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3/03/23 第127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烏克蘭的震撼教育,從台灣人角度解讀俄烏戰,看戰火下的人性、恐懼與真情。
中國共產黨的演化,蔣介石扮演什麼角色?這些事,改變了中華民國的命運,但國民黨政府從來不提

新書鮮讀
烏克蘭的震撼教育,從台灣人角度解讀俄烏戰,看戰火下的人性、恐懼與真情。
圖/時報出版
書名:《消失的國界:戰火下的烏克蘭》

內容簡介:從台灣人角度,第一手報導俄羅斯侵烏戰爭!台灣唯一獲得烏克蘭官方許可進入拍攝的電視新聞團隊,帶您看見戰火下依舊堅毅、勇敢的烏克蘭人民!

資深記者從台灣人角度解讀俄烏戰,看戰火下的人性、恐懼與真情。

「今日烏克蘭,會不會是明日的台灣?」 採訪團隊深入烏克蘭首都基輔、南部大城敖德薩,實際感受生活在戰火下的恐懼、烏克蘭人民堅毅的抗敵意志與生命力,並把格局拉大到歐陸,觀察「非典型」的烏克蘭難民如何團結歐洲,對抗霸權威脅。作者在烏克蘭與波蘭體驗的種種「既視感」,提供台灣民眾多方面的省思。

作者介紹:相振為,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畢業,資深國際、軍事記者,堅持以台灣人的角度報導國際新聞。現任三立電視台《消失的國界》專題記者,以《史上最大•漂日行動》奪得2020年卓越新聞獎「國際新聞獎」。

攝影/劉伯奇,三立新聞資深攝影記者,曾多次榮獲卓越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星雲真善美傳播獎等重要新聞獎項。以影像關注世界、關懷社會,以鏡頭紀錄瞬息萬變的每一刻。

《消失的國界》,台灣三立新聞台的旗艦節目,製作第一手國際新聞報導,舉凡戰地實況、各國政經時事、環境生態、區域文化等專題內容均原創自製。開播15年,記者的採訪足跡遍布上百個國家;2022年勇奪卓越新聞獎「新聞節目獎」,是各類新聞獎項的常勝軍。

搶先試閱:〈烏克蘭的震撼教育〉

防空警報

從小在台灣長大,「防空警報」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小學時聽到防空警報,全班都要躲到桌子下方;長大後聽到防空警報,半個小時路面淨空,在戶外的民眾就去躲便利商店,如果人在市內,可能甚至不會有太大的感覺。這無須贅述,久了之後就像「一場戲」,還會笑看外國媒體緊張兮兮報導台灣「備戰準備」。這真的要感謝上天,因為台灣太久沒有經歷戰爭,但是在烏克蘭聽到防空警報,是截然不同的氛圍。

「親愛的市民,敖德薩市發布警報,立即前往防空避難所!」(圖6 )第一次在烏克蘭聽到防空警報跟政府廣播時,我的寒毛整個豎起來,因為我知道這跟台灣不一樣,這不是演習,而是真的有一枚飛彈或砲彈,正從位置不明的方向,飛向城市任何一個角落。有一次走在路上,防空警報響起沒多久,我們突然聽到三聲「碰!碰!碰!」巨響,那個瞬間,幾乎所有人都立刻轉向爆炸聲音發出的地方,經驗豐富的當地人,甚至能概略聽出爆炸位置距離我們有多遠,可能擊中什麼地方、需不需要打電話問候家人朋友。幸好,那一次是烏克蘭的防空系統發揮作用,在空中攔截飛彈所發出的聲音,但不是每次都這麼幸運,我曾在清晨收到敖德薩朋友傳來的簡訊,說距離他兩條街的一個倉庫被擊中,爆炸聲響跟振動把他從床上「掀」起來,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當地人聽到防空警報,普遍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焦慮地去躲防空洞,另一種是放棄避難。

其實根據政府規定,當防空警報響起時,人民應該要躲進防空洞;如果人在大賣場或超市,賣場會要求顧客停止購物、全部離開市內直到防空警報解除,例如2022年6月27日,就爆發令人髮指的購物中心攻擊事件,當時俄軍發射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中部城市克列緬丘格(Kremenchuk)有上千人在的購物商場,造成至少30人死亡、上百人受傷,這也讓我們後來去大賣場時,都會有點不安,盡可能早點買完早點離開。若人在政府機關,所有辦公事務必須暫停,安全人員會引導離開建築物,或到地下室防空洞去避難。我第一次躲防空洞,就是在烏克蘭郵政敖德薩總局採訪,突然間警報響起,我們穿過一條陰暗走廊、推開一道鐵門後,走進蘇聯時期打造的防空避難所。說實在,這個避難所很有「時空膠囊」的感覺,門口兩個木箱裡頭放防毒面具、一袋餅乾口糧、幾罐礦泉水。室內有幾張板凳跟行軍床,而牆面上掛的是蘇聯與冷戰時期製作的漫畫海報,教導民眾如何因應空襲危機甚至「核彈攻擊」。還有一個房間,堆滿復古打字機、電話,但還能不能用,不得而知。(圖7 .圖8 .圖9 .圖10 )

跟我們一起進入防空洞的,有郵政總局員工、民眾,也有街頭行人,當長者神情緊張、快步走進地下室時,我們就知道殘酷的戰爭,在她心裡刻下又長又深的陰影,「我感覺到害怕,只有害怕,只有當我看到我愛的人,或是我的家人在身邊時,我才有辦法露出笑容,但基本上就是害怕」一位婦女接受我們訪問時,深深吸了一口氣,而她旁邊的女士,則是全程緊閉雙眼、大口呼吸,試圖緩和自己的情緒,也有人緊緊抱著寵物臘腸狗,不願意多談。「只要防空警報我們就下來,適應恐懼,我們相信一切都會好轉的」一位郵政總局員工這樣說,她的同事也附和「烏克蘭是一個能在壓力中,正向思考的國家,我們必須保持鎮定跟冷靜,不要讓恐懼影響到我們工作」。但是在那將近一個小時的警報聲裡,他們想到的,或許是已經發生卻無法抹滅的恐懼,更是對未來的不安定感。(圖11 .圖12 )

不過,於此同時,街頭民眾也呈現截然不同的反應。你會看到相當多的人,把防空警報當成「背景音」,就是防空警報繼續響,但人民繼續做自己的事,或在街頭散步、公園聚餐,或在露天餐廳聊天,簡直就像一種「平行時空」。我問了一群在咖啡廳外哈拉的年青人們「難道你們不怕嗎?」他們回說,「怕啊!但是怕也沒有用」「生活還是要繼續過」,「就算回家躲起來,飛彈也有可能炸到你的房子,這就是為什麼一直擔心是沒用的,沒有人可以完全倖免!」言談之間,充滿著對戰爭的無奈、對命運不可捉摸,還不如好好珍惜當下、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圖13 )

其實烏克蘭的幅員遼闊,光一個敖德薩州(Oblast)的面積就達3萬3310平方公里,幾乎跟台灣(3萬6197平方公里)一樣大,當飛彈來襲時,防空警報是整個州一起響,概念上有點像台北被攻擊,而高雄響起防空警報,因此你無從判斷究竟會打中哪裡;另外,俄羅斯攻擊的目標當中,有70%是民間基礎設施、民宅大樓,而且是隨機、軍民無差別攻擊,因此會不會被打中,真的完全看運氣。

每次防空警報響起時,手機警報軟體會跟著啟動,發佈推播,每天至少響個三四次。或許是「入境隨俗」了,我們從一開始的焦慮,到後期逐漸對防空警報跟手機警示感到麻痺,不再找尋防空洞躲避,與其說是「與恐懼共存」,更應該詮釋為對戰爭感到麻木、無法掌握生死的無奈感。

▶▶ 閱讀更多 時報出版 相振為,三立電視《消失的國界:戰火下的烏克蘭》

 
中國共產黨的演化,蔣介石扮演什麼角色?這些事,改變了中華民國的命運,但國民黨政府從來不提
圖/大是文化
書名:《被埋葬的中國共產黨史:國民黨不提起的那些事,如何改變了中(華民)國的命運?》

內容簡介:這些事,改變了中華民國的命運,但國民黨政府從來不提,這些人,讓共產黨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卻埋葬了這段歷史:國父孫中山創立國民黨,卻愛上共產主義,國父的太太宋慶齡站在共產黨那邊。

五四運動哪算是白話文運動,重點是催生了共產黨。陳獨秀、譚平山創立的共產黨,為什麼最後成了毛澤東的?國民黨的「清黨」豈止開除共產黨,而是大屠殺,連中共總書記之子都殺了。國民黨說「南昌暴動」,事實上是國共大戰,共產黨從此由運動走上建軍造反。國民黨剿共,驅趕共產黨展開「長征」,這反而幫了毛澤東?

我們今天的處境,以及「兩岸三地」的形成,來自多年前的這段歷史,但,沒人提過。

本書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譚平山家族後人譚璐美訪談整理的口述歷史,口述者是中國共產黨「高明三譚」之一的譚天度。他們在中國官員「陪同」(監視)的情況下,明察暗訪,留下這些珍貴的歷史翻案事實。

•共產黨的創始人是陳獨秀,為什麼會被開除黨籍?誰能開除創黨人?先有了共產黨員,才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會這樣?國父創建國民黨,卻相信了共產主義,還讓共產黨員以共黨身分加入國民黨。陳獨秀、譚平山的知識分子共產黨,如何成為李立三的工人共產黨,又怎麼成了毛澤東的農民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演化,蔣介石扮演什麼角色?

•蔣介石自導自演中山艦事件,從此國民黨成了他唯我獨尊。共產黨被國民黨軍隊圍困在江西山區,打不死、滅不掉,還進出自如,因為有祕道?日本軍打下來的城市,怎麼會都成了共產黨的地盤?毛澤東建國的時候,譚平山配合毛主席演了哪齣戲?幫助他統一天下。譚天度參與的香港工作,讓抗戰勝利時的共英談判,英國全盤讓步。譚天度的太太區夢覺一直是中共中央三大女傑之一,怎麼會失蹤14年?中共因為南昌起義建軍,終於奪取天下,為什麼毛澤東在文革的時候,對於南昌起義的參與夥伴百般迫害?

這些歷史,國民黨不提、被中國共產黨埋葬,卻形成如今臺灣、大陸與香港的政治現實!這是一位百歲老人的回顧,一段決定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命運的歷史祕密,本書都將一一揭開!

作者介紹:譚璐美,1950年出生於東京。本籍中國廣東省高明縣。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文學系畢業。曾任慶應義塾大學講師、中國廣東省中山大學講師,後來從事寫作。

搶先試閱:〈中國共產黨綱領?最高機密〉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一全大會),至今仍被當作中國共產黨光輝歷史的第一頁,是值得紀念的重要大事。當時召開大會的地點,現在也成為觀光聖地,但事實上,會議本身日後卻招來爭議。

首先,是參加成員以及參加人數並不確切,連舉辦的時間也不甚清楚。再者,就連應該已經在會議中完成的《中國共產黨綱領》,至今仍尚未被發現。至於為何無法確定與會成員是誰,除了因為沒留下會議紀錄跟會議速記以外,儘管有不只一份與會當事人的回憶錄,但不管是哪一份,主觀記憶都過於強烈,且欠缺客觀性。

參加人數方面,以往就有「13人」與「12人」的說法,其中以香港的民間歷史研究家鄧文光所指出的「12人」說法最有力。此外,會議日期方面,除了中國政府公布的「1921年7月1日」,以及海外專家之間主張的「7月20日」兩種說法之外,由於鄧文光「1921年7月23日」的說法公認最為合理,一度成了會議日期的定論。

一位民間學者提出的研究結果,竟被視為最有力的論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國共產黨綱領》有兩份現存史料:其一是陳公博於1924年1月,在哥倫比亞大學用英文撰寫的版本;以及蘇聯解體後,解密公開的俄文版。兩個版本一起比較之後,內容幾乎一致,但兩份都是外文資料,不能說是「定案版」。然而,中文資料到現在尚未被發現。

抑或是明明在中國國內已經發現、但由於內容對現行體制會帶來什麼不利的影響,因而被阻止公開也說不定,更何況中國政府甚至阻擾公布全體成員的名單。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1949年以來,政府發行刊物中通常只留下毛澤東、周恩來等少數4、5人的名字於其中,就連前面提及的會議日期,也有不少全盤接受毛澤東的發言、著作這種缺乏客觀性的內容。所謂中國近代史,就是這麼祕密主義,就連一件基本的事情,到今天仍有許多未解之謎。

中山艦事件,蔣介石從此大權在握

1926年3月發生的「中山艦事件」,其實是起謎樣般的事件。軍艦「中山艦」艦長接到蔣介石的命令,航行到黃埔地區的時候,蔣介石卻說不記得曾發布這樣的命令,於是宣稱此乃共產黨以暗殺自己為目的所策劃的陰謀,接著立刻頒布戒嚴令,並逮捕了李之龍(中山艦艦長,是中共在國民革命軍中軍銜最高的軍事將領)等五十多名共產黨員。

這事件在往後引起各種揣測,但最後仍不了了之。

其中一種臆測是,明明不存在任何陰謀,是蔣介石以為自己是共產黨狙殺目標而反應過度;另一種說法則大膽主張,這起事件是蔣介石一手策劃的。目前則大致上歸納出這是蔣介石意圖剷除左派、反共產黨發動的無血革命。

如此推測是因為「中山艦事件」發生後沒多久,蔣介石就掌握國民黨、國民政府以及國民革命軍等所有重要單位。他打著繼承孫中山遺志的響亮招牌,以統一全國的名義開始向北方進軍──北伐。但綜觀北伐一事,相對於抱持贊成立場的廣東區委,以陳獨秀為首的上海共產黨中央卻投反對票,引起大規模的爭論。

再者,1926年以後,共產黨中央遵照第三國際的方針,下達「與國民黨左派協調、設法奪取國民黨權力」的指示,但平常就和國民黨共事因而討厭此做法的廣東區委,提出「真左派並不存在」的反對論點。

  在這個反對論點之後,不可思議的事情又再添一樁。第三國際在中國共產黨設立當初,援助的資金竟然高達90%,但不管資助多少,似乎都沒有流通到廣東區委這裡來。

根據陳公博的著作《我與共產黨》,裡面甚至有「廣州共產黨沒用過蘇聯的一毛錢,連(資金送達處的)地點都沒有,也無法拿到人事費用……我、平山、植棠都有工作,在學校授課,把每月剩餘的薪資撥做黨費,刻苦經營卻也過了一年」這樣的陳述。

廣東相關的史料中,也留下很多譚平山為了獲得活動資金而提出的募款委託書。這是因為在獲得「革命的發源地」這樣高度讚譽的廣東,整體社會都深入了解革命思想,所以容易募集到資金的關係。要是當初接受第三國際的資助,對第三國際的忠誠,感覺也會如同上海的共產黨中央那麼強烈。

就這樣,即便幾度維持不和諧的關係,隻手掌握軍隊的蔣介石抱持統一全國的野心,開始了北伐。

汪兆銘等人組成的國民政府和黨機關,在保留國共合作的情況下轉移到武漢,組成了由左派主導的國民政府,而共產黨也跟著把黨中央遷到武漢。因為蔣介石強烈要求把國民政府跟黨機關移到設置總司令部的南昌,更加深了雙方的對立。位於武漢的國民政府想讓蔣介石解職,並一舉奪取權力,但汪兆銘手無兵權,蔣介石便無視中央的命令,試圖在南京建立另一個新的國民政府。

美國等列強擔心由共產黨主導的民族運動,怒濤會越漲越高,於是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跟日本五國發表共同聲明、挑戰蔣介石的新政權:「要讓列國撤銷承認南京國民政府嗎? 還是要消滅由共產黨指揮的『紅色暴徒』? 」

面對這個恐嚇,蔣介石斷然選擇了後者,1927年4月時,為了掃蕩共產黨,發起了「清黨」的軍事攻擊。

「就算錯殺千人,也不放過一個共產黨員。」基於蔣介石項至高命令,不光是共產黨,連左派勢力、勞動者、學生也遭到大量檢舉,不分青紅皂白就被殺害了。

事後,蔣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國民政府,並迅速獲得列強的正式承認。

就這樣,中國同時存在汪兆銘帶頭的左派――武漢國民政府;以及蔣介石率領的右派――南京國民政府,形成一幅奇妙的政治勢力劃分版圖。

「長征」造就了毛澤東

毛澤東於1927年9月8日在長沙發動「秋收起義」,卻慘遭滑鐵盧,逃往位在江西省西部的井崗山。雖然有些山賊把井崗山周邊一帶當作自己的巢穴,不過毛澤東已先和山賊的首領拜過碼頭、稱兄道弟,而得以確保自己的棲身之所。

朱德則轉為游擊隊,和陳毅一起帶領殘存的部隊,在廣東、江西、湖南等地轉戰,一邊流浪。第二年,便抵達毛澤東所在的井崗山。而逃往香港的周恩來也先回到上海,再前往井崗山與他們會合。之後,賀龍也趕來會合。

逃進井崗山的共產黨集團持續躲在山裡。然而,蔣介石所發動的第一次到第四次「赤匪圍剿作戰」,也就是包圍共產黨、阻斷其糧食的作戰已經到了第四年,共黨集團也越來越撐不下去了。

在此期間,也在1931年9月爆發「柳條湖事件」(臺灣稱為「九一八事變」),翌年的1932年發生「上海事變」,日軍不斷進攻中國;不過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比起對日的抗戰,其實放了更多心力在討伐共產黨上。

第五次包圍共產黨作戰是從1933年開始實行,歷時一年。1934年10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賀龍等人最後打算捨棄井崗山,展開逃亡的旅程。沒多久,逃亡之旅就轉為以「朱毛紅軍」之名所展開的「長征」!

逃亡旅程的最初,共產黨的指揮權是掌握在以張聞天、秦邦憲為中心,稱作「28個布爾什維克」的親共產國際派,以及共產國際的顧問奧托.布勞恩(Otto Braun,中國姓名為李德)。不過,隨著逃亡之旅的時間一長,與國民黨的多次交戰中,共產國際派的作戰屢次敗北,而毛澤東則巧妙利用中國山野的戰法並得以獲勝,漸漸獲得認同。有一說認為,毛澤東最愛的書是《三國志》,而他也參考了許多蜀國軍師諸葛孔明統一蜀國的戰略。1935年1月15日,毛澤東在貴州遵義舉辦的會議上,從共產國際派手中奪得總指揮權,掌握全權。

「長征」歷經江西、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各省,最後到達陝西省延安的時候,發表長征結束的宣言;實際上的行軍距離,達到12,500公里。其中,朱德的部隊是南昌起義軍當中,唯一一支生存下來的部隊。

以南昌起義的敗北為分水嶺,以知識分子為中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多數被掃蕩一空;經過「長征」的試煉後,中國共產黨也搖身一變,成為全身帶著土味的戰士之黨。隨著這次的長征,中國共產黨的動員對象,從勞工轉變為農民。

占領香港?不如利用香港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在重慶與蔣介石談判,雙方達成共識:大都市由國民黨統治,而中、小都市則由共產黨統治,也就是所謂的「隔離」。一般稱這次的會議為「重慶談判」。最後,毛澤東放棄占據香港。

「共產黨為什麼突然會照蔣介石所說的,放棄占據大都市呢?」

「原因之一,是因為共產黨到當時為止,都沒有管理大都市的經驗。相對於蔣介石裝備的美國現代化武器,共產黨的軍備品質真的很粗劣,與日軍正面作戰是十分不利的。」

「之所以會和英國談判,是基於什麼理由呢?」

「當時,國民黨和英國為了誰應該取得香港的問題而互相爭鬥。在這種狀況下,共產黨無法直接反對國民政府而取得香港。因為大家同為中國人,若是做出這種事,最後就會成了賣國賊。不過,如果把香港交到國民黨的手中,對於共產黨而言,很明顯是不利的。所以他們想出的辦法,就是和英國談判。

「共產黨並不是要和英國爭取主權,而是暫時讓英國處置香港,並長期的利用它。如果共產黨在香港建構了穩定的地位,將來也可以充分運用。之後如果時機成熟,就奪回香港。他們判斷,這是當下最好的策略。」

即便是英國,就算他們多麼強烈主張奪回香港,兵力還是不足,而且也有可能直接面臨國共兩黨攻擊的危機,所以走上談判的可能性很高。

8月底,周恩來在共產黨中央的名義下,曾指示廣東區黨委員會具體的提案項目,簡單來說,主要為以下內容:

「保障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合法地位,與新聞出版的自由、職業選擇的自由、中國與香港之間的往來自由、共產黨幹部的武裝許可,以及保證華南地方基於英國法律的民主化運動等。」

廣東區黨委員會除了以上的內容外,又再加上幾個項目,如東江縱隊的港九大隊任務結束後,讓他們安全撤退到本土等條件,之後便上呈黨中央。

提案項目總結之後,就以有游擊部隊中心之稱的東寶行政督導處擔任談判角色,並任命數名共產黨幹部為代表。

中英談判自9月中旬到10月下旬為止,一共進行了十幾次。

起初英方代表只有一位,並有數名隨員跟隨。而中方則派出數名共產黨幹部,和翻譯黃作梅。之後,英方帶了翻譯與會,黃作梅就不再參加,而是由其他港九大隊游擊隊員以隨從的身分參加。

在第一回的談判中,共產黨方面的代表首先就說:「香港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是顯而易見的。不過,我們現在不打算在此提出主權的問題。」接著就提出共產黨的游擊部隊東江縱隊,在戰時救出外國人的貢獻。

「被日軍逮捕、囚禁在戰俘收容所的外國人中,有61名英國人、80名印度人,其他還有美國、丹麥、挪威、菲律賓等各國合計200人以上獲救;而在解救過程中,游擊隊員也有多名犧牲者。關於這一點,英國政府起初答應援助武器彈藥與拯救行動資金,據說一直都沒遵守約定。」

英方代表像是第一次聽到這些話一樣,只能瞠目結舌,默默的聽著。當提到拯救行動資金的部分時,卻撇嘴緩緩的搖頭,看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抱歉。

共產黨方的代表冷靜的繼續說明。戰時,因為與盟軍之間締結了情報工作方面的合作關係,因此游擊部隊一共派出200名情報人員協助,也得到英軍與美軍很高的評價。接著,就指著旁邊的黃作梅,補充說明:「他雖然是港九大隊的國際工作組組長,但在救出外國俘虜和情報工作雙方面都很活躍。」

之後,共產黨代表就以嚴肅的口吻做出結論:「香港總督楊慕琦雖然向日軍投降,但是中國共產黨的游擊部隊在香港、九龍一帶與日軍堅忍作戰,用各種奇襲戰術引起敵人的不安,也已經『解放』了數個農村和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也是聯合國的一員。如今,既然戰爭結束了,中國共產黨也有權力得到應得的部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接著,最後打出決勝的一擊:「在中國的國土上,如果與我們同心協力,對雙方而言都有好處。不過,若是拒絕合作的話,最後吃虧的可是你們。我想,歷史會證明這一點!」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英方代表的表情突然和緩下來,臉上帶著微笑,緩緩的開口:「你說的話,我們很了解。對於中國共產黨和游擊部隊在戰時所創造的歷史性貢獻,我們表示敬意,並致上感謝之意。」

中英談判就這樣展開了序幕。

▶▶ 閱讀更多 大是文化 譚璐美《被埋葬的中國共產黨史:國民黨不提起的那些事,如何改變了中(華民)國的命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