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09/09 第45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庶民想的跟你不一樣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的買票政策正傾巢而出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選舉紅利不宜恣意發放
民意論壇 AI幫大忙 法律科技救司法
王文華/你的「東北航道」在哪?
保險科技創新 保戶權益應優先
聯合筆記/藍營候選人 美中之間兩為難
狂撒800億 一碗飯或一畝田?
造勢營造團結 韓的戰略意涵
願景回響/購車補助 無法解決偏鄉長照交通
期待轉為幻滅 口號難挽民心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庶民想的跟你不一樣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儘管對手不斷唱衰,儘管歷經「換瑜」及幾度口誤風波,儘管侯友宜和朱立倫都未到場,韓國瑜昨天返回故鄉新北造勢,仍受到民眾熱烈的簇擁。三重水漾公園裡萬頭攢動的場面,說明「鋼鐵韓粉」的硬度果然很高,也說明庶民想的跟政客、名嘴或菁英並不一樣。

自初選出線後,韓國瑜和國民黨內部的整合腳步緩慢。韓國瑜自己的競選團隊迄今尚未成形,空有上百人的國政顧問團,卻無法阻止他一再失言失分。更嚴重的是,郭台銘、王金平另行結盟參選的傳聞不斷,使藍軍陷於觀望及分裂的危機,不少民調均顯示韓國瑜的民調支持度節節下滑。

昨天新北誓師的氣勢,應能有效疏解藍營群眾的焦慮情緒。馬英九、吳敦義帶頭力挺,宣示了國民黨不容苟且的立場;藍軍雖未必就此團結一心,至少能打掉許多人游移觀望的念頭。尤其,現場噴發的人氣和旗海飄揚的景象,足以駁斥許多假民調的誤導。

或許應該說,昨天到場的支持者其實不能簡稱為「韓粉」,而更像是支持台灣健康發展的「中華民國派」。大家在那裡搖旗吶喊,目的是不希望台灣在狹隘的政治目標中迷失方向,以致帶給下一代不可知的災禍。

同一時間關注著這場造勢的,除了綠營的對手,必定還有等著在九一七作出決斷的郭台銘。看著那些揮舞著國旗的民眾,郭董應該覺得他們距離自己其實並不遙遠,說不定大家能合作找到共鳴。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的買票政策正傾巢而出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連續數日,報紙的頭條新聞都是蔡政府釋出的「利多」政策。其中,行政院會剛通過第二波擴大秋冬國旅補助方案,包括「搭高鐵、送住宿」、「逛夜市補助兩百」,「小確幸」遍及十一個部會令人眼花撩亂。交通部則推出「百億融資」紓困方案,協助旅宿業者度過景氣寒冬,十月起並對遊覽車業減徵一年汽車燃料費。農委會方面則放寬農保的資格,並將推動「農民退休制度」,讓農民除老農津貼可另領取退休金。

短短幾天,這麼多「好康」從天而降,台灣人民彷彿生活在政府包辦一切的幸福天堂。但說穿了,真相卻很殘酷:祭出這些補助和優惠,其實只為掩飾民眾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的困頓。更難堪的真相是,這些政策絕大多數為「短期」措施,是執政者在選舉季節用來迷亂人們心智的手段。一旦選舉結束,「小確幸」很快會被沒收,人們隨即要重新面對政客的傲慢嘴臉。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蔡政府能從口袋裡掏出這麼多撒大錢的買票政策,令人咋舌。即使在國民黨執政時期,甚至是陳水扁任內,主政者也不曾在選舉季節如此肆無忌憚地「利多大放送」,而完全不顧輿論的批評及民眾的怨怒。歷經去年的敗選,民進黨似乎練就了一套獨特的「厚黑心法」,過去它極力批評國民黨的不當,現在它自己竟能做起來臉不紅、氣不喘;過去它自己堅持的民主價值,如今一腳踐踏過去也無所謂。

這正是這次選舉最令人迷惘的地方。一個自詡「改革」的政府,除了「反中」別無所長,且不斷地秀出它的下限;而誓言要「超越藍綠」的第三勢力,則顯然困在泥灘上難以動彈;至於聲稱「我將再起」的藍營,不幸又重蹈分裂之宿命。三方都拿不出清晰的國家發展論述,而蔡總統僅憑其「反中」政策,即坐擁所有彈藥庫,打得對手不知所措。最可笑的是,觀光、遊覽、旅宿業者面對的景氣寒冬,正是反中政策所導致;但蔡英文不思修正其既有路線,卻不斷利用畸形的補助來製造太平假象。這種作法,一方面損害了國家財政,另方面扭曲了旅遊市場,又能撐得了多久?

蔡政府最近祭出的補貼措施,還把網子撒向年輕族群。例如,新制育兒政策八月一日上路,內容有三:一是二到四歲的育兒津貼,每胎每月補助二五○○元;二是幼童上準公共幼兒園,月繳不超過四五○○元;三是十年以上娃娃車換新,政府補助每輛卅萬元。這三大政策不僅與各縣市既有的托育政策疊床架屋,且完全把焦點放在對個別家戶的補貼,而不負起改善整體托育制度及設施的責任,這是短視與近利。

再如,內政部九月起開辦了針對二十到四十歲的單身青年、新婚家庭或育有未成年子女家庭的「租金補貼」,每月可補貼二六○○元至五○○○元不等,將開放二.四萬個名額申請。表面上看似「德政」,但為何僅針對四十歲以下青年,也頗滋爭議。不少人質疑,中老年失業或弱勢老人租屋,難道不更有補助的迫切性?問題在,政府一心一意要討好年輕族群,以收買他們的選票,社會上更宏觀的公平正義問題就被壓縮到變成扁平,決策理性也就被這類短視思維扭曲到不成形狀了。

選舉當前,主政者利用手上握有的政策工具來爭取支持,這是執政黨獨有的優勢。但如果推出的政策不足以服人,因方向偏頗而戕害社會公義,極可能引發強烈的副作用。蔡政府近期不斷推出的形形色色補貼,都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積極性施政,而是急就章式的粉飾措施,充滿了投機買票的意味。這類政策或許能討好一小撮選民,一旦過於氾濫,則將讓更廣大的民眾覺得反感與不齒。畢竟,只會在選前放送利多,不僅是心虛的表現,也是缺乏施政能力的證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選舉紅利不宜恣意發放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距離明年總統大選剩下四個月,各組候選人的態勢逐漸明朗,候選人間的攻防逐漸來到了政策比拚。爭取連任的蔡英文總統近期密集提出各項利多政策,從五星飯店到路邊夜市都能獲得補助;高雄市長韓國瑜開出了他的能源願景方向;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則持續宣揚六歲前國家養的政見。國人樂見候選人提出施政願景,可作為明年投票的抉擇依據,但我們也要提醒各候選人,選舉紅利不能只為勝選的短利,而忽視長期台灣真正的需要。

蔡政府在去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大敗,各項支持度跌至近年低點,蔡政府在今年初重新整軍出發,由前閣揆蘇貞昌回鍋帶領內閣。蔡蘇團隊在過去半年多推出了多項政策,包括減稅、基本工資調漲、觀光補助、成家育兒津貼等,強調「會做事、接地氣」,不但讓支持度止跌回升,甚至已有壓過競爭對手之勢。惠民利多牌打得順手,隨著2020總統大選日逼近,近期蔡政府再猛打利多牌,連任企圖大增。

施政以民為本,是政府贏得民心的關鍵,但若只是一味討好選民,做出短視近利的決策,後續的反撲效應難以估計。陳水扁總統在第二任任期的最後一年凍漲油電價,檯面上的理由看似苦民所苦,實則為了不影響民進黨的選情。然而,當年的油電凍漲並沒能讓民進黨繼續在中央執政,反而讓之後國人嘗到油電雙漲的苦果。蔡英文總統上任前,開出的種種勞工政見未能兼顧產業現實,埋下她上任後造成一例一休之亂的火種,這也是她任期前兩年民調低迷的關鍵因素。

過去的殷鑑不遠,但當前有意問鼎總統的政治人物卻似乎沒能記取教訓。蔡總統開出的支票愈來愈多,一邊減稅,另一邊卻要增加支出,研議提高老農津貼等福利。郭台銘開出六歲以下國家養的支票,但龐大的經費怎麼來,也是個問號。郭台銘尚未確定參選,國人對其政見可以姑且聽之,但蔡總統是現任總統,比其他挑戰者更知持家之苦,若放任各部會加碼選舉紅利,即便能順利連任,恐怕也是為自己的第二任任期埋下新的地雷。

舉例來說,政府日前火速通過調整基本工資,以回應蔡總統改善青年低薪問題的政見。台灣低薪問題關鍵在產業轉型遇到瓶頸,調整基本工資無法根本解決問題,但在贏得大選的前提下,政府仍強勢主導通過調薪案,企業界的聲音難以發出。在全球貿易戰陰霾仍在,各界看壞明年景氣之際,此時調整基本工資是否合宜,會不會增添明年企業經營的風險因素,值得深思。

另一個例子是本月即將拍板的電價調整方案,即便今年前七月台電虧損近300億元,但從近期政府釋出的風向來看,政府仍傾向凍漲電價。政府所持的理由是第3季台電虧損有望縮小,加上還有400餘億元的電價穩定基金,足以支應凍漲電價所需。這樣的思維與過去多屆政府凍漲電價毫無二致,只會重蹈過去人為干預凍漲電價的苦果。

近期另一個受人關注的選舉紅利,是政府擴大補助觀光業。政府以陸客來台緊縮為由,提出包括秋冬國旅等各項方案,連夜市都要補助,但令人不解的是,國內有七個縣市沒有夜市,但政府仍無差別的發放夜市抵用券,規劃方案缺乏嚴謹評估與配套,光靠一時的撒錢方案能否對台灣觀光市場帶來長遠的正面幫助,令人憂心。

選舉紅利不是不能發,競選支票也可以開,但必須有客觀的評估與可行的落實計畫。沒有人不愛天上掉下來的紅利,但天下也沒有白吃的午餐,今天拿到的利益,明天可能要加倍付出成本。明年總統大選是近年少見的激烈拚鬥,各組人馬在展現治國企圖心時,也別忘了當家才知持家難的道理。

   
民意論壇
AI幫大忙 法律科技救司法
陳鋕雄/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聯合報

轟轟烈烈的全國司改會議後,我國司法面臨的困境,可用今年年初司法節上的討論焦點來說明。當時司法院長語重心長表示司法的人民信任度只有四成,「如命懸一線」,同時大力表揚一位盡忠職守而早逝的法官,說他是法官的模範。法學院老師們辛苦栽培的畢業生成為法官後,是否只能選擇成為「不受信任的恐龍」或「過勞死的模範法官」(或更慘的「過勞恐龍」)。真的沒有第三條路可走嗎?

在資通訊技術持續進步下,運用科技以解決法律需求的法律科技(Legal Tech)已在歐美及部分亞洲國家蓬勃發展。過往的司法改革,多半採供給者中心的思維,目的是產生更受信任的司法。而法律科技是以法律的需求者角度出發,讓民眾及法律從業者能更便利、省時的滿足需求。這兩者看似衝突,但其實有相輔相成之處。

在司法信任度低迷時代,司法案件量卻屢創新高,足證明我們這時代的難題不是鼓勵民眾「到法院相告」,而是要設法讓糾紛不要走上法院。法院的案件量減少,才能讓法官有更多的時間好好辦好每個案子,避免冤獄,提升裁判品質。

面對糾紛的洪水,我們需要建置、設計疏導訴訟的其他管道,讓原本只能走上法院的民眾,有其他方式解決糾紛。舉例而言,人工智慧在法律體系最成熟的運用之一,是e-Discovery證據開示制度。這套源自英美、已為部分大陸法系國家繼受的制度,讓訟爭雙方得以在信任的制度下充分交換證據。雙方知道對方底牌後,絕大多數就會自行和解,案件不會進入法院。而雙方之所以能在對方提供的巨量資料中找到關鍵證據,就要靠AI幫忙。一些判決預測系統,分析過往類似判決,也有助於當事人決定訴訟策略或促成和解。

由lawsnote公司及許多機構合力推動的第一屆「法律科技黑客松」競賽,於九月七日舉行,有卅多個團隊完成參賽,盛況空前。足見民間能量充沛,我國正式進入「法律科技元年」。但要減輕台灣法官負擔、提升判決品質,法律科技不應僅是民間自發的運動,而應該視為「未來司法」的基礎建設議題來推動。

在中國及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已看到政府大力促進法律科技,甚至由經濟部而非司法部主導。雖然科技產業發展並非一定要靠政府,但政府擁有珍貴獨特資料,且有能力改變法律服務規則,促成信任的資料交換,因此政府態度將大大影響法律科技發展。期盼有遠見的決策者了解此趨勢的重要意義,往正確方向促成生態系,為我國司法帶來新面貌。

   
王文華/你的「東北航道」在哪?
王文華/聯合報

九月五日,「銀色探險者」郵輪駛進了挪威西北邊的港口,結束了廿六天的航程。

這艘郵輪特別之處,是完成了八○七七公里的航程。而且走的是「東北航道」。

亞洲到北歐的船運,以韓國釜山到荷蘭鹿特丹為例,傳統路線是走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大西洋。

近年來出現一條新路:走俄羅斯東邊的白令海、俄羅斯北邊的北極海,經挪威,到荷蘭。這段路,比傳統路線短了五六九八公里。「銀色探險者」就走這條。

為什麼過去不走短路?

因為北極海冰封。縱使在解凍的夏季,也要靠破冰船開道,才能行進。

也因為風險高。船經過,冰融化得更快,掀起的浪更高。沿線的港口設施不足,一旦出事,難以救援。

因此,這條美到極致的「東北航道」,只有少數人會嘗試。

就像人生。

任何年紀、行業,都有傳統路線。一條走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蘇伊士運河的康莊大道。行之有年、四平八穩。沒有驚天動地的美景,但也不會有驚濤駭浪的危險。

但任何年紀、行業,總是有少數人,想去探索、甚至開出一條「東北航道」。

一八七八年,瑞典籍探險家諾登斯基爾,帶了廿人,從瑞典出發,經過俄羅斯北方海域,航向亞洲,成為第一個走完「東北航道」的團隊。當今科技下都困難重重的旅程,他們在一百四十年前就搞定。

這些選擇「東北航道」的人,不是一夜成功。諾登斯基爾在完成這壯舉的廿年前,已經航向格林蘭。廿年內,在北極海和西伯利亞北邊的卡拉海闖蕩,多達七次。

這些選擇「東北航道」的人,不會一路順暢。諾登斯基爾的船在到達終點白令海峽的前幾天被冰封。這一封,就是十個月。

這些選擇「東北航道」的人,不是只靠自己。除了那廿名船員,瑞典國王贊助所有費用,另一艘貨輪同行了一半航程,日本人在回程時幫忙修船。

這些選擇「東北航道」的人,成功後也仍不休息。完成壯舉後三年,諾登斯基爾再回格林蘭,航過格林蘭東南方的冰封海域,再次創造歷史。

二○一九年的今天,在台灣各個領域,都有人在尋找「東北航道」。

他們默默無名地練功,也許已長達廿年。

他們都嘗過被「冰封」的滋味。

他們成功後仍不休息,加碼航向下一個目標。

不是每個人都想走「東北航道」。遙遠而平靜的南方航線,一樣對人類經濟有重大貢獻。

對於那些選擇走「東北航道」的人,我們未必要加入,但可以做他們的「贊助者」或「破冰船」,陪他們走一段,冰封時接待他們,或幫他們修船。

這樣,也許整個台灣,會找出一條「東北航道」。

(作者是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保險科技創新 保戶權益應優先
許永明/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聯合報

八月八日,金管會新聞稿提到整體金融業去年投入金融科技的經費有一一七點三億元,其中保險業廿七點一億元;今年預估金融業將投入二一九點三億元,內含保險業的六十一點五億元。可知預估投入金融科技的經費,整體金融業會成長八十七%,而保險業的投入更會成長高達一二七%。

金管會又在八月十三日發布「保險業申請業務試辦作業要點」,開宗明義提及本要點有兩大目的:一、係為鼓勵保險業創新,提供創新保險商品或服務,以提升競爭力及金融消費者權益;二、係為讓金管會在審查保險業申請業務試辦時,能夠有一致性之管理規範。

由上述數字顯示,保險業在金融科技也就是保險科技的投資,今年會有爆炸性成長。大家在報紙上可以看見一些保險科技發展的成果,例如:在「智能理賠」方面,出國旅遊如有投保旅行不便險,當班機延誤時,不需備妥單據申請理賠,保險公司自動將理賠金匯入保戶的帳戶,節省申請理賠的時間。又如,壽險業與醫療院所合作,保險金可以直接抵繳住院的醫療費用,保戶可以免除先墊醫療費用,再申請保險理賠的繁瑣過程。這樣的作法,當然是對保戶好的措施。

保險公司也開始導入「智能核保」,以簡化核保流程,加速出單的速度,也避免不同的核保人員因為個人對風險的認知與經驗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核保決定。同樣地,這樣的作法當然對保戶也是好的措施。

「智能理賠」與「智能核保」對保戶是好的措施,但最大受益者是保險業本身。保險業在經營效率上,長期會因此節省大量的核保與理賠費用,而會有「費差益」產生。但這些「費差益」,是不是能以相當比例回饋保戶,讓保險費降低,這是我們應關心的議題。站在保戶立場,其實並不太在意保險公司早一點核發保單或快那麼一點拿到理賠。保戶最關心的應該是:保險公司有沒有開發出我需要的保單賣給我,並在事故發生時能獲理賠。

主管機關建構一個平台,讓保險公司去競爭並創新,這是一件好事。但在政策上,應該多多鼓勵保險公司競爭,係以提升保戶的權益為中心的創新(例如開發更多的保戶所需要的保單),而不是以保險公司為主要受益者的創新,因為後者的創新,不需要政策上的鼓勵,業者就會自動做了,但前者的創新,非得主管機關的政策上鼓勵,才能克盡其全功!

   
聯合筆記/藍營候選人 美中之間兩為難
郭崇倫/聯合報

這次大選中,國民黨的論述,夾在美中之間,往往左右為難,雖然強調「親美不等於反中,親中不等於反美」,但怎麼論述都會引起另一邊的質疑。

過去馬英九兩次競選時的口號,無論「不統、不獨、不武」,或「親美、和中、友日」都能兩面討好,讓美中雙雙滿意,不是口號高明,而是因美中關係尚稱融洽,國民黨論述有餘裕的空間。

相對的,現在美中對立不斷升高,從經貿衝突、科技競爭、安全緊張,甚至價值對立,就讓現在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先天上即處於不利的處境;而民進黨候選人一邊倒向美國的論述,就比較容易受到歡迎,大陸反正對蔡政府沒有期待,美國更屢屢大加讚賞。

北京對台灣選舉的介入,也呈現兩難的困境;大陸介入是藍營的「死亡之吻」,北京關切台灣選情,總想做些什麼,尤其現在台灣政府不是北京所中意的,既不能誘之以胡蘿蔔,就只能棍棒伺候,但越想干預,從過去台海軍演、領導人疾言厲色,甚至到近日取消陸客自由行,越適得其反。

藍營不想讓北京介入,甚至專人溝通,卻碰了個釘子,「你以為我們是為了你做的啊?我們根本不在乎你當不當選,我們自己有對台的節奏」,這下逼得藍營候選人只好盡量不要像北京的代理人:聲明支持美國對台軍售、譴責北京搶台灣邦交國,甚至關切香港動亂,但要這樣反向操作,又比不過「正牌」的美國代理人-民進黨,仍然陷入第一個惡性循環。

美國向來就對台灣選舉有極大的影響,雖然台灣藍綠都親美,美國也極力維持在選舉的中立,不公開支持特定候選人,但大家都在猜測,誰最能符合美國利益,美國就會支持誰。

且不論目前美中緊張下,蔡的政策完全配合美國,基於官僚政治的惰性,美國也傾向繼續支持連任總統,因為打交道的人都是熟面孔,而蔡的政策又不挑釁大陸,決定了華府意向。

當然美國應該做的,還是會做,像以同等規格邀請韓國瑜訪問,可是反而輪到韓考慮十月去不去;二○一一年小英以總統候選人身分訪美,人還沒離開,美國國安會就放話給金融時報,表示無法信任民進黨,如果韓去了,是否重演背後遭暗算的慘劇?

未來總統大選也可能不是一對一,而是鼎足而三之勢,會讓情況複雜化,目前傳出將宣布參選的郭台銘,十月將赴美拜訪美國總統川普,而且郭的發言人豪氣表示,郭與美國的溝通管道可直達白宮,不用透過AIT。

但是郭台銘本質上屬於藍營候選人,如果以為美國會冒險支持他,這就太天真了。上次郭要爭取國民黨提名,與川普見面,白宮就沒有發布照片影片,新聞稿僅說是來談威斯康辛建廠進度,老奸巨猾的川普,是不會免費讓郭台銘宣傳的。

   
狂撒800億 一碗飯或一畝田?
李鴻源/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新北/聯合報

報載蔡英文政府近日狂撒八百億經費在五大項目上,包含交通觀光、秋冬國旅、遊覽車免收汽燃稅,以及勞工補助、環保淘汰柴油車補助、教育和育兒津貼等等。每一項幾乎都是因應當前的需要,以安撫不安的民心,凸顯現今政府決策品質低落,很多決策都是臨時起意,政治操作的斧鑿斑斑,卻未經過全面性的政策影響評估,思考政策的優先順序和可能成效。

政府一方面喊窮,大砍軍公教年金,一方面瞬間要花掉八百億元,這樣的決策沒有問題嗎?

一把米,可以煮成一碗飯,也可以撒成一畝田。八百億元作為現金補貼,猶如只是將米煮成飯以搶救政府人氣,但若是用來作為政策槓桿,卻可能種出一畝田甚而翻轉整個台灣,尤其是世界各國都在承受氣候變遷帶來的天災不斷,提出各種解決方案之際,若能有詳盡的政策影響評估並提出具體政策,絕對可以成為翻轉台灣產業的槓桿。

還記得十多年前我在台北縣政府(現已升格為新北市)服務時,曾規畫「電碳基金」方案。當時台電林口電廠要擴建,每年排放二氧化碳將成長到約一三二六萬公噸,較舊機組增加九二七萬公噸。我們依據歐盟二氧化碳交易行情的碳權價格換算,要求台電應繳交給縣政府每年約一三一億元碳稅。

同時要求台電在前五年投入六百億以成立「新北電碳基金」,由中央政府、新北市、台電共同管理,協力推動節能減碳的公共創新政策。我們設定產業、運輸、住商、公共服務部門的減碳目標,由政府扮演「聰明採購者」、「有願景能力的規範者」、「創新服務的供應者」等角色,透過政策的設計、研發的投入、誘因的提供,在新北市逐漸營造一個新的市場,甚至新的產業。當時還提出行動方案與工作目標,期望能創造一兆元產值的新興產業。

我們企圖以六百億創新各種政府作為,並帶來各式新的可能性,也就是把政府資源當成槓桿,以啟動新的社會,創造新的生活方式與台灣新的可能。然而,最後卻因中央政府有意見,全案無疾而終,如果當時有這六百億元為後盾,今日台灣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將採取完全不同的作為。

今時今日的台灣需要的是聰明政府。所謂的聰明政府,必須體認到政治需要很強的專業支撐,所有決策都要有科學作依據,而不是以為大撒幣就可以解決一切,其次是政策要明確,第三是鼓勵具有創意的商機,每個危機都可能是轉機,進而成為商機,帶動新產業、新經濟的出現。

最重要是公民參與,不要害怕、迴避公民團體、非政府組織,甚或是不同政黨的人,而是將他們納入變成夥伴,成為政府決策及運作的一部分。不論政府或民間,都要謹記三個關鍵詞,整合、協調和執行,永遠保持正向思考、跳出框架看問題,更要以對話取代對立。

台灣早已走過花錢買民心的時代,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未知而多變的世界,政府唯有變聰明,否則未來難免會遭聰明的人民所淘汰。

一把米,可以煮成一碗飯,也可以撒成一畝田,選擇煮成飯或種成田,答案其實並不難。

   
造勢營造團結 韓的戰略意涵
張漢平/陸軍備役上校(高雄市)/聯合報

自從高雄市長韓國瑜通過國民黨總統初選民調後,裂解黨內團結和各種荒謬的黑韓事件,日益猖狂;加上綠營對香港反送中事件的技術操作,讓韓原本一枝獨秀的民調,瞬間下滑。因此韓國瑜八日這場初選後的首發造勢活動,戰略指標意涵不可言喻。

首先是凝聚團結勝選的氣勢與決心。國民黨初選結束後,郭台銘和王金平的政治抉擇動向,始終不明,外界直言解讀為「分裂危機」,因而彰顯出「團結勝選」才是藍天重現的致勝之道。所以這場造勢活動,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吳敦義、馬英九、洪秀柱等黨內重量級人物,就是期望共同展現團結勝選的氣勢和決心。

其次是韓家軍堅若磐石的考驗。去年韓家軍激盪出的韓流旋風,不僅將韓順利送上市長寶座,韓流的外溢效應,更讓藍營執政縣市板塊大幅提升,只要在這場選戰中,韓家軍外溢能量能持續鞏固並擴大發展,必將成為選戰勝利的關鍵力量;加上目前地方包圍中央的有利態勢,若齊力採外線作戰的求心攻勢,定然會一舉攻略。

最後是人心向背的檢驗。當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大家都自動自發的呼朋引伴共襄盛舉參與造勢,加入挺韓家軍的隊伍時,就證明蔡政府的政績乏善可陳,令人民不快;兩岸關係的倒退,引發共軍機艦繞台,令人民不安;多重內政不修造成社會、世代撕裂,令人民不滿;以及看不到經濟、外交發展的前景,令人民失望等,在人民眼中「無效能」的政府,必須下台。

總之,人民當下對韓國瑜最大的期待,在於「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致失望」;必須逆風駕駛,衝破烏雲,展翅上騰,堅持為高雄、為國家、為人民服務打拚,奮戰不已。

   
願景回響/購車補助 無法解決偏鄉長照交通
侯勝宗/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聯合報

欣喜看到聯合報願景工程繼去年「行的正義」報導後,今年深入追蹤梨山民眾出行的困難,點出長照交通在偏鄉的困境。針對七日報導衛福部推動「長照服務資源不足地區交通接送量能提升試辦計畫」,選定八十八處偏鄉,補助民間業者購買八十八台專車投入偏鄉接送,讓六十五歲以上有用車需求者,皆可共乘長照專車。本文提出筆者多年來在偏鄉從事調查的研究觀察。

依據筆者在梨山的長照交通研究與實務經驗,個人認為長照2.0交通服務目前最關鍵的核心問題,在於衛福部係以供給面的「專車補貼」硬體思維來設計福利政策,較缺乏從需求面的「共享服務」來理解就醫接送的經營邏輯與永續模型。

以這次補助民間業者購買八十八台專車投入偏鄉接送服務的試辦計畫為例,計畫補助辦法規定每一服務提供機構限制只能補助一輛專車為限。其實這樣的規定雖然符合公平原則,但卻完全背離偏鄉交通接送的真實情境。主要原因有二:一、因為規定每一鄉鎮只允許一家業者擁有一台專車投入,將無法達到沿途接送的共乘效果,業者難以生存;二、業者缺乏營運的規模經濟與調派彈性,車趟難以調度,服務量難以提升,偏鄉民眾行的需求仍無法被滿足。

以花蓮和台東為例,這次試辦計畫分別開放十三台與十五台車,企圖補足花東廿八處偏鄉的長照接送服務。因為長照交通專車的目的地大多為醫療院所,沿途共乘接送與載客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但如今的補貼規則背後代表未來將有廿八個業者,各自經營一台專車的就醫接送。試想在狹長的花東縱谷與東部海岸線,這些業者如何極大化運送運能?業者又在如此狹長的就醫載送路途,維持有限的獲利空間?政府究竟要再買多少台車、補貼多少社福預算,才能滿足台灣日漸老化與少子化的偏鄉交通需求呢?

以下,個人建議幾個政策補貼方向,供衛福部參考,希望能拋磚引玉,帶動更多的公共政策討論。

一、地方政府可將地理鄰近的數個偏鄉整合成為區域小聯盟,衛福部則同步放寬一家業者補助一輛專車的限制條件,將購車補助集中給小聯盟系統中一家交通業者或民間機構,好發揮車輛共乘的規模經濟與調度效益。

二、除了政府購車補助之外,更重要的是導入偏鄉現有白牌車輛加入接送行列。交通部應考慮開放偏遠地區或原鄉的白牌車加入長照交通接送行列,交通業者也可以與地方機構合作,聘雇當地駕駛「帶車投靠」成為長照司機,創造地方的就業機會。

偏鄉交通是一個複雜的社會與經濟議題。筆者衷心建議政府應開放心胸、勇於創新,讓偏鄉白牌車有管理機制可以投入偏鄉交通接送,早日實現民眾行的正義。

   
期待轉為幻滅 口號難挽民心
楊一心/無業(高雄市)/聯合報

歷史總會在若干時日後的某種情境中,不斷重演著類似戲碼!

值此天候、政壇皆風雨如晦之際,不自禁讓筆者想要再次重讀《阿房宮賦》,尤其是最後一段首句:「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結尾中表達的見解,正是杜牧寫《阿房宮賦》的主要目的。很難想像當時年僅廿三歲的杜牧,遠在一一九四年前(西元八二五年),在唐敬宗(李湛)寶曆元年時寫出這首擁有非凡文字駕馭能力的膾炙人口經典古文。

《阿房宮賦》抨擊秦王朝的驕奢淫逸與腐敗墮落,主批秦朝,次批六國的同時,也暗批唐敬宗(李湛),無論是諷喻筆鋒還是寫作技巧,都讓人讚嘆不已;杜牧分析當時「燕、趙、韓、魏、齊、楚」這六國滅亡的原因,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不見得算是正確,然個人覺得對照國內政壇發展近況來看,卻有其異曲同工之妙處。

到底是誰滅了六國?又誰讓強大不已的秦朝走入末途?不是別人,正是他們自己!

將時序拉回現在,邇來我們從藍綠兩邊屢屢看到的戲碼是:當任一方由「期待」端,轉為「幻滅」迎面而來時,一齣齣在企盼下個希望所在或是救世主的輪替戲碼,便這樣反覆地不停上演,而歷史也就在這樣的情境下而漸次輪迴。

治理國家是個技術問題,也理當是能力、視野、整合、包容等綜合力的呈現,部分或許無關於道德層面,但恐非在位抑或候選競逐者在提出或擁有美好的口號式願景後,就能保證治理好國家。

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豈可不慎乎。

   
昂貴核武競賽 可能再次上演
節制中程飛彈的條約日前告終,一場新的武器競賽似乎正在成形,於此全球不穩定與世人對核擴散的焦慮皆在加深之際,吸引著更多參賽者、金錢及武器投入。

臉書加密貨幣「Libra」 正掀起全球金融監管風暴
Libra,一個代表公平正義的星座,也是臉書精心打造的數位加密貨幣。面對來勢洶洶的Libra,不意外地,各國監管機關開始築起高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