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1/06/13 第747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話題
焦點新聞
社會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累計411死致死率3.2% 通報及醫療體系不足恐是關鍵
記者謝承恩、蕭羽耘、陳雨鑫、許政聯合報

雙北提高新冠肺炎疫情警戒至三級即將滿月,我確診病例破萬,昨天新增廿六例死亡,其中有六人從確診到死亡不超過五天,有七人死後才確診。國內染疫致死率已達百分之三點二,高於新加坡、日本及美國等,專家認為,患者年高、通報及醫療體系不足,導致患者未及時接受適當醫療,恐怕是我致死率高升的主因。 □ □

昨天公布的死亡案例中,包括北投猝死一家三口,分別是案一一六九七、一一六九八與一一六九九。案一一二○七是在電視台洗手間身亡的攝影師,還有一○二歲的人瑞為案一一六二一,咳嗽四天後過世,是目前最高齡的死亡案例,他們都是家人和朋友的摯愛,如今化為一個個死亡案號。

莊人祥研判 高齡是主因

國人染疫死亡率為何如此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死亡案例中,八十歲以上占百分之卅一,七十至七十九歲占百分之卅,六十到六十九歲約百分之廿八,研判高齡、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是致死率較高主因。

過去一年沒準備□很可惜

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死亡病例與是否及時找出患者並通報、醫療體系能否及時接住患者有關,世界各國在染疫初期,死亡率都較高,例如義大利和武漢,待疫情控制與醫療體系量能穩定後,死亡率便會下降。台灣致死率高是因為目前處於疫情初期,但過去一年未習得他國經驗,也沒有及時準備,非常可惜。 □ □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染疫死亡率高是因為病人突然大量增加,民眾對於新冠疾病認知欠缺,其次是醫療體系人手不足、抗疫經驗少,導致醫療量能緊繃;六十歲以上患者比率高,高齡者容易演變為重症,甚至死亡,都是死亡率高的原因。

醫療量能若到位 可下降

除了通報體系與醫療量能,正確的藥物使用也非常重要。蘇益仁指出,美國去年疫情嚴重,但致死率並不高,主要是美國的治療極有節奏,患者得到適當的治療與藥物,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引進單株抗體等藥物,也有助於輕、中症患者治療。蘇益仁和黃立民皆認為,隨著醫療體系量能到位,國內致死率有機會下降。

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新增本土案例二五○例,境外移入一例。雙北第三級警戒將滿月,是否疫情已經可控?指揮官陳時中說,疫情沒有很大變化,也沒有突發惡化,只能說先穩住,穩住後再把應該做的事情一步步做好,雖然現在Rt值較低,但沒有鬆懈本錢;呼籲大家端午假期留在家裡,避免外出聚會。

陳時中表示,病毒頑強,根據這一波疫情發現,沒有長期接觸就可能染疫,家戶內也容易傳染。目前希望從前端找出病人,各地設了許多篩檢站,並著手在基層醫療機構、企業快篩,家戶用快篩劑已有幾家申請進口,很快將准許進口,期盡速找出病人,避免親屬、社區接觸感染。

目前一二七四六例確診,分別為一一五四例境外移入,一一五三九例本土病例,卅六例敦睦艦隊,二例航空器感染,一例不明及十四例調查中,確診個案中四一一例死亡。

 
TOP
話題
政治內線交易?雙北質疑AZ疫苗分配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AZ疫苗後天開打,指揮中心規畫,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年滿六十五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者就符合資格,約一五○萬人。各縣市疫苗施打標準不同調,還有縣市稱「先打先贏」,可能上演「疫苗之亂」;新北市長侯友宜質疑疫苗如何分配、台北市長柯文哲暗諷「政治內線交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疫苗數量依各地接種人數分配,絕無不公。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說,七十五歲以上長者,預計施打率為五成五至六成;因符合資格的長者約一百五十萬名,至少還是會有六十萬人打不到。

六都AZ疫苗配發,新北市八點三萬劑最多,其次為高雄八萬劑、台北市及台中市各七萬劑、桃園及台南市各五點六萬劑。指揮中心表示,AZ疫苗分配是依各地一到三類未接種人數的六成、長照機構六成、全數洗腎病人及七十五歲以上民眾人數的百分之廿七來計算。

各縣市疫苗施打標準不同調,台北、新北及台中市表示,可能只有八十五歲以上長者打得到疫苗;桃園市八十一歲、新竹市八十歲、宜蘭縣八十八歲以上長者優先。苗栗臨時喊卡,則被網友罵翻。台東縣府則通知滿七十五歲先預約登記,不論是否為原住民,都是先打先贏。

柯文哲說,北市前晚才從媒體知道要發疫苗,高雄市怎麼一周前就知道要發?股市內線交易是很嚴重的事,不曉得在政治場域,內線交易要算什麼罪名?侯友宜說,陳時中曾說疫苗分配要有戰略部署思維,新北為何比高雄少,「我也想知道」。

雙北疫情重災區目前預估僅能供八十五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柯文哲說,今天上午八時開放預約,北市只有七萬支,再扣掉中央寄放的一點二萬支,剩下五點八萬,北市大概只有八十五歲以上長者有機會打到。侯友宜表示,疫苗配發數量不足以施打所有七十五歲以上長輩,第一階段以八十五歲以上優先。

外界指高雄九點○一萬劑疫苗較新北多?莊人祥說,高雄是分配八萬劑,其他一點○一萬劑是供國軍專案使用,北市國軍獲配四千劑,均非在這次一至六類施打對象中,屬第七類人員,不能列入計算;至於北市稱僅拿到五點八萬劑疫苗,莊人祥說,還有一點二萬劑包含中央防疫人員。

外傳高雄市提前獲配疫苗,莊人祥表示,各地方均獲通知疫苗六月十一日完成封緘檢驗,高雄並無提早獲配及提前開打。高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說,中央不可能獨厚高雄,指揮中心在九日就公布公費疫苗優先施打對象,也預告十二日配送疫苗,高雄據以造冊,從民政系統抓出長者人數,「這是簡單的數學問題,沒有什麼高深的學問」。

 
TOP
新北疫苗配輸高雄 國民黨:無法理解指揮中心分配基準
記者周志豪/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日本援贈AZ疫苗,部分配送各縣市,但人口數位居全國第一的新北市雖分配到8.3萬劑,卻比高雄市9.01萬劑少,國民黨晚間呼籲,疫苗配發應放下政治考量,對配發量與人口數不成比例縣市,應再配更多疫苗。

國民黨指出,以75歲以上人口數來看,新北約20.2萬、台北約19.2萬、高雄也才16萬;若按疫情,雙北與苗栗縣總確診數也仍位居全台前三,所以不論是以總人口數、高齡人口數或疫情嚴峻度,都無法理解指揮中心分配基準。

對於指揮中心以高雄市配發疫苗中有1.01 萬劑屬國軍專案,國民黨質疑,疫苗配發含專案數的不僅只有高雄,且高雄市就算扣除專案配發數,仍取得相當高的疫苗數,指揮中心配發標準未能考量疫情嚴峻度,令人不解。

國民黨表示,先前蔡政府曾說,疫苗配發會考量高、中風險區戰略部署,既然如此,位處疫情熱區的雙北疫情明明還嚴峻,中央配發給雙北的數量怎麼會都比高雄還要少?

國民黨呼籲,請指揮中心放下政治考量,檢討不合理的疫苗分配方式,並向國人坦承、公開透明的說明分配基準。

 
TOP
焦點新聞
國內新冠致死率飆升 專家揭背後原因「恐藏確診黑數」
記者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未趨緩,全台確診人數達12746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死亡個案新增26例,國內已累積411例死亡,致死率達百分之3.2%,高於全球致死率2.17%。專家認為,台灣致死率高,原因包括篩檢數不符現狀,恐有確診黑數,讓致死率不精準,此外到院前猝死事件層出不窮,指揮中心僅歸因於隱形缺氧,恐未必能如此帶過。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吳俊穎與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梁立霖合作的研究團隊,去年透過跨國大數據,找尋預測新冠肺炎死亡率的相關指標。吳俊穎表示,團隊分析169個國家、75億人口的大數據發現,新冠肺炎死亡率較低的國家,通常檢測數較多、政府效能較好、人口結構較年輕、病床數較多或交通較不便利。

吳俊穎表示,致死率是由確診死亡數除以該國總確診人數,藉此算出疾病致死機率有多少;而死亡率則是由死亡人數除以總人口數,若未全面篩檢情況下,無法確定多少人因感染死亡。

台大醫院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表示,日本去年疫情起初爆發時,起初PCR篩檢量有限、防疫旅館不多,刻意不檢查輕症,讓他們在家自主管理,這樣的結果導致致死率最高升到百分之六,直到日本第二波疫情出現,在提高PCR量能後,開始大量檢測,找出許多年輕無症狀感染者,在確診數增加後、同步稀釋掉致死率分母,讓致死率降到百分之一點七。

林氏璧認為,台灣六十歲以上重症率餘三成,高於世界各國,原因出在很多確診分母數沒被檢驗出來,漏掉許多隱形傳播鍊,加上前一波社區感染,重症者病程尚未結束,每天死亡人數依舊維持十、二十例,若找出無症狀速度沒有加快,致死率就會一樣高。

到院前死亡人數持續加增,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自五月十一日至六月十一日,統計到院前死亡共有三十九位,佔死亡人數百分之十點五。林氏璧擔憂,台灣到院前死亡或猝死比例高於他國,雖然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認為是隱形缺氧造成,他認為可能無法斷定解釋,建議猝死、到院前死亡應解剖釐清死因,讓政策仍有改善空間。

吳俊穎提醒,過去會建議針對熱區篩檢,其陽性率較有代表意義。而政府近期將引進居家篩檢試劑,他也提醒民眾,篩檢陰性不代表未來不會染疫,尚未施打疫苗前,仍要做好防疫千萬別大意。

 
TOP
試劑難買 企業快篩處處卡關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聯合報
苗栗京元電子爆發大規模群聚後,企業尋求自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企業快篩原則,但對企業來說仍舊困難重重,光是篩檢試劑都難以取得,且企業要特別騰出空間安置快篩陽性,讓不少企業「想篩卻卡關」。指揮中心則表示,企業快篩媒合已交由經濟部協助,盼能盡最大能力協助企業。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造成社區感染流行的英國變異株「非常頑強」,為快速找出染疫者,各縣市設置非常多的篩檢站,同時也希望透過企業快篩及居家快篩,盡早可以找出患者。

只是企業雖有意快篩,實際上卻是到處碰壁,一位不具名企業主管指出,自指揮中心提出企業快篩原則後,立即採購快篩試劑,但到處碰壁,還有業者規定要購買「超大量」的試劑,最後是透過友人自國外進口快篩試劑才買到貨,光是試劑至少就花廿多萬;另一企業指出,快篩試劑採購並沒問題,但沒有安置陽性員工空間。

「對於企業而言,只要有一位確診就可能影響營運。」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認為,所有台灣重要企業,如台積電、IT產業都應該設置企業快篩,畢竟疫情會影響公司營運,他表示,企業目前沒辦法都設置快篩,恐怕與中央只給了原則,後續都交由企業自行去處理有關。

蘇益仁表示,企業快篩指引應盡速公布,地方政府及衛生單位,最好能快速協助企業與醫院媒合,盡早建立起企業快篩,既然企業有心要自費執行,就應該給予最大的支持。

對居家快篩,蘇益仁則認為,開放後需要好好向國人說明,位於熱區篩檢才有意義,否則在非熱區,如幾乎沒案例的縣市,居家篩檢也只會篩出更多偽陽性,非熱區縣市衛生單位可嘗試先做百人或千人篩檢,再決定建不建議轄內民眾做居家快篩;屬熱區的雙北,他強烈建議家戶都要篩,他相信雙北傳播鏈已非常深入社區,應達到「普篩」等級,才能及早阻斷傳播鏈。

食藥署日前已核准三款居家快篩試劑可專案進口,最快本周業者就有機會可鋪貨至台灣。食藥署醫□組簡任技正林欣慧表示,目前居家快篩指引還在研議中,但會在居家快篩試劑抵台前,訂定居家快篩指引並對外公布,提供民眾依循。

 
TOP
重押國產疫苗 恐畫餅充饑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台灣5月再度爆發疫情之前,民眾因國內並無染疫顧慮,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意願也不高,政府顯然不急著加大爭取疫苗的力道,似乎還有國產疫苗可以期待。

不料疫情復發,政府終於浮現冠冕堂皇的企圖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30日宣布,疫苗自製自用是國家既定政策,「國家必須掌握COVID-19疫苗為戰略物資」,已向高端疫苗(6547)和聯亞生技兩家疫苗業者分別採購500萬劑疫苗,並視需求各追加500萬劑。指揮中心解釋,加上已向國外預訂的2,000萬劑,在國內加購的數量是以1,500萬人接種,涵蓋人口65%為規畫。整份新聞稿的言下之意是,疫情指揮中心似認為向國外採購的2,000萬劑已經夠用,若是不夠,再向國內追加訂單即可。

高端疫苗二期剛解盲,聯亞疫苗二期預計6月底解盲,都希望在台灣取得緊急使用授權 (EUA)後,最快7月供貨。為釐清外界疑慮,疫情指揮中心解釋,AZ和莫德納疫苗也是在第二期或第三期臨床實驗未完成前,即拿到訂單。

的確,以美國為例,早在去年8月以前,美國政府便已分別向莫德納、輝瑞 □ BNT、AZ、嬌生、賽諾菲和葛蘭素史克簽約採購,且都是在EUA之前。

至於原被寄予厚望的賽諾菲□葛蘭素史克的疫苗,由於對年長者試驗效果不佳而在去年底延後第三期試驗的計畫,直到上個月才終於進入最後階段。若能如願在今年第4季派上用場,賽諾菲 □ 葛蘭素史克仍可做為追加疫苗,以及充做施打疫苗進度落後的開發中國家所需的疫苗。

由此來看,國產疫苗能讓國人有期待,但不能奢望能在7月派上用場,因此1,000萬劑的國產疫苗訂單,目前看來只是畫餅充饑。

澳洲國產疫苗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澳洲政府去年向昆士蘭大學和生技公司CSL合作開發的疫苗預購5,100萬劑,是當年採購四種疫苗的其中一種。不料這款尚在第二□三期實驗階段的疫苗出現所謂HIV偽陽性反應,不得不在去年底放棄,澳洲發展國產疫苗的美夢告吹。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極端例子是越南,由於採購主要透過COVAX管道,越南採購量覆蓋率(21%)和疫苗接種覆蓋率(0.6%)今年初比台灣還低,如今也成為美、日兩國捐贈疫苗的對象;越南疫情4月中再度爆發疫情,但情況比台灣輕微。

台越官方防疫思維接近:都排斥採用中國大陸製疫苗,也都指望國產疫苗。越南其中一家Nanogen已進入第三期實驗,如果進度順利,將自8月起量產。但5月疫情復發後,河內當局已調整單押國產疫苗的做法,正和俄羅斯製藥機構 Gamaleya協商取得授權,由兩家本土廠商生產 Sputnik V疫苗。此外,越南也準備和輝瑞簽約採購3,100萬劑的BNT疫苗。甚至在本月批准了大陸製的中國國藥集團疫苗。

越南將成立規模11億美元的基金,要在今年內為國內9,800萬人口購足1.5億劑疫苗,足供76%人口所需。台灣目前規劃採購量所涵蓋的人口,卻仍只有65%。

 
TOP
驗屍風險大 檢察官擬優先接種
記者謝承恩、蕭羽耘、陳雨鑫、許政聯合報
國內疫苗嚴重短缺,死後確診比率高,近來在家猝死案例越來越多,檢察官協會前天發出聲明,籲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盡早為承擔相驗風險的檢察官等高風險者施打公費疫苗,以免成防疫破口。指揮官陳時中昨天終於回應,考量檢察官、書記官等可能直接接觸染疫個案死者,近日將盤點納入接種名單。

檢察體系近來針對在家猝死、非刑事犯罪所生的死亡,是否應該衛生局人員進行行政相驗還是司法相驗,與指揮中心有一波論戰;還有民眾投訴,獨居的親戚突然在家死亡,打遍衛生局跟一九九二電話,卻仍遲等不到死亡證明,也沒人到場採檢、不確定是否是染疫才突然死亡。

陳時中日前被詢問時,只說猝死者,檢察官會小心處理。等於將非刑事案件的死亡、但猝死的案件,都交由檢警以司法相驗處理,並由法醫採檢。

不過,目前處理相驗現場的員警都已被列入可接種疫苗行列,但第一線檢察官、書記官等仍未被列入。檢察官協會前天發布聲明指出,檢察官於疫情嚴峻期間,必須承擔外勤相驗工作,檢察官與所配置的書記官、司機人員應列入高接觸風險工作者,籲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盡早為檢察官施打公費疫苗,以免成防疫破口。

檢協會指出,檢察官就非病死、可疑非病死者負有相驗責任,近來部分意外死亡個案,死後有確診反應,檢察官執行外勤相驗職務、訊問死者家屬,都承受高度染疫風險,建請指揮中心應將檢察官等需負責相驗工作者列入「高接觸風險工作者」。

陳時中表示,前幾天大家反映如法醫、檢察官可能要處理確診者屍體,有染疫風險,已經在清點名單,凡是在熱區內可能接觸染疫死者的相關人員,將準備列入疫苗接種名單。

另外,最近缺血,有人建議捐血者可優先打疫苗,陳時中指出,疫苗不是治療藥物,捐血打疫苗並非優先,但近日有相關檢察官反映,相驗時需要直接處理屍體,可能有確診者,待清點第一線名單,尤其熱區內的相關人員,若接觸時有染疫的風險,考慮列入接種名單內。

基層檢察官強調,主管機關應把檢察官、書記官列入第三順位施打對象,保障相驗遺體第一線人員安全。

 
TOP
三級警戒將滿月 「惜篩如金」錯失先機
記者鄭朝陽、蔡容喬、吳淑君/連線聯合報
台灣實施三級警戒即將滿月,疫情尚無明顯緩解跡象,公衛界認為,當下疫情難以有效控制,除了缺乏疫苗,檢測做得不夠也是主因,接下來要避免封城、甚至全民回歸正常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擴大檢測、提高檢測頻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去年就定調不快篩、不普篩,主要擔心偽陽性高會造成社會恐慌及醫療量能負載過大;若偽陰多,也易讓無症狀感染者到處傳播。但上月中旬社區感染疫情爆發,雙北率先打破「陳」規展開快篩,輔助PCR檢測確認,陸續找出潛在陽性確診者,中央直到近日才陸續開放企業快篩等作法,遭批「惜篩如金」、超慢部署。

立委邱顯智日前質詢陳時中要求開放居家快篩,陳指可鼓勵業者進口居家快篩試劑,但嗆「現在沒人進口是要審什麼」。隨後陳時中態度軟化,指只要合適的快篩產品都不會禁止。

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看不下去,指陳時中根本在鬼扯,「如果不知道早有國產試劑已通過授權,你在當什麼衛福部長?」郭表示,國產抗原快篩試劑已有十九種,新加坡、香港用的就有MIT(台灣製造)產品,只是衛福部一直不開放快篩,也規定不得在藥局等通路販售,造成業者去年只好轉向國際搶疫情商機。

國產快篩試劑業者也是滿腹苦水。業者說,他一年出口幾億支快篩試劑,但中央禁止快篩,只好到國外拿認證授權;現在國內要用,其實不必再申請繞遠路,只要給有國際認證產品緊急授權即可,「偏偏政府不是這麼想的,什麼都要申請」。

「問題出在法令太老舊。」業者說,中央日前還堅持快篩要由醫事人員操作,作法太僵化,國外現在大學宿舍都提供試劑讓學生快篩,買試劑很方便,價格也便宜,這是全民抗疫良方,中央應提升PCR檢驗能量,輔助全民快篩。

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樂見政府終於要開放居家快篩,指快篩是人權,不能當作控制疫情的權力。韓國、英國、德國、新加坡等國家都用快篩搭配快速的PCR檢測,成功撲滅社區傳染,現已走到快篩陰性才能上班上學階段,加上疫苗,就能逐步解除管制。他認為對抗社區大流行,檢測和疫苗是兩大工具,可惜台灣一年來沒好好部署。

 
TOP
全台12萬聽障者 僅300手譯員
記者張哲郢/新北報導聯合報
近年來在電視政見會、防疫指揮中心記者會等場合中,都可以看到手語翻譯員為聽障者忙碌轉譯內容,很多人不知道,全台逾十二萬名聽障人士,只靠三百多名手譯員為他們轉譯,而這些手譯員絕大多數是「臨時工」,工作有一搭沒一搭,既沒保障,久而久之手譯服務品質也跟著走下坡,折損聽障者知的權利。

手語是聽障人士的語言,也是對外溝通的橋梁,目前通過合格認證並由衛福部社家署匡列可派案服務的的手譯員僅三百多人。中華民國聾人協會表示,全台幾乎找不到專責的手譯員,且因工作機會有限,為公平起見,必須輪流派班,手譯員就成了拿鐘點費的臨時工。

以地方議會和立法院來說,縣市長和行政院長總質詢期間,會搭配一名手譯員,但只有總質詢才有,其他部門、委員會質詢全省略了。

有手譯員感觸很深,透露就有立委認為手語翻譯是很小眾的需求,「幹嘛要請兩名手譯員,用一個就好啦!」新北市議會也沒有常設的手譯員,原因也是「大多數審議法案期間用不到」。

台灣手語翻譯協會認為,聽障者已處在接近無聲的世界,看電視轉播若無字幕和手譯,就等於鴨子聽雷。目前議會、立法院只在總質詢才配備手譯員,都只是做做樣子,縣市政府、電視台用到手譯員的機率更少,也缺乏民眾投入手譯的誘因,造成手譯環境逐漸惡化。

「我胸悶、右下腹隱隱作痛,不知道怎麼跟醫師說。」就醫看診是聽障者阿田(化名)最困擾的事,有時簡單症狀可筆談,但醫師說了哪些注意事項,就不太可能寫得完整。且不是每家醫院、診所都能找手譯員幫忙,有些手譯員若不常接觸醫藥專業,無法用手語精準表達,溝通也可能有障礙。聾人協會指出,目前手語翻譯都是承攬關係,服務過程中若出事,只能靠意外險和自己的商業保險補足。

有時手譯員放下手邊工作趕到,對方卻臨時取消,跑一趟連交通費都不夠。

【相關閱讀】

□ 台灣手語發展百年門派眾多 戒嚴時被當方言只能偷偷學

 
TOP
社會新聞
離奇!男國道自撞護欄 墜落7層樓高高架橋下慘死
記者余采瀅/台中即時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神岡區國道一號北上銜接國道四號西向引道今晚發生離奇車禍,朱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疑似自撞右側護欄,從7層樓高的高架橋下墜落地面,當場死亡;車禍及墜落原因有待國道警察調查釐清。

今晚7時12分台中市消防局接獲報案,指稱神岡區國道一號北上轉國道四號西向引道上,一輛自小客車自撞護欄,請求派遣人車搶救,約1分鐘後,消防局又接獲警方轉報,引道下方的神岡區神洲路有人從高處墜落。

消防人員趕到場,發現國道上已無傷者,一名男子從高架橋下摔落,腦漿、臟器外漏,已明顯死亡。

警方調查,家住台中豐原的朱姓男子今晚駕駛自小客車,行經神岡區國道一號北上銜接國道四號西向引道,車輛撞上右側護欄,但全車僅駕駛座車窗玻璃破裂,相當離奇。

警方初步研判朱男可能是自撞右側護欄後,人被拋飛摔出車外高架橋下,不過,也不排除是事故發生後,朱男下車查看,不慎墜落橋下,肇事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TOP
排除染疫 南港六旬男發燒 看病途中猝死
記者蔡翼謙、王長鼎/連線報導聯合報
王姓男子昨天凌晨因咳嗽、發燒,騎機車要前往醫院看病,沒想到卻在途中猝死,消防員緊急將王男送醫,急救不治,醫護人員進行新冠肺炎快篩、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排除染疫。

王妻指出,丈夫長期患有心血管疾病,對死因無意見,院方行政相驗後,以病死結案。

警方調查,王男(六十歲)前天有發燒症狀,昨天凌晨一點四十六分,他的妻子、女兒騎一台機車在前,王男則騎另一台機車在後,打算到台北市南港忠孝醫院就醫,豈料經過東新街一一三巷口,卻突然摔車倒地,王的妻女見王男未跟上,折返才發現倒地,已失去呼吸心跳,立刻做心肺復甦術並報警。

消防員到場將王男送醫,但仍回天乏術,忠孝醫院對王男做快篩及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王妻向警方說,因丈夫凌晨突發燒,所以帶他去醫院看診,不料發生憾事。

另外,新北市中和劉姓男子(四十九歲)昨天猝死家中,經查非新冠肺炎匡列者,警方通報衛生單位行政相驗,家屬憂心劉男可能為無症狀患者,希望衛生所醫師對死者快篩,確認是否為染疫者。

 
TOP
兩岸新聞
反送中2周年 逾千港警如臨大敵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昨天是香港「612」反送中流血衝突兩周年,香港警方如臨大敵,出動逾千警力,在多個鬧市和主要過海隧道、展開封鎖和截查行動。旺角下午出現堵路行動,銅鑼灣有青年被警察搜身後帶走,不過整體大致平靜,沒有大規模人群聚集。

兩年前的六月十二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不理之前的百萬港人遊行反對,堅持將「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送交立法會二讀,引發成千上萬民眾在金鐘聚集,萬人包圍立法會。後來警方大規模施放催淚彈,出現激烈的警民衝突,最後以流血收場。自此日起,香港民間提出「五大訴求」,反送中運動進入持逾百日的激烈爭持中。

此前兩天,香港警方放風,說有人發起「612」非法集結,警方將部署千名警力在銅鑼灣等地,呼籲香港市民不要參與未經批准的公眾活動。

昨天下午約兩點,大批機動部隊警察出現在銅鑼灣鬧市區,警方在銅鑼灣東角道設置擴音器,行人專用區用封鎖線禁止市民進入,及在崇光百貨外廣播,呼籲市民不要違反限聚令。在對面的怡和街有大批警員巡邏和截查路人,有身著黑色衣衫的年輕人被截停搜查隨身物品,然後被警察帶上警車。

在九龍的旺角鬧市區,警察在彌敦道、亞皆老街、豉油街一帶布防。警方說,下午約四時,有數名黑衣人在旺角登打士街近花園街交界用垃圾桶和雜物堵路,造成現場交通一度堵塞。警方到場清理路障,回復現場交通。人稱「王婆婆」的知名示威人士王鳳瑤,下午現身旺角街頭,曾於朗豪坊對街高叫「五大訴求」等口號,並稱不清楚警方有何部署。

在通往香港島的三條過海隧道,都有警察部署,主要截查通往港島方向的車輛和乘客。在紅隧九龍入口,多輛警車停泊在收費亭前,有交通警員在車前戒備。旁邊的過海巴士站則有警員上巴士,記錄巴士車牌,及搜查候車乘客的隨身物品,西隧及東隧亦有警員布防。

昨天比較轟動的是反送中時的女學生領袖周庭出獄。她因二○一九年六月二十一日參加包圍警察總部,被判入獄,昨天刑滿出獄。但周庭上午被囚車送出大欖女懲教所,隨即登上私家車離開,未有發言。其後周庭透過社交媒體表示,痛苦的半年零二十日終於完結,辛苦冒雨前來的朋友,接下來要好好休息,養好身體,因為身體在這段時間變得瘦弱。

另一個學生組織「賢學思政」,其召集人王逸戰及發言人黃沅琳,於六月十一日被警察以涉嫌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結、宣傳或公布未經批准集結拘捕。「賢學思政」秘書長陳柏森透過社交平台表明,六月十二日晚不會以組織的名義舉行任何活動,但會以個人身分站出來表達信念。

 
TOP
國際新聞
金正恩變瘦引關注!專家稱背後原因可能「很勵志」
記者魏向宇、成依華、許懿安/報導香港01

北韓領袖金正恩一舉一動都受外界注意,而在他時隔近1個月再出席公開活動的畫面曝光後,卻引起更多人討論,因為他看來瘦了不只一圈,而有專家稱如他是為了健康而減肥,對他的執政更有利。

美國《華盛頓郵報》引述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教授納朗(Vipin Narang)對NK News說,如他是為健康而減肥,可能會提升他在國內的地位,以及對於區域行為者如日本、韓國和美國來說,將提供更多可預測性,也更有信心金正恩仍將主持大局。

納朗補充稱,但如他暴瘦是因健康問題,那繼承人之爭可能已在幕後展開,北韓內部的動盪或為外部世界帶來麻煩。

NK News是以韓國一個網上媒體,2010年4月成立。它在美國、歐洲及韓國都有職員,當中包括脫北者。

駐韓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情報官布羅德卡(Mike Brodka)分析:「這可能是他健康地改變生活方,或是更複雜的問題。」他說:「現時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這已引起足夠的問題,我們須注意未來數月發生的事並找出答案。」

外界已知的是,金正恩常常吸菸,且喜歡美食與美酒。有觀察家稱,他的健康問題緣於其體重以及生活方式。

他2014年曾差不多有6周消失於公眾視野,再出現時需以手杖輔助步行。韓國情報部門稱,他曾接受手術以切除腳踝的囊腫。

金正恩2021年春天一度消失3周,一度令人擔心他是否患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但後來他再度出席公開活動,精神良好。輿論稱看來他沒有病重,只是去了一個地避疫。

韓聯社報導,韓國統一部官員證實正在密切關注金正恩的公開活動等消息,但對其健康問題沒有可以透露的事項,官員強調,韓國統一部會對金正恩公開活動的報導圖片進行分析,但不宜公開透露有關情況。

報導指,韓國統一部內部認為目前北韓未出現金正恩身體有恙的動向。

手錶細節顯示他變瘦?

在這之前,NK News在6月8日報導,金正恩最近突然變瘦引發關注,又指若金正恩是因健康問題而體重驟減,可能會涉及接班局勢和體制穩定性等問題,並指美日韓情報部門正在密切關注金正恩。

報導還比較2020年11月、2021年3月和2021年7月金正恩戴手錶的照片,認為照片顯示「錶帶扣得更緊」,反映金正恩變瘦。

北韓官方媒體朝中社6月5日報導金正恩主持勞動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政治局會議的消息,這是金正恩時隔29天公開亮相。

此外,金正恩6月7日在北韓勞動黨黨中央委員會總部大樓主持召開中央黨委和各級黨委負責幹部會議,在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前夕討論和評估了下半年的經濟政策和穩定民生方案。

延伸閱讀:

廣州疫情|近六成患者以為是普通感冒延誤求診 當局籲及時就醫

中國康希諾疫苗 厄瓜多爾宣布購買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TOP
普亭:美俄關係近年惡化 已至谷底
編譯羅方妤/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拜登和俄國總統普亭十六日將在瑞士日內瓦會面。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十一日播出專訪普亭預告片段,他表示美俄關係正處於近年最低點,還稱讚美國前總統川普,並說拜登是職業政客,和川普截然不同。

白宮表示,拜登將提到俄國發動的勒索軟體攻擊、俄國入侵烏克蘭,及監禁異議人士等令美俄關係不愉快的議題。

根據NBC十一日播出採訪翻譯片段,普亭說:「雙邊關係已惡化至近年最低點。」

普亭談到拜登和川普的分別時,稱讚川普「非比尋常且才華洋溢」,不是來自標準的美國建制派。他也說拜登作為職業政客,和川普「截然不同」。拜登當了多年參議員,這有好有不好,但不會衝動行事。

被問及拜登在今年三月一次採訪稱他為「劊子手」時,普亭回應,他聽過數十次這類指控,「我一點也不在乎」。

普亭被問及數名異議人士死因被歸咎於莫斯科當局,包括二○○六年被下毒身亡的前俄國安全局特工李維南科,他反駁「這些論調令人不解」,稱某些要為這些人死亡負責的人已被關在獄中。

普亭還說,自己對近期涉及俄國駭客向美國發動網路攻擊,及俄國向伊朗提供先進衛星技術的事件毫不知情,「這根本是胡言亂語」,普亭呼籲拜登跟他就網路安全達成協議。

普亭發言人佩斯科夫也接受美媒訪問,稱由於美俄關係差,普亭願和拜登會面,在關鍵時刻辦峰會是防止關係進一步惡化的唯一方法,是讓兩國提出各自關切議題的好機會。他說,俄方不預期峰會後有聯合記者會,白宮十二日表示拜登將單獨舉行記者會。

拜登九日起開始在歐洲進行為期八天的訪問,並於行前說:「我們不尋求與俄國發生衝突,想要一個穩定和可預測的關係。但我一直明確表示,若俄國政府從事有害活動,美國將以強而有力和意義深遠的方式回應。」

 
TOP
普立茲獎 首度頒給非媒體人
記者顏伶如、編譯林梅婕/綜合報導聯合報
肯定新聞記者採訪報導傑出表現的普立茲獎,今年頒發特別獎,肯定一位非媒體記者的目擊民眾重大貢獻,因為消息發布後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絲毫不亞於其他獲得普立茲獎的媒體人。此外,美聯社及紐約時報也分別各獲兩項普立茲獎。

普立茲獎評選委員會共同主席岡薩雷茲十一日宣布,頒發特別獎給達妮拉.法拉茲爾,她去年以手機拍下非裔佛洛伊德被白人警察以膝蓋壓頸長達九分多鐘致死的過程。

回顧二○二○年重大新聞事件發展,所有媒體報導幾乎都聚焦在三大議題:新冠疫情、種族不公及總統大選。今年獲得普立茲獎的作品,也都來自這三大領域報導。

岡薩雷茲十一日在網路直播中指出,過去一年的重大事件發展及情勢迅速變化,讓新聞媒體被迫在必須克服各種困難的狀況做出因應,「許多這些傑出報導的背後,充滿著不為人知的辛酸,因為我們的同事與全體國人,都為著染疫死亡的六十多萬人而哀悼」。

二○二○年五月廿五日,四十六歲的佛洛伊德涉嫌使用偽鈔遭警察逮捕時,當時十七歲的法拉茲爾保持距離,拿著手機拍下沙文以膝蓋制壓佛洛伊德頸部的過程。後來她將影片上傳到臉書,引發全球一片譁然。

法拉茲爾拍攝的影片成為讓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沙文定罪的鐵證,陪審團今年四月底裁定沙文遭控二級謀殺罪、三級謀殺罪及二級殺人罪三項罪名全數成立。

去年美聯社針對種族爭議的抗議示威活動和新冠肺炎造成年長者大量病逝的報導,獲得兩項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包括特寫攝影獎和突發新聞攝影獎;紐時則以新冠疫情期間做的大量數據分析報導,也獲得兩項公眾服務獎。

在紐時獲得普立茲公眾服務獎的評語中,評審寫下「勇敢、有先見之明、全面報導」,並「提供大眾所缺的數據」協助社會抗疫。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