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年人,很難、卻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疫情期間全球百業蕭條,少數逆勢成長的公司,是Zoom。
Zoom的產品是視訊開會軟體。下載了這個APP,你可以跟任何人視訊交談。四十分鐘內免費。
當公司、學校、教會、健身房…大量取消實體聚會,Zoom趁勢而起。
這勢頭多強?Zoom在二○一一年成立,二○一九年四月上市,上市價是美金卅六元,五月一日收盤價是美金一三九元。
Zoom成功到連Google和Facebook等一哥都衝著它來,推出類似產品或行銷方案,希望藉由自身廣大顧客群,一舉撂倒Zoom。
視訊開會軟體其實不新。消費者熟悉的是Skype,企業界常用的是WebEx。這些產品都比Zoom「資深」。Skype被微軟收購後,還有霸主的深口袋。但如今都沒有Zoom受歡迎。
商場上「先占優勢」、「大者恆大」等鐵律為何不適用於Zoom?
為什麼巨人會被年輕公司撂倒,就像有經驗的中年人會被年輕人打敗?
Zoom的成功,有技術和行銷的原因。技術方面,是它在創始之初,就能在不同裝置、不同作業軟體上使用,而且品質一致。至於那些「老大哥」,受限於問世時間太早,基礎是上一代的科技,只有在某些裝置(比如說PC、Mac,或電話),或某些作業軟體(如Windows)上比較好用,於是便難以吃下大眾市場。
Zoom的這項優勢,部分原因是創辦人的遠見,部分原因是時機。以Skype為例,二○○三年推出,當時沒有智慧型手機,自然不會為智慧型手機而設計。未來當然可以「轉」,但怎麼轉也比不上Zoom這種智慧型手機時代「原生」的產品。
這也是中年人的包袱。我們年輕時抓住了某個時機而成功,但也因此受限於那次成功經驗,對於科技、觀念、市場的改變相對遲鈍,甚至抗拒。好不容易覺醒時,學得又沒有「原生」的年輕人快,於是「資深」,反而扣分。
Zoom受歡迎在行銷上的原因,是產品易於使用和四十分鐘內免費。不須註冊帳戶,只要收到網址就能參加會議。註冊帳戶,是老大哥的標準流程。Zoom打破成規,所以能快速攻下大眾市場。
中年人經驗豐富,於是「智慧」很多。智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成規,成規一多,就難以大破大立。
華爾街分析師在談Zoom時,常用「Robust」(夠力)和「Scalable」(可規模化)兩個字,意思是Zoom的資料中心設計地很完善,縱使湧入大量用戶,速度也不會變慢或當機。年輕公司能有如此的「抗壓性」,並不容易。
就像年輕人的「抗壓性」也未必比中年人低。一個人「夠不夠力」,跟個性、教養、教育有關,跟年齡沒有絕對關係。
當紅的Zoom當然有它的問題,如隱私、安全等。但它的成功讓我體會到這時代的本質:世界更頻繁地在歸零,在很多領域,經驗只是黃金打造的枷鎖。過去的成功越來越不值錢,值錢的是你能掌握時代變化,並且持續翻新自己。
(作者是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