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企管報】內容涵蓋領導統御、經營企畫、財務管理、行銷廣告、職場生涯,增加您在職場上所需的知識。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8/22 第13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此刻,就是立遺囑的最好時刻
聯準會的下一步,全世界都在關注如何牽動世界經濟與你我的資產
隨時可能遭遇不測的烏俄戰場,一個台灣堅毅沉著的戰士真實戰場紀實

新書鮮讀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此刻,就是立遺囑的最好時刻
圖/寶瓶文化
書名:《此刻,就是立遺囑的最好時刻》

內容簡介: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遺囑,是最後一次管理財富的機會。就算只有十萬存款,也要留給最在意的人。 ★現代人必學,愛與實用兼具的遺產分配術!

▍關於遺產,你一定沒想過──

● 不婚不生的單身族,死後畢生積蓄全充公?

● 和家人關係不好,他們卻能平分我的遺產?

● 相愛的頂客族夫妻,老公意外身亡,財產竟不是太太一人的?

● 弟弟二十年來沒照顧家人,媽媽死後卻能分遺產?

● 爸爸外遇生的小孩,憑什麼跟我爭家產?

● 哥哥繼承到前景看好的公司股權,我只拿到現金,不公平!

● 和兄弟姊妹說好放棄繼承,把父親遺產全給媽媽,這樣的想法是錯的?

● 兒子意外過世,提前贈與的房子落到媳婦手裡。

● 身價上億的董事長,死後兒女花數千萬打官司,只因父親沒有立遺囑……

▍未立遺囑,不僅遺產可能落入你不想給的人手中,也無法交給心愛的人,甚至可能被國家充公──

● 一名經濟獨立的女子,畢生累積大筆財富,晚年膝下無子女的她,和自己最親的家人是哥哥的小孩。但若沒有寫遺囑,她的遺產並不能傳給手足的子女,過世後因為沒有其他法定繼承人,財產只能被國庫充公。

● 一名男子在第一段婚姻裡生養兩個孩子,太太生病過世,多年後再度續弦。第二任太太對這兩名孩子照顧有加,孩子也把繼母當成親生母親般孝順。多年後兩人過世,繼母生前以為遺產有一部分能留給兩個孩子,但實際上,因為她和孩子之間沒有實質血緣關係,最後遺產由繼母的兄弟姊妹來繼承。

● 一對頂客族夫妻沒有小孩,先生過世後,先生的手足跑來跟太太要遺產,主張一人要分得11萬。幾年後太太過世,財產同樣是由太太的兄弟姊妹繼承。這時,先生的手足才發現,原來這對夫妻的遺產高達千萬,覺得當年只拿11萬是被騙了,憤而提告親家。

● 一名女性的法定繼承人只剩下長年旅居國外的孩子。因和孩子感情不好,女子晚年全靠妹妹照顧。她身後留下的房產和現金,孩子不肯回來繼承,妹妹焦急萬分,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房子被政府託管十五年後拍賣充公。

▍沒有絕對完美的遺囑,只有充滿愛的遺囑。終結家族撕裂與鬥爭,為財產做如願的分配。

「單身無後,死後財產只能被充公?」「遺產愈多,孩子們官司打愈兇?」「財產能留給毛小孩嗎?」「遺囑怎麼寫才有效?財產怎麼分最有保障又划算?」

不分族群、無論財產多寡,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財富傳承的問題。如果我們一生都在努力累積財富,那麼更應該重視死後財產的去向。財富傳承專家蘇家宏律師經手過無數繼承案件,他心疼每一個因為分產反目成仇的家庭,大力倡導每個人都應及早預立遺囑,透過一份愛的法律文件,當家庭的靠山,讓財富永流傳。

本書針對「父母」、「子女」、「單身族」、「再婚者」四大族群,以簡單易懂的故事案例,說明實務上常見的法律糾紛與迷思,授予現代人必學的實用分產觀念與方法。

作者介紹:蘇家宏 ,財富傳承專家、暖男律師。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台大法律系畢。

財富傳承經驗超過二十年、經手案件超過一千件,洞悉法律與人性,擅長用獨到的觀點,從事件中發現常人難以察覺的關鍵問題,提供全面而與眾不同的法律建議,讓法律不再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愛與和解的基礎。尤其擅長以堅定的耐心發掘最佳的溝通頻率,以平和的心態協助當事人成就雙贏,透過和解,解決家人財富上的衝突。多年來,堅信遺囑是情感跟人生價值的傳遞,財富只是媒介;預立遺囑最重要的,是希望能達到愛的傳遞,打造和諧安穩的家。

作者介紹:游婉琪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常務委員,英國約克大學應用人權碩士、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新聞資歷十五年,曾任報社文字記者,現為獨立新聞工作者。關注人權、性別、公共政策等議題,盼有天歧視不再,多元族群都能在台灣這片土地自由呼吸。

搶先試閱:〈一輩子打拚,死後財產卻被充公?〉──單身族的遺產完美分配術

單身女性千千父母均在早年過世,從小由哥哥嫂嫂扶養長大,不料成年後哥哥也車禍身亡。千千看報導發現,許多單身人士死後財產被充公,若要避免這個情況,可以怎麼做?她能把遺產分給嫂嫂和姪子嗎?

不婚不生單身族,財產不小心就進了國庫

很多人誤以為,自己一輩子辛苦賺的錢,過世後,理所當然會留給血緣最親的親人。即使自己沒有結婚生養小孩,但只要兄弟姊妹育有小孩,自己的財產未來就可以交給他們繼承。

事實上,按照現行的法律規定,無論是姪子、姪女、外甥、外甥女以及他們的子孫,都不是法律規定的繼承人,除非有特別以遺囑指定要把財產遺贈給他們,否則,他們對於遺產沒有任何權利可以主張。

換句話說,只要我們活得比所有「法定繼承人」還要久,而且又沒有事前寫下遺囑,在沒有任何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下,遺產就是無人繼承的遺產,依法「無人繼承」的遺產全部由國家取得。

近年不婚不生的單身族人數攀升,國庫進帳也跟著增加。對於單身族而言,他們的繼承人少了配偶及直系血親卑親屬兩者,法定繼承人不是平輩就是長輩,財產規劃上,會比一般人容易遇到前述兩個需要克服的問題:

•法定繼承人均已離世

•繼承人年齡過高

單身族經常遇到繼承人年紀過大,難以管理遺產的問題。例如猝逝的單身女星羅霈穎,留下了大筆的不動產,第一順位繼承人卻是高齡九十四歲的母親。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羅霈穎的不動產要如何管理、使用,就成了所有親人要發揮智慧解決的課題。

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只要三個步驟就可以解決:事先寫好一份遺囑,妥善保管,並指定值得信賴的遺囑執行人。

遺產只能給有血緣關係的人嗎?

遺產繼承在法律規定上,在沒有寫遺囑的情況下,確實只能分配給法定繼承人。法定繼承人除了配偶外,都是和你有血緣關係者。

民法規定的繼承人,除了配偶以外,依序為直系血親卑親屬、父母、兄弟姊妹和祖父母,並不包含兄弟姊妹的子女,也不包含兄弟姊妹的配偶。因此,被繼承人如果單身未婚也沒有小孩,當父母、兄弟姊妹和祖父母均不存在時,等於沒有任何法定繼承人。

即使被繼承人在世界上仍有其他親屬,但只要不是法定繼承人,就無法主張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

以千千的案例來說,姪子屬於「旁系三等血親」,不在她的法定繼承人行列中。嫂嫂則是千千的姻親,本來就沒有繼承權。假如千千想要把遺產留給最親的姪子和嫂嫂,則必須透過預立遺囑的方式,才能讓遺產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分配。否則,一旦千千過世,在沒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下,國家會依照無人繼承的規定,將她的財產充公。

對單身族群來說,即使世上已不存在法定繼承人,大多仍希望遺產能分配給平時密切往來、關心自己的同居人或好友,或者捐贈給公益團體,把遺愛留給需要的弱勢族群。

只要透過預立遺囑,這些想法都是可以實現的。我常常告訴單身朋友,你們沒有法定配偶與子女,受到的特留分限制更少,在遺產分配時更能夠隨心所欲,做出自己真正喜歡的決定。

至於名下的不動產,也可以使用「附帶條件贈與契約」,也就是把房產贈與給要照顧你的人,但附帶條件是要照顧你一輩子。只要把照顧方法跟每個月負擔的金額,在贈與契約上記載清楚,如果受贈與方沒有照著做,可以撤銷贈與,將房產拿回來。

如果擔心先贈與房地產得多付稅金(如:土地增值稅、贈與稅),又沒有受到好的照顧,我建議可以採用「死因贈與契約」。雙方先簽訂贈與契約,最好經過公證或律師見證,房產等到被照顧者過世之後,照顧者就可以依照「死因贈與契約」跟繼承人請求,以此達成愛的心願,將財產留給照顧自己的人。

唯需要注意的是,當受贈人比立遺囑人更早過世,遺囑內容就不會生效。舉例來說,千千即使透過預立遺囑方式,把100萬元現金遺留給同居男友,感念他多年的陪伴與照顧。但假若男友比千千早過世,遺囑中把100萬留給男友的條款就會無效。

指定值得信賴的「遺囑保管人」與「遺囑執行人」

不同於年老後逐漸把財產交給下一代管理,單身者因為沒有配偶和子女,除了事先寫好遺囑,更需要同時安排可信賴的遺囑保管人及遺囑執行人。否則就算立了遺囑,也可能因為驟逝後找不到遺囑正本,無人得以執行,而讓遺囑沒有發揮作用,大費苦心立遺囑也成枉然。

遺囑保管是一項需要單獨看待且重要的程序,保管不是只有把遺囑放在家中某個角落或銀行保險箱,而是要指定值得信賴的人作為保管。

想像一下,一個家庭裡如果哥哥混黑道、妹妹是老師,爸爸在遺囑中交代要給妹妹多一點財產,如果沒有適當的遺囑保管人,爸爸的心願得以完成嗎?

如果今天是哥哥先看到遺囑,很有可能會將這份不利於他的遺囑銷毀。即使是妹妹先拿到遺囑,哥哥恐怕也不接受,或認為遺囑是妹妹假造的。但如果爸爸事前有將遺囑交給律師保管,就不會輕易被銷毀,甚至「找不到」,且當爸爸過世,律師出面提出宣讀這份遺囑時,家人有任何法律上的疑慮,律師都可以當場解釋,以保護妹妹的安全。

分到比較少家產的被繼承人,爭執的焦點會從對家人移轉到「遺囑本身」。而專業處理繼承的律師「只認法律不認人」,與繼承人無任何利害關係,也不會徇私偏袒任何一方。與其家人們彼此用情緒鬥來鬥去,我強烈建議將遺囑交給專業的律師來保管。

此外,遺囑保管人和執行人不一定要是同一個人,假如預算有限,選定律師作為遺囑保管人後,律師在宣讀完遺囑,再將遺囑正本交予事前遺囑內指定的遺囑執行人,著手辦理相關遺囑執行事宜。

依照台灣法律規定,在繼承開始時,即被繼承人過世時,就算有遺囑,受遺贈人也只是取得請求交付遺贈物之權利,不會直接取得遺贈物,需要有人將遺贈物交付給受遺贈人,所以「誰」來辦理「交付遺贈物」的事情,自然就會影響受遺贈人能否順利得到遺贈物了。

民法第1209條第1項規定:「遺囑人得以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或委託他人指定之。」第1211條則規定:「遺囑未指定遺囑執行人,並未委託他人指定者,得由親屬會議選定之;不能由親屬會議選定時,得由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指定之。」

雖然法律並沒有硬性規定非要指定遺囑執行人不可,但訂立遺囑時,即在遺囑中指定好遺囑執行人,絕對是讓自己的遺願可以被完整貫徹的最好方法。若沒有選定遺囑執行人,過世後受遺贈人還要請求親屬會議或法院來指定,耗時費力。

⏩⏩閱讀更多 寶瓶文化出版 蘇家宏, 游婉琪《此刻,就是立遺囑的最好時刻》

 
聯準會的下一步,全世界都在關注如何牽動世界經濟與你我的資產
圖/商周出版
書名:《透視聯準會:憑空創造貨幣、操控利率、危機救世主,聯準會如何牽動世界經濟與你我的資產》

內容簡介:如果你認為……

(一)聯準會官員拯救了世界。

(二)聯準會毀了世界。

(三)聯準會是嘗試接管世界的祕密邪教。

那麼,你一定要閱讀此書!

量化寬鬆、升息、救援金融業、疫情紓困……一窺現代金融關鍵政策的成形過程,理解聯準會的決策邏輯與影響,幫助我們在動盪局勢中做好準備。

▎聯準會的改變與未來

聯準會的大理石大廳一直保守著秘密。幾十年來,聯準會盡最大努力保留迴旋餘地,盡可能在幕後運作。然而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這個由銀行家和經濟學家組成的精英殿堂被迫改變他們的行事準則。在不平等加劇、全球經濟前景疲軟和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聯準會體系進入了一個透明和激進的新時代,以微妙但顯著的方式改變了其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

▎一窺金融權力最高殿堂堂奧

《透視聯準會》講述了這一影響深遠的轉變的內幕,以及它對美國人、甚至全世界來說的意義何在。重點關注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Hayden Powell)、副主席蘭德爾•誇爾斯(Randal Quarles)與莉奧·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明尼亞波利斯聯儲主席尼爾•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等人物,本書是對現代聯邦儲備體系在歷史關鍵轉折點期間,內部運作的第一手深入報導,讓大眾得以一窺全球金融權力最高殿堂的堂奧。

作者介紹:珍娜•斯米亞萊克,《紐約時報》聯準會專責記者,聚焦於利率、通貨膨脹和就業市場的變化,並解釋經濟政策制定者是如何思考與行動。此前曾在彭博社負責經濟相關報導,並定期為《商業周刊》和彭博電視台撰稿。

搶先試閱:〈聯準會的起源〉

要了解聯準會起源的故事,必須把時鐘倒回埃克爾斯走在羅根和奧格登(Ogden)的街道之前幾千年,遠早於「大蕭條」一詞進入人類的詞典。中央銀行的故事肇始於貨幣誕生的時候。

「貨幣是什麼?」這個問題既簡單又複雜。貨幣是你錢包裡的五美元鈔票或口袋裡的一歐元硬幣。但從根本來說它也是虛構的東西。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之前,人類社會就已經使用具有象徵價值的東西,例如貝殼或壓花金屬,來交換其他具有有形價值的東西,例如食物或住所。以穀物為擔保的貨幣體系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盛行,而貝殼曾被大洋洲、亞洲和美洲接受為貨幣。土耳其西部的利底亞人(Lydians)二千五百年前就開始使用金幣,貨幣的形式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但有一個基本事實把不同的系統串連在一起。有形物質的價值,寄託於使用者用來象徵交易、儲存價值和記帳單位的媒介。貨幣是我們眾人認同的概念,而共同的信念則讓它發揮作用。

許多世紀以來在各個人類文明中,人們使用現金和債務(承諾在未來的某個日期交出現金或其他有價值的東西)的某種組合來支付商品和服務。根據人類學家的紀錄,信用系統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五百年,當時蘇美人的神廟管理人發展出一套系統,允許人們預先購買產品並在收穫季節以穀物支付,不需要透過實體現金交易。

這種債務、信貸和貨幣體系往往得到我們現在所說的「部分」(fractional)銀行系統的支持。歷史學家認為,這類系統存在於古羅馬,到十五世紀的歐洲已很常見,到了十八世紀更是普及於世界許多地方。它們的運作方式很簡單,擁有公認為貨幣(通常是黃金)的家庭和公司並不會把它們全放在床墊下,理由是安全的顧慮,而且攜帶起來很重。他們會把它交給金匠或交給銀行,以換取證明其存金的紙條。很多時候他們甚至不需要拿出黃金來交易,他們只要交換以黃金擔保的紙本債權作為支付手段。

但隨著貨幣體系的發展,銀行家發現他們不需要儲存足夠的黃金來擔保所有流通中的債權,每個人同時贖回他們票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於是他們開始借出黃金或發行更多以黃金為擔保的紙幣,並因此使他們的未償債務超過金庫中儲備的黃金。整體經濟中的貨幣因而呈倍數增加,可以進行更多商業活動。價值十張鈔票的存金可以創造更多鈔票,也許是十五張、二十張或三十張,而這取決於銀行家的風險承受能力,在某些情況下也取決於銀行家與存戶的協議。

不幸的是,部分準備金(fractional reserve)的作法有一個不穩定的缺陷:沒有保險的部分準備金銀行很容易遭到擠兌。如果人們擔心銀行無法履行義務,就會在存款耗盡前爭相領出存款,如果銀行無法滿足提款的需求就會破產。隨著金融體系變得越大、越相互連結,破產的銀行可能損害整個經濟。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並變得更加複雜,遇到麻煩時的擠兌行為將是一個始終存在的特性和威脅。

到了十八世紀後期美國從英國贏得獨立時,銀行擠兌還不是困擾金融體系的唯一問題。北美銀行體系在殖民時期賴以運轉的外幣和貴金屬往往數量有限,在美國剛形成的商業體系中扮演一個僵硬的上層結構。在戰爭、豐收或經濟繁榮的時期,貨幣供應可能難以跟上不斷增加的現金需求。如果有關當局在沒有某種貨幣錨定的情況下印鈔票,它們可能做得過頭,因而降低貨幣的價值,導致價格上漲,讓有現金儲蓄的人所能購買的商品和服務變少。當新生的美國政府倉促地為獨立戰爭提供資金時,這種情況更是變本加厲。新生的美國雖然取得勝利,但它的貨幣管理卻陷於混亂,貨幣隨之貶值。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設計了一個解決方案,在一七九○年向國會提出建議報告,並於一七九一年通過。他建議創立一家中央銀行以便印製可用於納稅的現金,和當作儲存公共資金的安全地方,並可作為政府執行交易的機構。這個構想借鑒於英格蘭銀行首創的模式,而英格蘭銀行成立於一六九四年,目的是協助政府籌募戰爭資金,但到了十八世紀中葉開始享有發行紙幣的部分獨佔權。

同年十二月,美國首次嘗試建立的中央銀行在當時的美國首都費城開業。它發行最終以貴金屬為擔保的紙幣,並獲得廣泛使用,為美國商業提供了一些穩定性。除了為私人公民提供銀行服務外,該銀行還向政府提供貸款,並管理財政部向外國投資人支付的利息。雖然它沒有正式確定有多少資金流入經濟(主要以白銀的供應來決定),但該銀行可以透過調整其貸款政策來改變貨幣和信貸的規模。國會議員仍然對把金融權力集中在聯邦當局保持戒慎,不過這家銀行的存在時間很短。一八一一年國會投票反對延長給它的特許,在兩院都以一票之差為其畫下句點。

一八一二年的戰爭後,通貨膨脹來襲,政府發現自己負債累累,但沒有中央機構來協助管理其財政事務,人們對結束美國第一銀行(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的決定提出質疑。在著名金融家和企業人士的敦促下美國第二銀行(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成立。它於一八一七年在費城開業,地點和其前身距離不遠,擁有二十年的特許執照,可以從事商業銀行業務以及作為政府的代理機構。

尼古拉斯•畢多(Nicholas Biddle)出身費城的著名商人家族,從一八二三年起擔任該銀行的領導人,並成為其權力背後的推動者。畢多十五歲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是一位神童,成年後被譽為才子。在擔任律師和金融專家前他曾擔任美國駐倫敦特使祕書,後來根據路易斯與克拉克(Lewis and Clark)的筆記寫了這兩位探險家著名的探險歷史。他把他的強勢個性和頑強帶進第二銀行,領導它監管商業銀行,並在金融恐慌時期救援它們,甚至開始嚴厲地設定利率。

然而,這家銀行日益擴大的權力引起總統安德魯•傑克森(Andrew Jackson)惱怒,使他成為畢多近乎完美的死敵。傑克森出生於南卡羅來納州的偏遠地區,在田納西州擔任律師和以戰爭英雄成名前只接受過零星的教育,他生性對金融抱持懷疑態度。他曾因為投資一名土地投機者而損失大筆金錢,因此不信任信貸和紙幣。如果說畢多是有組織的銀行和金融的最重要倡導者,那麼傑克森就是去中央化的擁護者。

⏩⏩閱讀更多 商周出版 珍娜•斯米亞萊克《透視聯準會:憑空創造貨幣、操控利率、危機救世主,聯準會如何牽動世界經濟與你我的資產》

 
隨時可能遭遇不測的烏俄戰場,一個台灣堅毅沉著的戰士真實戰場紀實
圖/燎原出版
書名:《我不做英雄:一個台灣人在烏克蘭的戰爭洗禮》

內容簡介:這不是小說,一切故事皆為真人真事!是一個普通的士兵,以第一人稱所書寫的戰場紀實,用於銘記那些不屈於強權,為了理想和信念而獻身的一群人的故事。

「不如乾脆加入烏克蘭國際兵團吧!」結束了五年法國外籍兵團生涯的陳晞,望著馬賽湛藍的天空有些失落、惆悵的時候,腦海中冒出了這個即將為他未來人生帶來巨大衝擊和影響的念頭。一個出身在台灣的年輕小子,大學念文組的他,卻跟人們所以為的印象有著截然不同的強悍、堅毅的外表。

他毅然決然加入烏克蘭國際兵團,決定將自己在台灣以及法國所學的戰技,體現在需要這些經驗與技能的烏克蘭戰場。在他加入國際兵團的時候,正值基輔在東線戰場推進的時刻,他很快投入到重要的哈爾科夫前線。

類似陳晞這種曾經在國際聲譽卓然的戰鬥部隊服役的基層士兵,自然是烏克蘭急於網羅的對象。這本以「日」為單位記錄的戰場日記,是作者利用一台小平板,搭配一組無聲的攜帶式簡易鍵盤在戰場上完成的。在隨時都可能遭遇不測的烏克蘭戰場,陳晞通過文字、影像、照片的記載,甚至先行在網路發表,為自己的作戰足跡留下了可供其他人參考的寶貴資料。

《我不做英雄》是陳晞親眼見證下的烏克蘭戰爭,那是一個你在網路與電視新聞都不會看到的真實戰場紀實。他歷經過火砲轟襲的洗禮,他也看過同袍被襲擊後受傷,即使受訓時學過急救包紮,面對真實狀況的震撼教育才真正使人從持槍上場的士兵,蛻變成堅毅沉著的戰士。

我們跟著陳晞的腳步,了解這一段從馬賽出發至烏克蘭的過程,最後在接戰、退出,到返台的經歷。他並沒有在戰場被敵軍所傷,最後卻在平靜的戰線之後,被來自家鄉的同袍給暗算傷害,驅使他最後離開戰場,返回台灣。

「真正的英雄不是已經逝去,就是還在前線持續奮戰著。」

作者介紹:陳晞 ,新北人,中文系畢業,完成了國民應盡的兵役義務之後,他遠赴法國加入外籍兵團,成為精幹的戰鬥步兵。完成合約之後,在朋友的牽線之下,再往東歐進發。這次他要成為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兵團的一員。曾經有豐富軍旅履歷的他,在烏克蘭戰場面對入侵的俄羅斯,國際軍團借助他過去在北約系統的訓練成果與經驗,在戰場上與入侵者對戰。參戰期間,他在推特建立了名為「不識廬山」的匿名帳號,記錄他在戰場上的所見所聞,因為他在戰場上的表現,被隊員稱為「神速」

搶先試閱:〈10月3日 第一次負傷〉

新的任務下來了,我們連隊將繼續留在這裡,配合烏軍向村莊外圍的小路推進,建立防線以掩護工兵排雷。

「到時候第二排會部署在那邊,我們排則是部署在這邊,面對這個方向警戒。」

「到時候機槍安排在這個位置,反裝甲火箭RPG則在這裡。」

「據消息,這條路沿路上有俄軍埋設的地雷,所以你們在前進的時候要多注意腳下。」

排長在傳達完明天的任務簡報後,就散會讓大夥各自下去,準備任務所需要的裝備。整備好後,在睡前又去一趟指揮間連結一下網路,跟幾個知曉我到烏克蘭的朋友回報一下目前狀況,隨即早早鑽進睡袋睡覺。

半夜,巴西人麥斯突然發出陣陣的哀號,說他感到眼睛劇痛睜不開,什麼都看不到。緊接著,包括凱跟我在內的幾個人,幾乎每個人都感到眼睛一陣不明所以的燒灼,痛得不斷流出淚水,面部也有燒灼感,但又找不到原因,一度懷疑是不是遭到俄軍的生化攻擊還是怎樣。

我們在房間內疼痛、哀號了一整夜,直到天亮幾乎沒睡。

早上,排長忍著疼痛向連長匯報這個狀況,在巡視了地下室一圈後發現,原來不只是我們排,其他單位很多人也都出現相同情況。發現事態不尋常後,連長中止了我們的行程,重新組織其他人執行原本預定的任務,並下令所有感到不適的人,立刻前往庫皮楊斯克市區的醫院進行檢查。

所有人全副武裝、帶著槍,集體坐車前往醫院。

雖說並未遭到攻擊,但畢竟是位於戰區中最前線的醫院,院內也是沒水沒電,且設施簡陋,醫療人手嚴重不足,只能充當臨時的野戰醫院。

診視我們的情況後,醫生表示愛莫能助,這邊沒有專業的眼科醫生跟檢查儀器,只能吩咐護士幫我們點眼藥水緩解一些疼痛,並躺在病床上休息。

我們之中最嚴重的麥斯甚至完全不能見光,只好戴著墨鏡,行走都必須由人攙扶。

沒多久,連長親自過來醫院探視我們,一上來先說對不起,他們終於找到讓大家不適的原因。原來是由於部分設施轉移,在指揮間的一盞大燈也被搬走,而連長不知道從哪裡弄來的一盞立燈,放在指揮間作為照明使用,結果那個並不是普通的立燈,而是消毒殺菌用的紫外線照射燈。

所以只要在紫外線燈旁待太久的人都遭到紫外線的傷害,才會導致眼睛疼痛、面部曬傷,這根本不是什麼生化攻擊,完全就是一場烏龍!

連長表示會負起所有的責任,安排送我們回去哈爾科夫的軍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和治療,就這樣我們把武器裝備都交給了烏軍士兵保管(醫院規定不能帶任何武裝),坐著醫院的接駁巴士前往哈爾科夫。

還好,到醫院透過檢查後,全員並無大礙,除了眼睛因為受傷視力暫時受到影響之外,並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只需搭配眼藥水多休養幾天就好,隨後辦理一些手續,準備幫我們轉到郊區的療養院住院休養。就這樣,我們這一群人因為「負傷」暫時被迫從前線退下來。

等待轉院的過程,竟然巧遇了也來到醫院的佛拉德,能看到同樣在前線奮戰的朋友平安,沒有比這個更令人感到高興的!自從邊關一別,我們彼此因身處不同單位,又都很忙碌,一直無緣再見。

只知道他目前待的第49獨立步槍營「 喀爾巴阡西奇」(49th Separate Rifle Battalion "Carpathian Sich")正在伊久姆附近的村莊駐守。

可惜沒有太多時間,在簡單的寒暄之後我們又得分離,互道珍重後,我便踏上轉院的巴士離開。

這也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佛拉德。

當天晚上,我們一行「傷患」在療養院安頓好後,美孜孜地吃上一頓醫院餐,順道好好洗上睽違十幾天沒洗的澡。換上一身乾淨的衣服,暫時告別打地鋪生活—終於能夠躺在鬆軟的床上好好睡上一覺。

正當我們躺在床上準備享受的時候,同房的排長告訴了我們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庫皮楊斯克的醫院在我們離開不到十五分鐘後,就遭到俄軍的砲火襲擊,在這次的轟炸中造成了一名醫生身亡和一名護士受傷。推測有可能是情報洩漏,或是訊號源遭偵測、空中偵察定位等等原因所造成的。

聽到這邊,隊友們無不咬牙切齒,痛罵俄軍的無恥和卑鄙,居然公然違反國際公約攻擊醫院。看著被轟炸過後醫院的照片,其中竟包含我和凱躺過的那間病房,房內已是一片狼藉,想著要是我們晚走一步,這次就真的要負傷或是陣亡了!

⏩⏩閱讀更多 燎原出版 陳晞《我不做英雄:一個台灣人在烏克蘭的戰爭洗禮》

 
希臘擁抱綠能 卻對美國天然氣下重注
當十年前一場讓人難堪的金融危機迫使希臘重新思考其經濟時,該國在綠色能源下了重注。一位希臘環保人士說,從那時以來,希臘能源轉型如此迅速,「幾乎感覺到烏托邦」。但現在希臘正刻意戰略轉向,朝著化石燃料回頭,只是不在國內燃燒。這一次,它正在打賭,自己可以成為歐洲主要天然氣供應國之一,其中大部分從美國用船運來。

《死侍與金鋼狼》酸電影裡的世界也酸電影外的世界
《死侍與金鋼狼》真的是一部不知道該怎麼說的電影,娛樂性很高,酸得非常聰明又犀利,對電影看多的觀眾來說,片中滿滿的彩蛋和驚喜,有看得到的也有在對白中提到的。但也有點擔心對電影了解不夠多的觀眾很多笑點會抓不到而可惜掉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