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10/04 第90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要聞
焦點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叫車平台收「取消費」爭議不斷 交部:應充分揭露資訊
記者許維寧、甘芝萁/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內叫車平台愈來愈多,不少業者都設有「取消費」制度,規定乘客若超過時間未上車,又或是叫了車卻取消,就會被收取四十元至三百元不等。消基會質疑,平台採衛星定位,有時定位誤差,導致乘客在原地苦等卻看不到車,反被收取消費;還有司機提前出現就開始計時等候,乘客難及時反應。

消基會強調,依消保法規定,若定型化契約條款對消費者顯失公平,即屬無效,取消費設計有諸多法律疑慮,呼籲主管機關應介入,制定標準。

實際上,叫車平台取消費的爭議不斷,各平台收費標準也不一。去年陸籍網紅Sean來台遊玩,叫計程車後又取消,就被司機收了一百元,但事後該叫車平台卻聲稱沒有取消費規定;還有民眾透過叫車平台叫車,發現車資高達上千元,是平常的三倍多,嚇得立刻取消,卻被收取消費一五○元。

消基會發行人胡峰賓表示,目前國內三大叫車平台,普遍以四十元為取消費基準。以Uber為例,規範乘客在預約行程後,超過三分鐘取消,或司機抵達並等待超過五分鐘取消,乘客需支付取消費四十元。

LINE GO是乘客在司機抵達後取消,或司機等候三分鐘未上車,也收四十元,機場專車取消費更高達三百元;Yoxi則是預約行程取消收八十元,即時行程為乘客取消或逾三分鐘未上車,須支付四十元。

胡峰賓表示,如果司機到、但乘客未到,多等三、四分鐘都會被收取消費,站在契約公平角度,「乘客先到司機沒到,要不要補貼乘客?」

消基會秘書長陳雅萍說,很多消費者都反映不知道取消費一事,業者應揭露,再者,民法規定延遲給付需催告,但平台沒有催告,時間一到就直接取消訂單;且依民法規定損害賠償應以填補實際利益為限,司機等待三分鐘損失難精確計算,取消費如何得出也欠缺透明。

消基會董事長鄧惟中表示,取消費加諸太多責任予消費者,主管機關應介入,制定統一的額外收費標準、避免業者任意訂定,並強化揭露資訊,明確告知可能產生的費用,並建立爭議處理機制,權益受損時可獲救濟。

對於叫車平台取消費是否該收取,消費者、司機意見不一。消費者陳小姐直言,有些巷弄地址較複雜,遇過司機自己搞錯門牌、等錯地點,卻也聯繫不上,時間一到司機逕自走人,如此還要被收取消費豈不是非常不合理。

交通部表示,已發文各主管機關,提醒取消費須納入營業計畫書,且應充分揭露資訊讓消費者了解。

Uber表示,行程取消費均依相關規定由合作車隊向主管機關申報。LINE GO說,取消費是為了避免少數濫用叫車服務的狀況,相關收費規定皆已公告於官網。yoxi表示,取消費用是為了保障司機投入的時間成本。

 
TOP
要聞
2.5億噸泥沙 馬太鞍恐2次堰塞湖
政治中心、地方社會中心/連線報導聯合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昨表示,現仍有約二點五億噸泥沙在上面,上游左側山壁不穩定,再次發生豪大雨可能會崩下來,只要發生五級地震,整座山會滑下來,馬太鞍溪形成第二次堰塞湖可能性高,他建議應討論遷村、建立預警機制。

李孟諺證實風險 加固堤防

由於麥德姆颱風形成,雙十連假也有熱帶性系統逼近,李鴻源的示警備受關注。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昨證實確有風險,現在先加固堤防,也規畫堰塞湖做溢洪道或排水設施,萬一再崩塌能減少洪水量。

總協調官季連成也強調,中央已指示軍方、縣府做撤離計畫,首先要做比照地震、國家警報系統,再建立一個類似海嘯才能夠發放的警報系統,必要時強制撤離。

協調軍警消 獨老優先撤離

季連成說,撤離時會優先選擇獨居的老人,如果住家有二、三樓,會協調軍方、地方志工和警、消人員協助搬上樓照顧;對平房式的獨居老人,要疏散到收容中心,做預防性撤離,軍、警、消會互相配合。其他民眾採垂直撤離,即便颱風來了,如果雨量未超過五百毫米,不至於形成大水,仍然安全,但要有強制性,會請警察挨家挨戶確認;在外包括民眾和救災部隊也須馬上撤離到安全場所,超商等停止營業。

「危險的地方千萬不要跟老天爺爭。」賴清德總統昨在屏東視察治水工程時說,如果中央氣象署發布警報須造冊、挨家挨戶撤離。

李鴻源昨出席國民黨立院黨團記者會時表示,堰塞湖的水剩五、六百萬噸,沒有立即危險,但資料顯示,這次崩下來僅七千萬噸泥沙,約還有二點五億噸泥沙在上面,且上游左側山壁不穩定,若再次發生豪大雨可能會崩下來,再次形成堰塞湖。

李鴻源建議水利署指揮水利規畫試驗所,做水工模型試驗研究,一定要在最短時間,把下游有一千多公尺比較脆弱的缺口補起來加固,政府應討論遷村、建立準確的預警機制。

李孟諺也認為山區堰塞湖兩側有土石方堆積,風險仍大;馬太鞍溪堤防遭洪流沖毀二八○○公尺,水利署正加固堤防,最好在日雨量二五○到三○○毫米時都不會溢堤;也正規畫第二道防線。

水利署長林元鵬說,山區還有超過上億噸泥沙,第一道緊急堤防完成後,會馬上疏浚,明年底前分階段清出六百萬噸土方,由重機具挖出河道中央的深水槽流路清淤,維持一定保護能力。今天中午前可完成第一階段三公尺高的土堤。屆時除非是大雨,一般正常水量保證不會再進入光復市區,十一日前會完成第二階段土堤,加高到五公尺。

 
TOP
卓揆:花蓮洪災補助 國賠不衝突
記者李人岳、蔡晉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花蓮光復地區慘重災情,行政院提出在「丹娜絲風災豪雨特別預算」中追加兩百億元,國民黨立委傅□萁則呼籲應啟動國賠。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表示,國賠有法定程序和條件,災區的搶救和補助則有其急迫性,兩者並不衝突。

卓榮泰表示,行政院認為透過原來的「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能把花蓮納入災區。行政院現正仔細盤點中,若提出以兩百億元規模為基礎的特別預算,應該能在短時間內馬上執行。

卓榮泰強調,這樣的作法不會排擠丹娜絲風災後對雲嘉南地區的補償,而且效率最快、時間最短,行政院也會核實計算。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昨天質詢表示,花蓮地方網路群組流傳一部影片,內容指目前收到的賑災善款會被民進黨政府挪用、甚至侵吞,她質疑背後有組織性的造謠,呼籲快速處理錯假訊息。

卓榮泰說,善款一定會用在災民身上,而且會直接、快速發放。他指影片的內容不實,是要不得的行為。

 
TOP
焦點新聞
「想想論壇」復活!蔡英文:用共識化解政治紛擾
記者周佑政/台北報導聯合報
由前總統蔡英文創辦的小英教育基金會所經營的「想想論壇」昨改版再出發,蔡英文表示,當政治越來越紛擾,台灣人民也逐漸能用政策來嘗試說服、用共識來化解政治;期待凝聚公共思考、拓展社會對話,讓不同世代、不同專業的聲音能在此交流,為台灣想想下一步。

二○一六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想想論壇」人員逐漸縮編,僅維持低度運作,約在二○二三年就不再更新文章。

蔡英文昨在臉書表示,「民主,是一條需要大家一起走的路。」二○一二年由小英教育基金會創刊的「想想論壇」,昨改版再出發。在擔任總統的期間,她有一個深刻的體驗,在政治和政策之間,必須有所平衡。蔡英文說,在她執政之前,在許多專家、學者與公民的建議下,擬定了十年政綱,作為執政的基礎。在她執政之後,逐步按照規劃調整、打造一個更好的台灣。

她表示,「民主,更成為台灣站上國際舞台的關鍵字。」當世界越來越複雜,當政治越來越紛擾,台灣人民也逐漸能用政策來嘗試說服、用共識來化解政治,並且能在歧見之中,保持冷靜,看見差異、學會理解,一起團結向前邁進。正如同「想想論壇」的發刊詞所說「台灣人民對良善社會的渴望並沒有消失,講道理的時代並沒有過去」。

「想想論壇」昨改版上路後,也刊登蔡政府時期財政部長蘇建榮撰文,主題正是「年金改革 不應半途而廢」,該文強調,各種年金制度,都必須立基於「永續」和「公平」兩大原則;喊停年金改革,將對整體年改造成頓挫,應共同思考未來的路怎麼走。

 
TOP
小病衝大醫院 部分負擔擬調高
記者翁唯真、林琮恩/台北報導聯合報

代掛號商機無限,源自國人的「名醫迷思」,小病、大病都希望到大醫院,指定有名的醫師看診,讓分級醫療形同虛設。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已推動個別醫院總額,未來半年若門診量仍不減,不排除將未經轉診直接赴醫學中心就醫的部分負擔,從現行的百分之廿,依健保法回歸到百分之五十。

根據健保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門診或急診費用之百分之廿,居家照護醫療費用的百分之五。但不經轉診,於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門診就醫者,應分別負擔其百分之卅、百分之四十及百分之五十的部分負擔。

石崇良表示,現行未依照健保法收取高比率的部分負擔,主要是因為醫學中心的任務是救治病況複雜的患者,因此初步先施行「個別醫院總額」制度,要求醫學中心門診占率不得高於百分之五十五,門診成長率如超標,給付將被打折,甚至不予給付。

衛福部目前正在觀察各層級醫院,在個別醫院總額制度推行後,收治輕症或穩定慢性病患的占比,若未來監測半年占比依舊太高,將研擬落實健保法規定,目前未經轉診赴醫學中心就醫的民眾收取的部分負擔為百分之廿,不排除回歸到健保法規定的百分之五十。

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說,越級就醫不單是病人問題,也應釐清醫院是否有將輕症患者下轉,提升民眾就醫的部分負擔,盼衛福部提出實證,證實提高部分負擔能落實分級醫療,再討論是否推行。

健保署前署長李伯璋說,落實分級醫療是正確方向,但要調高未經轉診赴醫學中心就醫的部分負擔,需在政策執行前教育民眾,若以強迫方式調升費用,民眾恐難以接受,且調升部分負擔所增加的金額,對富人來說差別不大,但經濟弱勢民眾將具影響,萬一演變成窮人無法到醫學中心就醫,恐與健保的精神背道而馳。

李伯璋建議,應先控制醫療浪費,再逐步「實施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才不會瞬間增加民眾財務壓力。

台大醫院醫務秘書陳彥元說,政府拋出調升未轉診直接至醫學中心的部分負擔五成,絕非是針對正派經營的醫學中心,未來若執行細節出爐,台大醫院院方會配合執行醫療業務。

 
TOP
獨/基隆驚見4隻黑鳶同時掛網慘死 七堵山區非法鳥網逾百公尺
記者游明煌/基隆即時報導聯合報
台灣猛禽研究會追蹤一隻繫有定位器編號「橘M9」黑鳶取名金桔 ,發現訊號長時間不動,動保人員循著訊號找到基隆七堵山區,發現山頭綿延上百公尺非法鳥網,驚見金桔在內4隻黑鳶掛網慘死。動保人員痛心,報警追查架網人,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緝凶。

基隆動保所日前接獲台灣猛禽研究會通報,一隻發報器追蹤保育類黑鳶停留在七堵區山區並未移動,疑遭非法鳥網纏住。9月30日會同猛禽會及基隆鳥會一同前往勘查,未料該人煙罕至山區竟然出現巨大鳥網,不僅沿著山脊架設,還跨越多處山頭,範圍相當龐大。

動保人員分別從不同山頭進行鳥網移除,在移除期間驚見4隻黑鳶吊掛在鳥網上,其中1隻就是今年出生、猛禽會所追蹤的個體,當天移除的鳥網由動保所帶回銷毀,黑鳶則由猛禽會帶回進行剖檢。

動保人員指出,此處山區相當偏僻,人煙罕至,附近並無住戶,要架這麼大面積懷疑可能是在抓捕賽鴿,不排除是「擄鴿勒索」或有其他目的,七堵其他山區也曾發現非法鳥網,但都沒有像這處這麼大面積架網。

動保人員說,造成保育類猛禽喪命,有如「鳥類墳場」,尤其一次死4隻黑鳶,造成生態沉重打擊,令人痛心。

動保所表示,此次山區架設鳥網範圍廣泛,目前尚查無架設人相關資訊,但架設鳥網導致保育類黑鳶死亡案件,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騷擾虐待保育類野生動物致死,最高得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動保所呼籲,若民眾或山友發現有架設鳥網情事,請撥打市民專線1999獲通報動保所前往移除。

 
TOP
社會新聞
現場驚悚畫面曝!7月才傳食物中毒短暫歇業 蘆洲便當店氣爆7人送醫
記者林昭彰/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蘆洲區長安街的芳記便當店,7月3日才疑似發生食物中毒短暫歇業,今天10月3日晚間驚傳瓦斯氣爆火警,造成5男、2女共7人受傷送醫,其中3名是員工、4名顧客。1名女員工重傷,引爆點在廚房,燃燒面積約10平方公尺,詳情仍在調查中。

送醫名單如下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員工57歲吳黃姓女子(重傷)、員工43歲胡女、客人59歲張男。

淡水馬偕醫院:客人30歲李男、員工62歲陳男。

衛福部台北醫院:客人58歲曾男。

北市新光醫院:送瓦斯工人32歲江男。

 
TOP
台大法律男騙裸聊偷拍逾300人 20萬交保
記者曾健祐、許維寧/連線報導聯合報

洪姓男子就讀台大法律系期間偽裝成女網友,在網路專挑肌肉猛男騙裸聊,再側錄對方自慰等性影像販賣、重製獲利,全台有三二一名男子、少年受害。檢警查獲高達六九一八部性影像,洪男還會根據被害人帥氣、身材等分類、標價出售。檢方痛斥洪男知法犯法,依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起訴,建請加重其刑。

台大校方指出,已進行性平通報,該生雖已領到畢業證書,但依照規定,情節嚴重者,仍可開除學籍或勒令退學、撤銷畢業證書。

全案去年十二月起陸續有七名被害人報案,檢察官郭逵指揮刑事局等偵辦,根據金流、網路IP,查扣洪男(廿二歲)於隨身碟內、電腦及雲端內共六九一八部性影像。

檢警調查,洪男二○二二年起透過社群平台X、IG、Telegram及交友軟體,在網路社群尋找「直男」(性取向為異性戀男性),專挑肌肉猛男下手,只要看到喜歡的就私訊約,等對方上鉤再以預錄女性裸體影片,搭配腳本、變聲軟體和對方交談,邀約裸聊,引誘被害人脫掉衣褲自慰,再側錄偷拍。

檢警追查,驚覺其中一個X網站IP位址竟於台大校園內,抽絲剝繭發現,嫌疑人就是台大法律系學生。

搜索發現,洪男對於自行偷拍、竊錄影像,會以社群平台對外販售,洪男分門別類建立清楚資料夾,以被害人姓名、職業或特徵區分,還會視帥氣、身材好,或以影片稀有度等,最貴的一部賣二千五百元,相貌普通、次之者,只賣兩百元,販賣犯罪所得十二萬五千元。

洪男偷拍性影像犯罪手法堪比「創意私房」、「台版N號房」,檢警一度懷疑有集團性犯罪,但經追查洪為個體戶作案,另有一名身分不詳共犯仍在追查中。

據統計,洪男側錄二八九名成年男子、卅二名少年的性影像,散布並販賣二○三部成年、少年性影像,另有大量重製性影像,共查扣六九一八部,被害人數眾多,目前有四十七名被害人出面作證、提告。

檢方直言,洪男犯行造成被害人永久無法抹滅傷害,犯行極其惡劣,視法律於無物,甚至對側錄男網友樂此不疲,心態極其可議,建請從重量刑。在押洪男昨天移審法院,法院裁定廿萬交保、限制住居。

 
TOP
經濟新聞
台灣總部卡關 輝達失望
記者應翠梅、朱曼寧/台北報導聯合報

輝達來台設立總部「T17、18基地」卡關,親近輝達的知情人士昨日透露,輝達明確表達「由新光人壽先興建、後移轉的方案」絕對不可行,甚至T17、T18基地還成了政治議題,卡在政治口水戰,對此非常失望。

知情人士透露,外界盛傳,輝達與新壽「北士科T17、18基地」MOU卅日到期後,有三大解決方案,包括「合議移轉方案」、「先建後移方案」、「解約返還方案」,其中針對先建後移方案,輝達有話想說,這方案絕對不可行。

知情人士透露,輝達不同意,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輝達對建築設計要求高,一定會找世界頂級建築工程師,且已經找好建築團隊,並希望由上到下,包括建築設計、營造工程等都是由輝達親自發包。

而在興建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工程追加、建築設計費增加或變動等問題,若有第三人在中間溝通協調,蓋出來的不符合預期,會很容易產生責任難歸咎問題。

第二是「北士科T17、18基地」近期延伸成為政治攻防戰,一來不想被牽連到複雜的政治議題,二來輝達希望能夠快速完成總部興建的計畫,不希望因為政治紛擾而遞延時程。

最後,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這個案子已經走到最後階段,輝達很想來台設立總部,卻因此卡關,感到非常失望。儘管輝達尚未明確討論總部興建地點的替代方案,但若「北士科T17、T18基地」持續談不攏,最後非常有可能走向選擇其他城市、國家的局面。

擁有北士科T17、18地上權五十年權利的新壽,周四再度發聲明,依法不能同意北市府提議的合意終止條件,對此,台北市政府強調只有新壽蓋好移轉和合意解約兩個方案。由於新壽蓋好移轉此一方案未獲輝達同意,但合意解約又卡在北市府主張編列四十多億預算(權利金及期間利息)退還給新壽,而據北市府透露新壽開出的條件則是一百四十多億元(權利金加上未來五十年約一○七億元潛在開發利益),雙方僵持不下。

外界認為新壽開出一百四十億元是獅子大開口,新壽董事長魏寶生昨表示,新壽只是不方便公布計算公式,但「有憑有據,否則怎麼能過得了公司董事會及輝達這關?我們一切都依照公司治理進行」。

他指出,其實此案也不是無解,最單純的解方就是由新壽直接將土地地上權移轉給輝達,由輝達付錢給新壽,就不需要市政府編列預算在市議會闖關,也不用花到納稅人的錢。不過,市府認為仍有圖利新壽之嫌,不同意這種作法。

被問到輝達總部案萬一破局,後續如何演變?魏寶生指出,他曾問過輝達全球不動產最高主管,這位主管親口表態並未考慮北士科T17、18之外的選項,也不考慮在台北以外設總部。魏寶生並在獲得對方同意之下,也曾兩度向台北副市長李四川轉達。且輝達若未在台北設區域總部,屆時恐怕將區域總部移往印度或馬來西亞。站在整體國家經濟發展角度,新壽會盡力與市府與輝達協商,希望事情獲得圓滿解決。

 
TOP
普發萬元 最慢11月中執行…六類民眾可領取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普發現金時程受到關注,立委昨(3)日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是否至少11月中前可發放?卓榮泰正面回應「是」。換言之,最慢11月中以前,就可以開始發放1萬元。

根據初步規劃,全台約2,357萬人可領1萬元,六類可領取民眾包括:在國內現有戶籍的國民、領取期間出生的新生兒、有永久居留許可的外國人、有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有居留許可的外籍或陸港澳配偶、具中華民國國籍的政府駐外人員及眷屬。

卓榮泰昨日赴立法院報告「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編製經過並備詢。卓榮泰表示,韌性特別預算中,編列辦理強化民眾消費韌性普發現金2,360億元,及挹注勞保基金與健保基金共300億元,以減輕其財務壓力,維持勞健保制度穩定運作。針對產業支持相關措施,行政院已預留後續編列特別預算額度200億元。

卓榮泰說明,有關普發現金,先期作業、各項系統修改都已同步進行,必須等向立院報告特別預算案後,再由立院審議、三讀通過特別預算,行政院才能依現在擬定的各種先期作業、各項系統修改方法,在一個月內發放,並在七個月內完成發放。

卓榮泰表示,普發現金是延用2023年發放程序,他已要求財政部儘快發放,讓2,357萬國人同胞及取得永久居留資格外籍人士,依照慣例都能夠領取。

有關普發現金時程,卓榮泰說明,最重要原則是:立法院程序快、行政院發放就會快,因為要發放2,350萬人以上,發放作業相當龐大,整體準備作業要詳實完整。今年較不同的是要防範很多詐騙,前段時間已發生很多跟普發現金相關詐騙,一旦通過後可能會有更多,所以要防止詐騙、做好資安。

卓榮泰提到,假設10月17日三讀預算,到月底只有13天,中間還有連假,希望能夠更充分的準備。立委追問,11月中前是否一定會發放?卓榮泰回應「是」,他解釋,就看立院何時審議完預算,等三讀通過後,總統公告,生效後一個月內就可以發放。基本上能快就快,只是安全設施會設想比較周延。

 
TOP
兩岸新聞
查軍公教陸證常態化 明年起每半年督考1次
記者廖士鋒/台北報導聯合報

陸委會於年初與多個部會對於是否領取大陸證件,專案查核六十二點六萬名軍公教核心人員,並決定自明年起「常態化、制度化查核」,以每半年為期實施督考、彙總一次辦理情形,由各用人單位統計每半年查核情況送主管機關備查。對於不配合者,政府將列出不聘任等處置「建議」。

李來希:乾脆連台胞證都查

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批評,陸委會把中國大陸當頭號敵人,但又對付不了大陸,只能在內部找敵人。陸委會乾脆連台胞證都查,怎麼一個國家執政者,對自己人民那麼沒信心?政府根本不應把經費用在這裡。

所謂大陸證件,主要指的是大陸護照、身分證與定居證。

近日諸多機關單位都已收到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教育部等函轉陸委會於七月廿八日召集的「研商建立各機關(構)學校人員任用資格符合兩岸條例相關規定常態化、制度化查核機制」會議紀錄。該會議由陸委會政務副主委梁文傑主持,並邀集相關單位參與。

根據會議紀錄以及陸委會官網,常態化、制度化查核督考機制,以每半年為期,分別於各該年度之五月卅一日以前、十一月卅日以前,統計每半年的辦理查核情況,送主管機關備查,並請人事總處列管納入人事資料系統,供各機關使用。

陸委會:是每半年彙總一次

陸委會表示,未來只有新任人員或有職務異動者才需查核,並非「每半年查一次」,而是「每半年彙總一次辦理情形」。

查核「範圍表」,包含特任官、政務人員、一般公務員、約聘僱人員、駐衛警、工友、法官、檢察官、國營事業與公設財團法人官派人員、五大機敏行政法人人員、各機關派駐人員且處理具機敏業務者等。軍方則有國防部所屬人員、替代役。教職人員則包含各級公立學校校長、專任教師、駐校藝術家等。但這份「範圍表」與今年的「核心人員」有何差異,陸委會並未多做說明。

不配合查核「建議」不聘僱

若不配合查核領用大陸護照與身分證、定居證,上述會議紀錄「建議」將新進與調任人員不予銓敘審定、不聘僱或不予核派。教育部也在九月訂定「作業說明」,列出相關人員的用人依據、查核時點、不配合查核效果。

而若不配合查核領用大陸居住證者,因法律授權更薄弱,政府最後確定將是造冊列管,由政風單位提出強化風險管控具體作為,隨時追蹤。今年政府已於六月底完成「專案查核」六十二萬六千多人。陸委會指,其中兩人領用大陸身分證,皆已完成註銷大陸戶籍程序、領用大陸居住證則有一○二人,亦依程序處置完竣。

 
TOP
美駐中大使:川普不會改變一中政策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駐中國大陸大使龐德偉一日在財經媒體CNBC指出,總統川普清楚說,美國不會改變「一中政策」,會遵循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及對台六項保證,美方不希望脅迫,希望和平解決。

七十五歲、共和黨籍的龐德偉曾任聯邦參議員,五月接替伯恩斯駐節北京,縱橫國際商界達四十年,深獲川普信任。香港星島日報此前報導說,川普挑龐出於四項考量:良好的忠誠度、政治經驗、從商經歷與對中熟悉度;該報導並形容他是處理美中關係的關鍵人物、「超級大使」。

龐德偉一日在華府接受CNBC節目Squawk Box主持人柯恩訪問。龐德偉表示,對中國在世界秩序中扮演的角色,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與川普都提到,美方希望中方參與,但必須承擔責任。

龐德偉說,美國希望中國協助終結俄烏戰爭,川普希望中方停買俄羅斯石油,也知道伊朗出口的九成原油到中國,中國若停買伊油,中東局勢會很不同。中國若真想在未來世界秩序中擔任夥伴,希望能盡更多責任。

龐德偉還說,川普嘗試與中方溝通,應是成功的,他是唯一能在迎頭痛擊後,又能稱兄道弟協商的美總統。龐德偉指稱,到北京履新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時間面對面溝通,習很有活力且高度投入,多次提到尊重川普,「我們談很多川普在關稅上的打算,習說無論如何都很想與川普會面。這是有活力的對話,習的參與度很高,瞭解不少美方利益所在和川普的意向」。

龐德偉透露,仍在溝通川習會後勤安排,川習是互相尊重的重要領袖,兩人見過多次,今年已三度通話,兩人雖存在分歧,但仍尊重對方,川習都想做大事與攜手合作。

 
TOP
國際新聞
美政府關門恐持續到下週 白宮:裁員將是不幸後果
華盛頓3日專電中央社
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再度未能通過撥款法案,美國政府關門恐拖延到下週。白宮發言人李威特表示,若政府關門持續,「裁員將是不幸後果」,白宮管理及預算局持續和各部會討論,以確認必須在哪些地方裁員。

美國政府關門邁入第3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提出的聯邦政府撥款方案今天在參議院再度遭到否決,議員們仍在健保補貼問題上陷入僵局。參議院預計週末不開會,因此僵局很可能持續到下週。

川普政府已釋出訊號,數以千計的政府裁員可能即將展開。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今天下午在記者會表示,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and Budget)正與各部會及內閣部長合作,確認哪些地方必須進行削減,「如果政府關門持續下去,正如我們所說,裁員將是不幸後果」。

李威特指出,希望政府關門不會持續下去,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唯一的要求是民主黨議員投票支持一項「乾淨版」臨時撥款法案,好讓政府保持運作。

共和黨主張先通過一項「乾淨版」臨時撥款法案,純粹維持政府資金支出於現有水準7週,避免政府停擺;民主黨則要求在法案中納入延長健保稅收補助等條款,以確保部分重要社會政策不因資金到期而中斷。

不過,兩黨在支出法案上陷入僵局,聯邦政府於美東時間10月1日進入關門狀態。預計約有75萬名公務員被迫放無薪假,意即強制休假,直到復工前不發薪資。

法案至少要在100席的聯邦參議院獲得60票才能過關,共和黨雖握有多數,但仍差7票才能達標。

 
TOP
財長貝森特預言 美中月底談判將大突破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日表示,美中元首本月底將在南韓會面,貿易談判團隊也將會談。他指出,由於兩國元首將面對面談話,這回合談判應該是最好的一次,會有重大突破。中國大陸減少對美採購大豆,部分將由其他國家增加採購補上。

貝森特在財經頻道CNBC節目對美中元首月底將會晤表示,預期可見最重要的是有場攸關政策的會議,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底將在韓國會晤,「我也將率領談判團隊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對談」。

貝森特指出,兩國元首直接對談對框架設定、推進經貿很有幫助,談判團隊因此感到容易很多。雙方目前同意貿易協議續延90天,11月10日將到期,相信在川普領導下及川習的關係,這回合應該是最好的一次,會有重大突破。

他說,雙方可繼續談判,例如中方採購美國農產品。2020年1月,美中在川普首任期達成經貿協議,中方同意採購超過500億美元農產品,並在當年履行,但前總統拜登上台後,即未見中方履行。

貝森特曾在日內瓦會談中詢問中方人員為何不持續採購美國大豆與其他產品,對方僅回應一個字「Biden(拜登)」。

貝森特強調,中方高層在談判中把美國農民,特別是大豆農業作為籌碼,超過九成美國農人力挺川普。大陸減少採購美國大豆,部分將透過與其他國家的協議補上,美國與所有國家協議幾乎都包括農產品採購項目。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