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10/05 第902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要聞
焦點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久違「少女的祈禱」 光復街頭響起
記者林佳□、王燕華、洪子凱/花蓮聯合報

花蓮光復洪災第十二天,久違的「少女的祈禱」樂音昨天終於在街頭響起,讓災民感受災前的日常。中央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宣布,道路清淤執行率已達百分之九十五,今天開始著手道路市容清潔;本周將全力協助校園復課。

光復國中、國小預計十月七日復課;光復商工採遠距教學,十三日才復課;大進國小還待確認。

災區家園重建有進展,搜救卻未露曙光,上百名消防人員、國軍特戰士兵持續在佛祖街、武昌街一帶開挖,依然未發現六名失聯者;消防人員從佛祖街、林田幹道往光復溪方向,特戰人員在大平村水流下游沖刷區域地毯式搜索,都無新事證。

縣長徐榛蔚前晚到光復國小聆聽災民心聲,大馬村災民李姓女子淚訴,事發時她在高雄工作,聯繫家人都未獲回應,馬上買車票趕回,發現已完全無法進入,洪水將百年老屋淹得只剩屋頂,水退去後,泥土堆積高度近一層樓。她說,爸爸離開得早,照片是她唯一的紀念,家中長輩看到家園變樣都相當難過,希望盡力彌補。

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昨以花蓮子弟身分到災區聽取災民心聲,他說,黨團將推相關條例,盼能匡列二百億元預算作為後續重建救災,盼中央政府支持相關條例立法與編列。他也說,國民黨立院黨團已宣布捐出一百萬元,協助災後復原。

災區多數家戶已完成清淤,街道清淤也近尾聲。昨晚,暌違近半個月的垃圾車音樂再度於災區響起,王姓災民說,聽到熟悉的樂音響起,內心無比感慨,明明是再普通不過的事,卻讓人恍如隔世。以前聽到只知道要趕快出來倒垃圾,現在卻發現能聽到也是一種幸福,連臭味聞著都不再刺鼻,只是有的親朋好友再也無法一起等垃圾車聊天了。

季連成說,清出來的淤泥由環境部處理,清潔車也上街頭讓民眾倒垃圾;單獨列計的佛祖街還在趕進度,嚴格交通管制,讓重機具作業。

環境部長彭□明補充,先前淤泥、垃圾每日都有一萬噸要清運,前天只剩五千五百多噸;昨天開始會恢復垃圾和大型家具清運,也請災區七村村民一起推動垃圾不落地,這兩天會加速,讓大家可有個比較完整的中秋節。

 
TOP
終抵堰塞湖 壩體穩定不足粉塵多
記者王燕華/花蓮報導聯合報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組成包括森林護管員、山搜專家、登山協作的九人探勘小組,徒步走五天,昨天下午終於走到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隊員分享,有太陽但連陽光都看不見,沿途粉塵漫天,眼睛容易進沙、呼吸困難,靠近湖區容易深陷泥沼。

花蓮分署連日來空拍監測,馬太鞍堰塞湖溢流後潰決至昨天,水位高程下降一一八公尺,蓄水量湖體無明顯變化,但壩體穩定度仍不足。

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堰塞湖位在中級山山區,地形複雜且沒有路徑,因此組成探勘小組,上月卅日出發,記錄來回的路徑,目的希望確認一條可以通行的路徑,作為未來監測、勘查與工程規畫的基礎。

黃群策指出,這次探勘不同於登山路線,純屬野地覓徑,挑戰極高,人員最後還是用垂降的方式才能從接近九十度的峭壁下去。

黃群策說,行程預計十一天,來回皆採用步行,不依賴空勤直升機,確保往返路況皆能有效評估,若順利,將在五天內返程,完成探勘任務並提出相關報告,供未來作業參考。

 
TOP
鏟子超人秋節連假奔光復 季連成再籲分流
記者洪子凱、王燕華、黃于凡、石秀聯合報
中秋連假開始,前晚就有許多「鏟子超人」夜奔花蓮光復,一早投入救災,光復車站統計已近二萬五千人出站。中央前進協調所指揮官季連成再度呼籲一般志工不必赴災區,目前需專業志工,而且要分流,否則自己到災區晃可能找不到事做,後續會檢討改正分流任務。

儘管昨天有兩萬名志工離開災區,但有更多志工湧入。記者直擊光復車站,不少民眾早早就排隊等花蓮縣府分派工作,上午八時到十時是高峰,十時許志工媒合點已排隊近二百公尺,火車到站更有源源不絕的「鏟子超人」出站,站外雨鞋等裝備早已被拿完,不少民眾沒帶裝備,只能四處詢問。

現場約三十名人員擔任分流志工,有專業志工到災區,發現現場很混亂,不知該做什麼。昨天季連成再度呼籲志工接受中央及縣府分流,不要獨自在大街遊走,恐無法控管。

「一般志工可以好好度過中秋連假,不要進入災區。」季連成重申,志工幫忙災區復原,大家有目共睹,接下來恐有颱風來襲,也要協助災民修復家園,需要專業型志工,包含木工、水電、泥水工,水電至少要有丙級證照,還需要人工裝填防颱沙袋約一萬個。

花蓮縣府考量教師節連假湧入大批志工,昨起一連三天調度麵包、乾糧,每天上午七時至十一時在光復車站出口發放早餐一萬五千份。

嘉義縣議員黃嫈珺號召企業,前晚以四輛遊覽車載一五○名志工救災,昨清晨抵達即投入,她盼為災區帶去嘉義的善心,希望一棒接一棒,把愛與力量傳下去。

 
TOP
要聞
日媒:趙怡翔赴美 探詢總統出訪可能
編譯周辰陽、記者周佑政/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經亞洲四日報導,台灣本周(見報為上周)派國安會新任副秘書長趙怡翔赴華府尋求與川普政府接觸。

趙怡翔與美國智庫專家舉行私人會議,並分別會見與川普政府關係密切的人士。多位與會者指稱,他強調台灣增加國防支出與投資不對稱作戰能力的決心。白宮則尚未置評趙怡翔是否和美國政府官員會面。

趙怡翔曾在川普第一任時擔任我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一位與他熟識的人士形容他對華府非常熟悉。

一月上台的川普政府今夏曾勸阻賴清德總統出訪拉美途中在美國紐約過境,賴總統之後推遲行程,趙怡翔將尋求翻開雙方關係的新篇章。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趙怡翔也探詢是否可能最快今年重新安排賴總統出訪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的行程,並可能在美國過境。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天表示,目前沒有總統出訪的安排,相關報導並不正確。

趙怡翔此行正值敏感時刻。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在十月底舉行的南韓慶州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會議期間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計畫明年初訪中。

華爾街日報九月獨家報導稱,習近平計畫藉由川普渴望與中國達成經貿及關稅協議的時機,要求華府改變政策,正式表態反對台灣獨立。

前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八月初以「台灣如何失去川普」為題撰文,認為台灣過去過度親近拜登政府,疏遠願提供台灣實質幫助的共和黨人,並對副總統蕭美琴駐美時的表現提出質疑。

惠頓對日經亞洲說,相較於川普可能的中國行,美國大規模交付對台武器和賴總統出訪過境美國都將屬次要議題。川普希望「川習會」成真,且不只是擺拍,而是能達成經貿或安全協議的實質成果,「我看不到川普政府在台灣議題上冒險有任何好處」。

 
TOP
新聞眼/賴政府拚過境美國 別觸動美中敏感神經
本報記者周佑政聯合報
讓賴清德總統順利在今年出訪友邦並過境美國本土,一直是外交國安團隊的重要工作目標。然而,除了月底將登場的APEC「川習會」,美方正極力鋪陳川普明年初可能的中國行。在此國際現實與背景下,我方要在過境等台美事務上有所「突破」不易,稍有不慎,更將挑動敏感的美中台政治神經。

今年七月,外媒曾報導,川普政府因中國抗議而拒讓賴總統過境紐約。美國國務院當時的說法是「賴總統沒有宣布出訪計畫,因此沒有行程取消的問題。」

而據悉,我政府也認為,並非出訪計畫「取消」只是「推遲」,國安外交團隊始終未放棄,持續努力仍舊希望今年得以讓賴總統成行。因此,日媒稱,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赴華府,尋求與川普政府接觸,也探詢安排賴總統在今年出訪友邦時過境美國的資訊,並不令人意外。

賴總統希望出訪、過境美國拚外交,但擺在眼前的難題是,美中關稅談判持續進行,在中方擺出強硬姿態後,川普政府更積極尋求與中方對話。月底就要舉辦的APEC峰會,川普與習近平可望在場邊會晤,但這場可能的「川習會」只是前菜,重頭戲是川普已預告的明年初可能訪中。

美中雙方尤其是美國,正積極為明年川普可能的中國行進行各種準備。在此情況下,不論趙怡翔或我外交、駐美團隊雖然須持續為賴總統過境以及台美關係努力,但若美方此時不想因「台灣問題」橫生枝節,也是「人之常情」。

美中領袖會晤在即,對台灣而言,此刻應沉著觀察與應對,若過度「焦慮」導致「躁進」,對台美關係乃至美中台三方互動,恐將有不利影響。

 
TOP
軍警消沒加薪 藍白擬提總預算復議
記者劉懿萱、張曼蘋、屈彥辰/台北聯合報

由於政院未在一一五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依法編列軍人待遇、提高警消退休金等預算。據了解,國民黨立院黨團內部鷹派認為,若行政院不願釋出善意,不排除下周二提出復議,將已付委的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退回程委會。國民黨團書記長羅智強說,七日召集政黨協商,盼行政院能回心轉意。

國民黨團認為,已三讀通過並經由總統公告的軍人待遇條例、警察人員人事條例、財政收支劃分法及台中市捷運藍線等案,在一一五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未能依法編列或編足,造成重大憲政爭議,預計七日院會開朝野黨團協商,黨團不排除提復議案。

藍營人士指出,國民黨團提復議案是「虎頭鍘」,如果政院願意溝通,國民黨團也願意撤案。立院人士分析,國民黨團若七日提出復議案,十四日勢必會排入討論。

「目前立場是先看行政院反應」,國民黨團書記長羅智強說,七日並非撤案而是釋出善意,希望行政院能夠依法行政,政院沒有編志願役加薪的預算、警消退休保障增加的預算及地方補助款,都是違背法律的作法。七日會開政黨協商,盼行政院能回心轉意,等協商後看政院態度,才會決定下一步。

國民黨立委林德福說,行政院擬編列預算,沒有把三讀通過的軍人加薪、提高警消人員所得替代率與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納入,他支持國民黨團提復議,不然行政院是把立法院這些委員當塑膠嗎?

主戰派國民黨立委說,對明年度總預算提復議是守護立法監督的職責,如果連未依法編列的預算案,在野黨都要「吞下去」,對去年擱置大半年的預算案要如何自圓其說?如果在野黨連基本態度都不敢表達,要如何面對用投下「反對罷免票」表達支持的多數民意。

但另一名國民黨立委表示,他並不同意退回總預算,國民黨團是否已經做好接下來都不審預算的準備?一旦要退回總預算,行政院也就一定要願意依法編列預算,否則就不審。如此就回到去年底、今年初的預算審議爭議。要退,就要想好怎麼下車。

他也透露,黨團內部已經透過投票,決定「可以退回總預算」,如真要退,就是黨團共同決議,共同承擔。

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九月卅日已說,三讀通過提高警消退休金、軍人待遇,政院未依法編預算,黨團決議不簽署「不復議同意書」。

據悉,民眾黨內目前內部態度仍會在周二提出復議,黨內認為,民進黨政府看來沒有誠意,要解決總預算之中許多「應該編列卻未編列的問題」,且日前基於花蓮災情考量,決定不簽署不復議同意書,以便給予迴旋空間,然而近日相關部會對於預算違法沒編列的事情,「根本沒有解決的意圖,仍堅持錢不夠的論述。」

據了解,民眾黨團日前已函文給韓國瑜辦公室,希望請韓國瑜召集各黨團進行協商,黨團有很大的機率將在七日立法院會提出復議案,「不會讓這份該編沒編的預算,就這樣輕易通過。」

 
TOP
觀察站/賴卓執拗 恐讓總預算再陷僵局
本報記者李人岳聯合報
由於行政院並未在中央政府總預算中編列軍人待遇等預算,傳出國民黨團準備在周二提出復議,政院人士表明,對於編列加薪預算的立場並未改變,言下之意,民進黨對於軍公教薪資預算的態度不變。去年因在野黨為了「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退回總預算而陷入的對抗僵局,可能再次重演。

過去一整年,朝野圍繞「少數執政」的權力角力,不過在野黨聚焦「少數」,民進黨則堅持「執政」:哪怕是少數,但執政的權力仍不容覬覦分食。碰上脾氣執拗、曾經二三二天杯葛不進台南市議會的賴總統,更是寧可火車對撞也不願絲毫妥協。

經過整年空轉、大罷免內耗,外在還有關稅挑戰,本應是休養生息的時刻,賴政府調整策略推出一連串民生措施,促成民調回升,顯示社會大眾要的是民生、拒絕政治對抗。

不過一場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案,雖然有各地上萬鏟子超人湧向災區的義舉,但政治耳語、小動作卻也創下新高,遠超過僅一年半前的「○四○三大地震」,暴露出哪怕大罷免「卅二比○」的難堪結果,但綠營上自立委,下至青鳥側翼,仍靠著一連串小動作,一來宣洩對結果的不滿,二來也為接下來的選舉練兵,這股力道與其說是行政部門的底氣,更可能變成綁架行政部門的新派系壓力。

新會期將是一個「超級預算會期」,除了「一一五年度總預算案」外,還有攸關普發現金及產業救助的「強化經濟及國土韌性特別預算」、「丹娜絲風災及七二八雨災復原重建特別條例」以及國防部對美軍購的「不對稱作戰韌性特別預算」。

面對外在壓力及企業界、災民企盼,朝野亟需合作推動民生法案及預算,作為最高行政機關的行政院,不應再囿於刻板的政治意識形態、或被黨內政治勢力及議題綁架,應當展現當家作主的高度,邁出化解朝野僵局的第一步。

 
TOP
焦點新聞
溪河近海開放水域多…近5年逾2千人溺水 半數死亡
記者林昭彰、陳金松、郭政芬/連線聯合報
消防署統計近五年共發生二○一四人溺水案件(不包括輕生人數),平均每年約四○三人,其中約半數不幸死亡,「戲水」與「失足」是主因。其中,平均每年有卅二人因戲水溺斃,事故地點超過七成五集中於開放水域,以「溪河」最多將近五成,「近海」居次,「泳池」僅占百分之八,反映國人在開放水域普遍缺乏「風險評估」和「求生應變」能力。

新竹縣上坪溪六月發生激流泛舟溺水事故,基隆長庚醫師廖育唯往生;七月八日新店溪發生SUP玩家擅闖禁區受困攔河堰迴流溺斃,並造成冒險救援的消防隊員兩人殉職、一人命危。兩起事件,讓水域安全管理問題再度引發討論。

屏東大學體育系助理教授杜坤良說,開放水域應落實民間團體主張的「責任自負」原則,如取消國賠、搜救需付費,否則一旦發生事故,家屬往往向政府索賠,「個人行為疏失要全民埋單並不合理」。

高雄科技大學體育室副教授李祐穎認為,台灣發展水域遊憩已落後國外甚多,許多公告禁限水域常缺乏統一評估標準和科學依據,濫用禁止告示只是讓民眾流於恐懼,使風險預警系統失靈。

廖育唯和同行友人均有經驗,卻在合法水域活動發生不幸;新店溪事故是散客闖禁制區連累救難人員。事後檢討聲浪中,新竹縣有意把原本未禁止活動水域增列入危險範圍,目前在徵詢在地意見,但長期爭取「水域解嚴」的團體憂心走回頭路。

新店溪事故一周後,新北市政府宣布要建構更具前瞻性與執行力的「水域安全治理體系」,七月十八日邀專家學者、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和救生教練等團體舉行災害事故調查會議;調查工作仍持續進行。

新北市消防局表示,「救命優先」是消防工作核心價值,每一次救災行動面對急迫情境,極可能超出認知範圍,嚴格考驗出勤消防員。

親水人士建議,應建立制度化管理機制,普及安全教育,鼓勵國民建立正確親水知識與技能,而非因恐懼擴大禁止圍堵,唯有去汙名化才能健康發展,不再因誤解造成悲劇傷害。

 
TOP
沿路警告危險 泳者無視
記者林昭彰/台北報導聯合報

SUP玩家擅闖新店溪粗坑壩禁區受困攔河堰迴流溺斃,連帶造成兩名搶救的消防員死亡、一名義消命危。這裡因強勁循環翻滾的迴流,泳者易迷向、威脅很大,有地獄入口、溺水機之稱。記者重返現場,一路從新烏路進入翡翠水庫水源特定區,沿路看到各種警告危險的告示牌,但就在攔河堰閘門前方河道,就有不少人無視岸邊的警示牌在游泳。

再往中游走,到屈尺、廣興河濱等處,總共有幾十面告示牌,設立者從經濟部、水利署和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分署、北市府、台電、新北市府等八、九個單位。告示牌新舊不一,有些超過廿年,設立位置也看不出章法,就像各自找地方插,有些內容密密麻麻難讀難懂,有些只是口號,一旁游泳的阿公阿嬤和釣客根本無視。

「標準說法叫各司其職,但其實是多頭馬車。」在地民眾一語直指要害,認為告示牌設得再多,民眾沒有風險意識也是枉然。

市議員劉哲彰曾是上游石碇代理鄉長,很了解整個流域水文環境。他說,像青潭堰超過四十年歷史的游泳勝地,壩前河道疏理過,除非大雨或水庫放水,平常水流緩,游泳民眾愈來愈多,即使冬天也有人游,漸漸便有早泳推會協會,也有紅十字會救生員志工非常態駐守。

劉哲彰指出,這處水域雖離閘門只有八十公尺,但水利署也很清楚早已成游泳勝地,曾協助整建護岸等環境設施。二○一九年起淤積,水深減半,他爭取二年多,兩年前才由新北市水利局出面施工整頓,重新適合游泳。

至於中游的粗坑壩,平時水量也不大,但放水時壩前溢洪道會形成危險迴流,早已明令管制。劉哲彰說,任何水域都一樣,均受天候影響產生變化,輕忽不得,何況還有翡翠水庫人為截流、調節洩洪。他贊成在政府配套前提下開放水域活動,但想下水的民眾要搞清楚什麼狀況下才安全。

 
TOP
黑心豬腸流向4縣市 阿宗麵線中鏢
記者潘奕言、林琮恩、許維寧、陳雨聯合報

百威食品公司涉嫌以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豬大腸後販售,衛福部食藥署粗估約有三公噸黑心豬腸流向北、中、南四縣市,包含寧夏市場業者、大長順食品等,而阿宗麵線接獲衛生局通知,也用到百威的問題豬腸,食藥署統計全台已下架二點一五九公噸,仍有約一公噸未追回,將持續追查流向與並追究責任。

中秋連假前夕爆發食安事件,屏東地檢署指揮警調等單位於本月一日搜索進駐屏東縣屠宰場百威食品,第一時間的消息指出,百威食品員工涉嫌將部分已病變的豬大腸,浸泡於工業級雙氧水漂白後,販售給不知情的其他廠商,謀取不法利益。

防檢署代理署長杜麗華指出,檢舉內容稱用到病死豬,但經查屠宰場屠體與內臟均有合格證明,問題出在承租場地的食品廠。該廠已被檢調扣押物品由食藥署封條,後續將查是否另從他處取得病死豬。

此案流向如擠牙膏,食藥署昨下午僅公布黑心豬腸流向北、中、南四縣市,深夜突公布細節,B級大腸流入寧夏市場陳姓業者,進貨一點三三公噸、屏東邱姓業者進貨○點一八公噸,已無庫存、高雄吳姓業者購入○點一二六公噸,現場也無庫存;白小腸則出貨二點一五九公噸給桃園大長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全數下架。

高雄市衛生局昨晚也接獲訊息,找到百威下游廠商「穩旺冷凍食品行」,業者於八、九月各進貨卅六公斤、九十公斤違規產品,首次進貨是供應某特定船舶伙食補給商、第二次則已行銷毀,現場無庫存。

國內知名的阿宗麵線前天主動張貼公告,指出接獲衛生局通知,有用到百威問題豬腸,目前已緊急下架,並終止合約。

知情人士透露,之前類似的食安事件皆是偵查完畢才完整揭露,以防提前曝光,相關人等串供或滅證,導致偵辦更加困難。但此案一日才搜索訊問,三日消息就曝光,屏檢對有人洩密感到震怒。

農業官員指出,豬隻屠宰前須經防檢署派駐獸醫檢查,確認健康後才能進入屠宰線,歷經電暈、放血、除毛、取內臟等程序,再次檢查內臟是否異常,合格者會蓋上紅色印章出場。整個過程有兩道檢查機制,問題豬難以流入市場;若發現病變,會送化製場製成飼料或肥料,並以三聯單與GPS控管運送。

不過,官員坦言,販售病死豬是無本暴利,即使有一套完整流程,不肖業者為牟暴利仍可能鋌而走險。肉品可憑印章辨識,但豬內臟因無合格印,流入市場後難追查,成為查緝漏洞。

 
TOP
新聞眼/「黑心腸」疑點多 消費者要真相
本報記者鄭朝陽聯合報

中秋前夕傳出黑心豬大腸事件,讓滷味和大腸麵線等國民美食籠罩陰霾,但真相尚未釐清,儘管農業部防檢署認定屠宰場屠體與內臟都有合格證明,但百威食品公司為何冒險漂白豬大腸提升賣相?既是合格內臟又何需漂白?還是無本生意太誘人,以致黑心腸另有產製管道?亟待檢方出面說明偵辦案情。

這次「黑心腸」事件又突破食安防線,恐造成「食安五環」潰敗;姑且不論產製真相,一家進駐屠宰場的食品業者,堂而皇之拿工業用雙氧水漂白大腸的行徑,過了近一年才被發現、檢舉,現場查驗把關螺絲早已掉滿地。

防檢署昨天稱檢舉內容是用病死豬,但經查屠宰場屠體與內臟均有合格證明,問題出在百威食品。農業部畜牧司也聲明屠宰場有獸醫師嚴格把關,發現病豬就不屠宰,屠宰後內臟有問題也會染色銷毀。

但這些說法都難解釋百威違規使用工業用雙氧水漂白大腸的理由,如果百威是從他處取得病死豬到屠宰場加工,屠宰場卻無視異常的進出貨及漂白的作業工序,豈不自證監管失靈?

另一疑點是正常的豬大腸何需加強漂白改善賣相?辦案人員先前懷疑屠宰場的把關流程恐有疏漏,尤其屠宰場皆配有防檢署的駐場獸醫師,若發現問題內臟會當場剔除,疑因豬隻太多疏於注意才出問題。

百威食品漂白的是劣質大腸還是合格大腸、貨源是屠宰場內或場外,釐清真相就能為消費者釋疑獸醫師是否嚴格把關,還是有人謀不臧、利益輸送的暗黑行徑?面對重大食安事件,涉及公共利益偵查應公開,檢方應及早出面說明安消費者的心,賴政府也要嚴加查辦,「民生優先」要說到做到。

 
TOP
社會新聞
全國整體治安滿意度 僅51%
記者廖炳棋/台北報導聯合報
警政署調查今年上半年治安狀況滿意度,民眾對於住家或附近社區、縣市治安滿意度,連續五年分別維持九成及八成以上的肯定,對警察整體服務滿意度也維持在九成;但同樣一批受訪民眾被問到對全國整體治安滿意度,儘管已較去年同期增加五個百分點,但滿意度仍僅有五成一,顯示民眾對「家門口」感到安全,但放大到「全國」卻信心不足。

一名高階警官直言,民眾對於全國治安滿意度不高,「打詐不力」是其一原因;不同於黑幫、槍械、毒品犯罪,詐騙直接威脅全體民眾,任何人都有被騙的風險,連知識份子、退休警官都有被騙的案例,政府雖然努力打詐,但目前成效的改善未讓民眾有感,更糟糕的是,大部分民眾被騙後,錢也拿不回來,當然不滿。

據調查統計,近五年的上半年,民眾對於住家附近治安、縣市治安滿意度,分別有九成及八成的肯定,但全國治安滿意度,從二○二一年的六成八,到二○二二年上半年迅速滑落至五成一,二○二三上半年落到最低點,僅四成五,去年持平約四成六,直到今年上半年回升至五成一,但也只稍稍過半。

民眾對於警察印象,不管是執勤表現或協助民眾解決問題,都有八成七的民意肯定,對警察整體服務的滿意度則高達九成。

高階警官分析,民眾對於居住社區及縣市治安的觀感相當直接,若地方治安惡化或警察服務態度惡劣,居民第一時間就能體驗,台灣治安其實在世界名列前茅,不少外籍人士對台灣印象的特點之一就是「安全」;民眾平常不會遇到治安案件,「沒事」就是最直接的觀感,因此社區、縣市的治安滿意度相當平穩,分別維持在九成及八成以上。

但民眾對全國治安的觀感是「間接印象」,媒體報導重大治安事件時,民眾除印象深刻,網路、輿論熱議發酵也會放大感受,可能半年後民眾都還記得新聞,對全國治安的觀感與想像自然有不利影響。

警官舉例,以全國滿意度最低的二○二三上半年來說,前一年下半年,陸續發生台版柬埔寨虐死三人棄屍案、銘傳馬國女大生遭工人勒斃、新竹孽子縱火燒死八名家人、南投生技公司遭人槍擊四死、台南雙警遭割喉奪槍,一連串重大刑案,導致隔年滿意度直落到只剩四成五。

警官指出,「全國治安」是一個籠統印象,只要對社會或政府不滿,就可能將情緒投射到治安民調;例如要解決詐騙犯罪是牽涉多部會、跨國際的大工程,並非警察機關可單獨解決,但民眾只要結果,若民眾感受到自己隨時都有可能遭遇詐騙,沒有「安全感」的不滿,自然會反應到治安滿意度。

 
TOP
人民保母獲肯定 額外工作卻倍增
記者廖炳棋/台北報導聯合報
民眾對自家社區、縣市治安和警察服務滿意度達八、九成,台北市陳姓派出所長為此感到驕傲,但他也說警察在整體社會氛圍要求下,必須贏得民眾好感,換來的卻是工作負荷及壓力倍增。

陳姓所長的父親也是警察,他印象中小時候民眾對警察的印象多為畏懼、保持距離,當時部分警察對民眾的態度確實稱不上和善;但他當上警察後,警界相當要求基層的服務態度,希望拉近與民眾的距離,現在警察的執法態度標準,就是「理直氣和」四個字。

陳直言,治安觀感與警察的滿意度,不是光靠政策改變就能贏得,是無數警察「壓榨」自己的結果。例如警察的正業,是治安與交通,處理遺失物的工作,原本只是幫忙登記,讓民眾到拾得遺失物網站搜尋;但因現在強調「服務民眾」,因此屢有警察幫忙調閱監視器,尋找遺失物的案例。

陳姓所長舉例,曾有民眾忘記東西放在哪兒,到派出所求助時,一開始登記遺失物,回家後為想盡快找回,又到派出所直接要報竊盜或侵占,警察解釋可能不符構成要件,民眾就質疑警方吃案,並到其他派出所報案,還寫檢舉函指責,分局以「不受理報案」為由處分員警。事後證明只是遺失,物品被拾獲物歸原主。

王姓警員表示,警察作為廿四小時運作的政府機關,以「人民的保母」自居,服務民眾的同時,也做了許多不是警察本職的工作,當民眾抱怨警察時,警察只能壓下心中不快與無奈,盡量和善應對,心理壓力無處宣洩,只能和同事彼此吐苦水。

 
TOP
蘆洲便當店氣爆 7人送醫
記者林昭彰/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蘆洲區長安街芳記便當店前天晚上發生瓦斯氣爆火警,五男、二女共七人受傷送醫,昨天現場仍然滿目瘡痍。爆炸不到二分鐘前店裡才剛更換瓦斯,釀災原因尚無定論,但這已是該社區一個月內第二次發生火警,居民議論紛紛。

屋齡廿七年的八樓電梯華廈型社區共有九十一戶,九月九日晚間八點半左右,臨長安街某戶八樓冒出火煙,結果竟然是五十六歲男屋主在陽台燒金紙後即進屋洗澡,幸好及早被發現,沒擴大延燒。

燒金紙火警戶樓下的芳記便當大王,店面雖在長安街,廚房和後門則臨社區中庭,前天晚上七點半發生氣爆,從前側店面往外炸,後側廚房隨即起火燃燒,大火往後方中庭延燒到二樓陽台,濃煙則擴散瀰漫社區,新北市消防局動員卅五車、七十四人,十五分鐘內撲滅火勢,同時將傷患送醫、疏散住戶。

七名傷者中有三人是便當店員工,另三名為客人,另一名是送瓦斯的工人。社區管委會監視器清楚拍下事故過程,工人扛一桶瓦斯走進店門才二分鐘,即發生氣爆,原本橫跨整個店面的數片強化玻璃落地門完全炸爛,化成無數玻璃碎片伴隨碗盤、鐵架、門框等雜物朝店外轟向馬路。

氣爆前有一名男客人和二名女店員站在玻璃門外騎樓,另有二名機車騎士停靠路邊,全被強烈震波和碎玻璃轟倒,其中一名打菜婦人和路旁的中年男子被雜物壓住。

當時有二名警員在附近處理車禍,聽見爆炸迅速趕抵,因廚房火勢和濃煙越來越大,員警在千鈞一髮之際先救出血流滿面的婦人,將她扛到對街等候醫護,再救癱坐路旁的男子;其餘傷者還能自行逃生。

消防隊初步推測,引發氣爆與燃燒的位置在後側廚房,也有人質疑是在前側營業廳配菜的吧檯更換瓦斯桶時爆炸,事發原因仍待火場鑑識後判斷。

 
TOP
療癒師「皮包骨」疑遭虐死 4人收押
記者翁至成、張宏業/台北報導聯合報
藝識流國際身心靈療癒學院林姓療癒師疑因積欠團體巨額費用,又無力招募學員入會,遭要求做「靈性突破」修行,被迫禁食、互毆及長時間大禮拜,疑因營養不良與重度外傷暴斃。檢警循線拘提學院創辦人王禹婕、營運長王劭丞(王女胞弟)、執行長吳宗儒及顧問林承毅四人,台北地檢署訊後依傷害致死罪聲押禁見,台北地院裁准。

警方調查,卅歲林姓死者去年底加入「藝識流」,他雖經濟拮据,仍貸款購買高額課程,成為王禹婕身邊核心成員之一,還被封為「護法」,但王女疑巧立名目收費,一堂課動輒數十萬元,林的債務與日俱增。林因「療癒」需要,與王姓姊弟、吳宗儒、林承毅共居於學院,疑因團體不滿他無力還債,指責「靈性不足」須透過五體投地禮拜懺悔,甚至要求與同樣欠債的林承毅以互毆方式「淨化」。

林上月廿九日晚間被發現倒臥於學院二樓辦公室,骨瘦如柴、瘀傷遍布,送醫不治。法醫師發現林的眼窩、臉、四肢及腰部多處瘀青,胃中空無食物,研判長期飢餓加上外傷致死。

檢警除從死者手機日記中發現「我太苦了」、「不給我吃,我要向世界報仇」等字句,另有姜姓學員的證詞成為突破關鍵。

姜稱九月廿四日被以「慶生」名義邀入會,遭話術洗腦,刷卡繳交廿萬年費,事後覺金額過高,廿九日和母親一同到場要求退費,學院以「都是成年人、已簽合約」拒絕。姜說,母親離開後,他被強制留下並遭監控,當天目睹林在一樓進行五體投地大禮拜,臉色蒼白、體力不支倒地後,仍被拉起強迫「修行」,隨後又被帶往二樓接受「突破關卡」儀式,期間不時傳出喊叫聲。

姜證稱,林步履蹣跚、氣色極差,明顯多日未進食,他自己也被限制一天僅能以一小碗海鮮白麵湯充飢,多次試圖離開都遭阻攔,最後趁幹部都上樓對林「療癒」時才逃出。

 
TOP
坐公車沒刷卡口角 婦告司機敗訴
記者王宏舜/台北報導聯合報
林姓婦人搭乘桃園客運公車,上車時未刷卡即入座,與劉姓司機爆發口角。林婦不滿遭劉罵「妳就是犯賤」,提告公然侮辱。桃園地院審理發現雙方因如何付款起爭執,林婦揚言「要投訴你」,劉才開始以嘲諷語氣回應,判劉無罪。桃園地檢署上訴,台灣高等法院認為林婦嗆「我昨天已經投訴一個了」,劉非恣意謾罵,駁回上訴確定。

高院認為,公車司機一人肩負多工,還要回覆乘客問題,甚或協助身障者上下車,壓力不小,雖然民眾都期待司機「溫和有禮」,但站在理解他們的責任與壓力立場,或許可多給司機一些寬容。

林婦去年六月六日清晨搭公車,她從公車後門上車,直接入座,劉姓司機見狀,詢問「要投錢還刷卡」,並碎念「講一下啊!就走進去了」,林婦回「有規定要先講嗎?」,引戰火。林婦認為被罵「下賤」人格遭貶損,氣得提告,劉遭起訴。

劉姓司機表示,因受到驚嚇和影響,才出言不遜。桃院認為應先考慮是否有意直接針對他人名譽隨意攻擊,或只是在衝突中失言而「附帶」傷及對方名譽,憲法法庭已限縮公然侮辱要件,劉的言語還不到貶損林婦名譽或人格的地步,且林婦在爭吵過程中「未見明顯落於下風」,判他無罪。

檢察官上訴主張,本案因搭公車要如何付款起衝突,林婦表示要投訴後,劉開始嘲諷「要投訴請快點、準時點」,讓原本普通爭執提升為激烈的言語衝突,當劉說如再看到林婦,不願意搭載,林婦便說若拒載會再投訴,衝突來自於劉對乘客正當行使投訴司機權利的否定。檢察官主張,劉的侮辱性言論無益於公共事務思辯,告訴人的名譽權應優先於被告的言論自由。

高院審理時,劉表示公司規定上車要告知付款方式,林婦既然不刷卡,他就問「要投現金嗎?」爭執當下他要開車、注意車況、人員上下車、乘客有無刷卡,因為有這些影響,才會脫口而出不雅言語。

林婦以台語指責司機「青歡喔」、「肖查埔」,一路說「我還沒念完,我要念到我下車」,高院認為司法不宜過度介入個人修養或言行品味的私德領域,駁回上訴。

 
TOP
經濟新聞
電子產品備貨旺季助攻…9月出口熱 有望連23紅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9日將公布今年9月出口統計。美國對等關稅提前拉貨潮雖然退燒,但AI與高效能運算點燃的商機,以及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備貨旺季,財政部預估9月出口成長30%到36%之間,出口值介於527到552億美元,有機會達成連23紅。

財政部上月公布最新進出口統計,8月出口表現「大驚奇」衝上584.9億美元,連續四個月改寫單月新高,年增34.1%,為連續22個月的正成長。

財政部官員表示,出口從5月以來呈現步步高升、月月創下記錄,美國對等關稅在8月初大致初步定案,提前拉貨潮出現退燒,即便如此,8月出口仍交出優異的成績單。官員分析兩大因素帶來出口挹注,包括高效能運算、還有人工智慧應用所引爆的商機熱度,遠優於預期,以及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新品的備貨旺季。

8月進口表現同樣維持優異表現,為416.6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的第三高,年增率是29.7%,主要還是反映科技產業鏈的國際分工運作,再來是出口衍生的原物料需求,以及半導體設備等資本性的採購動能相當強勁。

主要貨品中,受惠於人工智慧(AI)等新興應用商機熱絡,以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需求,激勵科技產品出貨動能延續,8月出口較去年同月增加34.1%。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233.6億美元,年增79.9%,其中電腦及其附屬單元與電腦的零附件皆年增一倍、手機及網通產品的零件增81.5%;電子零組件出口203.9億美元寫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4.6%,其中積體電路年增37.4%。

主要市場方面,8月對美國出口年增65.2%,規模續攀新頂峰,對東協、日本各年增46.7%、34.3%,資通產品銷往三地區均增逾一倍;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增15.9%,僅對歐洲年減10.5%。

展望未來,財政部表示,隨AI技術應用加速推展,跨國企業與多國政府積極布建AI基礎設施,帶動相關硬體與零組件需求擴增,加以國內半導體業者持續強化研發及擴充產能,均可望支撐我國出口動力,但國際貿易對峙與政策變化、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牽動全球供應鏈秩序,總體經貿前景仍須密切關注。

 
TOP
北市副市長李四川:MOU失效並非壞事 本周與輝達協商北士科基地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輝達進駐北士科T17、T18基地卡關,台北副市長李四川回應,沒有所謂政治口水問題,北市府本周將與輝達聯絡、溝通;他也說,其實市府已向輝達建議改選北士科T12,但當時被MOU綁住,若MOU沒了,「不見得是壞事」。

李四川說,新壽對這個案子提四項聲明,都是考古題,因為市府告訴新壽,要直接移轉修改契約涉及圖利,如果對市府初步提出意見不滿意,新壽可提出條件來,北市府就報議會處理。

不過,市府內部人士表示,新壽最希望的是市府改契約直接轉給輝達,輝達將付給新壽在MOU中的100多億,「市府公務員不被捉去關才怪」,不然就是讓議員在議會「提案」修改契約同意MOU,「但是誰敢呢」?

知情人士說,輝達並不反對新壽和市府合意解約,現在也只有這一條路,「只要新壽不要獅子大開口」,用地閒置三年什麼都沒做,不能在市府歸還權利金後,還要100多億。

國民黨北市議員張斯綱指出,市府應設法解決T17、18問題,但新壽也一樣,且不可以獅子大開口,還說無法對股東交代,否則50年地上權已荒廢三年,該怎麼交代?而且T17、18地上權市府是屋主,新壽只是房客擁有使用權,不經房東同意轉租給別人也太怪。

民進黨市議員何孟樺說,市府想留住輝達只能加強與新壽協商。

 
TOP
明年時薪制換算可月領34,496元…正職薪資輸打工 加劇缺工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最低工資審議會近日決議,明年最低工資29,500元,時薪調升至196元,由於長年來最低工資月薪累計調幅低於時薪,近十年兩者調幅差距逾15個百分點。外界認為,正職薪資輸打工,可能加劇正職缺工。

依2026年最低工資計算,若從事時薪,一個月以一天八小時、工作22天計算,時薪可領34,496元,月薪僅29,500元,中間差距達4,996元。近十年來,最低工資月薪調幅達47.4%,時薪調幅63.3%,兩者差距達15.9個百分點。

全產總理事長戴國榮直言,未來還是希望月薪調幅可跟時薪拉近,比較有一致性。歷年往往兩者調幅脫鉤,其中2016年甚至只調時薪、不調月薪,才會造成現在兩者總調幅不一。整體而言,這個現象確實可能造成缺工加劇。

戴國榮提醒,以最低工資來看,相同工時,時薪看似比月薪多了5,000元,事實上,時薪不像月薪能享有公司福利如年終獎金、額外休假及升遷機會,以及進修、培訓等資源。不過,也還是有勞健保、勞退提繳、特休依年資增加等勞基法保障。

資方代表則有不同看法。工商協進會業務顧問余玉枝認為,月薪、時薪總調幅不一致,跟缺工沒有太大關係,因為大多數業者不會只開最低工資聘僱本國籍員工。她直言,許多產業缺工十幾年了,預估未來20年會繼續缺工,主要的原因是少子化。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也表示,民眾找工作時其實沒有受到「時薪換算比月薪多5,000元」影響,統計數據看不出有這樣現象。從事時薪制勞工,也許就是只能從事部分工時工作,無法全職工作,例如需要長期照顧家人、中高齡者受體能限制等。年輕人選擇部分工時原因也很多,例如喜歡工作比較有彈性、從事斜槓等。

 
TOP
國際新聞
高市當選自民黨總裁 有望成為日本第1位女首相
編譯高詣軒、梁采蘩/綜合報導聯合報

自民黨總裁(黨魁)選舉四日舉行投開票,在前兩名進入決選投票後,前經濟安保擔當大臣高市早苗擊敗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當選第廿九代總裁。

15日國會臨時會 選出新首相

由女性出任自民黨總裁是首次,若高市能在十五日召開的國會臨時會獲指名為新任首相,將成為日本憲政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

決選投票中,高市獲國會議員票一四九票、都道府縣地方黨部票卅六票,共一八五票;四十四歲的小泉獲得議員票一四五票、地方票十一票,共一五六票,兩人差廿九票。第一輪投票時,高市拿下一八三票,其中議員票六十四票,黨員票一一九票;小泉一六四票,其中議員票八十票,黨員票八十四票,兩人差十九票。小泉說,敗選歸根究柢是自身能力不足。

高市早苗:艱鉅工作才剛開始

高市勝選後致詞說,「與其說感到欣喜,我更覺得艱鉅的工作才剛開始。我們所有人共同肩負著龐大的任務。有許多政策需要迅速落實執行」,自民黨全員都須努力,否則無法重建該黨。

高市是眾議院奈良二區的議員,已連任十屆,深受保守派支持,曾任自民黨政調會長、總務大臣等要職。這次是她第三度參選總裁,主張不斷追求經濟成長,並在維持自公執政聯盟的基礎上,也展現出擴大聯合政府的意願。

高市首次在二○二一年九月角逐總裁,獲得前首相安倍晉三力挺,是繼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後,第二位參選該黨總裁的女性,最後輸給岸田文雄。去年九月她再參選,在首輪投票居首,但決選時遭現任首相石破茂逆轉。

重申「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高市二○二一年九月曾與時任總統蔡英文視訊對談,同月接受日媒專訪說,蔡英文是她憧憬的女性。高市也曾說,理想的女性領袖是英國首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高市九月十九日宣布參選記者會回答媒體提問時,重申「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安倍二○二二年遇刺身亡後,高市曾宣示將繼承其遺志,進一步強化台日關係。部分中、日媒體視她為「女版安倍」,不利中日關係。

提日台準安全同盟 恐刺激大陸

高市的民族主義立場,例如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則可能引發南韓與中國大陸不滿。此外,她支持修訂日本戰後的和平憲法,並於今年提出日本可與台灣建立一種「準安全同盟」關係,勢必進一步刺激中國。

就美日關係,兩國政府正磋商安排美國總統川普在出席卅一日登場的南韓亞太經合會領袖會議前,廿七日起先訪日三天,舉行美日領袖會談。路透報導,高市主張的政策包括可能重新檢視與川普達成的美日投資協議。

 
TOP
日本國會朝小野大 自民黨須拉攏在野黨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高市早苗四日當選自民黨總裁。日媒報導咸稱,由於占國會多數席次的在野黨,籌組執政聯盟的進展不順,因此國會臨時會十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時,她可望成為新首相。然而在自七月參議員選舉以來,國會兩院席次的「雙少數」朝小野大、少數執政政治格局下,自民黨必須拉攏在野黨,擴大執政聯盟,以穩定政權運作。

對自民黨而言,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將哪個政黨納入執政聯盟已非「任君挑選」,必須和在野黨談判,重要的是達成共識、建立信賴關係。

在包含高市的五位總裁選舉候選人一致表態願擴大執政聯盟下,各家日媒民調大多顯示,自民黨支持者或黨員最希望中間偏右的國民民主黨、右翼的日本維新會,成為目前的自民黨與公民黨執政聯盟新成員。

然而國民民主黨代表(黨魁)玉木雄一郎一日明言,自民黨選出新總裁後,立刻就想與其他政黨組聯合政府,國民民主黨不可能接受。

玉木指出,自民黨應先在今秋召開的國會臨時會,透過進一步修改所謂的「年收之壁」,即免繳所得稅的年收入門檻,從現行的一六○萬日圓(約台幣卅三點六萬元)調高至一七八萬日圓(約台幣卅七點四萬元),並取消汽油稅的臨時稅率,才能建立政黨間的互信。他聲稱,對於分聯合內閣的位子沒興趣,以實現國民民主黨的政策為優先。

日本維新會代表(黨魁)、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對此表示,若被詢問加入聯合政府,當然會做出回應。

以「大大阪」地區為主要根據地的日本維新會早已表明,設立「大阪都」的「副首都」法案,是讓該黨加入執政聯盟的「絕對條件」。這也是該黨在選戰時提出的招牌政見,以預防東京都發生重大災害與日本人口過度集中在東京都為由,讓日本政府的部分功能從東京轉移至大阪都,日本國會過去雖曾兩度對該法案進行朝野協商,但最後都被否決。

日本人口正持續減少,東京人口卻逆勢持續增加。日本經濟新聞九月廿九日報導,推估八月東京人口達一四二六萬,形成日本的「東京一極」現象。

另外,在野黨則各有盤算,有日媒形容為「無聲戰爭」。選前玉木就表示,加入聯合政府不是為了幫自民黨和公明黨的「自公聯盟」在國會過半。日媒報導說,這番話就是針對日本維新會,提防出現「自公維聯盟」。一位國民民主黨幹部坦言,若自公維政權成立,這個政權可能會穩定十年。

立憲民主黨則以尋求在野合作為優先,但以五位總裁選舉候選人所提組聯合政府及朝野合作的條件,例如在核電及修憲等基本政策上與自公聯盟一致,那立憲民主黨顯然不太符合。

 
TOP
高市當選自民黨總裁 前日相麻生扮演「造王者」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高市早苗四日當選自民黨總裁。日媒報導說,八十五歲的前日相、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是關鍵推手,他要求自己能影響的大量黨籍國會議員在第二輪決選時,投給首輪時拿下最多黨員票的候選人。這才讓高市的議員票從首輪落居第三名的六十四票大增至一四九票而順利當選。

選前日媒報導咸提到,選區和小泉進次郎都在神奈川縣的前首相菅義偉、前首相岸田文雄和首相石破茂,甚至大老二階俊博及森喜朗,均傾向小泉或林芳正。而在支持高市的議員中,已解散的黨內派閥清和政策研究會(舊安倍派)逾五成,志公會(麻生派)約一成半,另有約卅位舊安倍派和麻生派議員態度不明。

由於麻生擁有能影響數十位議員投票意向的影響力,故選前除了林芳正,其餘四位候選人紛紛和麻生會面,被日媒戲稱「參拜」。據稱他在投票當天才表態,要麾下議員在決選時投給首輪時拿下最多黨員票的候選人,以彰顯重視黨員,形同支持高市。麻生派目前在國會兩院擁有四十多位議員,讓麻生成為「造王者」,再次成為黨內的主流派。

根據一九七九年麻生卅八歲時受訪的影片,他直言想成為「不讓日本走錯方向的政治家」,並認為媒體寵兒最後往往並未成為「真正偉大的人」。他說,「就算被討厭、被扔石頭也沒關係,只要世人最後評價時,認為我沒讓日本在世界上偏離方向,我就心滿意足了」。

另據日媒報導,首輪就出局的茂木敏充與小林鷹之,請首輪支持他們的議員在決選時改支持高市。其主因為麻生下令他能影響的議員在首輪時分別支持小林及茂木,也讓小林和茂木在決選時對麻生投桃報李。

 
TOP
星期人物/高市早苗主播從政 不靠形象操作靠清晰論述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聯合報

高市早苗四日成為自民黨史上首位女性黨魁。她以保守強硬的外交與安保立場著稱,從電視台主播轉身成為國會議員,她突破男性主導的政治文化,為日本政壇帶來性別平權象徵。她的勝出,已被視為日本未來十年政治方向的重大轉折。

高市的政治生涯,兼具挑戰傳統與堅守保守價值的矛盾特質。她出身日本古都奈良,長期關注財政紀律與科技戰略。如今坐上總裁寶座,她不僅代表日本女性政治人物的突破,也象徵日本可能走向更強硬的安全與產業政策。

高市生於一九六一年,一九八四年從神戶大學畢業,曾任電視台主播,擁有豐富的媒體與公共論述經驗。一九九三年以無黨籍身分首次當選眾議員,之後加入自民黨,成為稀有的女性保守派政治人物。

高市歷任總務大臣、經濟安保擔當大臣,在數位政策、通訊改革、國安架構等領域展現高度掌握力,尤其在推動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政策與設立經濟安保架構上,獲黨內保守派支持。

高市政治風格鮮明,語言犀利、立場堅定,常以「守護日本」為主軸,強調修憲、強化防衛、確保技術主權。她不避諱談敏感議題,例如台海安全、美日同盟、對中政策,並主張日本應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更積極角色。如此強硬又清晰的立場,讓她在黨內保守派與地方支持者中建立穩固基本盤。

在總裁選舉中,高市提出「日本再起」願景,主張以科技、安全與女力為三大支柱。她強調設立技術主權廳,整合人工智慧(AI)、半導體、量子技術政策,以確保日本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不落人後。她也提出女性領導力倍增計畫,推動女性在政界、企業、科研領域的參與,並改善育兒與職場環境,展現出對性別議題的政策掌握力。

高市的選戰風格與其他候選人迥異,不仰賴社群媒體操作或形象包裝,而以政策論述與媒體專訪為主軸,展現技術型領導者姿態。她的語言不追求節奏感,而是強調邏輯與事先準備且消化過的參考資料,在辯論中常以數據與法條為依據,展現其法學訓練與政策熟稔度。

高市不只是日本女性政治人物的代表,更是保守派技術官僚的象徵。其願景不只是治理,而是重塑日本在全球科技與安全格局中的定位。她不追求溫和共識,而是以清晰立場與政策執行力為武器,挑戰既有政治文化。

值此世代交替的關鍵時刻,高市的政治敘事從「堅定」走向「掌舵」,從「少數派」走向「領導者」。其勝選不僅是性別突破,更是路線重塑,目標讓日本不再只是被動應對,而是主動定義未來。

 
TOP
美最新民調:近6成美國人 對以色列抱持負面看法
編譯盧炯燊/綜合報導聯合報

加薩戰爭持續兩年多,近來以軍攻入加薩城,引發人道危機,且被控對巴勒斯坦執行種族滅絕。美國智庫丕優研究中心最新民調指出,愈來愈多美國人認為以色列行動過火,有五成九對以色列政府持負面看法,且有愈來愈多美國人認為川普過度偏袒以色列。

在美國與以色列上周宣布加薩停火的廿點計畫前,丕優在九月廿二至廿八日的全美民調中,訪問三四四五名成人,十月三日發表調查結果。其中百分之卅九認為以色列打擊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的軍事行動已太過火。該比率高於去年初的百分之卅一及前年底的百分之廿七。認為以色列做法正確的僅百分之十六。

五成九則對以色列政府持負面看法,高於去年初的百分之五十一。另有百分之六十八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持負面看法,對哈瑪斯持負面看法更達百分之八十四。

對川普政府在處理以哈戰爭時所做的回應,百分之四十二並不贊成,百分之卅贊成,百分之廿七不確定。

民調也發現,美國人認為川普過度偏袒以色列的比率,自三月以來已增加五個百分點,從百分之卅一升至百分之卅六;認為川普偏袒巴勒斯坦人者占極少數,僅百分之二;不確定者有百分之卅八。

美國人對以色列政府及其人民的看法則呈現分歧。美國人雖百分之五十九不滿以色列政府,但百分之五十六對以色列人民持正面看法,百分之五十二對巴人持正面看法。

在美國兩大黨支持者中,對以巴問題也明顯有極大差異,百分之五十五的共和黨人對以色列政府持正面看法,民主黨人僅百分之十八。

加薩前景,百分之六十九美國人對以軍強迫巴人離開加薩感到擔憂。這些擔憂在兩大黨間很普遍,但民主黨人更擔憂以色列在加薩的軍事行動,會導致更多巴勒斯坦平民喪生及饑荒惡化。

在這項針對美國人的民調以外,世界多國正陸續承認巴勒斯坦,並紛紛譴責以色列的慘無人道暴行,歐洲多國紛紛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義大利全國三日有超過兩百萬人舉行總罷工,聲援加薩居民。最新的一起是四日西班牙巴塞隆納,有數萬人走上街頭抗議以色列攔截運補加薩物資的「全球堅韌船隊」。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