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說有什麼讓我瞠目結舌又肅然起敬的花,各種蘭之外,長果藤與血藤的授粉絕對是其中之二。
初見大名鼎鼎的長果藤,在某一年冬末,熊空林道上不期而遇。
它是冬天開的花,苦苣苔科,最大特徵為四根雄蕊長長地伸出黃綠色的花冠筒外,花淡綠,花冠裂片則是摻了紅色的綠。
長果藤為什麼要長成天線版的外星生物模樣呢?
植物課進入第五年,老師苦口婆心講授授粉。授粉太要緊了,花之所以長成這樣那樣,把蜜藏來藏去,或者產製各種導引,或者透過顏色讓自己隱沒於環境中,就是為了吸引正確的授粉者,而一切都是為了繁衍。
那麼,長果藤的授粉者是誰呢?老師問。
紅色,花冠筒細長彎曲,而且向下開的花,幾乎都是鳥媒花。在厄瓜多、哥斯大黎加我看過各種由蜂鳥授粉的鳥媒花,有的甚至共同演化成專一性關係,如紅花曼陀羅與刀嘴蜂鳥。澳洲有吸蜜但也啄食果實的吸蜜鸚鵡,東南亞的鳥媒花則是太陽鳥,台灣本島並無太陽鳥,所以我一直以為沒有鳥媒花。
一萬個沒想到,長果藤正是台灣稀有的鳥媒花。選擇蟲少的冬天開花是一種策略,中海拔降遷的冠羽畫眉、白耳畫眉或無所不在的綠繡眼,會因為缺乏食物而來吸食它的蜜,而這蜜是為鳥特調的,含糖量低,對蜜蜂毫無吸引力。
於是許願有朝一日可以看到冠羽畫眉來到長果藤吸食花蜜。附帶一提,冠羽其實不是畫眉,而是綠繡眼的親戚。
豆科的血藤則是另一個故事。
如果在低海拔山區遇到盛花期的血藤,絕對可以理解何謂「爆炸開」,花爆多到像跨年煙火的人潮,看著看著就生出幻覺,自以為發財了。
那麼,誰是血藤的授粉者呢?老師又來考大家。
沒上植物課之前,我從未想過這一題,看花只看美不美麗、奇不奇特,授粉者不外就是各種蜂,但老師提醒,就算大型的木蜂,也不夠力氣同時把血藤的龍骨瓣往上抬,並將翼瓣往兩邊扯開,但只有這樣才能觸動機關,舔食到裡頭的蜜,而這血藤的含蜜量啊,既多又甜,豪擲如此大的資本生產甜蜜蜜的,在台灣的花朵中,血藤排名第一。(註:旗瓣、翼瓣、龍骨瓣是豆科植物特有的花瓣結構。)
也所以,餐廳只限制性招待大型的授粉者,理論上應該是蝙蝠,蝙蝠是重要且非常有效率的授粉者,但台灣並沒有授粉的蝙蝠。最後老師公布答案,取蝙蝠而代之的,赤腹松鼠名列第一,台灣獼猴、白鼻心有時也會來站台。
又是一個特大號的意想不到。
仔細觀察血藤花,會發現有兩種型態,一是雌雄蕊顯露出來,一是雌雄蕊還藏在龍骨瓣裡面看不見,而前者就是被松鼠打開來的,雙方合作愉快,各取所需。
從一朵花看見天堂,那是我們的想像,卻是植物百萬年來演化出來,追求永生不滅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