其他女服務生臉上有眼屎、妝容花了,或是剛補的口紅沾牙齒上,我會把對方拉到一邊,遞上化妝鏡。在人人各自忙到來不及兼顧儀容的時候,相互支援很關鍵,下次輪到自己一臉花的時候,必有貴人及時相告。

其實,對這種事情「看破不說破」,是我的家教。

很小就長記性的我,四、五歲時,逢父親的同事來家裡吃飯,見那位叔叔嘴角沾了飯粒又一直不見大人發現和提點,於是下了桌子走近他、一心想幫忙取下,如若母親會對我做的那樣。不料,此舉在父母眼裡竟是不懂事不禮貌、犯了忌諱的。因為,我讓客人在其他大人面前尷尬。

以後,有個阿姨來我家作客,長褲拉鍊忘了拉上,倚坐客廳沙發上,露出了花內褲,我不敢說,讓她一直就那樣待到告辭;客人牙縫裡但凡塞了東西,也全成了我的陰影,必當噤聲,反正母親會在飯後遞上牙籤罐子。

好心相告為什麼換來動怒與記仇?

在我父母的人生經驗裡,極有可能所遇到的反應是「多管閒事」、「遭人白眼」、「有意讓人難為情」,甚至記恨那「被你看到我尷尬」多於「感謝提醒」。因此,待人接物皆反射性地遵循舊有經驗。

似乎與長幼有關,也與遠近親疏有關,我從小被教導不可管大人的閒事,「你臉上有東西」在經驗中竟奇怪地被歸類為「閒事」範圍,少管為妙。

在台灣讀到國三那年,有日午飯後導師的牙縫裡塞了菜葉,以至於整個下午到放學那一刻,同學間竊竊私語的竟是「菜牙」——當時不懂質疑,為何連導師所欣賞疼愛的那些優等生們,都沒膽去給個提示?難道,大家都在等別人當「壞人」嗎?

這到底只是家教與經驗,還是文化裡對於世情的理解本就會出現兩極差異?總礙於有人就是會誤會或曲解你的意圖,且完全不領情亦不懂善待。

韓劇裡居然也出現殊途同歸的描寫:職場前輩身著正裝準備去見客戶,衣服背面的乾洗標籤忘了拿下,後輩們明明看見卻無人敢上前提醒,之後前輩自己發現,氣得把後輩狠狠刮了一頓,罵對方不會做人。

後輩一臉委屈:「上次就是提醒過妳,結果被妳兇了……」所以,這次害怕被兇不敢提醒,就更得被兇?

敢情是「不願被兇」加上陰影難除。所以,父親沒修乾淨的鼻毛外露,母親裙子穿歪、內衣吊帶外露,在我還未受美式文化薰陶之前,統統都「沒看見」。也認為大人們必會在外人還未發現之前,自行發現並且修整過來。

自然有美國人費解:「這是好心相告啊,為什麼要動怒和記仇?明明看見卻不吭聲的才可惡,不是嗎?」其實我頗欣賞美國人在這方面的坦蕩與深明大義。也才發現,我很難跟洋人把這邏輯理順和說清,為何在我的文化裡,撞見別人尷尬會被一些人視作罪過,還可能結下一場莫名其妙的恩怨。

噢!這還只是臉上有東西,我還沒深入討論走光呢。再仔細一想,這事還有性別上的忌諱,更深奧了。難怪我們都長了「開關」,見誰見場合見情況,都要掂量著如何自保,小劇場自是百轉千迴、各有立場與說詞。

我其實,只不過是單純地想阻止對方繼續尷尬,在我之後就此打住--而非我就此被打!

【青春名人堂】Hazel/父愛不講理
Hazel/聯合報
聊歷史的時候,我常能體會到古今價值觀巨大的落差,其中一個最明顯的現象就是性別議題。男尊女卑在大多數古文明都屢見不鮮。在中國史上也不例外,不過「實務操作」來說,疼女兒的皇帝也不在少數,其中唐朝更是特別多。

自唐高祖李淵開始,嫡長女平陽公主就是極盡榮寵於一身的特例,她得到的封號、食邑冠絕家中姊妹,父親每有賞賜,她也是獨一份的高貴。但平陽的待遇也是憑實力取得,因為在開國過程中,她與丈夫多次散盡家財,為父招兵買馬,趁爸爸不在家,居然自行打下了大片地盤,更多次鎮守家族大後方。等她過世,已稱皇的李淵下令以軍禮厚葬,乃古往今來唯一受此待遇的公主,可謂盡享哀榮。

若說平陽公主是以真本事換取父親的刮目相看,她後輩的幾個金枝玉葉就更幸運了。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有一嫡女,生性溫柔善良,如同母親一般賢慧,受封晉陽公主,也是太宗唯一親自撫養在身邊的女兒。當時有個名將長孫順德,為太宗岳家的親戚,家中喪女,傷心得大病一場。太宗聽聞以後大感不屑,認為順德作為貴族出身的武官,竟因兒女之事傷心成這樣,未免太軟爛,至於如此嗎?(曰:「順德無剛氣。」)

誰知打臉來得太快,晉陽公主十二歲時也不幸夭亡,太宗悲痛到崩潰,一個多月食不下嚥,每天都要數十次悲從中來,弄得形銷骨立。大臣們來勸他,他哀哀欲絕地回應:朕也知道哭了沒用,可我忍不住呀!

喪女傷心,太宗的父愛倒也正常,可有些皇帝的愛女之情就未免病態了。例如唐懿宗長女同昌公主極盡受寵,大婚時嫁妝傾盡國庫,陣仗連當年武則天最愛的太平公主都望塵莫及。同昌居處的窗戶鑲滿寶石,磨藥的杵臼以金銀打造,就連籮筐都是以金絲編成。懿宗還設計了一款公主專用餐:「靈消炙」,以羊的心尖肉配喜鵲舌製成,吃一頓殺生無數。公主喝的水也是蒐集玫瑰花瓣上的露珠而成。或許這過於荒唐的富貴她實在消受不住,同昌公主婚後一年便不幸去世。駙馬抱怨是御醫誤診所致,懿宗聽了不分青紅皂白,竟真將出診御醫全數誅殺,並連坐家眷三百人下獄。

其實皇帝們會在女兒身上傾盡所有親情,部分是因為女兒不得加入皇權之爭,疼女兒比疼兒子安全多了。但唐中宗的安樂公主卻差點成了特例。中宗為武則天親子,曾被廢出長安,流放中生下了安樂。因她自小玉雪可愛、天資聰穎,加上宮外生活清苦,中宗始終對她特別疼愛。等登基後,為了彌補安樂公主貧乏的童年,她一切所請都應允,其生活奢靡令人咋舌,例如曾做兩條「百鳥裙」,採百鳥羽毛織就,流光溢彩。她對權力很感興趣,會坐在中宗膝頭,蒙住他的雙眼,要他在自己寫的詔書上直接蓋章,中宗竟然也笑著答應,甚至差點同意她做皇太女。

愛女之心絕非有錯,但懿宗和中宗都實在做過了頭。中宗養出安樂公主過大的野心,造成後來她異想天開發動政變,遭唐玄宗處死;懿宗更是敗家敗過頭,導致死後爆發生靈塗炭的黃巢之亂,同昌公主墓也慘遭掘墳曝屍。難怪說最是無情帝王家,只因拿捏失當的溫情,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呀!

●本文作者為Podcast頻道《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主講

 
 
 
訊息公告
 
 
 
 
歐洲最美的客廳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如果你到了威尼斯只能選一個地方去玩的話,那想都不用想,那個地方一定只能是「聖馬可廣場」。「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景點。所有出名的威尼斯地標都在圍繞在這座廣場上。等於說你來「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一口氣就可以把出名的景點一網打盡。

超高齡社會...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後,共融旅遊將成為一塊新藍海。然而,台灣目前對共融旅遊的理解仍有不足,硬體設施與社會共識尚不完備,加上民眾對無障礙客房的刻板印象,都成為推動共融旅遊的阻礙。從事無障礙服務多年的「多扶事業」創辦人許佐夫,分享他在業界十多年的第一線觀察,以及政府如何透過與民間合作,讓行動不便者與照顧者都享受旅遊樂趣,創造翻倍的經濟效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