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04/02 第88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話題
焦點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美點名台灣貿易障礙 指對汽車、美豬牛等設限
記者陳熙文、黃婉婷、張文馨/連線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四月二日宣布「對等關稅」,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三月卅一日公布「二○二五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再度對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表達關切,同時點名台灣對符合美國規定的汽車設有技術性貿易障礙。

美對等關稅公布前出報告

美國貿易代表署每年評估美國對外貿易的障礙,並將報告送交國會。報告內容指出,台灣在二○○二年一月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時,採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一九五八年協議的汽車標準,台灣交通部於二○○八年四月放寬限量進口美規車,但限量數字卻調降;部分美國車商希望定期引進新款美製車型來促進消費者對自家品牌的興趣,但在台灣卻遭總量管控。

報告另關切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並對進口豬肉的萊克多巴胺最大殘留容許值(MRL)做出規範等作法,「不正確地暗示美豬產品(包括萊克多巴胺豬肉)存在食安疑慮。」報告指出,美方已多次向台灣表達關切。

呼籲對美牛全面開放市場

在美牛方面,報告提到台灣二○二一年解除卅個月齡以上牛隻的美牛和牛肉產品進口禁令,但台灣尚未解決長期以來對美牛產品的其他貿易障礙,仍以狂牛症(BSE)為由禁止進口牛絞肉,對某些美牛內臟產品實施繁瑣、「沒有科學根據」的進口檢查。

美方持續呼籲台灣依據科學、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指引及二○○九年美台牛肉協議,全面對美牛開放市場。

我經貿辦:持續與美溝通

針對美方的評估報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將持續與美方溝通;外交部表示,會強化對美及各國的雙邊經貿關係,為我國廠商拓展海外市場或投資布局提供有利的保障與待遇。

經貿辦分析,這份報告與我國相關部分,與二○二四年大致相同;相較於往年,今年多出的部分包括美國利害關係人士認為台灣主管機關針對使用美國豬肉場所的查核並不合理,包括進口商、經銷商與食品服務設施;且台灣主管機關查核該等場所的頻率,也干擾業者正常營運,造成業者不願購買美國豬肉。

經貿辦指出,各國政府為維護國民健康、安全、產業結構等考量,都會實施若干貿易管理措施,至於這些長期措施的合理性,貿易對手國彼此間難免有不同的觀點;針對各國就管理措施所提出的不同看法,政府一向秉持善意與各國溝通,有關美方的意見,各主管機關均會以專業的態度,與美方持續溝通討論。

 
TOP
話題
回應賴17條 共軍演訓「多向抵近台島」
特派記者陳政錄、記者陳宥菘、周佑聯合報
共軍東部戰區昨天組織陸海空火等兵力,在台灣周邊聯合演訓,首度納入「要域要道封控」,提升封鎖台海能力。大陸海警艦艇編隊昨同時在台灣周邊海域執法巡查,展開「臨檢拿捕、攔截扣押」等科目演練。

演習開始後,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隨即回應,指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拋出所謂十七項策略,演習是對賴清德當局謀獨挑釁的堅決懲戒,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蓄意破壞台海和平的嚴正警告。但她也稱,針對的是台獨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大陸外交部昨指,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妄圖倚外謀「獨」分裂國家,注定失敗。

針對共軍聯合演訓,我總統府嚴厲譴責,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賴清德總統第一時間指示國安與國防等相關單位嚴密應處;國防部昨上午九時成立應變中心,國軍也啟動「立即備戰操演」,隨時視情況提升戰備,應對中共軍演。

郭雅慧表示,確保台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最大共識,並牽涉全球共同核心利益;中國作為區域一員,近日持續在台海周邊及印太區域,包括紐、澳、日、韓、菲律賓南海等區域各方國際海域,以軍事挑釁、海上灰色地帶襲擾等單邊行徑,破壞區域安全穩定、片面升高區域情勢、公然挑戰國際秩序,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麻煩製造者,總統府嚴厲譴責。

郭雅慧表示,維持區域和平穩定是兩岸共同責任,台灣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決心不變,呼籲中國回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上,為區域安全穩定與繁榮發展作出貢獻。

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中共的作為充分反映對區域和平穩定的破壞顯而易見,更顯示是「麻煩製造者」;山東號三月廿九日從海南島錦母角軍港出發,我方就一直掌握相關動態,也有海空軍應變兵力。

顧還表示,解放軍最近出現很多關於貪腐問題的報導,他們應該要好好解決內部問題,而不是在區域製造破壞現狀的舉動。

據了解,賴總統昨獲悉中共將對台軍演後,雖未召開國安會議,但也透過既有機制,指示國安會與國防部密切嚴密應處,軍方及相關部會也應適時對外說明,以安定民心。

共軍東部戰區發言人施毅昨上午宣布,一日起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於台灣周邊組織艦機「多向抵近台島」,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他並稱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

相較去年十月聯合利劍二○二四B演習科目包含「要港要域封控」,這次軍演科目轉向「要域要道封控」。大陸軍事專家張軍社指出,台灣重要航道包括巴士海峽等,要域有基隆、高雄、花蓮港,共軍演練封控台獨分子在戰時逃跑和獲取外部軍援通道。至於這次演習未有「聯合利劍」等代號,大陸專家分析,這顯示共軍對台演練已趨向常態。

美國務院:陸軍事施壓 沒正當理由

針對大陸軍演,美國國務院表示,中國大陸對台不負責任的威脅和軍事施壓行動,沒有正當理由。國務院發言人一日表示,美方正密切觀察中國大陸的軍事行動,中國大陸升級的軍事恐嚇策略只讓緊張加劇,並破壞兩岸和平與穩定。

 
TOP
試探美戰略底線 顯示「單一戰區、跨軍種」對台軍演新態勢
記者李人岳、陳宥菘/台北報導聯合報
共軍東部戰區宣布對台軍演,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分析,軍演有相當大一部分在為「川習會」做準備,在台海議題明確底線,作為將來與美溝通台海議題的籌碼。

張五岳受訪指出,中共此次軍演具有對內、對外(對美)、對台三重作用,除面對「賴十七條」、陸配等抗中反中操作,北京藉軍演向大陸內部交代;「對外」即是對美,一是針對美菲本月將進行大規模「肩並肩」聯合軍演,二是為美中領導人「川習會」做準備;對台則是做出區隔對待,因此軍演訊息不忘補充「絕不是針對廣大台灣同胞」。

張五岳分析,川普未必會把台灣問題當成交易議題,但相較於拜登時期,北京現在更想把台灣問題當作與美方主要交易的議題。他認為,從上月卅一日人民日報三版「鐘聲」評論文章來看,北京對美的基調仍是「主和」;對台則是「鬥而不破」。而北京下一次對台政策重要宣示就是「川習會」。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亦認為,此次軍演的目標對象是美國,用意在「川習會」前試探川普對台海的態度與底線,「要看川普會為了台海和平付出多少代價」,同時也顯示共軍試圖發展「單一戰區、跨軍種」的新對台軍演態勢。

另一方面,東部戰區釋出的軍演宣傳片中,出現台北一○一、西門町漢口街等台北市重要地標。林穎佑分析,相關影片雖屬大外宣之流,不過也顯示中共試圖宣示除了對台灣周邊海域的封控外,更可對本島重要地標發動精確打擊及斬首作戰。尤其相關影片應是早已製作,證明中共此次軍演已經籌備一段時間。

 
TOP
國防部:共軍愚人節軍演 傳達什麼訊息?
記者李人岳/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共東部戰區昨發動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從昨天上午七時廿一分起、到下午三時卅分為止,共發現共軍十三艘軍艦、海警船四艘,山東號航艦編隊八艘共艦,以及七一架次共機出海演習。國軍已經啟動「立即備戰操演」,目前仍以戰備部隊應處,隨時視情況提升戰備。

外界質疑共軍此次發動軍演的政治目的,是否針對賴總統提出的「賴十七條」?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中共的挑釁舉動已經不是第一天,也不是針對任何個人或政黨,而是極權國家崇尚「拳頭大就是力量」的偏執,我方認為中共這種舉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對自由民主制度的不同意、對於以武力解決不同意見的偏執,以及做為極權國家,相信拳頭大就是公理的偏頗看法。

孫立方說,中共再次對台發動軍演,究竟有多大影響或效應,令人存疑;且在愚人節軍演,到底能對台灣民眾傳達什麼訊息?也令人保留。

國防部情報次長謝日升中將表示,中共山東號航空母艦三月廿九日離開海南島,卅一日進入應變區;隨後中共東部戰區在昨天清晨宣布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聯合演訓」,演練奪取制海制空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城要道封控等課目;東部戰區隨後於八時卅分宣布派遣海警艦艇編隊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執法巡查。

謝日升指出,到昨天下午為止,共軍有十三艘軍艦、四艘海警船在台海周邊活動;另外西太平洋上有山東艦編隊八艘艦艇,距離鵝鑾鼻東南東方約二二○浬。空中兵力則有主、輔戰機、直升機及無人機共七一架次,其中卅六架次進入我應變區,西太平洋則有十四架次活動。

作計室聯戰計畫處長董冀星表示,國軍在偵獲中共軍事演習的情資與動態後,立即派遣海空對應兵力,國防部及各部隊立即成立聯合應變中心,由參謀總長梅家樹召開研析會議,隨即於上午時十時執行「立即備戰操演」。

由於共軍並未對軍演賦予演習代號,使外界質疑共軍對台軍演已呈常態化。謝日升表示,不論共軍使用甚麼名詞,我方始終依據實際掌握的敵情作研判、應處,我方認為都屬於平時的灰色地帶襲擾、軍事威懾,這方面的企圖不會改變。

第4度軍演時出現偷渡

記者蔡家蓁、王勇超、李奕昕/連線報導

中共昨無預警發動軍演,海巡署金門岸巡隊事前在金門寒舍花海域查獲大陸五十三歲鄭姓男子涉嫌偷渡;鄭聲稱受大陸迫害通緝,划橡皮艇投奔自由,人船押返調查;不到一小時陸方軍演,海警船駛入我方禁限制水域,海巡不排除兩事件皆與軍演有關。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說,這是中國第四次出現搭配軍演偷渡案例,中國不斷以各種手段測試我方反應,不排除是灰色地帶襲擾的一環。

 
TOP
焦點新聞
屆期未離境 陸配小微遭強制驅逐
特派記者陳政錄、記者翁至成、李隆聯合報

陸配「小微」被認定鼓吹武統言論,遭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由於她未依限期離境,昨遭移民署執行強制出境,她抵桃機時大喊「我愛家愛國,我有錯嗎?」隨後離境。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內政部執行公權力表現非常好;國台辦則批民進黨羅織罪名欺凌大陸配偶。

繼亞亞後,陸配恩綺、小微也被以發表涉武統言論,遭廢止居留許可,恩綺在限期最後一天,卅一日離台;小微只在抖音發表九秒「謝謝大家關心」後關閉帳號;由於她屆期未出境,昨天起確定逾期居留,移民署在新北市專勤隊召開強制驅逐出境審查會。

小微昨上午九時四十分獨自現身,當時審查會已經召開進行。網紅「八炯」和「閩南狼」則從昨天凌晨就到小微林口住處外守候,昨上午又趕至新北市專勤隊,八炯直播「不是說要堂堂正正回去,結果都偷跑」,受訪時稱「中共發動軍演,根本是要把她接回去」。

其間一名自稱八炯粉絲的民眾騎機車闖入專勤隊駐地,遭制止時怒批專勤隊女職員「你是台灣的移民署還是中共的移民署?」該職員挨罵近兩分鐘,場面尷尬。

一小時後,審查會決議小微強制出境,小微買機票後配合搭乘移民署專車抵桃園機場,她在機場移動過程中突然拉下口罩大喊,「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有錯嗎?我愛家愛國,我有錯嗎?」隨後在下午二時十分搭乘華航飛往廣州。

對此,卓榮泰說,感謝內政部、移民署、警政署從上周以來,在執行公權力表現非常好,該配合的對象也配合很好,至於該執行的對象,「內政部自然要依法繼續執行」。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則說,陸委會尊重移民署依法行政,但也呼籲國人,應該更友善包容陸配。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表示,這是民進黨當局對兩岸婚姻群體基本權利的又一踐踏,在台灣大搞「綠色恐怖」、製造寒蟬效應的又一惡行,蓄意煽動反中抗中、升高兩岸對立對抗的又一伎倆。有悖人倫,毫無人性,予以強烈譴責。

 
TOP
大罷免當院長?綠營內訌 柯建銘再嗆林濁水「匪諜」
記者蔡晉宇、黃婉婷、李成蔭、鄭□聯合報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與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連日交鋒。柯建銘昨天清晨在臉書發千字文,再度點名林濁水「假台獨出賣台獨」,「這不是匪諜什麼是匪諜?」還稱「不退黨非人也」。林濁水昨未接電話回應此事。

林濁水曾指,國民黨稱大罷免等於柯建銘當院長,就看民進黨如何化解;柯建銘回應,「你什麼台獨理論大師?掩護中國多久了」?林濁水再回,柯建銘的態度很不利於大罷免。

柯建銘昨晨在臉書點名林濁水「罪極惡質、十惡不赦」,假台獨出賣台獨出賣台灣,卻自滿所謂台獨法理大師,不懂憲法又毀憲亂言,該退黨,不退黨非人也。林濁水和黃國昌毫無二致,都是賣台亡國遺臭萬年,這不是賣台亡國什麼是賣台亡國?這不是匪諜什麼是匪諜?

對於柯建銘批林濁水「匪諜」,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說,相關指控太言過其實,他認識的柯建銘很認真問政,卻因非出於嫡系,在蔡、賴執政時期只能當萬年總召,可以理解他的鬱卒和焦慮。前立委陳學聖也說,柯建銘兩次與立法院長擦身而過,發言有其私心可想而知。

施正鋒昨與考試院前秘書長林水吉、前桃園縣長吳志揚、陳學聖等人在立院舉行記者會,指出立委審查預算是憲政職權,大罷免是去年選舉不認輸的心態,也是霸凌憲政體制,呼籲賴政府懸崖勒馬,停止操作大罷免。

國民黨則另闢戰場在立院提案加重虐童刑期,國民黨昨在新北開記者會批民進黨黨政全力消費剴剴案,卻反對加重虐童刑責。藍營透露,各縣市將陸續發動類似訴求,從地方包圍中央,進一步連結推動廢死公投案。

目前共卅五名泛藍陣營立委、八名綠營立委進入二階連署,但第一階段出現許多偽造、錯假連署。中選會昨指出,將查對後移送最高檢察署偵辦。據統計,目前被告發者共十九件。

 
TOP
板橋宣講沒動員? 綠內鬥浮上檯面
記者劉懿萱/新北報導聯合報

民進黨日前在新北宣講,現場部分椅子空出一大片,遭指是黨中央動員2000人沒到。湧言會系統市議員李宇翔批,身兼新北黨部主委的立委蘇巧慧「整天搞算計」,新北黨部執行長高碩呈回擊說,動員配額是地方黨部6750人、黨中央2000人,喊話要李別受藍營挑撥,綠營內鬨檯面化也讓地方熱議。

民進黨上月30日在板橋第二運動場辦政策宣講,挑戰萬人造勢,活動前便有議員質疑是消耗動員。活動當天部分座椅空缺,外界指是黨中央動員2000人沒到,引發黨中央、新北黨部疙瘩,加上黨秘書長林右昌、黨部主委蘇巧慧皆是新北市長熱門人選,角力意味濃。

李宇翔前天深夜發文,指最近許多人向政府或黨部提出意見,地方與中央黨部之間也常發生激烈交鋒,更直指蘇巧慧「私心有夠重、整天搞算計的沒經驗主委,一場活動可以搞到被藍恥笑,實在很無言。」

高碩呈強調,動員配額在協調會均有會議記錄,中央黨部稱新北場為重中之重,要提高動員數額,討論決議由地方黨部與黨公職動員6750人、中央黨部協助動員2000人,「地方黨部命令中央黨部動員」並非事實。

 
TOP
柯文哲第三度戒護就醫 傳今手術
記者蔣永佑、林銘翰、劉懿萱/連線聯合報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收押於台北看守所,日前已兩度因身體不適,前往部立台北醫院戒護就醫;昨天上午第三度就醫,約中午返回北所。傳出柯因左側輸尿管結石造成左腎積水,今天將接受手術,北所不願證實。

北所表示,柯文哲昨天上午確實三度就醫,按醫囑戒護至醫院回診檢查,使其受到妥適的健康照護,但具體病況應屬特種個資,不便說明。

柯妻陳佩琪昨天傍晚貼文指出,剛得知柯今天要接受手術消息,很震驚也很憂心。柯文哲胞妹柯美蘭則說非常憤怒,任何病人開刀時必須被告知,家屬也要「有知情權」。民眾黨表示,無從得知柯文哲的身體狀況,也無法了解本次戒護就醫原因,懇請主責機關盡速核准其自費延醫。

據了解,柯文哲出現身體不適後,北所依相關生理數值進行監測,審慎評估就醫需求,他首度戒護就醫,是上月廿五日前往部立台北醫院急診,接受碎石治療卅分鐘,後來血尿和嘔吐症狀依然持續。

兩天後陳佩琪舉行記者會,公開柯的病歷,指柯左側腹股溝嚴重疼痛,合併有噁心與嘔吐,尿液紅血球數值是正常值十倍以上,再下去恐有腎臟損傷甚至報廢的不可逆受損。

上月廿九日晚間,柯文哲再度傳出心臟不適二度戒護就醫,經醫師診察身體狀況穩定,向柯確認無其他不適後帶回北所照護。在此同時,民眾黨現任黨主席、立委黃國昌向北所遞交自費延醫申請書,北所回應將依羈押法、監獄及看守所收容人自費延醫診治實施辦法審核。

陳佩琪表示,北所內就只是個簡單醫務室,這些日子對柯極盡照顧,感謝醫務室的員工,但所內儀器設備有限,目前柯身體情況需要能更進一步、能更妥當、適切、有人權的醫療處置,「一個救人無數的醫師,不該自己生病時被如此對待」。

台北醫院則表示,柯文哲三月廿五日時接受體外震波碎石手術,醫療團隊基於術後疼痛管理考量,依專業開立Tramadol止痛藥,醫囑註明一日四次、每次一顆,也明確指導病人僅需在疼痛時服用,藥物由台北看守所人員保管,病人無法自行取藥。

柯文哲手術後晚上及睡前服用Tramadol止痛藥,術後廿六日早、中、晚、睡前服藥,廿七日中午再服藥後即未再服用。廿八日柯文哲回診告知醫師疼痛、血尿均有改善;當日抽血檢查腎功能正常。

 
TOP
賴總統:經濟有三挑戰 強化非紅供應鏈地位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賴清德總統昨(1)日表示,台灣面臨威權國家集結、美中供應鏈分流等挑戰,因此,台灣需強化非紅供應鏈的地位,並發展中低軌道衛星產業,並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

工商協進會昨日舉辦青年工商團體聯誼餐會,邀請賴總統出席,並以「巨變世界下的台灣經濟新局」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台灣經濟目前面臨三挑戰,包括威權國家集結造成美中供應鏈分流、數位轉型和淨零轉型。

賴總統表示,台灣未來要強化非紅供應鏈關鍵地位,不可以離開這個供應鏈,離開供應鏈,經濟發展會事倍功半。在數位轉型方面,要打造台灣為人工智慧島;淨零轉型則是要全力發展低碳經濟。

賴總統表示,上市櫃公司自2021年以來,每年獲利都達3兆到4兆元,2024年獲利更達4.05兆元,今年2025年預計可衝上4.5兆元,創下歷史新高。

賴總統說,希望台灣企業可以布局全球,積極跟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簽訂投資保障協定。為了能夠行銷全世界,要積極加入CPTPP,台灣跟美國洽簽21世紀貿易倡議希望進入第二階段,未來雙邊貿易協定不只美國,還要跟英國、加拿大陸續簽訂。

 
TOP
百日咳今年已11例 為6年最高
記者李青縈/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內再出現百日咳家庭群聚案例。疾管署昨公布上周新增2例確定病例,為上月確診的高雄2個月大女嬰的同住家人,分別是媽媽和外曾祖母。今年國內百日咳案例累計11例,均為本土病例,包括4起家庭群聚共10例,病例數為6年同期新高。

疾管署防疫醫師李宗翰指出,女嬰3月初出現咳嗽症狀,因未改善且伴隨嘔吐、哮喘等,5度就醫,發病時尚未達5合一疫苗接種年齡。女嬰第6次就診時,醫師懷疑為百日咳收治住院,3月20日確診。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女嬰母親和外曾祖母3月28日確診,但外曾祖母1月初就有症狀,曾7次就醫,推測可能為群聚的來源,其餘5名同住家人已評估投藥,並匡列接觸者99人,將監測至4月22日。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先前流感流行期,外曾祖母就醫時未被懷疑是百日咳,醫師若遇有民眾久咳不癒,應留意是否為百日咳。

國內今年累計11例百日咳,均為本土病例,包含4起家庭群聚,病例數為近6年同期最高。近6年病例34例,以3個月以下嬰兒27%為多,其次13至19歲占24%。

李宗翰說,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有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發紫、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方法,目前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1劑疫苗。

疾管署建議女性懷孕第28至36周,自費接種「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嬰兒照顧者也可自費接種1劑。

 
TOP
37項指示藥品 健保明年擬不給付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聯合報
指示用藥退出健保討論多時,衛福部健保署盤點近一年無申報量、醫療院所及醫師少開立的指示藥品共卅七項,將研擬不再給付。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說,待收集醫藥公學會意見後,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六月開會時,將進行討論,若有共識,最快八月公告,但給予六個月緩衝期,預估明年初正式退出健保。

依「健保法」五十一條,指示用藥不屬健保給付範圍,但健保開辦初期,考量醫師開藥習慣及民眾用藥需要,仍予以給付。龐一鳴說,民國八十四年健保開辦之初,健保給付指示用藥達二五一八項,歷年來陸續刪減,從一○九年起大減,目前僅剩七七一項,今年研議卅七項指示用藥退出健保,日前發函詢問醫藥公學會意見。

龐一鳴說,今年首次採用醫師使用人數評估,卅七項藥品中,使用最多的醫師人數為一二○人,最少一至二人,藥品包括緩解感冒、便秘、保肝藥及治療打噴嚏、流鼻水的過敏用藥,但小兒、急救、公衛用藥予以保留。由於使用醫師人數少,評估大家認同並支持退出健保的機會大,若順利通過,將於明年一月底、二月初正式不予給予。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健保法規定指示用藥不給付,民眾到診所掛號拿藥,健保需給付診察費等,加上民眾車資、時間成本等,健保給付指示用藥約廿億元,真正支出成本恐逾百億元。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說,若指示藥品用量大,民眾需花費四、五百元自行購買,對民眾來說是不小的負擔,需審慎研議。

 
TOP
兩岸新聞
王毅:美如果一味施壓 中方必堅決反制
記者陳政錄/北京即時報導聯合報
大陸外長王毅出訪俄羅斯,期間接受「今日俄羅斯」國際媒體集團專訪。就中美貿易戰,王毅1日受訪時說,中國從來不接受強權霸權,美方如果一味施壓,甚至繼續搞各種訛詐,中方必將堅決反制。

王毅3月31日至4月2日對俄羅斯進行3天的正式訪問,外界認為將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鋪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已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亭將會見王毅。

在見普亭前,王毅於4月1日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談,並接受「今日俄羅斯」國際媒體集團專訪。大陸外交部官網今日相繼發布王毅有關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中俄務實合作的談話後,大陸官媒央視晚間報導揭露,王毅受訪時對「中美貿易戰」的表態。

王毅說,美方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一味推卸責任,諉過於人,動輒加徵關稅,甚至搞極限施壓。這種自己生病卻讓別人「買單」的做法,不僅解決不了存在的問題,還將嚴重擾亂全球市場,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損害自身國際信譽。

王毅表示,「美國優先」不應是美式霸凌,更不能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損害別國正當權益的基礎之上。

王毅抨擊,美方以芬太尼為藉口兩次對華加徵關稅,尤其站不住腳。他稱,中國大陸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為美國提供各種幫助,美方卻無端加稅,以怨報德,到底是想解決問題,還是蓄意製造矛盾?

他認為,如果美方真的想解決芬太尼問題,那就取消無理加徵的關稅,與中方進行平等協商,尋求互利合作之道。「中國從來不接受強權霸權,美方如果一味施壓,甚至繼續搞各種訛詐,中方必將堅決反制。」

王毅重申,中方將繼續按照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致力於中美關係的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將採取堅決措施,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希望美方認清歷史大勢,作出理性選擇。

另據大陸外交部,王毅今天再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談時說,中方願和俄方落實好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共同推動中俄關係和各領域合作向前發展;拉夫羅夫則稱,俄方高度贊賞中方提出的全球倡議,完全支持「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決不允許納粹法西斯和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王毅和拉夫羅夫會談後,據中方發布,雙方一致同意,加強兩國外交部門協調,籌備好年內各層級交往,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夯實兩國關係的物質基礎;雙方也就烏克蘭危機等交換了意見,還就當前國際局勢尤其是亞太地區的動向協調了立場。

此行期間,王毅也在受訪時表態,中國大陸和俄羅斯是「永遠的朋友,永不為敵」,並對俄美關係正常化跡象表示歡迎。在談到台灣問題,王毅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果實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TOP
共軍六代戰機「殲36」10天3飛 學者:強勢警告美國
記者謝守真/即時報導聯合報
在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近日啟程展開其任內首次亞太行前,被外界認為是共軍第六代戰機,序列暫名為「殲36」的戰機,在短短10日內至少進行3次試飛,不過也有陸媒稱「殲36」已完成5次試飛。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學者看法指出,大陸試圖借六代機試飛予以強勢警告,中美很可能在軍事開啟更激烈的博弈。

《聯合早報》指,「殲–36」為共軍新型戰機,自去年12月完成首飛後,在今年3月即展開密集試飛。公開資料顯示,「殲36」於3月17日、3月25日至26日都被拍到進行試飛,其中,3月17日和26日或在上午和下午分別進行試飛。

報導稱,當「殲36」打開翼身的柔性開裂式襟翼,使扁平的機身長出尾翼後,不僅做到極小半徑轉彎且降落姿態也很平穩,顯示這款無垂尾、無平尾、無鴨翼的大型戰機,可能擁有不錯的低空低速性能。

港媒《星島日報》此前曾指,有大陸網友目擊「殲36」身影稱,四川成都上空3月17日再現「殲36」戰機,上午和下午各飛行一次。和上次不同的是,這次沒有「殲20」伴飛,起落架收起,三個發動機同時開啟。去年12月26日該新型戰鬥機首次試飛亮相,由於其機身有「36」開始的數字編號,且共軍第六代戰機目前尚未命名,外界以中國軍機序列將其非正式地稱呼為「殲36」。

英國軍事雜誌「航空航天」(AEROSPACE)和美國航空網站「航空學家」(The Aviationist)曾稱,「殲36」的設計接近美國的「B-21」隱身轟炸機,更像一款側重打擊海陸目標的戰鬥轟炸機,而非注重空戰的傳統戰鬥機,並強調「殲36」機身龐大。

大陸空軍專家傅前哨認為,目前可推測「殲36」具有超長航程、超大載荷與全向隱身的特點,因此既能獵殺敵方隱身戰機、奪取制空權,也有潛力突破敵方防空網、精確打擊關鍵單位,甚至擔任指揮多架無人僚機作戰的指揮機。他強調,由於「殲36」的作戰體系有可能顛覆傳統規則,因此無需太過在意傳統的分類方式;可肯定其技術集成與戰力會碾壓五代機,有望助力解放軍空軍改寫西太平洋的力量對比。

據《華盛頓郵報》,赫塞斯近日簽署一份秘密內部指導備忘錄顯示,把大陸視作「唯一的步調威脅」,將阻止大陸奪取台灣,與加強美國本土防禦一道作為首要任務。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研判,赫塞斯旨在安撫亞太地區的美國盟友,尤其是與美締結有防衛協定、又與大陸存在領海和主權爭端的菲日兩國,而「中國顯然也想借六代機密集試飛予以警告」。種種跡象顯示,雙方很可能在軍事開啟更激烈的博弈。

據悉,「殲36」密集試飛期間,除赫塞斯將首次出訪亞太盟國,美國總統川普官宣「全球首款六代機」F-47戰機項目,威脅對大陸等國加徵「對等關稅」。

 
TOP
國際新聞
川普「解放日」的關稅計畫 媒體披露全面課徵20%
編譯葉亭均、林文彬/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3月31日表示,他已經確定4月2日「解放日」將宣布的關稅計畫,並對宣布時間賣關子,將在美東「明天(1日)晚上或可能是周三(2日)」宣布,但財長貝森特直接預告,川普將在美東時間2日下午3時(台灣3日凌晨3時)宣布對等關稅,媒體則披露,美國將對多數進口品課徵約20%關稅。

川普在白宮辦公室被問到是否已決定「解放日」的計畫時回答,「沒錯我已決定了」,問到關稅會以「統一關稅」形式或採取不同、個別關稅稅率實施時表示,「你們兩天內就會知道」。

貝森特同日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透露,川普將在美東2日下午3時公布關稅計畫,「每個國家都有降低各自關稅、減少非關稅壁壘、停止貨幣操縱及停止補貼勞工的機會」。

白宮則表示,川普對等關稅將是「以國家為基礎」的關稅。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團隊已向川普提出如何對其他國家課徵關稅的方案,其中之一是幾乎對所有進口產品課徵20%的關稅,一些顧問認為川普傾向於徵收齊頭式關稅的選項。華郵則報導,白宮顧問已擬定草案,打算對多數進口產品課徵約20%關稅。

知情人士透露,白宮認為全面加徵關稅、並對汽車和製藥等產業祭出額外進口關稅,能讓美國聯邦政府收入增加逾6兆美元。官員正討論把這筆收入用於退稅或發放紅利,但這類措施的規劃還在極早期階段。

 
TOP
韓憲院:尹錫悅彈劾案周五宣判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韓憲法法院一日聲明,將在四日上午十一時(台灣時間同日上午十時)宣判總統尹錫悅彈劾案並開放直播。若彈劾成立,尹錫悅將免職,六十天內改選總統。

南韓警方一日提前對憲院方圓一百公尺實施清空,要求拆示威帳篷並禁止民眾通行。

尹彈劾案審理過程比預期冗長,令外界猜測憲院八名法官可能嚴重分歧。憲院法官編制為九人,目前懸缺一人,至少需六人同意才能判尹錫悅免職,否則尹將立即復職。

尹錫悅去年十二月三日發布緊急戒嚴引發政局混亂,同月十四日遭國會彈劾停職。彈劾案送交憲院後進行十一次開庭辯論,二月廿五日最終辯論結束後憲院也多次開會研討案情。四日宣判將是國會通過彈劾一一一天後、辯論終結卅八天後;韓國前鋒日報報導,這創下憲院一九八八年成立以來總統彈劾案審理時間最長紀錄。

一個多月的等待加劇朝野政黨激烈對立,尹錫悅所屬的國民力量黨多數成員要求尹錫悅復職,在野黨則說尹若復職將嚴重打擊國家憲政秩序。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多名議員一日也舉行記者會,敦促代理總統職務的國務總理韓□洙任命該黨推薦的憲院法官人選馬恩赫。共同民主黨已向韓□洙發出最後通牒,若不任命馬恩赫,將再度彈劾韓□洙。

預計四日憲院附近將有示威人群聚集。韓聯社報導,南韓警方已提前對憲院周邊實施清空措施,通知挺尹團體「國民辯護人團」等人,當地一日下午一時起將拆除其在憲院正門附近搭設的帳篷。警方也對憲院附近路段採取交通管制,部署警察機動隊保持高度戒備。

憲院附近地鐵安國站部分出口一日中午也關閉,四日該站將全天封閉。憲院周邊三處古宮等公共文化設施四日將臨時閉館,包括景福宮、昌德宮、德壽宮三處宮殿,是否延長休館將視情況而定。

若憲院駁回尹彈劾案,他將做完二○二七年五月為止的任期;若尹被判免職,六月三日前將提前改選總統,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被視為最有勝算候選人。

首爾高等法院三月廿六日才推翻李在明涉嫌違反選舉法的一審有罪判決,改判無罪。這將為他競選總統鋪路,除非大選前李因檢方上訴再遭定罪,屆時他將喪失國會議員資格且不得參選。

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李雷夫說,許多南韓人認為,這項判決似乎是在「解讀政治風向」,司法機關正試圖讓南韓政治危機透過選舉而非法院解決。

尹錫悅在另一起刑事案件因宣布戒嚴被控領導內亂,若定罪可能面臨死刑或無期徒刑,但南韓一九九七年以來就未曾執行死刑。

 
TOP
傳澤倫斯基想取消礦產交易 川普撂狠話了
編譯盧思綸/即時報導聯合報
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30日表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想退出美烏礦產協議,川普警告若輕舉妄動將面臨很大麻煩。

川普告訴記者:「現在澤倫斯基試圖退出稀土交易,如果他真的退出了,那他可就有麻煩了,大麻煩,真的很大條。」他還說:「烏克蘭想加入北約,但烏克蘭永遠不可能成為北約成員,澤倫斯基心裡很清楚這點。」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