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2/08 第101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約定之冬/展現作者人生美學意識
樹上的時光/尋找生命意義的成長小說
閱讀筆記 隔壁那對夫妻/身為妻母意謂生於戰時

新書鮮讀
約定之冬/展現作者人生美學意識
文、圖節錄自青空文化
圖/ 青空文化提供
一生中,你做了多少約定?又守住了多少承諾?

內容簡介:

十年前,二十二歲的冰見留美子,在街角遇見一神祕少年遞來一封信,上頭寫著:「你看過在天上飛的蜘蛛嗎?我看過。蜘蛛會在半空中飛。十年後的生日,我就二十六歲了。十二月五日,那天早上,我會在地圖標示的地方等你。」

當時以為是惡作劇的留美子,隨著父喪、搬家,逐漸遺忘了此事。直到十年後,棄置家中一角的情書再度出現在留美子眼前……

上原桂二郎,住在留美子家對面的廚具公司老闆,妻子原是再嫁,幾年前因病過世,他未再續絃,終日埋首工作。有日,他想起久未訪亡妻前夫的父親須藤潤介,於是前往問候。閒談間,須藤老人說起兒子芳之,年少時曾捲入一起竊盜案,並且摔壞了一只昂貴的懷表,當時無力償還的芳之與對方約定長大後必定賺錢賠償。只可惜芳之在工作中意外身亡,老人也年事已高無力尋人,上原桂二郎遂答應願替老人履行承諾……

在街角偶遇的神祕少年遞來的告白信、一只被摔壞不知該如何賠償的懷表……兩則不尋常事件所做的約定,兩個看似毫無關係的鄰居,隨著故事推演,生命中各種「約定」交錯,人因而相識、分離、背叛、依賴、束縛,層層交集,也織就了每個人的命運……

作者介紹:

宮本輝(Miyamoto Teru)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追手門學院大學文學部畢業。曾任職於廣告公司,而後因患精神恐慌症,遂辭去工作,專心創作。一九七七年以處女作〈泥河〉獲太宰治賞,隔年一月又以〈螢川〉獲日本文學最高榮譽芥川賞,於同年八月在《新潮》月刊發表短篇小說〈幻之光〉,是為宮本文學定調及其轉型之作。之後陸續獲得吉川英治文學賞、文部大臣賞、司馬遼太郎賞,二○一○年秋天獲頒紫綬褒章。

著有《川的三部作:泥河.螢川.道頓堀川》、《幻之光》、《錦繡》、《胸之香味》、《月光之東》、《約定之冬》、《優駿》、《從田園出發,騎往港邊的自行車》、《草花們安靜的誓言》以及生涯系列長篇《流轉之海》、《地上之星》、《血脈之火》、《天河夜曲》、《花之迴廊》、《慈雨之音》、《滿月之道》、《長流之畔》等五十餘部作品。

搶先試閱:

冰見留美子與母親泰江回到那個家,是出事後整整十年的那個四月底。

十年前,當時二十二歲的留美子與母親,以及十九歲的弟弟亮,在那個剛蓋好的家僅僅生活了十二天。

才剛搬到新家的東西不僅沒有歸位,為數眾多的紙箱都還來不及打開,父親便因臨時出差前往德國杜賽道夫,順利完成當地公司的工廠裡的工作,驅車前往鄰鎮用餐途中,在高速公路上遭大型拖車衝撞而死亡。

才剛滿五十歲的父親貫徹自己對「家」的信念和品味建了這幢屋子,而他在這間心心念念的屋子裡只住了短短的三天。

車禍完全是肇事拖車的責任,但無法只靠電話和傳真完成與德國保險公司的協商,也不能把一切全部委託給當地工廠的員工,又不敢讓大受打擊而心靈脆弱的母親獨自前往德國,於是那年留美子便在杜賽道夫和東京之間來回了三趟。然而,為此她不得不辭掉才剛進大型電機製造商不滿一個月的工作。

儘管做出這個判斷時,因父親突如其來的死亡,留美子本身的精神狀況也不佳,但這是她考量到對方肇事所應支付的賠償金對往後自己一家人的影響實在太大而做出的決定。

母親在得知車禍的消息,與留美子和亮一起飛往杜賽道夫帶回父親的遺體後,並沒有回到剛蓋好的新家。她堅持投靠大她兩歲的姊姊,說要在那裡住到心情穩定下來,而單身的阿姨也這樣勸她。

弟弟亮則是早已決定秋天就要到紐約的大學留學,為了做好準備,一到六月便旋即渡美。

「真不該花一輩子賺來的錢蓋房子的。聽說有些房子就是會要人命。」

阿姨曾以極其悠哉的語氣這麼說。倒不是因為聽了這句話多想,留美子本來就不想獨自住在從澀谷搭東橫線十二分鐘、從車站步行七、八分鐘的那個家。因為她覺得新蓋好的那個家很不吉利。她會這麼覺得,是因為父親出差的那一天,一名陌生少年做了一件讓她不太舒服的事。

母親吩咐她去澀谷買東西,她搭電車回到 站,走在獨棟住宅聚集的緩坡上,站在麵包店前的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突然朝她伸出一隻手。

留美子驚呼一聲,立時向後退。少年的手上拿著一個藍色的信封。

「請你看一下。」

穿著深藍色運動衫和棉褲的少年只說了這句話,就從通往車站的那條路跑走了。 留美子心想一定是什麼傳單,一點也不想看,在四周找了一下垃圾筒卻沒找到,便扔進裝著浴室清潔用具的百貨公司購物袋,回家去了。然後她直接把袋子放在浴室洗臉台附近,吃過晚飯,睡前要洗澡的時候,才把袋子裡的東西拿出來。

她完全沒把那封信放在心上,本來打算要將那藍色信封直接丟進洗臉台下的垃圾筒裡,卻覺得就廣告信來說信封很有質感,便打開來看。裡面是一封原子筆寫的信,字跡方正,還有一張手繪的地圖。

留美子以幾近全裸的模樣,站著看了那封信。

──你看過在天上飛的蜘蛛嗎?我看過。蜘蛛會在半空中飛。十年後的生日,我就二十六歲了。十二月五日。那天早上,我會在地圖標示的地方等你。如果天氣好,這裡應該可以看到很多小蜘蛛起飛。到時候,我要向你求婚。謝謝你看完這封奇怪的信。須藤俊國──

留美子喃喃說聲:「什麼東西啊......」

本來想喊母親,但想說等洗完澡再說也不遲,便進了浴室。她試著回想少年的長相,但除了從運動衫領口露出來那段曬黑的脖子以外,什麼也想不起。

母親不安地說了好幾次是不是最好報警。

「才十五歲吔!男孩子真討厭。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

母親本已進了自己的寢室,又跑到留美子房間來,念著窗戶要鎖好、窗簾要拉緊不能有縫隙,晚上晚歸的時候要打電話回來等等。然後,又囑咐信暫時不要丟。要是身邊發生了什麼可疑的事,那封信應該可以幫忙找出犯人。

「我們搬到這裡才三天呢!我想他一定是認錯人了。我知道了......八成是我看起來像高中生。」

留美子半開玩笑地笑了,但也依照母親的吩咐,把那封手寫的信和地圖暫時留著沒丟。
第二天晚上,通知父親死於車禍的電話就打來了。

所以,比留美子小了足足七歲的十五歲少年親手交給她的那封無法判斷純粹是惡作劇、還是認錯人,或者真的就是寫給留美子的信,便完全被她拋在腦後。

可是,當父親的葬禮結束,母親不願回目黑的新家而堅持要暫住自己姊姊家時,在留美子心中,阿姨先前那句毫無惡意、不經意卻分明是針對自己一家的話,竟與少年親手遞給她的那封信相符重疊,令人不適。

父親再也不會回到他衷心期盼的家了。那麼自己和母親兩人又怎能在那裡生活呢?與其說是和那個家沒有緣分,不如說是他們一家不配再住進那房子裡了......

如此認定之後,她們便標售起房子。以交通、環境而言,很快就會有買家 ──留美子和母親這麼想,房屋仲介也這麼認為。

然而,房子卻一直賣不掉。儘管有泡沫經濟崩潰等大環境因素,但即便出現了積極表達購買意願的人,一旦進入簽約階段,要不是健康亮紅燈不再考慮購屋,就是發生什麼經濟上、家庭內的問題而使交易觸礁。

房仲說,要是土地大一點就好了。四十五坪想改建為公寓也有困難。

房子的東鄰原本是一百五十坪左右、有著大庭院的醫生家,西鄰是更大的傳統宅院,但雙雙在冰見家完成的半年前改建為二代宅。

如果能連同這兩戶的土地一併購買,想必任何一家房仲都會搶著要,但這種事看來不可能發生。房仲也針對無論如何都想立刻脫手的狀況開了一個價碼,但就連當時初出社會的留美子都看得出那是個趁火打劫的價錢,某種程度來說是惡毒又侮辱人。

三年過去,四年過去,母女倆決定不賣那間房子,就搬回去住吧,也許父親也希望她們這麼做......

母親才提起這件事,阿姨便中風癱瘓了。

阿姨在中堅出版社的會計部上班,終生未婚。父親死後,她對留美子和母親付出的關愛,對她們而言實是無可衡量的心靈支柱。

母親為了照護自己的姊姊,暫且打消了搬回目黑家的念頭。

今年二月,阿姨在歷經六年居家臥病生涯之後去世了。留美子和母親賣掉了阿姨留下來的房子,回到了目黑的家。

 
樹上的時光/尋找生命意義的成長小說
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
圖/寶瓶文化提供
難道就不能單純地因我極度渴望某種東西,

所以甘願為之冒生命危險嗎?

全球熱銷,引發亞馬遜網路書店好評狂潮!

一個自閉症男孩出發

救了一片森林的故事。

內容簡介:

 「我是森林的一部分,真真切切地活著。

  我決定不要像水珠一樣靜靜消逝。

  我想要人們看見我在鷹樹上看見的東西;

  想要他們看見漫長的生命循環,看見這棵樹曾經多麼努力地生長,

  活過許多個世紀。

  我想要他們看見所有光榮與痛苦,看見這一切。」

  你怎麼能出賣天空,又怎麼能買下大地?

  馬奇,14歲的自閉症少年。無法與人溝通,對樹木的熱愛卻遠超任何事物。

  他叫得出每一棵樹的拉丁學名、每一種樹的葉序排列、

  樹與流體力學、樹與氣候變遷,甚至費式數列在樹的生長中的原理……

  當他發現巨大的鷹樹就要被開發商砍伐,

  他決定出發。為了救一棵樹,他拯救了一片森林。

  一個少年對所愛事物的執著改變了一切。

  這是一則推翻困境的動人自然文學故事,也是一部尋找生命意義的成長小說。

作者介紹:

韓奈德(Ned Hayes)

  美國作家,生於台灣,曾在台灣學習,熟悉和喜愛中國文化。目前與家人生活在美國華盛頓州奧林匹亞市。本書是他根據和泛自閉症兒童的交往經驗,以及家人、朋友的真實生活創作的,出版後立即成為美國暢銷書,被譽為能「與《寂靜的春天》、《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相媲美的小說」。

搶先試閱:

三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我第一次看見鷹樹。要是我相信魔法、迷信或者宗教的話,就會把這當成一個吉兆,因為我的中間名就是馬奇。我希望大家都叫我馬奇,如果你叫我別的名字,我是不會搭理的。但媽媽堅持叫我彼得,儘管我告訴過她,我的名字是馬奇。

因此,在三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第一次見到鷹樹,可能是個吉兆──如果我相信那些不真實的東西的話。可事實上,我並不相信。人們說的很多話我都不相信,因為他們總是說些不真實的東西。凡是無法用眼睛看到、用耳朵聽到的,我一律不相信。我用真實的名字稱呼所有真實的東西。

我相信樹,因為我能夠觸摸到它們,而且每一棵樹都有真實的名字。對於我來說,它們是永恆不變的。第一次見到鷹樹那天,我十三歲零四個月又三天。那時,我平均每天爬五六棵樹,有時爬三十棵,有時爬四棵,最少的時候只爬三棵。三棵樹是我的底線,不管天晴還是下雨,生病還是健康,我每天至少要爬三棵樹。

從前,我們還住在那個門前有三級臺階的黃色房子裡時,我每天爬三棵樹,就是家門前路邊的那些。每天早上,媽媽起床之前,我都要去爬三棵樹。我想她應該不知道我在爬樹,但或許她知道也說不定,因為吃早餐前她總是叫我先洗手。即便是現在,當我遵守洗手的規矩時,也總會發現不是皮膚上沾著一些樹皮,就是指甲縫裡卡著幾根松針、幾片碎葉,大概是被她發現了吧。通常,我並不會留意這些,除非她提醒我。

洗手的時候,我就不得不注意到手上的皮膚。我的手指因爬樹而生滿老繭,指甲又髒又短,總是沾著樹皮。這是一副鳥類的爪子,一生住在樹上的鳥類的爪子。

****

三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我在爬一棵西部紅雪松,就在那個有藍色信箱的新家旁邊。那天,我沒去上學,媽媽也沒去上班,她一大早就去我週末待的地方接我。那是我回到新家的第一天。

事實上,那也是我第一次來到鄰居家的後院。當時,我們才剛認識這個鄰居──克萊頓先生。我們家的藍色信箱旁有一個黑色信箱,上面寫著他的名字──這使我比較容易記住他的名字叫克萊頓。

認識克萊頓先生九分鐘又四十二秒之後,我獲得了允許,可以爬他家後院裡的一棵樹。這是我第一次爬那棵西部紅雪松,也是我在當天爬的第二棵樹。

由於我還不清楚到底該怎麼爬,只好花了很長時間規劃路線,計算步數。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直到在這棵紅雪松上爬到五十呎的高度時才注意到了鷹樹。當時,我正忙著計算步數、規劃路線,為了以後之便。

現在,只要一閉上眼睛,我就能準確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每一步都像照片一樣印在我的腦中。

****

爬到第二十七步的時候,我總算脫離了周圍小樹的遮蔽,視野變得清晰起來。我抬起右腿,倚靠在一根小樹枝上,測試它的承受力。但它不夠牢靠,於是我決定不再往上爬。手臂上的繃帶再次讓我分心,我很想把它扯掉,可又想起媽媽說過不許拿掉繃帶,於是只好作罷。

不管怎麼說,在思考是否要扯掉繃帶的時候,我停止了移動。我站在紅雪松的樹枝上,靜靜地看著遠方。然後,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看見了什麼。

從這個角度,越過眼前層層疊疊的屋頂,我看到了河那邊的一個山谷──一個滿是樹的山谷。

起風了,小樹枝隨風搖擺。我身上撒滿了塵土與細碎的樹皮,但我依舊緊緊地抓著樹幹,直視遠方。

我看見山谷那邊有個什麼東西,不,它矗立在山谷之上。

儘管那個東西像水塔一樣巨大,但我從第一眼就知道,它是有生命的。

那是一棵樹。我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樹。它粗壯的樹幹突兀地聳立在整片樹林之上,像一個光禿禿的圓柱體,直到樹頂才橫生出無數枝幹,在高空中展開成一個完美的樹冠。隔著一哩(可能更遠)的距離,我依然能看見樹枝上形似樹葉或鳥巢的突起。但我知道那不可能是鳥巢,因為大多數鳥只在樹冠內部築巢。這是一棵完美的樹,無與倫比,遺世獨立。

****

當時,我還不知道它叫鷹樹,只知道那是一棵很大很大的樹。

這棵樹實在非同尋常,我一看見它就忍不住想要量一量它的高度。單單是它突出於整片樹林的那一截,就起碼有五十呎。我感到體內有一股欲望在翻騰,就好像從樹根湧上來的汁液,在口腔中迴蕩。

媽媽站在這棵相形見絀的紅雪松下面,大聲喊著我的名字。我沒有聽見,因為她的聲音被風聲和我嘴裡發出來的怪聲蓋過了。我在不由自主地大聲號叫,幾乎能感受到那棵大樹也在歌唱著回應我,它在風中搖擺。

然後,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閱讀筆記
隔壁那對夫妻/身為妻母意謂生於戰時
聯合報 盧郁佳
《隔壁那對夫妻》書影。 圖/時報提供
說不出口的祕密,只能深藏於心的懷疑,都在埋伏等待火星子一夕引爆。幾年來,疑懼驚恐的妻子,盤據了書店暢銷榜首,和好萊塢改編電影:2011年S.J.華森的《別相信任何人》,2012年吉莉安.弗琳的《控制》,2015年寶拉.霍金斯的《列車上的女孩》。現在,莎里.拉佩納的《隔壁那對夫妻》更新了這一系列粉緞金紗婚床底下的黑色書單。看來這十年興起的婚姻驚悚懸疑小說,取代了茱迪皮考特《姊姊的守護者》那樣把家庭衝突投入哲學辯難的道德劇,大眾已踏入更寂靜凶險的情緒深淵。

《隔壁那對夫妻》筆酣墨飽,開頭就托出了個焦躁難熬的郊區妻子:安被丈夫拖去參加隔壁夫妻的晚餐派對,隔壁太太嚴禁帶小孩參加,保母卻臨時抽腿不來,只能把嬰兒留在家。夜深了,安心急如焚想拖老公回家,卻眼睜睜看著隔壁太太乳溝快湊到他身上。安想起自己產後拚命瘦也瘦不回來,只好在旁灌酒壓抑自憐怒火。這立即喚起讀者熟悉的、身為伴侶的困境,已經飽受各方不確定因素交織折磨、牽一髮動全身,另一半卻又光會扯後腿說風涼話。臨急也不是真的完全沒人可以幫忙,只是連開口求助都會令自己感到羞愧。淪落到這個境地,沒那個餘力去想怎麼解決了,只能眼一閉腿一伸,聽天由命,硬著頭皮熬過去。

然而命運沒放過安。夫妻返家,發現嬰兒失蹤。警探朝父母行凶方向猜想,父母自危,被迫自清,動見觀瞻,越描越黑。所有人設法要把嬰兒找回來,卻越陷越深。安悲痛自責、怪罪丈夫,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真的鑄下大錯。反覆的拉扯,領著劇情峰迴路轉。就像《別相信任何人》、《列車上的女孩》都有個失憶的妻子在摸索自身遭遇,透過他人示警,對丈夫告訴她的版本起了疑心。兩種敘事,兩種身分,在爭奪她的記憶、認同,屢次將她撕裂。妻子時而恐懼、憤怒、逃避;時而內疚不該懷疑無辜。恐怖,從過去描寫陌生人的暴力、惡意,走向《隔壁那對夫妻》遭遇變故時,一個屋簷下囚犯兩難的博弈。每個角色都有祕密,都有表裡雙重面貌,等待事件壓力一波波將之掀開。就連警探,一邊懷疑當事人夫妻,也得一邊戴上面具隱瞞懷疑、設法取信於夫妻,合作破案。

故事雖然精采,但不應只作為爽片看待。《隔壁那對夫妻》沒有《控制》華采燦爛的隱密心理描寫,而是剪裁洗練,節奏迅速,刀刀見骨。安的人格特質躍然紙上:遇事拚命忍,靜靜生悶氣,若要替自己出頭,就怕鬧得難看,會淪為可笑又可悲。每分鐘安都在用外人眼光檢查自己,嚴苛自責。在小說中,引爆點是失嬰奇案;在現實中,是母親見到孩子受傷貼了繃帶怕破相,或一句太早懂事的童言,或是考試分數考差了。旁人眼中再小的事,也會讓母親內心經歷一場《隔壁那對夫妻》等級的驚天風暴。而她總是不動聲色,即使身體嚇得嘔吐,腦袋仍冷靜邏輯思考決斷下一步。本書超越前人的貢獻,在展示這種高度自律忍耐的卓越運作,與身為創傷倖存者的關連。本書由此跨過獵奇,走進了深刻的同情,隱然指出婚姻溝通信任障壁的結構根源。若想知道身邊的妻母每天有多少擔驚受怕在祕密進行,《隔壁那對夫妻》能給你設身處地的體驗。

 
AI理財 神操盤時代
機器人理財產業每年68%飛快成長,2年後,資產規模將上看2.2兆美元,以演算法進行投資決策的「神操盤時代」已經來臨,你該如何面對?

現金或許是老大 但店家可不甩!
隨著網路、行動通訊技術之發展,電子支付近年成為一種新的交易型態且取代現金比率不斷升高,翻轉「現金為王」局面,而除了一般商家外,現在就連政府部門、醫院甚至是夜市都搭上這波無現金交易的潮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