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2/22 第125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23歲就存到了100萬!沒有含金湯匙出生,就立志讓自己錢賺到飽!
探究最具破壞性的人性陰暗面,看見重新點燃善意的可能。

新書鮮讀
23歲就存到了100萬!沒有含金湯匙出生,就立志讓自己錢賺到飽!
圖/如何
書名:《趕走窮人思維,靠自己成為富一代:你阿公都看得懂的理財書!》

內容簡介:知名YouTuber關韶文,23歲存到100萬,30歲靠自己買了兩間房,他是怎麼辦到的?他以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從零開始累積,翻轉窮忙思維,熱血守錢、存錢、賺錢的翻身智慧!沒有含金湯匙出生,就立志讓自己錢賺到飽!不必羨慕別人命格好,要立志靠自己成為富一代!

由於家庭經濟因素,關韶文在高中畢業那年就向家人宣告:「以後不用再給我錢了!我可以養活自己!」(雖然說完馬上就後悔了……),從此他靠打工、存錢、記帳、投資,比同齡人更快累積財富,但也同時追求自己的事業與夢想,不但在23歲就存到人生第一桶金、30歲名下已有兩間房,也讓「關韶文」三個字變成品牌,以創作者、KOL、YouTuber等身分在社群發光發熱。

他在YouTube頻道的「理財教室」主題系列,分享個人理財經驗,無論是省錢妙招還是信用卡祕技,都是最貼近小資族、職場新鮮人的實際生活與心路歷程,讓粉絲大讚獲益良多:「謝謝關關總是傳遞正能量」、「有相同背景的我受到很大激勵」。在這本書裡,關韶文用新手也能完全聽懂的理財大白話,述說他的翻身智慧,教你如何在儲蓄、投資、置產和創業等階段以勤補窮,收入翻倍,穩健邁向發達之路!

理財班主任語錄:

$先要「不討厭錢」,才能夠好好面對它、擁有它。

$有錢並不能完成所有的夢想,但至少可以讓你擁有更多選擇。

$金錢本來就是流動的,節省不會讓你富有!

$30歲以前,我找工作;30歲以後,工作來找我!

$在真正開始認識保險、投資、理財之前,必須先清楚了解自己的性格。

$我們不用太有錢,但必須要擁有足夠應付生活的錢,才能夠擁有選擇權。

$如果你一直抱著「有錢就快點還錢,不要欠錢!」的想法,可能很難有機會致富,最多只能活得剛剛好而已。

$每個月要提撥一定的「享樂費用」和「奢侈品費用」。如果你一直守著同樣一筆存款在銀行,最後利息低得可憐,你賺到利息的速度根本趕不上通貨膨脹,不如拿出來讓自己快樂吧!

作者介紹:關韶文 關關,樂觀、上進的媒體工作者,更身兼主持人、創作者、KOL、YouTuber、Podcaster等多重身分。高三起開始努力打工賺錢,畢業後更決定不再伸手向父母要錢,念大學時申請助學貸款,把每天的課餘時間都用來兼差打工賺錢,終於在23歲那年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萬。在專注媒體本業之餘,更積極開拓斜槓收入,在30歲時名下已有兩間房。他在YouTube和Podcast頻道分享淺顯易懂的理財知識,廣受小資族好評。

搶先試閱:〈23歲就存到了100萬!〉

每個人都期望可以存到第一桶金,你的第一桶金是什麼時候存到的呢?該不會到現在都還沒有存到吧?因為我很熱愛工作,把自己的每一天都獻給了工作,我在23歲那一年,就存到了我人生第一個100萬!

回顧我打工的歷史,其實一份工作就這樣做了六年以上,即便出了社會擁有正職的工作,我還是會利用晚上和假日的空檔去打工。因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我在電視台擔任約聘工作人員,當時一個月只有2萬6,還要再扣掉勞健保,真正拿到手上的薪水寥寥無幾,只能說我很幸運住在家裡,至少額外不用負擔房租。

我知道許多來台北就學、上班的朋友一定辛苦許多,可能要負擔龐大的水電和租金,以及每個月還有返鄉一次的車票錢,這些其實都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但一定要記住,現在每一個不同時刻的你,未來都會成就一個專屬的你自己。

出社會第一份工作2萬6,這樣的薪水跟我大學打工比起來差多了,以前我光打工每個月就至少將近4萬元(底薪加獎金),但我心想,都這麼辛苦考上了世新廣電,不可能就這樣留在補習班一輩子吧!這樣多對不起自己的夢想!所以我打算用時間來換取更多金錢,在還不理解任何「投資」概念時,我們唯一的信仰只有「用勞力換取報酬!」當然過了這麼多年,誰不知道可以用錢去賺錢,可是在想要用錢賺錢之前,你必須要先有錢!

我最高紀錄一次做「四份工作」,白天在華視擔任正職人員,晚上到三立去擔任電視節目工讀生,假日回去補習班打工賺相對高的時薪,平日午休和半夜我會寫部落格,偶爾接接合作業配。

我透過不同的工作,盡量累積到自己「滿意的月薪」,就是為了能一邊兼顧喜歡的工作,一邊能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請相信人生就是充滿「選擇」「交換」,在年輕剛出社會時,我選擇用時間會取更多經驗和經歷,累積更多無價的人脈存摺,才有可能在我未來需要時提領出來!

當我大學畢業要離開補教業時,面臨一個很重大的選擇,前輩用了高薪希望我留下,我思考了兩天後,決定去傳播圈圓夢,不然對不起考上世新廣電的自己。至今我沒有後悔,我很慶幸現在的自己正在做一個更大的夢,而不是困在同一份工作裡十年。

其實並不需要比較幾歲存到第一桶金,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但是如果超過30歲還沒有存到第一桶金,確實要回頭檢視自己「是不是月光族?」當然,如果是就讀醫學院、博士學程,比較晚出社會的則另當別論。

寫到這裡,我也想問問你,你現在幾歲?你能使用的存款大約有多少呢?如果已經有了一桶金,期待幾年後再存到第二桶金呢?寫下目標,讓我們向宇宙許願吧!

未來的自己,會很感謝今天的你,這麼努力、這麼勇敢。

▶▶ 閱讀更多 如何 關韶文 關關《趕走窮人思維,靠自己成為富一代:你阿公都看得懂的理財書!》

 
探究最具破壞性的人性陰暗面,看見重新點燃善意的可能。
圖/方舟文化
書名:《忿恨的囚徒: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

內容簡介:「認知療法之父」亞倫.貝克教授經典之作,探究最具破壞性的人性陰暗面,看見重新點燃善意的可能!婚前幽默風趣,婚後輕浮花心?從佳偶到怨偶的心理轉變,如何發生?為什麼政治光譜愈是極端的人,就愈是認為自己是正義的?納粹德國、紅色高棉與其他種族/政治迫害暴行,都從「貼標籤」開始?

家暴問題、政治分化,國族戰爭,透過認知心理學的視角,看清所有暴力衝突背後的本質,解開「自動化思考」的枷鎖,不做失控的「烏合之眾」!

◤施暴的同時還自以為正義,當心「認知扭曲」的陷阱

「認知療法之父」亞倫.貝克教授以其對「認知(行為)療法」的研究享譽全球。在本書中,貝克教授運用該療法的原理原則,進一步剖析人性陰暗面中憤怒與敵意是如何湧現,又是如何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破壞性的後果。

透過深入淺出的案例,你會發現:原來從夫妻爭執到家暴事件,到種族滅絕和國際戰爭等,所有人類社會中會出現的暴力行為,其基本構成都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反應,有著相同的認知運作模式。

◤族群矛盾激化的當代,追尋和平進步願景的必讀之作

  

除了日常生活中難免的人際衝突,隨著網路操作而愈發激化的政治與社會議題,種種仇恨現象在社群網站或新聞媒體上屢見不鮮。烏俄戰爭與新納粹問題,美國的BLM運動與各類種族歧視爭議,在在顯示這世界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和平。

  

本書運用認知心理學,剖析仇恨、敵意與暴力背後的真實動機,出版至今超過二十年,但從來不曾過時。《忿恨的囚徒》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各種形式的暴力的看法,並為解決這些關鍵問題提供一個堅實的框架!

【重新梳理認知,讓大腦不再被憤怒、敵意與仇恨綁架!】

も別人的亮眼表現,總是容易讓你感到難堪?小心大腦「敵對框架」的陷阱!

も面對打針的皮肉之苦,幼兒會踢打哭鬧,大人則稍感焦慮,差別在於對事件意義的解讀。

も伴侶詢問購物選擇或請求協助,芝麻小事卻讓我們一秒暴怒?因為我們懷抱錯誤信念而不自知。

も儘管有個體差異,暴力行為不盡相同,但施暴者們往往都覺得自己才是受害者。

も檢討性侵受害者的衣著為什麼不對?因為這種「文化迷思」只是為施暴者提供合理自身行為的藉口。

も最慘烈的「藍綠惡鬥」或許發生在西元六世紀的君士坦丁堡,支持藍綠兩隊賽車手的群眾在競技場激烈鬥毆,上萬人傷亡,城市大片區域焚毀。

も與施暴者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相同,國家間的戰爭為了師出有名,領導者容易對國民宣傳自己的國家如何受害、敵國如何強大與邪惡。

も要想讓世界更加和平,宣揚道德有時會有反效果,波士尼亞大屠殺中,行凶者在錯誤信念影響下反而認為自己在伸張正義。我們更需要的其實是同理心。

も運用認知心理學的策略,仔細識別事件的意義,思考另一種解釋,修正自己的信念,你可以不用愈想愈氣!

作者介紹:「認知療法之父」:亞倫.T.貝克,美國精神科醫師、賓州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名譽教授、貝克認知行為治療研究協會的創辦人及榮譽主席,被譽為「認知(行為)療法之父」。

搶先試閱:〈Chapter 4讓我數一數你對我的不當對待(摘錄)〉

你是否曾經思考一生中面臨的所有威脅?尤其是這個社會充滿了潛在危險。除了擔心意外事故或身體攻擊,想想人在公開演講、面試工作和戀愛關係中所經歷的焦慮。若要理解這些反應的本質及它們與憤怒和敵意的關係,就必須思考它們的發展歷程。

小時候,我們害怕雷電、動物和高處,但長大後,我們意識到自己更容易受到心理傷害,包括被控制、侮辱、拒絕和阻撓。我們習慣將這些心理攻擊的威脅程度與身體遭受危險劃上等號。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人際關係問題涉及他人,他們不一定對我們的生存構成威脅,但仍然會造成相當大的心理痛苦。無論危險的形式或痛苦的性質如何,我們都會求助於祖先尋求生存和避免身體傷害的策略,也就是戰鬥、逃跑或僵住。小孩遇到大狗或學校裡的小霸王會感到焦慮,不是在原地僵住,就是採取逃跑及求助行動。然而,如果他被困住,他可能會被迫戰鬥。

焦慮還是憤怒?

無論是尖銳工具帶來身體疼痛還是尖刻文字帶來心理痛苦,個人都會自動準備應對攻擊。前者造成的是局部而有限的疼痛;後者引發的是非局部和無形的痛苦。兩者的共通點在於個體都會受苦。心理「傷害」會產生與身體傷害一樣強烈的痛苦,這種感受以許多與身體疼痛的類比來表達,包括:被傷害的自我、受傷的自尊心和受創的心靈等等。由於身體疼痛帶來不愉快,人會不遺餘力地防止身體損傷並維持生理機能。同樣的道理,人會不遺餘力地避免被羞辱或拒絕,也凸顯了心理痛苦的重要性。受害者可能會進行身體或口頭報復,也可能會縮進自己的世界,照料身體或心理的「傷口」。

哪些因素會特別導致焦慮或憤怒?我們對威脅的反應取決於如何運用一套準則,這準則可以平衡我們察覺到的風險與應對威脅的信心。大腦迅速計算,評估因威脅而造成損害的風險是否超過我們用來降低攻擊的資源。如果我們估計損害將超出我們應對它的能力,就會感到焦慮,不得不逃避或遠離威脅。如果我們推測自己不會遭到無法承受的損害,而且抵擋得住冒犯者,我們更有可能感到憤怒並準備反擊。在緊急情況下,大腦會自動計算,可以在瞬間完成;它們不是反射性思維的產物。在某些標準情況,像是有頭公牛暴衝而至,足以引發即時警戒反應。其他情況,特別是與人的互動,可能需要更長處理時間。我們對潛在傷害或風險以及應對資源的評估可以同時進行,然後將它們整合起來,擬定適當的應對策略。

不妨看看這個例子。你見到一個人走過來,對方正揮舞一根棍子。如果你認為他會傷害你(他塊頭比你大而且看起來很生氣),你會感到焦慮。如果你有信心處理好這種情況(他看起來個子比你小而且沒有自信),你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他的脆弱性,並調動資源來解除他的武裝或擊退他。通常你都能蒐集到足夠訊息,可供你立即評估受傷風險是否高過抵禦攻擊的資源。如果你不擔心自己是脆弱的,可以考慮他的行為是否正當。儘管你可能有些焦慮,但主要還是會覺得憤怒,可能想要懲罰他並解除他的武裝。

同樣地,在一般非暴力對抗中,你對自己和對手脆弱性的判斷會影響你的反應。此外,你將迅速(不一定準確)計算反擊和懲罰對手的利弊。即使你發動攻擊並有信心獲勝,也不一定會堅持到底。你會評估究竟是反擊(通常採取口頭形式)還是壓抑報復的衝動符合你的最大利益。例如,一位妻子決定不再與丈夫比賽誰比較大聲,因為她從過去的經驗得知,吼回去只會導致更多爭吵,最後可能引發人身攻擊。所以即使她繃緊肌肉,握緊拳頭,有股朝他尖叫的強烈衝動,為了不讓衝突升級,她還是竭力壓下衝動。

在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困擾我們的情況會導致心理而非身體痛苦。當我們被他人貶低、欺騙或怠慢時,就會想要報復。這類情況會激發我們發動戰鬥。一般來說,我們最關切的「錯誤」是那些侵犯到自身權利、地位、個人領域或效能的外力。我們期望自由、聲譽以及對親密關係和支持的需求都能得到尊重,干擾或威脅到這些價值觀就是一種冒犯。許多這類錯誤不是基於實際的違規或違法行為,而是基於特定事件的含義。

鮑伯是二十五歲的推銷員,儘管沒有遭受明顯冒犯,他仍會不時表現出一種特有的憤怒。他平常個性溫順,待人隨和,但每當覺得受到威脅都會「發瘋」。通常,他一看到警察就會提高警覺。當他在商店裡應付愛管閒事的店員、妻子詢問他把錢花去哪裡,或者他躺在病床上被醫生包圍,都會緊張起來。

遇到上述這些情況時,跟他互動的人其實不太可能貶低他,而他卻因為可能被貶低或被控制而感到困擾,因為他在權威面前感到脆弱。他決定在別人傷害他之前率先發動攻擊。任何人一旦被他認定是權威人士,似乎就會侵犯他的自主權。首先,他會有一種窒息、無法動彈或虛弱感;然後他會變得憤怒,試圖透過攻擊假想冒犯者來「保護」自己。

鮑伯的觸發反應說明了另一個層面的情緒反應。對鮑伯這樣的人來說,警察代表具威脅性的權威;但對別人來說,警察象徵保護。鮑伯的脆弱體現在核心信念中:如果我給他人留餘地,他們就會壓制我。因此,只要他們向我施壓,或者我認為他們會這樣做,我就必須與他們抗爭。

許多威脅和傷害可能是我們過度敏感的結果。大多數人對於惱人行為都有自己認定的類型,而且對它們特別敏感,但親友就不會為相同行為感到苦惱。有些人和鮑伯一樣,對權威人物的反應就好像對方會懲罰他們,而不是指導甚至保護他們。也有些人遇到別人想尋求協助或只是借個東西,可能會認為自己正遭受對方強迫或剝削。還有一些人「容易受到侮辱」,往往將他人的善意玩笑過度解讀為言語攻擊。更有一些人容易覺得被拒絕,並且一輩子都在評估每一次互動(「她愛我,她不愛我」)。我們的反應通常較少基於對方的真實意圖,而是基於對方的行為給我們何種「感覺」:被控制、被利用、被拒絕。我們為事件附加意義,感受就是在表達這樣的意義。

確認特定事件的含義並不難,只需簡單問問自己:事件發生後,在受傷浮現之際或之前,腦海裡閃過什麼想法?這種自動化思考—對事件的解釋—揭示了冒犯的含義。以下列出這些事件和自動化思考的範例,來源除了接受治療的患者,也包括其他接受過認知反應訓練的人,他們透過訓練學會追蹤令自己苦惱和生氣的情況。

▶▶ 閱讀更多 方舟文化 亞倫.T.貝克(Aaron T. Beck)《忿恨的囚徒: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