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0/19 第129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如果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為何我們害怕談論它?
總是有各種大小事令人發怒,該怎麼辦?東大名醫告訴你:吃這個最快降火!
生活背景,是適合生孩子,或是不適合?生,還是不生,真的是女人光譜的兩極嗎?

新書鮮讀
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如果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為何我們害怕談論它?
圖/三采
書名:《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負此生》

內容簡介:你永遠不知道,這會不會是最後一次?人生就是一段單程旅行,現在發生的一切,有天都會過去,再喜歡的關係,有天都會消失,我們只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各式各樣的告別式、各式各樣的遺憾,交織而成殯葬的重量。這是最後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他們要向最愛的人道別。

停不下來的淚水,道盡了無法重來的悲傷。

▌如果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為何我們害怕談論它?

接觸殯葬20多年的小冬瓜,看過各種死亡,與懊悔。他說能不能,不要把愛、感謝和對不起,留在這時才說出口?「學習面對死亡,是為了能夠好好活著。」小冬瓜說。

▌22個真實的殯葬現場,上演著不只22種人生──

•19歲癌末的她,與死神頑抗了幾年,她說請把告別式安排在生日那天,於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生前告別式」展開……

•當活著已沒辦法「安樂」時,死亡究竟能不能當成「安樂」的解方?

•臥床40年的罕病兒,看著照顧他的父親持刀,問著可否結束他生命時,緩緩點了頭……

•無論怎樣被冷眼,他依然每天在同性伴侶的靈堂外,無聲流淚陪伴。有時死亡揭開的,是難以承受的祕密……

▌最終,見過一場又一場的死亡的小冬瓜,終於找到和自己和解的答案……

作者介紹:郭憲鴻 ,1990年生,禮儀公司「冬瓜行旅」負責人,20多年殯葬經歷。國小協助告別式備貨,國中開始搬運遺體,跟著父親在殯葬現場長大。曾逃離過,在父親病重時回歸,毅然接班。從儀式裡思考生死的意義,並希望打造出與時俱進的儀式,符合現代人的禮儀需求。透過殯葬禮俗、醫療、心靈、法律、財務等各領域專家協助,提供更全面的禮儀服務體驗,讓更多人可無憾面對生死。並創立「單程旅行社」YouTube頻道,藉由探討各種生死議題,期望大眾不再懼談死亡,落實生命教育。亦成立郭東修(冬瓜)生命教育紀念協會,幫助弱勢族群處理殯葬事宜。經常受邀上節目,除了談生死,也談家人之間和解、安寧醫療、善終權等議題。

搶先試閱:〈沒有完美的喪禮,但有相對圓滿的喪禮〉

接班後不久,藍先生打電話給我,問我能不能到他家裡做諮商,他想了解葬禮該如何進行,需要跑什麼流程、安排什麼儀式。

我原以為藍先生是想和我討論家屬的葬禮該怎麼做,於是和他約定好時間,立刻就前往他家。沒想到抵達之後,才知道我完全搞錯了。

藍先生告訴我,他找我來,是想為自己做準備、做規劃。醫生說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我是第一次往生

當時,藍先生的黃疸指數很高,不誇張,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人的臉色可以黃得和香蕉一樣。

藍先生很虛弱,卻很有元氣,我知道這很矛盾,但實際情形就是如此,明明看得出他身體難受,但他中氣卻很足,還有心情開玩笑。

他對我說:「來來來,我沒經驗,這是我第一次往生,很多事情都不懂。你專業,你來教我。」

誰不是第一次往生啦?難道還能往了再往嗎?

我被他逗得哭笑不得,突然意識到眼前的情景很微妙。以往在葬禮上,如果想得知當事人的想法,必須透過「擲筊」才能辦到,而如今我竟然能親自和當事人討論葬禮該怎麼進行。

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狀況,有點忐忑,於是按部就班地對藍先生說明流程。

我說,既然他現在是在家休養,那他在家離開的機率就很高。到時候,請藍太太在第一時間聯絡我,我會立刻派人過來,幫他洗澡、換好衣服、蓋往生被,然後聽念佛機……

「等一下!」藍先生驀然打斷我,問我:「往生被長怎樣?」

身為一名專業的禮儀人員,我二話不說拿出iPad,點開圖片給他看。他眼睛瞪得很大,不可思議地瞪著圖片嚷嚷:「這什麼東西?太醜了吧!你確定要把這麼醜的東西蓋在我身上?!」

他的反應讓我頓時回想起,其實我也只是一個禮儀菜鳥,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藍先生,這要看你對信仰這件事有多虔誠啦。」我只好坦白告訴他,其實父親過世時,我並沒有幫父親蓋往生被,而是用一條父親生前蓋了十幾年的棉被替代。因為父親對那條棉被有感情,而且上面還有著父親的味道,我認為這樣做,父親會比較開心。

「好好好,既然你爸沒有,那我也不要,我要用自己的。」藍先生聽我這麼說,顯然很高興,再問:「那念佛機呢?念佛機是幹麼的?」

「念佛機就是一種能夠念誦佛經的設備,我們會把它放在你身邊,念誦八個小時的佛經,目的就是要提起我們的正念,讓我們心無罣礙地—」

「等等,佛經的旋律是怎樣?我沒聽過,可以讓我聽聽看嗎?」

「好。」我在背包裡找來找去,卻發現自己忘了把念佛機帶來。

「藍先生,不好意思,我沒帶念佛機,不然這樣,我現場唱一段給你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佛—」

藍先生瞠目結舌地望著我,表情十分難看,難看到有一瞬間,我懷疑自己就要被原地超渡。

「可以不要嗎?我一定要聽這個嗎?」

再度被藍先生「打槍」的我有點尷尬,只好又重複了一遍這要看他的信仰有多虔誠。

「我是有在拜觀音啦,但老實講,沒那麼虔誠啦!這佛經不要說八小時了,連八分鐘我都不想聽!我可以聽交響樂或古典樂嗎?」

「當然可以,你想聽什麼就聽什麼。」我汗涔涔地對他說:「藍先生,不然這樣好了,你把歌曲選好,燒成光碟或隨身碟,然後我當天準備CD Player 去播放。」

「好好好,這樣好!」聽我這麼說,藍先生又開心了。

只要負責哭就好

我和藍先生的談話大致就是這樣,只要我提出什麼,他就打槍什麼,整場協商荒腔走板,無法按照制式化的流程進行。

明明他是客戶,我才是提供服務的人,我卻被他牽著鼻子走。

他很有主見,和我聊得很熱絡,無論是他的神情或態度,都像在規劃一場活動或旅遊,而不是在規劃自己的後事。

過程中,坐在旁邊的藍太太始終一語不發,無論藍先生要求什麼,她都沒有意見。她的表情抽離、空洞,不像和我們在同一個空間裡。

我讀不懂藍太太的表情,無從判斷他們夫妻倆感情好不好,但是當我和藍先生討論得差不多之後,藍先生突然一反輕鬆的神色,鄭重地對我說:「郭先生,我對你只有一個期待,就是讓我太太在葬禮上當個廢人。我希望她什麼都不用做,只要負責哭就好,什麼都不用操心。」

說完,藍先生接著又嘻嘻哈哈地轉頭問藍太太:「欸,妳要用什麼牌子的衛生紙?我請郭先生幫妳準備。」

藍太太抿著唇,霍然站起身,淡淡地說出一個品牌,頭也不回地走進浴室。

那一瞬間,我彷彿看見她平板的表情鬆動,像面具上出現裂紋。直到這時,我才終於讀懂了她臉上的表情,那是很深很深的壓抑。

她究竟是抱著怎樣的心情,聽著丈夫安排自己的後事呢?我不敢想,也不忍想。

說好的交響樂呢?

隔了好幾個月,都沒有藍先生的消息,我鬆了口氣,在心裡暗自希望能有奇蹟出現。

有天晚上,洗澡的時候,我接到一通有別以往的電話。以往家屬打電話給我時,通常會先抽抽搭搭地哭好幾分鐘,才有辦法支離破碎地擠出一句:「我我我的家家家人過過世世了。」

然而這通電話不一樣。這通電話打來時,語氣明明很顫抖,但邏輯又很清晰,就是那種其實已經知道事情會發生,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但實際發生時,仍然有點無法接受的矛盾狀態。

她在電話那頭說:「郭先生,他走了,我們在救護車上,正準備前往台大醫院。」

我立刻知道那是藍太太。

我用最快的速度換好衣服,準備好該帶的器材,依照約定,帶了藍先生要的被子、CD Player,前往醫院的往生室。

到了醫院,藍太太和我會合,匆匆對我指了一個方向,說她正在辦手續,辦好就過來,要我先進去。

我點頭應好,然而醫院的往生室有很多間,我在廊道上來來回回走了好幾遍,卻遲遲找不到藍先生的蹤影。

「就是那間啊,你剛剛經過的那間。」直到藍太太辦完手續,才終於在廊道撿到無所適從的我。

「這間?」我走到門口,不可置信地往裡看。

不可能啊!這間往生室裡有好幾位和尚,念佛機正高聲念誦著佛經,往生者的遺體上還蓋著往生被……這怎麼可能會是藍先生?正是因為覺得不可能,我才會一直過門而不入。

「郭先生,不好意思,我知道這跟當初講好的不一樣。」藍太太內疚地對我說:「雖然藍先生希望不要通知其他家人,但是,身為他的太太,我實在很難不通知……不過,郭先生,你放心,我已經和其他家人取得共識了,接下來的儀式都會按照我先生的意思去做。」

沒有完美的喪禮,但有相對圓滿的喪禮

我看著眼前的藍太太,驚愕的同時,還有種非常強烈的領悟:喪禮美其名是往生者的事情,但事實上,真正面對喪禮的是活著的人,並不是往生者自己想要怎樣都可以,還必須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

雖然此時的藍太太看似堅強鎮定,但我想,在我到達前,她一定花了很多功夫對藍先生的其他家人解釋,說服他們接受藍先生的想法……我不由得回想起那天藍太太空洞的神情、走進浴室裡的背影,還想起藍先生對我的交代,心裡有點難過。

「藍太太,這給妳。」我從包包裡拿出一包衛生紙,遞給她。

看見衛生紙的剎那,藍太太一愣,無法克制地哭了出來。

我站在她身旁,望向蓋著往生被的藍先生一眼,並且在心裡默默對他說:「為了藍太太,你就忍耐一下很醜的往生被和嘮叨的念佛機吧!

你放心,其他的交給我,我會完成你對我的交代。」

我向藍先生行了個禮。

這是我接班後,第一次感到這麼踏實,第一次感受到這麼不負所托,第一次感受到殯葬不只是殯葬。

喪禮是個很中立的平台,每個人有各自的期待,勢必有需要妥協及讓步的部分。

這世界上可能沒有完美的喪禮,但一定有相對圓滿的喪禮。

逝去的生命、家屬的悲傷,都有重量。

而我所能做的,就是盡我所能,承接住這些重量。

⏩⏩閱讀更多 三采 郭憲鴻《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負此生》

 
總是有各種大小事令人發怒,該怎麼辦?東大名醫告訴你:吃這個最快降火!
圖/樂金文化
書名:《成熟大人的生氣技術》

內容簡介:可以生氣,但不越想越氣,更避免氣到高血壓、爆血管的生氣技術!明明在趕時間,卻一直遇到擋路的車子跟行人,好生氣!工作都做不完,老闆還一直丟新工作給我,好生氣!累了一天回到家,結果發現待做家事堆積如山,另一半還躺沙發裝沒事,好生氣!

每天從睜眼到就寢,到底要發火幾次?細細數來,總是有各種大小事令人發怒,怎麼會這樣?

「快樂也是一天,生氣也是一天,對自己好一點!」「生氣是在懲罰自己!」「人生有90%的事情都不值得生氣!」這些道理我們都懂。我們都想當個成熟大人,不輕易發飆、暴怒,但當遇到事情,往往氣到無法好好反駁,被對方占了上風,事後更是越想越嘔……到底該如何排除這些憤怒情緒呢?有人說,快樂的方法就是不要和笨蛋爭論。只要不跟惹人厭的傢伙相處,就不會生氣了。然而,如果那些雷包就是你的家人或同事,又該怎麼辦?

作者介紹:和田秀樹,1960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系,精神科醫師。曾任東京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精神神經科助理、美國卡爾.梅寧格精神醫學院國際研究員,現為和田秀樹身心診所院長。以專治高齡者的精神科醫師身分,積極參與高齡者的臨床醫療,迄今已有超過35年經驗。

搶先試閱:〈細故令人一言不合,瞬間滿肚子火該怎麼辦?東大名醫告訴你:吃這個最快降火! 〉

互相叫罵讓怒火大升級

  一般經常以「踩到地雷」來形容激怒他人。要是對家人或是周遭的態度言行有所不滿,有時難免會火冒三丈,氣到像是火山爆發。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吧!

  「你再說一次看看!」

  「你那是什麼態度!」

  當事人或許只是暫時怒形於色,但因氣憤脫口而出的話語,卻成為宣戰布告。

  對方聽了也回嘴反擊:「你才有問題咧!」

  雙方互相叫罵,火花四射,導致彼此更加怒氣衝天,回應的話語越是尖酸刻薄。

  經過一番激烈爭執,就算最後講到對方無法回應,暫時獲勝,煩悶的情緒也不會因此煙消雲散,反而久久無法忘懷。至於輸家的憤怒則化為種子在心中發芽,最後開出名為「怨恨」的花朵。這都不是彼此期盼的結果。

  既然如此,這種時候究竟該如何應對呢?

刺激口腔與胃部,中斷憤怒

  這種時候首先要讓即將陷入憤怒模式的大腦冷靜下來。

  由於嘴巴即將說出憤怒的話語,怒火即將從「腹部=胃」湧上,所以建議為這兩處補充營養──吃下類似義式冰淇淋等甜點,或是大口喝下冰冷的飲料。

  煩躁不安之際,有時會很想吃甜食對吧!甜食能迅速提升血糖值,帶來滿足,振作精神。吃甜食也能喚醒童年時父母買生日蛋糕給自己等深層記憶,心境因而回到幼年時期,立刻進入天真無邪的心靈狀態。

  這樣一來就能恢復寬大的心胸,自然暫時關閉憤怒模式。聽說義大利人生氣的時候真的會吃義式冰淇淋。

  「冰冷」也是重要的元素之一。我們習慣對怒氣沖沖的人說「讓腦袋好好冷靜一下吧!」這是正確的作法,但是我們平常在家或是職場無法拿起水桶從頭淋到腳,最多只能喝喝冷飲。然而光是如此便能有效化解怒火。

  因此另一個作法是一旦火冒三丈便立刻打開冰箱,把冷水倒進杯子,一口氣灌下去。

  這樣做,會感受到冷水從食道一路流到胃部。一般習慣以「一肚子火」或是「怒氣直衝腦門」來形容發脾氣。所以淋水是讓腦袋冷靜,喝水則是澆熄腹中怒火。至於不喜歡甜食的人,不妨改成喝冰咖啡或紅茶。

啟動副交感神經,放鬆腦部

  二○一五年因為世界盃橄欖球賽(Rugby World Cup)而聲名遠播的選手五郎丸步,據他說為了冷靜下來,以及避免受到觀眾加油聲影響,所以會在踢球前進行固定的「經典動作」。本節介紹的方法,和這個經典動作的道理相同。

除此之外,在憤怒時吃點東西也合乎醫學根據。

  胃部受到刺激時會啟動副交感神經,容易化解怒氣。副交感神經是自律神經的一種,與其功能相反的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會在憤怒時積極運作,帶動人進入全面開戰的模式。副交感神經則是泡溫泉等放鬆時刻開始運作,促進身心舒緩。吃喝能促使腦部由戰鬥模式切換至放鬆模式,啟動副交感神經運作,進而平息怒氣。

  除此之外,吃喝也能避免情緒直接化為行動,在短短數分鐘之內轉化心情。

  怒氣消散後沒多久,以冷靜的頭腦思考方才為何勃然大怒。大多時候會發現激怒自己的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重複練習多次之後,下次遇到相同情形便能驗收學習成果。

  要是感覺得到自己即將勃然大怒,先給口腔與胃部一些刺激吧!只要三秒鐘便能讓人冷靜下來。

⏩⏩閱讀更多 樂金文化 和田秀樹《成熟大人的生氣技術》

 
生活背景,是適合生孩子,或是不適合?生,還是不生,真的是女人光譜的兩極嗎?
圖/衛城出版
書名:《沒有小孩的她們:一段女性抉擇生與不生的歷史》

內容簡介:生,還是不生?其實,影響女人生育抉擇的因素有很多,從生涯規劃,到害怕能否照顧孩子;從無法生育,到擔心環境危機……古往今來,許多女性,都曾在盡力過好這一生的掙扎中,苦苦思索:生活中是否有容納小孩的空間?無論她們做出什麼的選擇,都不免受到所處背景的影響──時代、社會、文化,是適合生孩子,或是不適合?她們是自己所屬歷史時代的產品,也是地球賦予她們短短時間禮物的產品。本書超越社會為母職、非母職劃下的界線,看到各個時代,女性面對的抉擇,或難以抉擇。

◆ 一個激烈又孤獨的決定

生,還是不生?這個決定並不容易。它往往是女性與自己的生理時間、生涯規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等因素間,激烈又孤獨的對話。

◆ 看見古往今來,女性「生或不生」的決定

凝視古往今來女性「生或不生」的抉擇,讓我們更認識她們的時代、或她們所處社會的限制,也讓我們看見,不斷有女性在這道考題前,做出多樣的選擇,猶如繁花盛開。

◆ 女性為生育掙扎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歷史

女性「生或不生」、「如何生」的歷史,並不僅是女性的事,而是人類社會的歷史本身。每一個生或不生的決定,都是一名女性與她的時代對話的結果。

在這本溫暖而富有深思的書中,歷史學家海芬頓藉由梳理歷史,加上她對當代社會的觀察,思考這些與我們密切相關的問題:

  ★ 多變的世界中,變化的母職與母職焦慮

  ★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子的協力?歷史上母親的支援系統

  ★ 沒有孩子就沒有價值?認識沒有孩子的女性做出的貢獻

  ★ 支持母親,也不去否定沒有孩子的女性,這是一體兩面

臺灣與世界許多地方,正走進低生育率的時代。過去生育經常被看做女性的責任,不生孩子或生不出孩子的女性,經常面對社會的譴責。但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正視,影響女性生或不生孩子的因素,既有個人抉擇,也是個人與時代、與環境互動的結果。這本書回顧這個抉擇被忽略的歷史,正視古今女性在生或不生路上的掙扎。這些既屬於女性個人,也鑲嵌在群體、社會、時代背景之中。即便在生育路上,每一位女性是在為自己做出決定,即便這些選擇千差萬別,但這本書講述的歷史,都能告訴我們:我們並不孤單。

作者介紹:佩吉.歐唐納.海芬頓,作家、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女性主義、婦女運動史與人權史,作品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洛杉磯書評》、《波士頓環球報》等。

搶先試閱:〈因為我們無法擁有一切〉

綜觀全球與古今歷史,但凡經歷乾旱、通貨膨脹、經濟衰退、疾病與飢荒的地方,出生率都會隨之下降。通常人們會將這種現象歸因於生理,指出女性懷孕率降低是源自營養不良,身處在極端壓力的環境也容易讓人流產、陽痿或喪失性慾。然而,我們不該這麼快把人類簡化成反面版的巴夫洛夫的狗,認為只要狗沒聽到鈴聲,就不會流口水;人如果沒被滿足生理需求(像缺少食物、金錢或安全),就不會生孩子。假設身體會因為承受壓力而無法生育,同理人也可能因為心理承受壓力而不想生。並不是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好。回顧歷史,在一九三○年,美國的保險套使用率、墮胎比率和無子女率都呈報炸性增長。有一群出生在一九○○、一○年代的美國女性,在生育年齡高峰期遇到一九二九年華爾街股災,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大蕭條。這群女性締造了目前美國歷史上最高的整體無子女率:百分之二十。那段時期出生的黑人女性有三分之一從來沒擔任過母親。在大蕭條時代,非母親的比例達到高峰。考量到生小孩對經濟的影響,女性在大蕭條時期選擇不生的原因顯而預見,她們選擇—或者說她們必須選擇,金錢與謀生能力—而非生孩子。二十年後生育率在戰後嬰兒潮中大爆發,這個現象恰巧與美國實施史上最慷慨的社會福利政策同時發生。

人們對沒有生育女性最苛刻的刻板印象,是一群穿著大墊肩、對工作上癮的女人。她們的牆上會掛著文憑而非家庭照片,本來應該擺放嬰兒床的空房堆滿現金。如果我們用最簡單方式概述,那這些形容也沒有錯。整體來說,沒有生育的美國女性確實比較有錢、教育程度比較高,在事業上也比有小孩的女性更成功。但這幅簡化的景觀只是現實有趣的鏡像。當我們說沒有生育女性教育程度比較高或比較有錢時,只是在評論她們目前的經濟地位。在一份針對沒有生育女性進行的研究中,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都說她們來自貧窮或勞工背景,並表示沒有生育是她們經濟地位提升的原因,而非結果。如同艾拉.貝克或西蒙.波娃選擇將精力投注在智識與政治工作,而非孩子身上;或像海倫.格莉.布朗一樣的女性選擇與男性同等的工資,而非職場上的母職懲罰。有無數名我們知道或不知道她們名字的女性,選擇經濟生存與社會流動性,而非成為一名母親。社會學家S.菲利普.摩根(S.Philip Morgan)曾寫道,不生小孩不是「有志於發展事業的受教育女性唯一採取的新策略」,而是一種「針對嚴苛經濟環境產生的歷時悠久、合乎常規的反應」。人口統計學家邁爾斯(Dowell Myers)講得更直白,他表示「出生率反映出人們絕望程度的高低」。

兩個世紀以來人們都抱持女性和母親應該屬於家庭的觀念,並認為工作應該在其他場所進行。因此當面對生孩子與賺錢的兩難時,我們許多人都沒有選擇餘地—或者說,感覺沒有選擇餘地。我們只能在經濟上做出合理判斷,那就是少生一點,或乾脆不生。

今日,美國的年輕女性已經見證過兩次歷史性經濟衰退。有的人身兼好幾份工作才能勉強維持生計,有的人薪水則幾乎被房租和學貸吞噬殆盡。在美國,一個孩子的平均日間托育費用,大約等於以聯邦最低工資計算的全職工作稅前收入。而無論收入多寡,女性因為生育受到的薪資懲罰,往往比男性來的大。

或許在過去,需要工作以維持經濟生存的女性,與為了達成事業抱負而工作的女性有很大差異。然而在當代,隨著大學畢業生在經濟發展上陷入困境,中產階級群體也逐漸消失,這兩種女性的距離正在消解。普林斯頓大學的社會學家凱瑟琳.艾丁(Kathryn Edin)便指出:「從我在一九九○年代第一次訪談女性以來,女性對養育孩子中感受到的代價確實在增加。」她觀察到不管論收入多少,「眾人都認知到工作是生命歷程的一部分」。

如今我們距離第一批被制定來排除職業婦女、提高生育率的法條,已經過了一個半世紀,事實證明這些法律適得其反。今日在西歐,婦女勞動率較高的國家,生育率也比較高,如同法國《世界報》(Le Monde)的記者安娜.卻明(Anne Chemin)觀察:「從一九六○到七○年代,提倡傳統家庭價值的人宣稱,如果努力達到性別平等,那第一位受害者將是國家的生育率。」她指出:「但五十年後,數據似乎顯示他們錯了。在歐洲女性外出工作比例較高的國家裡,出生率也較高,而那些女性待在家居多的國家,出生率則較低。」

在期望女性留在家裡照顧孩子,擁有較嚴格家庭與性別規範的歐洲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和義大利),出生率也相對較少,每位女性平均生一.三或一.四個孩子。而在勞動參與率較高的國家,像是法國和北歐地區的國家,由於國內提供較慷慨的產假政策、產前產後支持以及免費的日間托育,同時哺乳的母親還能擁有較短工作日,因此平均的出生率更高,一名女性平均會生一.八個小孩。人口統計學家洛朗.圖萊蒙(Laurent Toulemon)便觀察到近年來法國投注大量資源在產後保母與護士的家庭探視費用,除了提供高品質低成本的托育照顧,也讓每對父母擁有長達三年的育嬰假。圖萊蒙評論道:「這整套措施比較有彈性。」而在沒有實施這類政策的國家(比如美國),女性在職業和母職間的選擇顯得很極端。柏林人口發展中心的研究員柯洛奈特(Steffen Kröhnert)講得很直白:「現在的問題不是女人會不會去工作,而是她們肯不肯生小孩。」

⏩⏩閱讀更多 衛城出版 佩吉.歐唐納.海芬頓《沒有小孩的她們:一段女性抉擇生與不生的歷史》

 
恐怖大師:史蒂芬·金
儘管史蒂芬• 金本人否認有受到童年某一特定事件的影響,但人們不禁要問,是不是有件事催生了這位恐怖大師。在《有時候,他們會回來》短篇小說集中,他說到有人問他為什麼總是選擇寫恐怖故事,對此他回答說:「你為什麼認為我有選擇?」

威尼斯影展不在威尼斯本島舉行 而是在這!!
第80屆威尼斯影展,台灣男星李鴻其以導演處男作《愛是一把槍》榮獲「未來之獅獎」(Lion of the Future),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台灣之光。大家都知道威尼斯在義大利, 可是你知道威尼斯影展並不在威尼斯本島舉行,而是在麗都(lido)島舉行嗎?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