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04/25 第886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4100億特別條例挨批胡搞 國民黨質疑6成與美關稅無關
記者黃婉婷、屈彥辰、王千豪、林銘聯合報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會昨天拍板「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共三大面向、總計四千一百億預算,其中包含撥補台電一千億元。國民黨團質疑,有六成與關稅無關;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批評,賴政府以因高關稅之名想把預算「全塞回來」。

因應關稅880億升至4100億

行政院長卓榮泰廿一日核定「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八八○億元;行政院會昨天通過特別條例草案,將美國關稅因應方案提高上限至四千一百億元。其中原本的八八○億元,增加到九三○億元作為原先的產業支持面向,其餘則是國土韌性面向一千五百億元、社會支持面向一六七○億元。

社會支持面向中,包含撥補台電一千億、撥補健保兩百億元、勞保基金一百億元、照顧弱勢一七○億元、培育高教人才兩百億元。

行政院長卓榮泰更親上火線主持記者會。他說,全球貿易秩序重整,加上複雜地緣政治變化,政府應做好全面準備,以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四大主軸,特別條例將全數移用過去歲計賸餘支應,請立法院加速審核。□

條例項目包含提供企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協助企業開拓多元市場、支持勞工安民就業、強化農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協助開拓多元市場、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挹注台電公司、全民健保及勞工保險基金、加強照顧弱勢族群及提供關懷服務、強化國土防衛能量,以及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

穩定物價 撥補勞健保

對於納入台電、勞健保撥補,卓榮泰說明,日前在產業傾聽之旅中,聽到業者擔心受到電價浮動、關稅上漲雙重衝擊,因此提出挹注台電千億、撥補勞健保,力求穩定民生物價,舒緩衝擊。

卓榮泰說,國際經濟貿易情勢出現變化,社會經濟會波動,須全面照顧弱勢族群。至於強化韌性部分,他說,台灣海空遭遇灰色侵擾,須強化海巡設施,且資安就是國安,台灣遭受網路攻擊是其他國家四倍,因此要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增加備援韌性。

藍反對撥補台電無底洞

實施期間從今年三月十二日至二○二七年十二月卅一日為止,回溯主因是美國對鋼鐵產業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鋼鋁業者近日已遭衝擊,必須彌補落差。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說,撥補台電是已被刪除的預算,行政院卻納入,「我們不是反對撥補台電,是反對撥補無底洞」。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台電沒有任何改變,不可能光要錢,除非賴政府願意讓核三延役。

民眾黨:不要愚弄人民

黃國昌說,在野黨刪減總預算二○七六億元,再加上稅收超徵可用的兩千億元,兩筆錢加起來就是四一○○億元,現在全部包在特別條例,欺騙人民要因應高關稅。該給產業跟勞工支持的項目,民眾黨團絕對支持到底,但錢要花在刀口上,不是政府胡搞瞎搞,「請不要自欺欺人,更不要愚弄人民」。

 
TOP
專題
冷眼集/偷渡4100億元預算 滿滿政治算計
本報記者黃婉婷聯合報
行政院會前晚,一輛輛黑頭車停在行政院前廣場,直到入夜才離開,原以為是在為產業支持方案收尾,豈料最後端上桌的,卻是包山包海的「強化安全韌性」條例,預算硬是從八八○億元暴增到四千一百億元,從高教人才培育、國土防衛到挹注台電都包含在內。從阻撓預算解凍到如今「偷渡」預算,處處充滿政治算計。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關稅措施,支持產業、穩定民生自然是朝野共識,行政院先前已提出總經費八八○億元的產業支持方案。昨天通過的特別預算高達四千一百億元,看似暴增五倍,從經費細項卻能發現,除了「產業支持面向」從原本的八八○億增加至九三○億,其他高比例都是在彌補此前遭在野刪減預算的缺口。

其中,一千五百億元的「國土韌性」面向包括資訊安全、海巡設備更新,一七六○億元的「社會支持」面向更涵蓋挹注台電、撥補勞健保、培育高教人才,與產業、關稅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也難怪引發在野質疑掛羊頭賣狗肉。

卓榮泰更說出「大實話」,透露行政院原先就已規畫透過特別條例充分合理善用歲計賸餘,規模上看三千億元,加上關稅衝擊,才提出綜合性的特別條例。原來支持產業只是附加,真正目的是另闢戰場繞過預算監督機制,破解流用與解凍的限制。

這下外界才明白,只有卓內閣的「善用」才是善用,只有「強化安全韌性」才是因對關稅衝擊的最佳解方,若在野反對就是阻礙國政、不團結,又可以成為罷免柴火,執政黨怎樣都不虧,人民也才知道,特別條例原來是「特別情勒」。

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立法院藍白兩黨大幅刪凍,數月以來,行政機關將各項政策卡關歸咎於「都是藍白刪預算害的」,近期文化部卻遭爆料內部截圖,印證了先前早已流傳的行政院刻意不將解凍預算報告到立法院,好成為攻擊在野的罷免訴求。

行政院先將自己包裝成被在野打壓的受害者,被抓包哭窮又刻意扣住解凍預算,如今又趁川普公布對等關稅之際,高舉強化韌性大旗要求在野背書,這樣滿腦子只有政治算計沒有民生經濟的內閣,不羞愧嗎?

 
TOP
逾半和關稅無關 學者:踐踏財政紀律
記者陳儷方/台北報導聯合報
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新政策,行政院會昨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規畫經費上限四千一百億元。財稅學者表示,若依此特別條例內容來編列特別預算,將嚴重違反特別預算編列要件,且十項實施項目有五條和美國加徵關稅毫無關係,既缺乏專業,也踐踏財政紀律。

政治大學財政系主任陳國樑表示,特別預算編列的法定要件規範在預算法第八十三條,國防緊急設施或戰爭、國家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不定期或數年一次的重大政事等,但這次條例的強化高等教育、台電虧損、健保及勞保的破產危機、弱勢族群照顧、強化國土防衛、提升資通設備等,全都不符合編列特別預算的要件。

陳國樑指出,此特別條例的大餅「畫很大」,把國際情勢、國土安全、台電虧損、勞健保缺錢等全部放進來,但這些項目屬於一般行政範疇,應該在一般年度預算中擴大政府支出才對,尤其是把被立法院刪除的年度預算,編進來特別預算,行政院在預算的編列上前後矛盾、缺乏專業,實在荒謬。

最不合理之處在特別條例第三條,陳國樑說,條列的十大項目中,「無所不包,除了發公務員薪水外,大概都包括其中」。

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表示,川普宣布台灣適用對等關稅稅率為百分之卅二後,行政院相對應提出的企業支援計畫只要編八八○億元,竟然一夕膨脹成四一○○億元,暴增三倍多,令人不安。

黃耀輝說,這可能肇禍於賴總統太早亮出談判底牌,賴總統第一時間跳出來說,跟美國要從「零關稅」談起,等同把內需產業例如農業打垮。

黃耀輝指出,若美國在對台關稅談判時,緊抓賴清德總統的零關稅承諾,並且要求兌現,則預算從八八○億元暴增至四一○○億元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行政院已預料到後勢不妙,安排收拾殘局。

 
TOP
普發現金無望 卓揆:不是因應衝擊最佳方法
記者黃婉婷/台北報導聯合報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在野黨倡議可將普發現金列為照顧民生手段之一。行政院長卓榮泰廿四日明確表態,稱國家面臨外交、軍事及財政重大衝擊,普發現金並非此時因應衝擊的最佳解決方案。

在野黨鑑於關稅政策衝擊傳統產業,加速推動全民普發現金,藍白各自主張發放一萬元及六千元,分別提出預算法修法與特別條例草案,前者已經交付院會協商,後者也將交付委員會審查,力拚本會期完成三讀。

行政院會昨天拍板「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媒體詢問,依據特別條例草案主軸及財源支應方式,是否在野黨呼籲的普發現金方式,確定不列入政府這次的手段之一。卓榮泰指出,把現金發在每個人的手上是一件快樂的事,但對國家長遠整體發展而言,應該要有更合理做法,政府先前就有設定好對弱勢的補助,與其把一萬發給每個國人,不如發五千元給沒有五千元的人。

 
TOP
立委憂美豬美牛「表忠的獻禮」?
記者賴昀岫、黃婉婷/台北報導聯合報
美國對等關稅影響,近來多討論美豬、美牛進口零關稅等議題,立委高金素梅昨引用日本首相石破茂「不在食安問題上妥協」的立場,質疑台灣是否會犧牲自身的利益作為「表忠的獻禮」?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對於人民健康的維護、食品安全的堅持,絕對不會妥協。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天就「美豬、美牛進口零關稅且如何保障國人食品安全及農民權益」,邀請衛福部、農業部、經濟部等單位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詢。

立委王育敏質詢指出,美豬美牛有沒有在談判議題內?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說,基於台美談判互信原則,談判議題現階段無法對外揭露,未來如有適當時機,會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的談判小組說明。

王育敏說,美方若進一步逼迫,台灣在美豬美牛標示、萊克多巴胺或要求放寬其他標準,我方應是更有底氣的,因標示產地是讓消費者清楚分辨與選擇,如果美國連這個都要拿掉,覺得非常不合理。

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表示,如果能提供作為談判代表的諮商,一定會納入這一點。

邱泰源說,守護國人食安是最高任務,針對相關議題會堅持四個原則,包括食安優先、科學分析、參考國際標準,並落實邊境查驗與市場稽查,即便先前美國抗議仍會堅持。

此外,由於強化國土防衛能量與提升資安作業環境設備將採「限制招標」,被解讀是未來是否都會向美國採購,藉此平衡對美貿易逆差。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美國對台灣而言是大的市場,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市場,政府只是依照國家財政能力與國防的需要,購買各種國土安全韌性的各項設備。

 
TOP
立院赴美團 爭取我關稅低於陸日
記者陳熙文、唐筱恬/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我國駐美代表俞大□表示,台灣已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且過程非常順利。

俞大□廿三日接受福斯電視台(Fox News)訪問,談及川普的對等關稅,俞大□說,美國的目的在於重振製造業,而在台積電和輝達陸續宣布對美投資之後,顯見台灣已經在美國布局。

針對川普在四月二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台灣被課徵百分之卅二關稅,俞大□說,台灣和其他國家當時都非常驚訝,尤其台灣被課徵這麼高的關稅;不過,俞大□表示,台灣在四月十一日與美國展開談判,並指出,現在非常順利。

俞大□指出,賴清德總統日前已在彭博的投書中點名台灣的應對方案,包括降低關稅,可能調降至零關稅、增加對美投資、取消非關稅障礙、增加對美軍購、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和工業產品等,以降低台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

此外,立法院跨黨派赴美團即將於四月二十八日出發。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昨天提出三大國會行動主軸,將利用赴美訪問期間,對美爭取台灣出口產品對美關稅水準低於中國大陸、日本等;另外建議政府擴大「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補貼適用年限與內容,納入本次特別預算條例。

 
TOP
行政部門:穩社會 降低關稅衝擊
記者葉冠妤、許維寧、胡瑞玲、賴昀聯合報
行政院會昨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預算規模四一○○億元,其中包括撥補勞保基金一百億元、培育高教人才二百億元、撥補健保二○○億元等,遭質疑和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有何關聯性。相關部會則強調,是為了穩定社會,降低關稅衝擊。

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解釋,本次關稅衝擊,將影響國際高教與人才競逐,國際局勢改變,人才就可能於區域間移動,希望在局勢有利於台灣時,積極延攬人才。

勞動部勞動保險司長陳美女則說,透過撥補挹注勞保財務,能穩定社會經濟韌性,過去勞動部就有爭取特別預算撥補勞保,這次一樣主動爭取。

衛福部長邱泰源說,二○○億元將挹注在健保安定基金,以提升健保穩定性。撥補到健保的安定基金可指定用途,如用於醫藥品漲價、增加健保點值等,只要寫得清楚都能靈活運用預算支應。

至於弱勢族群照顧關懷服務的一七○億元,邱泰源說,政府長期關心弱勢照顧和社會福利,尤其是高齡化社會,如何提供好的照顧是政府要去做的。

農業部則說,預計將有減輕利息負擔、鞏固銷美產業鏈、強化國內外行銷等三大部分。鞏固銷美產業鏈部分,原為吳郭魚、鱸魚及鬼頭刀等,新增間接受影響魚種,並新增海外參展獎勵。

對於這筆特別預算遭指是為弭平預算刪減衝擊,行政院長卓榮泰澄清,原本今年就已打算透過特別條例方式,善用歲計賸餘,當時原先規畫規模三千億元,但現在加上面臨關稅衝擊、貿易秩序重整,因此提出綜合性的特別條例,總計金額達到四千一百億元。

 
TOP
話題
檢調搜藍宜縣黨部 中選會公文被扣走
記者戴永華、鄭□、王千豪、王聖藜聯合報
國民黨四二六凱道遊行前,檢警調昨再搜索國民黨宜蘭縣黨部、罷免綠委陳俊宇團體領銜人等住處,朝偽造文書、違反個資法罪嫌偵辦,中選會公文被扣走,罷團恐來不及領取二階連署書。至於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也捲入罷免偽造文書案,原本裁定無保請回,高院撤銷原裁定,今天上午地院將重開羈押庭。

繼台南、雙北、高雄、嘉義黨部相繼遭搜索,宜蘭警調昨兵分多路搜索罷團領銜人李惠玲等人住家、縣黨部及羅東民眾服務社,前後歷時五個半小時,中午十二時卅六分才離開,帶走十人和一箱文件。據了解,罷免民進黨立委陳俊宇被查出四十多份涉死亡連署、十多份涉偽造。

包括宜蘭縣黨部主任李姿慧、罷團領銜人李惠玲、副領銜人官天德、羅東民眾服務社主任林子平等推動罷免人員,昨一早就被帶走。黨部主委林明昌赴大陸進香,暫時倖免。

有黨員聞訊前去關心、索取連署書或詢問四二六遊行,發現黨部被搜索,怒斥「獨裁」、「惡魔」,將為明天大遊行添柴火。罷團無奈說,過程都確實連署,但收到死亡連署無從查證。

藍營批賴政府不擇手段,是為了擋下連署案,縣黨部書記長武建華說,四月十七日簽收中選會公文,依規定十天內領取二階罷免連署書,最後期限是廿七日,廿六、廿七日逢假日,今天是最後一天,若公文未發還,恐受影響。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吳宗憲服務處也設在黨部,他說,按照現在辦藍不辦綠的模式,宜蘭罷綠團體沒有被約談,才會讓人出乎意料之外。這都是在用司法的力量壓制對民進黨不滿的聲音,造成寒蟬效應。

「宜蘭人四二六遊行要站出來。」國民黨宜蘭縣議員黃琤婷怒批,「這不是偵辦,是打壓;不是民主,是赤裸裸政治追殺」,動用國家機器對付異議者令人不寒而慄,國民黨不會因此噤聲。

面臨罷免的陳俊宇說,過程中疑似有代抄名冊、偽造文書,甚至死亡連署,已非單純行使人民權利,而是踐踏民主制度。

宜蘭地檢署聲明,接獲民眾檢舉及中選會告發分案調查,指揮搜索李惠玲等人住居所及國民黨宜蘭縣黨部共六處,通知相關人員到案查證。晚間八時卅分移送複訊,檢方裁定領銜人李惠玲訊後以廿萬元交保、副領銜人官天德十五萬元交保、黨員夏姓夫妻各三萬元交保。

另外,黃呂錦茹捲入罷免「雙吳」連署造假案,北檢搜索約談後聲押,台北地院法官裁定無保請回,檢方抗告成功,台灣高等法院審理裁定發回。裁定書指出,地院以黃呂錦茹涉案罪嫌不足駁回檢方羈押聲請,但綜合勾稽供詞、通訊軟體對話紀錄等,是否罪嫌不足「仍有研求餘地」,原裁定既有可議之處,即無可維持,撤銷發回地院更裁。

 
TOP
426上凱道 藍嚴防綠側翼搗亂
本報記者/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號召群眾明上凱道「反綠共,戰獨裁」,國民黨預估將有五萬人到場,藍營十五縣市長、黨籍立委將全員到齊,台大前校長管中閔也會到場助講。前總統馬英九、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立法院長韓國瑜等要角皆有受邀,出席機率高。

近期傳出綠營側翼計畫搗亂、反串行動,擬聘當天活動工讀生一小時三百元,還要求大家攜帶五星旗或標語到現場擾亂、製造糾紛,國民黨昨天提醒支持者,嚴防有心人士反串製造衝突。

台北市警局長李西河表示,警方將防止衝突發生,依法保護集會活動順暢和人員安全,發生干擾和刺激的行為,都會排除。市警局保安科長林建良說,明天至少申請十個分隊、約四百警力到場,視情況再增派警力。

根據規畫,凱道活動預計明天下午三時開始,先邀各地領域的素人上台講述心聲;第二階段則是貴賓助講,管中閔將站台宣講;主環節則是立委大團結的展現,接著「民眾黨大團結」隨後登場,最後再由黨主席朱立倫與縣市首長等齊同台。

至於立法院長韓國瑜是否現身?國民黨發言人楊智□說「敬請期待」。

新北市長侯友宜、花蓮縣長徐榛蔚、南投縣長許淑華昨再表態會參加。許淑華說,只有全民上街頭,才能讓賴政府和檢調有所收斂,凸顯賴政府無力施政、全民對司法不信任,只會權力鬥爭。

嘉義縣市和高雄逾五十輛遊覽車北上。國民黨高市黨部主委柯志恩說,高雄原本只要出動十五輛,報名太踴躍不斷增加,目前四十五輛車已額滿;高屏等地退警協會未登記,自掏腰包,包車北上赴凱道聲援。

國民黨副發言人鄧凱勛表示,除了主舞台,景福門旁會設立次舞台,提供反綠共的人民主場「肥皂箱」宣講;另會設置「反綠共扭蛋區」,有各種包括「我是臺灣人我反綠」、「不同意罷免」的符咒貼紙、禁止吸煙禁止惡罷,戰獨裁、反綠共的文宣,也有隱藏版彩蛋。

倒閣議題延燒多日,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表示,倒閣不一定可以倒賴,因為國會能否全面改選,發動權還在總統身上。四二六遊行的人數是否夠多、投入的政治能量是否夠大,將是在野黨能否推動倒賴的基礎。

當天逢統測,距會場約一公里的考場台北商業大學嚴陣以待。北商大表示,全校有八一七名考生,已請中正警一分局動線管制,學校旁就是捷運站,希望監考老師和考生當天提早出門搭捷運到校,避免影響應試;對可能發生的噪音問題,關窗、開冷氣都會做,讓學生盡量在安靜環境中完成考試。

 
TOP
二階連署倒數 曹興誠:綠應做罷團側翼
記者蔡晉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全台罷免立委二階連署進入倒數計時階段,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表示,國民黨現在是中共側翼,而且非常積極,呼籲民進黨要做罷團的側翼,發揮組織、黨工加入罷免運動,義不容辭擔起政治責任,讓卅五位泛藍立委的二階連署拚出比安全門檻多三成數量。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指表示,罷免連署需要收集到百分之一三○的安全門檻,是因為連署會有錯誤等,雖然可以有補件的機會,但是十天的補件期與四十天審查期,將會使需要補件的立委罷免投票日和公投的投票日同在八月廿三日舉行,而當罷免投票和公投被綁在一起,將會落入國民黨與民眾黨所設下的陷阱,使得討論議題聚焦於公投而非罷免。

曹興誠呼籲,各罷團應該如實讓外界知道罷免連署書的收件情況,透過公開透明具有誠信方式推動大罷免,也盼各地罷團停止蓋牌或是低估連署書收件情況。例如罷免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團體「剷除黑芯」就宣布,目前已收到三萬六千份連署書,突破二階門檻且達到百分之一五○的目標。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四二六遊行已成國民黨黨魁前哨戰。朱立倫領導無方,導致國民黨中央陷入領導危機,內部也出現嚴重路線之爭,民進黨尊重四二六遊行,但希望活動理性平和,不要再出現傷及國家利益的言論,也不要有傷害人民情感的主張。

 
TOP
校內現罷免連署站 台北大學尊重
記者李定宇/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三峽台北大學社會系一名來自台南的女學生在校內設罷免立委連署站「就罷伊」,同步辦學生參政午間短講,邀請教授講授政治與公民參與等議題。不過有學生質疑她表面推廣活動,背後特定陣營是既得利益者,引發爭議。校方表示,尊重學生言論自由,也盼雙方互相尊重。

活動期間中午收件,師生共同思考立委表現、公民責任及校園政治關係,強調公民社會須從青年扎根。參講者包括公行、社工及社會系教師,分別就選民評估立委標準、投身政治契機、校園政治行動價值與倫理發表短講,「引導」學生思考政治行動與生活連結。

但活動總召聲稱「是台南人,選區沒有人可以罷。」此事在臉書社團「NTPU國立台北大學新鮮人」引發激辯,有學生質疑活動是否真正開放多元立場,批評背後存在特定政治勢力,主張政黨退出校園是原則,不應有例外;其他學生則稱表達立場是言論自由基本權,學生辦活動不必強求假中立。

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呂家愷認為,政府機關規定政黨不得拜票,學校也是機關之一,學生可依個人意志支持特定政黨,但占用學校公共空間實屬不妥;教育法也規定學校應行政中立,學校雖不得介入學生的政治傾向,但應介入處理占用空間。

民進黨市議員卓冠廷卻說,學生對公共事務表達意見、展現意志,是最好的公民教育,真正的教育中立是不限制、不強迫校師生貫徹單一聲音與意志,反而要鼓勵大鳴大放、多元討論的平台,畫地自限、阻止意見表達、鼓勵政治冷漠的教育才不中立。

台北大學表示,凡遵守選罷法等規範,校方尊重學生言論自由及參與公共事務行為,並依教育基本法教育中立原則,不介入、參與相關活動,期盼持任何立場皆能相互尊重,在大學校園中理性探討公共事務。

 
TOP
要聞
中共來犯 美會協防?俞大㵢:台灣會自己滅火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報導聯合報
如果中國大陸犯台,是否認為美國會協防台灣?我國駐美代表俞大㵢廿三日表示,保護家園是台灣的責任,台灣會自己滅火。

俞大㵢廿三日接受福斯電視台(Fox News)訪問,被問及中國大陸屢屢在台海軍演,俞大㵢表示,確實次數愈來愈多,並認為是共軍是排練(rehearsal),不只是演習;俞大㵢說,部分軍演甚至沒有事先宣布,因為中國大陸認為台海是他們的「後院」(backyard)。

俞大㵢認為,國際上有百分之五十的貿易要經過台海,中國大陸的軍演會影響到國際貿易。

至於中國大陸犯台的時機點,俞大㵢說,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宣布共軍須在二○二七年具備侵台能力,二○二七年同時也是中共建軍百年,所以二○二七年是有象徵意義的時刻,不過最後還是要取決於台灣有做出什麼樣的準備,必須「以實力謀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

被問及如果中國大陸入侵台灣,台灣會預期美國協防嗎?

俞大㵢說,「台灣是我們的家,我們會保護我們的家,如果失火了,我們會自己滅火」。

俞大㵢說,台灣歡迎其他國家來幫忙台灣,但保護家園是台灣的責任。

 
TOP
冷眼集/自己滅火 道盡台美外交殘酷現實
本報記者屈彥辰聯合報
「保護家園是台灣的責任,台灣會自己滅火。」這句由我駐美代表俞大㵢口中說出來,短短幾字,似乎道出了台美關係如今現實輪廓。

俞大㵢這一段被譏為「自己滅火說」的發言,雖然語氣溫和,卻道盡台灣在川普政府上台後的無奈;面對大陸軍事威脅,情勢日益升高,美國作為台灣最倚重的盟友,川普的對台立場不比前朝,始終模糊不清。

然而,台灣長年親美,已然沒有回頭路。從高價軍購、增加國防支出,到台積電赴美設廠,將全球最具戰略價值的晶片製造廠輸送到美國,民進黨政府可謂梭哈,奉上台灣的重要籌碼。

民進黨向美國稱臣納貢的結果,換不來安全保障,卻換來台灣必須自立自強;連川普這樣口無遮攔的狂人,碰到台海議題都變得三緘其口,不敢透露半點立場。

這不禁令人質疑:台灣對美國而言,究竟是夥伴?還是朝貢國?當台灣為了取悅美方,主動配合其全球產業布局與軍事防衛需求,反過來卻連一紙具體安全保障都爭取不到,這難道不是自我喪權辱國的最佳寫照嗎?

「自己滅火說」之所以格外引起關注,是因它揭開了長久以來政府不願面對的現實:台灣早已耗盡在外交和戰略上的選項,卻未獲得對等回報。

當台積電赴美、國防預算大幅傾向對美軍購、兩岸溝通全面中斷時,我方的國際處境卻愈來愈被動,對美高度依賴的外交國防策略使台灣落入被動陷阱。美國不中斷與中國大陸交流,我方卻在兩岸交流之路上愈走愈窄,對美依賴加劇,形成我外交戰略的惡性循環。

俞大㵢或許只是誠實說出了外交體系內部已知的苦果,我方對美國的期待是否過高?我方真的準備好自己滅火了嗎?或者說,在美國始終不願承諾協防的現實下,台灣是否應該重新思考戰略自主與多元外交的可能性?

台灣不能做大國間的棋子,也不該屈居貢獻者,忙著埋單強權開出的各式條件。政府一手將國家核心利益悉數奉上,這不僅是戰略失衡的結果,更是中華民國國格與自信一步步被削弱的過程。

若我方不重新找回對國家安全與外交策略的主體思維,不論再多的朝貢與配合,未來台美關係恐怕只會更趨單向。而台灣,除了自己滅火,將一無所有。

 
TOP
美防長點名台灣 籲盟友提升戰力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廿三日表示,美國正於印太地區實現「更前進」的兵力態勢,以嚇阻愈來愈自信的中國大陸,並點名台灣等盟友加緊腳步成為「真正的戰力加乘因子」。

韓國時報指出,赫塞斯在賓州美國陸軍戰爭學院發表演說,重申美國對印太地區的安全承諾,並強調美國總統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不等同「美國獨行」,「這意味著我們期盼我們的盟友能加緊腳步,成為自由真正的戰力加乘因子。這種方式確保我們透過實力實現和平」。

他說,「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印太與全球嚇阻共產中國,以實現該區域和平。我們正實現更前進的區域兵力態勢。我們支援盟友與夥伴。盟友與夥伴因強化自身能力而是我們的戰力加乘因子,包括台灣」。

赫塞斯未說明前進兵力態勢的具體內容,但其談話某種程度緩解外界擔憂,認為美國優先政策意味美方削減成本高昂的海外軍事參與。

赫塞斯也重申美國盟友應該對自身安全承擔更多責任,並指出印太、歐洲及中東三個「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區域」,美國正增加盟友「共享負擔」。

 
TOP
馬文君:台灣繳一堆保護費 武器呢
記者李成蔭/台北報導聯合報
對於中國大陸犯台,是否認為美國會協防台灣,我駐美代表俞大□廿三日表示「我們會自己滅火。」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我對美近期一連串「保護費」,但到頭來還是自我防衛,俞應說清楚為什麼現在要講到打仗這一步;若要防衛,那我向美軍購眾多武器卻都還沒到貨,政府現在這已不叫談判,是沒運用優勢而致任人宰割。

馬文君指出,從阿富汗、烏克蘭等例子來看,奢望美國來幫忙是不可能,但也是因為這樣,台灣現在增加武器採購、對美投資、開放美豬美牛等,不斷聽從美國要求,類似繳更多保護費,顯得不切實際,因為到頭來還是要自我防衛。

馬文君認為,的確是要自我防衛,那就應該關注我國到底買了什麼武器?過去多花六千億元軍售,但買的魚叉飛彈、標槍飛彈、F-16戰鬥機等都沒有到貨,現在還要增加軍售再買什麼?我方這已經不叫談判,沒有運用自身優勢,只有任人宰割。

馬文君分析,兩岸若打起來,比起俄烏戰爭更懸殊,而美國總統川普在二○二七年時仍在職,以現在情況不可能寄望美國,需自我防衛,追求兩岸和平其實是最不需要花成本的。

 
TOP
焦點新聞
影/陳建仁搭機前往梵諦岡 盼方濟各安息主懷永享榮福
記者黃仲明/桃園機場即時報導攝影中心

教廷宣布將於當地時間4月26日上午舉行已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喪禮,賴清德總統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代表我國前往教廷出席喪禮弔唁。 陳建仁昨天(24日)深夜搭乘華航CI-75航班前往羅馬,再到梵諦岡參加教宗方濟各的殯葬彌撒,他表示此行奉總統指派擔任特使,到方濟各教宗靈前致敬,盼他能夠安息主懷、永享榮福,同時保佑台梵關係永固。

陳建仁指出,這次奉賴清德總統指派擔任特使,到梵蒂岡參加教宗方濟各的殯葬彌撒,台梵之間友好的邦誼,所以總統這一次特別要他向方濟各教宗靈前致敬並幫方濟各祈禱,希望方濟各能夠安息主懷、永享榮福,更重要的也希望方濟各教宗在天之靈也能夠保佑台梵關係永固、夠促進世界和平、地球永續。

陳建仁說,大家都很想念方濟各教宗,他對整個社會、國家、人類和全球各國都有很大的貢獻,在和平、普世價值、人道救援方面,他一向都是各國的典範,所以大家很想念他,也追念他,所以代表台灣全體人民、所有的天主教教友來跟教宗致敬。

陳建仁也感謝天主讓他有六次機會跟教宗方濟各見面,方濟各很有理想、生活簡樸,是天主教徒的典範,他對於和平、自由民主的推動,以及全球變遷的關心都是大家所景仰的。

陳建仁也透露從方濟各身上學習到幾個非常重要,且作為領導者應該有的風範,方濟各說一個好的牧羊人應該要充滿羊群的氣味,真正的權力就是服務。方濟各真的是一個大家應該學習的典範,有這樣一個領導才能夠使得全世界的自由和平、穩定繁榮能夠有所增進。

 
TOP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聯合報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布最新「醫師協助死亡」調查研究顯示,不分情境下,支持醫師協助死亡民眾比率達百分之六十七點六,其中,以支持末期病人採醫助死亡者達百分之八十六點二最高,學者建議社會應開啟對話與溝通。

醫助死亡與安樂死均是透過致死藥物,讓受苦病人加速離世,差別是安樂死全程由醫護人員執行,醫助死亡是醫師評估後,開立合適致命藥物,病人最終須自行服用藥物,藉此減少醫師倫理疑慮。台大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陳端容說,醫助死亡常僅限用於罹患末期疾病、承受無法緩解痛苦,不是醫師主動結束病人生命,而是具備決策能力的病人自主決定。

醫助死亡支持度調查設定三種情境,陳端容說,首先針對疾病末期且預期壽命有限,且病人具無法忍受痛苦,如癌症末期,高達百分之八十六點二支持可要求醫助死亡。其次,疾病非末期但無法治癒,且身上有無法忍受的痛苦,如漸凍人等罕病,支持度達百分之七十九點六。第三、病人嚴重喪失認知能力,疾病無法治癒也無改善方式,如極重度失智,支持度百分之七十二點六。

陳端容說,研究調查對象為全國三九九二名成人,醫助死亡支持較高族群,包括廿至卅九歲年輕人、男性、無宗教信仰者及照服員。她說,年輕人則多持個人主義,支持病人有自主選擇權利,但年長者及女性認為「延命是孝道」,不支持醫助死亡。無宗教信仰者相較有宗教信仰者,更傾向認同人道及自由主義,認為罹患絕症時,個人有權利決定如何死亡。

另,醫療人員基於職業倫理、法律等因素,在任何情境均不支持醫助死亡。陳端容說,受訪者僅百分之卅七點三知道病主法,且對醫助死亡較不支持,推測是病主法不允許「加速死亡」,而對「預立醫療諮商」準備度高者,對死亡臨終議題較開放,傾向支持善終自主。

「多數民眾害怕生不如死,接受善終自主,對尊嚴死態度漸趨開放。」陳端容表示,國內民意高度支持疾病末期,且無法緩解痛苦病人,有權利要求醫助死亡,建議開放社會對話。

 
TOP
今年第7起!台鐵停車不當 超出月台
記者胡瑞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鐵停車不當事件頻傳,昨五一一車次莒光號在台中清水站進站時,因司機員軔機操作不當,導致停車位置不當,一車門超出月台,車上旅客只好改從其他車門上下車,該莒光號因此延誤三分鐘發車,這也是今年第七起停車不當事件。

根據台鐵統計,七起停車不當事件中,有四起是人為、二起是ATP因素,其中人為因素包括司機使用手機通話分心、注意力為其中等。除了停車不當事件頻頻發生外,調車事故也頻傳,其中台鐵花蓮機務段日前才因駕駛操作控速不當,調車單機撞上EMU三○○○新自強號。

台鐵內部員工透露,公司雖然不斷對外聲稱會加強訓練,然而不少台鐵員工舊有觀念根生蒂固、難以改善,近期幾起事故多是資深司機,仗著自己較有經驗,刻意忽略細節及SOP,是否發生事故全憑運氣。

此外,也有員工提到,台鐵在「台鐵局」時代時,曾因前局長張政源離退後,有好長一段時間由時任交通部次長祁文中暫代,當時台鐵也是小狀況不斷,隨後更發生太魯閣號事故,如今隨著前董座杜微退休,同樣也是由交通部次長暫代,員工多少會有「天高皇帝遠」的心態。

對此,台鐵公司強調,未來將持續加強司機員訓練及考核,本次莒光號停車不當事件待台鐵運安處調查釐清原因後,會予以議處。

交通部政務次長、台鐵代理董事長伍勝園坦言,近期事故發生過於頻繁,過去幾次事故雖有懲處,但懲處程度太過寬鬆,未來會加嚴規範,務必要讓鬆懈員工「痛到」。

對於此次停車不當事故,伍勝園說,原本就有不依循SOP的記點淘汰制度,累積滿七點將不得進行行車業務,這對駕駛影響很大,是很嚴重的懲處,而記點的嚴謹度也會加強,要讓員工上緊發條。

台灣鐵道暨國土學會秘書長黃柏森則認為,台鐵進行調查掌握事故真因是最基本,但依據事故真因去研擬改善對策並落實執行,也很重要。除了台鐵運安處的調查,鐵路監理機構與運安會也應考量如何加強監理與外部調查作為。

 
TOP
社會新聞
要犯棄保潛逃頻傳 司法院:深自檢討
記者蔣永佑/台北報導聯合報
經濟要犯鍾文智、涉虐童的葉姓健身教練先後棄保潛逃,多名立委昨在立法院質詢批評,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說,司法院責無旁貸、深自檢討。立委羅智強提案,將現行羈押替代處分增訂可廢止註銷被告護照,以防止逃逸境外,司法院、法務部均表認同。

「鮑魚大亨」鍾文智被控炒作TDR獲利四億元,於宣判後棄保潛逃,台灣高等法院合議庭未延長科技監控;新竹縣健身教練葉姓男子涉虐童,法官移審庭未通知檢察官到場蒞庭,逕自裁定交保,法院開庭才發現葉棄保潛逃,再重創司法威信。

立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進行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備質詢,民進黨立委陳培瑜、莊瑞雄、林淑芬,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翁曉玲、羅智強及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等對此質詢,表示鍾文智跑了,連健身教練都能輕易脫逃,要求司法院、法務部深切檢討,不要再互踢皮球。

王梅英表示,司法院責無旁貸、深自檢討,已通令各法院要求案件移審時,一定要正式通知檢察官到庭。法務部次長黃謀信表示,已發文給各檢察機關,要求檢察官在實行公訴代表人的過程中,對於法官強制處分權的行使,要強力善盡督促責任。

另外,黃國昌針對民進黨立委許智傑、邱志偉等人提案修正刑事訴訟法,規定檢察總長於特定條件時「應」提起非常上訴,同時依前項規定提起非常上訴時「應」停止刑罰執行,質疑是為當年趁大同公司經營權易主時,聯合中資炒作大同股票的台商鄭文逸脫罪。

黃國昌指出,二○二一年大同市場派與鄭文逸、大陸通緝犯任國龍炒作大同股價,不法所得十二億五千七百多萬元,去年七月被判刑十三年半定讞,過程臭不可聞。

黃國昌表示,去年就有民進黨立委提案修正證券交易法和企業併購法的犯罪構成要件,變更的構成要件就是鄭文逸在訴訟中提出的辯詞,結果被退回,如今又看到這種幫不肖奸商個案式修法,堪稱獨步全球,部分法界人士看過草案內容嘆為觀止,他從沒看過非常上訴是這樣用,「乾脆直接修法,判鄭文逸無罪好了」。王梅英、黃謀信均表示,不贊成修法。

 
TOP
康橋車禍 冷氣工毒駕收押
記者簡慧珍、劉明岩、李芯、胡瑞玲聯合報
彰化縣蕭姓男子本月22日開車逆向衝撞康橋國際學校單車隊,造成7名學生輕重傷。由於蕭男肇事前車行飄忽,經尿液、血液檢驗呈毒品陽性反應,警方在他車內搜出喪屍煙彈和吸食器,蕭到案坦承毒駕,開車前施用喪屍煙彈、海洛因、安非他命3種毒品,彰化地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

彰化地檢署指出,檢察官指揮北斗警分局偵辦,初步調查結果,現場蕭男肇事車輛中遺留施用毒品器具、依托咪酯(煙彈)毒品等,蕭男被送醫後自行離院,疑故意不到案,企圖聯繫友人到場湮滅毒品等犯罪證據。

彰檢表示,依蕭男被拘提到案後供述及事證,檢察官認其在駕車前,先、後施用毒品海洛因、安非他命、依托咪酯等毒品,致意識不清車禍肇事,採集他的尿液及血液送驗,也呈現毒品陽性反應。

檢察官訊問後認為蕭男涉施用毒品、毒駕肇事並逃逸,涉公共危險、過失致重傷害等罪嫌重大,並有逃逸、滅證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

毒駕肇事一再發生,國教行動聯盟要求政府立即修法,禁止駕駛人開車時吸食菸品、電子煙及其他可能為毒品的新型煙品。

交通部表示,汽機車駕駛人行駛道路,手持菸品、吸食,或點燃電子煙等致影響他人行車安全,可處600元罰鍰;如吸食海洛因、安非他命、依托咪酯成分電子煙,優先依刑法論處,將持續與法務部、警政署滾動檢討,研議更完善措施及規定。

至於傷勢最嚴重的顏姓學生,彰化基督教醫院昨還原驚心動魄的搶救過程,由於他頸部大血管大出血,已呈現低血容量性休克狀態,最後輸了上百袋、共6000西西血液才搶救回來。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

 
TOP
經濟新聞
職業熱傷害 六都潛在經損397億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夏季氣溫愈來愈高,近三年成人熱傷害病例成長百分之七十四點四。綠色和平統計推估,二○二二年至二○二四年,六都熱危害總小時數從一一四八個小時增至一七九六個小時,若嚴格執行勞動部的熱危害指引,恐將造成六都近三九七億元的潛在經濟損失。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方君維表示,綠色和平以勞動部指引為推估標準,第三級以上熱危害就應避免讓勞工從事戶外工作,統計出近五年六都熱危害小時普遍呈現上升趨勢。

以農林漁牧、營建工程、水電燃氣供應業為戶外勞工人數,再以最低工資、每月工時一七四小時估算,可能造成六都近三九七億元的潛在經濟損失。其中又以高雄市的潛在經濟損失最高,其次為新北市。

方君維表示,若政府不採取有效行動,勞工的經濟與健康將持續受到高溫衝擊,整體社會的經濟韌性也將受損害。

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說,研究發現農民長時間曝曬於烈日下慢性脫水,導致罹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是非農民的二點一二倍,隨氣溫上升,每上升一度,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更會增加百分之八,政府調適政策有其必要,但台灣的法規稍慢,目前追蹤勞工腎傷害的定期健檢停留在鍋爐、鋼鐵業,醫院端也沒有職業熱傷害的通報。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強調,應有跨部會協調,增加環境因素危及勞工的更精準判斷,讓勞雇雙方有所依循,才能有效預防、減緩風險跟危害。

綠色和平呼籲經濟部應盡速提出高溫對整體經濟影響評估,同時要求企業落實綠電責任,勞動部則應強化雇主再教育,擴大高溫戶外作業勞工熱危害預防指引對象。

勞動部職安署職業衛生健康組長張國明回應,指引並未限定適用對象,戶外作業勞工、雇主都可遵循。職安署預計在五月、六月啟動十場以上的實體觀摩會,向雇主宣導遮陽、水霧等預防熱危害的設施規畫。

 
TOP
賴總統:2050淨零轉型 目標不變
記者李柏澔、周佑政/台北報導聯合報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各國產業淨零轉型,賴清德總統昨強調,二○五○淨零轉型是台灣的目標,不會有任何改變,但政府會滾動式調整策略,做產業後盾。環境部長彭□明表示,台灣減碳企圖心不會改變,明年五月碳費徵收將如期上路,但會視美國關稅政策,再盤點是否額外輔助企業。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昨舉行第四次會議,聚焦「因應變局,掌握綠色轉型契機」、「綠色及轉型金融:台灣淨零的助力」主題。

賴清德表示,美國政府提出新的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帶來許多挑戰。許多產業因為經營的不確定性提高,民間對減碳、ESG轉趨觀望。政府會穩健執行碳定價體系與國際制度接軌,避免高碳產業遭受國外關稅懲罰,也會審慎規畫台版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

彭□明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再次退出「巴黎協定」,也推出關稅政策,很多企業擔心「活不下去了」還要減碳,但這不只是台灣而是全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但沒有一個國家因此轉彎、倒退。

不過由於賴清德日前和環團會面時,提及將擴大對美採購天然氣、石油等國家必要能源,昨有委員在會中強調,台美在地熱、氫能發展等方面應有更多合作,而非光看採購化石燃料的面向。

此外,也有產業界委員反映再生能源發展遲滯、應重整綠電發展的亂象等,呼籲政府要持續推進綠電發展,讓大家更有信心。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表示,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在沒有前期的評估或設定前提下,台灣政府擴大採購美國天然氣的決定是令人惋惜的,因為這和淨零是有所矛盾,就算台灣和美國多買一○○○萬噸天然氣,對台美貿易逆差的改善大概只會貢獻百分之三點五而已,不如增加美國電動車的採購,這樣的貢獻都比擴大買天然氣還高。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忻儀則認為,面對美國關稅戰的壓力,行政院將出口供應鏈補助由八八○億加碼到九三○億元,卻沒有設下企業綠電使用比例門檻與義務,凸顯台灣政策制度仍無法確保產業擴張與減碳目標並行的問題。建議政府應針對企業建立對等氣候承擔規範。

 
TOP
兩岸新聞
開放第二類陸客? 陸委會:有在討論
記者廖士鋒/台北報導聯合報

兩岸觀光旅遊,尤其是陸客來台觀光,一直沒有進一步的措施。但陸委會昨天表示,我方對於是否開放第二類陸客來台「有在討論」,接近於自由行。

陸客來台區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經港澳來台觀光之大陸地區人民(二○○八年以後的直航陸客也包含在內);第二類為赴國外旅遊或商務考察轉來台觀光之大陸地區人民;第三類為赴國外留學或旅居國外取得當地永久居留權之大陸地區人民。

政府於二○○二年一月開放第三類陸客來台、同年五月開放第二類陸客來台、二○○八年七月開放第一類陸客來台,二○一一年則開始新增陸客自由行。

疫情後我方政府全面禁止陸客入境,直到二○二三年九月起恢復開放旅居或留學海外、香港澳門之大陸地區人民可申請來台觀光,包含自由行以及團客。

陸委會昨天舉行例行記者會,本報記者詢問,去年陸客已恢復到金馬,第三地陸客來台已自前年恢復,下一步政府會不會考慮推動開放第二類陸客來台?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表示,開放大陸人到其他地方後,來台灣旅遊,「這個是有在討論,但比較是類似接近自由行」,他補充說,當然也要看對方的看法,因為「對岸對自由行的會顧慮會更多一點,會比團體更顧慮更多一點」。

 
TOP
德媒:陸擬解除對歐洲議會議員制裁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意圖以關稅戰圍堵中國大陸,大陸近期開始調整其對外政策。在加拿大與歐洲,都有傳出陸方有意主動改善關係的跡象。

中國大陸與加拿大關係近年惡化,大陸駐加大使王鏑日前接受加媒專訪時表示,中方願意向前看,希望加方能同中方相向而行,在正確的基礎上推動中加關係重回正軌,希望雙方關係能夠在正確基礎上進行「重啟」。

據大陸駐加國使館官網,王鏑是在廿一日接受加拿大新聞通訊社加通社專訪,回應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對等關稅、中加關係等問題。

王鏑表示,注意到加拿大對美國加徵的關稅沒有退縮,和中方一樣對美國的無理單邊關稅予以堅決抵制,「我們不僅是為中加兩國而戰,也是為國際社會而戰,應該說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和加拿大都承擔起了我們的國際責任和歷史責任。」

王鏑同時強調,中國是加拿大的機遇,不是加拿大的威脅。中加雙方如果秉持正確認知、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完全可以實現相互成就。中加攜手合作,在雙邊層面可以助力各自的發展事業。

他並喊話,希望加拿大政府也能以同樣的誠意回應中方,為雙方企業的合作提供助力,而不是阻力,讓市場原則在中加經貿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

在對歐洲關係部分,德國之聲中文網廿三日引述「南德意志報」報導,歐洲議會議長梅特索拉近期與陸方大使就相互制裁事件多次會晤。梅特索拉的一名發言人證實,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另外,陸方也可能解除對歐洲議會人權委員會的制裁。

這輪相互制裁發生在二○二一年三月,當時歐盟、英國、加拿大、美國對大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四名領導人制裁,指控他們在當地打壓維吾爾族人;北京方面旋即祭出反制措施,對五位歐洲議會議員以及議會人權委員會制裁。之後歐洲議會凍結「歐中投資協定」的審批程序,陸方還對另外五名個人、三家歐洲機構施加制裁,包括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

不過,報導也指,儘管歐洲與中國大陸關係因美國總統川普因素出現緩和跡象,但歐洲外交官警告,不應對雙邊關係過度樂觀,認為歐盟應該堅持對中國的明確要求。

 
TOP
國際新聞
對未談妥協議國家 川普:對等關稅最快2周重啟
記者陳熙文、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廿三日表示,最快可能在二至三周內重新對部分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川普說,「我認為最終會達成很棒的協議。不過,如果我們跟某家企業或國家沒有談成,我們就會課徵關稅。」

川普並表示,「我想應該就在接下來幾周吧?二至三周內,我們會訂出稅率數字。」

川普四月二日宣布大規模對等關稅,隨後在四月九日宣布暫緩實施,給予各國九十天緩衝期與美國協商,原先預計新關稅會在七月上路。而川普政府表示,目前已有九十至一百個國家願意談判,這也讓美方面臨有限時間內敲定協議的艱鉅挑戰。

目前還不清楚川普接下來對無法達成協議的國家將祭出何種新關稅,以及這些新關稅是否會永久取代目前暫緩的對等關稅,或僅為談判期間的過渡措施。

另外,現在美國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維持百分之十全面關稅,部分特定商品則課以更高稅率。

川普對關稅政策的反覆態度,讓企業與消費者陷入極大不確定,也重創市場信心。

至於川普日前疑對中國大陸態度放軟,指百分之一百四十五的對中關稅太高,未來會調整,但沒有說明時間點,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廿三日表示,不會有單方面的關稅調整,指中國大陸必須與美國達成協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廿三日表示,美國優先不代表美國唯一,而是希望深化與貿易夥伴的合作和相互尊重;美國優先是要擴大美國對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的領導力;美國優先希望恢復國際經濟體系的公平性。

貝森特也提到中國大陸,他指出,中國大陸的成長仍仰賴製造業出口,若現況不改變,勢必將創造更嚴重的貿易不平衡。

貝森特說,中國大陸現行的經濟模型是建立在用出口來解決所有經濟問題,但這模型無法持續下去;貝森特認為,中國大陸必須做出改變,美方也希望幫助中國大陸改變,因為美國也需要重新平衡,中國大陸可以開始轉型,從過度出口轉向內需,這樣的轉型將有協助全球重新平衡。

貝森特說,世界銀行至今仍視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是「發展中國家」是荒謬的,如果中國大陸想要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與其重要性相稱的角色,中國大陸必須「向上畢業」。

 
TOP
俄彈襲基輔 川普籲普亭停手
編譯江昱蓁/綜合報導聯合報
烏克蘭首都基輔廿四日遭到俄國大規模飛彈與無人機攻擊,至少十人死亡、九十人受傷,BBC說,這是基輔今年遭遇的最致命攻擊。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不滿,呼籲俄國總統普亭停手。

法新社記者親眼目睹隨著防空警報響起,數十名居民擠入一棟大樓地下室的防空避難所。基輔上一次遭遇飛彈攻擊是在四月初,當時至少有三人受傷。

基輔市長克里契科說,基輔遭十四架無人機和十枚飛彈攻擊,救援行動持續進行,以救出受困廢墟的民眾。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他將縮短南非訪問行程提前返國。他在社群媒體X上表示,在美國提議下,烏克蘭同意全面停火與停止攻擊已四十四天,但俄國卻持續殺害烏克蘭民眾。

他說,廿四日除了基輔遇襲,俄軍還動用包括彈道飛彈在內的近七十枚飛彈與一百五十架攻擊無人機,空襲烏克蘭各地,破壞十分嚴重,必須對俄國施加「更大壓力」以促成兩國停火。

川普廿四日在「真實社群」發文說,「我對俄國攻擊基輔感到非常不高興。這沒有必要,時機也非常糟糕。普亭,住手!每周有五千名士兵死亡。讓我們完成和平協議」。

BBC說,川普罕見譴責俄軍攻擊行動,顯示他的挫折感。川普曾承諾在就任總統的第一天就解決俄烏戰爭,如今他上任將滿百日,俄軍仍大舉空襲,不見停戰跡象。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