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放話三到四周內與北京達成關稅協議,但他堅持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一對一談判,不僅阻礙其他外交手段,也引發北京疑慮,讓美中貿易戰短期內難以降溫。
兩名國務院前資深官員及一名業界人士透露,川普不願授權白宮代表與中方官員在北京展開緩和美中局勢的談判。另外,美國參議院尚未通過川普提名駐北京大使人選,白宮也並未接觸中國使館。
目前,美中缺乏任何實質外交接觸,導致兩國無法落實有效溝通。
白宮國安會前官員、布魯金斯研究所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分析,「美中之間非正式渠道行不通,是因為川普根本不希望這些渠道發揮作用」。他說,「川普希望直接和習近平對談,就像和俄羅斯總統普亭那樣」。
然而,報導指出,北京對川普堅持與習近平直接對話抱持疑慮,憂心習近平喪失優勢,若會談是公開形式,更可能像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那樣遭羞辱,因此傾向由具代表性的特使出面談判。彭博十六日報導,中方不久前任命李成鋼擔任國際貿易談判代表,似乎在等待美方回應。
事實上,國家領袖對話並非達成協議的唯一途徑,受到雙方信任的非正式特使更有靈活度,也能為談判鋪路、促成領袖會談,而且美中之間並不缺這樣的角色,比如商界人士或前官員。
知情人士透露,高盛前總裁、現任巴里克黃金公司執行董事長桑頓自請與北京接觸,他與中國外長王毅在內的高層關係良好,但白宮對此毫無興趣。桑頓本人拒絕評論。
紐約非政府組織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也表示,只要白宮開口,他隨時都願意協助。
上月曾赴北京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的參議員戴恩斯是否奉川普之命,仍然不明,該次會議焦點為芬太尼,而非貿易議題。
Politico引述兩名國會助理透露,川普甚至限制國會議員就美中貿易戰與北京溝通,多名對中鷹派議員請求與川普會面,均未獲回應。
不過,雙方祭出報復性關稅所造成的經濟衝擊,或許會成為重新啟動對話的契機。
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柯特勒打趣說:「這讓我想到約會,兩人破局後變成『到底誰該先打電話?』但這是個過程,我們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