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掌握其脈動。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6/04 第474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市長夫人不必備詢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恭喜蘇揆!你發明了全球最複雜的紓困制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誰來取代?
民意論壇 方祖涵/職棒熱潮退卻後的省思
車本轉人本 打造前瞻城市願景
聯合筆記/心術不正 振興路愈走愈遠
場館解封 藝文能迎來秋涼暖冬?
當「美麗風景線」燒回美國
陸生 不被同理的兩岸棄子?
電力充足卻重啟中火?
悲情罷韓老戲一齣
設籍高雄的才是同學?
消費券2.0 離民心更遠了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市長夫人不必備詢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柯文哲之妻陳佩琪發文批評陳時中,引發民進黨市議員簡舒培不滿。簡舒培在議會質詢柯文哲,批評陳佩琪「拉低市府表現成績」,又在臉書嗆陳佩琪之「市長配偶」角色不適格,影響市府形象。陳、簡二人數度隔空交火,怒氣沖天。

兩個女人的戰爭,多少也是兩個政黨的交火,甚至是兩個男人的代理戰爭。但撇開政治硝煙不談,簡舒培在議會向柯文哲質詢陳佩琪的事,是撈過界了。市長有義務赴議會備詢,不表示他有義務回答妻子的問題,更不表示議員能任意過問市長配偶的言行。

陳佩琪質疑,陳時中給世衛組織的信沒有「示警」意味卻說成「示警」,是硬拗。陳佩琪作為醫師,她自可從專業立場提出這樣的批評;事實上,這跟各界檢視當初信函的理解是差不多的。反觀簡舒培的論點,她認為連美國都跟進我方說法了,為什麼陳佩琪要唱反調,還嗆她英文有多好?這種「跟進論」,就失去「就事論事」的原則。

根本癥結在,為何市長夫人不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與判斷,卻只能被視為「配偶」或附屬品?台灣多年來一直在提倡女權,前不久大法官宣布「通姦罪」違憲,目的也在扭轉「女性為男性附屬品」的陋習。但簡舒培卻反其道而行,非要抹殺陳佩琪的獨立性,把她貶為柯文哲的附屬品,這又是什麼進步思維?

在一片「順時中」氛圍中,陳佩琪打破了一言堂的祕密,這才是她遭圍毆的主因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恭喜蘇揆!你發明了全球最複雜的紓困制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行政院公布「振興三倍券」方案,由蘇貞昌院長親自擔綱演出,口沫橫飛地解說該券如何「一千變三千」,「好領、好用、好刺激」。多數民眾聽完他的說明,無論再怎麼困惑霧煞煞聽攏嘸,一定也會湧起一股莫名的驕傲:蘇內閣真的設計出了全世界最複雜的紓困振興方案!台灣有傲視全球的防疫成績,如果不佐以如此迷宮式曲折難解的振興券,怎足以襯托台灣人的無敵智慧?

說「振興券」是全世界最複雜的設計,絕非過譽之詞。其設計邏輯之艱澀、難懂,民眾使用時的限制之多,真的沒有其他國家比得上。這可從幾方面看:第一,邏輯特殊:民眾要花一千元去換購三千元代金,這已超過人類智慧的臨界點;第二,限制繁多:振興券分實體與數位兩類,數位又分信用卡、電子票證及電子支付三種;看似大開善門,卻規定不得用於十一大類範疇。這別說老百姓記不住,公務員和商家也背不全,比玩電子遊戲還燒腦。第三,程序麻煩:民眾必須先擇定一案登記,等待通知再去排隊領取,耗時費日還可能搞錯撲空。

總之,蔡政府能發明如此機關精巧的振興券,光憑蘇貞昌的「金頭腦」是不夠的,一定還要配上他喜歡指使、約束的「酷吏」性格,以及滿朝唯唯諾諾官員的全面附和,才可能打造出這麼心思細密的規則,把人民分門別類,讓他們照章行事。蘇揆發明了「口罩實名制」發放後,便洋洋得意,自詡為世界口罩治理先驅。殊不知,所謂「實名制」的始作俑者正是中國大陸,早已廣泛用於各種網路、交通及人流的管制,以便於控制人民。蘇貞昌不知自己學到的是一套威權治理術,卻拿來到處招搖。

在「實名制」下,民眾須憑「健保卡」購買口罩。藥局刷健保卡時,民眾就醫個資有遭外洩的疑慮,但由於防疫的大形勢之需,還勉強說得過去。這次政府發放振興三倍券,完全與防疫或醫療無關,卻仍要民眾憑健保卡去登錄領取,此舉即遭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質疑政府違法。根據《全民健保法》第十六條規定,健保卡不得存放非供醫療使用目的及與保險醫療無關之內容。蔡政府一再濫用健保卡於非法用途,只為自己便宜行事;包括在疫調期間擅權擷取民眾手機通話個資,都是頗滋爭議的行為。蔡政府把對內對外的解封程序一拖再拖,恐怕也是覺得這種濫權便利的滋味不錯吧?

檢視一下各國因應疫情的紓困及振興措施,台灣的獨特性,可謂絕無僅有。如,美國發給每個成人一千兩百美元(約三萬六千台幣),未成年人五百美元(一萬五千台幣),政府直接把支票寄到家,不會限制你要怎麼花。香港發給十八歲以上永久居民一萬港幣(約三萬八千台幣);澳門發給永久居民一萬澳元(約三萬七千台幣),新加坡發給廿一歲以上公民每人六百星幣(約一萬二千多台幣)。日本發給每個公民十萬日圓(約台幣兩萬八千元),南韓則發放給二五○萬個弱勢家庭,一口之家為四十萬韓元(約台幣一萬元),四口之家為一百萬韓元(約台幣二萬五千元)。

由上述可知,台灣的方案具有堂堂五大特色:一、發放的金額最小,要自付一千才能換取三千;二、用途限制最多,電商等一大堆地方不能用;三、發的是代用券而非現金,領取手續最繁雜;四、名稱最堂皇,從酷碰券、振興券叫到三倍券;五、自誇指數最高,要以五百億創造一千億的效益。

當然,若不是因為「馬英九心魔」,蘇內閣這次不會被激出這麼強大奇巧的想像力來。最諷刺的是,當年蔡英文批評過馬英九發消費券的話,包括「應發現金」、「不應限制消費場所」、「行政成本太高」等高調標竿,這次蘇貞昌一出手,小英的話便寸草不留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誰來取代?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中國大陸通過「港版國安法」,美國總統川普隨後揚言將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等制裁措施。這項發展是否將影響中港台的經貿互動,引發各界憂心,許多人更關切香港的亞太金融中心地位因而動搖,以及大陸近年來積極扶持的上海、深圳等地,乃至鄰近的台灣,是否有機會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

香港之所以能成為亞太金融中心,是因為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結合,採取以市場而非政策為導向的發展策略。香港政府恪守儘量不干預市場運作的原則,並實施低稅率政策和推行簡單的稅則,使各類商業活動在有利的營商環境之下,能有更多的主動權及創新空間,並吸引眾多的高端國際人才赴港工作及定居。

香港的法治及金融監理也與世界緊密接軌,維繫外界對香港法治和法制的信心,香港政府則致力於維持市場公平競爭,對內外資一視同仁,不會阻止外國公司參與本地金融市場,也不會限制資金進出及實施外匯管制;港幣掛鉤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更有利於維持商業交易的穩定。另外,香港對於人員的流動與居留,除對大陸人士有若干限制之外,對其他國家人士相對也比較寬鬆,居留超過七年即可成為香港市民。

由於香港金融自由開放,是大陸接軌國際金融最重要的窗口,更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基地。眾多外資企業選擇到香港掛牌,主要是因為香港位居中國門戶,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之後,香港扮演大陸市場「跳板」的角色也更鮮明,成為外商與大陸合資的重要管道。尤其,香港擁有國際化的金融環境,跨國投資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都在香港建立業務據點,以便於從事大額的集資並尋找戰略性合作夥伴。

另一方面,香港股市不僅法制健全、監管架構完整,且公司治理制度完善、國際化程度高。尤其,目前外資企業在大陸上市的手續複雜,且透明度不高,部分外資企業基於籌資及提高知名度的需求,因而轉向香港上市。加上香港對於外匯進出沒有任何限制,企業可依自身需求自由運用,十分便利;還有,依照香港稅法規定,股東獲配的股利無須繳納所得稅,對公司大股東來說更是一大誘因。

香港外匯市場因為沒有外匯管制,且位於有利時區,可以24小時在世界各地市場交易,以成交量計算排名世界第四位;香港貨幣市場主要是銀行同業批發層面,拆息率是按資金供需決定。香港金融市場高度自由化且產品齊全,國際參與者眾,所以能扮演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即使中國大陸有意扶持上海、深圳、澳門甚或海南島,以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但是大陸的法制與監管至今無法獲得國際的信任,還有外匯管制,資本市場並未完全開放。同時,大陸的法律無法直接與境外進行無縫監管對接,凡此都造成國際化的困難。至於大陸境內的金融中心,主要得益於經濟體量優勢,可為境內市場服務,例如上海是大陸最大的股票交易中心,但仍稱不上是國際金融中心。

反觀新加坡,資金自由,市場開放,國際化人才素質又高,還有東南亞的廣大腹地支持,未來取代香港金融中心角色的機會也最大。

至於台灣是否有機會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要看台灣市場是否夠開放、監管能不能獲得外商信任,尤其是想把大陸及東南亞市場納為台灣腹地,得視台灣的投資環境及稅制是否友善、經濟前景及信心是否存在及高端的金融人才是否充足,總之,關鍵就在對於外資是否具有吸引力。但目前看來,這些條件似乎都並不具備,台灣想要成為亞太金融中心,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民意論壇
方祖涵/職棒熱潮退卻後的省思
方祖涵/聯合報

中華職棒成立卅一年,最受矚目開季應該就是今年了。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幾乎所有職業賽事都因此暫停,台灣竟然能夠在四月初率先全球讓職棒開打,不僅展現自身防疫成果,更帶給所有運動迷一線曙光。

雖然中華職棒剛復賽時無法讓球迷進場,球賽轉播仍然滿足了不少球迷的渴望。除了台灣觀眾能在電視與網路上看球以外,今年亦由「ELEVEN SPORTS」率先開始於推特進行海外直播服務,並立即獲得熱烈迴響,甚至出現單場超過百萬人次點閱的驚人數字。

台灣職棒在國外有如此令人欣喜成績,當然要歸功他們是第一個恢復比賽的職業聯盟,加上幾位能說善道的本土英文球評,適時將球賽與球員特色介紹給全世界。從機器人球迷到滿天飛全壘打,全球運動媒體四月中旬幾乎都在討論中華職棒。政府積極順勢向海外宣傳,像蔡英文總統推特帳號轉貼球迷寫的英文觀戰守則、駐外使館在社群媒體預告賽事轉播,甚至連地方政府都挪出預算填補體育頻道財務缺口,在短短幾天以內,中華職棒獲得前所未有的矚目,似乎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動能。

只是,好光景不到兩三周就過去了。

韓國職棒在五月初開打,原本就有不少海外球迷的他們幾乎搶走所有風采。從推特粉絲人數來看,原本在四月暴增,五月初每天仍有數百名新增粉絲的ELEVEN SPORTS從五月中出現逆成長,蔡英文總統親自推薦的英文粉絲頁亦在同時間出現轉折;相反地,專門介紹韓國職棒的MyKBO卻持續上揚。從韓職開打以後,中職球賽英文轉播收看人數大不如前,幾個推特職棒粉專像是「投手忍者」等,現在幾乎都只專注於韓國職棒。

熱潮迅速退卻的原因很多,中職依舊僅有四支球隊,對戰新鮮度不足是長久問題,而且聯盟先前並沒有國際化準備,聯盟英文官網像是迷宮,球賽水準與細膩度、數據蒐集、球場設施等軟硬體目前都跟美日韓職棒有段距離,當下又沒有像韓國職棒球員花式甩棒等量的話題性,這些都是吸引力快速消失的原因。

此外,從粉絲人數開始下滑時間點跟中職用球再度被發現彈力超強相符來看,這個人為疏失顯然造成不小影響。中職剛開打時有不少推特用戶關注桃猿強打朱育賢頻頻出現全壘打,後來發現原來球特別會飛,難免會覺得不是滋味。

事實上,許多國外球迷關注中職是因為那是少數可以下注的運動賭盤(美國數州合法賭盤將中職做為投注標的,填補沒有其他比賽的空缺),而彈力球事件正是博弈公司跟賭客都不喜歡的額外變數。

現今中華職棒仍僅是給台灣球迷欣賞的職業運動,當然不需強求取悅海外觀眾,能在短時間扮演國家宣傳角色已經很值得欣慰。然而,在短暫幾周光環消退後,已經卅一歲的中職,究竟能夠留下多少經驗與教訓呢?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車本轉人本 打造前瞻城市願景
趙家麟/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教授(桃/聯合報

桃園平鎮區前瞻停車場建設工地日前坍塌、工人罹難,聯合報社論針對前瞻停車場是否合宜提出質問,本文進一步探討台灣城市建設和前瞻城市建設的內涵。到底什麼才應該是前瞻的城市願景?要如何看待台灣城市現況的交通、停車和塞車糾結命題,確實需以前瞻眼光和城市願景檢視。

前瞻停車場建設訴求之一,是結合大眾運輸場站為優先考量,這個概念不算全錯,但為什麼到大眾運輸場站,還只是以私家汽機車為主要考量?完全不考慮自行車?每個城市基礎建設的背後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核心價值,引導城市發展方向和經費編列。

歐洲城市很早就認知到「城市不能繼續被車輛占據,也不應無限度容納車輛的交通和活動,人們應該奪回城市,讓城市再度成為以人為本的城市。」筆者研究人本城市多年,二○一八年從荷蘭、丹麥、瑞典、德國、比利時、法國到冰島,見證這些四十年前還被車輛占據的城市,如何成為今日以自行車、步行和大眾運輸為主的城市。

筆者在人口卅萬的荷蘭第四大城烏特勒支火車站,見到世界最大的地下自行車停車場,可容納一點二五萬輛自行車(超越東京車站的九千四百輛),內部空氣乾淨,雙層停車架有效率,智慧系統讓找尋車位極為便捷,市府估計往後這個停車場還要增加三萬個車位。

目前烏特勒支每天超過十二萬人騎車通勤,全市超過一半家戶沒有私家汽車,大多數市民以自行車、分享汽車、火車、電車等交通工具通勤。試想像台灣的基隆、新竹等城市,人口更多,是在什麼樣的城市願景下,火車站才會有如此規模的自行車停車場,人民生活方式又得經歷過什麼樣的改變,才會進入如此不同的城市景象。

台灣前瞻停車場建設經費和效益,若僅以新竹市、台中、台南和屏東四縣市來看,共計興建卅座停車場,花一○四億元,僅增設八八八○席汽車和三三○○席機車停車位,平均每個汽車停車位的建設經費超過一百萬元。這四縣市卅座停車場,只與烏特勒支一座自行車停車場的數量相近。

雖然近年許多台灣城市也在興建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優化大眾運輸,個人建議從三個面向強化台灣邁向人本城市的願景:

觀念層面,政府要鎖定人本城市建設大方向。台灣正處在城市建設的十字路口,是車本或是人本,政府不應搖擺不定,拖得愈久,只會延遲台灣城市升級時間。以廿年時間讓城市從車本一步步轉變為人本,讓民眾從開車逐漸過渡到人本交通的生活模式。

政策層面,政府推動城市建設應與上述大戰略一致。停車場建設凸顯台灣仍停留在落伍的車本城市建設思維。荷蘭城市道路在過去卅年,汽車占用的空間從六十六%降低為廿五%,大幅提高行人、自行車與大眾運輸的使用面積。

社會層面,前瞻性城市建設理念會改變人們日常用路模式,政府需更有技巧讓民眾了解其內涵與作為,否則易遭反對,又落入人人都是受害者,人人也是亂源的泥沼中。

期待有一天台灣的城市,能讓民眾從長年對城市的忍受中脫困,從車本轉為人本,讓人們經歷到對城市的享受,讓城市更安全、更節能、更健康。

   
聯合筆記/心術不正 振興路愈走愈遠
林修全/聯合報

振興券要等到七月十五日才正式啟用,未來一個多月,大眾勢必延遲消費,會產生這種結果,主因是民進黨政府畫地自限、綁手綁腳,導致原本刺激景氣的效果大打折扣。

這次對抗新冠肺炎的疫情,政府超前部署,因此,我國陸續恢復正常生活,但各界念茲在茲的經濟復甦政策,早在疫情開始爆發時,許多人紛紛提醒民進黨政府,如今六月七日將防疫大規模解封,振興券卻推遲至七月中旬上路,有一段不小的時間落差。

而且,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天親自主持記者會,說明振興券的細部規畫後,原本這陣子有意購買東西、外出遊玩的消費者,將會為了獲得行政院口中可用一千變三千的「振興三倍券」,因而等到七月十五日以後才去消費;延遲消費的現象,會進一步讓搖搖欲墜的商家受創更重。

為何振興券非得要一個月後才上路、無法銜接好?這是民進黨政府作繭自縛,因為馬英九政府曾經發了每個人類似現金的三千六百元消費券,蔡英文政府不想蕭規曹隨,並指稱消費券替代性過高,對經濟沒有幫助,硬是不想走這條馬英九的老路。

另方面,民進黨政府過於訴求公平正義,導致剛開始設計這些方案時,是朝著「排富」的方向去思考,沒想到引起反彈,就連黨內立委也抱怨不斷,繞了一大圈,最後決定又回到不排富、人人有獎。

只不過,現在仍然不願讓振興券被視為是消費券,導致振興券愈變愈複雜,像是民眾可選擇領紙本,或是結合信用卡、電子票證、電子支付等方式來使用,這看起來相當便民,但有更多民眾眼花撩亂,不知如何選擇才好。

另外還有一些低收入戶,連一千元都拿不出來,無法享受「振興三倍券」,政府於是又主動規畫,會直接匯入一千元到這些人的戶頭,然後再拿這一千元去換三倍券。

先不論政府的相關規畫是否滿足民眾需求,但光是政府要解決五花八門的支付和領取方式,必須花時間去設計、測試整個流路,避免上路之後衍生更多問題,無奈大家只好乖乖陪政府挨到七月中。

相信政府比誰都想早點發放振興券,可惜一開始心態不對、心術又不正,搞錯了方向,難怪振興之路愈走愈長。

   
場館解封 藝文能迎來秋涼暖冬?
林少英/音樂創作人(台北市)/聯合報

新冠疫情不但拖累全球經濟,更徹底改變大家既有想法、做法、生活方式及價值觀;民間只能面對現實,敬天拜地,祈福能重新出發。各國一邊對抗疫情,一邊深思布局疫情後那些行業未來還可以和國際接軌、那些行業將面臨解構重構才可以順應生存?

這次衝擊最大的是觀光旅遊業、藝文演藝活動、夜市等,各行各業倒閉裁員亦不斷發生;令人憂心的是,疫情後我們的競爭力在哪?

尤其是演藝創作,這些本來很有創造力的演藝工作者,一夕間變成無法生存,又要如何往前看,令人心疼。他們不得不改變求生之道。台北、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看似敲鑼打鼓的籌畫成立等待開幕,但有了光鮮亮麗的館,更要硬體軟體並進;其中或者還有隱藏的寒流。因疫情拖累太久,有潛力有實力的人才設法自救存活,有些則心寒而慢慢改行流失,如果演藝傳承面臨斷層現象,這不是馬上恢復正常演出就可解決。

疫情慢慢緩和下來(也不見得會永遠消失),但這段快半年多的時間,我們是活在措手不及的亂流中,春天的花依然綻放,但因疫情所有戶外演出活動取消;台北宣布六月七日原則上場館解禁,祈望未來半年是秋涼暖冬,而不是又一個更冷的寒冬。

劇場生態本就不容易,加上需要租大空間來施作,因疫情不但面臨演出停擺,收入更不知從何而來;年輕世代那有能力貸款經營,工作空間租金也無法調降;而因為大環境瞬間改變,廠商回流也在積極尋求大空間埸地,對劇場工作者反而更是雪上加霜。

大家抱持活著的必要,把過去這段日子認真再看一遍,能堅守崗位的,不是什麼夢想家,而是真的單純熱愛自己想完成的事,也深信民間仍存在有共識有堅持的知音者,願意把困難重重難關解構,重構另一個新生再生的新風向。紓困也好、發振興券也好,雖是救火,但真正落實民間需求的,仍是錢要用在刀口上。任何國家的文化藝術,是一種無形的軟實力,卻有深遠影響及效益。更重要的是,想看到祥和優雅的社會,文化藝術的能量更是功不可沒,救火是一時,深耕基層文化藝術,才看得到未來。

   
當「美麗風景線」燒回美國
陳國祥/資深媒體人(台北市)/聯合報

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用膝蓋施壓勒死,引發示威抗議怒潮,延燒全美,至少一四○個城市發生暴動,超過四十個城市實施宵禁,包括紐約在內。由於警力不足,至少廿六州出動國民兵。華盛頓特區更是熱火朝天,連續多日宵禁未見緩和,一再揚言要強力鎮壓的川普總統一度躲進白宮地堡。

猶記去年香港「反送中」抗爭高潮期間,美國眾院議長波洛西讚嘆港人遊行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現在美國出現更長的「美麗的風景線」,不知波洛西還有閒情逸致欣賞嗎?

黑人長久以來備受歧視,警察過度使用武力造成黑人死亡事件一再出現;這次抗爭訴求不只是以往呼喚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還引用亡者的最後話語:「我不能呼吸」,意涵更為深邃。只是許多人趁火打劫,大肆搶劫商店,模糊了抗議焦點,也給川普逮到把柄厲言警告「搶劫開動,射殺伺候」,更調派軍隊作勢要在國內開闢戰場。各州警察與國民兵壓制脫序的示威抗議毫不手軟,塑膠子彈滿天飛,比香港的「警暴」更兇暴。

香港人應看到,美國不堪為師,更不堪為救主。在「反送中」抗爭中,示威者不但將美國式民主垂為典範,許多人更把美國視為救主,可以逼迫中共讓步。現在總該了解,美國的月亮沒有想像中圓,抗議群眾的紀律性遠不如香港,港人至少沒有火燒警察局,更沒有趁火奪劫。至於川普對港制裁行動更甭提了,最重的措施是取消香港「特別待遇」,這對中共的衝擊是和風細雨,對香港經濟及港人利益的損害卻是狂風暴雨,簡直是解救不成,反重傷人質。可見美國實在擔當不起香港的救主角色。

香港部分運動人士口口聲聲「國際攬炒」,期盼美國施壓中共,要其確保香港的自治地位、民主、自由、人權,而北京因為無法割捨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自由貿易港的金雞母效益,一定會屈從美國的壓力。事實證明,這是美麗的誤會,美國政要雖然口口聲聲支持「共享價值」的香港,但遇到中共的壓制行動,既無心也無力保護香港,說不定背後還拿香港當籌碼,要中共在別的地方讓步。果若如此,香港的「美國夢」該覺醒了吧?

美國政客面對自家失火的回應,甚至為北京提供「大外宣」與「大內宣」的好題材。這場暴亂折射出美國種族問題深重,也照映出川普人格卑劣與不負責任。一如在新冠病毒的抗疫表現,美國的公衛殘破、醫療短缺與階級處境及領導無德、無能,全都暴露無遺。對於高度自治,香港有權要求,北京有責放開,但港人不該妄想可借助美國提供樣板作用與實質援助。

   
陸生 不被同理的兩岸棄子?
盧宸緯/中華戰略前瞻協會副秘書長/聯合報

報載八百多名陸生連署寫信給教育部,希望政府能盡快安排陸生返台就學。之前陸生群體已數次發公開聲明,向兩岸政府、社會表達想法,並呼籲中國大陸持續開放陸生來台就學,為自己發聲。

自二○一一年「陸生元年」起至今,陸生來台就讀已有近十年的時間。這十年來,陸生來台就讀學位與交流的人數,在二○一七年之前維持穩定成長的趨勢,高峰時期在台陸生達四一九七五人,但二○一七年之後,短期研修的陸生以每年五、六千人,約兩成的幅度大幅減少,學位生也逐年下降,至今來台陸生僅剩二五○四九人。

而今年適逢「陸生十年」,又接連遭遇因疫情暫緩陸生入境台灣及中國大陸宣布暫停陸生來台升讀等重大衝擊,讓夾在兩岸間的陸生進退兩難,應屆陸生亦可能面臨打亂生涯規畫的「延畢」,措手不及。原先就夾在縫間的陸生處境更加嚴峻,不被同理,彷彿棄子般,只能靠自己的行動爭取權益。

在兩岸關係複雜脈絡下,陸生議題總不可避免的伴隨敏感成分。但筆者認為,在疫情下,政府在處理已有台灣學籍的陸生返台就讀措施方面,應回歸陸生作為「具台灣學籍的境外學生身分」此一核心,以考量境外國家的同等防疫標準,來思考什麼是該優先處理的問題?例如,在兼顧台灣防疫量能及保障在台學習權益的基礎上,思考開放陸生返台就讀的時程與方式。

我國自詡為尊重人權的國家,這或許也是一次讓陸生更理解我國維護人權、致力保障人權的價值展現,在愈發艱難的兩岸情勢下,讓陸生擁有更多與我國建立正向連結的機會。如同陸委會於四月初對中國大陸暫停陸生來台升讀的回應,「歡迎陸生來台的政策始終如一,多年來持續穩健推動陸生來台就學,也照顧陸生在台就學權益」,無論是「推動陸生來台就學」,還是「照顧陸生權益」,都正等著政府以實際措施具體實踐。

   
電力充足卻重啟中火?
謝宗達/公退(基隆市)/聯合報

面對疫情趨緩,政府撒幣救市的同時,政府債務勢必大增,唯有積極發展經濟增加稅收,才能解決財政困窘;發展經濟的基礎是需要充足電力,台電公司才對外宣稱電力供給充足無虞,又於日前宣布重啟中火二、三號機組,耐人尋味。

中市府宣示屆時將祭出空汙法重罰台電,問題是:日後的行政救濟程序耗時冗長,緩不濟急;再者,台電是國營事業,罰款終將由全民概括承受,受懲罰反而是全民,於事無補。

電廠設置需要耗費相當長時間規畫,電力供給有其特殊性及難預測性,從常年的備用容量評估考量,至日常實際發電量應付各項電力需求,必須留有充足的備載容量,以備不時之需;台灣在核能電廠逐漸除役的同時,政府雖然陸續汰換新的發電機組,並積極推行非核家園,惟綠能自然條件上的限制,恐造成電力供給隱憂。

台灣電力環境與日本相似,為海島型獨立電網,無法比照德國等歐陸國家有外援電網,所以必須要有相對穩定的供電,才能避免缺電危機;發展綠能,其中太陽能受日照及陸域面積等條件限制,風電則因台灣酷夏季風不強,且常有颱風等因素影響,地熱能還在探勘摸索階段,綠能勢必造成電力供給不穩定,徒增缺電風險。

因應中美貿易戰台商回流,及對照港版國安法對香港未來經濟的衝擊,台灣在拚經濟的此時,是否有足夠電力供給,真相只有一個,朝野應共同釐清真相,誠實解決電力供給隱憂。

   
悲情罷韓老戲一齣
楊淑娟/退休教師(台南市)/聯合報

民進黨宣稱昨日晚罷韓遊行,主題是追念二二八。

這齣演了幾十年的戲,訴諸身為台灣人的悲情,扭曲為外省人殺害本省人,還真很有效果。多年來,這齣戲用來吸票,洗腦年輕人,把國民黨形容成萬惡不赦。讓身為外省第二代的人,也感受到那股被定罪的氛圍。儘管馬前總統已多次道歉,也對受害者平反賠償,但政客就是死咬不放,不時召喚仇恨,收割選票。

罷韓和二二八有何關係,一看即知是影射韓是外省人,是欺負本省人的罪人。但韓在綠視為民主聖地的高雄,以勝選造成政黨輪替,證實大多數台灣人已不分本省外省。而民進黨主政高雄多年,施政不佳,金權掛帥,失去民心,換黨執政,剛好可以斬除那盤根錯節的黑網,讓前朝官員及既得利益者大為恐慌。韓甫當選,罷韓之聲即起,韓參選總統,更給了最佳藉口。如今黨政軍媒體打手網民全體出動,就是怕不堪的內幕被揭開。

   
設籍高雄的才是同學?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六日高雄罷韓投票,交通大學學生聯合會推「返鄉陪媽媽專車&車票現金補助」引發質疑,高雄地檢署也分案偵辦,交大學生會緊急刪除三百元車票補助方案,改加開高雄返校免費專車。

「讓同學都能回家陪家人」,對於所有同學,理應一視同仁。只有設籍高雄的,才是同學;來自其他縣市的,都不是同學?設籍高雄的要回家陪家人;來自其他縣市的,就不用回家陪家人?

免費專車僅限設籍於高雄的同學搭乘,沒道理!屏東比高雄更遠,台東交通比高雄不方便,設籍屏東、台東的學生,車票沒補助,也沒專車;設籍高雄的同學,才有補助或專車?交大學聯會服務對象,應該是所有交大學生,卻獨厚設籍高雄者;來自其他縣市,被遺忘了?

交大學生會推免費專車只限高雄,要說與罷韓無關,誰信?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稱借不到罷韓投開票所,「頭剁給你」;高鐵票價優惠,選在六日前後;罷韓團體違法冒用法務部logo作文宣,法務部長選擇「原諒」。

「罷韓國家隊」,行政機關惹議,學生會也選邊站?

   
消費券2.0 離民心更遠了
于翎/主婦(嘉縣東石)/聯合報

吵嚷許久的振興三倍券終於定案,儘管蔡政府有意與當年馬政府消費券區隔,但大同小異的設計,仍無法擺脫消費券影子,且金額減少、限制更多,反凸顯消費券比三倍券更貼近民心。

先不論實質效益是否能達標,首先發放方式四選一,就已讓民眾霧裡看花。最簡便的方法,是持健保卡與一千元現金至郵局換購三千元振興券,流程仿照口罩實名制,但振興三倍券非醫療用品,政府過度依賴健保卡晶片紀錄功能,令人質疑。

指定郵局換購,也考驗櫃台人員和民眾耐心。過去郵局曾因承辦業務太多,取消兌領統一發票服務。如今三倍券換購雖屬短期業務,但櫃台人員仍必須事前演練流程操作,若因未諳操作拖延辦理時間,勢必會引發民怨。

再者,使用電子支付或票證綁定換取方式,與現金儲值概念相同,但三倍券卻不能用於儲值和購買禮券,顯然自相矛盾。民眾若用三倍券儲值或買禮券,最終仍需用於商家購物消費,並不會如政府擔憂變成儲蓄。

至於信用卡綁定換取方式,究竟是鼓勵消費或是製造卡債?民眾為取得二千元,需先刷卡三千元,帳單的循環利息又無法以三倍券代為支付,預期的刺激多次消費效果難以發揮。

三倍券不過是願景美化的消費券2.0,筆者預料多數民眾領券後,僅會產生一次性消費,且易匯聚於百貨業和大賣場。加上三倍券限制電商網購,許多在疫情爆發期間為求生存而另闢網購途徑的小商家,依舊看得到吃不到。最終在這場振興戰奪勝的,仍是資本額高的連鎖商家,真正需要紓困振興的市場攤商,卻難共享繁榮。

   
疫情把地球還給動物?沒人,28萬隻海龜上岸產卵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目前已造成全球近130萬人感染、7萬人病逝,為阻止疫情持續擴散,各國紛紛祭出封城、鎖國等措施,人類群體活動幾近停擺。不過這樣的變化,似乎也給野生動物更多生存空間,印度沙灘近日就被拍到大量海龜上岸產卵,場面相當壯觀。

美高中生 3D列印面罩贈醫護
喬納是美國喬治城日間學校12年級學生,他每天看到媒體大篇幅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個人防護裝置嚴重短缺,於是想出一個方法為社會盡棉薄之力。他利用家中的一台3D列印機製作防護面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