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我想愛你所不能愛的自己》
內容簡介:我愛大家都愛的「你」,也愛大家都不愛的「你」;我愛你所驕傲的「自己」,也愛你所不愛的「自己」。▍從來沒有人不重視你,一切只是你的恐懼:▍你無法認可自己,才急著要別人認可你。你的內心住著大法官,一住幾十年。它告訴你哪些是好,哪些是不好;怎樣會被人愛,怎樣不會被愛。於是你隱藏自己、改變自己,說話小心翼翼,活得愈來愈像一隻刺蝟……
作者介紹:叢非從,薩提爾模式心理師,應用心理學碩士、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同台灣諮商心理師)。主要接受薩提爾模式、精神分析、認知行為培訓。
搶先試閱:〈你沒有被隨時看見,但你值得被看見〉
你長大了,你不需要一種幸福叫「秒回」。
有時候,我覺得我沒有朋友,沒有人真正在意我。
當我獨處,我會覺得孤單,甚至會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很多餘。
每個人都那麼充實快樂地活著,而我卻覺得自己似乎快被世界遺忘了,不會被人記得。電話沒有響起,通訊軟體沒有新訊息,關機三天,再開機會發現──根本沒有人找你。
這是一種多麼痛徹心腑的失落感。
被全世界冷落的「失落感」
沒有人主動找我,我會很失落;別人不夠主動,我會很失落;別人不夠重視我,我會很失落。
這種失落感在說:你並不被人們在意,你對於這個世界來說,並不重要。
當我去參加一場活動,或者去上某個課程,或者參加一次聚會,又或者到一間新公司,我常常難以開口,不知道怎麼跟身邊的人開啟話題。有時我會告訴自己,該認識一下身邊的這個陌生人,該多個朋友,該主動與人發生連結,但是我不知道說什麼,常常不知所措。
所以我會獨來獨往。人們互相認識,我和我自己認識。即使是旅遊、坐火車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基本上不會主動去和外人說話,自己做自己的。他們可以玩得不亦樂乎,但這肯定不會包括我。我總感覺自己格格不入,融入不了他們的歡樂。所以我寧願躲在角落裡默默待著,告訴自己「其實是我不願意加入」,以獲得一點主動感。
以前我會把這種行為定義為我太內向,但後來我發現,其實雖然我嘴上不說,內心還是有渴望的,渴望別人主動跟我說話。有人主動跟我說話,我會感到莫大的安慰。
我也怕那種要我主動找個夥伴做練習,或者去擁抱每一個你喜歡的人的活動。我肯定會站在那裡不動,等著被人選上或者剩下,我很難主動去找別人。我甚至會故意躲起來,並且給自己找個理由──是我不願意玩,不願意參加──好讓自己感覺舒服點,而不是覺得被別人忽視。
有時候我覺得,我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交朋友,所以我幾乎沒有朋友,所以常常不被人想起。
另一面,我又拚命地透過各種炫耀、賣弄,在party中喧譁來刷存在感,透過在通訊錄裡搞出幾千個人,來營造自己被關注的假象。
被關注,被看到,被需要,被喜歡,真的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總之,我希望可以這樣:當我到一個環境裡,我希望別人主動找我說話;當我一個人待著,我希望別人可以想起我並聯繫我;當我跟某人說話,我希望他可以及時回覆我;當我打電話,我希望對方可以即刻接到。
然而我總是失敗,因為我總是被遺忘。在群體中,我總不是他們的中心點。我只能在角落裡安靜地做個美男子。
這種「被看見」的需求何來?
後來我們做過很多練習,很多人對著一個人說「我看到你了」,被這麼說的人會淚如雨下。我感動於人性的脆弱,原來我們內心中都有著這麼多被人看到的需求。原來我們這麼需要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的存在。
我們為什麼這麼需要被別人看到,才會覺得自己是存在的?我們為什麼要在存在上都這麼依賴別人?我們為什麼需要他人的關注,才會感覺到好一點?
實際上,我們真的沒有得到過嗎?顯然不是。
當我有困難,只要發出呼喊,總會有人來支援。需要聊天的時候,只要點開聊天視窗,總有人陪伴。在群體中,我主動去和別人說話時,總是不會被拒絕,並能得到熱情的回應。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需要別人「主動」看到我們?甚至要透過各種炫耀賣弄來刷存在感,證明自己是值得被看到的呢?
鮑比(John Bowlby)的依戀理論講過依戀的形成過程,我覺得可以很好地解釋這個過程:小孩在嬰幼兒時期,對母親是極度依戀的,因為他們需要被母親看到,才覺得安全;也只有看到母親,才覺得踏實。所以小孩子在最初期,他可以自己玩,但是媽媽一定要在身邊。一旦媽媽超出視線,他們就會又哭又鬧,無法繼續玩。這就是我們最初的存在感。再後來,小孩子長大些了,他相信媽媽一直在身邊。有時他一玩起來,就會不想讓媽媽看到,會推開媽媽,但是他內心裡相信媽媽會一直在身邊。也就是他建立了一個信念:我想自己玩的時候就自己玩,當我需要媽媽的時候,我只要一喊媽媽就會過來。所以小孩子有時會不斷地喊「媽媽」來刷存在感,以向自己證明媽媽是存在的。於是安全型的依戀就建立起來了。
習得安全型依戀的小孩會有這樣的特徵:不需要媽媽的實體在場,只要他在心裡相信媽媽一直在,就可以很安心地自己玩。他相信自己一旦遇到危險,媽媽一定會出現來保護自己;相信自己一有需要,媽媽就會出現。他也可以看著媽媽去做自己的事,甚至離開一段時間,因為他相信媽媽始終會回來。
但是,我們很多人都沒有這麼幸運。感受到危險情境時、需要媽媽時,媽媽常常都不在。甚至有很多媽媽,因為工作要出門,孩子不捨得,她就趁孩子睡著的時候偷偷離開,或者看著孩子大哭而不得不忙自己的事。這對孩子來說,創傷極大:一旦媽媽離開了我的視線,就可能再也沒有了。所以他有著這樣的信念:媽媽只有隨時在我的視線範圍內才安全,一旦她離開我的視線,可能就再也沒有了。他對媽媽並沒有建立起安全的信任和依賴,這也就是不安全型的依戀。
小時候沒有得到過的心理滿足,我們是要窮其一生來填補的。
長大後,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的社會,就成了媽媽的象徵。我們渴望從他們那裡得到以前沒有得到的東西。比如說,存在感。
別人沒有關注我們的時候,別人在做自己的事情、過自己的生活的時候,我們在那一刻感受不到自己是重要的,感受不到自己是被關注的,就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不重要,就會感到很失落。只有他們主動關心我們、主動找我們、主動跟我們聊天、主動點讚,我們才感到自己是被關注的。而這,就是不安全型依戀的小孩──只有媽媽主動關心自己、媽媽在視線範圍之內,我們才覺得自己是被關愛的。一旦媽媽離開,就似乎永遠都沒有了一樣。
比被別人看見更重要的是,你看見自己了嗎?
他人此刻沒有關注我們,並不意味著不關注我們。因為當我們需要,並表達出來,就能得到關注,也能得到熱切的回應。即使他們沒有來得及熱切地回應我們,至少會在心裡重視我們。只是他們不是我們的媽媽,他們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把我們當作世界的中心,能夠隨時給我們關注──這點甚至連媽媽都不能做到。
當我們長大,我們也可以去理解媽媽。
媽媽除了孩子外,還有生活、工作以及她自己的世界。她很重視孩子,但卻不能把一百分的注意力都給孩子。她有自己的悲傷、無奈、無能為力。她有著一個普通人具有的一切侷限。她努力關注我們,但卻總會失手。她沒有接受過依戀理論的學習,沒有掌握嬰幼兒的心理規律;她不是育兒專家,不知道自己做什麼會帶來哪些傷害。
所以,我們注定從小就經常感受不到存在感,經常被忽視,經常覺得自己不重要。
但媽媽的這些忽視,並不意味著她不重視我們。我們長大了也是這樣,他人也有著自己的生活、侷限和悲哀,他人也有著自己內心裡的那個小孩的渴望,甚至他人也很需要我們按讚和主動關注,也需要我們這個成年人來看到他。
即使你安靜地坐在角落裡,沒有人看到、不被人注意、沒有人按讚、沒有電話響起、沒有人主動關心你、沒有人能秒回你訊息,你都依然是值得被看到的。
你是成年人,不再是那個隨時需要媽媽看到的嬰兒了。
你和他人平等,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是當你真的有了現實需求,你會得到別人的幫助。這,就是愛,就是看見。當你拿起電話,撥通每個朋友的電話去問:「你記得我嗎?你會想起我嗎?我對你來說重要嗎?我會被你忽視嗎?」你會得到一個個很肯定的答案。
你不需要一種幸福叫秒回,你不需要三十二個讚,你不需要別人主動跟你說話,你不需要別人主動關心你。這些都源自你對於看見的匱乏,是幻覺。你很重要,你本來就很重要,所以你值得被看到。你只是沒有被隨時關注,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不值得被關注。
因為你已經不是小baby,不需要隨時被看到。何況,你本身對很多人來說就很重要,雖然不是所有人。比如說你的父母、摯友、戀人、你能幫助到的人等等。
所以,不要去問一堆「當我有困境,誰會第一時間記得我」之類無聊的問題,這些都充分說明你需要一個媽媽隨時注意到你。
問題是,在等待被人看到的時候,你看到你自己了嗎?
▶▶ 閱讀更多 寶瓶文化 叢非從《我想愛你所不能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