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實名制2.0版3月12日上路,民眾可透過健保卡、自然人憑證登入,或由手機的健保快易通行動App認證預購,初估每七天可提供700萬片、約233萬人份的網路預購量。原有的實體藥局通路仍然維持原有的販售量(每家每日600片),仍為主要配發管道。網購方案的目的,是要解決實名制自2月6日上路以來,許多上班(學)族群沒時間去買,以及衍生的「逆選擇」問題。因為上班(學)族主要依賴大眾運輸工具,或在上班(學)場所聚集,是群聚感染的高風險族群,顯然藥局白天配售對於愈需要口罩的人愈不利。原本可宅在家裡的家管或退休族,卻需為上班(學)的子女領取口罩而外出排隊、戴口罩、領口罩,變成最不需要口罩的族群反而必須消耗口罩,又增加感染的風險。
因此,實名制2.0立意良善,但流程設計確有複雜、不確定性高、時間拉得太長等缺失。例如若無自然人憑證和讀卡機,就要用手機App去買,年長者只好知難而退;若預購人數超過預定人數,將於首周登記截止日隔天公開抽籤,年輕人可能忙了半天仍買不到;用健保App下訂成功,只能用ATM轉帳匯錢,多了一道手續,最後仍須到超商領取,「網購口罩」竟然需要長達三段的手續,遠不如目前任何網路購物的下訂、付款一次搞定及貨送到家等優點。
何況,民眾到藥局領取口罩每片5元已含運費,到超商領取卻需要另外支付7元運費,並不合理。此外,超商又要和藥局充當配發口罩的志工,也將不堪負荷。由此可見,實名制2.0只增加上班(學)族買到口罩的機會而已,仍無法完全解決「口罩之亂」。也難怪實施以來,首波僅118萬人(不及預期的一半)完成預購登記,扣除未及時付款者,實際領取的人數更少。
實名制2.0無法完全解決「口罩之亂」的主因,在於即使前端用「網路」,但最終仍要民眾上「馬路」,用「零售」方式排隊領購,此種「以人就物」是最浪費人力物力的落伍方式,就像目前儘管政府高官不斷說衛生紙、食品供應充分,但只要疫情沒有緩歇的跡象,民眾仍然會因恐慌而擠往賣場搶購,也難怪排隊領口罩的人龍近日仍然處處可見。
若能改為「以物就人」的「批發」方式,其實不用網路就可輕易解決問題。因此,建議衛福部趕快利用大數據,將口罩批發至健保的「投保單位」(可稱為實名制3.0),可以低成本、迅速、方便地直接送到民眾手上。第一類保險對象包括勞、公、教、雇主、自營業主、自行執業專技人員等,加上眷屬(多為學生),且很容易用大數據以公司行號、機關、學校等地址,以快遞、郵寄等批發方式送達,其他各類民眾則可至農、漁會,軍營、鄉(鎮、市、區)公所領取,或是由村里鄰長發送,繳費、領取都在投保單位完成,也無須拖累藥局、超商等民間業者,優點遠勝2.0。
此外,口罩仍有巨額的「產而不發」的閒置或囤積黑數,政府可能至今都搞不清楚。2月6日起日產量320萬片,日配量以6,600家藥局每日配發200片計算僅132萬片,日閒置190萬片;之後產量陸續增加,至3月2日時日產已達640萬片,日閒置380萬片。實名制從實施起至3月4日止,初估首月累計閒置量即達1億片。
產能每日達820萬片後,3月5日起改為每七天領三片,日閒置達240萬片。3月9日日產能達1,000萬片,本周甚至可能衝上1,200萬片,則閒置量以每日600萬至800萬片的速度累積。即使實名制本周雖可發放一定數量,但不影響總配發量,初估政府囤積的口罩數量至本周止即超過2億片。
隨著疫情仍然吃緊,民眾對口罩的需求有增無減,建議政府改採投保單位的實名制3.0版,並增加配發民眾的數量,有效去化巨量的閒置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