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09/30 第902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要聞
焦點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盧特尼克拋美版矽盾說 美台晶片產能五五分
編譯盧思綸、記者黃婉婷、簡永祥/聯合報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廿七日表示,在中國大陸毫不掩飾要奪取台灣的情況下,美國不能再過度依賴台灣半導體,必須推動美台晶片產能「五五分」方案,他將努力溝通說服台灣。他同時挑戰傳統「矽盾」論,認為唯有美國本土晶片產能充足,才有能力真正保護台灣,他的目標是將美國晶片自製率從百分之二提升至百分之四十。

指台灣大案子 美台談判很快到來

盧特尼克接受美國新聞頻道NewsNation訪問,被問到美國貿易談判下一步,他明確提到台灣是「大案子」,並表示,「我認為台美談判很快就會發生,我預期會真正開始與台灣對話,把這件事處理好」。

台積電首當其衝 預料成法說焦點

據本報掌握,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日前悄悄赴美展開第五輪實體磋商。至於「首當其衝」的全球晶圓代工台積電昨對此不做任何回應,但預料此議題將成為十月十六日法說會的關注焦點。

盧特尼克在訪問中被問到「美國究竟希望從與台灣的貿易協議中得到什麼」,他說,台灣的問題是,手機及汽車裡百分之九十五晶片都是台灣製,「但台灣在九千英里之外,這聽起來不妙,而且台灣又只距中國八十英里」。他說,北京已放話要拿下台灣,「甚至毫不諱言這件事」。

盧特尼克認為這樣的局勢構成問題,而川普政府的目標是將晶片製造業務大幅轉移到美國本土,以便自主生產晶片。他反問:「無法自己製造晶片,要怎麼自保?你得依賴遠在天邊的人。那你要怎麼把晶片運過來製造無人機、製造裝備?」

階段目標 美自製率將提升到4成

盧特尼克談到本土晶片生產說,「我接任商務部長時,美國只生產本土需求的百分之二」,他明確設定目標,要在任期結束前將自製率提升至百分之四十。他坦言這是「巨大的挑戰」,投資規模恐超過五千億美元,並將涵蓋從設計到封裝的完整供應鏈。對於台灣的角色,盧特尼克說,「因此,我認為讓台灣參與並同意加入供應鏈,這就是川普政府、川普總統的魔力」。

盧特尼克說,他知道這對台灣來說並非「自然的選擇」,台灣的想法是「我們生產百分之九十五,感覺很棒」。但川普會說,這對台灣不好,對美國也不好,「因為我們美國保護你,而如果要我們繼續保護你,你就得幫我們達成合理的自給自足」。

針對外界認為台灣握有半導體主導地位,能促使美國在軍事上更積極保護台灣,盧特尼克主動提起「矽盾」,並表達與台灣截然不同的對立觀點。

他說,如果台灣掌握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的晶片產能,美國在危機時「要如何取得這些晶片來協防台灣?是靠飛機運?還是靠船隻?」他表示這樣的依賴不可靠,美國必須降低對台灣單一來源的依存度,才能真正具備行動能力。

盧特尼克提出「五五分」方案,美國與台灣各自承擔一半晶片產能。他說:「如果我們能達到五五分,我們依然根本上依賴台灣,因為沒有另一半我們也活不下去。但如果我們有一半,我們就有能力在需要時做該做的事。」盧特尼克表示,美方已在與台灣的對話中表明,「讓美國掌握百分之五十晶片產能,對台灣本身至關重要」。

 
TOP
專題
陽光行動/打造步行城市 人行道普及率、遮蔭不及格
記者林佳□、陳敬丰、張議晨、李承聯合報

全球掀起打造「步行城市」風潮,除了民眾走得安全、舒適,體驗豐富多元的街景與活動,也有利健康及節能減碳;但檢視台灣城市的步行環境,人行道普及率不到一半,人們身陷「行人地獄」之中,面對都市熱島加劇及極端天氣,公共運輸場站周邊的遮蔭防曬設計也付之闕如,亟待改善。

市區人行道 普及率沒五成

步行與使用自行車友善程度成了當今城市進步與市民健康的象徵,上世紀的車行城市,本世紀已轉型為步行城市,步行不僅零碳排,還能帶來健康、促進商圈發展等多重效益,而步行環境的安全與舒適性是重要治理課題。

台灣屢傳「行人地獄」悲劇,撕不掉汙名與人行道基礎建設缺乏有關。截至今年六月,全國市區道路人行道普及率僅百分之四十七點五一,逾五成二路段沒有行人專用的步行空間,人在馬路上與車同行,行政院的「交通零死亡願景」仍淪為口號。

騎樓未整平 長者身障難行

極端天氣、都市熱島帶來的日曬高溫與空氣汙染,不利人們戶外活動。新加坡四季如夏,規定出地鐵站四百公尺內學校、醫院、商業空間的路徑,須有連續的遮廊可遮陽蔽雨,同時結合沿途大喬木的綠蔭,讓人們搭公共運具的步行旅程有舒適的感受,同時實踐節能減碳。反觀台灣主要都會區正加速捷運、輕軌等公共運輸建設,卻缺少這項思維與規畫。

打造步行城市,台灣須急起直追。本報採訪團隊直擊現場,實地體驗台南市、嘉義市兩座觀光城市,發現城市雖然遊客如織,但人行道稀缺、未整平的騎樓,把不少人逼到車道上冒險,身障的輪椅族更是寸步難行。

雖有斑馬線 未必有紅綠燈

記者直擊台南的年長者為了走避毒辣的烈日,在騎樓小心翼翼地上下階梯。一路上更看到不少推著行李箱的遊客,不是走沒幾步就要提起行李箱上下階梯,就是提不動行李箱的女性改走馬路邊。在嘉義市區,媽媽推娃娃車出門,常要走在車道旁;到著名噴水圓環旁,幾個路口雖有斑馬線,卻沒紅綠燈和行人專用號誌,行人過馬路要看駕駛心情。

本報也與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團隊合作,實測台北、台中和高雄捷運與輕軌站出口的步行熱環境,在八月盛夏的上午,出站後若置身空曠處,體感溫度比有遮蔭處高出攝氏十三度之多。

林子平表示,行走環境愈舒適、民眾搭乘公共運輸的意願才會高,才可能減少交通碳排。

本報今天推出專題報導體檢現況、提供解方,盼宜人的步行環境願景早日實現。

 
TOP
陽光行動/上上下下 走在台南騎樓如「登山」
記者林伯驊、謝進盛、吳淑玲、黃瑞聯合報

台南自詡是國際觀光城市,步行空間卻極不友善,觀光熱點的原市區街道騎樓高低落差大,遊客抱怨走一小段路上上下下比登山還累,提行李箱更如健身,輪椅、嬰兒車寸步難行,常被逼上馬路與車爭道。

台南舊市區屬低矮丘陵地勢,騎樓長年未整平。七月盛夏高溫達攝氏卅八度,本報採訪團隊推行動不便的傷者坐著輪椅,實測公園路、民族路及北門路等景點密集、遊客眾多的路段,不少民眾怕曬走騎樓,但幾乎每家店面騎樓都有高低差,一路上不斷上上下下,有的落差逾五十公分,除了累,一不留神還容易踩空跌倒。

一對夫妻推嬰兒車繞進騎樓,僅過兩家店面就因騎樓不平繞出去馬路,只好與車爭道。來自台中的何姓夫妻說,晚間推著嬰兒車要與友人聚餐,騎樓無法走,只好沿著路邊走,但不時有機車呼嘯而過,非常驚險。

記者推著輪椅從台南市北門路的民族路口走到衛民街口,一路緩上坡,幾乎每個店面都有高低落差,要將輪椅前輪翹起才能推過。短短不到二百公尺路程障礙重重,遇階梯落差大時,只好繞出騎樓到馬路上,全程三進三出,除了要在停滿機車的有限空間裡勉強前行,有次輪椅轉出馬路時是公車停靠區,幸好無公車駛入;再度轉進騎樓時,眼前則是店家擺在騎樓的商品擋住去路。

民團喊話 縮車道寬度設行人道

「這邊輪椅推不了啦!建議走大馬路。」迎面的路人好心提醒,輪椅最後一次轉進騎樓,前方竟是落差逾五十公分的三個階梯,團隊只能望「階」興歎,印證路人的建議。

「台南的步行環境數十年來沒什麼變化。」陪同體驗的台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榮譽理事長余志祥,在三歲女兒前年遭撞死後投身改革交通安全,他感慨台南沒有適合行人走的空間,騎樓整平做得不夠,有些路段雖有人行道,卻被變電箱、店家廣告旗幟占用,建議市府縮減車道寬度設人行道,落實行人路權。

整平騎樓 須地主同意才能施工

途中巧遇身障的蘇姓夫妻騎電動三輪車從善化搭火車來市區逛街,他們無奈地說,搭火車輪椅進出無障礙,一出火車站卻寸步難行,人行道長度及空間有限、騎樓不平,電輔車根本無法走,只能如搏命般騎在車道上,想逛街卻走投無路。

台南市工務局指出,騎樓屬私有財產,須取得同意才能施工,推動整平不易,仍設法改善中,近七年來整平三點一公里,新設人行道長度九十六點八三一公里,並持續優化。

 
TOP
要聞
馬太鞍溪導流改道!降低短期溢淹風險 二周內完成土堤防線
記者王思慧、李隆揆、陳敬丰、黃子聯合報

花蓮光復鄉洪災救援昨進入第七天,由於馬太鞍溪床因堰塞湖溢流潰決淤塞墊高,若遇颱風豪雨,光復鄉有再淹水隱患。水利署長林元鵬昨表示,已成功將馬太鞍溪原本會流入市區的水流導引到深水槽,讓水流成功改道,避免干擾市區救災,預計兩周內會完成第一道土堤防線,阻擋豪雨造成上升的水位。

累計洪災造成十八人罹難,仍有六人失聯。昨早在馬太鞍溪下游的加里洞附近尋獲第十八具遺體,確認是六十四歲蔡姓農場員工,死者家屬認屍時悲慟表示「要帶爸爸回家了」;農場老闆則感歎,整件事就是政府處置不力才會導致這局面。

花蓮縣政府昨宣布光復鄉今天繼續停班停課,災區原本預計要復課的光復國中師生仍無法回校。

找尋失聯者成了搜救挑戰,由於事發時大量泥流從南岸的堤防破口灌進光復市區,推測失聯者可能埋在附近河床,搜救隊昨鎖定南岸的砂石場附近持續挖掘失聯者,上午就在下游花蓮溪加里洞附近尋獲第十八具遺體;由於遺體腫脹嚴重,外觀不易辨識,比對指紋資料才確認是大同村失聯的蔡姓農場員工。

家屬獲報趕赴瑞穗生命園區,當場崩潰痛哭,蔡男女兒感謝所有人,「要帶爸爸回家了」。農場老闆感嘆農場毀了、員工走了,中央、地方政府處置不力才會導致這局面,都不要推卸責任。他稱讚死者「老蔡」工作認真,失去好員工很傷心。

行政院昨上午舉行災後搶救與復原記者會,縣府首度派員參與,也對外統一資訊。縣長徐榛蔚說,目前湧入七千一百多萬元善款,將全數發給光復鄉約一千八百戶受災居民,平均每戶可領四萬元,加上原本的急難慰助金一萬元,共計五萬元,最快本周五發放,讓災民添購生活用品,盡早恢復生活。

中央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總協調,專家憂心指揮層級太低恐難協調;行政院昨表示,賴是水利老兵,也熟行政流程,進駐花蓮後迅速跨部會整合協調,沒有問題。

堰塞湖釀災,朝野都有意提出「樺加沙颱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定調將依「丹娜絲颱風特別條例」延續補助,政院昨表示,丹娜絲特別條例已將花蓮縣納入適用,經費若有需求將提追加特別預算,希望立院支持,這是最有效率且符合災區權益的作法。

光復洪災引發國際關心,教宗良十四世廿八日主持禧年彌撒時,為包括台灣在內、受颱風侵襲不幸遇難、失蹤、流離失所者及救災人員祈禱。美國在台協會廿九日也轉發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皮戈特的關切,寫道:「我們深感哀慟,美國向罹難者的家屬與摯愛致上誠摯的哀悼與慰問。」

 
TOP
農業部維持紅色警戒!馬太鞍溪河道清疏前 專家憂大雨再淹
記者黃婉婷、黃子騰/台北報導聯合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各界關注後續災害應變。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指出,目前堰塞湖水量慢慢減少中,除非颱風再來,應沒有立即危險,也應無「管湧現象」風險。學者則憂心河川溢淹,使部分河水往市區流,干擾市區救災、復舊。

農業部昨指出,經無人機空拍初判,堰塞湖昨水位一○二一公尺,目前壩頂高度降為八十二公尺(已下切一一八公尺深),湖面十三公頃,蓄水量為六一○萬噸,約為原來量體的百分之六點六。因周圍崩塌坡面不穩定,且集水區仍有水量匯入,現況仍維持紅色警戒,並持續評估裝設水位計,評估安全無虞後,才會降級或解除警戒。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在馬太鞍溪下游河道清疏完成前,考量光復鄉淹水風險較高,若集水區有明顯降雨、河道水位異常及發生地震時,將以防空警報系統比照海嘯警報程序發布堰塞湖警報。

內政部昨主辦「馬太鞍溪堰塞湖防災對策—從緊急應變到中長期治理的整合規畫研討會」,邀集水利專家李鴻源和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游景雲主持的台大團隊、農業部、經濟部、國科會、花蓮縣政府,以及陽明交大、成功大學、中興大學等團隊,專業研討運用科技防災。

李鴻源透露,這場會議早在颱風前就安排,原要討論堰塞湖處理,沒想到堰塞湖垮了。

堰塞湖垮掉是颱風所致,日前他曾示警要提防「管湧現象」,也就是堰塞湖積水從內壁向壁體侵蝕到洞穿,自然形成洩流口,導致二次釀災。

李昨說「應該沒有了」,目前看來是慢慢滲流中,不太會有立即危險,但要持續觀察、注意,趕快善後災區,讓災民好好生活,不要恐慌或反應過度。

游景雲說,現在比較擔心河川溢淹,因為光復堤防被沖毀,遇豪大雨,部分河水會往市區流,要注意如何避免干擾救災、復舊工作。

未來是否訂出堰塞湖處理SOP?內政部長劉世芳說,堰塞湖主政機關是農業部,她感謝李鴻源組織團隊即時提供應變資訊。

 
TOP
救災被說擺拍...竹北吊車大王怒了 嗆酸民「一起來救災」
記者黃羿馨/新竹即時報導聯合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重創災區,有網友質疑「竹北吊車大王」胡漢龑救災行動只是擺拍,他今晚在臉書怒斥「超扯」,強調凌晨派員出發協助清理,並自掏腰包提供物資與慰助金,呼籲酸民「有本事就出來一起去救災」,別汙衊前線同仁的辛苦付出。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潰流,重創花蓮光復、萬榮鄉等地區,曾無償救援出動大型吊車、參與新竹晴空匯大火救援的「竹北吊車大王」胡漢龑再度出手救援,除派出2台具有掃地功能的小山貓,並攜帶50萬到100萬不等的物資前往救災,另提供往生者每人1萬元、傷者3000元資助,希望天佑花蓮,大家一起協助當地居民度過難關。

不過近來網路上卻傳出質疑聲浪,有名嘴及網友質疑其救災行動只是「擺拍」。胡漢龑今晚在臉書粉絲專頁強烈反擊,公司團隊凌晨3點自竹北出發,員工開著小山貓,冒著危險協助清理災區,「酸民、名嘴居然敢說我們裝備運過去只是擺拍而已,怪手都沒司機去開,這是對同仁莫大的侮辱。」

胡漢龑表示,當地居民親自送來烤雞和飲用水給辛苦作業的同仁,深怕他們挨餓受苦,救災的狀況都有錄影存證,「我們還得協助把陷在厚泥裡的怪手機具一一救出,酸民說的那些話能聽嗎?」

胡漢龑強調,酸民有本事就出來一起去救災,「我出多少你出多少,我派吊車人力,你又能出什麼?」自己無黨無派,只希望拋磚引玉,讓更多資源投入花蓮重災區。

 
TOP
焦點新聞
觀察站/美拋矽盾…為川習會暖身 兼逼台讓步
本報記者簡永祥聯合報

在台美持續磋商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之際,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拋出「美版矽盾」的震撼彈,與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提出「要美國保護台灣,恐得繳交保護費」的思維一致,但如今直接聚焦半導體晶片,除了有為川習會暖身意味,也藉此對台施壓,要台灣在經貿談判時對其他項目做出更大讓步。

半導體業者表示,盧特尼克將台積電及其供應鏈所建立的護國群山,視為維護台灣及穩定全球晶片供應最強的「矽盾」,套用來強化美國晶片製造,拋出台灣和美國製造各占一半的構想,這個「美國矽盾」的想法立意雖佳,實際上卻窒礙難行。

一位長期研究半導體地緣變化的專家說,如果要有百分之五十的晶片在美製造,估計花費恐逾五千億美元,且得同時打造先進製程、先進封裝與供應鏈配套,才能讓生態系更完整,這正是台灣矽盾堅實的基礎。

川普政府試圖利用輸美半導體晶片將課徵百分之百關稅、及輸美電子產品得用百分之五十美製晶片等手段,為在美製造晶片業營造有利環境,但以盧特尼克宣稱要在他卸任前將美國晶片製造比重拉升至百分之四十,不僅是政治語言,且幾乎不可能達成。

再者,美國年輕人以進入谷歌、Meta、微軟、亞馬遜或OpenAI等雲端服務業為優先志向,美國半導體產業提升晶片自主政策,估計到二○三○年新增工作需求將超過十萬人,現有培訓與移民政策短期難以補足。

此外,興建晶圓廠包括電力及用水等基礎設施,目前單一大型廠每日用水可達數百萬到上千萬加侖,電力需求也高;以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區為例,耗費投資費用將比台灣高出至少五倍。

除此之外,台積電為提高生產效率,這幾年積極提升材料與設備供應鏈在地化,但氟化物、特種氣體(如氦)、光阻與石英件等關鍵上游材料仰賴進口,若川普政府只逼台積電前去設廠,忽略這些供應鏈配套在美供應,台積電恐怕也不敢將一半的產能往美國遷移。

其他還面臨的挑戰,包括台積電等重要晶片廠將產能移往美國,區域生產成本差異。日前已傳出台積電計畫今年底量產的二奈米晶圓報價要比三奈米漲五成,業者推斷在美國生產的晶片報價,恐怕會比台灣生產更貴上近一倍,美國大廠若依川普政府規範,一半以上的比重採用美製晶片,未來美國組裝的科技產品將大幅調高報價,形成漲價通膨效應,受害的還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

不過,半導體專家認為從地緣政治變化,不要輕忽美國提升半導體自主的決心,從美國政策研議輸美半導體課以重稅或採用「一比一生產」規則的方向前進,要求台積電增加在美投資、串連美晶片業入股英特爾,加上格芯、三星等在美國擴產逐步落地,預期會優先在國防等特定領域將美國本土比重升到接近五比五。

 
TOP
共軍15架主輔戰機今擾我海、空域 國防部:嚴密監控
記者洪哲政/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國防部今(29)日表示,共軍自今天上午陸續有中共殲-16、殲轟-7計20架次出海,以所謂「聯合戰備警巡」之名,對我周邊空、海域進行騷擾。

國防部表示,今日上午11時42分起,陸續偵獲中共殲-16、殲轟-7、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20架次出海,其中15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假所謂「聯合戰備警巡」之名,對我周邊空、海域進行騷擾。

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並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

 
TOP
鄭麗君赴美第五輪關稅磋商 總統府未回應「晶片五五分」
記者黃婉婷、張文馨/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暫行對等關稅稅率百分之廿上路近兩個月,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昨天重申將與台灣達成貿易協議,值此關鍵時刻,本報掌握,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日前悄悄赴美展開第五輪實體磋商;由於我方擬以類科學園區模式赴美投資,如何執行預料將有著墨。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拋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這是美方說法,不予評論,但會審慎以對。針對台美談判進度,經貿辦未證實赴美談判消息,僅稱雙方持續積極就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磋商溝通,有談判相關資訊的進一步說明時,將再適時向國人報告。

美國對台最終關稅尚未出爐,台美雙方於七月完成第四輪實體談判,結束技術性磋商,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議;我方爭取關稅再調降、不疊加處理,並與攸關晶片關稅的二三二條款一併協商。盧特尼克十一日曾預告將與台灣達成重大協議,知情人士解釋,是指對等關稅和二三二條款一起處理。

相隔近兩個月,鄭麗君、楊珍妮再率團赴美,團隊規模較過往更小。為籌備此次會商,兩人也於上周四行政院會告假。據指出,此場會議並非總結會議,會商著重對等關稅能否併同二三二條款一同處理,以及我方可能以類科學園區模式赴美投資,如何執行,也須與美方討論說明。

據透露,美方關注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是否與台積電共同赴美投資,如何讓台灣產業聚落在美扎根,為我方創造投資條件,爭取類似科學園區模式會是可能做法。

熟悉科學園區運作的人士說明,台灣科學園區成功關鍵在於提供「一站式」服務,由於赴美投資需解決購地、水電、建築法規等難關,時常讓企業卻步,若美方能採取類似模式給予協助,自然能增加台商赴美設廠誘因。

美國對等關稅談判過程中,美方一直期待各國拿出大規模投資方案,盧特尼克此時喊出「五五分」,也被涉外圈視為喊價方案之一。熟悉經貿的相關人士認為,盧特尼克的說法提供了投資金額的想像,以台積電在美生產能量,要達到盧特尼克說的目標也要十多年,長期投資金額自然也會翻倍至四千億美元,還得解決人力成本,需要時間摸索、建立文化,才可能加速先進製程產能。

該人士分析,美方若要短期內達成將是天方夜譚,不過,盧特尼克未將時間說死,也創造台美談判空間,但重點在於美方要在時間上面有耐心且必須與台灣細談合作。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喊出台美晶片產能各半更能保護台灣安全。總統府昨天未作回應。

 
TOP
風災影響買氣 秋節公益禮盒3成滯銷
記者宋原彰、劉星君、陳雅玲、李宗聯合報
中秋將至,社福團體公益禮盒仍滯銷。屏東伯大尼之家照顧百餘名憨兒疑受花蓮善款排擠影響,尚有3成禮盒未售出,高雄23家身障團體獲市府「礙優網」輔導,整體銷售達標,但喜憨兒協會坦言門市買氣不如往年,高雄三山脊損重建協會、雲林小天使協會訂單都較去年減約2、3成。

距中秋節僅剩一周,南部不少社福團體販售的公益禮盒仍有2、3成待售。屏東伯大尼之家每年的鳳梨酥禮盒由憨兒們製作,但今年仍有3成滯銷。實務總督導李韻珊說,今年備料1700盒,訂單卻減少,如今約500盒沒訂單,可能較多的善款流向花蓮災區,若大眾仍有餘力,希望為憨兒們點亮希望。

高雄23家身障團體參與市府中秋禮盒推廣,整體較去年同期多賣近4700盒,市府輔導的「礙優網」電商平台銷售率也達高標,但喜憨兒基金會至9月26日仍有2成滯銷,基金會說,近期受風災影響,門市銷售不如往年。

高市三山脊損重建協會今年訂單則較往年少3成,年營收砍半,總幹事楊德明指業績多靠舊客戶支撐,過去總統府訂量占協會全年訂單5分之1,今年卻未續訂。高市社會局表示,個別團體銷售若不如預期,市府將媒合認購,降低庫存壓力。

雲嘉地區社團秋節禮盒訂單也不比去年,若竹兒教育基金董事長林朋輝說,銷量比去年少約2成,早年民雄工業區不少廠家是主要買家,今年屈指可數。嘉縣精神康扶之友協會經營的「小太陽烘焙坊」主打土鳳梨酥、果漾酥及紅豆蛋黃酥,訂單相對冷清。總幹事陳素綢表示,除經濟不景氣,可能許多愛心資源優先投入災區,今年訂購明顯減少。

雲林縣小天使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甘推說,今年訂單縮減,應是景氣不佳讓許多企業、工廠下單縮手。

 
TOP
健康主題館/流感、新冠雙重威脅 「左流右新」疫苗10月1日開打
記者許凱婷/台北報導聯合報
流感疫情提前爆發,新冠疫情可能在10月中下旬升溫,雙重威脅同時來襲。疾管署數據顯示,類流感就診單周已衝破11.6萬人次,急診比例超標,校園病例更達去年同期的4.6倍。為抵擋流感與新冠病毒雙重威脅,「左流右新」疫苗接種計畫將於10月1日啟動。

雙重防線 副作用不會加倍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指出,同時接種流感與新冠疫苗是安全且高效的選擇,副作用「不會因一起打而加倍」,呼籲民眾踴躍接種,及早獲得雙重保護。

衛福部長石崇良宣布,自10月1日起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張峰義解釋,新冠大流行後,流感季節性被打亂,疫情提前與「免疫負債」有關,高風險族群如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及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者,感染任一種病毒都可能加重原有疾病,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等風險。

張峰義表示,新冠重症死亡風險實際高於流感,但民眾警覺性卻因防疫疲乏降低,因此呼籲家中的年輕人應該多費點心,主動帶長輩去接種疫苗,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保護方式。

針對民眾憂心同時接種兩種疫苗可能加劇副作用,張峰義強調,大量臨床數據顯示安全性無差異,副作用不會因一起打而加倍。常見局部痠痛、疲倦感等症狀,一兩天內多會緩解。

台北市衛生局疾管科長張惠美則補充,台北市累積接種近九百萬劑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率與流感疫苗相當(每十萬劑約二至三例),台北市亦辦理多場醫事人員教育訓練,以實證資料協助臨床溝通,化解民眾疑慮。

雙北備戰 多管齊下促長者接種

為讓民眾「方便打」,各縣市無不卯足全力宣導。張惠美指出,台北市主打「智慧接種」,透過升級的Web版「社區疫苗接種系統」,以平板讀取健保卡,系統就能即時判讀可接種的疫苗種類,除了免去繁瑣的紙本填寫與排隊時間,亦可以現場一次補足疫苗。

台北市在10至12月,將於456里舉辦近七百場社區設站,地點遍及里辦公室、活動中心、宮廟等長輩熟悉的地點。此外,也推出抽獎活動,接種「左流右新」可獲得兩次抽獎機會,有機會將iPhone17、Apple Watch等好禮帶回家。

新北市則優化「新北市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除了運用社群媒體、火車站廣告、便利商店廣播強力宣傳,並與醫師公會合作,提供日夜間及假日接種選擇。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馬景野表示,針對長照機構,新北市更在中央補助外再加碼行政費,目標將長照機構流感覆蓋率達八成五;新冠疫苗覆蓋率達六成五。

馬景野指出,對於長者接種意願偏低,今年更將深入銀髮俱樂部、共餐據點宣傳,推出「接種流感尬新冠 新北長者好禮抽」抽獎活動,提升長者接種意願。

專家與政府單位齊聲提醒,面對流感和新冠病毒的雙重威脅,不能再抱持僥倖心態。尤其新冠疫情可能在10月中下旬升溫,更凸顯疫苗保護的重要性。流感疫苗保護力約半年,且病毒不斷變異,每年按時接種是維持保護力的不二法門。

 
TOP
兩岸新聞
陸重懲電信網路詐騙集團 緬北明氏家族11人判死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針對長期對大陸境內公民實施電信網路詐騙的緬甸果敢「明氏家族」犯罪集團案,昨日一審宣判,全案卅九人遭重判,其中重要犯嫌明國平、明珍珍等十一人死刑。該集團被控涉賭、涉詐人民幣百餘億元(逾台幣四百卅億元),並造成十四人死亡。

大陸近年大規模掃蕩電信網路詐騙,二○二三年十一月透過中緬合作,抓獲明國平等人並移交大陸,首腦明學昌據稱在抓捕期間畏罪自殺。去年底,明家犯罪集團案卅九人被起訴,浙江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昨日一審公開宣判。

新華社報導,經審理查明,二○一五年以來,以明學昌(已死亡)、明國安(另案處理)、明國平、明珍珍等家族核心成員為首要分子,以畢會軍等其他家族成員和周衛昌等武裝頭目為重要成員的明家犯罪集團,在果敢設立多個園區,招攬、吸引巫鴻明、羅建章、蔣吉等多名「金主」並提供武裝庇護,並夥同實施電信網路詐騙、開設賭場、販賣毒品、組織賣淫等犯罪活動,涉賭、涉詐資金人民幣一百餘億元。

報導指,該電詐犯罪集團殺害、傷害試圖逃跑或不服從管理的涉詐人員,造成十死二傷;二○二三年十月廿日,為防止涉詐人員被移交大陸,明家武裝人員在組織轉移、藏匿涉詐人員過程中開槍射擊,又造成四死四傷。官方當時指,死傷者皆是電詐園區內陸籍人員。

法院認為,該電詐犯罪集團行為分別構成詐騙罪、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十四項罪名,判處明國平、明珍珍、周衛昌、巫鴻明等十一人死刑;五人死緩二年(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十一人無期徒刑,畢會軍等十二人獲判五至廿四年不等有期徒刑。並相應判處罰金、沒收財產、驅逐出境等附加刑。

 
TOP
大陸衝刺基建 2兆銀彈上膛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為推動擴大有效投資,大陸發改委會同相關金融機構,計劃撥出人民幣5,000億元(約新台幣2.14兆元)資金,用於加快推進新的基礎設施項目,以緩解美國關稅對其經濟的影響。

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昨(29)日表示,當前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外部環境仍然複雜嚴峻,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發改委同有關方面積極推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關工作,規模共人民幣5,000億元,全部用於補充項目資本金。

彭博日前報導,知情人士表示,所謂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就是中國大陸三家政策性銀行將籌集資金並入股項目。該知情人士表示,人民幣5,000億元的初始注資可能會使總投資額增加數倍,因為它可以讓項目獲得額外的銀行貸款或其他形式的融資。

李超表示,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方面,抓緊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投入到具體項目上,後續將督促各個地方推動項目加快開工建設,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TOP
國際新聞
美國與以色列領袖談加薩 雙方同意20點和平計畫
華盛頓2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白宮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討論加薩走廊的局勢後,發布20點和平計畫,並獲以色列同意,但仍待哈瑪斯表態。計畫提到巴勒斯坦人將不會被迫離開加薩,有別於川普先前的立場。

法新社報導,川普(Donald Trump)在會後與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召開聯合記者會時表示,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若拒絕美方提出的20點和平計畫,以色列將獲得他的「全力支持」,摧毀哈瑪斯。

川普也表示,尼坦雅胡已經同意這項涉及諸多事項的和平計畫。計畫內容呼籲先立即停火,接著是哈瑪斯繳械,還有以色列從加薩走廊(Gaza Strip)撤軍。

然而,哈瑪斯尚未同意這個提案。川普稱,希望哈瑪斯點頭,而各方「相當接近」達成協議。

計畫指出,只要雙方同意,「戰爭將立即結束」,且以色列撤軍與哈瑪斯釋放最後一批人質將同步進行;在計畫施行之初,將實施停火。

其他重點也包括部署「臨時國際穩定部隊」,以及成立由川普領導的過渡機構。

這項方案也要求哈瑪斯徹底解除武裝,且被排除在未來的政府之外,但對於願意「和平共處者」,則不在此限;以色列撤軍後,邊界將開放援助和投資進入。

川普在這項方案出現的重大轉變是,巴勒斯坦人將不會被迫離開,計畫寫道「我們將鼓勵人民留下,並提供他們機會建立更好的加薩」。

川普也告訴媒體,這項計畫將制定以色列部隊分階段撤離加薩走廊的時間表。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尼坦雅胡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天的會晤不僅是結束加薩戰爭關鍵一步,也是為整個中東地區和平奠定基礎的重要一步。

他提及川普的20點和平計畫,「我支持你結束加薩戰爭的計畫」。

尼坦雅胡還說,這項計畫將確保以色列不再受到哈瑪斯威脅。

尼坦雅胡指出,所有人質無論是生是死,都應該在72小時內返國。

他提到,各方都有機會和平完成這項工作,但如果哈瑪斯拒絕這項計畫,或者他們接受計畫卻沒有執行,「我們會完成這項工作」。

另外,尼坦雅胡宣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若不進行「徹底且真正的改革」,就無法在加薩發揮任何作用。

 
TOP
繼藥品後 川普又宣布:海外電影課100%關稅
記者陳熙文、編譯羅方妤/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廿九日宣布,將針對海外製作的電影開徵百分之一百關稅,並預告未來會針對不在美國生產製造傢俱的國家課徵高額關稅。

川普上周才宣布一系列包括藥品關稅在內的產品關稅,他廿九日又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美國的電影產業被其他國家偷走了,就像從嬰兒手中奪走糖果一樣;川普說,尤其加州受創最深,他還批評加州州長紐森弱小無能。

川普說,為了解決這個長期未解的問題,他計畫向任何不在美國製作的電影課徵百分之一百關稅。

川普沒有具體說明何時或如何實施關稅。如果川普兌現他的威脅,這將是他第一次對服務而不是實體產品徵收關稅。

總統最初在五月威脅要對外國製作的電影徵收百分之一百關稅,理由是其他國家提供的稅收優惠,將電影製作人吸引到海外。

當川普首次公開宣布徵收電影關稅時,好萊塢完全措手不及。一位業內人士當時告訴CNN, 「這令人震驚,幾乎意味著電影製作將完全停擺,實際上他無權這麼做,而且執行起來也太複雜了」。

美國演員和導演通常更喜歡在住處附近工作,但聯合人才經紀公司副董事長蘇雷斯當時說,因為勞動力成本等問題,「事實上,好萊塢電影公司支付所有人的機票和酒店費用到國外拍片,反倒更便宜」。

此外,川普還表示,北卡州的傢俱產業已輸給中國和其他國家,為了讓北卡州再次偉大,他計畫向任何不在美國生產傢俱的國家課徵高關稅。川普說,他後續會公布更多細節。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