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愛孩子本來的樣子:讓法國教養專家刷新你的育兒視角》
內容簡介: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廣播電台節目「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篇篇犀利精彩可期。以心理及兒科專家專業解答親子教養常見的棘手問題,法式觀點值得台灣父母借鏡。
「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
★「法國一整個世代的母親」的廣播斜槓人生,引發跨世代文化現象
★精神分析結合兒科學,讓家長理解問題根源,透視孩子真正的需要
身兼母親、小兒科醫師、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廣播人等多重身分的馮絲瓦茲.多爾多,翻轉法國父母的親子教養觀,更對家庭關係、學校教育提出建言,是家喻戶曉的教母級人物。今日法國逾兩百所學校以她來命名,紀念其貢獻,影響力可見一斑。本書是「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探討議題更深入,例如:
想讓孩子學才藝,但孩子上鋼琴課卻像赴刑場……
音樂啟蒙越早越好,但學樂器並不等於音樂啟蒙。如果孩子討厭鋼琴課,可以請老師彈鋼琴給孩子聽,比勉強孩子彈琴好得多。某些孩子學樂器的渴望會到青春期才出現。
孩子很會拖延,不是忘寫功課就是怎麼都寫不完……
可以和孩子一起估算出每門作業所需時間並記下來放旁邊,偶爾過來看一下:「現在可以了,換另一科吧。」漸漸地,孩子便知道對學習內容要有所取捨,也必須適可而止。
是否該跟身心障礙的孩子討論這問題?
是,而且應該盡早說。身心障礙兒童的父母常擔憂孩子太受苦,但其實是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能問孩子:「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你有什麼想法?你認為同學們會怎麼想呢?」孩子會很高興。只要孩子了解自己的困難,並且能夠講出來,他的進步會比父母想像得更快。
書中還觸及以下議題:
•雙語現象 •傳統和新式教學 •是否跳級•寵溺的祖父母 •孩子愛告狀……
這些主題生活化且有趣,多爾多的回應時而中肯,時而詼諧,但更多的是引領聽眾打破慣性思考,刷新視角去看待問題,發掘並欣賞孩子本來的樣子,解答就會自然浮現。
書末獨家收錄心理治療實例,一窺世代教母如何在諮商室提供陷入困境的家庭專業支持。
作者介紹:馮絲瓦茲•多爾多 ,法國著名的小兒科醫生、兒童精神分析學家、親子教養專家。1908年11月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信仰天主教的保守富裕家庭,十六歲時不顧母親反對毅然參加高中會考繼續學業,進入醫學院成為兒科醫生後,又因緣際會投身兒童精神分析,與拉岡等人共同建立了巴黎佛洛伊德學派,將精神分析引入醫學和兒科學領域。與同時代的兒童精神分析師梅蘭妮•克萊恩相比,多爾多進一步將精神分析擴展至胎兒期。她將胎兒視為一個完整的語言主體,認為胎兒即具有交流的欲望和表達的能力,並堅持應與他們平等地對話交流。同時,她也十分重視對女性性欲問題的研究,不僅細緻探討了女孩在前伊底帕斯期的心理狀況,還十分強調作為規範者的母親的作用。
搶先試閱:〈說出真相未必都是好事—多嘴、蠻橫以及告狀的人〉
有位母親給您來信,講的是關於自己四歲的兒子。這孩子就像我們所說的,口無遮攔,在街上會把想說的話大聲地說出來,常常讓這位母親尷尬。比如,當他走近一位非洲人的時候,會對母親說:「妳有看到那個先生嗎,他好黑啊!」或是當他看見一位老先生過街時,會說:「妳看見那個先生了嗎?他好老喔,他快死了吧。」這些事情都讓母親感到非常尷尬。這位母親又問了另外一個問題:「我有兩位女性朋友,她們倆的家庭狀況都很艱難。其中一位朋友的丈夫是自殺身亡的,她兒子與我兒子同齡,這個孩子其實從來都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另一位朋友與丈夫離婚了,她的兩個孩子很少見到父親。我擔心哪天兒子會用他那慣常直白的方式,追問朋友的孩子關於他們父親的細節,而傷害到他們。應該先由我來跟兒子談一下這件事情,還是等孩子提起時再說呢?」
首先,這位女士可以問一問這兩位朋友,她們的孩子是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照他們的年紀看來,應該是已經知道了。其中一個孩子由自己出生前和嬰兒時期的父親照片,應該知道父親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至於另外兩個孩子,大人可以坦率告訴他們實情,畢竟他們不是唯一因為父母親離婚而很少見到父親的孩子。孩子在已知情的狀況下,如果別人不是故意要傷害他們,而只是說出事實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受到傷害的。
至於孩子在街上口無遮攔,並不表示他有種族歧視的傾向—孩子說那位先生黑是因為
他就是黑人。當然,還是會發生尷尬的情況。甚至有些孩子是有心電感應也能未卜先知的。
我認識一位小女孩,有天在火車上,一位女士剛跟她說自己要去會見丈夫,小女孩便大聲地說:「不,不是這樣!她丈夫不在那裡,她是要去見另外一位先生。而且,她也不會把這件事情告訴丈夫的。」那位女士立刻臉紅了……
這就是我們說的:「哪壺不開提哪壺!」
人們不是一直都認為從孩子嘴裡說出來的是真話嗎?孩子說出真話其實並無惡意,某些孩子是因為他們有心電感應的能力,而且未卜先知,有些孩子則是因為善於觀察而已。
要責備這些孩子嗎?
我覺得不用。以剛才的例子來看,當母親覺察到自己孩子說的話傷害或冒犯了他人,應該由母親來道歉。她可以對孩子說:「噓!噓!」,制止孩子說下去,過一會兒之後再問孩子:
「剛才你當著那位先生的面說他快要死了,你是不是覺得死會讓你開心?」然後再告訴孩子,不要說出會讓他人難受的事情。這個孩子很聰明,一定也很敏感。我想假如母親現在跟孩子溝通,可以培養孩子的敏感度。她可以對孩子說:「所有的真話,你都可以小聲跟我說。」當他們走在街上的時候,孩子可以悄悄跟母親說:「這個太太真醜。」或:「這個先生很壞。」
還有些孩子會說:「看那個太太,好藍喔!」或是:「噢! 她是紅色的!」來表示他們覺得那個太太很漂亮。四歲的孩子有時候會用顏色來表達自己對某個人的感覺。他們可以信任母親說出真心話;母親了解孩子,因為她與孩子之間有默契。這樣的情況,母親可以對孩子解釋:「是啊!你拿紅色在開玩笑,你想說的是那位太太很和善(或是不和善)。」我沒法再多做建議了。畢竟這個孩子只有四歲……不要跟他講什麼大道理!
現在來看一位完全驚惶失措的母親,她來信問:「我應該嚴肅看待這件事情,還是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呢?」她六歲的兒子不久前剛入學了。她寫道:「昨晚回到家,我看到丈夫一臉驚嚇的樣子。」原來,兒子放學的時候辱罵校長,因為她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沒收了兒子的小汽車。當祖母去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聽到孩子大發怒氣地罵校長「賤人!」,幸好校長沒聽到……
所以是祖母聽到了!
是的。結果,祖母把孩子罵校長的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又說給母親聽。大家都在思忖:「很難想像如果當時校長聽到了會怎麼樣啊!又會怎麼處置兒子呢?」這位母親繼續寫道:「每天晚上,我都會問兒子白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在學校餐廳吃了什麼 ……」
我得立刻打斷您一下,因為這句「每天晚上…… 」真是太可怕了。我曾經說過,父母親總會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是孩子不是不記得了,就是記不清楚。要是祖母沒有把這件事小題大做的話,孩子可能早就忘光了。
他就是這麼回答母親的:他忘了。
當然啦!祖母當時很震驚,因為她想像,要是孩子對她說出這些話,她會是什麼感受。至於那位校長,想必也聽到了,不過她非常聰明地「過濾」掉了孩子的髒話,沒有在意它。對這樣飆髒話的孩子,大人就應該這麼做。你們應該能夠理解:校長對他出手真是夠狠的,沒收了他的小汽車!這孩子才上學三、四天而已,他本來還想在同學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小汽車!可是學校的規定不允許這麼做,僅此而已。這就是規定,規定都是嚴格的。這輩子有誰不曾至少一次罵過警察、裁判「混蛋!」的呢?真的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可怕的是,這樣的事情被小題大做了。
這位母親繼續寫道:「知子莫若母,我最終還是讓他承認了。」當下,孩子哭得稀里嘩啦,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再從房間裡出來的時候,拿著自己畫的一幅畫送給母親。母親寫著:「我沒有上他的當。因為他很狡猾。我好不容易才拒絕了他的畫。」
為什麼要拒絕呢?
接下來是這樣的:「我跟他說了為什麼那晚他睡覺的時候我們不會陪他,也不會給他講故事。
可是到了晚上十點鐘,他依然不睡覺。我只好讓步了。」總之,她覺得兒子在飆了髒話之後,送她一幅畫,實在是太狡猾了。
某類父母的真實寫照是,無法接受孩子可以以行動反抗以及說出事實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說出真相未必都是好事,就這一點我們是可以有共識的,正是這點應該簡單地對孩子解釋:
「聽好了,下次說話前小心!當你想說某人怎樣的時候,要尊重對方,以免事後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你可以對我們說。還有,現在你知道,不可以帶小汽車去學校。」這個愁眉苦臉的父親和驚慌失措的母親……真讓我覺得太好笑了—只是他們竟然對一個可愛的孩子真實的小舉動如此大驚小怪。
下一封信藉由一個特別的案例,提出了一個我們至今都還不曾提過或很少提到的問題,就是關於告狀的小孩。給您來信的母親有兩個兒子,一個五歲半,一個四歲。信裡說到的是大兒子,他在班上成績很好……
五歲半,在班上成績很好,這話怎麼講呢?
這位母親只是寫,老師對孩子很滿意,因為他學習很快。
⏩⏩閱讀更多 心靈工坊出版 馮絲瓦茲•多爾多《愛孩子本來的樣子:讓法國教養專家刷新你的育兒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