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4/15 第471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高傲的口罩捐贈者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口罩當子彈,不會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好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籌組抗疫國家隊 搶全球商機
民意論壇 薛承泰/在疫情中升學,苦了誰?
台灣防疫 佛系奇葩
口罩外交…只准政府外宣 不許百姓人道
去梯言/川普的齊人之苦
後新冠時代 季辛吉看中美
政府搞雙標 小民如何不計較
停止歧視霸凌 從總統府做起
台灣如何協助世界戰疫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高傲的口罩捐贈者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台灣網路世界有一種奇特的上綱本能,極細微的事能無限擴大,心存善念的事能吵得死去活來,利害分明的事也能攪得一團混亂。這麼情緒高亢的啦啦隊,對政府正在打的口罩「國際盃」,其實沒有太多助益。

台灣捐贈新加坡口罩的風波,即是如此。我國捐給七、八個新南向國家一百萬片口罩,新加坡到底分得幾片,蔡政府至今沒說清楚。不料,星國總理夫人何晶一個「Errrr....」字,就引起台灣網民一片討伐,又引來星國網民回嗆當初台灣禁止口罩出口,導致該國在台產線必須撤回之舊怨。兩國網軍一交手,我們捐口罩的盛情恐怕也灰飛煙滅了。

蔡政府大打口罩外交,並挾著網民的愛國熱情為後盾,看似風起雲湧,大有可為。但外交講究施力於無形,避實而擊虛,網民風風火火、吵吵嚷嚷,反而僨事。現在,何晶和我外交部都呼籲民眾要「珍惜兩國情誼」,但網民的激情冷靜得下來嗎?

捐些口罩,就自以為是老大,也是很偽善的傲慢心態。我們運往國外的口罩,運貨箱上大剌剌寫著「台灣能幫助」(Taiwan can help),有需要這麼高調嗎?日本送給武漢的物資,寫的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馬雲送義大利的口罩,寫的是歌劇《公主徹夜未眠》的一句五線譜「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如此,不是更顯得情深義重嗎?

台灣雖被許多國際組織拒於門外,但我們從來不是國際社會的孤兒,大家勿忘了待人以禮。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口罩當子彈,不會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好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使美國全境進入「重大災難狀態」,規模之大史上僅見,川普總統將矛頭對準世界衛生組織,指責它偏袒中國,導致全球防疫破功。因川普引用了我國說法為證,世衛祕書長譚德塞隨即指控台灣對他種族歧視,使得我國捲入雙方的甩鍋大戰。世衛要美中合作領導抗疫,美國卻選擇與台灣連線討伐世衛延誤防疫。

川普砲打世衛,劍指中國。台灣和譚德塞開戰後,川普更放話要中斷對世衛金援,並揚言成立替代組織;不料,反激起中俄英法及歐非國家群起力挺世衛。川普是八大工業國中最晚採取防疫政策的領袖,各國忙於尋求最低傷亡的抗疫措施時,他為了個人連任選情算舊帳轉移焦點,無視全球疫情險峻需要合作,自私本色表露無遺。與此同時,台灣一手送口罩展現人道,另一手幫川普開槍,顯得角色錯亂。

三月底川習通話,雖有合作共識,私下仍角力不斷。美國尤其在意北京藉國際援助洗白禍名,擴大影響力。兩人角力,譚德塞和台灣則成了雙方戰爭代理人,這對積極囤口罩打防疫外交戰的蔡政府來說,無異事倍功半。

蔡政府上台後,台灣因兩岸外交戰被拒於世衛大會門外。今年新冠病毒肆虐,我國防疫成績獲得國際重視,原本是重返的好機會。蔡政府藉口罩援外,行銷台灣參與世衛的正面影響,但這布局卻可能被自己輕率打亂棋盤。如果加入世衛對我國至關重要,蔡政府何必急替川普討伐譚德塞?

副總統陳建仁受訪時批世衛組織漠視台灣預警,此一說法,被美國用來指控譚德塞親中延誤防疫。譚德塞否認此事,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便拿出原始電郵對質。事實上,那封信是根據大陸媒體報導的武漢疫情,向世衛詢問進一步資訊,所述疫情正是武漢衛健委通報世衛的訊息。台灣拿同一通報內容徵詢世衛組織,卻聲稱是「預警」,陳時中的說法恐站不住腳。

世衛因無足夠證據,初期只能判定「有限人傳人」。這是否等同協助中國隱匿疫情,延誤全球防疫,事後各國當然會問個公道。但與過去發布「國際公衛緊急事件」(PHEIC)相較,世衛的處理並無太大差別,可能還是最快的一次。美國公衛期刊曾分析,H1N1、伊波拉、茲卡病毒從偵測疾病發生到發布PHEIC,最快的H1N1費時卅八天。對比之下,新冠病毒從去年底通報,到今年一月底發布PHEIC僅卅一天。

至於外界質疑的「反對旅貿禁令」,世衛在前幾次緊急事件中也持相同立場,不希望禁令影響染疫國家配合通報。例如,六年前世衛花了一百多天才宣布西非伊波拉是PHEIC,便是唯恐激怒非洲國家及干擾麥加朝聖。與其抨擊世衛替中國辦事,更準確的說法是,世衛是在公衛與政治間求取平衡。

過去PHEIC發布後,國際隨即投入關注和金援,這與美國的立場高度相關。但這次美國不僅拒伸援手,還不斷嘲弄中國,歐洲則作壁上觀;病毒進軍義大利,歐盟無動於衷;歐洲淪陷時,美國乾脆關上大門。中國與世衛固然責無旁貸,但歐美坐視危機蔓延,蹉跎因應時機。英德法義這次不跟進川普譴責世衛,必然深知自己先前輕忽有誤,先搶救人命,放下究責。兩相對比,台灣急替川普向世衛開戰,不僅缺乏大局是非,更缺乏「人道優先」的道德高度。

川普攻擊世衛,主要是大選民調連續落後對手;法國總統馬克宏表態「無意捲入美中戰爭」,點破問題核心:川普把反中當抗疫。疫情使國際動盪,各國沉浮於瓦解的舊秩序中,誰會樂見利用危厄製造衝突牟利的投機者?當民粹分子將疫殤安魂曲當作攻伐世衛的戰歌,蔡政府不應視作民氣可用,讓台灣防疫成功的經驗淪為強權鬥爭的籌碼。否則,贏了病毒,卻可能輸掉生存空間。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籌組抗疫國家隊 搶全球商機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四個月,國際上普遍預測到明年以前疫情都不能完全根絕,由於全球主要國家都被捲入,各國應對的動作愈來愈積極,生技產業是被寄予厚望的抗疫產業,除了降低人命的損失,控制疫情更能減低對經濟的衝擊。對抗新冠肺炎的生技商機涵蓋防範與治療兩大領域,前者包括快篩檢測試劑,後者有疫苗、藥物等,其他配套的裝備包括口罩、消毒、呼吸器等,未來數年的需求肯定會大幅增加。

台灣防範新冠肺炎疫情起步的早,在發現抗疫最基本裝備口罩的供給缺口後,政府立即出資籌設口罩產線,並整合工具機與口罩上游紡織原料業者,讓口罩國家隊在一個半月內順利投產。雖然醫療口罩目前還無法出口與銷售,但已充分發揮了防範疫情的功能。在此基礎上,政府應該進一步思考推動防疫國家隊的可能性,除了抗疫裝備的自給自足外,也可搶占全球抗疫商機。

以新冠肺炎在全球擴散的速度來看,未來幾年各國都要購置相當數量的快篩或檢測工具,過去一個多月來各國都在加速開發快篩產品,技術高低會影響快篩檢測的成功率與時間長短,台灣已有單位開發出快篩的原型,但距離真正生產銷售還要數月時間。

在過去幾個月中,政府對防疫國家隊的目光還停留在較淺層之處,也缺乏整合國內各業者的高度,這些都亟待政府出手解決。以口罩為例,醫療口罩是極成熟、毛利低的產業,也因為這個原因,這幾年中國大陸成為醫療口罩的主要生產國,台灣無法跟大陸比拚低成本生產口罩,但我們卻可以在口罩使用的紡織材料上下功夫。

近年大家熟悉的N95口罩,其對抗病毒的關鍵在於帶電不織布,這項發明不但讓醫療人員擁有對抗病毒的武器,也成為長久的抗疫商機。台灣在口罩國家隊一事上能獲得成功並非僥倖,台商之前在工具機、熔噴不織布等領域累積的底氣,在這次疫情中充分展現價值。

政府必須在口罩國家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防疫國家隊的深度與廣度。目前防範新冠肺炎的商機已擴及到快篩、藥物與疫苗的研發上,台灣生技業規模難以與歐美大廠相比,但我們的研發能量與人才並不輸歐美。如果要在短時間內開發抗疫的裝備與藥物,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單一廠商很難負擔開發成本與承擔風險,亟需透過政府的引導與協助,藉由公私部門的結合,加速台灣廠商在抗疫產品技術的研發與商品的推出。

在17年前SARS發生時,台灣生技產業尚在起步階段,過去十多年生技產業已形成聚落,產業規模正逐步茁壯,此次新冠肺炎對台灣公衛是一大挑戰,對生技產業來說卻是一個巨大機會。我們建議政府盡快選擇能兼顧防疫需求與潛在商機的生技產品,像是病毒篩檢、血清檢測、疫苗開發與抗疫藥物,可考慮藉由投入國家資本、稅負減免、法規鬆綁等方式,鼓勵國內產業合組聯盟研發新技術與新產品,同時間也要透過天使投資的方式,鼓勵新創產業投入抗疫產品的研發。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醫療口罩是一個單價不到2元,且國內廠商生產興趣缺缺的產品,但疫情爆發後,醫療口罩堪稱目前全球最熱銷的產品。在對抗疫情時,除了口罩以外,還會有更多的新興商品會冒出頭來,台灣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選擇具競爭實力或潛力的生技產業加大投資規模。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個新興傳染病,在下一個挑戰出現時,台灣抗疫國家隊不但可以當國人抗疫的後盾,同時也可掌握商機。口罩國家隊不應是終點,而是抗疫國家隊的起點。

   
民意論壇
薛承泰/在疫情中升學,苦了誰?
薛承泰/聯合報

現在大學升學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為二月舉辦的學測,另外為參加七月的指考。參加指考類似過去的「聯考」是「考試入學」方式,按成績好壞分發。至於學測,多數學生透過「個人申請」入學,少數經由「繁星推薦」;此外,還有科技校院的申請,以及近年來針對經濟弱勢、特殊境遇家庭、新移民子女,在「個人申請」中增加「扶助弱勢招生措施」,這些都算是廣義的「申請入學」。

大學入學,確實因申請入學方式而愈來愈多元;然筆者多年觀察,心裡仍一直盤旋著一個問題,亦即教育如果是一個平台,讓人們能夠減少來自家庭背景的影響,憑個人努力來獲取成就,那麼申請入學是否會讓弱勢更難出頭呢?相信這個問題,自從二○○二年廢除傳統的聯考,開始採多元入學後,也一直困擾著教育部,否則就不會在多元入學的許多技術面上不斷「改革」。

申請入學會讓家庭的重要性抬頭,乃因為申請五、六所學校或科系需要錢,蒐集相關資訊需要管道,更重要的,要讓書面資料「琳瑯滿目」甚至「豐功偉業」,更需要家庭的長期栽培!多年前,筆者曾指導研究生探討高中名校資優班學生的家庭背景,結論是「資優」既是個人「資質優秀」,更是家庭「資本優厚」!

雖然過去聯考有許多弊端,諸如「考試領導教學」、「一試定終身」;可是聯考具有社會流動的功能,讓肯努力的人,不論家庭背景,都有出頭天的機會。阿扁會成為「台灣之子」,沒有聯考是辦不到的!筆者父母從未有過正式教育,也深深體會到,缺少家庭支持在升學上的苦處!那不只是金錢問題,更是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的不足,父母只知求生存,不懂求學的意義,在這樣環境下,從小缺少人指引,不知人生目標,沒有接觸過樂器或參與校外活動,又怎知興趣在哪?遑論在申請資料中呈現得琳瑯滿目!

很不幸,今年準備進大學的學子,正面對蔓延中的疫情,升學不能因疫情而停止,各大學該怎麼辦?由於今年升學者是二○○○年之後出生,人數明顯下降許多,且參加指考學生比率也逐年下降,一個教室減半座位,學校還應付得了。可是,要面對多數的申請入學,原本的面對面口試,還能舉行嗎?如果取消口試,光是書面資料審查,是在選才,還是選擇好家庭呢?

一月底二月初專家告訴我們,要看情況戴口罩,現在政府宣布進入公共場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學校上課,都必須戴口罩。許多學校科系取消口試,是為了保護學生,保護老師,更是保護學校。誠然,口條好、有禮貌的學生在口試時必然受歡迎,這些素質不免嵌入家庭背景因素;可是,有了面對面的答問,多少有助於釐清書面資料的「豐功偉業」。

台灣疫情控制得宜,但沒有舒緩,光是看到街上排隊買口罩仍是長長的人龍,就知道大家仍提心吊膽。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學校要採遠距教學,有多少學生仍缺少軟硬體?失業潮已開始湧現,舉凡餐飲業、觀光旅遊業、計程車司機,以及一些做小生意者,紛紛歇業或倒閉;他們多為中下層,如果有子女要升學,該怎麼辦呢?(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台灣防疫 佛系奇葩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聯合報

在四月十三日的指揮中心記者會中,陳時中部長終於回答了大家期盼已久,但一直無法讓指揮中心同意普篩的原因。原來埋藏在陳部長心中的結竟然是,因為確診率低,所以不用普篩;要留餘裕,以免醫療體系崩潰。

這句話雖然邏輯上並非很合理,但卻透露了台灣對新冠防疫政策上的軟肋。原來我們就是利用不普篩,所以確診率低,又怕如果普篩下去,篩出了一大堆沒症狀的病人,屆時我們的醫療體系一定會崩潰。這實在是我們沒有辦法提升檢驗量的最不得已作法,聽起來真是令人心酸的實話。

所以台灣根本就是在做佛系防疫。其他國家的佛系都是為了撙節醫療資源給重症病人,呼籲輕症病人不要占用寶貴的醫療資源,是在疫情崩盤時的政策,可不是叫你在前面什麼都不幹,這是很多專家對佛系防疫的誤解。其實每個國家都或多或少在搞佛系防疫,很多政策是只能做不能說的,像英國首相不但愛說還說錯,真是難得的奇葩。

台灣的佛系防疫是做前端,這也是種奇葩,更奇葩的是還很成功,可以在事成後出一篇很好的論文了,希望指揮中心加油。台灣因為疫情一開始就知道檢驗量能是個問題,所以在政策上就一直推遲輕症及無症狀病人的篩查,就連社區獲得性肺炎者這麼需要的族群,也在三月廿九日才允許篩查。這種篩查方式稱為目標篩查,而且是窄譜的目標篩查,對於新冠病毒這麼多輕症或無症狀者,是很危險而行不通的。

但是指揮中心真的很努力,下苦功在口罩、邊境管制及後續強大的居家檢疫、居家隔離隊伍,完全是個勞力密集的作為。這些本來專家都不認為會成功的,好在陳部長意外地做了個清明連假的公共衛生實驗。這還是個雙盲實驗,老百姓與陳部長都不知道在做實驗,所以這是個科學價值極高的研究計畫。實驗的項目就是台灣存不存在社區傳播,又剛好在這之前陳部長才剛應允擴大目標篩檢至社區獲得性肺炎,所以一切的配合都天衣無縫。

離四月五日一周後結果告訴我們社區感染幾乎要清零了,相信在四月十九日最後觀察期結束,台灣真的可以達到社區感染清零的境界。剩下的境外移入病例,因為我們有強大的境管及居家檢疫系統做後盾,只要不要再出現類似淳兒及叔侄的違規事件,台灣還是擋得住的。

總體而言,台灣這次的防疫成績,是佛系防疫的經典之作,跟中國大陸的每個都篩查、輕重都隔離的魔系作為一樣成功。未來除了要寫文章告訴全世界我們的成就外,還必須加強對無症狀病人的管控,以確保戰果。將來會走到封城或封院的機會不大,但台灣的家底不夠厚,超前部署與演練仍然是必要的。

   
口罩外交…只准政府外宣 不許百姓人道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新/聯合報

行政院長蘇貞昌要求華航在援助外國運送防疫物資時,「應在機身或其他部位多一點台灣的標誌」,還說「不該藉這個機會宣傳自己」。華航機身本有公司標誌,但蘇貞昌卻說China Airlines「不要來湊熱鬧」,凸顯了「人道援助」背後「宣傳台灣」的真相。然而,台灣既有能力援助外國,防疫物資的生產與銷售應即恢復常態的市場機制運作才是。

政府徵用防疫物資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四章「防疫措施」中第五十四條之規定,故徵用來的物資僅能用於國內防治疫情的需要。但若「硬拗」援助外國也對台灣防疫有所助益,那麼在疫情爆發之初,何不先把醫療機構備用而快過期的防疫物資,以人道援助之名送到武漢重疫區?

民眾想以自行購買的口罩援助國外,陳時中卻稱「不是個人財產,而是為了保護自己與社會所需的物資,最終仍需由政府做最適當的分配」。民眾以不低於非疫情期間的價格,從政府獨占市場又採配給制下購得的物品,竟被防疫指揮官以「不是個人財產」來敷衍,還真把「買」口罩當成了「領」。政府不准民眾也表現人道,目的是要由「台灣國家隊」對國際社會「曉以大疫」,並期待能「疫結金蘭」?

疫情發生時,政府依法得徵用防疫物資,以及訂定價格將徵用物資委託業者代售或配銷,但未被徵用的事業仍得依常態市場機制生產與銷售,法律並未授權政府得以獨占市場。目前政府徵用口罩又採限量購買的配給制,只應用在確保民眾的基本需求。現今台灣既已有能力援助外國,政府應明確告知未被徵用的業者,自由生產與銷售較高端的防疫口罩,自始即無違法。

一九六三年中共在生產大躍進下卻面臨了大饑荒,仍不惜「當了褲子,也要原子彈」,為的是在國際間被看得起及擁有話語權。當時金庸在報紙為文批判「寧要核子,不要褲子」,其實毛澤東是藉發展核武來激發民族自尊心,轉移三面紅旗政策失敗的鬥爭壓力。

政府作莊管控口罩生產和配給,寧教民眾乾蒸重複使用也要援助外國,就是為鼓舞「台灣國家」意識的建構,轉移疫情過後將浮現執政失能困境的壓力。運送防疫物資的華航因公司標誌被指「隱匿義情」,口罩外交的真實圖像已不難看出。

   
去梯言/川普的齊人之苦
公孫策/聯合報

大家熟悉的寓言:一個齊國人娶了一妻一妾,他經常在外酒足飯飽之後,回家向妻妾炫耀:「今天又和某某貴人應酬宴飲。」後來被妻子拆穿,其實他是到臨淄城東門外的墓地,向祭祀祖先的人討酒食。

大多數人只記得那位仁兄有一妻一妾,羨慕他「享齊人之福」;部分人不齒他乞討腳尾飯,認為那是「齊人之恥」;但幾乎沒有人體諒過他的心情—誰會喜歡乞討腳尾飯呢?可是為了要維持自己在妻妾面前的虛榮,只能出此下策,這是我所謂「齊人之苦」。

電視上看到美國總統川普每天在記者會強撐顏面舌戰媒體,深深感受到他的「齊人之苦」:

總統的顏面不會一夕落漆的,但是禁不起三個月的硬拗。從一月中旬不接受衛生部長對新冠病毒的警告,還說那位部長是「危言聳聽者」開始,川普陷入保衛自己顏面的泥淖;一月下旬,他在參加達沃斯論壇時回答媒體:「不必擔心。我們已經完全控制住了,就一個病例而已,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他甚至預言,「到四月份,天氣稍微變暖時,病毒就會奇蹟般地消失。」—至此,他已經斬斷自己的退路,美國人相信了他,大家等待四月!

可是,病毒可不管你總統的顏面,美國的確診病例在三周內從十五例竄升到四千多例,幾個疫情嚴重的州開始自救。川普戴上「讓美國繼續偉大」的帽子巡視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他稱讚疾病控制中心的測試近乎完美,「任何想要測試的人都會得到測試」(這一承諾迄今未能兌現),而現場的人員還拍馬屁說「總統怎麼知道那麼多(防疫知識)」;隔了三天,他在推特上寫道,「普通流感每年也導致數萬人死亡,沒有什麼因而停止,生活和經濟仍然繼續」,隔天他又寫道「病毒將消失,只需要保持冷靜」!

三月中,他稱自己是「戰時總統」,希望展現國家領袖面對國家危難時的領導氣質,但是各州已經不敢寄望聯邦政府的承諾,各自向外國尋求支援—他從戰時總統變成「啦啦隊長」,顏面何在?

同時,他的三軍統帥形象也落漆了:三艘航空母艦因為官兵確診而被迫靠岸,代理海軍部長因為訓斥體恤官兵的艦長而去職。另一方面,中共航空母艦此刻正穿越第一島鏈,航向第二島鏈,美軍只能派出戰略偵察機遠遠監視—這在NBA籃球有個形容「用眼神防守」。美國做為盟主的顏面都沒了,總統的顏面又何在?

   
後新冠時代 季辛吉看中美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聯合報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且美國已成重災區之際,美國前國務卿、大戰略家季辛吉投書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的文章。

季氏此文,顯然是擔心及不願見到美國及美國所領導的西方價值因此一世紀疫情而受到巨大衝擊,從而導致現有世界秩序之鬆動與重塑。此文之訴求,明顯地是針對美國執政當局特別是川普總統,季辛吉呼籲大國應放下爭論,因為「現在去爭論已經過去的事,只會讓必須做的事情更加困難。」說白了,季氏是期待美中兩個大國必須放下心結恩怨,攜手合作,引領整個國際社會共同對抗病毒這個共同敵人。

必須看到季辛吉撰寫此文的背景是:一、疫情在全球快速擴散,極有可能釀成全球大災難;二、歐美尤其是美國已成重災區;三、作為疫情最早發源地的中國已基本控制了疫情,並在盡力向世界許多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全球範圍內出現了兩個動作,一是G20元首舉行了視訊峰會,但顯然是一堆空話,沒有任何實際動作;二是中美兩國元首舉行了電話峰會,中方不計前嫌,擱下了疫情爆發初期美國各種隔岸觀火、冷嘲熱諷甚至落井下石的言行,主動提議兩國攜手合作,共同對抗疫情,並也在實際行動上對重災區的紐約提供了醫療援助,但美方除了改口不再稱「武漢肺炎」,並無根本改變各種對中國之不友好的言行。這即是季辛吉所看到的形勢。相信季辛吉也甚至預見到了順著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美國不但將遭到重大傷害與損失,並有可能將世界領導地位拱手讓出。

季氏對美國當局的苦口婆心能否奏效,至少就目前看來,機會並不很大,這樣的態勢如果持續,很有可能改變中國對對抗全球疫情的態度與政策。

可以看到,迄目前為止,中國的思維與對策是:在已有能力「獨善其身」之後,勉力再進一步「兼善天下」。然而如果中國發現或評估:一、兼善不易。在缺乏國際合作、步調難以一致下,效果根本無從發揮;二、甚至在西方對中國的偏見難改,中國的各種善意行動反而招致譏諷惡評下,中方極有可能調整現行政策,暫緩「兼善天下」的作為,而更多地專注「獨善其身」。

對中國而言,就獨善其身而言,的確還有許多必須傾全力以赴的工作,一是復工復產要積極到位,根據三月最新的數據顯示,相關指標均較預期為佳,說明中國經濟對外依賴度已低,有能力通過自體循環穩住經濟;其次,盡洪荒之力開發疫苗,為中國成為全球領導者爭取最大機會;再其次,為中國在後新冠時代的全球戰略進行超前部署。

至於兼善天下部分,則化主動為被動。當然,對於「一帶一路」參與國則另當別論,以示互惠。

季辛吉能否說服川普,姑不置論,但他對後新冠時代世界局勢的研判,應該說還是很有洞察力的。

   
政府搞雙標 小民如何不計較
張裕昇/藥師(高雄市)/聯合報

上月國民黨立委在立法院總質詢時表示,為了修理某人特地修法提升健保費率級距,對大陸台商不公平。台商平時都依法繳交健保費,健保黑洞不是台商、僑胞造成的,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行政院長蘇貞昌答詢時表示,政府沒有要修理台商,而是為了健保的永續和公平,提案修法的是國會議員,他當然尊重。衛福部長陳時中答詢時也強調,並沒有所謂修理台商的問題,健保原則是要「量能付費」,所有國民都是一樣的待遇。只是有些人的海外所得沒辦法在台灣呈現出來,目前正在研究如何確實做到量能付費,達到公平精神。

再看看不到一個月後的今天,蘇貞昌對關於旅美卅年的夫婦發病返台確診就醫,其中妻子並無健保,其在台灣治療及檢驗費用由政府公務預算支應一事表示,終究是台灣人,碰到疫情困難,回到自己的國家最安全,這是人情之常,國人同胞就不要太計較。

請問蘇院長,小明是不是台灣人?黃安是不是台灣人?當初執政黨立委因人設事,提案修改俗稱「黃安條款」的健保法時,蘇院長怎不說這是人之常情,要同黨立委不要太計較?滯留武漢的台胞懇求回台時,政府以防疫為名阻其返台,怎麼沒說終究是台灣人,碰到疫情困難,回到自己國家最安全?

執政黨對不同政治立場的雙重標準,國人早已了解,只是這次是一對旅外卅年,妻子沒有健保身分,甚至在登機前即已有症狀的情況下,行政院長態度一八○度轉彎的答覆,叫國人如何不要太計較?

   
停止歧視霸凌 從總統府做起
陳揮文/電台主持人(新北市)/聯合報
拜讀十四日名人堂專欄「冷眼看一場無謂的政治口水戰」一文,趙春山教授認為,譚德塞指控遭人身攻擊、種族歧視,不應與我政府掛勾。筆者有些補充以供參考。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上月廿二日臉書發文批譚德塞「快把這傢伙帶下去量個體溫吧」、「這是武漢腦炎嗎?」引發爭議後刪文。

去年二月,高雄市長韓國瑜在PUB開直播,黃臉書抨擊「土包子喝醉,只會變成喝醉的土包子」。黃未曾道歉。蔡總統被媒體追問,拋一句「話是他說的」,不了了之。

在總統府發言人任內一天,無論臉書或言行,在在代表總統與總統府。黃貶抑高雄市長在前,羞辱WHO秘書長在後,蔡總統心知肚明卻包庇護短,看在挺蔡粉專與一四五○網軍眼中,總統府發言人粗鄙亂罵沒事,難道有為者亦若是。

至於種族歧視,立委陳柏惟倡議「香港人來台當兵」,遭質疑後,陳加碼「香港人不只當過兵,還當過總統」,暗諷香港出生的馬前總統。每逢選舉,馬英九的代名詞變「香港腳」,「外省人滾回去,中國豬,退伍軍人是米蟲」,種種不堪言詞,不勝枚舉。

承認吧,譚德塞講的沒錯,台灣有人身攻擊、也有種族歧視,最近被出征的是新加坡總理夫人。我們不能避諱,反而應該積極面對,這些仇恨言論不只影響內政與社會和諧,甚至已危害外交與國際關係。

黃重諺的職務是蔡總統欽點,如何淨化網路風氣,減少獵巫謾罵,完全執政的蔡總統責無旁貸,這比邀譚德塞訪台重要千百倍。

   
台灣如何協助世界戰疫
金傳春、顏慕庸、陳世英、石富元、/聯合報

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最近談及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後,開發中國家在病毒檢測、醫療照顧與疫苗研發均難以招架,尤其若原有其他傳染病的威脅,遇新冠病毒,更是舉步維艱!

將面臨未來新冠病毒的嚴峻挑戰有龐大人口的印度、登革熱嚴重流行的東南亞、將入冬的南美洲國及愛滋病毒與肺結核高度流行的非洲。事實上,開發中國家的難題是:(一)公共衛生體系脆弱與民眾衛生知識孱弱;(二)醫療資源匱乏,特別是隔離感控與重症照護設備及微生物學實驗室診斷人才與設施之不足;(三)社會文化環境難達社交距離之要求;及(四)疫苗研發與生產力的闕如。

反觀我國在疫情初期的阻絕境外、病例疫情調查追溯隔離「感染源」、檢疫與自主健康管理三箭齊發,致有令人稱羨的防疫成績;加上一九三九年開始推廣的公共衛生教育、一九四八年建立扎根於基層衛生所的公共衛生體系、為防治肺結核而於全島建置的負壓隔離病房、一九九五年至今全體國民享有優質低廉的全民健康保險等制度;再加上二○○三年SARS疫情的切身之痛、二○○九年新型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與二○一五年台灣南部登革熱大流行等經驗,改進傳染病偵測系統與迅速應變的能力,讓台灣此次前段防疫立於不敗之地。

然而展望未來,我國須有不同階段的防疫作為與迎頭趕上國際思維。首先,至今國內檢測新冠病毒的實驗室診斷耗時量少,難因應大量疫情,更讓潛在高危險群如三月自紐約返台航班出現不少漏網之魚,致事後亡羊補牢耗費人力。其次是民間二月底呼籲重視的「社區防疫」尚未有全國性之完整規畫,如安養院等長照機構的感染防治訓練、外籍移工與弱勢族群的教育宣導及新冠病毒感染病徵的症候群偵測等等。此外,長照與其他人口密集機構出現新冠肺炎群聚時的疏散分流,與不同層級醫院間雙向轉診機制,均尚未完整細膩規畫。更重要的是在秋冬來臨前,我們疫苗研發、量產、臨床試驗與接種後的成效評估是否及時到位仍未知,又如何有效地與其他開發中國家分享成敗經驗,值得深謀遠慮具體的務實做法。

為安度此百年疫仗危機,並防杜下波全球大流行,因新冠病毒的快速傳播,研發低採樣風險且適合大規模社區篩檢的快速檢測試劑,誠為優先考量,而動線管制與分艙分流的風險管控,可阻斷後續傳播。另我國資訊科技發達,又有全民健保數據,再加上近年人工智慧已研發其在醫衛的應用,未來可跨國合作,在個人與人群層次分析哪些因子會影響感染風險?又哪些因素易導致重症與死亡?而在何條件下,可提高治療成效?重要的是人工智慧可找出原未發掘的知識,美國的數據科學公司已建妥網站,尋求國際合作,顯示全球流行疫病的防治已進入大數據科學防疫的新紀元。

我國在檢驗套組試劑、抗病毒藥物與疫苗研發起步晚,但可由專業經驗與科研技術,與世衛組織或先進友邦國共同協助中低收入國家打贏新冠肺炎疫戰,提升我國邁入國際貢獻之林。

(金傳春/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所兼任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顧問;顏慕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感染科醫師;陳世英/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兼品質管理中心主任;石富元/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吳宗樹/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講師)

   
福壽山農場桃花舞春風、梨花來相伴
看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影朋友,一定對女主角青丘女帝-白淺掉落漫山遍野桃花林中沉睡,那猶如世外桃源般仙境著實讓人著迷難忘。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真有整片桃花林在優美的山林農場中綻放,今年就到福壽山來場桃花戀之旅。

武漢封城日記/1月23日 我是一個遇事冷靜的人
我算是一個遇事冷靜、淡定的人,直到1月20日武漢新增病例過百,別的省市出現病例,我才開始不知所措。此前公布的消息顯然存在瞞報的情況。也是從那天起,武漢街頭戴口罩的人突增,好多藥局的醫用口罩都賣光了,還有很多人在買防治感冒的藥。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