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職場情報誌】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學習進修課程等內容,讓你提升職場競爭力!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5/14 第473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歧視別塗中華民國妝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當蔡總統的左手對打自己的右手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前瞻預算移撥紓困
民意論壇 林中斌/北京:下情滯上達 上令厲下行
加強監測管制 填補社會安全網漏洞
聯合筆記/這是治理能力的比賽
巴拉圭:「台北法案」的試金石
新冠肺炎:攜手合作促進全球公共衛生
西洋棋或圍棋:蔡英文的抉擇
當教授變激進政治主義者...
標籤化與換位思考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歧視別塗中華民國妝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就搶搭反中風潮的弄潮兒而言,中原大學副教授招名威確實成功製造聲量,一炮而紅。對於分不清虛實的學生而言,想要崇拜招教授之「英勇」,則恐怕搞錯對象。對於拒絕再忍受招名威粗劣的陸生,我們尊重你的自重。

一般生物教授在課堂上原不太容易談到政治,但招名威卻把握了每一次發射的機會。他嘲笑大陸人「喝毒奶」,還對著鏡頭向遠距教學的陸生說,「就是你」。他嫌北京公布的「武漢肺炎」數字太少,「哼,怎麼可能」。他信口說出種族歧視言論,「黑人喝酒不會臉紅」、「收垃圾的都是中南美洲人」、「好歹我們只比白種人低一階」。誰願意讓自己的孩子給這種人教?

滿口歧視也就罷了,被檢舉之後,招名威還揮舞「中華民國教授」的大旗,想把事情炒成統獨事件,來遮掩自己的失德失行。果然,就有不明就裡的立委出來為他助勢,指控中原大學處理不當;教育部長潘文忠也立馬摻了一腳,說「國格」不容矮化。試問,難道只要喊一喊中華民國,什麼羞辱、說謊的事都可以做嗎?

蔡政府正在反中興頭上,招名威的作為恰恰反映了當前校園風氣之一隅,彷彿人與人之間已不再需要信任與尊重。十八世紀英國作家約翰生有句名言:「愛國是惡棍最後的藉口」,看來,招名威深諳此道。但歧視就是歧視,沒品就是沒品;在臉上塗中華民國妝,只會丟台灣的臉,不會讓你更顯高貴。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當蔡總統的左手對打自己的右手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高雄橋頭科學園區近日進行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因農委會、內政部對區內「中崎有機農業專區」存廢爭執不下,環評暫時喊卡。長期以來,台灣工業和農業對土地的爭奪,農業永遠是輸家,這次似乎亦難例外。矛盾的是,橋頭園區是蔡總統爭取連任的「大南方大發展」政見,有機農業則是蔡英文任內大力鼓吹;現在面對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對打,蔡總統可有排解之計?

中崎有機農業專區的設置,是前高雄縣長楊秋興十年前向台糖承租土地成立。十年來,有卅戶農民在此租地栽種有機蔬果並飼養雞和蜜蜂,使用面積為卅一公頃,構成豐富的生態。卅一公頃的面積其實不大,但重點在「有機」耕作的積累不易。農民友善土地的十年耕耘,若任意被政府強行徵收,要易地再作有機經營,又得投入加倍心血重起爐灶,對農民極不公平。何況,有機農民當初承租台糖土地訂有合約,要到二○二三年才到期。

觀察農委會與內政部在環評會上對中崎專區的交鋒,充滿了本位的詭辯。農委會引據蔡總統催生的《有機農業促進法》,以法中明訂國營事業土地應優先設置有機農業促進區,要求保留中崎專區繼續發展有機農業。內政部則引用《新市鎮開發條例》反擊,認為中崎專區早在廿多年前即被規畫作為住宅區,一旦主管機關要開發,農地即應無條件拆除。問題是,現在政府要開發「科學園區」,卻引用《新市鎮開發條例》來釋法,顯然牛頭不對馬嘴。

如果不健忘的話,人們應記得十年前的「大埔事件」。當時苗栗縣前縣長劉政鴻為了擴建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強徵民間農地,讓怪手開進即將收成的稻田,導致一名大埔阿嬤為此抑鬱自殺。現在政府要廢「中崎有機農業專區」,情節竟如出一轍,是為了將高雄科學園區擴大至橋頭,因而要把已經耕耘了十年的中崎有機農民趕走。

諷刺的是,當年大埔事件主要的抗爭社運團體,正是當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所領導的「台灣農村陣線」,當時促成一波波抗爭,為民進黨創造了聲勢。其後,不僅陳吉仲順利飛上枝頭入閣,「農陣」其他健將蔡培慧成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吳音寧則當上台北市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此外,另名反大埔要角──環保律師詹順貴,則出任環保署副署長。而今,這些人卻眼睜睜看著中崎有機農被欺負,作壁上觀。

蔡總統推動橋頭科學園區的設置,和她大力倡導有機農業,都是二○一八年的事。二○一八年七月,政務委員張景森宣布橋頭新市鎮雀屏中選為高雄第二個科學園區,並宣稱要以打破中科從決策到動工僅花十個月的速度推動,蔡英文並幾度前往園區現場考察關切進度。《有機農業促進法》則是在二○一八年五月通過立法後,蔡英文八月出席「二○一八有機農業論壇」,鄭重宣示有機農業將是台灣新農業重點。右手推高科技、左手護有機農業,話都說得如此動聽;但當工業的鎯頭撞上農業的軟殼,蔡總統的手有沒有辦法平衡拿捏呢?

若以內政部鴨霸的釋法態度,中崎專區只怕難以保住,恐將被強行推平,這是台灣農業一向的宿命。儘管農委會表態希望保留,但陳吉仲本人對此事卻保持低調,無意積極爭取。至此,這個燙手山芋恐怕需要蔡英文親手收拾才行。最佳解決之道,是把中崎專區納入橋頭園區,作為其公園、綠地的一部分來規畫。《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規定,綠地應占開發面積的十%以上;橋頭園區面積為二六二公頃,而中崎為卅一公頃,正接近這樣的比例。

試想,一個涵納了有機農場的科學園區,不是更前瞻與均衡的理想模式嗎?如果當地的土地尚未被炒作到不可開交,蔡英文插手,也許還有機會搶救。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前瞻預算移撥紓困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紓困2.0追加特別預算1,500億元案,立法院上周一毛未刪就快速通過。在此同時,行政院長蘇貞昌為1萬元之亂而向國人道歉,國民黨批評紓困1.0執行率欠佳,立法院再給預算,就怕行政院還不知道怎麼花;民眾黨則指仍有弱勢被忽視,呼籲要「救急、救窮、救難」;執政黨立委也認為舉債是花後代子孫的錢,希望行政團隊將經費用在刀口上,這些質疑都凸顯紓困2.0在預算編列和執行可能流於浮濫,全以舉債支應更會衝擊財政等問題。

追加預算通過之後,紓困之亂仍持續上演:交通部對所有計程車與遊覽車司機無條件發放3萬元極其爽快,而針對賣玉蘭花、舉廣告牌等更弱勢族群的擴大紓困方案,反而要受到門檻嚴格、程序複雜、資格難以認定等折磨,搞得申請者怨聲載道,基層公務人員也是身心俱疲,政府和民眾付出巨大的成本。而農委會發給救急金的140萬農漁民中,99萬人連申請都不必就直接撥款入帳,其他無農保但有實耕證明者和漁民41萬人就要臨櫃申請,發生一國兩制的亂象。

再觀察2018年的農業就業人口為56萬人,加入農保的107萬人,農委會所指符合紓困的農民卻高達118萬人,顯然超出真正的農民範圍;而農漁民免稅,實際收入無法勾稽,農委會的排富形同虛設,讓許多經濟狀況不錯的田主、契作大農也可領取,甚至發生已領取紓困金3萬元的農漁民,還可重複領取1萬元的浪費情形。換言之,只要和農漁沾上邊的紓困都通通有獎,即可知農委會的紓困金發放是多麼的浮濫。

可想而知,追加預算通過後,為了避免執行成本太高,減少民怨,各部會只會學農委會,繼續擴大對象,加碼額度,紓困最後變得更加寬鬆、浮濫。此可以從蘇院長和衛福部道歉之際,交通部竟然火上加油,宣布對計程車司機再增加3萬元的補貼獲得印證。問題是,紓困金是掏納稅人的血汗錢,部會首長不斷擴大紓困對象到涵蓋假弱勢族群,或持續加碼紓困金到浮濫的地步,讓認真工作的勞工和軍公教人員,誠實納稅、繳健保費的更多數民眾感到忿忿不平。另一方面,顯得小裡小氣,限制東又限制西的酷碰券,若不能改成消費券對全民發放,遲早會演變成為振興之亂,防疫有成的蔡政府,最後可能晚節不保,敗在紓困振興之亂。

至於紓困條例有1,800億元以舉債支應,也令人擔憂;因為,就在立院審議紓困預算之前,行政院即函請立院同意將前瞻建設第一階段尚未編列的900億元,併入第二階段的4,200億預算,才讓人驚覺2017年通過的前瞻建設特別條例有需要併入紓困條例一併檢討。

前瞻建設預計編列8,400億創下特別預算最高金額紀錄,也引發不夠前瞻、蚊子建設、地方財政錢坑等質疑。當時的行政院長林全承諾,各部會應辦理先期作業審查,若未完成可行性、綜合規劃、環境評估,不得動支;執行預算如有保留或結餘款,下期預算案應適度減縮;未執行部分,應解繳國庫,及透過滾動式檢討、地方配合款4,127億元及國發會定期公開執行進度及成果等等機制因應。

前瞻建設執行至今將近三年,國發會在網站專區公開的資訊都屬於老舊的文宣,看不到林院長承諾事項的執行情形,更無各期追減預算、解繳國庫等資料,民眾當初的質疑,例如電動、自駕降低軌道運輸的必要性,運量不大的地區比較不要軌道建設等,乃至於地方配合款可能導致地方政府面臨破產的疑慮,計畫是否應該調整,預算是否應該刪節的檢討,都付諸闕如。加上今明年的財政收入必將隨經濟停滯而衰退,更讓人認為前瞻建設有很大的節流空間,建議蔡政府何不就將往後移編的900億元,直接移用於紓困2.0,更符合前瞻精神?

   
民意論壇
林中斌/北京:下情滯上達 上令厲下行
林中斌/聯合報

巨人威力強大,但末端神經不靈。雖然反應遲緩,一旦動起來,效果驚人。北京處理新冠肺炎給人如此印象。

去年十二月卅日,武漢衛生局首次將疫情通知全國。今年一月三日,第二次通知,同日北京外交部,通告美國大使館。美國疾控中心一月十五日對全美國發布新冠肺炎警告。

根據二月十六日中共《求是》雜誌,一月七日習近平對疫情防控提出要求。廿三日武漢封城。根據三月八日《財新網》,國健委組長鍾南山說:「早五天隔離疫情可減輕過半。」為何耽誤寶貴的十六天?武漢未將病毒「人傳人」上報?北京指揮武漢有障礙?

武漢封城之後,政府六天造方艙醫院等抗疫表現令世界咋舌。二月廿七日,鍾南山表示能在四月底控制疫情。果然,四月八日,武漢解封。四月十一日《經濟學人》報導:四月一日,中國大都會時髦飯店已客滿。至五月四日為止,中國確診和死亡人數(八萬二、四千六)以十倍計算仍遠低於美國的數字(一一五萬、六萬七)。

三月開始,中國抗疫成功後運送口罩、氧氣機馳援世界。對象不只伊朗、巴基斯坦等開發中國家,也有義大利、法國、日本、美國等先進國家。中國亮麗表現雖然贏得拉美、南歐、中東的感謝,但是北京最初治疫失誤授人以柄如今反遭西方大國圍剿,紛紛索賠。間接鼓勵瑞典、捷克放膽與中國惡化關係。

今日中國,上令下行如霹靂,為何下情上達有滯礙?主因或有三:

●打貪後遺症:深耕中國歷史的二月河一八年過世前曾說習近平反貪打破以往歷代的規模。如今打貪仍未止,其對官員的後遺症已浮現,恐始料未及,面向有二。懶政被動:一切上報,不做決定。順勢搗蛋:遵守政令大方向,但手法故意過頭或不及。

●小組治國累:據悉習近平嫌政府組織舊習難改,在其外成立三、四十個政策小組,皆任組長。小組上呈的方案,需他拍板才執行。一人一天時間有限,如何兼顧如此龐大的分工?

●報喜不報憂:這是古今中外政府的通病。但此現象在數千年歷史的中國,根深蒂固,尤其嚴重。

面臨目前困境,中國內部反思之聲已漸揚起。

●對內,適度開放言論。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教授Maria Repnikova 在二月五日《紐約時報》指出:北京似乎默許中央媒體如財星、財經、新京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揭露武漢政府抗疫失職,「北京企圖在政治控制與有限透明兩者間取得平衡」。三月十三日《旺報》報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田飛龍指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與民意溝通宜疏不宜堵。四月廿日亞洲周刊報導,曾經被封殺的「方方日記後期沒有被當局屏蔽」。

●對外,收斂戰狼外交。四月底,曾是鷹派的前共軍將領戴旭表示「想不到沒一國家站出來表示同情和支持中國…要承認美帝是世界老大這個事實」。五月四日前共軍將領喬良在《中美印象》」網站一反之前對岸武統台灣的聲浪說:「台灣問題攸關國運不可輕率急進」。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加強監測管制 填補社會安全網漏洞
楊士隆/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特聘教/聯合報

鐵路警察李承翰值勤時遭殺害,引起立委、民眾與政府高度關注,紛紛提出加重殺警刑責、籌建司法精神病院、延長監護期間、強化司法鑑定證據力及公信力等主張。這些興革作法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但從犯罪學者角度觀之,仍無法補足當前社會安全網遺漏的缺口,加強大眾運輸場站刀械與爆裂物管制才能減少憾事。

根據研究,犯罪之發生往往與行凶者是否攜帶刀械與爆裂物密切相關。例如一○一年曾姓凶嫌持瑞士刀在台南湯姆熊割喉十歲男童、一○二年四月胡嫌在高鐵放置行李炸彈、一○三年五月鄭捷在台北捷運瘋狂連殺四人、一○五年三月王嫌在台北內湖殺童、一○五年七月林嫌在台鐵松山站以土製炸彈攻擊造成廿五人受傷、一○五年七月郭嫌在台北捷運中山站電扶梯隨機砍人,以及一○八年七月三日鐵路警察李承翰在台鐵嘉義站登上自強號處理補票糾紛,遭情緒不穩男子持刀刺死等,都是凶嫌攜帶刀械或爆裂物搭乘公共交通運輸系統,如無法在前述地點做好刀械與爆裂物管制,短期內仍無法防範悲劇再次發生。

香港地鐵(後改名港鐵)二○○四年期間疑似精神病患者引發首宗縱火案,特別禁止攜帶易燃物品,違者可罰款或監禁。美國大眾運輸署指出,抗制恐怖活動應有錄影監視器、非法闖入之偵測警報、電子偵測與管制系統、通訊設備、X光機、防爆裝置、瓦斯偵測器等設備。九一一恐攻後更在科技創新運用、緊急事件因應及強化邊境與運輸安全上投入巨額經費。

日本亦在九一一、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與新幹線無差別殺人犯罪發生後,在警察執法部門添購檢測與防護器材,如行動金屬探測器;二○一六年公告禁止攜帶易燃液體帶上新幹線,鐵道警察與站務員亦針對大型液態容器進行嚴格監視,並在各個車廂加裝錄影監視器。

台灣社會已歷多起震撼社會之嚴重治安事件,社會安全防護網已被這幾件犯罪事件戳破,而不易建立與維護。目前政府各項作為針對社會不如意者,諸如經濟情況差、無穩定工作、缺少朋友離群索居、患精神疾病及隱疾等對社會不滿之孤狼式攻擊行為仍無法短期內解決,但如能加強對高鐵站、火車站及捷運站等進行刀械及爆裂物之科技監控、感應與管制,將有助於減少事件之發生。

目前刑法公共危險罪章及鐵路法雖對攜帶危險爆裂物有處罰規定,但並無太大預防作用,有必要加強公共運輸系統之科技偵查與管制作為,讓乘客必須經過X光等監測設備始得進入候車室,確保鐵道運輸安全。

   
聯合筆記/這是治理能力的比賽
林河名/聯合報

命運好好玩。新北市長侯友宜在二○一八年選舉贏了蘇貞昌,蘇在選戰失利,卻「高升」行政院長,今年一月助蔡總統贏得連任,五二○後還將續任閣揆。侯在地方,蘇在中央,彷彿選戰還在延長賽,只是變成兩人治理能力的比賽。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中央防疫有功,也讓「防疫陳時中」聲名大噪。而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一枝獨秀、聲譽鵲起之外,侯友宜頻頻展現比中央更「超前部署」的積極作為,堪稱在疫情中表現最亮眼的地方首長。

防疫必須「料敵從寬」,因此,中央一再強調「超前部署」。但從紓困特別預算必須再追加,海軍敦睦艦隊磐石艦官兵染疫,到擴大紓困對象引發「萬元之亂」,在在證明「超前部署」不能只掛在嘴上。

反觀侯友宜,包括率先要求在室內戴口罩、聯合北部縣市「封城兵推」,以及在疫情趨緩之際,先一步對公有場館解禁,都看得見身體力行「超前部署」作為。尤其行政院擴大紓困卻因申領規定複雜引爆民怨之際,他明快下令從寬從簡從速作業,「責任我來扛」,不但逼得中央立即跟進,更讓蘇貞昌出面致歉,並加碼「中央審核,基層免責」。這場治理能力的比賽,高下立判。

長期以來,國內因為統獨爭議,競爭也分藍綠。但民眾可能更在乎治理能力,不僅中央跟地方比,自己也跟自己比。

例如「防疫陳時中」雖獲高度滿意,但那只代表「衛生陳時中」治理能力。因為,陳時中是「衛生福利部長」,除衛生外,也管福利,這次行政院擴大紓困無保工作者,就是衛福部負責業務。「福利陳時中」展現怎樣的治理能力,當然影響「紓困陳時中」滿意度。

五二○將屆,蔡總統也將展開第二個任期。除掌握中央行政權,立院民進黨席次過半,考、監兩院委員重新提名,再加上這個任期可再提名四位大法官,十五位大法官都將出於自己,可謂五院權力一把抓,儼如「新黨國體制」。權傾一時的總統,如何有效制衡?將是極其嚴肅的憲政課題;大權在握的總統,如何治國有方?更是無可迴避的政治責任。

面對一黨獨大,在野黨也非無計可施。當年民進黨在野對抗「黨國體制」,先喊出「地方包圍中央」,再由縣市長打造「綠色執政,品質保證」招牌,最後贏得中央執政權,說穿了,就是治理能力的比賽。

   
巴拉圭:「台北法案」的試金石
李樹賢/致理科技大學拉美經貿中心/聯合報

上周我國南美洲僅存的友邦巴拉圭爆出因不滿防疫物資援贈問題,該國參議院投票表決要求和我國斷交,承認中國大陸,希望交換更多中國的物資與協助。全案最後以廿五票反對、十六票贊成遭到否決。外交部長吳釗燮十一日面對詢問時強調,與巴拉圭間沒有外交危機,巴拉圭是民主國家,有不同聲音是正常事情。

面對中共外交上的頻頻施壓,美國參眾兩院歷經近十個月的立法過程,終於通過《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台北法案),川普總統今年三月廿六日正式簽署生效。《台北法案》立法意旨與時機,明顯在「應對中國日益增加對台灣的施壓,包含限制台灣國際空間以及全球外交認可」。雖然法案彰顯美國支持台灣的立場,然可否發揮實質效益,見仁見智,許多學者持懷疑的態度,認為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因為立法通過是一回事,美國政府是否履行則是另一回事。

巴拉圭無疑可以是檢驗《台北法案》的重要參考指標。首先,巴國位於南美的心臟,戰略位置重要,自一九五七年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雖然歷經獨裁與民主體制轉換、政黨更迭,巴拉圭卻始終堅定支持我國。其次,我國友邦半數以上均位於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其中又以巴拉圭面積最大,約我國的十一倍,更是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場」四個創始會員成國之一,為我國進軍南美市場之樞紐,在邦交維繫上具象徵與指標性意義。

當然,自二○○七年哥斯大黎加承認中國後,巴拿馬、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等「拉美兄弟」均相繼與台灣斷交轉向中國大陸,且中國已成為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場,並為巴西、秘魯、智利等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的事實,使巴拉圭因放棄「中國白花花的銀子」所面對國內要求「比照辦理」的壓力自然驟增。

近期巴拉圭因疫情而全面封鎖,國家經濟頓陷入困境,人民生活無著,壓力更甚於從前,此時我駐巴國大使周麟卻「被」提前卸任返國,加以中國對拉美地區直接投資存量超過四千一百億美元,拉美在中國的累計實際投資超過二千二百億美元,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三三一八八家等經濟因素,在在都使台巴關係陷入空前的挑戰。如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此時,我與巴拉圭外交關係的維繫正是檢驗《台北法案》中所稱「保護台灣友邦」的最重要參考指標。

   
新冠肺炎:攜手合作促進全球公共衛生
高戈銳(Gary Cowan)/澳洲駐台代/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為全世界目前最大的挑戰。它對個人、企業及社群產生了前所未見的影響,已有數萬人喪生,數百萬人染病,還有數億人面臨財務危機、社交隔離及不確定的未來。

這場大流行是全球性的危機,需要全球的回應。

台灣對新冠疫情的處理令人印象深刻。借鏡從二○○三年處理SARS爆發的經驗,台灣迅速關閉邊境、實施隔離及疫情追蹤措施,以減少本土傳染,以及定期將重要的公衛資訊清楚透明地與民眾溝通。台灣已有一個月無本土病例,許多生命被搶救回來。在國際上,台灣持續提供重要醫療用品的合作,也廣受肯定與感激。

澳洲在其間也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我們的各級政府也迅速因應。

澳洲成功緩和了疫情傳播速度,為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遠遠低於百分之一);我們的醫院和公衛系統有完善的準備,民眾謹慎地遵守專家的建議。新推出COVID19Safe App的啟用,能迅速精確地追蹤,輔助減緩疫情傳播。澳洲已承諾提供三點五二億澳幣(七十億台幣),以支援全世界開發安全及價格合理的疫苗,我們的大學持續站在全球研究的前線。澳洲更進一步提供一點一億澳幣(廿二億台幣)支援國際貨運服務,確保新鮮、高品質的澳洲產品對國際市場供應不中斷。

然而只是防守當前疫情的衝擊是不夠的。正如這個區域對抗SARS的經驗教我們如何因應新冠肺炎,全世界也需要從我們處理這次疫情的經驗中學習,才能對未來類似挑戰做更好的準備。

這也是為什麼澳洲主張應對新冠病毒起源進行調查。此調查將由公衛專家領軍,針對這流行病的起源、大流行是如何發展的及世界衛生組織的回應,找出事實。這種調查並不是針對任何特定國家或組織。它由所有人共同進行,以促進所有人的福祉。

確保全球公衛體系的有效運作,與每個人都有切身關係。世衛組織作為聯合國的公衛領導機構,是以規則為基礎建立有效國際衛生秩序的基石。世衛組織在我們的區域扮演特別重要的角色。澳洲希望能見到一個穩健的世衛組織,從調查中加強具備因應未來傳染病大流行的能力。

世衛組織當然應與所有公衛當局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正如新冠疫情凸顯的,台灣有寶貴經驗可供全世界分享。澳洲支持台灣參與世衛組織的工作以及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衛大會。

當全世界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在規畫如何從新冠肺炎中解封,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持續攜手合作,還要考量如何促進我們對全球公衛危機的因應。

   
西洋棋或圍棋:蔡英文的抉擇
黃光國/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台北/聯合報

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五月十八、十九日舉行。有關台灣參與WHA的問題,外交部長吳釗燮在立法院表示,美國仍然認為今年不適合由美方提案,因此還是由我國友邦提案。

這就奇怪了。不久前,美國國務卿龐培歐不是剛剛呼籲各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嗎?他還直接點名,要求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發給台灣邀請函呢!為什麼事到臨頭,美國竟然出爾反爾,認為「今年仍不適合由美國提案」呢?

龐培歐公開挺台參與WHA當天,記者在世衛日內瓦總部直接要求譚德塞表態,譚德塞避而不談,而由世衛法律顧問沃頓代為說明:台灣受邀與否,「要由世衛一百九十四個成員國共同決定,而非秘書長」。

這又叫人感到奇怪了。龐培歐身為美國國務卿,難道他不知道這件事嗎?難道他的「公開挺台」,只是擺個姿態,讓台灣人民「爽一下」而已嗎?

去年四月十五日,龐培歐在德州農工大學演講,公開承認:「我當過中央情報局長。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我們還有一門課程,專門來教這些。」他的最大特色是「把外交當特務幹」,沒人敢相信他說的話。要了解川普真正意向,必須看他的戰略顧問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的著作「中、美開戰的起點」。

這本書的英文題目是「伏虎:中國黷武主義對世界的意義」(Crouching Tiger:What China militalism means for the world),語出「六韜」兵法:「猛獸將博,弭耳俯伏」,書中經由一層層的分析,最後指出:中國跟美國一樣,擁有可以「保證毀滅對方」的核子武力,是一頭不可輕惹的「伏虎」。雙方要想開戰,最好找代理人,就是台灣。所以這本書的繁體中文譯名叫「中、美開戰的起點」。

從這裡來看,中美間的「大國博弈」,川普政府下的是「西洋棋」,一有機會,就找「棋子」替他打「代理人的戰爭」,步步進逼,絕不相讓。而中國卻只能跟他下「圍棋」,綜觀全局,見招拆招,穩紮穩打,不急不躁,雙方比「氣長」。

對於台灣在「大國博弈」中的棋子角色,蔡英文曾經很不服氣地說:「我們也是棋手」。誠然如此。五二○將至,她扮演「棋手」的機會來了。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她是選擇下「西洋棋」呢?還是下「圍棋」?她要如何出手?大家都在等著看。

   
當教授變激進政治主義者...
施承佑/駐村藝術家(彰縣鹿港)/聯合報

中原大學副教授招名威在課堂上先提到「吃三聚氰胺」、「毒奶粉」等針對性歧視言論後,引發陸生不滿檢舉,招名威被校方要求反省道歉時,又提到「中華民國台灣教授」等字眼,試著把自己解釋為受害者的形象,顯然「先拐彎罵人,得到面子,又要博取同情」。

語言是一種藝術,高明的人即使狀似溫和委婉,言論也可以有如尖刀;而如罵街者,即使用粗鄙言語也是無法傷害人的。這位大學教師,身為知識分子,先是影射言語暗喻霸凌陸生,此非言論自由的範疇,若如這樣的歧視言論在美國校園發生,肯定會受到法律制裁。

這名教師的問題,首先是利用老師的權威性,在課堂上暗喻諷刺陸生,顯然「霸凌陸生,卻說成被陸生霸凌」,毫無人師風度,也毫無尊重不同言論立場的公民素養。這名教師本質上是加害者,霸凌學生道歉後,記者會更以歧視、挑釁中國為開端,最後卻營造成被打壓迫害的受害者形象。這顯然也類似民進黨慣用手法,刻意操作二元對立的框架,以獲取政治利益。

大學教師是神聖的教育工作。教育方針應是引導學生思辨,並走向大格局的世界觀,而不是挑起對立,局限兩岸政治矛盾,窄化學生的學習視野。

在這片土地上,自由民主與言論開放得來不易,應發展更健全、更完備的大學自由學風,培養公民素養,思辨思考能力,達到利己利人,進而能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接軌國際,相信這是大學教育最核心的精神。

教師掌握對學生考評的權力,卻欺壓霸凌課堂上的少數群體陸生。身為大學教授卻化身激進的政治主義者,以淺薄言詞挑起兩岸政治對立與衝突,再把責任與過錯推向大陸迫害台灣。這也是民進黨一貫的政治伎倆和蔡政府最好的甩鍋妙藥,可以成功掩蓋自己在施政上任何的問題。

現在連大學教師都把如此招數施用在校園課堂裡,若教育部要組成專案小組,最應該查的是當政者的非民主素養與這個黨國的政治鬥爭野心。

   
標籤化與換位思考
吳彣/大學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大學殿堂授課爭議事件,讓我想到一個故事:前方有位老奶奶顫顫巍巍過馬路時,旁邊有位青壯小子未協助與攙扶老奶奶,後方路人往前攔住那位青壯小子剛要質問他怎麼這麼沒同理心與愛心,赫然發現那位青壯小子其實是盲人…

因為是「青壯年」,所以想當然耳他「應該如何如何」。很多標籤、符碼無所不在,這些是統計學上的數字與衍生的邏輯推演,其實是可供參考的;但過於相信統計,我們也可能失去接近真實的可能。

之前也有社會新聞,一位女性車上不讓座,輿論撻伐後才發現她是孕婦;也有學生上課打瞌睡,老師責罵後才發現他擔負家計,通宵打工後一早趕來上課。即便職棒球場上,某投手對上某打擊手的三振率雖然有其意義,但從哲學思辨來討論,其實每次打擊都是獨立事件。

過往我課堂上有陸生,我跟大家談民主制度,也談極權,甚至對比中國與台灣食安問題、環境議題。用更宏觀的視角與用語討論這些事,可發現陸生也會反思不同制度的價值與人類發展歷史的關係;但若把標籤未經過委婉轉折直接貼上去,很多的狀況就不一樣了。

試想,路上看到開車亂轉彎的駕駛,如果嚷說這一定是女生開的,會被如何撻伐?過往台灣留學生在國際間如果任課老師提及台灣雖然是世界加工廠,但產品品質非常劣質,台灣留學生應該也很困窘吧!必須思考的是,個體不盡然代表整體,個體也可能批判與顛覆那個整體,不是嗎?

如何應用標籤又去標籤,需要相當智慧。或許底限是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留學生,在異國上課時遇到這樣言語,我們又會覺得如何?

   
費城管弦樂團 免費線上音樂廳開張
費城管弦樂團正在自家網站陸續放上高畫質音樂會影片,提供免費隨選收看。目前第一波2018-19樂季期間拍攝的內容已經上架,包括 Benjamin Grosvenor、 Emanuel Ax演奏的鋼琴協奏曲、歌劇《Amahl and the Night Visitors》、馬勒九。

邪惡勢力當心 福爾摩斯回來了!
墜崖失蹤的福爾摩斯,三年後神秘出現在華生面前,他究竟是如何死裡逃生的?面對昔日仇家的恐怖追殺,福爾摩斯要如何解決這些難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