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昨天慎重其事地宣布刺激消費的振興券措施。蘇貞昌院長將振興券定名為「三倍券」,希望透過每人支付1,000元,換取3,000元的消費券來促進消費。使用方式有:紙本,可到郵局繳錢、領取或網路預購再到四大超商領取;另外是電子支付、電子票證、信用卡等都適用,須先上網綁定,消費3,000再領取2,000,自7月1日起數位綁定及紙本券預購開始,7月15日可正式消費,12月31日消費終止。看完行政院官員洋洋灑灑的說明,直覺就是振興券的使用方式太繁雜,行政成本太高,啟動太晚,政府花的錢太少,效益不太高,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回顧蔡政府的振興方案當初取名「酷碰券」,來自於英文的Coupon,其實就是折扣券,所以打的算盤就是要民眾花3,000元,換得1,000元現金的折扣概念,小裡小氣,就是缺乏積極刺激消費的誘因。而且捨不得直接發放現金給民眾,更不想被拿來和馬英九的消費券相提並論,總是在折扣的框框裡打轉,格局上就已自我限縮。而當初規劃只限行動支付,看似前瞻進步,其實實質上就是排貧、排弱、排鄉、排老,當然遭到各界的嚴厲批評,也難怪紓困以來就讓蔡政府的滿意度掉了近10個百分點。
因此,蔡政府最後必須推出無所不包的四種方式,太繁瑣是顯而易見的。數位(行動支付、電子支付、信用卡)和傳統(紙本)都適用,看似兼容並蓄,適合多元的台灣社會,其實是讓民眾更眼花撩亂,無所適從。因為一開始就必須四選一,不能混搭,也不許中途變更,有所不便。而且紙本消費券還要民眾到郵局排隊,將重現大排長龍的落後景象。尤其領取紙本的大多是老、弱、窮、鄉族群,要他們先掏腰包繳1,000元,再領3,000元振興券再消費,有點強人所難,極可能導致弱者折價轉賣給其他人,而不去消費,振興的效果都被替代掉了。而紙本實體券最小面額為200元,不能找零,不適合小額消費,連民間的禮券還不如。
也因為繁雜,所以三倍券的成本必然很高。紙本的印製成本和消費券一樣,但因事先無法預知民眾選擇的使用方式,紙本消費券必須多印許多,超過排隊領取的部分最後必須作廢而浪費;而且弱勢民眾的消費券可能被盜用或被仿製,防弊成本只會更高。
民眾自己要負擔1,000元,有如健保在繳納保費之外,看病時還要病患支付掛號費和部分負擔一樣。眾所周知,健保的部分負擔是避免民眾為賺回保費的成本,而拚命看醫生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把這種防弊措施套到振興經濟上,似乎有點怕民眾振興經濟過頭的味道。
太晚,則是民眾普遍的直接感受。紓困特別條例和特別預算到4月才提出,酷碰券的規劃更晚,而且原始設計缺陷太多,左思右想才提出三倍券的方案。且明明已經將近七周零確診,已經跨越三個半的潛伏期(14天),經濟活動還要到6月7日才能解封,振興券竟然要到7月才開始申請,遲至7月15日才能開始消費,真是吊足了受困業者的胃口,更是貽誤振興經濟的良機。尤其電子支付、行動支付、信用卡根本就不受疫情影響,早就可以開始付諸消費,何需等到疫情結束?
政府花錢太少,是指政府只打算花費500億在刺激消費上面,占蔡政府紓困特別預算4,200億元還不到12%,可謂微不足道。更何況相對於各國振興經濟的經費至少數十兆台幣,更是小巫見大巫。
因此,經濟部表示預計可創造千億元的經濟效益,扣掉行政成本以及民眾付出的200億和政府的500億,其實淨效益頂多只有300多億而已,說成「三倍券」未免誇張。反過來說,如果三倍券效益真那麼大,政府何不改為六倍券,也就是民眾花1,000,可刺激消費6,000,可帶來2,000多億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