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1/18 第416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表決部隊」重現江湖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施政檢驗:小英總統真的沒在怕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稅改案再微調 更符社會公平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看看陳師孟人事 想想水利會官派
這不是妨害司法,什麼是妨害司法?
完全執政,就可以蠻橫?
走偏鋒的改革 被謀殺的正義
深層地震衝擊 我們準備好了嗎?
從時間座標看 台灣屬中華民國
死背古詩文 文化難傳承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表決部隊」重現江湖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對年輕世代而言,所謂的表決部隊、萬年國會、一黨專政,都只是傳說中的故事,許多人甚至從未聽聞。如今,他們有幸看到立法院「表決部隊」復活,如同秦始皇的兵馬俑重現江湖。這些,都要感謝民進黨立委的搏命演出。

「表決部隊」是民進黨創造的名詞,用來譏諷兩蔣時代一味聽命黨中央指令行事的國民黨老立委,任何法案表決他們只要舉手就好,不必產生自己的意見。這樣的立委,就像一支整齊劃一的部隊,紀律嚴明,使命必達。有趣的是,現在自願扮演表決部隊的,則換成民進黨立委;他們選擇放下大腦,放棄意志,忘記民主,以黨意為尊。

一年多來,這支綠色「表決部隊」攻無不克。《勞基法》一年兩度修惡,是他們奮勇舉手的戰績;《前瞻建設條例》、《不當黨產條例》、《促轉條例》、《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過關斬將,他們敢鬥敢拚,全力為中央的旨意衝刺。此外,他們嚴正護航總統提名的大法官、監察委員,不問個別人選的脫軌言行,只求表決部隊的手腳一致。這種「一票都不能少」的認真態度,比起當年的表決部隊,實猶有過之。

當然,畢竟是廿一世紀的國會,民進黨的表決部隊也是「進階版」的演出。例如,他們聽命於民選總統,實現的卻是綠營的一黨專政。再如,修法把水利會改為公務機關,順手奪取其三千多億資產,這絕對是超越兩蔣威權統治的壯舉。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施政檢驗:小英總統真的沒在怕嗎?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為民進黨候選人站台,首場在南投中興新村演講秀出了輔選的起手式,強調執政一年多來推動多項改革,是以前國民黨不敢做的;雖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不能因為怕批評而不做事,「不然大家選蔡英文做什麼」。這話以執政者的演講「話術」來看是很厲害的,一方面自誇改革政績,另方面以「得罪人」為由為自己的民意支持度低迷辯護。

蔡英文的「改革不怕得罪人」之說,看似無所畏懼,但說出口豈能毫無愧色?且看總統在南投的陣仗,因風聞將有民眾到場抗議,事前即進行大範圍管制,已引發當地居民反彈。當天僅十三分鐘的旋風式演講,耗費南投半數警力的上千人維安,重兵部署引發居民「中興新村戒嚴了嗎」的質疑。這果真是一個總統「沒在怕」的證明嗎?

蔡英文有沒有在怕,從總統府的部署即可見端倪。去年底總統府突放出消息,說經「安全單位建議」,總統府擬仿效美國白宮做法,增設鐵欄杆。其中,並牽拖先前的「統派暴徒武士刀襲殺駐衛警」事件,甚至由文化部文資委員討論總統府屬國定古蹟能否增設柵欄。此話一出,外界的嘲諷湧現,譏總統自困牢籠。老實說,總統府曾經歷百萬紅潮倒扁運動,陳水扁慘遭「圍城」都未動手增設總統府鐵欄杆,號稱「沒在怕」的蔡英文何以擔心維安到此地步?

蔡英文擔心維安,一方面是因她的執政成績不佳,招致抗議民眾如影隨形;但更關鍵的因素,恐怕凡執政高層皆心知肚明。民進黨在野時對太陽花學運力表支持,一旦執政立即撤告,形同將抗議者占領公務機關的行動「合法化」。但如今「換了位子」,自己成為被抗議的對象,對青年學生占領公務機關的能耐想必銘記在心。一年多來,從立法院到總統府廣場廣設刀片拒馬、蛇籠圍籬,創下空前紀錄。當民眾的抗議手段升級到臥軌那樣的激烈,民進黨「與人民站在一起」的形象全毀,高築圍牆唯恐不及,怎還好意思說沒在怕?

以上所述,只是執政者擔心實質安危有關「怕不怕」的辯證。若要檢驗是否真的「改革不怕得罪人」,蔡政府在幾件特定任務上,確實施力威猛,例如年金改革和黨產處理,被處置的對象幾無還擊之力,執政黨橫掃四方如入無人之境。然而,這恐怕只是「選擇性改革」的假象之一。事實上,以「不怕得罪人」來檢驗蔡英文信誓旦旦的改革,亦不乏反例。舉例一:司法改革在大拜拜會議之後,如今安在?僅看提名陳師孟為監委,任其放言「查法官」這等羞辱司法的舉措,卻又護航任命過關;矛盾至此,蔡英文能宣稱「司改不怕得罪人」嗎?

舉例二:勞基法短期內二度修法,第一次為保「一例一休」而傾全黨之力闖關,如果說是為完成蔡英文疼惜勞工的心願而不計毀譽,倒也可謂「不怕得罪人」。但短期內即二度修法,髮夾彎式地被譏為「勞基法變成資基法」,這豈非勞工人權改革半途而廢嗎?

舉例三:蔡英文一向表態支持的「同志婚姻」議題,最近忽然轉變成為她嘆氣表示「價值體系不同,非常難有共識」的頭痛題目,並抬出一位「一向非常尊重且對台灣有深摯情感的前輩」,作為此事窒礙難行的擋箭牌。蔡英文對同婚的態度如此前後不一,還說得出口是為了「前輩」而裹足這種奇怪的理由,難怪有媒體以「尊敬的長輩與蔡英文執政的價值」為題而大作文章了!

信手拈來幾個例子,可看出蔡英文是否如她口中自詡「改革不怕得罪人」。檢驗施政成績,檢驗改革成果,檢驗民意支持度,檢驗街頭抗議活動,檢驗總統府和中央機關的維安層級,最終有一天還要檢驗蔡英文的歷史評價。請問,蔡總統真的沒在怕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稅改案再微調 更符社會公平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稅改列車本周重新啟動,立法院長蘇嘉全本周起將就逕付二讀的政院、國民黨、時力和親民黨四個版本,邀集朝野協商,趕在農曆年前完成立法。目前朝野協商的三大重點包括:中小企業營所稅是否維持17%、股利所得分離課稅部分是否分級課稅、三項扣除額是否加碼調高。

立法院民進黨團強調政院版本是「不容挑戰的」,卻沒有深入檢視稅改方案對公平面和競爭力的衝擊。國民黨黨團基於國際競爭力考量,參考日韓按企業規模分級課稅制度,全力爭取中小企業營所稅維持17%,但財政部則認為稅收將減少262億元「稅損太大」。而股利所得分離課稅部分,在野黨基於公平而主張應較政院版26%更高的稅率分級課稅;財政部認為「徒增課稅複雜度」,稅率太高可能會影響投資意願。

至於綜所稅扣除額,在野黨認為股利所得分離課稅幾乎等同於對富人減稅,因此主張大幅提高標準、薪資所得、身心障礙三項扣除額,甚至提高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新增學貸特別扣除額。

由於財政部長許虞哲去年底曾表示三項扣除額或許有調整空間,此部分應該比較容易達成共識。

其實,執政黨在立法院占絕對多數的優勢下,政院版的稅改方案再經朝野協商只是短暫的儀式而已,除了三項扣除額可望向上調整之外,其他部分大概就照財政部的規畫。但是,從專業、持平的角度看待稅改,政院版仍有改善的空間,值得朝野政黨深入檢視並做微調。

首先,股利所得稅改乙案(可抵減稅額比率8.5%,上限8萬元),將使目前適用20%以下稅率的小股東稅負增加3至4個百分點,而且所得愈低者加稅程度愈高。

我們建議立法院適度提高小股東的稅額扣抵比率至15%,但上限略調高至10萬元,則小股東的稅負可望減輕,稅收損失卻極為有限,相對於大股東減稅額度高達數億元,更有益於社會公平。

其次,營所稅稅率調高,即使扣除獨資合夥不課營所稅和未分配盈餘加徵營所稅稅率降為5%的利多之後,營所稅淨增加仍然高達265億,能否減輕中小型及新創企業稅負,鼓勵轉型升級,仍有疑慮,加上美國將公司所得稅率由35%大降至21%,微調營所稅率或維持中小企業在17%,仍然值得考慮。

至於調高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至18萬元,其實是緣起於去年中的大法官745號釋憲,認為所得稅法未給予薪資所得者必要成本費用的扣除而違憲,要求財政部在兩年內修改所得稅法,准許上班族未來也可提示工作相關的成本費用憑證單據,也必然引發稅捐機關和納稅人之間的爭訟。因此財政部藉稅改之便而大幅提高該項扣除額,是回應大法官釋憲最好的變通方式,不但化解未來上班族申報相關成本費用的爭議,又能促進社會公平,實有必要進一步調高至20萬元以上。

此外,雖然兩稅合一將要廢除,未來新制生效日起所繳納的營所稅才不能扣抵未來的綜合所得稅,但既有的個人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依照目前的所得稅法係屬於投資人的「抵稅權」,仍然應該享有租稅法的信賴保護,亦即新制生效前,既有的抵稅權利和帳戶並不會因制度的改變而消失,所有權人仍保有該項財產權,建議立法院參考外國廢除兩稅合一制度給予退還緩衝期的設計。

最後,所得稅法42條財團法人股利不課稅的規定並不合理,造成許多財團以此方式規避稅負,集中財富。而行政院的稅改版本,並未及時納入稅改方案,成為一大漏洞。我們建議立法院可將刪除該條款納入稅改方案,以免出現漏網之魚,又可增加可觀稅收,作為稅改的資本,總比提高營所稅好多了。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看看陳師孟人事 想想水利會官派
林修全/聯合報

農田水利會是否改制為公務機關,雖有爭議,但「誰」來出任?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因為,從蔡英文總統提名陳師孟出任監委來看,民進黨政府的用人考量與背後邏輯,早已超乎外界想像。

農田水利會的會長,到底該如何產生,多位前後任農委會主委都站出來表態,有些堅持經由選舉,有些主張透過官派,學者也分成兩大陣營,這意味著不論哪種方式各有優劣、難分高下。

因此,制度本身的設計固然重要,但更不可忽略的是,在制度運作下的「人」才是關鍵,也就是由誰來當會長,將直接影響農田水利會運作,特別是執政當局要安排誰出任。

再講白一點,民進黨用人向來十分大膽,完全無懼於外界異樣眼光,或是社會輿論意見,拚死拚活都敢啟用有爭議人士,陳師孟就是一個例證。

一來是陳師孟過去主張廢監院的立場鮮明,二來是他的深綠政治色彩,蔡總統在提名時,民進黨內部一陣譁然,不少人也紛紛預測,這項人事的安排,恐怕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果不其然,蔡總統推動司改之際,陳師孟近來要剷除辦綠不辦藍的法官、用監察權掃除司法敗類,引發法界全面反彈,難不成民進黨政府想用監委推倒司法高牆?尤其是,陳師孟指前總統陳水扁沒有貪汙的言論,那敢問蔡總統是否立刻特赦陳水扁?

如此充滿爭議性的陳師孟,竟在民進黨團全力護航下,即將出任監委,但至少陳師孟這次仍經過立法院這一道關卡,縱使在野黨無法阻擋,仍可透過人事審查的詢答,讓一些人原形畢露。

這次三讀通過的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案,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政府公務機關,會長改由主管機關派任,用人程序不再公開透明,接下來,由誰來出任,恐怕只會更黑箱。

原本修法前,透過選舉方式產生會長,雖然可能有些人不適任,甚至是把持水利會;但這次修法後,改為官派,依照民進黨用人的考量,恐怕情況更難樂觀,因為勢必改由綠營人士掌控水利會,而且沒人可以監督,可以肆無忌憚。

想想水利會長官派,再看看陳師孟出任監委,在民進黨全面執政下,出現種種奇怪的人事安排,也不會令人覺得奇怪或意外。

   
這不是妨害司法,什麼是妨害司法?
林志潔/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教授/聯合報

監委被提名人陳師孟先生公開在立法院表示,擔任監委的主要目的是專辦過去「打綠不打藍」的法官!此種充滿威權色彩,且完全沒有權力分立概念與民主法治素養的發言,再次震驚社會各界,審、檢、辯均發表聲明予以譴責,表達抗議。

身為司改國是會議第五分組第三子題委員,也是提出我國應儘速制訂妨害司法罪章的國是委員,值此立法院正草擬妨害司法罪條文之際,我必須說:雖然我國尚無完整的妨害司法罪章,但陳先生的行為已構成妨害司法的核心要件,社會應予正視。

司法獨立是民主法治國的基石,之所以要制訂妨害司法罪,就是確保司法的獨立不受干預,舉凡在司法過程中,騷擾、詐欺、壓迫、恐嚇審判者、追訴者、辯護人、代理人、證人鑑定人或其他司法程序之參與人員,以達到妨害司法公正行使目的者,在各法治先進國,均是不被允許、傷害國家法益的重罪。一般公民有這種行為已經觸犯刑事犯罪,我國監察委員被提名人竟公然於國會殿堂有此發言,著實戕害司法公正性與獨立性。

尤其,陳先生身為陳前總統擔任市長時的副市長,更應理解公務員利益衝突迴避的重要性。縱算監察院在法官檢察官的懲戒中,扮演的是移送者角色而非懲戒機關,但其既然職司糾舉彈劾,也就是懲戒案的發動,自得以職權要求(或干擾)法官檢察官,來接受監委的調查。陳前總統的案件涉及許多法律見解問題,例如是否應採實質影響力說、抑或採法定職務說,於法律解釋尚未確定之時,手握調查權與移送權,發言時卻完全不顧權力分立與公職人員應有的分際,公然宣稱自己要專門調查起訴或判決執政黨公職人員有罪的檢察官和法官,此行為縱算未達恐嚇罪的程度,也絕對符合外國法上妨害司法的定義。

身為法學教授,我們無時不刻希望台灣的法治與司法環境能夠與日俱進,也願貢獻一己之力,深化法學的專業與公民的法普教育。然陳先生的一番言論,就足以歽殤所有法學教育者的付出。當人民聽到這樣的言論時,心裡必定浮起:「果然台灣司法就是深受政治影響吧!」「果然涉訟時,只要能和政府官員有關係,就有機會沒關係吧!」「果然台灣有很多專辦綠不辦藍(或反之)的法官檢察官吧!」

要知道,司法的公信力就是在這種政治人物隨口的臧否中,被點滴侵蝕;人民對法律的正確觀念,更在這種錯誤的訊息傳遞中消失殆盡。作為法學教授與司改國是委員,本人痛心疾首!

鄭重呼籲立法院的妨害司法罪應儘速草擬通過,草案中應涵蓋各種意圖騷擾干預司法獨立與審判公正的行為態樣。正因台灣從威權體制中走來,所有民主的果實都值得萬分珍惜。新任監委應審慎言行,隨口破壞民主政體與司法核心價值,絕非監察委員應有之態度,更非台灣民主之福。

   
完全執政,就可以蠻橫?
洪孟楷/國民黨發言人(台北市)/聯合報

從一例一休再修法、水利會官派,到史上最爛監委的人事同意權,民進黨在立法院不但利用多數暴力強行表決,還利用立法院長職權,公然違反立院議事規則,自創「一事不二議」來護航前瞻預算,好讓民進黨可以綁樁撒錢,透支台灣下一代的未來。

也許有人會以陳水扁的名言「我就是選贏了,不然你要怎樣」,「選民既然讓我掌握國會多數,就是要讓我做想做的事!」這實在是缺乏民主素養的狂妄之言,民主的基本原則就是「尊重少數,服從多數」,而且立法過程中,不但要強調實質正義,更要講究程序正義,絕對不是「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

民進黨號稱民主進步,但卻處處違反民主原則,事事橫柴入灶。號稱最會溝通,卻對民意充耳不聞;過去罵政府擺拒馬,現在執政卻把拒馬蛇籠加高加大,有時還加上刀片,種種行徑無不激起人民的惡感。好在民主政治還有「到期改選」的機制,只要民進黨繼續無視人民聲音,無理霸凌少數黨,就一定會被人民唾棄。

   
走偏鋒的改革 被謀殺的正義
黃聰哲/自由業(雲縣西螺)/聯合報

「鼎革咸亨」,是小英癸巳年賀歲的吉聯,意謂能革故鼎新必然皆亨通,隱約可見小英對改革的憧憬。

但易經義理,改革要達到亨通,有一定限制條件。首先,革卦彖言「革而當,其悔乃亡。」反思意謂不妥當的改革,必流於悔亡的後果。其次,鼎卦九四爻辭言「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主政者「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改革之始未能取信於民,貪功廣闢改革戰埸,多面應戰,處處無力,恐遭國鼎折足之憂,豈能夢想亨通?

就任之初,小英改革民調支持度都逾六成,豈知短期內滿意度滑坡,何以致之?

「正義」是小英改革基調,揆諸歷史從事改革者也皆以正義來美化改革動機,小英面對鋪天蓋地的民怨,如影隨形的陳抗,不知檢討,將其合理化成改革必需付出的政治代價,殊不知通往地獄之路,往往由善意鋪成,故言幾多罪行假正義而行。

權利與法律是社會團體賴以立足的秩序,而正義就在護衛這一秩序。反觀小英的「正義」,不僅未護衛社會團體的權利與法律,反而因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不當黨產條例及年金改革摧毀「信賴保護」、「不溯即往」等法律正義,以「世代不公」、「職業不公」撕裂族群。殊不知如果導致了社會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

讓小英改革走向偏鋒,另一助力是立法院,小英欲通過的改革法案,縱然社會爭議多,在蛇籠的護衛下,以議會暴力多數強行快速通過。人民讓民進黨完全執政,末料形成絕對傲慢,完全硬幹,令人民感嘆選後成為民主的奴隸,「被民主」了!

改革是改變現實社會現狀、秩序及法律規範,難免產生陽剛乘炎上行之勢,然不可輕率剛燥,故言改革首重誠信,有如商鞅徙木立信,讓改革奠基在人民的信任上,然後再三示之改革方法,廣納民意以至於成。如「一例一休」執政者剛愎自用,致使短時間再修,有如荒雞亂嗚,付出社會代價。

改革首重做對的事,次談對的方法。「別人不敢做的事,我們來做」,既然是對的事,可站在人民一邊、福國利民的事有誰不敢做?提名恫嚇專辦「打綠不打藍法官」的監委,並舉全黨立委強渡過關,是別人不敢做的事,只有小英來做。

「正義」一詞,詭異之處,不僅被小英御用詮釋,而且被謀殺了!

   
深層地震衝擊 我們準備好了嗎?
馬國鳳/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聯合報

昨天台北地區發生一起規模五點七、震源深度一四○公里的地震,可能由於地震發生的地理位置在北投區,且剛巧幾天前媒體誤報七星山冒煙與火山活動有關的新聞,許多媒體及民眾都關心這個地震和大屯火山活動之間的關聯。簡單來說,這起地震和火山活動是沒有因果關係的,首要的重點就在於地震發生的深度。

此地震有一四○公里,這有多深?若轉換用平面的關係來思考,大概在地下深度的距離就如台北到台中的距離。而火山的岩漿庫,以近期的研究來看,約莫是在廿至卅公里深的地方。所以,其相距的距離,在深度幾乎就類似一個在雙北、一個在台中的距離,在空間尺度上是相差甚遠的。而且,因為規模五點七的地震,它的破裂距離大概僅數公里,因此此深度一四○公里的地震,對此超過百公里以上的火山活動,並不會有影響。

但為什麼地震偏偏就發生在北投正下方一百多公里深?那是因為板塊運動的隱沒作用。台灣受到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在中部形成了高聳山脈;而在北部,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下沉至地球內部,而隱沒的板塊和其交界都有可能發生地震,這個地震正好反映出了台灣北部深處隱沒帶的特徵,因此這地震的特性和較上方的火山並無直接關聯。

而此地震的上方剛好為火山區域,此乃因為板塊運動造成板塊隱沒,在兩大板塊摩擦之下產生熱熔融效應,形成火山。所以火山的形成與板塊運動有關,但板塊邊界碰撞產生的地震,與火山活動無關。與火山活動有關的地震多發生在淺部構造或是岩漿庫附近的位置,而像這次發生在隱沒帶上的地震則是和板塊長期運動有關。

但從災害風險來看這起地震,我們需要認識的並不是大屯火山,而是這類地震的規模如果很大的話,將會有什麼影響?

台灣歷史以來深層隱沒帶造成的災害性地震為一九○九年規模七點三的台北地震,深度約八十公里,造成台北及基隆相當的災害。此種地震震源較深,因而許多人誤解,以為其震源很深就不會產生重大災害,但因此類型地震會產生較長周期的震動,對現在大樓林立的北部區域大樓會有相當的影響。

近幾周前印尼深度約百公里地震造成雅加達市相當的災害,及幾個月前墨西哥亦發生近百公里深的地震,造成墨西哥市多棟大樓倒塌,皆為此類型的隱沒帶深層地震的災害。此相關地震對於北台灣都會區的衝擊,在地震防災風險評估及災害管理,皆需要有更深入的準備及討論。

在人口稠密的北台灣,認識其災害風險刻不容緩,除了大屯火山、山腳斷層,還有這類在更深處的隱沒帶地震潛勢區,都是我們應該考量防災的災害類型。而這次地震給我們的啟示,或許就是提醒我們,是否做足防災準備了?除了樓房的耐震、地震速報簡訊、政府的防災計畫之外,還有更根本、人人皆可為之的居家防震補強、防災演練等等,希望歷史和小地震給我們的是經驗、是啟示,而不是教訓。

馬國鳳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震識」部落格總編輯

潘昌志/地震科普專欄作家、「震識」部落格副總編輯

   
從時間座標看 台灣屬中華民國
林滿紅/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台北/聯合報

十二日日本岩波書店發行國語辭典《廣辭苑》第七版。其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圖將中華民國以台灣省納入其中。岩波書店聲明不認為有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都有一個中國的主張。

最近有位美國學者與夫人由日本來台,原以為台灣與日本用相同的手機SIM卡,沒有另外買台灣的SIM卡,結果無法用手機連絡。如果《廣辭苑》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圖的編者只拿人民幣來台灣而不兌換成中華民國國幣—新台幣使用,也可能買不到吃的或坐不到車。

《廣辭苑》第七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圖相信劃的是現在的,也是事實上的行政區圖,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主張的行政區圖。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顯然沒有台灣省,否則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去年由台灣省徵了多少稅收?

有關台灣誰屬?日本與中國的知識人應該都清楚。因為第一次中日戰爭清朝中國戰敗,慈禧太后惟恐亡國,請求美國促和,歐洲列強擔心喪失其在華利權,也在旁支持。日本開出的一個談和條件是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在之後約五十一年,如果前面說的美國學者與夫人是那時候由日本來台,如果那時候有手機,可以不用換SIM卡。至少就那時候來講,不用兌換另外一個國家—中華民國的國幣,就可以生活。但那五十一年過了之後,又因日本戰敗,而於一九五二年透過國際條約將台灣交給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這項條約是日本政府依照日本憲法經日本國會通過,是日本的國家法律。即使在一九七二年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之後,當《廣辭苑》的編者來台灣時,相信日本政府也會要求他或她要經過中華民國的海關。一九六九年「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六十三條所說:「條約當事國間斷絕外交或領事關係,不影響彼此間由條約確定之法律關係」是背後的國際法原理。

有關一九七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國的「中日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其中的「理解和尊重」並非「承認」。更重要的是日本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立場」,該條強調將執行「開羅宣言」之條款:台灣於日本戰敗後歸還中華民國。

一九九一年以後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前言仍言及「為統一之需要」,增修條文第十一條規範「『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原憲法中對蒙古與西藏自治制度的規定,也依然存在。這表示中華民國仍有統一中國大陸的意向。這有如大韓民國憲法「大韓民國的領土為韓半島」,韓文中譯的「為」字在英文譯為shall consist,係表達一種意向。這樣的意向與兩韓皆為聯合國會員國並不衝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表達的也是一種意向。

有關台灣誰屬這項問題, 如果回到「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座標, 其實會很清楚。

   
死背古詩文 文化難傳承
陳復/宜蘭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宜/聯合報

幫孩子上國一的國文課時,孩子問:「為什麼國文課本要放這麼多淺白的白話文,難道這些不能當作課外閱讀的教材,非要當作課文來學習嗎?」我只能誠實回答:「因為這廿年來有關人文社會領域的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抱著去中國化思維,並且儘量不要給學生有負擔的學習,因此內容儘量編得淺顯易懂。」

孩子再問:「難道過去的教學不去中國化,學生就會很喜歡國文嗎?」我回答:「如果過去人文社會領域的課教得很有效果,這些孩子長大後,還會主張或附和去中國化的浪潮嗎?任何東西只要逼你死記硬背,不從生活裡展開解釋與討論,就會產生負面的學習經驗,等到成年後就引發反彈。」

當看見大陸教育部公布新版高中課程修訂重點在「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十四篇大幅增加到七十二篇,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就是自己課文背不下來要被打手的痛苦記憶。

然而,學習古詩文,難道除背誦外再沒有其他辦法嗎?或者,在背誦前,完全不需要經過師生的對話甚或辯論,讓同學對於這些內容究竟是否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獲得開放討論的機會?

不過,大陸的中文系並不像台灣,其課程常只是從事純文學相關研究,大陸各級學校的國文教師多半只能教文學,而不具有廣博的文化素養,在師資配套嚴重不足的情況裡,真要落實這項政策而不流於讓學生死記硬背,其前景同樣令人疑慮。

台灣社會的困境,莫過於長年由政治人物未經嚴謹的學術辯論,獲得社會相對的共識,就開始主導文化發展問題,使得深耕本土化直接變成去中國化浪潮,這種惡性循環固然能讓政治人物藉由選舉獲利,傷害最大的是青年學子的未來。如果願意承認這種作法失當,就應該從教育著手,對教育政策展開理性辯論,提出真正有益於學生的教學策略。

筆者並不會羨慕大陸教育部要求學生背誦七十二篇古詩文,但我想問:「十二年國教課綱大幅調降文言文比率,我們準備怎麼帶給學生對傳統文化更深刻的體認呢?」國文課如果要教得令學生難忘,就應該抱持開放的態度,來跟學生討論裡面反映的價值信念是否適合於你這個真實活著的人。

   
秋冬來臨 預防流感大作戰!
流感季節,提醒家長們還要注意孩子每天能攝取充足液體,充分均衡飲食營養,擁有足夠的休息及睡眠,並且保持規律運動等要領,也能有效提升抗流感的免疫力。

美麗五彩繽紛煙火大解密
隨著跨年夜的各地舉辦的跨年晚會重頭戲總是以「高空煙火表演」來結尾,看煙火是民眾最期待的活動之一。趁著大家剛欣賞完煙火趕快帶大家一起來了解美麗的煙火背後的祕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