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12/05 第135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冷戰時期,權力與知識,如何影響外交?
做個複雜世界的明白人!借錢、還錢、分錢的藝術
孩童之眼下的戰爭,是否可以看到戰爭的真相?

新書鮮讀
冷戰時期,權力與知識,如何影響外交?
圖/麥田
書名:《文化冷戰與知識外交:美國戰略與東亞方針》

內容簡介:冷戰時期,權力與知識的一體兩面,如何影響外交?第一本從「知識外交」角度書寫的「冷戰史」!集結台日中美韓學者•探討文化冷戰的關鍵時刻!知識霸權與國際政治情勢密切相關……技術援助、媒體事業、新聞教育、研究資金、原子能研究,──比武力更有影響力的「文化政治」!

因應冷戰時期特殊的國際情勢,大國「美國」在維持國際情勢平衡,又想以各種非軍事方法對抗共產勢力,因此在東亞各國採取各種因應方法。其中,以「知識」做為外交手段,是當時與各國交往的「特色」之一。本書以美國在冷戰時期在東亞各國的所做的「文化個案」為例,探討這個特殊的外交手段與形式。

|| 從三個方向了解知識外交 ||

▶ 從「了解外國」的區域研究出發,闡明亞洲與美國如何參與知識生產,以及其與軍事和安全保障領域不同。

▶ 科學知識的影響,尤其是冷戰初期美國和東亞各國間頻繁地進行知識交流和技術轉移的三個領域,原子能科學、生物學、農業技術。

▶ 探討以知識和訊息傳播手段的新聞專門知識為對象,聚焦在其中的政治性和行為主體性兩層面。

冷戰史研究在二十一世紀後日益多樣化,更加強調冷戰的多元性。冷戰不只是東西對立,亦與去殖民化和民族主義興起複雜相關,冷戰的起源也可回溯至工業革命。冷戰期間美國所推動的「現代化」和「開發」,起源自一九三○年代的「羅斯福新政」 或更早之前。因此,冷戰研究的對象除了空間與時間擴大,對於東西對立的本質也有更多元的理解。

具體而言,冷戰不僅是意識型態對立和核子軍備擴張競賽,也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競爭,同時也是為了爭取包含第三世界等國家的認同。法蘭西斯・桑德斯(Francis Saunders)的「文化冷戰」,以及肯尼斯.奥斯古德(Kenneth Osgood)的「總體冷戰」等形容,正展現出冷戰的新詮釋。同時,研究者們對於文化冷戰中文化和資訊「供給者」、「接受者」這種單純的二元對立也開始表示疑問。潘妮•馮•愛紳(Penny M. Von Eschen)聚焦於美國的爵士樂,描繪其與美國國務院政策制定者欲將音樂利用於文化外交的意圖相反,跨越國界與文化,自在地傳播流動性和可塑性。日本、中國、韓國、臺灣的研究者們也開始關注音樂、電影、廣播、電視、文學等文化面向討論冷戰。

然而,在這樣的文化冷戰研究系譜中,「學術知識」與「專門知識」的樣貌未必充分。特別是本書的核心主題:東亞的知識生產,直至近年研究仍付之闕如。「學術知識」、「專門知識」是曖昧的詞彙,本書將學院所生產的自然科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的體系性知識稱作「學術知識」,將實務性專門職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術總稱為「專門知識」,例如新聞傳播這類工作所需的知識。而在「學術知識」裡,有時也將自然科學領域的知識,使用「科學知識」(或「科技知識」)一語稱之。「學術知識」和「專門知識」構成了各個國家和社會主流媒體言論框架,或是知識溝通的基礎,對於世界認識和價值判斷造成的影響也很重要。

有鑑於此,本書特別處理區域研究、原子科學、生物學、農學、新聞的案例,考察東亞「學術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建構,以及其中所滲入的政治性。聚焦這些案例的意義,在於其中可以看到美國以及多種不同主體爭奪知識主導權的樣貌。而冷戰初期形成的「學術知識」與「專門知識」,即使在冷戰結束後在東亞依然具有統治地位,影響至今。

本書透過日本、美國、中國、韓國、臺灣研究者跨境的共同研究,以鳥瞰和區域比較綜觀冷戰初期的東亞局勢為本書一大特色。同時,藉由探討區域研究、科學技術、新聞事業三個不同「知識」領域,比較和檢視參與專家或管轄政府部門、以及作為專業學門起源各異的各領域中的美國與東亞間關係,也是本書的另一特點。透過這樣的結構,本書應能帶給讀者們過去冷戰史或文化冷戰研究中未曾出現的新視角。

作者介紹:森口(土屋)由香,京都大學大學院人間環境學研究科教授,本書透過日本、美國、中國、韓國、臺灣研究者跨境的共同研究。

搶先試閱:〈文化冷戰與知識建構〉

開啟冷戰史研究(1)──文化冷戰

冷戰史研究在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後日益多樣化,更加強調冷戰的多元性。文安立(Odd Arne Westad)闡明了冷戰不只是東西對立,亦與去殖民化和民族主義興起複雜相關,而冷戰的起源也可回溯至工業革命。尼克.庫拉瑟(Nick Cullather)指出,冷戰期間美國所推動的「現代化」和「開發」,起源自一九三ま年代的「羅斯福新政」或更早之前。因此,冷戰研究的對象除了空間與時間擴大,對於東西對立的本質也有更多元的理解。具體而言,冷戰不僅是意識型態對立和核子軍備擴張競賽,也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競爭,同時也是為了爭取包含第三世界等國家的認同,在這點上已取得共識。法蘭西斯.桑德斯(Francis Saunders)的「文化冷戰」,以及肯尼斯.奧斯古德(Kenneth Osgood)的「總體冷戰」等形容,正展現出冷戰的新詮釋。

同時,研究者們對於文化冷戰中文化和資訊「供給者」、「接受者」這種單純的二元對立也開始表示疑問。潘妮.馮.愛紳(Penny M. Von Eschen)聚焦於美國的爵士樂,描繪其與美國國務院政策制定者欲將音樂利用於文化外交的意圖相反,跨越國界與文化,自在地傳播流動性和可塑性。日本、中國、韓國、臺灣的研究者們也開始關注音樂、電影、廣播、電視、文學等文化面向討論冷戰。本書編者之一森口(土屋)由香與貴志俊彦所編,《文化冷戰的時代──美國與亞洲》,也是在此研究潮流中出版。

開啟冷戰史研究(2)──「學術知識」與「專門知識」

然而,在這樣的文化冷戰研究系譜中,「學術知識」與「專門知識」的樣貌未必充分。特別是本書的核心主題:東亞的知識生產,直至近年研究仍付之闕如。「學術知識」、「專門知識」是曖昧的詞彙,本書將學院所生產的自然科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的體系性知識稱作「學術知識」,將實務性專門職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術總稱為「專門知識」,例如新聞傳播這類工作所需的知識。而在「學術知識」裡,有時也將自然科學領域的知識,使用「科學知識」(或「科技知識」)一語稱之。「學術知識」和「專門知識」構成了各個國家和社會主流媒體言論框架,或是知識溝通的基礎,對於世界認識和價值判斷造成的影響也很重要。

具體而言,區域研究對於認識冷戰的構成、東西對立基礎的世界,以及了解區域衝突本身的區域意識都很重要。此外,對於正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國家而言也具重要性,其中包括支撐民眾生活糧食基礎的農學或生物學,再加上被視為可產生出未來無限能源的尖端科學原子科學,和這類科學相關的「學術知識」,也是關注重點。而將這些最先進「知識」普及於社會,影響社會輿論和認識的新聞業及其有關的專門知識在當時也開始受到重視。這些對推動現代化及開發的霸權國家而言,也都相當重要。

文化冷戰研究以「學術知識」及「專門知識」為對象更進一步發展,以理解冷戰時期的「知識體系」同時檢視冷戰的新樣貌。即使其位置依舊圍繞在軍事、安全保障、經濟等主題的同心圓上,也具有一定的特徵和獨特性。

區域研究與科技的「學術知識」和新聞的「專門知識」

承襲前文所述,本書第一部將聚焦於以「了解外國」為目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著飛躍性進展的區域研究,闡明亞洲與美國各式各樣的主體對知識生產的參與,以及其與軍事和安全保障領域不同,霸權國家的意圖在此經常可能無法實現且遭到奪胎換骨,或是由「當地理論」占據優先地位。

第二部的重點將放在科學知識,尤其是冷戰初期美國和東亞各國間頻繁地進行知識交流和技術轉移的三個領域,原子科學(範圍包括後來的核子工程、今日的高能物理學等領域)、生物學、農學。雖然在某些情況下,純粹探究自然的「科學」與建立在前者基礎上的「技術」有所區別,但本書所處理的科技則包含兩者。例如本書中討論的冷戰初期原子科學,即處於從理學院轉移至工學院的過渡期,換句話說,此時的原子科學,正是原子爐建設等技術相關的核子(能)工程,從更為基礎的原子物理學中逐漸獨立的過渡階段;書中提到國家競相追求基礎和應用兩方面的原子科學學術知識。

而在生物學方面的學術交流,則是以更偏向純自然研究,也就是基礎研究領域為中心;而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應用,也就是農業技術支援則是以實用為核心。本書第二部則藉由描繪「科學」和「技術」兩方面的知識交流與移轉,呈現各式各樣的主體在參與科學知識的成立與移轉上之面貌,同時彰顯出不僅是實用技術,純粹的科學也並非和國際政治絕緣。

第三部則是以知識和訊息傳播手段的新聞專門知識為對象,聚焦在其中的政治性和主體的自主性這兩層面。討論新聞及其專門知識的意義在於:第一,冷戰初期成形的「學術知識」和「專門知識」,在直到冷戰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在東亞具有支配性地位,甚至影響至今。英國政治學者蘇珊.史翠菊(Susan Strange)在關於「結構性權力」(structural power)的論述中指出,「知識結構」所產生的權力難以察覺,並闡述「知識結構」是由「什麼樣的知識被發現、什麼樣的知識受到保存,以及誰能透過何種手段,在如何的條件下將這些知識傳遞給其他人們」所決定。第二,從中不僅可觀察到冷戰陣營之一的核心,同時也是「供給者」的美國政府,還有當地國家和區域等各式各樣的主體們,圍繞著知識主導權的奮鬥狀況。美國確實帶來了「結構」,但光這點不足以充分說明。當地國家和區域構思加入其中,替換了美國的意圖,將政策調整到其他方向。這造成在本書出現的各種知識結構,也因其推動者和保存方式、傳遞方式的差異,產生出具有不同特徵和強度的結構性權力。

⏩⏩閱讀更多 麥田出版 《文化冷戰與知識外交:美國戰略與東亞方針》

 
做個複雜世界的明白人!借錢、還錢、分錢的藝術
圖/大是文化
書名:《假裝有趣:做個複雜世界的明白人。多一分人情,留一寸餘地。》

內容簡介:跟人借錢的最高境界不是「借到」,而是借不到,彼此見面還能不尷尬。邀長輩出國,她說「太破費」,意思是想去還是不想去?與人絕交,是成年後的必備本領!人生苦短,要盡可能找值得的人同行。

作者勞阿毛,本名勞志明,目前擔任投資銀行總經理,是併購專家,工作之餘,最大樂趣就是在微博上發短文,他經常用輕鬆幽默的文筆,寫職場、寫人生、寫親情,被讀者戲稱「投資銀行大咖、金句連發」的微博段子手。

《假裝有趣》,一語道破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眉角:有些場合你得裝:例如,跟年長的父母相處,不能實話實說;有些場合不能裝:遇到爛人爛事就直話直說,當場拒絕。想過好日子,得明白個中分寸。

◎人與人之間,為何會起爭執?

.開車與人擦撞,只要沒人受傷就別太計較;天氣不好導致班機延誤,這是機率問題別為難地勤,老用情緒解決問題?長相再好看,個性嘰歪就醜陋。

.為啥打牌後,輸贏數字總是對不上?

贏錢的人會傾向說自己贏得少,輸錢的人會誇大損失;股市正好相反。賺錢時,大家都「裝得像是巴菲特」。

◎接觸人萬千,友誼不過仨倆。

.友誼標準極高:欣賞、尊重、默契與寬容,真正的友誼要經得起時間考驗,小心那些「沒有老朋友的人」。

.借錢、還錢、分錢的藝術

借錢的核心不只如何借如何還,還要以後見面不尷尬。還錢的學問是:遠打日子近還錢,時限之前提早還,絕對不能逾期。分錢呢?投資銀行出身的勞阿毛說:親兄弟也要明算帳。

◎實話、假話、好聽話,如何運用?

實話雖難聽,但可以讓你避免麻煩,別給爛人任何機會靠近你;有時你得說假話,誤發簡訊給不該看到的人,你得想個說法圓場。成年後,如何與父母相處?那就多說好聽話吧。

投資銀行大咖,金句連發:

•用好君子是本事,用好小人是藝術。

•每個大人都曾是孩子,只是後來他們忘記了。

•我們對他人的理解,都跳不出自己的局限。

•知識改變命運,勤勞改變生活,過程決定了結果。

•當買方須謹慎,當賣方要堅決,有多大的腳就穿多大的鞋。

作者介紹:勞阿毛 ,著名併購專家、微博段子手,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專注A股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二十餘年,現任華泰聯合證券董事總經理、併購業務負責人、投資銀行執行管理委員會委員。主持過數十餘起上市公司收購及重大重組,數次參與證監會關於併購重組的課題討論及相關法規修改,在上市公司併購重組領域具有豐富的實務操作經驗,被《新財富》評選為年度本土最佳投資銀行家。

搶先試閱:〈借錢、還錢、分錢的藝術〉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需要面對錢和處理錢。但老實說,關於錢的事要處理好,非常不容易。因為謀求利益是人的本性,處理與錢相關的事宜是人生中的高級技能。這背後是錢之外的因素在發揮作用。

關於錢的事,要簡單來說也簡單,無外乎是賺錢、花錢和錢的往來。所以,與錢相關的事大體可以歸納為怎麼賺錢、如何消費和基於錢的人際關係處理等,而這幾件事隨便提出一點,都足以形成一篇社會學領域的博士論文。

先說跟錢有關的人際關係,這點非常重要,也足以體現出人的價值觀和認知水準。在所有人際關係中,與錢相關的都最為直接。沒有人不在乎錢,所以錢就成為能力和觀念的試金石。常說酒桌、賭桌見人心,其實人心在錢的面前體現得更淋漓盡致。

再談借錢。借錢的核心,是如何借、如何還。借錢的行為載體是錢,但重要的在借與還的過程中,對自身信用的影響,以及對別人的尊重和善意。

所以,借錢有幾個關鍵點:首先,是能夠實現借錢目的,讓自己度過難關;其次,是盡可能不要透支和損害個人信用;最後,就是過程中要讓彼此都舒服和愉悅,至少以後還能見面而不尷尬。

其實,這幾點能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除非是企業經營行為的正常舉債,對於個人而言,不到萬不得已時千萬不要借錢。

若真的有需要,要有讓人信服的理由。比如,民間所說的「救急不救窮」原則。在借錢時,要明確說明情況,像是為什麼借錢?借多少?拿來做什麼?何時償還?若有必要,也要明確利率。

另外,絕對不能給被求助者壓力,讓人為難。因為借是幫忙,不借是正常,沒有人有義務救助你。

所以,我認為比較妥當的借錢,應該這樣描述:「最近我家小孩出國需要存款證明,目前我這裡還缺30萬元,想找親戚朋友幫忙湊一下。希望可以從你這裡借10萬元,使用6個月左右。若您方便就幫一下忙,不方便也沒關係,我還有其他途徑。」

但實際上,很多人是怎麼開口借錢的呢?

「你有錢嗎?借我20萬元。你放心,保證下個月就還你。你身家實力我了解,就憑我們這關係,這麼多年我頭一回開口,我想你肯定不會不給我這個面子,另外,這點小事應該不用請示你老婆吧?」

特點是不說借錢的詳細理由,把對方捧得很高,就想堵住對方婉拒的嘴。這樣的方式要麼借不到,要麼借了估計也不會想著盡快還給人家。

說得直白點,重點關注在錢能否借到,而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也是種信用不佳的外在體現。

此外,借錢遭到對方拒絕,要表示理解,不要有什麼怨言;若對方借錢了,要表示感謝,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質。

我曾經被人哀求借錢,但對方收了錢以後卻一句話都沒有說就不回覆了,令我費解加噁心。另外,借錢時要向對方表達:「我最晚什麼時候償還,如果中途有需要隨時提出來,我可以想辦法提前還你。」

還錢其實也是有學問的。首先,不能逾期。有些人說可以逾期,但要跟對方說明。但我認為,只要先前約好償還期限,就要說到做到,絕對不能逾期。

有句話說「遠打日子近還錢」,還錢最好稍微比期限提前點,別讓對方心裡忐忑不安。如果借錢是經營性的,無論是做生意、炒股還是買房,都必須給利息。若對方和自己關係很近,也可以買點跟利息價值接近的禮物。

其實,上述道理多數人都懂,但絕大多數人做不到。為什麼呢?因為能做到的人幾乎不會缺錢,即使缺錢,也會有人主動幫忙,根本不需要主動借錢。

最後,再次重申,除非萬不得已,不要借錢,否則傷感情是有很大機率發生的事件,除非你根本不在乎。

再來說如何分錢。

分錢這個話題包含兩個層面,既包括對待利益的分配與取捨,同時又包括對這筆錢的具體處理常識與認知。簡單來說,如果你有權做利益分配,處理的原則是什麼?如果你收到了本來應該屬於他人的錢,怎樣處理最合適?還是那句話,所有跟錢相關的事情,都是試金石,背後都是信用經營和認知呈現。

我記得以前銀行以承包模式經營時,每到年底獎金分配,其他部門都有各種爭論,然後伴隨著去找主管告狀和集體分家出走等。當然,也有的部門處理得很好,大家都非常開心、愉悅的面對分配結果,沒有怨言,也沒有爭論。

總的來說,對這件事的不滿意是常態,而滿意是應該追求的小機率事件。

首先,關於利益沒有人會不在乎,除非你是聖人或者神仙。另外,多數人會習慣對自己貢獻值有過高的評價。最後,多數人都有貪念,希望能夠在自己應得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得,在利益最大化和公平上選擇前者。

當然,有些人是只有利益觀,而沒有是非觀,只想要更多,而內心完全對所謂的公平沒概念。

基於此,分配文化就非常重要,會決定團隊成員對公平性和分配結果的信心。簡單來說,當你面對分配結果時,是否擔心自己被欺負或者不公平對待?

無論是企業還是部門,很多文化就是核心人物的價值觀體現。從團隊角度,要對外勇猛、對內體恤,也就是說,主要向市場要效益,帶領團隊捕獲更多的獵物,能夠把蛋糕做大。這是大前提,而不是相反,對市場無能為力,卻總喜歡在內部剝削自己人。

另外,要有標準和對公平的追求,才能產生光明的分配文化。什麼意思呢?就是要心明眼亮的客觀評價團隊成員的貢獻,包括能力、態度和業績等。

簡而言之,就是不能依靠抗壓性和關係好壞來進行分配,且團隊成員的待遇是他們付出換來的,不能把這些當成是主管的恩賜。

此外,在明確標準的情況下,應該適當偏向年輕人。比如,告訴年輕員工按照考核應該會得到30萬元的獎金,但因應內部調整,將獎金提高到40萬元。

這樣處理有幾點好處:一,相同的金額放在年輕人身上提升感比較明顯。老員工多10萬元沒感覺,年輕部屬多10萬元高興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另外,從稅負角度也很經濟,因為年輕員工的所得稅稅率很低,給老員工獎金有一半都交給國稅局了。還有,年輕人是未來、是希望,是早上八、九點的太陽。他們也會成長,若干年後說不定還指望人家收留呢……。

上面的處理方式對職位高的同事也是種思維習慣的訓練,有利於形成較為寬厚的利益分配文化。若大家都能照顧底下的同袍,整個團隊積極愉快的奮力去市場打拚,就有利於形成正向循環—那就是優秀的年輕人願意來,來了都拚命,拚命後都能受到優待。對分配的公平性有信心,到年底時,只要聽個數就可以了。彼此都開心,不用背地問候親娘。

分錢還有個含義,就是處理自己手中的過路錢。比如,別人墊付的錢,但是你負責核銷;或者作為工頭,拿到薪水後分發給他人,生活中類似場景也常見。

首先,要絕對的資訊透明,親兄弟,明算帳,不能算得不明不白的,尤其是關係很好的情況下。此外,絕不能拖延,「錢不過夜」也是最基本的原則。還有,不能取整抹零,尤其在轉帳的情況下,精確到元、角、分並不難。

從利益而言必要性不大,但體現出的原則和態度,卻比錢本身重要得多。

知易行難,盡力而為!

⏩⏩閱讀更多 大是文化出版 勞阿毛《假裝有趣:做個複雜世界的明白人。多一分人情,留一寸餘地。》

 
孩童之眼下的戰爭,是否可以看到戰爭的真相?
圖/貓頭鷹
書名:《我還是想你,媽媽》

內容簡介:假使透過孩子的眼睛,是否可以看到戰爭的真相?「戰爭期間我知道了那麼多事,比我一輩子知道的都還多。」孩子眼中的戰爭是什麼?戰爭又留下了什麼給孩子?二戰結束近八十年,世界仍有許多孩童無法倖免於大人的戰場,無論是身體或是心靈留下的傷痕,這些童年經驗會如何深深烙印,將影響著一代人的記憶,關於國家,也關於個人。

👧得來不易的戰爭反思

本書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歷塞維奇的「赤色百科」烏托邦系列二部曲,接續首部曲《戰爭沒有女人的臉》對戰爭的討論,這次她將目光轉向同樣在蘇聯二戰的勝利敘事之外,聲音較少被聽見的主人——孩童。她花費三、四年書寫,訪談超過500人,收錄成101篇故事。這些受訪者在二戰時年僅2至15歲,他們的兒時回憶透過她承自俄羅斯口述傳統,介於報導文學與散文之間的「文獻文學」新體裁,以多人獨白集結的方式,譜寫出一個世代的眾聲喧嘩,一幅複雜的人性圖像。

🧒孩童之眼下的戰爭

書中的回憶真實再現二戰時期孩子眼中的世界。在他們眼裡,戰爭不是象徵國家光榮或英雄人物,而是充滿離別與淚水。他們不懂為何看起來高大、白皙,穿著漂亮軍服的德國人會那樣殺人。他們不懂為何戰爭中連女人小孩也得死亡。他們與親人分離,在那片廣大的土地上流浪,有善良的人幫助他們,也有恐怖、難以回憶的經歷鞭笞著他們。他們眼中的戰爭呈現不同以往的多種樣貌,上世紀留下的聲音仍能為戰爭尚未消失的今日提供重要反思。

👧我們是戰爭最後的見證人

隨著老一輩的凋零,以及年輕一代的出生,這些長大成人的孩子意識到他們是這場戰爭最後的見證人,相隔近四十年後終於能留下他們的證詞與身影。兒時記憶中見過了無數屍體,學會挨餓,也學會祈禱,看著俄軍德軍的來去,也看著雪地裡臉上被開槍的媽媽;或是從其他女人身上找尋媽媽身影,以及想起準備上戰場的爸爸,離家前不忍回頭看他們最後一眼。書寫和發聲是為了對抗遺忘,戰時孩童的集體見證才能還原平凡人物活過的真實。長大後的他們急於留下的不只是失去童年的創傷與痛苦,更有對父母的無盡思念。

◆「赤色百科」烏托邦系列五部曲 ◆

本書是烏托邦系列五部曲中的二部曲,此系列為亞歷塞維奇耗時數十年,訪談超過千人所寫下的「蘇聯」人聲紀錄,內容橫跨二戰、蘇聯對阿富汗戰爭、車諾比事件至蘇聯解體,留下這段長達七十多年的歷史見證,關於一場社會主義實驗的理想和殞落,與其中小人物在國家敘事下被忽略的集體聲音。五部曲依照原文出版時間分別為:《戰爭沒有女人的臉》、《我還是想你,媽媽》、《鋅皮娃娃兵》、《車諾比的聲音》、《二手時代》。

作者介紹: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1948年生,記者出身。父親是白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因為作品在國內被禁,電話被竊聽,被禁止參加任何公開活動,因此她2000年離開家鄉,受國際避難城市聯盟協助流亡歐洲其他國家。她於2011年曾回到白羅斯居住,其後又因為參與白羅斯民主抗爭活動,反對統治近三十年的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而在2020年必須再次離開家鄉;即使如此,她仍心繫著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切。其作品以新文體寫成,此為諾貝爾文學獎從未出現過的體裁。這樣的寫作技巧,來自俄國口述傳統。讓世人得以看見映射眾多情感的世界,透過拼貼許多聲音,使作品介於報導文學與散文之間,是一種記錄真相的文獻文學。她每部作品都花費數年書寫,訪問數百人,對象跨越數個世代,從1917年到今天。可說是關於蘇維埃靈魂的長篇史詩。其描繪的人性拼圖和提出的問題,使其作品不僅是關乎蘇聯而是甚至於全體人類。

搶先試閱:〈我們把一整座公園吃了,不剩下一片葉子〉

每當我講起這些事時,嗓子會立刻失聲,然後就說不出話來了。

我們是在戰後才到明斯克的。我出生在列寧格勒,在那裡忍受過封鎖的煎熬。那是列寧格勒圍城戰,當時整個城市的人都陷於飢餓之中。我的爸爸死了,是媽媽救了我們這三個孩子。一九四一年,弟弟斯拉維克出生,所以圍城時他有多大?六個月,就六個月大,媽媽也把這個小傢伙救活了。但是,我們失去了爸爸,列寧格勒所有人的爸爸都死了。也許爸爸都要死得快一些,媽媽才能活下來。也許,她們本來就不會死,不然我們怎麼活下來?

我們突破封鎖,逃離了列寧格勒,生命的出路把我們引向了烏拉爾。到了卡爾平斯克市,大家說首先要搶救的是孩子,我們學校轉移到了大後方,一路上,大家都在不停地說著食物和父母。在卡爾平斯克,我們被放進公園裡,我們不是到公園裡閒逛,而是去那裡找東西吃。我們特別喜歡吃落葉松,茂密的松針是那麼可口。小松樹的嫩芽我們也吃過,還啃過小草。經歷過圍城後,我認識了所有可以吃的野菜野草,因為困在城市裡的人都已經吃遍所有植物了。一開春,公園和植物園裡連一片葉子都不剩,而卡爾平斯克的公園裡有許多酢漿草,我們都叫它﹁兔子菜﹂。一九四二年,烏拉爾也遭受了飢荒,但是不像在列寧格勒那麼可怕。

在我住的保育院裡,全都是從列寧格勒來的孩童,我們總是吃不飽,很久都沒能好好吃飽過。我們坐著上課,連紙也吃。分給我們的食物都要斤斤計較……我就坐在桌邊,這是早飯時間。我看到了一隻貓,活的貓,牠從桌子底下鑽了出來。﹁貓!是貓!﹂所有孩子都看見了,開始追趕牠。保育員是當地人,她們看著我們,像在看一群瘋子。列寧格勒一隻活貓都沒剩下,一隻活貓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食物,夠我們吃一個月了。

我們說的這些事,他們都不相信。但我記得,他們經常撫摸我們,擁抱我們。在我們頭髮長到可以剪掉之前,沒有人曾經提高嗓門對我們說過話。在離開列寧格勒前,我們都被剃光了頭,男孩和女孩都一樣,還有些人的頭髮因為餓太久而掉光了。我們不玩遊戲,沒力氣跑著玩。我們只能坐著,看著,吃下所有能吃或不能吃的東西。

我不記得,是誰在保育院裡講過德國俘虜的事。當我看見第一個德國人時,立刻就明白了,他是俘虜,他們在郊外的煤礦坑裡幹活。直到今天我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跑到我們的保育院,而且還是列寧格勒的孩子所住的保育院?

我看見他了,那是個德國人,他什麼也沒說,也沒乞求什麼。我們剛剛吃過午飯,很明顯的,我身上還殘留著午飯的味道。他就站在我旁邊,嗅聞著空氣,不由自主地蠕動著舌頭,好像嘴裡在咀嚼著東西。他試圖用手抓住舌頭,讓它停下來,但是它還在動。我不忍心看到餓肚子的人,絕對不能!我們所有人都有這個毛病。我跑著,叫住一個小女孩,她還剩下一小塊麵包,我們把這塊麵包給了那個德國人。

他連聲說著﹁坦克申,坦克申﹂,一直跟我們道謝。

第二天,他和同事又跑來找我們,他們都穿著笨重的木鞋,咯噔咯噔地發出聲響。我一聽到聲音,就跑了出去。

我們知道他們來了,甚至是在等著他們。所有剩下食物的孩子都跑了出來。我把在廚房值日時給我吃一天的那塊麵包全留了給他們,晚上我把飯鍋刮了個底朝天,撿剩下的東西來吃。所有的女孩都會給他們留下些吃的,至於成天吃不飽的男孩有沒有人留下些什麼吃的,我不記得了。

保育員罵了我們,因為有女孩餓昏了,但是我們仍然偷偷地為這些俘虜留食物。

一九四三年,他們不再到我們這裡來了,那一年生活變得輕鬆了些。烏拉爾地區的飢荒緩解了些,保育院裡有了真正的麵包,粥也夠吃了。

直到今天,我還是不忍心看到有人餓肚子。前不久,我在電視上看到難民,不知道哪裡又發生了戰爭,射擊、槍戰。飢餓的民眾拿著空空的盆子排隊,我記得這種空洞的眼神,我跑到了另一個房間,歇斯底里症發作了。

撤離到大後方的第一年,我們都沒有空去理會大自然,喚起我們的只有一種欲望― 嘗嘗看,能不能吃?過了一年之後,我才看見美麗的烏拉爾自然風光。野生的樅樹、高高的野草、整片稠李林,還有美麗的落日!我開始畫畫,沒有顏料,我用鉛筆畫。我畫了明信片,寄給自己在列寧格勒的母親。我最喜歡畫的是稠李花,卡爾平斯克市四處散發著稠李花的芬芳。

好多年了,我還保留一個願望,我想重回那裡一趟,想去看看我們的保育院還在不在。房子是木頭建造的,在展開新生活時,它是否依然無恙?城市公園現在怎麼樣了?我打算春天的時候去一趟,那是鮮花盛開的時節。到現在我還是無法想像,那時的我如何吃下一大捧的稠李,甚至它們都還是酸澀的青綠色時。但當時,我們就是這樣吃的。

圍城解除後,我知道,城裡的人可以吃下一切東西,甚至是泥巴。集市上有人在賣泥巴,賣的是焚燒後的巴達耶夫斯基糧庫裡的泥土,尤其是灑過葵花籽油的更受歡迎,或者是混合著果泥燒過的泥土,這兩種泥土都賣得很貴。我們的媽媽只買得起最便宜的那種泥土,那些泥土上放過醃魚的大木桶,只有鹹味,還有魚的腥味。

我會為鮮花快樂,為青草歡喜,這種單純的快樂不是一開始就能夠做到的,而是在戰爭過去十幾年後才慢慢學會的……

⏩⏩閱讀更多 貓頭鷹出版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我還是想你,媽媽》

 
避開具破壞性的職涯終結站
如果廣受歡迎的領導風範特徵已經發生變化,影響領導風範的錯誤也是如此。《氣場》一書作者,經濟學家席薇雅.安.惠勒10 多年來深究此議題,調查近4,000名專業人士,以真實數據和深入採訪,揭示何謂領導風範與指引,以下為其透過焦點小組與訪談,整理職涯致命誤區,提點在領導養成之路上如何避免鑄下大錯。

許瑋甯、楊謹華獲金鐘獎為何都感謝先生?
究竟背後是怎樣的婚姻,才能成就許瑋甯和楊謹華兩位優秀的演員?令人好奇 許瑋甯與邱澤延續電影《當男人戀愛時》愛情CP,不但談了戀愛還結了婚,讓浩婷和阿成的悲傷結局,在現實生活中圓了滿。而入圍8次首獲金鐘獎的楊謹華,在臺上致詞的美麗倩影,也讓我們看到了有另一半的支持,即使一路上走來遭遇挫折,還是可以活出自信和風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