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MUZIK AIR】與你分享更多與音樂相關的大小事,讓所有人都能毫無障礙的接觸美好音樂。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4/05 第102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撕書人/後書本時代來臨,究竟誰背叛了書?
B與我/一部關於文學覺醒的真實故事
古玩生死局/透過古玩交易市場來看歷史與人性的傑作
謝謝妳跟我說再見/一本深情的療癒之書
大退潮/全球化的終結與歷史的回歸
穆罕默德/宣揚謙卑、寬容與和平的先知
閱讀筆記 潮本/水路的線索

新書鮮讀
撕書人/後書本時代來臨,究竟誰背叛了書?
文、圖節錄自聯合文學
圖/聯合文學提供
後書本時代來臨,究竟誰背叛了書?

一則關於書的交換、轉移、重組、變形,如何牽動人心的故事。

內容簡介:

 這裡存在著兩個世界。從世紀末到沒有書的年代。你想成為背叛書本的人,或追尋書本的人?

  も線索一:背叛書本的人VS蔓生之書

  德彥,在沒有書的年代,他卻有一屋子像是會自體生殖、繼承自父母的「蔓生之書」,承載的故事與情感不屬於他,只有「棄書」的執念深植於心。一段戀情的逝去,終於讓他開始實行「棄書」計畫,成為「背叛書本的人」。

  理青,在沒有書的年代,時常來德彥家裡借書。她有人人都稱羨的男友,一段看似美好的戀情。她卻無法抗拒書本的魔力,在兩人無解的相處模式裡,她寧願將自己沉浸於書本之中,成為擁抱書本的人。

  德彥、理青,從「蔓生之書」開始的因緣,將由「棄書」計畫引向何方?

  も線索二:撕書人VS葛麗坊書店

  佐夏,在世紀末即將迎來時代變革之際,一位受文藝復興紙本書出版歷史吸引的研究生,他追尋著書,來到位於紐約市的葛麗坊,打算在這間舊書店度過暑期生活。原本只想藉打工的機會接觸善本書,不意卻捲入一場神祕的暴力紛爭,更可怕的是,他的雙手竟然莫名不聽使喚,突然爆發出操控紙張與撕散書頁的驚人超能力……

  撕書人,因應了我們的期望與絕望而生,他將帶來世界的再建構,或歸零?

作者介紹:

伍軒宏

  花蓮長大,政大、台大畢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博士班肄業。曾任教政大英文系,課程多樣豐富。寫過短篇小說、書評、導讀、推薦序、學術論文多篇,包含〈王家衛電影中的南方轉向〉。曾經以〈阿貝,我要回去了〉獲得第一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以〈殘念筆記〉獲得第二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佳作。《撕書人》是他第一本長篇小說。

搶先試閱:

第四章:背叛書本的人

雖然還沒有找到足夠的幫眾,德彥的棄書計畫已開始進行。不開始不行,他已經受不了了。

一週之前,他成功丟棄好幾袋書,在靠近夜市的地方,當時戰戰兢兢。夜市雖然人多,但人們被小吃的香味吸引,而且周遭垃圾堆積,沒人看到他放下了什麼。

只是幾袋,在意義上卻代表重大的一步。儘管提著書在城市行走、搭車,相當煩人,讓他想起父親作為書奴的日子,他還是肯定自己走出這一步。另一方面,他從沒停止過質疑自己的計畫:「愛書人夫婦之子淪落為任意丟棄垃圾的人士」,想起來就足夠嚇到自己。而且,這算不上是個正向的計畫,以丟棄為主的動作顯示十足負面的心態。他不是沒有反省過,也不是不明白自己看起來有多荒謬。可是結論是,滿屋子的負荷已經快要壓垮他,不除去不行,不丟掉滿坑滿谷的蔓生之書,新的人生無法開展。這段期間,腦子裡不斷浮現「棄智絕學」四個字,但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理解那是什麼意思。

他的穿著就像要去上班的樣子,他的確要去上班,但手裡提著兩個棉製袋子,裡面是他的祕密。特別找了兩只有拉鍊封口的厚棉布袋子,免得被人看到裡面裝的都是書本,也特別注意不要裝太多,免得抬不動。第一袋計畫上班途中丟,如果時間來得及。基於分散的原則,另一袋下班之後丟,如果上班時太趕,來不及丟第一袋,下班時會設法兩袋一起丟。

出於對爸媽的尊重,前一晚德彥把書放進袋子之前,會稍微看一下書名和封面,甚至會順手拍掉堆積的灰塵,把壓到的折角復原平整。他沒辦法隨手抓起書就塞進袋子裡,一定要看一下。家裡還有一支德國製Redecker斜角書刷,用了多年狀況仍然不錯,他記得時會用來撢掉書上沉積的灰塵,像是最後的儀式。

今天,第一袋裝的是存在主義相關書籍。雖然爸媽的時代距離存在主義流行的年代有段差距,但他們還是讀了一些存在主義的著作,不過數量不多,相對於他們擁有的其他思想流派藏書。昨天晚上挑選了一下,沙特的《存在與無》(相當厚)、《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非常厚的《辯證理性批判》(翻了翻,沒什麼記號,他們沒讀過這本),還有沙特的文學作品、卡繆的書,也算在內,最後則是介紹或導讀存在主義的書籍,如《非理性的人》等等。沒幾本,都是英文版。《非理性的人》那本,由於封面特殊(呈現一件身體與四肢極為瘦長的人形雕塑),德彥多看了一眼,才把它放進袋子裡。

第二袋裝了神話研究和原型批評的著作,只是一部份,因為家裡這方面的書非常多,一袋不可能夠裝,必須分批,至少要三袋。這次他先挑了傅雷哲經典作《金樹枝》的縮節單冊本,還有一些看來是人類學或古典希臘研究的書籍,好像跟劍橋學者有關,人名書名他沒什麼印象,有些書名顯然是希臘名稱的英文拼法,從副標題看出好幾本是關於儀式與神話的關係,加上一些文學與戲劇作品神話元素分析。也是英文版,充滿劃記與手寫註記,是讀過的。這樣就輕易裝滿了一袋。他想,沒辦法了,先這樣,那些榮格的大開本書,就等明天或之後了。

裝進袋子前,疊起來,這兩堆書相當老舊,已經不知道多少年沒翻閱了,他也很少聽爸媽提及,應該是他們青年時代看的書。雖然沒問過,德彥相信這兩袋也會在他們第一批想要丟的書裡面。

這是個零碎而不整齊的城市,德彥腦子裡常常閃過的英文字詞是 loose ends,一個充滿 loose ends的城市。到處都會看到一些廢棄物的堆積:殘留的鐵皮屋、拆下的鐵窗、舊招牌、歪七扭八的掛幅、廣告標誌、破箱子盒子架子桶子等等。嚴格說不算垃圾,是一些報廢了或替換下來、沒用了卻放在那裡沒有處理的陳舊物件,漸漸腐蝕損壞,逐漸解體,癱在那裡,大型小件都有,遍佈各處。建築旁、房子邊、公寓後、巷口、門邊、街角、陽台上、樹叢下,各種角落,到處都是該移走丟棄卻沒有丟棄的堆積,多少年來都是如此,市民習以為常。德彥相信這是從他父母輩之前就這樣的,自他有記憶以來都是如此,無論誰當市長都一樣。與其說是社會進化的問題,不如說是文化問題,他是這麼認為的。

以前看那些散落各處的零碎廢棄堆積超級不爽,現在他竟然積極散播家中搬出的書籍,有計畫的棄置、製造堆積,真是諷刺。原來如此,畢竟我跟這裡的文化沒有那麼隔閡,德彥推論。

接近大馬路口,巷口,狹長舊式公寓,店家附近總是散置一些鐵桶,或擺放棄置多年的小吃攤販推車,周圍都是廢棄物,大塊小片。已經什麼時代了,這些攤車還是堆在這裡?多少年了?

書本其實裝在可分解玉米袋裡,從棉布袋中快速取出,放置在廢棄的小吃推車後面,德彥不疾不徐脫離現場,完全不失表面的酷。但是,心中對於自己陷入這種偷雞摸狗的狀態,相當感慨。而且他知道,今天只是很多天之中的一次,他不知道自己還要重複這樣的事情多少次。想到,就有無止無盡的窒息感。一定會有結束的一天,一定可以把房子裡的書本通通丟掉,他不斷為自己打氣。絕對不能放棄,好像把棄書計畫當作什麼有理想的事業在做。

棄置圖書不算嚴重犯罪,不過隨意放置物品,無論在公眾或私人空間,即使是放在別人亂丟的東西旁邊,都是違法行為,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從小循規蹈矩的他,為了丟掉父母親留下的書本,竟然成為社會的犯規人士。

下班的時候,預定去河堤一帶。那裡不太有人管,不少無人地帶,不算偏僻但可丟東西的角落不少。從前,還沒有棄書計畫的時候,他偶爾經過,看到過別人丟棄之物,散落處處。他曾經感嘆,如今自己也要做類似的事情。

到達公司的時候,沒人問他手上提著什麼。但如果從上週開始,他每天如此,總有一天一定會有人問。要想好說詞才好。

 
B與我/一部關於文學覺醒的真實故事
文、圖節錄自自由之丘
圖/自由之丘提供
是廣告還是作品的實力俘虜讀者的心?

創作者與讀者的困惑共同激盪出的幽默辛辣反思。

一封關於閱讀行為的示愛情書,

也是一場對現代小說的議論。

獻給創作人、讀者,及即將擁有以上身分的你

內容簡介:

  25年前,尼可森.貝克寫了一本充滿焦躁、手寫的開創性傳奇之作《U與我》談論自己和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的文學關係。《U與我》啟發了整個書寫閱讀的次文類領域,《B與我》的故事,則是新生代作家侯曼閱讀、探詢尼可森.貝克的過程。

  美國新生代創作家──侯曼和《U與我》一書纏鬥的故事是這樣子:侯曼有一天參加一場作家朗讀會後,意外想到「尼可森.貝克」,這段時期剛好也是侯曼墜入情網的時刻,想起作家貝克以後,在創作與閱讀上正陷入膠著的侯曼,搜羅來貝克所有作品,把《U與我》釘在必讀名單上,他一邊遲疑或肯定作家貝克成為當代經典的必要性與正確性,一邊卻在想讀卻找不到缺口進入的將之擱置一旁,一路錯過,在生活中,他左右手開攻地閱讀不同作品從而旁敲側擊架上那一本遲遲未能進入正式排程的《U與我》……

  

  U與我,寫於1989年,當年三十多歲的貝克向二十多歲即天才橫溢的作家厄普代克致敬。這樣一代承傳一代的創作人向前輩作家致敬的用意,無非是想找出創作的解藥。同時探索:

  EX1文學的目的

  EX2成為經典作品的元素

  

  U與我,是一段充滿焦慮與苦惱的約翰.厄普代克探索之旅。而B與我,也是侯曼充滿焦慮與苦惱的尼可森.貝克的探索之旅。這種創作、閱讀上的厭煩、焦慮,路上始終節外生枝受到野花野草勾引,以抵制最核心、最勾人的那一本U與我,恰恰是本書最扣人心弦,也最直指創作本質的地方,不斷叩問作家與讀者的關係,及作品與讀者的關係。

  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名讀者的強烈探索,以求從枯燥乏味的世界裡找回對文學的熱情,並從中感受到快樂。這是一本關於書籍的書。這本書與尼可森.貝克(B)的聯繫,好比貝克的《U與我》與厄普代克的聯繫一樣──它既不是關於貝克,也不是關於厄普代克,而是一種在美學領域的終極自我追溯。

作者介紹:

J.C.侯曼 (J.C. Hallman)

  出版過多種科幻小說和犯罪題材小說,曾獲米切爾獎和麥克奈特藝術家獎。被選入2010年度最佳美國旅遊協會作家名單。

搶先試閱:

這一切聽來或許失之偏激或駭人驚聞,但大可不必。理由如下。

「創意寫作」始於將語言當作某種親密工具的嘗試,藉其與陌生人分享私密的熱情、想法、與感受。創意寫作是對自我的狂戀與崇拜,一個被堆砌、綁紮在書裡的自我,終究遭到綑縛,包裝求售,以跨越時空來供人分享品味那個被保存下來的自我。這麼說也不對,讓我重新來過。創意寫作完全不是這樣開始的,文學才是。或者該說,這是口述與書寫故事超越明顯的歷史與報導功能後,文學所呈現的面貌。另一方面來說,「創意寫作」的起源就是另一回事。不久之前,一位聲譽卓著的評論家才在備受推崇且通常詳細核對事實的雜誌《紐約客》上認真宣稱,「創意寫作」成為固定詞彙乃始於一九二ま年代。他的說法只差了八十年。早在一八三七年,拉爾夫.沃道.愛默生 於哈佛大學一場名為《美國學者》的演講裡,便首度使用了這組詞彙。他當時意指為何?喏,且讓我們假設愛默生的初衷並非想要確立「創意寫作」的現代定義(即,指涉所有一般認同的文學類型),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愛默生為何認為有必要提醒人們寫作可以是「創造性」的?難不成,當時世界已經嚐到現代的幽微先聲、任由語言走向陳腐、死氣、乏味的道路?對愛默生而言,創造性(creative)寫作並非隱約影射創造(creation)或繁殖(procreation)甚或兩人交合以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的遠大規畫,而是直接明喻。「-ive」只是操作性部分,只是明喻的字尾。追根究底,創意性寫作意指「像打炮的寫作」。語出希臘文。或是拉丁文。總的來說,愛默生重新崇戀自我(他向蒙田借力),惠特曼借用之(少不了一番推薦讚詞),嵌入其自紙頁嘶吼的作品實體裡,於是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人人樂肏那副帶電的肉體 。

說到這裡,話題回到尼可森.貝克的身上,回到我對他隱隱成形的計畫上。但計畫有個問題,或者該是兩個問題。因為當一個文學與寫作的老師開始對某作家產生想法時,他的第一個反應便是把該作家的作品整合成課綱。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因為一般來說,當「教授」欲教授某作家時,無論如何都應對該作家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我沒讀過尼可森.貝克,而且內心還有一股抗拒讀他的力量。當然,我可以想辦法度過這關,而且我確實計畫這麼做;但即便我成功了,第二個問題卻依然是顆絆腳石:可教性。說到可教性,我可有滿腹長篇大論(凱瑟琳可以作證),但簡單說,以學術上的說法,一本可教性高的書就是一本「好」書。一本好書通常有兩大特徵:一,好讀易懂,讓學生在一邊閱讀一邊使用手持型電子產品處理要務之餘也能理解;二,不能包含任何會驚擾到典型十八歲脆弱心靈的內容,換句話說,要像電視節目。可教性是個問題,因為從這個量表看去,尼可森.貝克不算是個特別好的作家。確實,這只是個人臆測;事實上,我還希望是相反的結論。因為私底下(而這也正是我這場危機的核心),我知道所謂可教性高的好書其實是爛書。撇開我還沒有讀過他的事實不談,我無法在課堂上教授尼可森.貝克,正是因為我已經設法得知他是個爛作家、也就是說他其實是個超棒的作家。我真正想對尼可森.貝克做的事,是和他來一場愛默生式的性愛,而非試著和一群連手槍都打不好的小屁孩一起對著他自慰。

7

所以我又回到了原點──雖然我根本不曾真的離開過。讀貝克,還是不讀。To B or not to B。

一旦決定把尼可森.貝克放進課綱裡會是場可憎的災難後,事情其實也就沒那麼糟了。我稍作發想,寫下幾頁關於總有一天要讀尼可森.貝克種種,然後把它們放到一邊,回頭繼續過我的日子。我為我的課堂挑了幾本最不爛的可教之書,一切也就按照自慰常規按部就班進行無礙。

在這段期間內,我那本平裝版《U與我》卻經歷了一段詭異的變形。日復一日,我觀察到書封漸漸捲曲,嶄新完好的書冊吸收空氣中的溼氣,讓書封緩緩扭曲變形成為一個問號,無言地質問我為何還裹足不前、為何還不開始如癡如醉地拜讀一下這本我顯然會喜歡的書。但我內心的抗拒僵持依舊,依然將貝克封鎖在外。在此同時,尼可森.貝克繼續當著他的作家,旅行演講朗讀、很可能還大量閱讀書寫。因著他的活躍,我開始留意到尼可森.貝克在我的生活中出現的頻率明顯上揚。事到如今,我已經很習慣定期但不那麼經常地想起貝克,但眼前卻是貝克具體化的急速升高。幾乎仿若脈搏的律動,貝克的原始鼓聲讓他看似解去了枷鎖、逃出了禁錮、徹徹底底的重要。

舉例來說,我在一個頗具分量的文學部落格上偶然讀到尼可森.貝克的名字。貝克近期現身加拿大某書展,一場據該部落客指出不幸沒有得到應有重視的活動,一如索特的朗讀會。加拿大顯然充斥了像我這般不識尼可森.貝克之士,或者僅聽聞其名卻不覺有赴現場親炙作家本人的迫切需要。在這場子上,貝克提供了一段純澳洲風格的嘉言(據該部落格記載):「寫作,」部落客引貝克道,「是一個『藉由進行一段長途旅程來重燃我們對周遭世界興奮之情』的過程。」,並將其比擬作回力棒的路線。一言中的,我想。如果你能成功出發的話。稍後我又從另一個部落格得知,尼可森.貝克一篇短篇小說作品原稿將被公開拍賣以為慈善募款。我遲了一步沒能投標。手稿最後以五十一美元售出。可惡!

這幾次現身,充其量只是尼可森.貝克滔天巨浪來襲前的迷濛水霧罷了。他的名字陸續幾回現身於網路論壇,然後又趁我出城出席自己的朗讀會時進襲我的地盤辦朗讀會。之後,他為《紐約時報》寫了一篇評論,隨文刊出的還有一方作者畫像,就是高級刊物常會請漫畫家畫的那種、好讓讀者對作者的尊容多少有點概念的鉛筆素描像;而這,正好也是作家即將晉升經典殿堂的最佳指標。

(貝克素描畫像)

這幅素描像經由手持型電子產品螢幕出現在我的生命裡,讓我大吃二驚。其一,尼可森.貝克貌似聖誕老公公;一個念頭自我中一閃而過:尼可森.貝克要真晉升殿堂封聖,豈不成了貨真價實的聖尼可?其二,我很訝異、真是萬分訝異地想起尼可森.貝克僅僅長我十歲的事實。且讓我用以下這張照片來圖示我的訝異──照片是凱瑟琳用她的哈蘇相機為我拍的,當時我們剛在費城的義大利市場一起吃完一頓簡單的起司與香腸午餐,而尼可森.貝克則正在我們的小城出沒:

(侯曼生活照)

差不多也是在這段時間裡,一篇評論再次讓我認知了自己與尼可森.貝克相較之下的文壇地位。那是一篇對我讚譽有佳的評論。太棒了不是嗎?但除了對文中那些讚譽與認可的文字感到受到讚譽與認可外,全文最叫我留意的,是那段述及當代文學現況,並精確捕捉到我職業困境的序言:我究竟沒能確立自己身為作家的重要性。

在這個永不缺席的年代⋯⋯那些只在重要作品發表時才現身的作家,確實很容易遭到我們的淡忘。巧的是,我心裡面此類作家的最佳代表,都是以首字母代名。第一位是記者D.M.馬克斯,偶爾偶爾才會在《紐約客》等期刊稍縱即逝地露面,每回也總是會讓我這麼想:哎呀,對了,這傢伙!我超愛他的!他是躲到哪裡去了?另一位則是作家J.C.侯曼,他的作品總是能夠激發我、吸引我──當然,這只發生在我還記得他存在的時候。

 
古玩生死局/透過古玩交易市場來看歷史與人性的傑作
文、圖節錄自高寶
圖/高寶提供
★繼《古董局中局》後最值得期待的古玩懸疑小說

★最有畫面感的古玩題材IP

★透過古玩交易市場來看歷史與人性的傑作

內容簡介:

  國之重寶,離奇被盜,切記:罪不在器,而在人心!

  南京城裡的古董小販胡鬧突然被捲入一宗國寶盜竊案,一盞由臺灣捐贈歸國的琉璃佛燈離奇被盜,此燈是明成祖所建後毀於太平天國內亂的大報恩寺琉璃塔在世間僅存的文物,堪稱國之重寶,意義非凡。

  為了證明清白,胡鬧著手調查真相,不料卻意外窺探到了一個隱藏在清平世界背後的龐大古董黑市,同時還牽扯出了一段建國前風起雲湧的歷史往事:曾是南京古董三大家族的興衰與變遷之中居然暗含著關於國寶的明爭暗鬥,更包藏著人性的起伏紛爭。真假佛燈、贗品走私、機關算盡、江湖險惡,在黑吃黑局中局的背後是一個圍繞著國寶更大的陰謀,而陰謀之中更是深藏著一個曾經左右國家歷史的終極秘密……

作者介紹:

施昊

曾用筆名方燁天。著有懸疑小說《生死迷藏》《2012》,勵志小說《稻香》《未來不用太美,夠溫暖就好》等。

搶先試閱:

 第一章 國寶失竊

  這是一九九七年的秋天,香港回歸剛滿百天。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但即便在這座城市待了那麼久,我對這裡卻依然不夠了解。就像南京自古有「春牛首,秋棲霞」的俗語,我卻從未去過那馳名天下的棲霞山。

我縮著個脖子走在馬路上,陣陣寒風還是往我衣服裡面灌,整個人就像開了輛敞篷車一樣。我有些後悔穿上了那件在箱底壓了十幾年的中山裝,一邊怪自己沒長得高大一些好撐起這衣服,一邊想著酒店門口那塊「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的破牌子。

  不過只要想到馬上就要成交一筆大買賣了,心中就會有一股火焰熊熊燃燒起來。

  我姓胡,從小沒爹沒媽,在孤兒院裡長大,也不知道是哪個不開眼的給我取的名字,居然叫胡鬧!

  都說人如其名,我頂著這倒楣名字活了二十八年,果然就沒個正形。我所做的事,說好聽點叫販售古董,說難聽點就是賣假貨。

  古董這行業,建國後就一直沉寂著,尤其是文革那會兒,不少好東西都沒能逃過滅頂之災。直到改革開放後古董業才慢慢復甦,市場經濟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於是這群人便迅速推動了古董行業的發展。

  不過真正的古玩,卻不是隨便就能玩的,這裡面的水非常深。真正喜歡的人少,湊熱鬧的人多。外行人可能不清楚,但內行卻是心知肚明,甭管是擺攤的還是開店的,十品九贗,想找真貨很難,想找值錢的真貨真是有如萬里淘沙。

  所謂贗品,就是假貨,行內俗稱「瞎貨」,有些地方也叫「新家生」,意思就是東西年份不夠,以新充舊。

  聽著簡單,實際上裡面卻是大有文章。和別的行業不同,在古董行業裡那些能造假做舊的人,都是受人尊敬的,因為這是要手底下才能見真章的功夫活。

  路邊擺攤裝農民,拿幾件破銅爛鐵說是剛從地裡挖出來的,那種是最上不得檯面的,專騙完全不懂的老百姓。這種人是我們古董行業最為不齒的,因為他們純粹就是騙子,利用人們的無知和貪心。那些只是糊上了一層泥的東西,連稱為「贗品」都不配。

  所以很多有心的行內人如果遇到這種騙局,都會上去拆穿一下,這也算是為了維護古董業的名聲。

  贗品不是到處都能看見的,尤其是能以假亂真讓人迷了眼的上等贗品,基本都在古玩市場裡。最有名的當屬北京的潘家園和琉璃廠了,洛陽的潞澤、上海的城隍廟、還有我們南京的夫子廟和朝天宮,也都是聞名遐邇的古玩市場。

  經常會去古玩市場淘換的人,都是多少懂一點的人,不然也沒這個底氣。這些人希望能在無數商品中慧眼識珠,以便宜的價錢買到值錢的東西,這叫「撿漏」。但這漏可不那麼好撿,往往以為撿漏了的卻都是被贗品忽悠了還渾然不知的,這種上當叫「打眼」。

  有贗品,自然就會有製造和販賣贗品的人。在如今的中國古董市場,這已經是一條十分成熟的產業鏈了。

  不過我和他們不一樣,我喜歡單幹,貨是我自己仿的,也是我自己賣的。而且我一不賣給老百姓,二不賣給收藏家,我的目標就是暴發戶和外國人。

  像我這樣的人不多,但是我們通常不屑於小打小鬧,幹的都是大買賣,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不知從何時起老外都喜歡來中國買古董了,興許是八國聯軍那會兒養起來的臭毛病?其實古玩市場基本上是見老外就騙的,這都不騙天理難容啊。但時間久了老外也都學乖了,知道那種地方去不得。於是就出現了一類人,他們專門給老外物色好貨,然後再牽線搭橋。

  這類中間人被稱為「拉纖」,是兩頭拿傭金的,一般賣方三個點,買方兩個點,所以也叫「成三破二」。不過專做老外的洋拉纖,買方收的會高一點,畢竟老外都有錢。

  今天我要去見一個日本佬,是個叫老九的洋拉纖給我介紹的,聽老九說這日本人很有來頭,好像是日本一個什麼大財團的繼承人,特別喜歡中國古董,只要東西正,價錢完全不是問題。

  所以我這次就特意好好準備了下,打算狠狠地宰那日本人一刀,就當是為大屠殺時屈死的先人們出出氣了。

  這個日本人住的地方,是南京的地標性建築金陵飯店,也是南京的第一高樓。這裡對普通南京人來說,始終是個望塵莫及的高檔場所。

上次我就是因為穿得不體面直接被門童給擋住了,這次我都穿上中山裝了,他要再敢攔我我非得跟他翻臉。

  萬幸,這次的門童和上次那個不是一個人,也沒攔我。我就這麼大搖大擺地走進了這富麗堂皇的酒店大廳。突然我聽到身後有人陰陽怪氣地大聲道:「這年頭是誰都能進來了是嘛,服務員呢,懂不懂規矩啊,什麼阿貓阿狗都往裡面放!」

 
謝謝妳跟我說再見/一本深情的療癒之書
文、圖節錄自有鹿文化
圖/有鹿文化提供
一本深情的療癒之書

一本溫柔的陪伴之書

內容簡介:

  三十載夫妻情深、朝夕相伴,

  被摯愛留在人間獨活,要如何活出第三人生?

  如果你正在經歷哀傷,請翻開書頁

  他將撫慰離別之慟,並告訴你生之美好

  雖然悲傷,仍然勇敢……

  從兩人世界到一人獨活,被留下來的我,現在過得好多了

  謝謝妳跟我說再見!

  我們終究會面臨孤單,與其一個人不好,

  不如學著過「一個人最好」的人生!

  作家韓良露逝世三年,其夫婿朱全斌自前一本充滿愛與悼念的《當愛比遺忘還長》走來,一千零九十五個日子,他用實際、理性與堅強的態度面對獨居,並享受獨居,把獨居化成生命正面的能量,一個人也可以享受美好、豐富、健康、幸福的人生。

  《謝謝妳跟我說再見》寫在朱全斌喪偶後的三年。三十年的夫妻情感,從中斷裂後,要如何活出自己的第三人生?他以自身的經驗,透過各種方式、信仰、心理諮商,甚至觀落陰、通靈……想要明白的不外乎是:為什麼自己被留下了?深愛的人還在嗎?他們是否還會再次見面?

  朱全斌整理自己,用書寫、規律運動、旅行、掌廚料理,重拾一人生活節奏;透過與他人悲傷共感,對抗失去所愛的孤單;透過與自身靈魂對話,明白兩人的分離,是彼此都須學習的靈魂功課,是為了變成更好的人,是為了來生再世,再次與彼此相遇。

  「要放下好難啊,三十年共度的記憶,需要多久的時光才能割捨呢?我知道要忘記是不可能,所以我一直努力想做到,帶著喜悅的心回憶,懷著祝福的心想念。」──朱全斌

  ☼ 不勇敢也沒關係,熟齡男性面對失去之痛的細膩書寫

  ☼ 想哭泣、想低落、盡情釋放內在所有感覺,才得重生

  ☼ 摯愛說再見後,該如何生活?告別是修行靈魂的禮物

作者介紹:

朱全斌

  從小就喜歡接觸文藝以及表演藝術的獅子座,人生經驗過各種不同的角色,包括電視製作人、電視台副總、紀錄片導演、音樂劇導演等,偶而也兼作插畫、編劇、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等工作。拍照是旅遊時不可缺少的興趣,於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取得媒體與傳播博士,目前正職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教授兼傳播學院院長,仍持續在人生中探索開展一己幫助他人的新可能。

  著有《當愛比遺忘還長》,紀念三十年相守相惜的妻子韓良露。新著《謝謝妳跟我說再見》,寫於愛妻逝世三週年,他以筆記錄自己的身心與性靈,逐漸由悲傷走向新生的喜悅。

  Facebook搜尋「朱全斌這麼看這麼想」: www.facebook.com/bingthink

搶先試閱:

我一定是做過什麼好事……

──悲傷中的福報(節錄)

◎朱全斌(本文摘選自朱全斌新書《謝謝妳跟我說再見》,有鹿文化出版,4月2日上市)

  經歷過生離死別的痛苦後,我好像被解除了魔咒一般,人的個性改了許多,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樣了。

❖ 凡事只依靠自己就好?

  ……跟良露在一起時,我們的分工當中,涉外事務多半是由她出面,她活潑熱情,勇於擔當,樂於承諾的個性跟我很不一樣。我因為在乎信用,唯恐答應了做不到,所以常常顯得被動。要資源、尋求奧援這類事情,一向是由她負責。

  在良露去世前的兩個月,能幹的那個躺下了,一向躲在後面受照顧的我,才開始學習要出來承擔,常常因為做不好,無法減輕病人的痛苦,而讓我深深自責。在良露要求不要對外透露她病況的情形下,我勉力苦撐,直到看到她快要不行了,才求得她的許可,讓少數幾個朋友知道。

  當朋友出現並且提供他們的支持時,我才覺得稍有依靠,即使無力回天,內心仍然感到無比的安慰。我那時深刻體會,個人的力量有限,人生本來就需要彼此連結,互相支援。

  那時,只要可以緩解她的痛苦,我願意求任何人、做任何事。我沒有無法開口的自尊問題,我只是笨拙得不知如何求助。當良露躺在加護病房裡看到我的束手無策、搖頭嘆息時,我內心真的十分恨自己的無能。大半輩子都篤信要靠自己、不喜歡向外求助的我,難道就是要讓自己心愛的人受折磨嗎?

  在她往生前的最後幾天,醫生說他們已經無計可施了,如果我想嘗試任何另類醫療,他們會尊重。

  於是我瘋狂地四處打聽,違背我本性地四處求人,以前有良露在,遇見事情總是一副置身事外、老神在在的那個我,早已消失不見了。

  在醫院裡,我看見許多為了解決他人痛苦,不分晝夜都在辛勤工作的醫護人員,從醫師、護士、看護工、志工到清潔工等,如果沒有他們,病人可能要承受更大的痛苦。平常不進醫院的人,一進醫院看到如此眾多跟病魔搏鬥的無助病患,以及聽見由四處傳來的呻吟聲,這個被死神陰影籠罩的空間,真有如人間煉獄。但是當我在病房裡待久了,在心情平靜的時刻,才發現,這些用自己寶貴的光陰在醫院裡照料病患的人們宛若天使,雖然病房中的日子很難捱,但是我相信良露一定也受到了感動,才會每回在接受醫護人員的照料後,總要連續說三聲謝謝,在臨終前也才一直說自己一生的善事做得不夠。

  到最後,在良露的認可下,由親友組成的支援系統陪伴我度過了最難熬的時光,甚至後來喪事的處理都不需要我煩惱操心,我腦筋有點空白,任由友人的安排,只要做一些決定就好了。

❖ 透過思考與提醒來感激他人

  其實,人活在群體中,哪可能什麼事都靠自己呢?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互相依存的。在醫院中,除了眼前可以看見的那些人,所有醫療設備、食物、穿著、家具、日用品……等,從原料的生產、運輸、設計、製造、加工、包裝、產銷……哪一個階段不是需要經過許多人勞力與腦力的付出,才可以供我們使用,讓我們生活更便利呢? 而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也都有他們的親人、朋友對他們產生影響。我們以前以為只要透過消費行為,就可以享有這樣的便利,卻不太會意識到其實排除掉賺取生活的目的不談,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實際上都貢獻了他們的時間、血汗與智慧,而我們卻沒有機會來表示感謝。

  感激不是人的天性,我們必須透過思考與提醒,才能覺察到受惠於他人是這麼多。而愈是我們親近的人,我們愈容易表現得理所當然,愈不懂得要表達謝意,有時甚至於會對對方施以情感勒索,把自己的不愉快往親近的人身上發洩,甚至以怪罪對方為掩護,逃避自己不願意面對的弱點。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好而珍貴的關係裡,總是包含著一連串說得出口跟說不出口的委屈與原諒。

  我跟良露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但是最令我感到安慰的就是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後,在她生命階段的最後五、 六年,我們已經相當懂得跟對方表達感謝,而她更是經常會在人前人後,甚至於在公開演講場合中陳述她有多感激我。

  我一直以為我們可以自給自足,我想錯了。直到生命出現巨大的缺口,我才發現,當我們的注意力都聚焦在自己的小世界時,卻忽略了在身旁始終都環繞著許多溫暖與支持。

❖ 接受善意並非懦弱而是美德

  在我開始鰥居生活的時候,我有些渾渾噩噩地,躲進自己的軀殼之中,不太想跟外界接觸。我有許多預設,對於別人怎麼看我,以及我會怎麼反應。我害怕同情的眼光,也不想跟不熟的人做客套式的應對。

  但是事情太多,除了葬禮,我還要辦的追思會,以及編印紀念集……。

  喪假滿了,我得返校上課。但此時我的身體又出了狀況,我必須依靠他人的幫忙。結果,我發現不需要開口,從周圍自然出現了許許多多支柱的力量與關懷,有的出力、有的送菜、有的陪我看病、有的陪我處理雜事。

  我不得不接受他們的幫助,因為我的身心都很脆弱。

  我算是個堅強的人,但是還好,我沒那麼要面子與好強,所以我沒有硬著頭皮拒絕別人的好意。結果我發現,接受也是一種美德,它讓別人有機會布施行善,積德消業,也讓我可以感受到人間的溫暖,不至於消極厭世。

……

  對學生、朋友的餽贈表示感謝的發文,更經常會在我的臉書上出現,來自國內國外土洋不拘的土產、美食、伴手禮絡繹不絕,我當然都吃不完,又經常讓我再布施出去。我也愈來愈學會享受慷慨與分享的快樂。

  我深刻地體會到,受與施一樣有福,施並不讓人成為強者,受也並不讓我成為弱者,這是一種人心的連結與善意的交流,只要心存感激,坦然接受他人的關愛,不視之為一種施捨,就能建立更開放的自信心,而不覺得低下或羞恥。因為只要有能力,你也隨時可以成為布施的人,無論是財施、法施還是無畏施。

 
大退潮/全球化的終結與歷史的回歸
文、圖節錄自寶鼎
圖/寶鼎提供
全球化曾是一股浪潮,也曾是很時髦的名詞

過去,各國無不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現在,世界各地冒出抗拒全球化的呼聲

全球化究竟是優是劣?

如果抵制全球化,甚至讓它消失

各國在維護本身權益之下閉關自守或不惜彼此衝突

世局又將如何?

內容簡介:

  「經濟全球化曾經被視為阿里巴巴的山洞,現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我們以為全球化所促進的無國界世界是理想烏托邦的實現,但事實卻不然。全球化是最糟糕的經濟模式嗎?為何有人對全球化充滿敵意?

  在《大退潮》這本挑動人心的新書中,英國經濟學家史帝芬.金恩以赫胥黎的反烏托邦名著《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借喻,敲響全球化或將終結的警鐘。他融合經濟、歷史、地理、政治哲學與當前國際局勢(包括美國退出TPP、中國推行一帶一路、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解釋全球化倘若告終,世界經濟秩序將陷入何種境地。

作者介紹:

史帝芬.金恩

  史帝芬.金恩目前擔任匯豐集團資深經濟顧問、從事新聞工作與提供諮詢服務,也是英國下議院財政委員會(House of Commons Treasury Committee)的專家顧問。金恩著有《經濟成長的終結:景氣不會復甦、社會出現斷裂,這,才是我們要面對的真實世界》(When the Money Runs Out: The End of Western Affluence)與《失去控制:西方繁榮面臨的新威脅》(Losing Control: The Emerging Threats to Western Prosperity),皆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

搶先試閱:

科技的黑暗面

世界日漸縮小,令人難以置信

技術會縮小世界。前人萬難想像,如今遠距離通訊成本下降,公民、國家與各州可以隨時相互聯繫。只要按一下按鈕或滑動一下螢幕,便可利用搜尋引擎查找資訊。無論我們身處何處,透過Skype與FaceTime等支援wifi的視訊通話軟體就能與他人交談(如果我們必須面對面聊天)。此外,我們不會因為使用這類科技而得直接付費。

從這些非凡的聯繫方式便知科技與全球化並肩而行。這兩者逐漸以「光速」比肩前進。摩爾定律(Moore’s Law)指出,計算能力(computing power)每十八到二十四個月會成長一倍,因此在虛擬的網路世界,地理分隔將不再重要。人們不會因相隔兩地而感到疏離。全球化將鋪天蓋地、橫掃一切。主權邊界將在數位科技的衝擊下消失殆盡。

破壞式科技會創造贏家與輸家

我們很難預測科技會破壞(顛覆)什麼。舉例而言,十九世紀的全球化模式造福了某些國家和社會,也傷害了其他國家。蒸氣動力(steam power)是當年的嶄新科技,它改變了一切。原本生產和消費毫不相關,八竿子都打不著,但是蒸氣動力將這兩者串連起來。人們可利用鐵路或船舶運輸貨物,迎來了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只要使用早期的大規模生產技術,便可在某地以低成本生產貨物,然後輕鬆將貨物運到世界各地。

新技術讓北方的工業超級強權獲益不少,卻迫使其他地區大規模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例如,印度的新興鋼鐵工業遭到淘汰,該國的紡織業亦復如此。由於工業流程必須緊密協調(一百多年之後,資訊技術革命才興起),技能與知識便逐漸集中於某些國家的城市與港口,使其躍升為超級強權。其他地區的新興工業無法與強權的工業競爭,只能單靠自給自足式的農業賺錢。因此,工業國家與他國之間的生活水準落差極大,兩者的軍事力量自然無法相提並論。

二十世紀末期的革命

二十世紀末期的全球化改變了一切。政治動盪從中推波助瀾。蘇維埃帝國(Soviet Empire)及其衛星國垮臺之後,許多東歐國家便加入歐盟:東歐民眾前往西方,西歐資金則流向東方。從經濟的角度而言,鄧小平的經濟改革開放更為重要。

經濟改革也發揮了功效:第四章指出,各國在一九八○年以後逐漸放寬資金管制,原本「困在」各國疆域內的資金突然重獲自由,能夠前往各地尋找低薪資、高工時與高生產力的勞動力。資金可以跨境流動,逐漸引發了市場革命。

運輸創新也幫了大忙。貨櫃運輸革命大幅降低海運成本。此外,飛機愈來愈大且更有效率,足以長途飛行,不僅讓更多人樂意搭機前往遠方度假,也讓我們無論在任何季節都能品嚐世界各地的農產品。

自一九八○年以來,世界各地經歷了高度的全球化。倘若沒有資訊科技革命,很難想像世界會是何種模樣。頃刻之間,十九世紀的協調問題(讓工業活動只能集中於少數地區)迎刃而解,接手的是全球供應鏈。蘋果公司可在加州設計iPhone,然後委託富士康(FoxConn)在中國生產手機。BMW可安心讓巴西工廠製造汽車引擎,然後在英國牛津組裝Mini車款。摩根大通(JP Morgan)可以組合包裝美國的次級房貸,誘使挪威的退休基金(pension fund)購買這類商品。人與人的實際距離當然沒有改變,但科技卻讓人感覺地球逐漸縮小。

資訊科技帶來令人驚訝的結果。十九世紀的全球化若是造成分裂,二十世紀末期的全球化似乎促成了融合。優質的西方資本尋找廉價的新興市場勞動力。有了資訊科技,供應鏈便高速發展,而主要受益者是亞洲。一九七○年代以前,多數供應鏈僅是相鄰的北美或西歐公司之間相互聯繫。到了一九九○年代末期,亞洲已經成為主導,多數的亞洲新興生產活動都牽涉電子產品。

然而,前面不僅在講跨國與跨洲製造過程如何菊鍊(daisy-chain)延伸。供應鏈若要能運作,必須有新的工廠、更緊密的業務關係、改良的跨境財務管理、更好的物流體系、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以及有效的訓練計畫。換言之,供應鏈超越了十九世紀李嘉圖的比較利益概念:當年,葡萄牙和英格蘭分別專精於生產波特酒(port)與製造布料。如今,新的全球經濟生態系統正在成形,其基礎便是資訊科技。

資金更加容易流動,加上資訊傳遞更快且更低廉,因此顛覆了國際經濟。新的全球經濟生態系統不再只依靠貿易。新形式的交流變得益發重要。在特定情況之下,一間跨國公司只會投資某個特定國家(看上該國低廉的勞動力)。受援國為了確保資金流入,通常需要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改善企業管理措施以及提供更完善的法律保護,以此確保潛在投資的「安全」。

這種(投資與治理、而非出口與進口之間的)「交流」會產生良性循環,促成新興市場革命,讓許多人(不是少數人)能夠快速提升生活水準。舉例而言,中國在一九八○年代初期開始在經濟上與西方接軌。到了二○一○年,中國的人均所得已經上升到美國的百分之二十五,當時美國的人均所得遠遠高於一九五○年代。如果十九世紀的科技因為工業活動集中而造成分裂,二十世紀末期的科技則透過供應鏈促成融合。自工業革命以來,貧窮地區首度有機會趕上富裕地區。

 
穆罕默德/宣揚謙卑、寬容與和平的先知
文、圖節錄自八旗文化
圖/八旗文化提供
穆罕默德

無父無母的沒落貴族,如何以謙卑、慈愛與堅忍,

挽救一個躁動不安的時代?

全球最著名的神學家──凱倫.阿姆斯壯──闡述最被誤解的偉大導師

橫跨歐亞非的伊斯蘭文明的奠基者、十六億穆斯林的精神寄託,

也是身陷21世紀危機的我們重要的典範。

內容簡介:

 西元六世紀末,阿拉伯半島的居民面臨了嚴峻的多重危機。隨著駱駝商隊的興起,游牧民族放棄了沙漠中朝夕難保的生活,在麥加這個商業大城裡定居了起來。經濟的發達讓他們有了自信,卻也變得驕傲、貪婪。他們拋棄了傳統精神中最可貴的群體精神,貪財忘義,棄貧苦弱勢與失去父親守護的孤兒寡母於不顧,同時卻保留了部落規範中最僵化的一面,為了捍衛宗族的尊嚴與利益不惜逞兇鬥狠,無視於普遍的人性價值。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劫掠征戰、階級鴻溝的擴大迫使人人自危。青年人對祖輩的教導也疑竇漸生……

  穆罕默德出生自統治麥加的古萊須族,但不幸家道中落、父母早歿,因此自幼體恤底層之艱困。與其他有志之士一般,他對當時的危機憂心忡忡、苦思對策,也從基督教與猶太教的經義中獲得啟發。在西元610年的「命定之夜」裡,他在一場神秘經驗中得天使之助領受真主話語,教導人們應該對良心負責,對同胞博愛,對真主順服。但保守的傳統勢力無法接受這位沒落貴族的顛覆性思想,施以暴力攻擊、經濟封鎖,最終逼迫穆罕默德逃亡。然而,他在麥地那創建的穆斯林社群的迅速擴張,不僅證明了他的智慧與美德、奠定了伊斯蘭教的基礎,更永遠的改變中東世界與人類歷史。

  《穆罕默德:宣揚謙卑、寬容與和平的先知》由當代全球最重要的宗教學者凱倫•阿姆斯壯所撰。九一一事件之後,世人對伊斯蘭教的扭曲日益熾烈,一個原先強調內省、慈愛、和平的宗教被塗抹上一層與其宗旨完全背道而馳的形象。這不僅無助於族群之間的和解共生,也剝奪了我們向這位先知學習的機會。有感於此,阿姆斯壯女士特別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勾勒穆罕默德平凡中見偉大的一生,以提綱挈領的史實來彰顯伊斯蘭──意指和平與和解──的真諦。透過考察穆罕默德本人的言行,我們不僅能澄清所有對伊斯蘭可能有的誤會,身處極端主義再起、民粹當道的躁動時代,我們也將從中獲得平靜與力量。

作者介紹:

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

  愛爾蘭裔英國宗教學者,生於西元1944年,年輕時曾為羅馬天主教修女達七年之久,同時在牛津大學主修英國文學。1969年她因理念不合離開天主教會,她以詩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為題的博士論文也莫名被外部委員以主題不適為由否定。1982年之後,她開始專職寫作以及主持廣播節目談論宗教事務。

  1984年,阿姆斯壯女士受英國公共電視台「第四頻道」(Channel 4)之邀製作關於基督教使徒保羅生平的記錄片,並因此前往耶路撒冷、追索保羅行跡。她形容此行大大改變過去她對宗教的認知,也奠定她往後寫作的基礎。1993年,她出版了《神的歷史》,綜述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一神教,以及印度教、佛教的千年歷史。2006年出版的《大蛻變》延續前作,探討雅斯培(Karl Jaspers)所謂的「樞機時代」中幾大宗教的誕生與法典化。此時開始她經常受邀電視訪談,並擔任美國「公共電視網」(PBS)得獎作品《穆罕默德:先知的遺產》(Muhammad: Legacy of a Prophet)之顧問。

  阿姆斯壯女士對宗教的興趣廣泛,且備受肯定。她目前是旨在考察基督教歷史起源的「耶穌研究會」(Jesus Seminar)的成員,同時在倫敦任教於傳授猶太教傳統的里歐貝克學院(Leo Baeck College)。2007年新加坡伊斯蘭教理事會(Majlis Ugama Islam Singpura)曾邀請她前往講學。她是目前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宗教學者之一,著有超過二十本關於信仰與主要宗教的著作,並已譯成四十五種語文出版。從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她經常撰文發表於《衛報》等英美各大報章雜誌,探討伊斯蘭教與基本教義派的問題。

  2008年她獲頒TED年度大獎與十萬美元之獎金,並許願簽訂《仁愛憲章》(Charter for Compassion),以達成各大宗教之間的交流對話與促進世界和平的願望。《仁愛憲章》於2009年11月簽署,得到包括達賴喇嘛、屠圖主教等全球各界的支持。

  在台灣出版過的作品包括《血田:宗教與暴力的歷史》、《聖保羅:基督教史上極具爭議的革命者》、《愛人如己:改變世界的十二堂課》、《神的歷史: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歷史》、《大蛻變》、《佛陀:喬達摩的人生旅程》、《穆罕默德:先知的傳記》、《神話簡史》、《為神而戰:基本教義派的起源與發展》、《伊斯蘭》、《萬物初始:重回創世記》、《眾生的導師佛陀:一個追尋菩提的凡人》等。

搶先試閱:

一章 麥加

事後,他發覺幾乎不可能重述那段經驗,他當時極度痛苦地跑下岩石滿布的山坡,亟欲回到妻子身旁。他以為,有種致命的鬼怪闖進了他睡覺的洞穴,緊緊攫抱住他,使他不得動彈,彷彿要將他軀體內的所有氣息都擠壓而出。在驚駭之中,穆罕默德唯一的想法就是他被「精靈」(jinni)攻擊了,那是一種遊蕩在阿拉伯草原的邪靈,經常引誘旅人走上迷途。這種精靈也是阿拉伯半島上,吟遊詩人和占卜者的靈感來源。一位詩人曾將他作詩的天職形容成一種暴力的襲擊:他的精靈出其不意地現身,將他強押在地,逼迫他吐出詩文。因此,當穆罕默德聽到那唐突的命令:「你應當宣讀!」他立即認定自己也著了魔,於是哀求道:「我可不是詩人哪。」然而,他的攻擊者只是再度大力擒住他,正當他以為自己再也無法承受時,他聽見一部嶄新的阿拉伯文聖典的頭幾個字從他的唇間流洩而出,彷彿是出自他本人的意願。

他在西元六一○年的齋戒月(Ramadan)經歷了這場異象。日後,穆罕默德會稱之為「命定之夜」(layla al-qadr),因為這晚使他成為阿拉(Allah)的使者,阿拉正是阿拉伯半島的至高神祇。不過,當時他仍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四十歲的穆罕默德是個成家的男人;在漢志地區(Hijaz)的一座繁榮商業城市麥加,他更是位備受尊敬的商人。就像那個時代大部分的阿拉伯人,他對諾亞(穆斯林慣稱努赫)、羅得(穆斯林慣稱魯特)、亞伯拉罕(穆斯林慣稱易卜拉欣)、摩西(穆斯林慣稱穆薩)和耶穌(穆斯林慣稱爾撒)的故事如數家珍,也知曉有些人期待著一位阿拉伯先知即將到來,但他從沒想過被委派這項任務的會是他。在他逃離洞穴,慌亂奔下希拉山(Mount Hira’)山坡時,他的心中甚至滿懷絕望。阿拉怎麼會讓他陷入瘋魔狀態?精靈反覆無常,他們以誤導人們為樂,因此不可靠的惡名昭彰。麥加的情勢十分嚴峻,他的部族不需要精靈危險的領導,而是需要阿拉的直接介入;阿拉在過去一直是個模糊的形象,許多人相信祂就是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所崇拜的神。

麥加的繁盛景況令人驚艷。此時,這座城市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商人和金融家獲得巨大的財富,遠遠超越他們荒唐的想望。不過幾個世代之前,在阿拉伯半島北部險惡的沙漠環境中,他們的祖先仍過著悲慘窮苦的生活。鑒於大部分的阿拉伯人都是游牧民族而非城市居民,麥加確實成就非凡。當地的土地極為貧瘠,人們只能靠著不停遷徙、尋找水源與牧場來維生。在地勢較高的地區有一些農業聚居地,例如供應麥加大部分糧食的塔伊夫(Ta’if),以及麥加北方兩百五十英里的雅斯里卜(Yathrib)。不過,在草原上的其他地方,要耕種作物是不可能的,因而無法定居一地,於是游牧民族透過放牧綿羊和山羊、飼養馬匹和駱駝,摸索出簡樸的生活方式,並居住在關係緊密交織的部族群體中。因為資源稀缺,競爭又太多,游牧(badawah)生活就是殘酷、持續的掙扎奮鬥。貝都因人(Bedouin)鮮少填飽肚子,終身處於忍饑挨餓的邊緣,導致部族間戰役不斷,大肆爭奪水源、草地與放牧權利。

結果,資源劫掠(ghazu)成為游牧經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物資匱乏時,部族成員會定期入侵鄰近聚落,奪取駱駝、牲口或奴隸,並謹慎避免殺害任何人,以防點燃一場仇殺。沒有人會認為侵襲是應受譴責的行為。掠奪物資是被眾人接受的生活現實,並非因為政治或個人的仇恨而引發,反而更像一種民族運動,憑藉技巧與誇耀來完成,而且必須遵守清楚界定的規則。在一個資源寥寥無幾的地區,那是重新分配財富必要且將就的方式。

即使麥加人已將游牧生活拋諸腦後,他們仍然將貝都因人視為純正阿拉伯文化的守護者。穆罕默德年幼時,就曾被送到他奶媽的部族,和他們一同在沙漠裡生活,以便接受游牧精神的教育,這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貝都因人對普遍的宗教興趣缺缺,他們不懷抱來生的希望,也不信任神祇,因為祂們似乎對嚴峻的環境束手無策。部族(而非神明)就是至高的價值,而每位成員都必須把群體的福祉置於個人的需求或慾望之上;必要的話,甚至得犧牲性命,來確保部族的存續。阿拉伯人沒有時間思索超自然的事物,而被迫全心投入此生。在草原上,幻想是無用的,人們需要的是務實明確的現實。然而,他們孕育出一種騎士精神的準則,這種準則帶有宗教的核心功能,賦予他們的生活一種意義,支撐他們在嚴酷的條件下生存,不被絕望壓垮。他們稱這種準則為「社群精神」(muruwah),這個字的意義相當複雜,難以簡潔翻譯。「社群精神」代表著勇敢、耐心與堅韌,並擁有為部族所受的任何侵害復仇獻身的決心,以此保護較弱勢的成員、對抗敵人。為了維護部族的榮耀,每個成員都必須做好保衛族人的準備,能夠即刻挺身而出,並無條件服從他的首領。

最重要的是,部族成員必須慷慨大方,分享自己的家畜與糧食。如果人們在他人挨餓時,自私地暗藏資源,就難以在草原上生存。一個部族即使在今日富裕無缺,也很容易在明天變得一貧如洗。如果你在寬裕的日子吝嗇待人,誰又會在你需要時伸出援手呢?出於此必要,社群精神重視這種美德,鼓勵慷慨之士(karim)看淡物質財產,以免在面對損失時一蹶不振。一位真正崇高的貝都因人會視明日為無物,以奢侈鋪張的禮物與好客,來展現他對部族同胞的重視,遠勝過自己的所有物。他必須準備好給出所有的財富──他的駱駝、牲口與奴隸,並且可以為他的朋友和盟友擺設奢華的盛宴,在一夜間將全數財產揮霍殆盡。然而,慷慨之人的大方好施也可能相當自負,並帶來自我毀滅;他可能在一夕之間讓家人陷入貧困,只為了證明流淌在他血液中的高貴品格,並加強自己的地位與名聲。

社群精神是一種具有啟發性的理念,但到了六世紀末,其弱點卻變得顯而易見,導致悲劇。部族團結(‘asibiyyah)激發了勇猛與無私,但只限於部族之內的環境。那裡絕對不存在普世的人權概念。一個貝都因人只為他的血親與同盟負責,並認為外人毫無價值、可以輕易犧牲,因而不屑一顧。當他必須為了族人的利益殺害異族,也不會受道德所擾,絲毫不浪費時間在哲學性的抽象概念,不作倫理面的思索。既然部族就是最神聖的價值,無論對錯,他都義不容辭。一位詩人曾吟唱道:「我屬嘎濟雅(Ghazziyya)一族。若她步入歧途,我便身陷謬誤;若嘎濟雅邁向正道,我便忠心跟隨。」或如同一句廣為流傳的格言所說:「無論你的兄弟受人欺侮或欺侮他人,都要兩肋插刀。」

 
閱讀筆記
潮本/水路的線索
聯合報 凌明玉
《潮本》書影。(圖/印刻提供)
看完《潮本》忽然想說個小說家的祕密,剛好我兩個文類都寫,我得說,小說家的田野調查,經常從寫散文展開。

散文之散,隨意沒錯,卻又要有點漫不經心。讀完恍惚微醺,是為餘韻,好比飲了一口58度高粱,辣口不辣心那種。讀陳淑瑤的《潮本》,主要地景仍為澎湖,也寫本島移動到小島的碎時光。小說家寫的散文仍舊好看,文不載道,卻載人,人之小奸小惡小聰明,躍然文中,讓人辣心又辣口。

譬如開篇的〈田〉寫姊妹去自家田裡拔草,乍看是描述體力活,實則寫人情應對,久未返鄉的作者偶遇陌生長輩,「我與他相望,眼神一點也沒飄開,他也一樣,好像武俠片裡那樣先比眸打量對方,慢慢抹上一絲亦敵亦友的笑意,我差點說嗨。」小說的繁複手法,在散文成了化骨綿掌,零散出擊,又多幾分工整,說不出的秩序感,彷彿精算過的尺寸,隨作者一瞅半瞥,招招是寫意形狀。

此外,小說家的散文機鋒盡在文章收尾。通常話到唇邊即止,絕不多廢言,好像正在與你煲電話粥的人說起一曲折的故事,就在重要關頭被家人喊走去做別的事,本來打電話聊天說的也就是芝麻點大的小事,下回說或是不說也無所謂。這樣收尾不只是餘韻,簡直磨人心腸,讓讀著的人,揪著後來的時間,後來呢,故事裡的小蜂巢,那碗湯,小貓們都怎麼了?

其中〈井上記〉與作者早年得獎小說〈女兒井〉彼此互文,提到返鄉時發現村子有口井又被廢棄,她感嘆井之崩壞彷彿靈感瀕臨枯竭,「伴隨失落的是一種類似罪惡感,感覺寫作竟是一件浮華的事,像是下巴扣著井墘望下看,看著水面的一幅風景,以及井中人,真實的幻影。」自〈女兒井〉之後作者仍在其他短長篇作品掘井不歇,井的意象是村上春樹不厭其煩將小說人物下放到黝黑潮濕的洞穴,也是陳淑瑤那口不論枯竭或滿水位的心海之井吧。

又如〈除濕機〉,敘事時間猶如除濕機滴水累積自我存在之辯證,「那一桶桶從屋井打上來倒入馬桶流逝的水等同我們——屋子和我——的青春之泉。」「曾經像一塊磁石在屋裡巡迴探測吸取霉礦的它依然冷冷立在那兒,彷彿一切從來沒有發生過,它從來不是站在我這邊。」藉由新舊兩台除濕機解構時間也解構自己,借物抒情喻人的手法高明自然。

文末寫換了新的除濕機,「水滴滴落的聲音一豆一豆的,光線充足時可看見濺起附著在箱壁上一顆顆亮晶晶的水珠,要你聽見看見這採集的過程,我明明是不懂,也裝懂了。」結尾的延伸思考是,我才不想要這樣顯擺的除濕機,我不想懂得這人盡皆知的工作風格;但再也回不去了。我只好裝作我懂了,這就是時代的趨勢吧。結尾的言外之意,調動了小說手法,將全篇滴滴漏漏的水珠收束在人之成長或頓悟瞬間,居然是透過這小小的時間收集器才明白的悵然啊。

《潮本》每一篇水晶玻璃剔透,握在手中日日讀它,倒像端著三分鐘的沙漏,細沙往下簌簌滑落,差不多淨空上方的流沙池,轉過來的時間,剛好再讀一篇。

時間在《潮本》裡恣意流淌,也在日常事物滴答走動,散行遍路而成水路,讓人發現作家的靈思來處,有潮為本。

 
成功的虎媽原來不是靠「虎吼」而是…
「虎媽」一書出版後整整三周年的這星期,有一位華裔在網路上撰寫一篇文章,他說,他真的很謝謝他的爸爸媽媽,而他們正是「虎爸虎媽」。虎爸、虎媽,網路上罵聲震天,他還在感謝他們?

超酷的!南韓奶奶的 YouTube 異想世界
南韓七十歲的奶奶在她的 YouTube 頻道上擁有數十萬個粉絲。不同於許多努力讓自己隨時看起來完美無瑕的年輕 YouTuber 的是,她不害怕在拍攝化妝影片時顯露她的皺紋。她也拍攝給予人生建議或是分享一些自身經驗的影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