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04 第6040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愛情心靈國】戀愛不是抽盲盒
【話題徵文:不排不行】排隊經濟學:從耐心到課金
【青春名人堂】香氛執念,也可以眼見為憑
 
 
 
心情札記
 
【愛情心靈國】戀愛不是抽盲盒
文/樓下學姊/聯合報
戀愛不是抽盲盒。 圖/tuenhua
友人接連談了幾段甜蜜開頭,卻灰頭土臉結尾的短暫戀情。這種戀情多了,其實很消磨心智,她來找我商量:「我們去拜月老吧?」

「好啊,你想跟月老許願怎樣的對象?條件說來聽聽。」

「都可以啦。我是談戀愛,不是談條件。」

我說:「那好辦,我舅舅剛離婚,我介紹給你。」

「你舅舅年紀也太大了吧!」

「要不我同學?」我開手機給她看:「滿有品味的。」

「是不錯……等等,我記得你同學喜歡男的?」

「年紀不能太大、要是異性戀男性……」我哈哈大笑:「還敢說你不談條件。」

別在月老面前當奧客

很多人以為談戀愛不該談條件,但身為三十多歲、習慣愛好也幾乎定型了的成年人,不談條件的戀愛,其實是在談「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好浪費時間去試錯」的戀愛。

想像一下,當你走進菜市場,跟老闆說:「我要買晚餐食材……我不知道要吃什麼,你看適合的給我就是了。」你不被老闆當奧客才怪。

戀愛不是抽盲盒,不想被月老當奧客,條件至少先開來。

條件怎麼開,也是有學問的。

友人的第一條,就被我擋了下來──要帥。

友人很不滿:「怎樣?我不能要帥的喔!」

「我同意合三觀前要先合眼緣。」我說:「但如果月老給你阿部寬,可以嗎?很帥!」

友人面有難色:「我、我還是喜歡韓星那種花美男欸……」

「對,所以許願要具體。」

帥、有錢,都是空泛的形容詞,每個人心目中的標準都不一樣。甚至同樣是有錢,國中畢業胼手胝足的小企業老闆和外國名校畢業的富二代,代表的是截然不同的價值觀與生活模式。不具體的許願,就算實現了,也可能帶來不如意的結果。

「要具體是吧。」友人抓到訣竅:「好,那我希望對方在大阪、台北都有不動產。」

「聽起來不錯。但如果房子換成紐約呢?」

友人眼睛放光:「其實也可以啦!」

「那就錯了,這又是無效許願。」

願望雖然要具體,但也必須是不可退讓的底線,底線才是提綱挈領的「綱」與「領」,其他都只是附加的紅利。

只要打開手機,當代人缺的不是戀愛對象,而是如何過濾浮花浪蕊,只有知道自己的底線,才能少走冤枉路。舉例來說,與其期待對方在哪裡有房,不如期待他有在大都會置產的能力──但有錢就是合適的人嗎?

經濟能力只是其中一條線,其他還有價值觀、兩性觀、溝通方式乃至於人品需要考量。真正的關鍵不是把底線設得愈高愈好,而是想把兩人日子過好,你「至少」需要對方怎麼樣。

許願其實不只是許願

「好,我知道了,許願是大學問,可以開課的。」友人說:「但是我立刻就要去拜拜,我要求捷徑。」

「捷徑嘛,捷徑也是有的──」我說:「你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眼前有個水晶球,能讓你窺看到十年後幸福的你,你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我很快樂、很有錢……」

「停!水晶球只能看到畫面,你必須描繪得出那張圖像。」

相較於後天習得的語言,人類天生是透過畫面去理解世界的。畫面能乘載的訊息,比語言還多。比如「穿著絲綢睡衣、在東京高樓飯店舉杯看夜景」和「與另一半牽手,坐在自家泳池旁笑看孩子打水仗」,也許都代表快樂、富足,但卻是截然不同的品味與價值觀。

畫面很原始,而直覺不會騙人。遇到新對象,把他放進那個未來想像裡試試,合不合,你會知道的。

說到底,許願不只是許願,而是對自己人生的總整理:你是怎樣的人?你需要怎樣的對象,才能一起把人生的小船,划向什麼樣的彼岸?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誰,就會不斷遇到不合拍的水手,把徵人啟事貼了一次又一次;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就只能不斷啟程又返航。談戀愛不能沒有愛,但一再愛上不適合的人、大鬧著分手,終究是很累的。為什麼不能在墜入愛河之前,先確定能跟對方處得來呢?看似功利的「開條件」,其實反而是認識自我的方式:不懂自己,開條件無異於漫天開價,而當你懂了自己,條件就像道路兩旁的反光導標,標誌著正路所在,避免人生翻車摔到山腳下。

「但是等等……」友人又有話說了:「我還是覺得開條件很功利,如果對方將來不合條件,難道我就甩掉他嗎?」

「人生沒有那麼非黑即白。你想認養健康的小狗,不表示牠病了你就會扔掉牠。同樣都是沒錢,交往三天發現對方欠了兩千萬賭債,跟交往十年對方失業,你的處置難道會一樣嗎?」

我拍拍友人的肩膀:「問這麼多,先認清自己是誰,把那個又愛又適合的人交到了再說吧。」

【話題徵文:不排不行】排隊經濟學:從耐心到課金
文/佳畔/聯合報
第一次帶孩子到東京迪士尼,很清楚「排隊」是遊園的必修課。幸好當時孩子正迷上魔術方塊,等待對他而言不過是幾次五顏六色的旋轉與重組。排最久的隊伍是美女與野獸的城堡奇緣,整整兩小時,腳痠、口渴到令人懷疑自己為何要受苦。但在設施尾聲,看到貝兒與野獸共舞,不禁潸然淚下,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第二次再訪,多了一位兩歲的小兒同行,常常在抵達終點前便宣布自願放棄。於是,快速通關券、預約套票成了必須,課金成為唯一的解答。當我望著寒風中蜿蜒的人龍,再看看手上買來的便利,忍不住在心裡歡呼:「資本主義萬歲!」

我漸漸明白,排隊是一種選擇。有人用時間換取金錢,有人用金錢換取自由,本質上都是成本計算。耐心,是年輕時最富足的資源;金錢,則是進入家庭、工作後的籌碼。從迪士尼的隊伍,我似乎發現了資本主義的真相: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不同的機會成本。

【青春名人堂】香氛執念,也可以眼見為憑
文/瞿欣怡/聯合報
執念,眼見為憑。我以為我只是喜歡家裡香香的,直到看著新家整抽屜的香氛用品,才發現我對香氣有執念。

新家很小,搬家時捨去近三分之二的衣服、書籍,香氛用品卻依然塞滿一大抽屜,線香碟、擴香、好幾盒線香、盤香、精油、蠟燭,香氛抽屜竟比襪子抽屜還大。

我的第一只香氛用具,是二十幾年前買的白色陶盅般的香氛燭台。陶盅像清酒壺,胖肚子挖空放蠟燭,往上拉時縮了個脖子,頂端拉出杯狀,用來盛水,點精油。

時代進步,香氛也是,多到買不完追不上。小陶盅太無聊,又不會噴香氣,被我扔角落,換了無印良品香氛噴霧,常見的圓柱造型,可調整噴霧量、帶燈光,插電即可用。

這款噴霧是塑膠製,手掌大,好攜帶。長輩住院時,我提著鮑魚雞湯粥,帶上香氛噴霧探病,還準備了橙香跟薰衣草香兩種精油,想睡覺就用薰衣草,吃飯時就來點橙香,讓病房有些歡樂。幸好準備了香氛噴霧啊,長輩最後一段路,有香氣陪伴。

我還有各式線香盤。第一只是在峇里島買的,漂亮木刻線香盒,煙從木刻花裡飄出,冥想都具象化了。同一趟旅行還買了線香陶盤,旁邊刻了幾朵小花那種,很多人家裡都有一只。近年又迷上盤香,在法鼓山買到一只小巧盤香爐,氣場不穩,就點一盤道家師父做的盤香,穩定磁場。

擴香也必須有!不過擴香很兩難,要瓶子漂亮,又要香氣正確,所謂正確是不能太濃郁,也不能淡到無感,畢竟一瓶要用數個月,萬一買錯要忍受很久。最可怕的是類似濃烈百合花的香味,好像拜拜。我用過。

搬新家時,我終於捨去壞掉的圓柱香氛機,千挑萬選買了新的香氛機,原木座上擺了純白細薄陶瓷,實在美麗,還可以USB充電。可是它太脆弱,噴出來的香氣又太多,香到太太抗議,只用一次就當擺飾了。說到底,香氛機根本華而不實,我一共用壞兩個圓柱香氛機,再加上這個美麗的擺飾。

幸好我樸素矮胖的白色陶盅還留著。放在書房裡,每天早起添水、點精油、燃蠟燭、寫功課,儀式一樣。而峇里島那只不起眼的小陶盤,則放在媽媽的相片前,想媽媽就燃一根線香,煙塵裊裊,把我的思念送到天上。

我以為人總要與時俱進,幸好,總有些什麼是不變的。二十年了,從撥接上網、數位時代,到AI時代,我還是我,天天在書桌前寫字,用著我的老陶盅香氛燭台。

 
 
 
訊息公告
 
 
 
 
台北信義區不只百貨!隱藏版美食與景點大公開
或許你習慣把信義區和購物畫上等號,但這次不妨放慢腳步,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這片熟悉又陌生的街區。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走進巷弄、走進歷史,也走進街頭的煙火氣息,發現原來在信義區,也能展開一場接地氣又充滿驚喜的小旅行。

培養耐挫力,化失敗為成功養分
有些人面對失敗,常會衍生沮喪的情緒,唉聲嘆氣地抱怨各種不順,進而懷疑自我的價值。有些人則相反,遇到挫折不屈不撓,把失敗當作是成長的養分,這就是所謂的「耐挫力」。耐挫力不是天生就擁有的能力,而是經由後天訓練及培養,以下為幾項培養耐挫力的方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