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國內外財經重要議題及影響力人物的經營思維?快跟著【遠見電子報】一起掌握知識與延伸全球視野!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4/13 第471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酷碰券一點也不酷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的「國安陳時中」在哪裡?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稅費減免 與民共度難關
民意論壇 防疫不能分階段 須滴水不漏
職棒人形立牌 創意破表吸睛
新北關閉圖書館 更多人往台北
居家隔離 何以台灣能美國不能?
我看陸生 夾縫中隱忍 拚勁十足
停止陸生赴台 兩岸正在倒轉歷史
用抗體測試 助辨復陽困擾
聯合筆記/拿譚德塞出氣,搞錯方向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酷碰券一點也不酷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儘管許多立委都呼籲紓困刺激消費應該「發現金」,政府卻堅持要發「酷碰券」。經濟部長沈榮津說,發現金會變成「存款」,酷碰券則會帶來「四倍效果」。但是,這麼美好的想像不太可能會發生,對窮人也很不公平。

大家不妨來算算,沈榮津的「四倍效果」是怎麼產生的?政府的酷碰券設計是給七十五%的折扣,你花四千元,政府發給你一千元回饋金,但未必能現場折抵,也可能是隔月才入帳。亦即,你要賺這一千元,得先掏出四千元才行;對口袋空空的人而言,恐怕很難有這個餘裕。

這一關已經很難過,但還有比這個更嚴苛的障礙。酷碰券只接受台灣Pay、LINE Pay、敬老悠遊卡等幾種經實名認證的行動支付工具,並不包括一般信用卡。如果沒有上述支付工具,你享受酷碰券的資格就報銷了;如果你的店不收這些,你賺酷碰券的機會也報銷了。

此外,酷碰券每月回饋金最多不過區區一千元,就算你很想努力「酷碰報國」,連門都沒有。如此一來,「酷碰券」還酷什麼酷呢?不僅如此,酷碰券還對消費場所限制多多,像電商平台、外送業或超市量販店都被認為已經在疫情期間發了橫財,因此均被排除在外。至此,就算你有滿腔消費衝動,恐怕也不知道要到哪裡發洩才好。

香港是對十八歲以上公民發三.九萬元,新加坡是廿歲以上一.二六萬元,美國是三.六萬。台灣則發冷冷的酷碰券,每月一千元。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的「國安陳時中」在哪裡?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總統五二○連任就職將屆,但官場人心浮動,許多人為了保官護位上演各種政治表態秀,讓人嘆為觀止。行政院最近發表一紙對ZOOM視訊會議軟體的禁令,就讓各部會出盡洋相,各級學校更是雞飛狗跳。與此同時,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抨擊台灣對他的歧視言論,調查局則急著表功,指抓到大陸網軍「代台灣人道歉」,並稱查無台灣人攻擊譚德塞的歧視言論,都演過頭了。

ZOOM究竟潛在多少資安威脅,自可討論。但諷刺的是,國防部在接到行政院禁令後,方才停止使用;內政部則在準備視訊會議時,才發現自己用的都是這套軟體;司法院則已用了三年,經立委質疑才承諾更換。若ZOOM真有資安危機,對國防、警政、內政威脅最大;何況,國防部還有職司網路作戰的「資通電軍」,身負資安責任。資通電軍前年成立時,蔡總統還以「網路攻防為核心」期許,但國防、內政兩部卻毫無資安戒備,何其荒唐。這究竟是台灣資安防備太差,或者是政院的禁令言過其實,政治考量凌駕了資安考量?

最可笑的,則是教育部。為因應防疫停課遠距教學,教育部正大力推廣ZOOM的應用,許多學校師生都以這套軟體「超前部署」,教育部卻事後諸葛地全面禁止,搞得校園人仰馬翻。教授們質疑:教育到底有什麼資安問題?教育部拗了半天才說是「學校師生個資問題」;這個答案,根本牛頭不對馬嘴。更何況,其他軟體也有遭駭之虞,教育部並不關心,它在意的只是政治正確。當然,教育部政治掛帥從來不是新聞,兩年前的「卡管案」賠掉三個教育部長,第一個折損的就是潘文忠;但他一年不到就重回教育部,也證明政治正確是有「後謝」的。

當時另一個卡管「傑出部會」,正是法務部,如今表現依然亮眼。部長蔡清祥和調查局長呂文忠兩度向蔡總統請命,要把資訊戰納入國安體系,在調查局創設資安工作站,把假訊息防制中心改組成調查局的「第四軍」。四月六日剛建置上線,首戰第一功就是抓到「代台灣人向譚德塞道歉」的大陸網軍,連忙敲鑼打鼓大肆宣揚。但記者會前「大陸網軍攻擊譚德塞,讓台灣代受過」的訊息已傳遍網路,證明調查局真假訊息的反攻,果然犀利。

問題是,調查局的政治正確有助宣揚政績,卻無助釐清真相,也未必有助反制大陸的網軍,更不如台灣網軍出征直接惹惱譚德塞有表現。對斑斑可考的台灣網軍攻擊,調查局稱查無實據;卻對言論自由,常借打假訊息濫用權力,滋生諸如選舉期間台大教授遭約談事件。曾在調查局長任內草擬《國家保防工作法》被批「人二復辟」的蔡清祥,如此熱中於網路保防,如何讓人相信不變成「網路人二復辟」。

另一個問題是,當許多調查官抱怨「經營社區不如經營網路」,緝毒、肅貪、經濟犯罪等工作遠不如網路犯罪與假訊息調查受重視,顯然已本末倒置。尤其,調查局擾民的案子往往只能以《社維法》追究,又常遭法院打回票,基層調查員和警員抱怨不少,但高官們卻聽不見。可悲的是,這卻是政府資安工作的主要內容。至於國防部的「第四軍」又在做什麼?看到調查局如此「勇猛」,國防部作何感想?

部會首長急於向中樞的「反中」大旗靠攏,其心情不難理解。但是閣員不問民生疾苦、不顧政務實情,卻一味忙著追逐「政治正確」,如何能得到人民掌聲?部署再多的網軍助陣造勢,並不能成就一個大有為政府;何況,許多為政府搖旗吶喊的網軍,正是最近日本NHK認證的假訊息源頭,調查局的新四軍查不查?打紅打藍不打綠,不問技術不重專業的政府資安政策,真能守得住國家安全?蔡政府的「國安陳時中」在哪裡?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稅費減免 與民共度難關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財政部提出諸多稅費緩繳、展延措施。首先是2月即針對受疫情影響,無法於法定期間內完成申報或繳納的納稅義務人,包括所得稅申報展延至6月底;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展延30日;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展延半個月,牌照稅、房屋稅延至6月。

隨著疫情轉趨嚴峻,財政部繼而針對紓困期間內受影響不能於規定期間內一次繳清上述稅捐之本稅及利息、滯報金、怠報金及罰鍰等,可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延期最長以一年為限,分期最長36期。此外,108年度綜所稅第一批退稅案件提前一個月完成;促參案的租金或權利金可以辦理土地租金、權利金分期、緩繳或減免;國有非公用不動產合法使用人,得申請展延繳納期限至12月底,期間免計收違約金及遲延利息。

財政部及時提出上述空前大規模的稅費緩繳措施,值得肯定。受疫情衝擊的企業,獲得延緩繳納稅費,多了喘息空間,可免稅費成為壓垮企業或個人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對政府來說,這些措施可謂「惠而不費」,政府其實並沒有減少收入,損失的頂多只是紓困期間的利息而已,尤其在央行降息2碼之後,政府的利息損失更是微不足道。再說稅費緩繳並非減或免,仍要收回,稅捐稽徵法第6條給予稅捐債務極高的優先順序,超過普通債權,而且還有許多租稅保全的手段。

但是僅僅延緩稅費繳納,許多企業和民眾仍認為有所不足,還不如提供一些減免更符合民眾的迫切需求。財政部則認為,已經對機關、企業等給付其員工防疫隔離假或請假期間之薪資,得就給付薪資加倍減除;發給個人之防疫補償或其他紓困的現金給予可免所得稅。營利事業因疫情影響如造成虧損,可於以後十年內扣除。各地方稅稽徵機關可就觀光飯店或旅館因疫情衝擊未使用樓層部分,改按非營業用稅率2%課房屋稅等。如果再擴大其他租稅減免還需要修法,可能緩不濟急。

財政部的說法有待商榷。首先,政府徵收稅費,其實和納稅人是一種「同甘共苦」的關係,經濟成長時期,政府分享民間部門的果實,稅收增加,但若遭遇天災、事變,受影響的是全民,則針對全民的租稅減免就有共同承擔的意義。

以企業虧損可以往後十年互抵而言,並非新增的措施,且必須為公司組織,使用藍色申報書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者才能適用。我們建議財政部擴大適用至所有企業,今年如有虧損,可給予向前扣除,以免有些企業可能撐不過疫情而倒閉致無法往後適用。至於發給個人之防疫補償或其他紓困的現金給予可免所得稅,本來就是用於救急紓困,於情也不好對受疫情衝擊的民眾課稅。

其次,財政部表示租稅減免需要透過修法,對未來年度才能適用,可能緩不濟急,此說法也有待商榷。就像員工防疫隔離假之薪資得加倍減除,是在訂定紓困條例時納入,財政部當然也可以在修訂紓困條例時一併納入,而且對納稅人有利的,也可追溯適用,修法程序並不困難。

最後,由於行政院的紓困條例兼有振興經濟的前瞻概念,央行的金融政策也已到了極限,財政部不妨考慮趁此機會,將稅費緩徵措施擴大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也就是將對象擴張為全民,給予稅費的減免。例如,個人所得稅可針對適用稅率在30%以下之納稅戶,給予1萬元的稅額扣抵,等於有排富效果的現金發放;營所稅可彈性調降稅率幾個百分點,讓企業維持股利發放或轉投資,透過增加民眾和企業的可支配所得,發揮乘數效果,不但度過疫情,且可刺激經濟成長。

   
民意論壇
防疫不能分階段 須滴水不漏
葉慶年/醫(台中市)/聯合報

這次疫情,真的是辛苦了衛福部陳部長,有很多很好的作為防止疫情的傳播,例如:口罩的管控分發、健保卡管控回國人員、防疫計程車、隔離旅館等,但有些地方還有討論改善的空間。

當疫情可能流行,回國人員應一律隔離,不能有一個本土病例產生。有本土病例,就會造成人心惶惶,經濟嚴重損失,甚至停班、停課。當然回國立刻隔離會造成少數人的不方便,但會保障多數人安全,及工作保障。像這次採用階段防疫,非常辛苦和努力,但無法百分百防堵。

回國人員,從下飛機開始就要有完整規畫,包括要如何有效的隔離和完善的照顧,且當隔離人員違規時,要能在最短時間知道及防止。

對隔離人員沒有正當理由違規,應該修法用刑法處罰,且在隔離兩星期後立刻執行,這樣才有嚇阻作用。否則一個違規就可能會造成疫情擴散,國家經濟損失、人民的生活不便、失業,甚至死亡,所以不能只是罰款了事。

台灣是海島,且是口罩大國,在防疫上得天獨厚,希望下次再有疫情時,台灣仍是世外桃源。

   
職棒人形立牌 創意破表吸睛
李金城/退休教師(苗縣三義)/聯合報

新冠疫情延燒中,看到聯合報頭版職棒開打,人形立牌的「假觀眾」熱烈捧場的彩照,不禁令人莞爾,充滿趣味,沖淡了不少嚴峻氣氛。

全世界各項運動競賽,因疫情關係,幾乎停擺,唯獨中華職棒「大姑娘坐轎頭一回」,率先開打。在樂天猿隊行政團隊突發妙想的創意中,觀眾席上出現了人形立牌、假人及各項形形色色看板,雖因雨停賽,卻也引來上百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

中華職棒獨領風騷,啟動戰火,有雙重意義,其一:疫情蔓延的苦悶中,溫暖了全球許多運動與棒球迷。

其二:昭告世人,台灣不只是防疫的模範生,在零觀眾的競技場上,人形立牌的參與,雖苦中作樂,卻也創意十足,定能獲得全球人的按「讚」。

   
新北關閉圖書館 更多人往台北
陳安琪/上班族(新北市)/聯合報

新北市為實行防疫部署,自三月廿日起關閉全市運動中心、活動中心、博物館,及一百多個圖書館等封閉型場館迄今。

根據官方營運統計手冊,圖書館每年全市入館人次將近二千萬人,等於每關閉一個月,就有一六○萬以上人次受到影響,這還是只算圖書館的數字。

而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肺炎病例依地理分布,十二日台北市病例數一一一人,新北市八十六人。加上新北市的人口及土地面積是台北市的幾倍,整體看來,新北市的疫情應該比台北市緩和許多,是否有必要採取影響百萬人的嚴格防疫政策呢?

圖書館對許多青年學子來說,不只休閒地點,而是關乎成績甚至能不能順利畢業的重要場所,不太可能一整個月甚至數月都不做功課不寫論文。位於新北市境內的國立、公營圖書館、閱覽中心,雖非新北市立,也須一併配合防疫閉館。這其中有些書籍資料原本就不能外借,只限館內閱覽,閉館後是完全看不到的。

犬子日前課業需要一份資料,反而必須老遠跑到外縣市才能借閱。據他跟同學們觀察,鄰近縣市的圖書館人數因此暴增,原本可以分散在新北市一百多個圖書館的人數,因為閉館而集中前往台北市,造成新北往台北的人流更多,密度更擠,反而增加群聚感染的危險。

目前新北市疫情尚稱平穩,也未傳出在圖書館感染的病例。建議政府採取例如進館量體溫、戴口罩,拉開座位間距,在座位中間加隔板或塑膠布隔離等措施,同樣能達成防疫效果。期盼新北市轄區內的圖書館都能早日恢復開放,以嘉惠莘莘學子。

   
居家隔離 何以台灣能美國不能?
楊永年/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美國/聯合報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增溫,特別是美國確診與死亡案例不斷攀高。從聯邦政府、州政府到地方政府,都絞盡腦汁希望制訂有效的防疫政策。例如,美國已有諸多州都積極推動與執行居家禁足令,這和台灣的「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存在異同,都是重要的防疫政策。然而,美國防疫政策成效似乎不如台灣;不禁讓人質疑,何以對比民主國家的美國與台灣,台灣能而美國不能?這問題可以從以下四點差異獲得解答:

重點不同:美國所謂的居家禁足令是全面的(對所有民眾)要求或規定;而台灣所針對的是有疑慮的少數,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國際旅遊疫情嚴重國家入境民眾(居家檢疫),因為境外移入的確診個案較多;第二類是和確診案例有過接觸之民眾(居家隔離)。第三類是確診個案,但是確診個案多在政府指定處所隔離,不在居家隔離範圍 。

限制內涵不同:台灣居家隔離與檢疫者均不能離開家門一步,否則即會遭重罰;例如一位男子檢疫期間外出夜店狂歡,遭罰一百萬;一位檢疫中的留學生外出午餐,遭罰十萬。但美國的居家禁足令,基本上可以外出至超市購物、加油、買藥等。而且,美國有多個州已宣布並實施緊急狀態,要求「非必要」的商店(指非前述日常生活所需的店家),均必須歇業;餐廳只能外帶不能內食。

監控方式不同:台灣監控居家檢疫與隔離者,主要透過手機定位,以及鄰里通報;而且已有數個違反居家隔離與檢疫民眾遭查獲,並裁罰高額金錢。特別是,台灣要求必須隨時攜帶手機,且不能關機;而且鄰里民眾防疫的警覺性很高。至於美國是以警察巡邏方式,進行突檢與詢問。

解決民生問題的方式不同:在台灣居家檢疫與隔離者,日常所需的飲食與相關用品,必須仰賴親朋好友購買並送至家門;或必須透過外送平台送至家門口;政府會安排委外清潔公司,到居家隔離與檢疫家門收取垃圾。美國基本上則仍由當事人自理,或自行前往超市或藥店購物。而當美國超市員工傳出確診案例,直接或間接造成居家禁令的民眾存在感染風險。

台灣的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的定義,比起美國居家禁令要嚴格很多;或許也是美國應該重新定義居家隔離的時候到了。特別英國首相強生因確診病情惡化送醫,病情穩定後,強生強烈建議民眾居家不要趴趴走。網路亦流傳許多美加醫護人員高聲疾呼,希望民眾安分在家裡不要外出,以減少感染並降低醫護人員負擔。

顯然,居家檢疫仍是各國重要防疫政策,但如何發揮應有的防疫成效,可能得進一步檢視。

   
我看陸生 夾縫中隱忍 拚勁十足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新冠疫情導致兩岸文教交流暫時中斷。大陸教育部更於九日宣布:將暫停二○二○年大陸各地與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台升學就讀等事項。消息傳來,社會譁然。

然而根據筆者長期對來台陸生的研究顯示,兩岸大學生的交流,儘管台灣對陸生仍有三限六不政策,但近八、九年來陸生來台學習與台灣學生長期接觸後,不但能夠化解原先的隔閡,共同在課業上合作,也能結為朋友關係。雖然停留時間的長短會影響陸生對台的喜好程度,但基本上仍然對於台灣的教育環境與人民友善程度,持正面看法。這也表示陸生持續來台對於兩岸關係中的必要性。

從一九九六年筆者接待大陸人士來台研究開始,這廿多年來面對無數的大陸師生。從交流過程中,看到大陸人士從最初經濟拮据,視來台為千載難逢機會,到後來大陸經濟起飛,九○年代後出生的獨生子女們,在生活條件全面改善後,不少陸生自幼即跟隨父母遊走天下,最後願意選擇來台,多半是替父母圓夢,或從小受台灣的流行文化所影響,對寶島充滿好感而來。其中,更不乏來自北大、清華、復旦等九八五知名大學聰明絕頂的學生。

只是同樣是對岸父母的寶貝兒女,來到台灣後受到三限六不政策的差別對待,無法跟其他國際生與僑生一視同仁;無法透過努力取得的優異成績,來爭取獎學金或擔任助教與研究助理等公平競爭。甚至在課堂中還會遇到一些對他們的酸言酸語,問他們家鄉是否有高樓大廈、地鐵等現代化建設?即使如此,這些陸生也會遭遇大陸網路鄉民怒斥叛徒的無情批判。而這些陸生在兩岸夾縫中只有隱忍與小心以對。

這些年來,筆者有幸得天下(大陸)英才而教之,無論從課堂中師生的互動,研究過程中不計算酬勞的志願協助,這一群認真盡責的陸生,在校園中穿梭在課堂、圖書館與各種學術會議,他們像海綿般吸取新知,且提出各種好的問題。從未聽過他們因為課業繁重,而希望老師取消考試,或減輕作業分量的聲音。交辦給他們的事情,都能快速的完成,甚至能夠從大陸局內人的角度,提出台灣大陸事務與研究不足之建議。

這群聰明又具有社會敏感度的年輕人,似乎比台灣人更能吃苦,更尊重教師的專業。尤其在撰寫論文過程,那種打拚的幹勁,的確讓人動容。許多陸生很喜歡台灣的生活步調,濃厚的人情味與文化感。哪怕假日出遊,也願意理解台灣的風土民情,與兩岸不同的社會體制。許多人返鄉後,還希望回來自由行,覺得台灣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這群知台的年輕世代,他們所扮演的不只是校園中的刺激力量,更可以提醒我們的大學,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希望疫情過後,還能看到陸生穿梭在各大校園中的身影。

   
停止陸生赴台 兩岸正在倒轉歷史
章程/浙江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首/聯合報

四月九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一紙通令,以新冠肺炎管控之名暫停了試行九年的陸生赴台就讀政策。在此之前,陸客團、自由行的試行政策均已以不同原因被相繼暫停。

兩岸分離近六十年後的短暫解凍,未想到在一年之間就再一次全面冰封。

歷史會記下這一年,二○二○年,這是兩岸分離的第七十一年,歷史震盪腳步,權力撥轉眾生。

也是在這個時候,兩岸的民眾才恍然知曉,原來這一切的榮景都是「試行」,原來這一切的權利只是恩賜。原來在兩岸中國追逐各自正義的道路上,生民之利不過是政治家賭大小的籌碼,賭到興頭上可以大施其利,賭輸了掀桌子時,只聽得到莊閒兩家的叫罵,沒有人會去管籌碼是不是撒了一地。

青史有鑒,兩岸的政治家是如何在追求各自歷史定位的光榮理想下,互不退讓地互擲籌碼,以致終於到了不得不掀翻桌子的地步,將來自有史家的刀筆來刻寫。但這其中無可挽回也最讓人惋惜的,是兩岸用半世紀的隔絕,耗盡骨肉分離、兄弟鬩牆的代價,好不容易才讓曾經對立的一代人能夠痛定思痛,拋卻意識形態的隔閡,重回到對人的同情,卻隨著上一代人的漸次凋零,未嘗戰痛的新世代終究沒能夠擔得起反思的重量。兩岸各自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承平時代中的多數人都堅信於各自體制,在海峽之間豎起了新的高牆。兩岸政治家們於是各自牽引著牆內的承平世代,在轉眼之間就輕輕然晃過了一代人的傷痛,從對立重又走向對抗,再踏入這傷痛的循環。

可憐二十世紀兩場熱戰一場冷戰,數千萬人的累累白骨,到頭來換取的就是兩岸中國人的這點記性。這一切的因果,彷彿都在完整地印證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憂愁——我唯一擔心的事情,就是我們今日所有的生活,能否配得上昨日所受的苦難。

在兩岸重回冰封、歷史倒轉的一刻後,全力抗疫之餘的大陸仍不忘高喊民族復興,台灣也還在堅持自由民主,耳畔似曾相識的隔空喊話間,在前頭等著兩岸中國人的,會是復興嗎?還是復難?

   
用抗體測試 助辨復陽困擾
胡萬炯/醫(新北市)/聯合報

最近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大流行,造成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中國大陸湖北武漢等地最近終於解封,宣布對新冠肺炎得到控制。在韓國方面,雖然疫情和緩下來,但卻出現九十一例患者感染痊癒後又復陽的現象。

由於核酸檢測是在檢測人體內是否有病毒核酸存在,若病人痊癒後體內殘留死病毒,仍有可能造成核酸測驗陽性。因此即使病人痊癒,再次的核酸檢驗陽性將會對判斷新冠肺炎是否重新感染、病毒感染再活化或只是殘留的死病毒干擾,造成判斷的困擾。

另外,我國有一案例住在負壓隔離病房兩個月,仍然可檢驗出病毒RNA,而造成是否應對他解除隔離的困擾,不知道他是否仍持續感染或只是體內殘存死病毒的干擾。

筆者建議,可輔助用目前研發出來的新冠肺炎病毒IgM/IgG抗體測試來協助臨床判斷這種復陽造成的困擾。世界知名病毒及免疫學家何大一教授說,核酸測試與抗體測試同等重要。因為人體在感染病毒的急性階段會出現IgM抗體陽性,因此針對新冠肺炎的特異性IgM抗體陽性,可說明病患正處於初次急性感染、再次得到新冠病毒感染,或是新冠病毒在體內的再次活化。

如果病患痊癒後產生新冠病毒核酸檢驗復陽的情況,加做IgM抗體測試,若呈陽性就可以判斷此病患仍有新冠病毒急性感染,而去除是體內殘留新冠肺炎死病毒的可能性。另外,再加做新冠肺炎的特異性IgG抗體,IgG抗體是體內後期感染出現的抗體,因此病人若已經痊癒或者是曾經感染過新冠肺炎病毒,就會產生新冠肺炎的特異性IgG抗體的陽性。

當初一位計程車司機的新冠肺炎患者接觸一位浙江台商,浙江台商可能是感染源但是他的核酸檢驗是陰性,後來也是實驗室加做新冠肺炎的特異性IgG抗體陽性,才協助判斷說這位浙江台商的確有感染過新冠肺炎,因此新冠肺炎病毒抗體測試也對我們的疫情調查大有幫助。核酸測試與抗體測試同等重要,筆者建議用新冠肺炎病毒IgM/IgG抗體測試,來協助判斷病毒檢測復陽造成的困擾。

   
聯合筆記/拿譚德塞出氣,搞錯方向
陳言喬/聯合報

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大概沒多少人知道譚德塞是誰。

世衛組織祕書長譚德塞出身貧弱的衣索比亞,他本人學識不錯,拿到英國的醫學與公共衛生碩士與博士學位,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場疫情竟然牽扯到複雜的政治問題,從病毒的命名到歐美疫情大爆發,世衛組織捲入中美之間角力,波及到香港政府表態一中原則,還與台灣上下發生口水戰。

台灣已連續三年無法參加世衛組織最高權力機構的世界衛生大會。今年全球爆發嚴重疫情,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等多國政要砲轟世衛組織防疫不力,台灣上自副總統、外交部長,下至各網民也跟著對世衛祕書長譚德塞開罵,同仇敵愾惡語盡出。

台灣對世衛的新仇舊恨,無非是劍指今年五月的年度世界衛生大會,告訴世界,全球疫情嚴峻,台灣防疫有成,不應缺席、不應被世衛遺棄。

譚德塞過去三年沒發世衛大會邀請函給台灣,被網友痛批傾中舔共。起底譚德塞,不論於公於私,他對中國是較有好感的。於公部分,中國大手筆捐款二千萬美元給世衛組織,讓其好做事。於私部分,譚德塞的母國衣索比亞近年獲得中國大量經援,衣索比亞的出海鐵路通道(亞吉鐵路),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輕軌,都是譚德塞擔任衣國四年外交部長期間與中國溝通並興建的。

但譚德塞再怎麼傾中也比不上前任中國籍的陳馮富珍,而陳卻是連續八年發邀請函給台灣,讓台灣可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衛大會的極度傾中者。

所以,能不能發世衛大會的邀請函給台灣,不在譚德塞也不在陳馮富珍,關鍵還在國際現實與兩岸關係、在北京態度,台灣網友若把惡氣怪在譚德塞頭上,恐怕是搞錯方向。

大陸已多次明確表示,如台灣承認九二共識或公開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大陸會同意台灣以「中華台北」或其他適當名義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馬政府承認九二共識得以出席世衛大會,但也有人罵馬政府是「犧牲主權」才換來出席機會。姑且不論這觀點對不對,今年形勢有變,美國三月底通過「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台北法案)強調,美國會利用影響力或其他工具,支持台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並在其他適當組織中取得觀察員身分。

世界衛生大會即將召開年會,有了美國「台北法案」強力支持,且世衛正逢焦頭爛額,正可驗證「台北法案」的功力,觀察台灣如何不以「犧牲主權」的方式重返世衛大會。

或者,美國宣稱要抵制世衛組織,若帶頭另行創建新的世界衛生組織,那台灣也可跟隨美國腳步重返國際組織,只是美國搞世界分裂的代價太高,台灣不能抱太大期望。

   
如何讓不愛運動的人 也變成NIKE的顧客?
能讓我們的人生跟運動無法被切割開來,確保我們想要運動的時候,出現在心裡的第一個品牌就會是它,這才是NIKE品牌真正厲害的地方。

全台「賞螢景點、拍攝攻略」看一篇就夠
近年來「賞螢」也成為夜間生態旅遊的熱門活動,小編特別為大家整理全台最推賞螢地點及攻略,一起去欣賞可愛「火金姑」發出愛的光芒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