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1/22 第461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台獨多騙子」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脆弱城市:周日選舉能否使香港還魂?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高階製造中心 不能走老路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櫃買中心活動好戲連台
民進黨的良心在哪裡
數字冷冰冰 恰似當年批馬
桃鐵地下化...一意孤行 恐債留子孫
行人無路走 憑什麼拚觀光
2020之六大不可思議
我們窮到剩高鐵跟戰機?
撒錢、膨風、吹噓救不了台灣經濟
蓋不完的鐵路 催不完的票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台獨多騙子」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搞台獨的多是騙子」,這話絕不可能出自綠營,藍營的人也不會如此直白,只有柯文哲能大剌剌這樣講,不怕得罪誰。他說,那些搞台獨的,兒子、孫子都躲在美國、紐西蘭,「就騙子啊」。

這已不是柯文哲第一次罵台獨。年初他就曾發表過高論,說「搞台獨又取消徵兵制,那是在做什麼?」以台灣的國防實力,撐得過兩天嗎?幾句話解構台獨的神話,比起藍營不痛不癢的長篇大論,一針見血而簡單易懂。

為此,蔡英文站出來幫台獨叫屈,說很多前輩是在「黑名單」上回不來,後代只能在國外,這是歷史的遺憾。柯文哲一棒打回去,嗆「黑名單取消很多年了」;還追加說,有些台獨移民紐西蘭,每年回台辦台獨募款餐會,他看了就不順眼。柯文哲講話難聽,但說的是實情。

選舉到了,柯文哲用這種方式幫民眾黨搶票,不失為有效之計。事實上,恐怕也只有如此不屑的口氣,才能戳破台獨「神聖性」的迷幻。當年有家歸不得的悲情,絕對很真實;但都解嚴卅年了,世界在快速變化,台獨還在緬懷黑名單的苦情,遙居海外高倡台獨,當然令人感到虛假。試想,一旦中共武力犯台,那些台獨的海外子孫會回來為台灣效命流血嗎?

有趣的是林飛帆的回應,他批評,柯文哲的說法是「把統獨情結當提款機」操作。然而,蔡英文打「芒果乾」,不也是把統獨情結當提款機?你打統,阿北打獨,只是剛好而已。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脆弱城市:周日選舉能否使香港還魂?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歷經「反送中」運動半年的紛擾後,香港周日將迎來首場選舉,分由十八個區選出四五二席議員。雖只是區域性選舉,卻具有關鍵的試金石意義,可檢測香港社會動盪半年多後的民心變化,進而締造新的政治生態。一般認為,在港人對港府和港警極度失望下,這次選舉的投票率應該會提高,「泛民主派」可以獲得更多席次,親北京的「建制派」則將受到挫折。

最好的情況,是香港可以藉由這次選舉恢復秩序,社會活動恢復正常運作;並藉由這次反送中的驚濤駭浪,重新思考香港的下一步。然而,這次區議會選舉能否順利舉行,迄今仍在未定之天。原因是,想要破壞這場選舉的仍不乏其人,包括一些擔心失去抗爭戰場的「勇武派」,乃至別有他圖的陰謀者。選舉當天,是否所有地區都能順利完成投開票,會不會有投票所遭到突襲,會不會有作票或藉口作票而鬧事的意外,都充滿變數。

回顧過去半年多「反送中」事件的發展,充分暴露了香港的脆弱體質,這顯現在幾個面向:第一,過去香港被形容為有自由、法治,卻沒有民主;經過半年動盪,證實「沒有民主」是它最大的要害,經市民連番挑戰,竟連「法治」都無法維持,「自由」亦岌岌可危。第二,反送中示威起初訴求的「和理非」路線,受到廣大市民和國際輿論的支持;但在港府撤銷《逃犯逃例》後,街頭轉由「勇武派」接手,走向激進的「攬炒」破壞與隨機攻擊,使其正當性大大削弱。第三,「勇武派」成員從大學生擴至中學生,說明了示威運動的感染力,但也顯示了它的危險:比較理性成熟的菁英被排除在外,別有居心的人則在幕後提供物資和戰略指導。

香港民主經驗的薄弱,一則緣於英國殖民的歷史,二則來自回歸後「一國兩制」的局限,因此對政治議題往往存有過度理想性及道德化的幻覺,以為可以有一戰功成的民主戰役。正因如此,儘管香港社會能動員及凝聚強大的街頭民氣,卻不知如何轉化為更堅實的體制改變力量,民主陣營不時自我排擠、相互指控,任由後浪推倒前浪。這次反送中由「和理非」變質成「勇武派」當家,由「be water」(柔韌似水)變成「be fire」(猛烈似火),隨意破壞公共設施、砸打無辜市民,甚至導致經濟活動無法正常運行。基本上,這已忘記了民主的主體是人民,包括不同意見者在內。

不可諱言,「和理非」時期的香港抗爭得到了全球的關注;但到「勇武派攬炒」階段,秩序嚴重失控,外界支持的聲音便不斷消散。到了這個階段,香港民眾該做的,是利用這次選舉將過去半年的抗爭能量化為支持民主派的力量,讓這股民氣從體制內推動香港的民主改革,並試著和不同的意見對話。總之,不能任十幾歲的青少年在街頭肉身與港警悲情搏鬥,以為那樣可以爭取到香港的民主。

在香港區議會選舉前夕,美國參眾兩院相繼閃電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正等待川普總統簽署。這項法案,當然反映了美國對香港民主前途的關切,也集中反映了國際輿論的注目。然而,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也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這項法案有「推動香港沉淪」的危險。理由是,川普並不真正關心香港人權,而這項法案一旦實施,卻可能造成北京削減香港的自由,實施嚴格控制,這將使香港失去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卜睿哲說,這正如反送中的暴力升級一樣,我們可能正在「見證香港特殊地位的終結」。

香港作為「東方之珠」,歷經了好幾代人的努力,誰也不願看著它受到破壞或沉淪。這次區議會選舉雖只是地方選舉,卻是香港結束動亂、重建秩序的轉捩點,期待它能邁出民主的一大步。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高階製造中心 不能走老路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近日朝野為了台商是否真正落實資金回台投資,吵得沸沸揚揚,儘管如此,政府對於台商回台倒是愈來愈有清楚定位。先前政府指出台灣可順應美中貿易戰的趨勢來發展「非紅供應鏈」,繼而蔡總統表示台灣應可發展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行政院也表示台商回台投資可讓台灣有機會轉型為先進製造中心。

非紅供應鏈只是重新定位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高階或先進製造中心則更有企圖心地提升台灣產業地位。以這個目標來為台商投資潮所可能帶來的轉變定位,是相對務實的。只是若不想淪為口號,在觀念及政策上就必須有些革命性的改弦更張,否則光靠資金的移動與投資,這個目標是無法實現的。

首先,既是要「轉型」為先進製造中心,就表示台灣目前的製造業還不算先進;政府無可避免地要面對這個殘忍但現實的問題。儘管台灣不是沒有厲害的製造業廠商,但不可諱言,大部分製造業廠商規模小、注重成本壓縮、研發活動少、國際競爭力不足、創利能力低,卻頗為依賴政府提供量足價低的生產資源與優惠措施。這造成嚴重的資源錯置現象─有限資源分散配置在不具競爭力的製造活動上。面對台商回台,資源與生產要素窘迫的情形勢必更加明顯。例如,雖然政府宣稱台商回台投資可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但台商招工困難的情形屢見不鮮。高階、先進製造中心總不能走回大量依賴外勞的老路,因此,如何讓有限勞動力移往高階、先進的製造業,便是必須思考規劃的問題。整體來說,要邁向高階、先進,就必須處理那些不高階、不先進的製造業,這當然須有全盤規劃。

其次,發展高階、先進製造中心需有足夠的高階技術人才。台灣擁有許多高階技術人才向來是優勢,但人才外流嚴重也是不爭的事實。國發會曾分析指出,人才外流的主要因素就是低薪。所謂高階、先進製造中心,當然是指能夠生產高品質產品,創造高附加價值與利潤。因此,提供高薪以留住人才與發展高階製造業必須是一個互為因果的良性循環─沒有高薪留住人才就無由發展高階製造業;無法發展高階製造業就無法提供足夠好的待遇以留住人才。這種良性循環過去少見,多的是反方向的惡性循環。如何提供好的政策誘因來打造良性循環,也是政府必須思索之事。

再者,發展高階、先進製造中心需有蓬勃的研發與新創活動,而這也是台灣產業向來頗為不足之處。過去儘管有促產條例、產創條例等政策激勵,但產業的研發活動較之先進國家或競爭對手國仍顯得貧弱,其中原因很多,企業規模不大資源不足、沒有研發創新的基因、政府的過度保護等都是因素。研發活動與人才問題類似,都必須打造好的良性循環─沒有蓬勃研發就難以打造高階製造業、無法發展高階製造業來創利就難以從事真正有價值的研發。同樣的,如何以這種良性循環取代過去反方向的惡性循環,也是必須達成的基本要務。

蓬勃的新創活動則是維持高階、先進製造業得以不墜的重要元素。高階、先進製造業的另一意涵,就是真正落實以創新驅動取代效率驅動或要素驅動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過去製造業重視的是成本的壓縮節約,但這種模式很難發展高階、先進製造業,且正是欲被轉型取代的模式。蓬勃的新創活動有賴完整新創生態系的建構,也是政府亞洲.矽谷計畫的目標,如今離理想目標仍頗有距離,有待持續努力。

在美中貿易戰下,台美關係日益升溫,台美合作的呼聲方興未艾,台灣應把握台美合作的契機,除人才合作外,也能藉此提升技術與研發能量、打造新創生態系,成為轉型高階、新創製造中心的助力。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櫃買中心活動好戲連台
林建甫/聯合報

櫃買中心為建構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除提供不同平台給新創企業,以完善其公司治理、增加知名度、招募人才及募集資金,進而提升整體營運規模。最近不少活動,更拉近投資者與民眾距離。

本月十二日首先推出「富櫃200」主題式業績發表會,並於十八、十九及廿一日辦理業績發表會,主題為「櫃買特色(一)」、「富櫃200(二)」及「生技醫療」。其中第一場介紹的公司為:桓達為製程自動感測器與流量計製造廠;茂生為國內客製化家畜禽飼料廠商;新鼎為國內專業資訊系統整合服務廠商。

第二場則邀請專注創新設計及研發製造的電子連接器廠商─宣德;國內從事安控影像軟體廠商─聰泰;專業自動化機器設備製造廠商─萬潤等現身說法。

第三場更是重頭戲,因為生技醫療產業現在是櫃買市場重要特色產業,占所有上櫃公司總市值的十五%。介紹的公司為國內隱形眼鏡龍頭─精華、國內醫藥品連鎖通路商─大樹及隱形眼鏡專業製造廠商─金可─KY。

而本月十三日起在亞洲著名大型創新、創意、創業的「2019 Meet Taipei」嘉年華活動中,櫃買中心也設立「創櫃新星主題專區」,並以「Meet 創櫃,Find the Trends!」為訴求,現場並安排七家不同領域之創櫃板公司,包括乂迪生科技、元皓能源、宇萌數位科技、自由系統、宏景智權科技、牧陽能控及邦柏智慧科技,現身說法辦理展示,吸引參觀民眾及投資者興趣。

更吸睛的,全球離岸風電領導廠商沃旭能源公司之子公司Ørsted Wind Power TW Holding A/S為在台建設離岸風力的發電廠籌措資金,發行首檔專業板新台幣計價外國債券共一百廿億元,十九日於櫃買中心上櫃掛牌。造成多達十二家承銷商參與。主要銷售對象,包含保險業、銀行業、證券業及基金等,除提供我國專業投資人更多的投資選擇及資金去化管道,亦有助於擴大新台幣債券市場及綠色債券市場的深度與廣度。

預計今年底前國內綠色債券規模將突破千億元,而沃旭也有望在台再發債。這些櫃買中心的活動,已經為台灣資本市場的未來注入了新動力。

   
民進黨的良心在哪裡
陳長文/法學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兩黨公布不分區名單後,民進黨在政黨票民調基本不變,而國民黨則大幅下滑,顯示國民兩黨是半斤八兩,一樣地差。

不分區代表政黨理念與形象,這次兩黨都將不分區作區域疏洪道,或者派系分配管道,喪失不分區原意。只是,國民黨的糟糕,黨內還有反彈聲浪,而民進黨名單,卻看不到民進黨內良心,有一絲自省之意。

民進黨排名第十的莊瑞雄,讓社會驚訝發現,原來不分區還是弊案者「遮羞布」。民進黨原本答應蘇震清進入安全名單,之後因蘇捲入掏空案,為維持「政黨形象」,改提莊瑞雄,莊瑞雄原本選區則「開放參選」,保送蘇震清。

這是否意謂,屏東二選區是資源回收場,沒資格列不分區的,卻可丟到屏東,難道不分區要「政黨形象」,區域立委就不用?

說到政黨形象,更不能不提排第八,為自己個案關說檢察官不要上訴的柯建銘。柯建銘開民進黨內「關說司法」先例,也為民進黨人開了「關說之窗」;前法務部長邱太三夜宴檢察長關說個案,就是實例。有柯建銘這樣的黨團總召,台灣的司法公正可以期待嗎?

兩黨是五十步與百步,這是台灣民主讓人失望之處,但危機也是轉機。國民黨的青壯派仍願意做仗馬之鳴,熬夜靜坐,這是「百年老店」前所未有之舉,也召示著國民黨再也不是「由上而下」的家父長結構。

吳敦義雖是黨主席,雖能影響著若干中常委,可是權力還是來自於選舉,還是必須向民意低頭。國民黨的新血只要以民意為後盾,就可以揭竿而起,挑戰黨中央。

而這樣的風骨與膽識,在「穿草鞋」起家的民進黨,反而愈來愈少看到了;民進黨當年犧牲奉獻的情操,在執政之後,已經因權力而腐化。

政治需要競爭,現在的國民黨,是人民用來「教訓民進黨」的工具;未來國民黨做不好,同樣可以再來教訓國民黨。

   
數字冷冰冰 恰似當年批馬
王子榮/自由業(台中市)/聯合報

日前經濟部表示台商回流投資的近七千億,卻被爆出匯回資金是零,引發輿論撻伐。雖經濟部一再表示,台商真的有投資,然而近來許多上班族因薪資不夠,利用休息時間投入其他副業,希望增加額外收入,不就說明了台灣目前經濟現況並未好轉?

過去馬政府時期,多數民眾也感受不到經濟有所改善,馬政府雖提出數據反駁,當時的民進黨就批評只會用冷冰冰的數據,與人民感受有落差。現在蔡政府不也同樣用冷冰冰數據來宣揚政績,然而多數民眾卻還是要犧牲時間增加收入。

試問蔡政府和過去批判的馬政府,又有什麼兩樣?

   
桃鐵地下化...一意孤行 恐債留子孫
劉金福/退休人士(新北市)/聯合報

一方面喊年金不改會像希臘一樣破產,一方面卻不顧國家財政紀律大撒錢,怎叫軍公教心服?

桃園鐵路地下化與高架化功能相同;然而高架化經費三百多億元,地下化卻需一千零四十七億元,為何要如此浪費民脂民膏?

交通建設固為經濟之推手,但如過度浪費不切實際,恐將成為拖垮財政之推手。

民國八十五至九十年間,筆者任職台汽客運產業課,曾奉派參加新竹市政府主辦鐵路局新竹站區周邊土地開發計畫會議。新竹市政府擬採區段徵收方式辦理,筆者表示區段徵收一般是使用於郊區或未開發地區,地主透過區段徵收,可拿回四十至五十%的抵價地,又享有道路公園行政機關等公共建設,地主才願配合。新竹站區已是鬧區,周邊道路方便,只拿回約四十五%土地,地主肯定不願配合,窒礙難行。新竹市政府從善如流,擱置該案,避免無謂開發。

交通建設要有實際需要,要博採眾議,找出最佳方案,豈可一意孤行?豈可一再債留子孫?

   
行人無路走 憑什麼拚觀光
鍾潁秀/國營事業員工(台北市)/聯合報

日前草屯發生行人閃避路邊停車,不幸遭消防車撞擊憾事。觀影片,除閃避路邊停車外,究其因乃無人行空間,行人被迫走馬路所致。

在台灣,行人無路可走,只能走「馬路」;因此人怕被車撞,車怕撞到人;走路的人害怕,開車的人擔心。假日常帶孩子出遊,總是被迫在馬路上推著嬰兒車,擔心氣憤又無奈。筆者觀察,直轄市,如新北、台中、高雄者,人行道常是斷頭,走沒幾步又必須扛著嬰兒車回到馬路上。其他縣市人行道,更是幾乎沒有,只能與車爭道。

近來常耳聞何處為了交通建設,爭取蓋捷運;某地為了推展觀光,推廣小城漫步。以筆者看來,連安全上路都成問題,所謂捷運、觀光,也僅是夸夸其談而已。

   
2020之六大不可思議
桑品載/作家(桃園市)/聯合報

亂世出怪事,魔鬼藏在細節。二○二○年台灣大選,分析選情,不免頭昏腦脹,甚至吵架。為大家說幾件怪事,希望有助讀者消氣化痰。

事之一,宋楚瑜又要投入選舉了。上回,他稱「老師父封刀之作」;這回,則是「終局之戰」。親民黨有一張選總統門票,本來王金平想要,郭台銘也有興趣;結果是宋楚瑜忽說要留著自用。害得王金平揚言,這回選舉名冊□「定有我」,且不作副手,結果落得拔劍回顧心茫茫,只好怪「天意」了。而郭台銘,被拐到老宋旁邊退而求其次,去輔選掛著親民黨之名他的幾個女將。

事之二,曾有「打扁大將」之譽的邱毅,銷聲匿跡好幾年,這回忽出現國民黨不分區名單,恰如平地一聲雷,民進黨逮著他罵個夠。背後原因是,他打扁打得民進黨當年敗得脫褲,餘恨未消;近因則是他這些年在大陸幫老共推「一國兩制」,且開電視節目,竟要「武統台灣」,蔡英文又撿到一把槍,「亡國感」火力更猛了。邱毅看勢頭不對自動退出,但又變成新黨的「槍」,新黨本推自己總統參選人楊世光,因連署不足退出,如今有了更厲害的邱毅,未來是否當選姑無論矣,邱倒又有舞台,為新黨及為自己,大談「一國兩制」了。

事之三,有范雲者,本社民黨主席,要在台北選立委,最近搖身一變成為民進黨不分區,且在安全名單。既是不分區,就得服從黨,聽命於民進黨。那社民黨呢?沒主席,大概也就散了。

事之四,兩軍對壘,罵敵人主帥是常事,但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挨自己人罵的程度,遠勝過民進黨罵他。起因於不分區名單不如人意,他自己又偏要列名其中。傳說他本排名在前,一被罵就退,再罵就列十四。十四名幾乎就是選不上的意思,可是罵他的氣仍難消,要他再退。更有人還牽拖馬英九,說馬應列名第十七,若如此,罵者願列名廿一。諸君啊,如果國民黨不分區能到廿一,那民進黨鐵定泡沬化了。

另眾所皆知,吳敦義志在爭立院院長,他的對手是和他差不多「老」的游錫堃,民進黨把游當寶貝似的保護,吳敦義卻先被自己人打個半死。這種怪事,歷史少見吧!

事之五,代表國民黨為韓國瑜副手的張善政,二度公開呼籲,總統票投韓國瑜,政黨票先說投民眾黨或親民黨,後又改為「隨心所願」。張善政雖是無黨籍,但在中選會登記參選時言明代表國民黨。韓國瑜為他緩頰,說他疏於政黨意識,可是要選副總統的,對政黨能「疏」到這種程度嗎?

事之六,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的賴清德,蔡英文為排斥他可能當選,改議程又改時程,氣得賴清德說,蔡用國家機器為自己助選,又批評蔡用網軍打擊他。他說,絕不退選,絕不當副手。最後他敗了,然而消失沒多久,他還是成為蔡的副手,並公開請大家支持蔡英文。賴清德曾公開讚揚韓國瑜是「百年難得政治奇才」,前些時改口「奇」是「奇怪」之意。韓的確不缺「奇怪」,不過現在看來,他和韓「奇怪」在一起了!

   
我們窮到剩高鐵跟戰機?
呂欽文/建築師、台大建築與城鄉所/聯合報

當看到政府動輒以百億千億為單位,「建設」新的高鐵線路、「爭取」空軍戰機進化,再回頭看我們的教育建設,讓人唏噓!

日昨筆者陪同遠從苗栗偏鄉北上的原住民小學校長,及為這個小學設計校舍的建築師,拜訪一家具規模的營造廠。為的是「請求」這家廠商能本諸「愛心」參與投標,好結束規畫設計長達五年,卻一再流標遲遲開不了工的校舍。

流標當然是因為預算不足,預算不足當然是因給的價錢不符市場行情;而不符市場行情,是因為校長與建築師都想為這座未來原住民實驗小學做出點特色,但上級給的錢只夠蓋個遮風避雨的火柴盒,絕對不想要有什麼「特色」,更不要說,曾考慮到位處偏鄉所可能造成的成本衝擊。

整個事情與桃機第三航廈的流標情節相似:始則預算偏低,繼而碰上市場飽和,終至乏人問津。但與第三航廈不同的是,校長與建築師在這五年間,為配合預算、配合物價調整,設計已不知改了多少回。

如果預算被沒收,五年心血將是南柯一夢。校長只好拿出最原始的本能,以近乎沿門托缽決心,求助於各大營造廠。日昨來到台北,是行程的一部分;許多業界朋友看不下去,也一起來求情。

如果您知道價錢差多少,會讓人嚇一跳,是總經費約六千萬□頭的六百萬左右。

這幾百萬迫使有理想的原住民校長與建築師,背負官商勾結風險四處求助!我們國家有這麼窮嗎?窮到只剩高鐵與F-16戰機?

我們的政府三五天就可以決定上千億預算,但完成後一天坐不了幾個人的高鐵;政府可以一口氣買六十六架,一架要價卅多億,但很可能一隻鳥就能讓它報銷的戰機。

一條高鐵可以支撐多少基礎建設,一架戰機又可以輔助多少偏鄉小學工程,是很簡單的算術題。雖然國家建設有許多考量、國家預算也不是可隨意轉移,但我們關心的是,政府是秉持者什麼樣的「價值觀」,來處理國家的預算資源。

當看到報章頭條宣示著天價的高鐵與戰機這樣的新聞,回頭看偏鄉不為人知的小學,師生們卻要為他們的新校舍四處奔波,這樣的場景讓人不得不懷疑,民主政治的價值到底在那□?如果民主靠選票,而選票靠撒錢,讓社會在這樣高度扭曲的狀態下生存,這樣的民主政治真值得我們珍惜嗎?

民主政治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價值觀為基礎,一切只怕是枉然!這個偏鄉小學的故事,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參考!

   
撒錢、膨風、吹噓救不了台灣經濟
張忠本/金融機構退休主管(台北市/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在競選場合一再吹噓的經濟政績有二:一是台灣經濟成長率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只是從另一項國民所得數字看,新加坡平均國民所得達六萬美元、香港五萬美元、南韓三點二萬美元、台灣二點四萬美元;曾經四小龍之首,墊底的成長率增加最多,國民所得數字還是遠遠落後他國,又有何可誇?

再者是,企業回台投資金額節節升高,達六九七一億美元。廠商內有政府「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及「境外資金匯回專法」鼓勵,外有中美貿易戰風險分散的需要,申請回台數增加,但實際投資金額匯入卻是「○」。

然而從國內廠商營業狀況數據看,情勢正惡化中。根據經濟部統計,製造業連三季負成長,全年已難轉正;另外,九月景氣燈號連續九個「趨弱」黃藍燈,十月出口值更是連十二黑,除電子業外全墨,推估全年出口將是負成長。

金管會證期局統計,今年前三季上市櫃營收較去年減零點五%,稅前淨利大減十六點七三%;其中上市公司年減十九%,更創二○一二年(歐債危機)以來最大幅度。其中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正成長,主因中美貿易摩擦,致供應鏈重組,擴增國內產線,加上5G建設及行動裝置鏡頭需求升溫。

勞動部公布全台無薪假至十一月中達二六六八人,較十月底又增六二八人。

台灣出口依賴度達GDP六成以上,全球經濟不好,台灣必受衝擊,如一九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二千年網路泡沫化,及○八年全球金融海嘯,都是廠商產銷衰減,公司解散或歇業數劇增,失業人口增加。

再說台商回台有低利資金吸引,誰不利用;但投資不僅看資金成本,還有人力,土地、廠房及電力。鴻海集團在中國僱用一百萬人,台灣如何吸納?鴻海集團主要生產基地河南省有一億人口,台灣只有二千多萬人。一家在中國僱用十多萬人的董事長說,回台灣建一萬人工廠,找人都很困難。

過去兩年鼓勵台商回台,最明顯的問題是工業用地供不應求,地價暴漲;再就是電力不足隱憂,近二年雖然沒有發生大停電;但是每年有三分之一日子,備用電力都在「限電警戒」狀況下度過,企業又如何安心經營。

撒錢、膨風、吹噓救不了台灣經濟。

   
蓋不完的鐵路 催不完的票
何豪毅/媒體人(桃園市)/聯合報

五年前桃園市長選舉,「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成吳志揚與鄭文燦選戰話題。當時鐵路高架,是桃園市政府主推的政策;當時鄭在選戰中落後,把鐵路高架改為地下,正是當年提出的政策之一。

鐵路能地下化,當然很多人都贊成。過去一世紀經驗,為了通行便利建設的鐵軌,後來都發現將都市切得四分五裂,有礙整體發展,這是後來都會區紛紛把鐵軌地下化主因(以軌道建設為主的「前瞻計畫」,可稱之為錢坑計畫,接下來要走回頭路,在各地蓋一大堆鐵軌)。

地下化成本非常高,往往是高架化的三到五倍,施工期程也比高架長,更不要說準備蓋地下捷運的城市,如桃園市,各種地下軌道交錯設計會更形複雜,把鐵路跟捷運一起往地下蓋,這些成本都是全民要共同負擔的。

桃園鐵路高架化或地下化,講了數十年,一到選舉政治人物就夸夸其言,畫大餅程度不輸金門那座大橋。當地居民心聲,已從分歧主張,漸漸統一為「不管高架還是地下,愈快完工愈好。」

還有誰在乎民眾聲音?為了選票(鈔票)考量,藍綠的政治正確早就大過一切,不但掩蓋工程專業、都審及其他專業,民眾心聲也可拋諸腦後。反正,民主就是選上,人民以我為主。

五年前,鄭文燦當選,跌破所有人眼鏡,鐵路地下化政策變成大家睜大眼睛看如何兌現的選舉支票。當時鄭文燦就直言一定要實現,如今政策又在選前浮上檯面,為蔡英文競選連任催票。

如今交通部通過桃園鐵路地下化,經費從三百多億爆增至一千億(個人認為還算保守估計),只能大嘆一口氣:「民主政治就是自作自受政治」,用在此地竟如此悲哀的精準。

   
記陳芳明老師去黃春明老師家吃飯
整個重逢的夜晚,他們時常談到各種近代史裡去,也常彼此玩笑。這樣的相處模式,讓人回想起芳明老師在《昨夜雪深幾許》中,以〈寬容比愛強悍〉為題,寫下他對黃春明作品的理解。

專家教你保/打造「保護」傘 留意三要點
人生各階段面臨的風險不同,保險需求也會隨之調整,在有限的預算下如何做好最佳的選擇和優先配置?可從穩定家庭經濟安全、建立健康醫療保障、提升老年生活品質等三大面向,進行思考。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