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讀小說•愛閱報】提供最新女性網路文學,內容涵蓋愛情、穿越……熱門排行不錯過,一同情話綿綿來說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2/15 第467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防疫中的機器人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撒錢容易,搶救產業斷鏈的挑戰才艱鉅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新冠肺炎學到寶貴的一課
民意論壇 薛承泰/戴口罩是為了去排隊買口罩
菲國禁台令急轉彎/化解誤會 代表處之功
面對新冠病毒 以讀攻毒 以書止輸
我入世衛 先要成亞洲傳奇
跨國瘟疫野火 世界大規模「減碳」
畫中有話/經濟春燕何時來?
補助有排序 紓困更完善
連署入世衛本末倒置 凸顯政客愚民私心
聯合筆記/「鑽石公主」難題 全球課題
菲國禁台令急轉彎/為國為民 濃濃政治味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防疫中的機器人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為對付疫情,大陸不少城市推出了機器人或無人機,執行隔離、勸導、識別的工作。除了新鮮,效果還不錯,因為機器人不怕病毒感染,又能六親不認地公正執行。

安徽的一個社區,利用無人機在空中巡邏,向居民宣導防疫訊息。這些無人機還可以透過臉部辨識功能,鎖定未戴口罩的民眾,飛到他們頭上要求對方戴上口罩。無人機若發現民眾在戶外打麻將,也能由警方透過即時監控,要求他們返回室內。

在武漢,有些機器人被用來處理消毒、送餐的工作,以減少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在社區的網格化管理中,騰訊提供了一種AI技術,可協助各社區管理居民及人員的識別及進出。一旦發現掛有湖北疫區牌照的車輛進出,可以立即發出警示訊號。

在最近的返工潮中,機場、地鐵、火車站及辦公大樓有大量人潮進出,要如何防範可能的感染者?一家科技公司融合了紅外線熱影像和臉部識別技術,可在人群中迅速找出體溫異常者;這項技術已在北京開始應用。在上海,使用的則是警務巡邏機器人,搭配真人民警共同巡邏,除了語音播報要民眾注意防疫,還帶有可測溫的熱成像攝影機。

疫情肆虐中,人與人必須保持距離,以防病毒感染。此時,人工智能產業逆勢上揚,找到了發揮的空間。儘管智能機器人很神,能快速處理體溫、人臉、牌照等資訊,就是無法過濾官僚的謊言。正因為謊言,全球才有這場災難。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撒錢容易,搶救產業斷鏈的挑戰才艱鉅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針對這波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行政院擬訂《應變及紓困特別條例》草案,預計匡列六百億元特別預算,向三大產業紓困。包括,在疫情結束後推出「振興抵用券」,協助夜市、商圈、餐廳提振消費。六百億元聽起來手筆不小,但撒錢能否用在要害並提振經濟,則是另一回事。

這些紓困措施中,一般民眾最感興趣的當然是「振興抵用券」;但區區廿億元能發揮什麼作用,仍令人存疑。原因有三:一,政府設計的是「折價券」而非「消費券」,這對夜市、商圈的小型消費而言未必有激勵作用,反而有計算作帳不便的麻煩。二,這和去年政府發放的「夜市抵用券」太過雷同,且去年發放的一千多萬張抵用券,仍有四百多萬張尚未使用,顯示並不好用。三,類似的抵用券一發再發,除了效果遞減,只會使短期症狀掩蓋長期問題。

再看,這波政府研擬的紓困方案,僅針對內需型產業、農業、及交通觀光等三個範疇而發,著眼狹窄,而無法命中衝擊經濟更大的產業。原因很明顯:這些紓困措施幾乎全集中在農業及餐旅觀光為主的服務業,對於牽動經濟更鉅的資訊和傳產等製造業,則毫無著墨。事實上,這波疫情導致中國大陸數大城市封城,加上兩岸許多海空交通中斷,因而引發的「產業斷鏈危機」,才是嚴重威脅台灣經濟的重中之重。對此,行政院卻毫無關注。

試想,如果政府為了服務業和農業紓困,一舉即輕易揮霍掉六百億元的特別預算;那麼,對於接下來製造業可能出現的創傷,我們還有多少存糧可以對抗依然混沌的疫情?尤其,蔡政府為了大選,去年底一再大肆撒錢開支票,把國庫的資源都提前掏去使用。如今,碰到了國家真正緊急的狀況,我們要再度透支未來,難道國庫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根據主計總處的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將由原來預估的三.○二%,下修為一.八%,近乎腰斬,也是十五季以來的最低。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則由原來預估的二.七二%,下修為二.三七%;其中又以出口影響最大。據估計,這波疫情將使中國大陸全年經濟下修兩個百分點,來到四%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受到的牽累將比我們的估計更大,絕不可輕忽以對。

事實上,不單台灣的經濟受到影響,這波疫情的衝擊是全球性的。中國大陸作為世界工廠,扮演了全球許多工業重要零組件的生產、加工及組裝基地,當某一城、某一廠的生產或運送出了問題,其上下游的關聯產品即無法運作,這就是所謂的「斷鏈危機」。以蘋果的iPhone手機為例,鴻海在河南鄭州的工廠目前開工率僅四到六成,蘋果手機的供應就會出現問題;連帶的,iPhone12的量產也將被迫延後。經過這場驟變,一定有很多國際大廠想把工廠遷出大陸,以分散風險;但在當下,還是得先面對眼前的危機才行。

簡言之,政府編列了六百億元特別預算紓困,雖然有絕佳的藉口,但檢視目前運用在三大產業的項目,卻都只是為了救窮或杜庶民之怨,談不上任何「振興」的意義。若果真如此,六百億元砸下去,只會石沉大海,民眾將看不到什麼新的東西浮上來。與此同時,台灣觀光不振、商圈夜市衰退、農業出口不利的基本病因將再度被遮蓋掩飾,在荏弱中繼續拖延病情。更糟的是,民進黨立院黨團已經磨刀霍霍,將不待討論,就讓特別條例輕騎過關。那麼,政府花六百億元去打水漂,即可能不幸變成事實。

尤讓人納悶的是,六百億特別預算中,光交通部門就分配到五百億元,其中三百億美其名為「觀光升級及轉型」,到底意欲何為?一向志大言大的交通部長林佳龍,必須提出更具體的計畫內容才行!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新冠肺炎學到寶貴的一課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世衛組織WHO已正名武漢新冠肺炎為COVID-19,並表示疫情對全球各地構成「非常嚴重威脅」,呼籲各界分享病毒樣本,加速研發藥物與疫苗,預估第一批疫苗可能要18個月才能備妥,目前只能以當下可以使用的武器對抗病毒。從全球已確診逾6萬病例,死亡超過1,300人的總體數字,及其為冠狀病毒史上感染力最強,沒有症狀也會傳染他人的現象來看,確實令人觸目驚心。

但統計數字的變化,也顯示疫情漸轉趨樂觀。首先是「不確定性」已經降低,新增案例逐漸減少,兒童較不易受感染,痊癒人數不斷增加,死亡率逐漸遞減至2.5%以下,明顯遠低於SARS和MERS;其次,則是疫情爆發地的武漢和湖北,確診病例占了將近75%,死亡數則占了96%,以外地區的死亡率更低,可見得該病毒和歷史上的其他知名病毒一樣,都有愈傳愈弱的特性。因此,只要對疫情爆發或擴散地做好「阻敵於外」的管控措施,例如中國大陸延長年假,採行史無前例的封城,及限制人員在城際、國際的流動,加強居家管理,隔離檢疫措施,都能有效阻卻傳播途徑。

SARS專家,根據數學模型、病毒蔓延近況與政府防疫作為的綜合評估預測,預測新冠肺炎疫情應可望在2月中下旬進入高峰期,隨後來到平穩期,然後遞減,樂觀估計應該在4月底接近結束。國際股市也持續正面反映了此種樂觀的估測。

目前唯一的變數,就是大陸各地本周起陸續復工,可能增加群聚感染的風險。因此,北京當局雖要求支持企業開工,但也要求企業負起配合當地政府防疫法規,廠區防疫升級等措施。但從目前大陸的復工企業不到三分之一,看到企業復工的困難重重,也可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隨著疫情轉趨樂觀,開工率也許就會逐漸提高。

疫情的管控轉趨樂觀之外,最值得關注的就是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尤其是衝擊觀光、旅遊、客運、餐飲等產業,更衝擊大陸的台商製造業的開工率,導致很多產業的上中下游到處出現斷鏈的情形,許多企業出貨或營收都明顯減少,中小企業開始逼近生存紅線。

政府已提出600億元紓困方案,但在國際觀光客驟減,國旅也冷卻的當下,應特別針對旅遊餐飲產業給予低率融資和租稅減免措施,助其度過難關而不至於永久性的歇業或倒閉,也可減少失業。斷鏈的中小型製造業,可按照嚴重程度給予類似的救急措施。

其次,對於因為疫情而影響工作機會的勞工,依據為就業保險法第16條,中央主管機關於經濟不景氣致大量失業或其他緊急情事時,於審酌失業率及其他情形後,得延長失業給付之給付期間最長三至六個月,給予類似「失業給付」的津貼。對於必須「居家隔離」,或是家中有子女延後開學而須留在家中照顧學童的勞工,參照就業保險法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給予「家庭照顧假津貼」,依照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六成按月發給,最長六個月。經費皆由就業保險基金支付,而非由雇主負擔,也可由勞動部直接以行政命令,或採特別條例方式付諸執行即可。

最重要的是,經過此次疫情的衝擊,也讓我們有省思社會核心價值的機會。從過去一味追求總體的經濟成長和個體的物質享受,貪多務得而犧牲環境生活品質,甚至忽視倫理親情、精神健康的重要,進而從恐懼、恐慌中看到喧囂、吵雜、汙染的減少,建立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培養堅強的免疫力,進而重新檢討人類和環境、生態如何和諧共存的關係,都是國家社會整體值得學習的的寶貴經驗。

   
民意論壇
薛承泰/戴口罩是為了去排隊買口罩
薛承泰/聯合報

澳洲野火肆虐,從去年九月燒到現在,範圍約有台灣的三倍大,人員死亡卅三人,動物死亡超過十億,這個生態浩劫主要是天候過於乾旱所致。新冠病毒在武漢爆發,已蔓延多國,死亡總數超過一千人,這不會也是老天所為吧?

大火延燒看得到,人們仍可採取行動,相形之下,病毒看不到、聞不到,既可飄洋過海,感染也不分男女老少,且至今仍未確定病源與傳染方式。於是人人自危,從恐懼無知進而衍生出無知恐懼。

疫情最重當屬武漢,其次是湖北省,再次是大陸各省。至於大陸境外確診人數,其實占不到百分之一,目前死亡人數也只有菲律賓與日本各一人,哪能跟每年流感確診與死亡人數相比?可是各國對其恐懼已不亞於SARS,隔離與防堵成為最佳策略。說是考驗人性,考驗邦誼,其實是求自保的本能。

武漢市長一月廿六日記者會指出,因春節與疫情因素,封城前夕前往其他各省有四百多萬人,是病毒對外傳散第一波;儘管第一波病毒傳散力與速度和各省相似,然而致死率卻高出許多,很可能是因輕忽第一時間及醫護資源不足所致,若未能有效改善,後續仍有大爆發可能。

類似新冠疫情,正發生在郵輪鑽石公主號,從一人感染到確診超過兩百人,或許是船艙空間與空調關係,傳散力與速度更猛。如果日本政府在第一時間將乘客帶上岸進行隔離,或是將船開往天候溫暖有陽光小島上隔離,是否有助於疫情減緩呢?集中或疏散,哪種管理方式對疫情較具正面效果?值得探討,至於致死率則應和醫療資源更有關。

台灣確診人數,至今控制在十八位,或許要感謝陸客減少來台觀光,少了國人感染機會。然而,真正功臣,應該是多年來所建立的醫護與公衛體系,包括被世界評比第一的健保,加上高水準醫護人員。只要避開人多地方,自身做好基本清潔與防護,國人實無恐懼的必要。

然而在新冠疫情傳出之際,照理說,政府應以安定民心為先,教育民眾戴口罩的時機與場合,而不是引發民眾搶購!試想,環境中若存在病毒,人們就有被感染機會,政府即應制止排隊買口罩事情發生;如果環境中不存在病毒,讓大家去排隊還戴著口罩,那叫做浪費,更會造成口罩不足!

新冠疫情因第一時間延遲,付出代價極高,大陸網民為吹哨醫師李文亮犧牲感到憤怒,瘋傳「他為蒼生說過話,去時祖國天未明」。許多餐廳、電影院、遊樂場所已不見往日人潮,在台灣,人多的地方就剩下藥局門口及機場填寫健康聲明表的人龍,不少人「戴口罩是為了去排隊買口罩」,這些荒謬現象,是政府扮演吹哨者,只求反應快,卻不知如何吹哨?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菲國禁台令急轉彎/化解誤會 代表處之功
汪哲仁/研究人員(新北市)/聯合報

菲律賓原公告基於一中政策,對中港及澳實施的「臨時旅行禁令」,包含台灣,造成近五百位台灣人被困在機場,嚴重影響國人權益。杜特蒂總統稱該禁令是基於公衛防疫所需。這種欲蓋彌彰做法,更激起國人憤慨。

杜特蒂上台後,其政治狂人行徑,不僅一改過去長期親美路線,大量引進中國力量,換取更大經濟利益。從菲律賓衛生部所發出公告,開宗明義就提到一個中國政策,更印證其親中路線。

本次菲國政府願收回成命,解除禁令,原因應是菲方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菲駐台代表及部分部會首長,強調我國疫情輕微及防疫有效,經過激烈辯論後,杜特蒂最後只能接受內閣建議,政策轉彎。由此可見,雙方代表處的良好關係與互動,在關鍵時刻能夠協調、溝通,最後化解雙方誤解。

此次兩國防疫紛爭,菲更應明白,台灣是近鄰,雙方在醫療公衛領域上密切合作,才真正有利國民的健康安全,否則台灣在防疫出現破洞,也絕非菲律賓之福!

   
面對新冠病毒 以讀攻毒 以書止輸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聯合報

一、以讀攻「毒」

多年來提倡「讀書不輸」,新冠病毒肆虐,正是「安於短暫隱居,均能渡過疫關」。拿書消失在海邊、山下、平原上,我不找你,你也找不到我。生命鍵盤敲下「暫停」,放下懸念,做個書本上雲遊四海的讀者。

心靜下來,只要有書作伴,就能感受到靠近知識散發的熱量。我們不是一直嚮往《湖濱散記》、《山居歲月》意境嗎?內心自問:自己怎會在都市叢林中停留這麼久?當你重溫古人智慧,你更能體會:黑天鵝帶來的「危」也就是「機」。

當川普以保護主義「讓美國再偉大」爭取選票時,波及國家短期受苦,但懂得應變的,反因此更強壯,加快變更「偉大」,大陸華為5G發展,是因禍得福例子。

中國大陸經過新冠病毒災情後,待封城的武漢等地,生命力再現時,不少人預測,冒出來的而是狀元與文明。

二、書生的「三生」有幸

深居簡出,閱讀沉思,書成最好伴侶,還需要口罩嗎?

利用機會專心讀好書。

一本有吸引力好書,必有你難以拒絕的特質:1、傳播現代知識;2、論點有創意並激發創意;3、故事感人且有啟發性;4、有實用價值;5、提倡人與自然和諧共存;6、記錄人類(及國人)的成就;7、探索人類心靈世界;8、提倡人間長情與大愛。

透過長期閱讀,現代人靠知識與技能:才有好的「生活」。才有尊嚴的「生存」。才有安身立命的「生計」。這成書生的「三生」有幸。

一生「與書共生」,從六歲起讀書到廿八歲畢業教書,與書成命運共同體—認真讀書、教書與寫書;甚至有機會回台參與出版,選書、評書、印書,我成東西方社會快樂讀書人。

三、讀書,做人,做事

貫穿一生的信念,不是財富與權力,而是讀書與教書。因此倡導:

人生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與書結緣那一刻;與書結伴一生,就是「書生」;就是終身知識之旅。

廿一世紀初台灣的競爭力、生命力、凝聚力,面臨嚴酷挑戰。做為知識分子,能想到的還是回歸基本面—好好讀書、做人、做事。 把三者結合,在新冠病毒消失後,變成提升生活品質的新風潮。

因此鼓舞大家一起「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

四、以書止「輸」

眾聲喧嘩中,靜靜聽一下「書」的十項自述與自信。老友王建煊看到後,要我寫下來,掛在他主持的基金會牆上。

1、書是啟蒙的「種子」。2、書是溫柔的「鞭子」。3、書是學習的「階梯」。4、書是沉默的「老師」。5、書是跨越無知的「橋梁」。6、書是治療愚昧的「醫生」。7、書是打開封閉的「大門」。8、書是逃脫貧窮的「捷徑」。9、書是知識的「地圖」。10、書是前進的「思索」。

最大心得:離開書,你就輸。

最後:書是對抗病毒傳播武器。

   
我入世衛 先要成亞洲傳奇
孫健萍/公民正義聯盟總召集人(高/聯合報

新冠肺炎擴散,台灣以抗煞經驗立即啟動防疫機制,目前疫情的控制相對周邊國家、地區更為迅速、有效;與此同時,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卻屢屢受阻。即便國際處境艱難,台灣醫療與公衛的成就仍受舉世矚目,也掀起國際間新一波台灣應否加入世衛論戰,連日相安倍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也公開發言力挺台灣。

在新冠病毒疫情日益嚴峻,即便我國以外交手段積極運作友邦為台灣發聲;但在大陸影響力下,勢難抗衡。除政治運作,台灣做為世界醫衛一分子,亦可透過台灣醫衛形成關鍵影響力,做為世界醫衛領域無法排除台灣的重要基礎。

一、隨著科技發展不斷精進,未來醫療將突破地域限制,台灣應結合醫療與國內科技優勢,率先切入「跨境智慧醫療」領域,吸納國際頂尖醫學人才、團隊合作。醫學與醫療研發、智慧醫療設備、製藥與疫苗研發、生技產業…等,均適合台灣發揮,而自由經濟示範區的醫衛專區可作為這些領域,面向全球一展身手的練武場。

二、推動醫衛外交,是我國展現專業軟實力和爭取國際社會認同的重要管道。我應致力「醫療新南向」政策,協助相對落後國家建立公衛、醫療體系;與各國公衛官員交流,例如:台灣的健保體系、抗煞經驗。

美國學者艾迪森「矽盾」(Silicon Shield)一書,形容台灣的半導體實力,如同中東石油一樣,形成「矽盾」,讓世界科技進程缺少不了台灣。以此觀點來轉念反思:我們不必問世衛組織為我們做了什麼﹖而該問我們為了世界衛生做了什麼?台灣的醫衛關鍵影響力,是否能讓台灣加入世衛組織猶未可知,卻能讓台灣在世界醫衛扎根、耕耘。

好萊塢電影「我是傳奇」,為了解救人類,不顧一切保護消滅病毒的疫苗;過去我們曾締造經濟奇蹟,未來我們透過醫衛努力,相信也可以締造醫衛傳奇!

   
跨國瘟疫野火 世界大規模「減碳」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聯合報

說來諷刺,我們居然得靠一場瘟疫才能大規模「減碳」。代價卻是無辜人命。

世界最大的引擎快速熄火,哀鴻遍野,多少投資者還想從災難中撿便宜,並以樂觀者自許,不知反思這場跨國瘟疫野火,之難以撲滅,正是因世界已悄悄被「經濟統一」,各國界線正迅速消失。

一場瘟疫,也揭露各國體質和心機。瘟疫阻止人類流動,同時也凍結貨物,許多東西暴漲暴跌,才發現對他國依賴有多深。人們享受著大量生產的廉價,慢慢失去自我製造能力。

有人一邊罵不透明,一邊還想從受傷大象身上割取象牙。曾經恨之入骨的友邦,居然成為出力最多的鄰居。而從他那裡獲利不斷的國家,卻翻臉跟關臉書一樣容易。

和熟稔的疏遠了,和陌生的靠近了,因為災難,各國關係重新排列。

瘟疫,和那些隱藏在各大公司、財團的幕後操手脫不了關係。對他們來說,什麼都可變成商品,《土地正義》這支紀錄片裡,忠實記錄「綠能」也可消滅無數小農、毀人家園。

「環保」不啻成政客商人的胭脂。以經濟為名,政客編織各種美麗謊言,去殘害各種生物、破壞自然環境,最後財富集中少數,連百姓也成為繼生物之後,被宰殺對象。

我們拚命破壞環境、殘害生命,發明各種讓人類變得可有可無的科技沾沾自喜,凡事以數據回答。正是這種傲慢,讓瘟疫隨著網路,散布到每個人心中!這種恐懼,沒有口罩可過濾。

前幾天,和曾服務於東南亞公益團體的小農閒聊,問他為何回國?他說:在東南亞,看商人低價取得土地後,放火燒林,再用低薪剝削勞工…劇情和《土地正義》不謀而合,其實這種故事到處都是。

人類如何對待世界,世界定會加倍奉還。貪婪者或許可以躲過水災、火災,卻難敵無色無味的瘟疫;死神面前,人人平等。

到現在,居然只有一位瑞典小女孩覺醒,政客仍不肯正式對地球道歉,並積極補救!世界是「火宅」;地球是巨大的鐵達尼號,船要沉了,許多人還在唱歌跳舞。我們常常忘了,也懶得想起—人類和萬物的榮枯,息息相關。

   
畫中有話/經濟春燕何時來?
林俊良/聯合報

過去,台北信義區百貨商圈,聚集人流與錢流,是經濟櫥窗的重中之重。春節前,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際觀光客與陸客卻步;加上民眾聞疫色變,非必要也減少外出,上街幾乎人人戴口罩,消費意願大降,衝擊觀光餐飲百貨服務業。

微風集團近日開出人力精簡第一槍,期望不是第一張骨牌。惟如何找回國人消費力,經濟春燕何時來,令國人忐忑。

   
補助有排序 紓困更完善
吳怡彥/東南科大觀光系副教授(新/聯合報

忽然間,城市寂靜起來。通常年節時期的台北城,本來就因大批常住人口南返相對空蕩。但過完年,百工齊啟的時節,隨著新冠病毒確診案例增加,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大家開始足不出戶。出門常只為排隊等口罩的網路笑話,或許也相當程度地反映真實。

常住人口減少,在城市內部移動,自然減損消費力;但城市本身人口的基本消費仍在,更大的消費缺口來自觀光人口。所謂的觀光產業,依賴的產業鏈,都以交通為始,因為「移動」而產生消費地域移轉,移轉數額常不是等量,而是倍率增加,因為移動衍生更多食衣住育樂購等消費。當大家不移動固著於居住地,擴增的消費就消失了,連帶影響的經濟層面,不可謂不大。

也因之,政府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出新一波紓困方案,匡列特別預算超過新台幣六百億元,紓困對象包含內需型產業(餐飲、零售、商場商圈、夜市、傳統市場、會展業等)、農業、觀光及運輸業等,後續包含勞動部門、文化部門(電影娛樂業、藝文展演等)、製造業等。並秉持雨露均霑、立竿見影、固本強身、加速公建四大元。

面對重大衝擊變數,政府提出紓困因應方案,實有其必要,而借鏡SARS經驗,了解受衝擊產業,依序為餐飲、零售、觀光、運輸、製造業等,也顯示政府投入相當心力,以為政策擬定基石,需予肯定。藉由此次紓困方案,調整公共建設時程,提出的固本強身、加速公建也有其理。但仍需提醒及了解衝擊產業排序,當有補助的優先次序,而非雨露均霑,方能確實救急,見立竿見影之效。

所謂紓困產業,不應雨露均霑,不僅指產業類項,也在紓困地域。城市因常住人口眾多,原本外來人口消費總額比例,仍遠低於常住人口,而觀光旅次更較城市常住人口數低。城市本身的常住人口與通勤旅次,仍能支撐基本經濟運作;但依賴觀光的小鎮小鄉就不然了,當觀光旅次無法進來,這些年來催生的地方創生政策,必然受波及。再者,因為恐懼而駐足不前的旅次,仍需有相關的安心配套。

調整補助產業類項與地域,提供更正確的抗疫知識,並建構讓人安心的移動通路,當能讓此次的紓困政策,更完善。

   
連署入世衛本末倒置 凸顯政客愚民私心
石文傑/退休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面對新冠肺炎威脅,五位前後任衛生署長、衛福部長召開記者會,號召五百萬人連署挺台灣加入WHO,讓國際社會聽到台灣人民的需求。有人說台灣加入對世衛會有貢獻、有的說這不是政治問題,而是衛生與健康問題、有的要求台灣有尊嚴、有意義,與世界各國一樣平等入會,還說拒絕台灣是中國和世界的損失。

這些訴求令人動容,也深表贊同。問題在世衛組織是聯合國附屬機構,就像教科文組織(UNESCO) 、人權委員會,必需是聯合國成員,才能入會。捨入聯一途想彎道入世衛,既不合程序,也似本末倒置。

就像不參加聯考及會考,試問如何進名校?父母再多金和社經地位再高,相信也沒有學校敢接受?

至於呼籲五百萬人民連署「挺台灣加入WHO」的民粹作法,恐更無濟於事。當年不也是有發起「一人一信致函聯合國,要求讓台灣入會」,結果如何?只凸顯政客愚弄國人的私心。這些道理相信國民黨籍前署長都應心知肚明,何以還要配合當啦啦隊?

   
聯合筆記/「鑽石公主」難題 全球課題
蔡佩芳/聯合報

日本政府處理鑽石公主號飽受批評。持平而論,日本對鑽石公主號原沒有義務,卻如同飛機事故,成天外飛來責任。

任何國家突然要接納三千七百人隔離觀察、治療,成員半數來自五十個不同國家,都是難題。日本感染症與環境感染學會登船調查,十三日發表報告指,依防疫手冊採取預防感染措施,但人員來自各國,溝通說明困難。這例一出,更讓各國紛拒郵輪靠岸。

日本有本土疫情、還有專機撤僑要應對,不可能將防疫資源傾注於鑽石公主號上。日本單日只能負荷三百個檢體分析,一個檢體成本一萬日圓,全用於船上檢疫,最少也需要十三天,近四千萬日圓。日本政府為此徵召民間實驗室,希望將檢疫能量擴大至一日一千件。

日本本周完成第五批專機撤僑後,將暫停撤僑,除待撤人數下降外,返日後安置地點也待安排。千葉三日月飯店因接納第一批撤僑專機民眾,形象大損,影響其他單位的意願;近日確診案例後送山梨、長野治療,顯示收容能量有限,首都圈已無法負荷。

日本安置避難民眾準則重視公平性,若物資不足,為免糾紛甚至寧可留中不發,或許是船上人員上陸決策遲緩原因。

即使開放各國接回國人,如何護送、從哪離開,全程不能有防疫破口。南韓中央日報十一日報導,南韓政府表態,沒有計畫接回船上十四名韓人,報導更提到,至今沒有一國提出具體計畫。船上有逾四百名美國人,美方原有意走海路,從駐日美軍基地載離,協調後也放棄。

讓日本最難堪的恐是,招外界批評措施都源於世衛規定。日本採船上隔離,獲世衛專家支持;對中國人赴日禁令幅度小,固有政經考慮,也是照WHO對疫情認定。檢疫官遭傳染,戴口罩、手套,卻沒穿防護衣、護目鏡,輿論質疑輕忽,厚生省解釋,防疫配備依WHO方針。

「檢疫」原是拉丁字quadraginta,意思「四十」,中世紀鼠疫流行時期,若懷疑船上貨物或旅客帶有致病原,會要求船隻在外海停泊四十天,確認安全才放行,以防止旅客或貨物將傳染病帶入境內,顯示運輸、旅行帶來傳染病問題多麼棘手。郵輪群聚感染沒前例,眼下日本單獨面對鑽石公主號難題,但所有苛責,其實是全球課題。

   
菲國禁台令急轉彎/為國為民 濃濃政治味
陶以哲/高中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菲律賓為防止疫情擴散,十日突將台灣列為旅行禁令國家;我強烈抗議,菲總統杜特蒂還特別表達,並非政治考量,而是為了杜絕疫情延燒自家人民。最新發展,菲方昨內閣會議後又收回禁令,取消對台灣的旅行禁令。

菲方先前態度當然讓國人不滿,疫情發燒,許多區域/全球經濟如再低迷下去,也會送進加護病房。各國在自保與種種權衡上,勢難盡如人意;菲台長期以來為彼此重要市場,打壞彼此關係,對兩邊都不是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當菲國對台如此,我們可曾進一步深思,類似禁制令給當事國的感受? 未來疫情穩定後,國與國間(如兩岸政府)看來更難破冰。當衛福部長陳時中喊,「國籍選擇自己擔」時,是不是隱含意識形態與政治性考量?

確實,因諸多主客觀因素,我們無法雪中送炭,但我們的官員至少在語言表達時,可以展現適當溫度,對外人展現出我們的文化水平;對抗病毒無情,有賴非常手段,但別忘了過程中,作為人的美好良善特質。

當各國皆以自身人民健康與生命安全,為最大依歸的此時,如先前菲律賓決策對我拒絕入境,許多國人群起抗議憤怒,卻沒有反思,近日我們對他國所做的,其實跟過去幾天菲國對我們做的沒兩樣。

即便政府大聲疾呼,一切是為國為民,無關政治,但我仍持續嗅到濃濃的政治味。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