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農曆春節期間原則上電子報暫停出刊,不便之處,敬請見諒。下列電子報將在春節期間持續熱力放送。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1/15 第465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網軍還在仇恨動員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2020大選》系列之4 四年僵局後 兩岸如何重啟協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嚴肅面對「經濟性世代矛盾」
民意論壇 蔡韓之戰:兩國、兩岸、兩代
260萬的距離:世代之爭與分裂社會
聯合筆記/環境的亡國感
國民黨不能輸掉自己價值
「這個國家」正式進入了深水區
老人別急著崩潰
組織再造、世代交替外...國民黨需要路線大辯論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網軍還在仇恨動員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大選結束,政客無論輸贏,不忘說幾句促進團結的人話;反而網路世界似乎人鬼殊途。輸不甘願的滿腔怨憤,不難理解;但贏的那方彷彿不夠盡興,繼續凌辱輸家,毫不鬆手。網軍和網紅窮追落水狗,是嫌太平日子無法趁火打劫嗎?

蔡英文主攻年輕選票,極盡醜化韓國瑜,並延伸醜化韓粉盡皆弱智老年。這霸凌手法,竟也操作成功,擄獲年輕世代認同。選贏後,她金口施恩要大家放下對立,擁抱家人;但這種世代災難,有這麼容易收拾嗎?

選後,某藍營大媽支持者臉書開罵,指小燈泡媽媽「還有兩個可被砍」,惡毒言論被火速轉貼,又變成網友痛批韓粉「老人教育水平低、不理性」的活證。大媽是否韓粉仍未可知,但如此交互霸凌出草,能變成網路日常嗎?

「黑韓產業鏈」選後照樣繁榮,蔡阿嘎演韓粉開票後崩潰,在別人傷口撒鹽取樂。有人責備他「落井下石」,隨即另有人反嗆「韓流活該被鞭屍」。特定媒體渲染韓國瑜選輸還大賺一億多補助款,這筆錢明明法定由政黨領取,卻無事生非。吃人不吐骨頭,也算台灣價值?

蔡英文該注意一下「韓粉父母無助會」這類網路社團,同溫層裡輪流批判長輩如何挺韓罔顧親情,討論如何離家畫清界線。年輕世代因「黑韓」而「仇老」,綠營網軍繼續擴散世代裂痕,台灣社會禁得起一撕再撕嗎?得票雖創紀錄,蔡總統說「擁抱家人」不該是空話一句。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2020大選》系列之4 四年僵局後 兩岸如何重啟協商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英文在勝選演說中,第一時間呼籲北京當局要正視台灣人民的選擇,並期待與大陸開啟對話。當天大陸國台辦發言人的簡短回應,僅重申對台「一貫、明確的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和過去四年的說法沒有什麼不同。不難想像,北京仍在解讀這次選舉結果,並觀察台灣政局的後續演變。

北京方面可能的對策不外幾點:其一,不理會這次選舉結果,維持其過去四年「以我為主」的政策,在經濟、軍事與外交上繼續對台施壓;其二,把解決台灣問題進一步放上時間表,開始規劃「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具體步驟;其三,改弦易轍,與連任後的蔡總統重啟協商。

中共若繼續其施壓政策,可以預見,對現況可能不會帶來任何改變。這次選舉,蔡英文以「抗中」為主軸,取得了空前的支持,顯示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引發反感。連韓國瑜都喊出「寧死也不要一國兩制」,可知這次大選已形成拒斥一國兩制的新民意。

下一步,北京仍將以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為綱領,否則即顯示其對台政策失敗。但北京也可能試著與台灣協商,探索新的可能;但此事要成,需有四個要件:

第一,台灣願做出必要妥協,並把握兩年的機會之窗。所謂妥協,並不是指犧牲主權,而是創造一個像過去「九二共識」那樣的模糊概念,保持台灣的生存空間。蔡英文拒提九二共識,但大陸仍會要求台灣說明兩岸究竟是什麼關係,找尋能替代「九二共識」的新共識。這是蔡英文無法迴避的問題,作為談判專家,她必然清楚雙方目前已經沒有緩衝空間,必須各退一步,做出必要的妥協。蔡總統剛剛取得新民意的授權,必須善用這個機會之窗,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敲定協議架構。否則,黃金機會一過,接下來的選舉和民進黨的接班問題會讓蔡總統跛腳,即難有所成。

第二,大陸也必須調整強硬的立場,才能重啟與台灣協商。對中共而言,台灣問題雖小,卻極關鍵。美中對峙問題,大陸的發展大計,乃至領導人的威信,都以此為樞紐。台灣問題久懸不決,甚或惡化,就會像香港問題一樣棘手,任何人都擔不起責任。當然,解鈴還須繫鈴人,當初習近平稱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他當然也可以拍板提出兩岸新共識。有了新共識,即使各方無法立即同意,也可以相向而行共同商議,進而創造新協議。

第三,兩岸要建立管道,創造互信。這是兩岸達成新協議最難的部分,兩岸政治體制不同,要做出政治妥協,要冒重大政治風險。管道是技術問題,但如果沒有互信的基礎,大家都寧左勿右,根本就談不起來。蔡英文在二○一六年就任前曾有過一回試探,因而在就職演說中提及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北京卻回應「未完成答卷」,導致蔡政府不信任北京。其後半年,北京仍維持兩岸相向而行的期待,但當年底「川蔡通話」後,北京覺得被台北耍了,態度丕變,兩岸和解的契機自此消失。

第四,兩岸的小氣候受美中大氣候的影響,美國態度也是關鍵。川普上台後發動美中對抗,蔡總統託庇於美國護佑,得以力抗中共。但領導人必須警覺世局的轉變:中美關係近數月來漸回常軌,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即將簽署,半年諮商機制建立,川普準備今年再訪大陸,美國對台灣抗中的態度也有改變。美國官員開始「建議」台灣要與大陸接觸,顯然擔憂兩岸衝突尖銳化,影響美國自身利益。

上述四個要件:兩岸各讓一步、建立互信、美國態度,就算都能夠滿足而重啟協商,也未必能確保新協議能完成。無論如何,兩岸關係是台灣生存最重要的挑戰與契機,蔡總統不應迴避,要有為有守有智慧。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嚴肅面對「經濟性世代矛盾」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這次缺乏經濟議題的大選已然底定,浮出的是政治性的世代矛盾。敗選的國民黨震懾於世代更迭的劇變,檢討九二共識主張、要求改革迎向年輕世代民意的呼聲鵲起。事實上,勝選的民進黨也有隱憂—政黨得票率較之四年前明顯下降,顯示人民儘管願意支持蔡總統捍衛民主自由體制,卻對民進黨的施政不盡滿意。更重要的是,這次大選投票率大增,多出來的大多是年輕世代的選票,但民進黨的支持度反而下降,凸顯了年輕選民對現況仍有諸多不滿。爭取年輕世代的支持,非僅國民黨必須改革,民進黨同樣有不小壓力。

年輕世代的不滿,不會是年金改革或同婚議題,他們關心的當然是未來人生能否安身立命的經濟議題,包含薪資停滯不前、過長工作時間、高房價、高婚育成本等陳年問題。在蔡政府的第一任期內,儘管經濟數字表現不錯,但年輕世代關心的問題並沒有具體解決;儘管也為青年努力打造各種安全網,也只是治標而難治本。

過去對於國家經濟政策的意見,發言權多屬工商團體的大老闆,年輕世代由於資歷淺、權力小,向來沒有太多聲量。然而這次大選與過去大異其趣—年輕世代勇於表態、勇於挑戰長輩世代與傳統權威,願意支持同樣年輕的政治人物。可以想見,年輕世代這次大選表現在對於體制的捍衛上,未來就會在他們切身的經濟問題上。

對蔡政府而言,要滿足年輕世代的經濟改革其實和年金改革本質相同,同樣會衝擊很多既得利益者。這次大選中,經濟議題雖然少被著墨,但蔡總統提了兩個頗為關鍵的想法,一是要推出經濟發展新模式2.0,二是要打造亞洲高階製造中心。正面來看,這些都是外在局勢變遷下務實的目標,但從另一面來看,要推動經濟發展新模式,那麼遍布各地的舊模式經濟該如何處理?要打造高階製造中心,那麼原本為數不少的低階製造該如何處理?而這些問題也與年輕世代的發展息息相關。

產業結構與薪資高低本是同一個結構性問題,這也正是蔡總統四年前提出「創新、就業、分配」的原因—希望透過創新帶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並據以提供優質就業、改善分配。反之,如果產業轉型升級不順,就無由提供好的就業條件,導致薪資停滯、分配惡化。但產業結構調整何其困難,正因涉及太多業界能否維持既有利益的考量而裹足不前。

除了政黨,選後工商產業界也忙不迭提出許多經濟政策建言。例如期望政府持續解決五缺問題,或期望政府加強兩岸對話與交流,因為中國大陸是台灣的重要市場之一。就產業界來看,這些當然都是重要課題,但無可諱言某種程度也是舊經濟模式的思維。解決五缺問題期望的是政府提供量多價低的生產要素,但若著墨過度,將容易造成產業依賴而難以走出要素驅動或效率驅動的低階製造模式,當然也就難以解決年輕世代的發展困境。過去對中國大陸在經貿及投資上的高度依賴,帶來榮景也帶來傷害,藉由分散投資生產基地與出口市場來強化經濟安全與經濟自主性才更是當務之急。從年輕世代的角度來看,這些建言恐怕是不符合他們心中的想法。

事實上,近來年輕世代已對舊經濟模式下的「慣老闆」們不滿、對政府寬待農地違章工廠不滿、對不正視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不滿。可以預見,第二任的蔡政府如果不能有魄力地將已設定好的經濟新模式或高階製造中心目標具體落實,則在餅做不大的情形下,年輕世代困境無解,經濟性的世代矛盾也將會日益擴大,不會讓政治性的世代矛盾專美於前。蔡總統四年前首次就職演說對年輕世代的關懷重視言猶在耳,到目前更是她不能忽視的嚴肅課題。年輕世代對舊經濟模式的衝擊方興未艾,勢必帶來既深且鉅的影響。

   
民意論壇
蔡韓之戰:兩國、兩岸、兩代
劉容生/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新/聯合報

台灣這次總統選舉的結果,全世界各國注目,稱之為是民主及自由的勝利!此次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分析起來,原因可以歸納為「兩國、兩岸、兩代」對抗的結果。

兩國是中美的對抗:自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掀起了中美貿易戰,採取了各種貿易、經濟、政治、外交手段,阻止中國的快速崛起,國際局勢已明顯的分裂為兩個陣營:一個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體系,另一個是以中國為主的國家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體系。蔡英文的選戰很明顯地選擇反中為策略主軸。但韓國瑜既不可能選擇後者,他的和中立場使他又無法強烈擁抱美國價值,所以進退維谷,讓蔡英文在這次選舉中成為自由、民主的捍衛者、民進黨成為中美對抗的受益者。

兩岸是大陸與台灣的對抗:姑不談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緣起、發展及真相如何,也不論其背後錯縱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勢力的角力,僅從持續半年多電視及新聞媒體報導的香港街頭暴亂、校園鬥爭及警民衝突,就足以讓台灣人民強烈地懷疑,到底一國兩制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因而造成台灣社會很多人對香港反送中的同情與支持。蔡英文的選舉無論在策略和政治理念上都與反送中是屬於同一陣線的,所以順勢推舟,興風作浪,變成民進黨重要選舉的籌碼。國民黨只能在旁眼睜睜看著票房的流失,毫無還手之力。

兩代是台灣內部卅歲以下和以上的對抗:根據中選會統計這次大選廿到廿九歲的選舉人人數為三一一萬多人、卅到卅九歲共三五四萬多人;其中首投族有一一八萬人。這一個投票群族,既對年金改革無感,且在同性伴侶的議題上多半持較容忍或支持的態度。再加上受過教改及去中國化的洗禮,可以預期絕大多數年輕人是傾向蔡英文的。

韓國瑜以國民黨化外之人,異軍突起,好不容易過關斬將,代表國民黨出師,可惜身旁既無諸葛亮之類的大臣、能知曉「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又缺乏如劉邦身旁蕭何、張良與韓信之流的謀士。打地方的選舉單單靠著一句「貨出去、人進來」就可贏得高雄市市長;但打國家級的選舉,得天下之尊,必須要能統領大局,深入掌握國際的脈動、兩岸的風向和社會的變遷。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古今中外成功者皆非靠一己之力。這次的總統大選韓國瑜慘敗,可以說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260萬的距離:世代之爭與分裂社會
顧正禧/研究生(高雄市)/聯合報

選舉結束了,蔡英文以壓倒性勝利贏了韓國瑜二六○萬票。許多人認為此次的選舉是世代之爭,所以蔡英文的勝利也象徵年輕人的勝利。然而這場選舉的背後,充斥著人們對彼此的仇恨與謾罵。年輕人與老年人對彼此的憤怒,使這場選舉變得非常黑暗,圍繞的不是民主的多元,而是籠罩著分裂的社會。如果我們嘗試理解彼此,我們是不是可以看到更健康的選舉?

台灣的政治傾向基本上分為親美與親中派。親美會常罵親中:投共的啦,不在乎會不會被統一!而親中會罵親美:不在乎台灣經濟,才會害我們被統一!

年輕世代傾向親美,因為他們不相信中國共產黨,覺得台灣的民主價值勝於一切,所以與中國的一絲關係都會害到台灣。而年長的傾向親中,因為他們不認為美國能幫助到台灣經濟,覺得鞏固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才能兼顧台灣的民主。

發現了嗎?不論是親美親中,大家在乎的還是民主,也在乎台灣的安全!不管是哪個派別,大家立基點都還是台灣。

然而,我們時常聽到老的抱怨不懂年輕的,年輕的也抱怨不懂老的。其實不是不懂,而是不想懂。我們永遠看到對立面,而忽視共同面。再加上我們不願意了解對立面,以至於深化了彼此的分歧。

我們的對立面來自於我們文化差異。我認為,文化的差異有水平與垂直的分別:水平的是民族之間,垂直的是世代之間。而世代差異來自於生長環境的不同。

四十五歲,是蔡英文和韓國瑜選民的分水嶺。四十五歲以上的人會如此在乎經濟,因他們大部分都經歷過台灣經濟的不景氣及動盪的時代,有個實質的保障對他們很重要。而四十五歲以下的人,都成長在安逸的環境,沒有戰爭,經濟也不差,他們不曾體會過什麼叫「苦」,因此比起重視物質需求,更在乎精神需求。

這就是親中與親美背後的世代差異。生長環境不同,導致世代之間形成不同的價值觀,但切記大家的本質價值觀還是在建立於民主價值之上;雖然實踐方法上不同,但大家都活在一個民主的大框架之下。

因此,選舉結束了,我們固然要回歸各自生活,但更應該從此次選舉中意識到台灣分裂的社會。為了台灣民主的健康,我們應該學習去理解那些不一樣想法的人,而不是一味地批評。

要記得:老的世代固然會逝去,但有他們的打拚,我們才有今天的安寧。老的也應該多聽聽年輕人的想法,因為時代在變,不能一味堅持自己的想法。

因為彼此的仇視,這二六○萬的距離建立在我們都是台灣人,卻選擇互相傷害。如果我們願意互相理解,二六○可以變成「兒老情」。

   
聯合筆記/環境的亡國感
鄭朝陽/聯合報

大選結束了,中央維持「綠色執政」現狀,國會則有藍、綠、白的新民意,幾家歡樂幾家愁。選舉激情過後,一切都要回歸實實在在的施政,重新接受民意的檢驗;台灣環境千瘡百孔,民進黨在新國會實質過半,在野黨則有環保尖兵上場,接下來對環境議題會拿出哪些主張,值得觀察。

民進黨的總統票大勝,不代表在環境治理等面向的表現讓人民滿意,從政黨得票就可見端倪。過去四年,民進黨的行政與立法幾乎是彼此完全配合,看不出立法院黨團在環境正義主張的特色,以致進步法案修不出來,重要的環境治理進度緩慢,反倒選舉考量優先。

例如推動礦業法修法與啟動大潭藻礁自然地景審議雙雙停滯;廢棄物管理方面,也不見中央展現執政效能加以處理,好比海洋垃圾危機,只局部限用塑膠吸管等用品,缺乏總體策略,焚化爐老舊、處理垃圾效能大減,不僅垃圾大戰危機的警報響起,連焚燒殘留的底渣去化也出問題,遑論打造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經濟體系。

另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水環境計畫」仍持續推動中,經濟部水利署引進專家及非營利組織代表參與審查,也開始重視生態檢核機制,但農委會等中央跨部會的溪流與河川治理仍各行其政,還是經常出現溪流被水泥化惡整的狀況,當中更不乏藍綠民意代表介入主導。

空汙攸關健康,問題更是緊迫。濁水溪的揚塵改善有限,火力電廠燃煤的空汙成了政治議題,更加難解。從苗栗以南,秋冬要有好空氣成了奢求,人民處於健康風險之中,除了盯緊火力電廠,其他工廠、交通等空汙要如何總量管制、深度削減汙染,需要行政院、立法院和縣市政府通力合作,提出法案、策略與執法工具,一面導入清潔生產機制,同時建立空汙總量管制的條件。

選舉激情會過去,永續的環境治理要留下。下屆立委有不同環境價值觀的成員,有專業論述能力強、揭發公害問題的環保團體代表,也有大力為農地違章工廠護航的綠委,以及只問土地開發權益、不顧環境正義的藍委,各有各的民意基礎,要拋棄各自的意識形態非常不容易。

如果這次大選結果是「亡國感」發威所致,就在你我眼前的「國在山河破」另類亡國感,也非常需要選民關注,找回永續家園的環境正義。

   
國民黨不能輸掉自己價值
蕭旭岑/總統府前副秘書長、國民黨/聯合報

國民黨輸掉總統選舉,敗選的原因尚未正視,黨內已有許多倡議,包括檢討「九二共識」的存廢,有人提要改名為「台灣國民黨」,甚至有議員建議兩岸政策要「依循蔡英文路線」。

我要對國民黨提出忠告:即使連續兩次輸掉總統選舉,做為百年歷史的政黨,國民黨不能忘記自己存在的價值,否則東搖西擺,很快會淹沒在歷史的浪塵裡。

第一,還記得二○○八年嗎?那時民進黨輸得更慘,立法院只有廿七席,馬英九的總統得票率(五十八點四五%)甚至比蔡英文這次還高(五十七點一三%)。那時候,民進黨有喊出要走「馬英九路線」嗎?民進黨有忘記自己創黨以來的價值嗎?

第二,以政黨票來說,國民黨與民進黨在伯仲之間(卅三%),民進黨的得票更比蔡英文得票數少了三三六萬票。國民黨的區域立委得票五八九萬(四十一點六%),則勝過韓國瑜的得票五五二萬(卅八點六%)。

國民黨不能妄自菲薄,必須嚴肅面對,從蔡英文得票比民進黨得票超過三三六萬來看,這次選舉的關鍵是「討厭韓國瑜」擊垮了國民黨。

但是從區域立委得票數與政黨票來看,人民並未徹底否定國民黨的政策,即使蔡英文操作「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與香港反送中事件,即使國民黨提出有爭議的不分區名單,但是人民還是給了國民黨與民進黨差不多的政黨票數。

國民黨的價值,是比民進黨更明確堅定的「中華民國派」,更中道、更包容,在國家路線上更均衡,更能同時維持美國、日本、大陸的關係,這是國民黨不能拋棄的價值與路線。即使年輕人一時接受了蔡英文的惡意操作,那不代表未來國民黨沒有重新說服年輕人的可能性。如果現在要走「蔡英文路線」,那人民去支持蔡英文不就好了?何必支持國民黨?

「九二共識」是搖籃,保護著裡頭的嬰兒(中華民國)。如今只因為蔡英文對這個搖籃潑髒水、抹汙泥,我們就要丟棄這個搖籃,連裡頭的嬰兒也丟棄了嗎?

我也認同「九二共識」應該與時俱進。「九二共識」,其實就是「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的簡稱。如果不要這四個字,我們就直接面對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的內涵吧!蔡英文從未提出,她不要「九二共識」,那替代方案是什麼?兩岸的共同基礎是什麼?如果國民黨要調整,也必須負責任地告訴人民,我們可以與對岸更直接面對雙方憲法的「一中」問題。

至於改名為「台灣國民黨」,十六年前黨內已有此提議,但後來並未有共識,是因為「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改名為「台灣」,不代表台灣人會更接受國民黨,民進黨的黨名也沒有「台灣」。如果國民黨自己拋棄了中華民國,不啻就變成了民進黨的二流附庸,沒有絲毫價值。

國民黨要革新,要與時俱進,要說服年輕人支持,絕對都是必要的方向。但必須真誠面對大選慘敗的真正原因,以及要有自信與道德勇氣,維護住國民黨自身的價值,國民黨才能說服民眾,未來不但有繼續存在於中華民國的必要,還能透過一點一滴的努力,最終得到人民的支持。

   
「這個國家」正式進入了深水區
魏國彥/教(台北市)/聯合報

這次總統大選,最大的對比就是國旗的存與隱、明與暗。韓國瑜的場子國旗如海,身上穿,臉上貼;蔡英文的場子裡搖晃著綠色的、粉色的小旗與充氣棒,見不到一面國旗。蔡英文當選,台灣的主體認同與新身分已呼之欲出,只是還無以名之,還不能懸掛出一面鮮明的新旗幟。

超過八百萬票拱立蔡英文成為第十五任「中華民國」總統,支持她的原因是她並不認同這一面國旗;隱含的意義是,借殼上市沒問題,也都能接受,人民藉著這次選舉要重新定義這個民主自由的國度,呼喚新的可能性。

新任期有三個問題逼到眼前:一、要不要修憲?中華民國的主權還及於原來的秋海棠嗎?還是反映現實,限縮於這個太平洋西隅的海上長鯨就好?二、中美對弈中的台灣角色,例如,支持美國軍艦在台海周邊與南海「無害通過」嗎?三、釣魚台到底是宜蘭的一部分,還是日本的領土?台灣在西太平洋地緣政治上如何取捨與表態?

離五月廿日上任還有四個月,種種試探與考驗將紛至沓來,國民黨一時潰不成軍,自我盤整,在這些問題上頂多狗吠火車,民進黨要獨力承擔的態勢正式開始。「九二共識」賞味期正式結束,昨日香港,明日台灣,並排威脅著習近平的統治威信與歷史地位,面對蔡英文,習顯然要發動新招,五二○之前既下馬威,也懸出胡蘿蔔,逼蔡接招。

台灣,「這個國家」,正式伸腳探入深水區,大勝的民進黨,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老人別急著崩潰
鍾亮恩/退休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據媒體報導,這次蔡英文能連任,獲得年輕人的支持是很大的因素,然而像我一樣三、四年級生的退休老人,總是覺得悶悶不樂,他們為何會那麼支持蔡英文?論政績,外交經濟等等都不好,不過現在的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已不會受到上一輩影響了。

年輕人追逐理想,並不是壞事,想當年我們年輕時,總是被教育成要乖乖當個聽話的好學生,出來社會工作,循規蹈矩,盡忠職守,想反抗也不敢;所以鼓勵小孩或是年輕一代要勇敢表達意見,如今他們獨當一面,撐起一片天,我們也逐漸老去,不再受到重視了。

只是我們教育他們勇於表達自己之外,也要教育他們負起責任。自己做的決定,要負責到底。既然怕亡國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總統,認為不會亡國,不過要是有一天,中共武統台灣時,也要勇於拿起槍桿,不退縮,保衛這家園。

像我這樣的老人,也不要崩潰,不要輸不起,要勇敢做自己,好好活起來,身體還健康,就爬爬山,唱唱歌,把身體養好,不要連累年輕人。年輕人的事就少管,免得惹人怨,當然奉勸年輕人,一定不要當個靠爸族,上一輩的老人已經被榨乾了,那就努力工作,低薪過勞,就向執政黨去要吧!

   
組織再造、世代交替外...國民黨需要路線大辯論
匡思聖/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聯合報

國民黨此次慘敗,大環境因香港反送中議題,讓民進黨透過主權議題操作亡國感,席捲年輕選票,是原因之一。但國民黨的敗選檢討若只歸咎於此,那這個創建民國的百年政黨,可能無法再重拾民心就此走入歷史。

國民黨二○一八年九合一勝選後,在高層私心與韓市長豪賭一把心態下,從初選內鬥到提出背離民意的不分區立委名單,種種荒腔走板的表現,讓國民黨被選民拋棄。此外,腐朽的黨機器與缺乏對國家目標與路線論述,亦是敗選主因。

但如四年前一般,國民黨雖慘敗仍是在野第一大黨,若能痛定思痛,從組織再造、世代交替與國家路線進行檢討,國民黨或能有再起的機會。

一、組織再造:國民黨應建立從地方黨部主委到主席的民主遴選制度,在非執政縣市,主委除負責黨務,本身即是未來縣市長候選人,在中央非執政黨時,主席即可為未來總統候選人。如此能將黨機器在中央與地方選舉時充分讓候選人充分掌握,有利政治資源整合,發揮其選舉功能。

中常會此一黨內最高權力機構,一半名額中常委應由民選行政或立法從政同志產生,以使黨的決策更貼近於民意。

二、世代交替:此次選舉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在多個選區明顯年紀偏高,人才斷層嚴重,為鼓勵世代交替,應訂定參選同志最高年齡限制,以落實世代交替。

應強化國家發展研究院此一訓練機構的功能,辦理從國會(議員)助理、縣市議員、立法委員等各級人才養成訓練班,招收有志從政的青年參加,並將參加受訓納為未來黨內各級選舉候選人提名的重要參考,以使所推人選具備一定政治素養與能力,能為黨的路線與政策進行辯護。

三、路線論述:從歷次選舉結果觀察,會影響選舉結果的重大議題,不外乎經濟、兩岸、尊嚴,而此三者彼此間還有交互影響。國民黨雖主張經濟發展優先,但卻缺乏完整的論述,因此,當面對民進黨操弄狹隘的「台灣人」認同,利用民粹式口號回應對岸共產黨所主張「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獲取選票利益時,國民黨幾無回應,只能讓民進黨帶風向。

有鑑於此,在以經濟發展優先下,國民黨應針對國家定位、台灣人認同與兩岸關係進行路線大辯論,提出有別於民進黨的中心路線與思想,建構可保尊嚴與經濟發展穩定的兩岸關係與新台灣人認同論述,和民進黨爭取話語權,引導台灣主流民意的風向。

民主政治落實於政黨政治,透過政黨競爭方能使人權得保、福祉提升,在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化下,期待國民黨痛定思痛,進行改造,浴火重生,重新再起,為台灣人提供另一個選擇。在野時為強而有力的在野黨監督執政黨,在朝時,則落實自己的路線,追求經濟發展為台灣人民謀更好的生活。

   
《婚姻故事》婚姻不是墳墓,只是看得更清楚
《婚姻故事》是個少見的快節奏劇情片,它的快節奏在於它把離婚的前因後果,只用兩個半小時就傳達的相當完整,大量的台詞、快速的簡接、繁忙的角色們,讓人感受到這段離婚過程帶給雙方的壓迫與沉重。

藏閃澳門 看不見與再發現
原來,它是中國最早體驗華洋雜處的城市;原來,不僅利瑪竇來到澳門宣揚天主教,澳門人民也向他介紹儒家思想;原來,早在臺灣處於戒嚴時期,它就率先擁有民選議員,獨步華人世界。林林種種,原來,澳門還有這麼多的「原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