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悅讀電子報】提供健康資訊、親子教育及有趣的兩性話題,讓你幸福養生,健康、樂活每一天!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6/20 第47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人權第一案:小明對阿中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必須拿回「中華民國」的話語權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兆元振興融資 別看得到吃不到
民意論壇 國民黨世代交替 該從黨主席做起
小明、陸生、台生 他們錯了嗎?
政府搞專制 挺港剩專案
波頓說錯了! 川普才沒那麼傻
聯合筆記/中日爭釣島…做多說少
連筆尖都不是的中華民國
黨派立場、政治正確 監委提名兩道魅影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人權第一案:小明對阿中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蔡總統要在監院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並提了七名監委兼任人權委員。蔡英文既然把人權的調子唱這麼高,那麼人權委員會第一個該處理的案子就是:陳時中一再禁止「小明」回台,有無違反我國和普世共信的人權價值?

蔡政府喜歡談人權:同志的婚姻權應該尊重,罪犯的生命權不應剝奪,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名譽應該回復,弱勢的工作權應予保障,這些都很正確。但一談到與中國有關的人或事,蔡政府的人權天平立刻受到某種強烈電波干擾,變得歪斜。所以,武漢台胞遲遲才放行返鄉,小明則被阿中部長一再峻拒入境,陸客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陸生在台受教權則無人問津。

成人也就罷了,「小明」年紀都很小,被隻身留在海峽另一岸,和父母萬里隔絕,這是哪門子人權?陳時中的防疫功勛再大,但用這種鐵石心腸打造出來的無情形象(且分明是雙重標準),就算能為自己贏得一座銅像,又有什麼光榮可言?

既然蔡英文如此標榜人權,那就讓這件「小明vs.阿中」的案子當成試金石,來試試「國家人權委員會」到底有多少膽識與高見吧!大家也可品評一下陳時中骨子裡的人權觀,是否配得上他的防疫大功。

「小明」只是一批弱勢兒童的代名詞,他們因自己無法選擇的國籍遭到蔑視;同樣的,「阿中」也只是蔡政府集合體的代名詞,以阿中為代表。現在,就缺一位人權律師來幫小明打這一仗?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必須拿回「中華民國」的話語權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在綠、白兩營猛挖牆腳的攻勢下,國民黨昨天公布了組織改造、青年參與、兩岸論述及財務穩健的四大改革方案。其中最受矚目的「兩岸論述」部分,一如外界預期,對「九二共識」的定位作了大規模翻修。過去國民黨把九二共識當成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如今新論述調整為向對岸喊話:「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九二共識」。在北京過去幾年只談九二共識,不談一中各表的情況下,這樣的調整當然是必要的,更有助於務實地對內對外召喚。

這番調整,主要是因應台灣民意的轉變。年初國民黨檢討敗選原因,即認為「兩岸未能掌握話語權,無法因應當下變局」是主要原因。在新論述中,除肯定九二共識過去的貢獻,也將重新調整九二共識論述的原因歸諸於民進黨的長期抹黑,以及中共長期不尊重中華民國存在之事實。此一詮釋,一則能平衡國民黨過去的論述,二則能符合主流民意,也是切中歷史事實的說法。

從這個脈絡看,國民黨新的兩岸論述與過去的不同,可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分析。在形式上,國民黨仿效了民進黨的作法,不再以單一教條規範兩岸關係,而是依形勢變化擬訂新的論述,作為黨現有的綱領。內容上,則是加強了對中共的批判力道,以反映台灣人民的聲音。過去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多半集中在批評民進黨的作為,認為它是兩岸關係惡化的源頭。新論述的批判,則涵蓋中共不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強加一國兩制於台灣、以反獨之名強迫往來兩岸者表態甚或關押,以及侵犯香港自治等。

新論述也對兩岸之間和我國內部作法分別提出了制度性的主張。對於兩岸之間,新論述建議兩岸簽訂《海峽兩岸意外防止機制和行為準則》;對於台灣內部,則應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至於國民黨內部,則須訂定《黨公職兩岸交流行為準則》。除此之外,藍營新論述也主張,未來兩岸及外交的策略,應「在親美的基礎上維持與大陸的和平穩定」,以及「打破統獨僵局,走出一條更好的路」。如此,等於宣示國民黨「親美」基礎和「第三條路」。

歸結這些重點,可看出國民黨確已調整了傳統的兩岸關係論述,但如此一來,與民進黨的差異即變得不顯著。例如,明確拒絕一國兩制,和民進黨一貫以來立場相近;所謂「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則類似陳水扁在二○○○年宣示的「新中間路線」。至於親美、加強對中共批判等,也和民進黨雷同。但這是否意味國民黨兩岸政策的「民進黨化」或「抄襲民進黨」,倒也不然。原因是,民進黨的兩岸論述曾歷經不同階段的變化,宣示與落實也有差距,蔡政府目前的政策並不代表民進黨的一貫主張。尤其,民進黨近年大打「中華民國牌」,蔡總統今年就職演說還特別強調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這更接近國民黨的基本立場。可以說,國民黨在技術上向民進黨靠攏,民進黨則在原則上向「中華民國」靠攏。

亦即,當民進黨開始打出「中華民國台灣」後,藍綠陣營必然對「中華民國」的話語權展開爭逐。總統敗選後,國民黨幾將國家定位的話語權拱手讓給民進黨。在新論述裡,國民黨雖在策略上加強對中共批判,並訂定黨公職交流規範,試圖擺脫「親共」的紅帽;但這些論述仍缺乏歷史縱深,未必有助於在藍綠之間取得市場區隔,爭取到民眾支持,國民黨仍必須依情勢演變繼續深化自己的兩岸論述。

國民黨意欲從谷底翻身,兩岸立場被認為是重中之重。這份改革委員會擬出的新論述,誠然算是看到了國民黨兩岸訴求以往過於簡化的病灶,但能否治癒,就看藥方怎麼開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兆元振興融資 別看得到吃不到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行政院宣布將於7月推出總金額達到新台幣兆元的企業振興融資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度過這一次的難關。由於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重創,台灣的情況稍為好一點,但是許多企業仍然受到不小的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資本較小,承受景氣蕭條的能力較低,更需要政府的紓困幫忙。相較於之前勞工紓困貨款及預定7月中旬推出的振興三倍券,這一次額度高達1兆元的企業振興融資方案,可融資規模要大許多,對於企業紓困的重要性也遠大於其他的紓困和振興措施,因而方案內容及可能產生的效益,更值得關注。

這一次的企業振興融資方案有幾個重點,第一,總金額1兆元大約是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雖然低於美國和日本振興措施總支出的占比,但是相對於國內其他振興措施,規模仍然要大許多,對於許多急需支援的企業而言,這才是真正最需要的。第二,由於總金額很大,政府計劃由九家公股銀行分攤額度,其中八家各分攤1,240億元,輸出入銀行分擔80億元。不過,這些只是預定的額度,政府並沒有強制要求各銀行相關放款總額要達到分配的額度。

第三,利率為基本放款利率加上2百分點,因此放款利率最高有2.81%,會低於目前中小企業信用放款動輒4%以上的利率。如果有抵押品,利率可能會再低一些。第四,為了協助企業能儘量朝著政府推動的六大策略性產業方向發展,對於這六項策略性產業相關企業的貸款會給予優先考量。

到目前為止,台灣第1季出口表現還有成長,但從第2季開始,出口已經連續二個月負成長,許多企業都表示,今年下半年的訂單可能會大幅減少。再進一步觀察,台灣最近幾個月的訂單成長,主要來自於中國大陸,美歐地區的訂單則大幅減少;大陸訂單增加主要是向台灣採購了許多零組件,未來再加工出口到美歐等最終市場。

但是,美歐各國至今仍然未完全解除封鎖,對於最終消費品的需求也還相當疲弱,我們擔心現階段台灣還能維持的出口成長,可能只是短暫現象,下半年的出口有可能會開始大幅下滑。在經濟表現不佳的情況下,政府的紓困與振興方案就特別值得關注。

目前還未看到政府振興融資方案的完整內容,但是從已揭露的方案訊息來看,我們擔心這些紓困和振興融資大餅因政策執行問題,對很多企業而言,可能變成看得到卻申請不到,最終導致許多企業無法順利取得紓困融資,造成歇業和失業的增加。

這次的振興融資方案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注意,第一,1兆元的融資規模由九家公股銀行分攤,卻未硬性規定每一家銀行必須達成額度目標,部分公股銀行可能會考量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太高,降低放款意願;我們建議,政府應該明白規定,每一家公股銀行放款成績須列為績效考核標準。

第二,放款的利率最高只有2.81%,相較一些政策性融資的利率還是要高。例如去年經濟部推出的三項吸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中,政府的利率補貼很多,回台投資企業的貸款利率幾乎為零,因而建議政府應該提供中小企業振興融資更多的利息補貼。第三,這一次方案主要目的在於協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但中小企業散布在不同的產業,政府應該考慮全面性的紓困融資,不應該侷限在六大策略性產業。

總之,政府在執行企業振興融資方案時,應該考慮政策的全面性,建議政府應該儘量簡化振興融資方案的執行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讓真正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可以儘早拿到這一筆救命的紓困資金,順利度過這波難關。

   
民意論壇
國民黨世代交替 該從黨主席做起
李允中/大學教授(台中市)/聯合報

高雄市罷韓成功後,由黨主席江啟臣領軍的國民黨聲望掉到空前谷底。昨日提出的黨務改革建議報告,被黨內視為救亡圖存,江啟臣是否能順利連任的重要紓困主張。

撇開兩岸論述及黨費漲價不說, 在組織改造及青年參與方面,有關世代交替方案仍舊是條條框框,沒有太多亮點,自無法解決江主席自己所說, 可能造成國民黨亡黨的「少子化」問題。

以不分區立委名單為例,國民黨完全可以主張下次提名,所有名單完全由四十歲以下,具專業領域專長之年輕人組成,甚至大膽邀請提名具高知名度,良好社會聲望, 卅歲以下的年輕人擔任。若國民黨不分區名單還是由「黨內老人」組成,試問國民黨如何爭取年輕世代認同,重返執政?

或有論者認為,不分區立委,除幫助提升社會形象及爭取社會支持功能外,另一重要任務,是作為黨內下次參選縣市長的人才儲備,若沒相當年紀經驗及知名度,如何爭取社會大眾支持?國民黨想要脫胎換骨,應摒棄黨內長期由地方家族勢力把持,「家天下」的派系生態,在地方有實力,就去選區域立委,不分區作為培養新世代年輕政治菁英搖籃,真正做到創黨總理國父孫中山天下為公的訓示教誨。

在組織改革部分,甚至有提到中常委連選只得連任一屆,屆期最長為八年,以杜絕「萬年中常委」汙名;筆者甚至認為國民黨從政同志,不只黨職,甚至包含縣市首長及立委議員等公職,都應該比照辦理。試想,世代交替從黨主席自己做起!外界才會相信國民黨是玩真的,也才有浴火重生的可能,不要再牽拖國民黨少子化,都是因為台灣年輕人是天然獨,堅持九二共識是讓民進黨撿到槍。

   
小明、陸生、台生 他們錯了嗎?
曾凡勝/外商主管(台北市)/聯合報

女兒本來在過年後,就要到上海復旦當交換生,然後在這鳳凰花開的季節,回到台灣的學校,戴上學士帽,領到畢業證書,開展多彩人生。不料新冠肺炎改變許多人的生活,也打亂了女兒既定規劃。

春節開學前,學校通知交換學程延後半年。疫情是天災,也不只是我們受害,那就當做一個寒假放九個月吧!學校提供停止交換、在台灣修完學分畢業的選項;但女兒當初經過深思熟慮、也積極爭取才有這個機會,她願意等半年。許多等待的孩子,應該也都抱持相同的想法,能說他們錯了嗎?

看著女兒好不容易盼來疫情趨緩,結果卻是下學期也不見得可按照計畫完成學業。這幾天不只在大陸的小明回不來,回大陸過年的陸生,也沒辦法來台灣完成學業,不斷向政府喊話求救。女兒下學期能不能完成學業又添變數,我的焦慮憤怒,也即將破表。

會來台灣就學的陸生,想必對台灣有一定的好感與憧憬,我也自信以為,他們來到寶島一定不會失望,而是更加覺得台灣好。面對這樣對台灣有好感的大陸年輕人,回學校按規定隔離,沒問題就繼續完成學業,為什麼要阻止他們完成學業,摧毀他們對台灣的美好印象呢?除了意識形態,還能怎麼解讀呢?

好吧!陸生不是自己人,不管愛不愛台。那麼,小明至少是半個自己人,何苦耽誤年輕人的學程跟人生呢?我們的台生台妹,總該是自己人了吧?

不管是兩岸關係,還是外交關係,都是對等的。今天你禁止人家學生過來,人家也禁止你學生過去,剛剛好而已!傷害了嚮往台灣的大陸年輕人,傷害了父母之一是台灣人的小明,也傷害了我們自己的孩子;算來算去,真不知到底有誰得利?

   
政府搞專制 挺港剩專案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陸委會終於公布「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內容洋洋灑灑,但不解的是:說好的修訂《港澳條例施行細則》呢?

平心而論,「行動專案」所援法律依據,不管是《港澳條例》第十八條或《港澳條例施行細則》第廿五條,規定內容都過於概括簡略。且從一九九七年制定迄今,未嘗修正。能不能應對台港關係新形勢,乃至於「行動專案」符不符合「依法行政」的「法律保留原則」,均值商榷。

何況,一旦通過《難民法》草案,則無論是庇護許可要件、審查程序,或撤銷廢止許可事由等,相形之下,港人的法規位階,將反較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為低。內外輕重,明顯失衡。故宏觀來看,台灣對於港人援助,原就缺乏周延明晰的法治保障。

另按前述施行細則,援助係集中行政院「專案處理」,而非「通案認定」。此模式固有審查從嚴、因事制宜、避免浪費資源等優點。然在沒有透明公開配套規範下,是否將因欠缺外部監督,加上行政恣意專斷,「專案處理」淪為「黑箱作業」,影響援助待遇的公平性。

尤可議的,是當局既不修條例,又不動施行細則,更悄然將庇護行動降格,把原來的人道「救援」,變為「援助關懷」。此舉意圖繞過立院審查,雖簡單易行,或可降低台港間政治衝突;卻也規避法律爭點,反留下諸多疑問。例如:前述條例第十八條所謂「政治因素」,其定義與適用資格標準為何?是否僅以被依「港版國安法」追訴者為限?對在港曾參加暴力抗爭,涉嫌犯罪者,是否同樣給予援助?倘個案申請援助遭拒,或對相關處置不服,法律救濟程序何在?

無健全法治基礎,挺港「行動專案」是否流於「口惠」?

   
波頓說錯了! 川普才沒那麼傻
梁志斌/資深新聞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波頓將出書揭露川普眼界狹隘,然而最不該的是,不應全怪罪川普。美國近幾年失序的外交軍事政策,波頓難辭其咎。

川普一介商人,驟然成為世界超強領袖,對於紛雜的國際關係所知有限,而資訊最大輸入源就是身邊的顧問和重臣。波頓下台前,給了川普相當錯誤或落伍的世界觀。

雖說書主打白宮內幕,但是沒有什麼驚人秘密。誰不知川普拿台灣來刺中國?誰不知習近平、普亭、金正恩想「操縱川普」?川普想利用那仨,拉抬自己的聲勢,習普金當然也會反利用,皆屬外交博弈常態。關鍵是川普真的被操縱了?沒有。

川請習買美農產品,最後雙方各讓一步化解貿易對峙,全球股市鬆了口氣,經貿回到正軌。這件事總統不但沒錯還高明的很,知道見好即收,而不是堅持不讓,兩敗俱傷;後者是波頓立場。還好川普沒接納,波頓沒資格以此諷刺川普。

同時,美對中的攻擊中傷從未停過;對俄羅斯制裁從不手軟;金小胖被吊在那兒兩年,沒有一絲進展。都是習普金操縱不成的反證,川普沒那麼傻。如果真的被操縱,天下就太平多了。波頓說習普金「都懂操縱川普」之說並非事實。

川普來硬的是「計策」,為的是分塊較大的餅;波頓則是在「戰略」上就認定美國「對外要強硬」。其實他最該做的是剖析真實現狀,讓川普明白單邊主義已行不通,最佳選擇是讓習近平和普亭約束反美的國家,如伊朗。

有見解有作為的國安顧問,如季辛吉,是不會獻出這般錯誤的策略。頑固與剛愎,犧牲的是國家利益與世界和平。

在川普面臨改選之際,出書的用意路人皆知。不論內容多辛辣,出醜的是波頓本人。

   
聯合筆記/中日爭釣島…做多說少
蔡佩芳/聯合報

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提出釣魚台列嶼行政地址更名案,會不會再度激化東海主權爭議,引發關注。雖然中、日頻頻以行動宣示主權,但口頭上卻相當節制。顯示在美中新冷戰的國際局勢下,雙方正謹慎拿捏尺度。

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目前雖由日本實質管轄,但台、中、日三地都主張擁有釣魚台列嶼主權。石垣市提案變更行政地址,意在宣示主權,被認為劍指中國。

石垣市發難前,截至六月二日,日方連續五十天在釣魚台海域發現中方船隻。五月八日,兩艘中國海警船還在該海域追趕日本漁船,這情形不多見,只發生過四次,且這次追趕長達兩小時,甚於過往;中國海警船隨後又入侵釣魚台一帶日本「領海」逾廿六小時。中方追逐日本漁船的危險行為,引發沖繩漁民強烈反彈。

更名案消息六月六日傳出後,中方的回應是八日再度入侵釣島周邊日本「領海」。這也是中方今年第十一度進入釣島日本「領海」。

雖然雙方各自動作宣示主權,但口頭上卻十分節制。石垣市長中山義隆公開表示,更名是為了明確區隔石垣島與尖閣諸島兩處的登野城,此時提案只是因為行政程序準備完成,未特別考慮時機。日本政府定調這只是「市町村的行政事務」;陸方外交部至今也未公開回應。

與一二年日本政府將釣島國有化事件完全不同。一二年也是地方政府先放火,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右翼支持下,擬從民間收購釣魚台,還傳出將在釣島舉行慰靈祭,祭奠二戰出征南洋的大日本帝國軍隊。過程中,中日官方發言激烈,帶動雙邊民族情緒,雖然最後野田政權為免態勢不可收拾,由中央出面收購釣島,避免地方過激行動,但從此中日關係走入冰凍五年。

時空背景迥異,美中日趨新冷戰,催動中方改善中日關係;日本安保依賴美國,但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已無法抽身,迴避東海衝突等問題,也仰賴穩定的對中關係,日方改善雙邊關係企圖同樣強烈。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原訂四月訪日,受疫情影響延期,習訪日被視為雙方關係改變的重要里程。中共要進出太平洋,與日方海洋衝突難免,捍衛主權但釣島問題不能成為絆腳石,中日雙方都在拿捏分寸,行動高調、口頭低調。

   
連筆尖都不是的中華民國
桑品載/作家(桃園市)/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喻台灣是「筆尖」,喻「中國」是他辦公桌的桌面,人在桌邊一坐,筆尖之小,桌面之大,對照立見。

但筆尖之於桌面,仍有他厲害處,一是若筆尖在桌面上,戳出一個小黑點,破壞桌面完整。二是正因為中國處心積慮要除去筆尖下的黑點,則想要從中國得到利益,或和中國為敵國家與政客們,可用很多手段加深加濃這黑點,讓中國覺得窩囊的「大外宣」意義便有了。

不過,畢竟只是「筆尖」,力不能透紙,遑論透桌。於是,對川普者流,它只是籌碼,可與中共交換利益。川普要的是年底選舉能贏,他也毫不掩飾地向習近平說出這個意圖,為使習力助,他至少兩次稱習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領袖」,也為此,對香港反送中,一方面說要幫助香港維持民主自由,另方面反手又說「美國不介入」。台港只是他心中的「筆尖」,辦公桌是他的,他可抹去,也可留著。

中共之為難,在「筆尖」意義不同。習近平為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筆尖下黑點,小如米粒,亦大如天庭;他更知川普根本不在意台灣這「筆尖」,但常在他耳邊叨念,好似「中國」有個血親流落他方,川普似真似假地保護他,台灣又緊靠川普,合著川普罵「中國」。中共之於台灣,曾文攻,也曾武嚇,進而軟不得,硬不得,「武統」說了幾十次,台灣人越聽越不信,優惠照要,反中之聲依然不絕。到如今,頗為自得的「一國兩制」,快變成笑話了。

習近平為使川普抹去筆尖下黑點,曾說願意幫川普打贏選舉,川普選舉基本盤是農民,最近特派習心腹楊潔箎赴美,與向來反中的國務卿龐培歐秘會,會後未聞龐培歐有罵聲,倒有消息傳出:北京同意購買黃豆等農產品,至於川普一直要加重中國貨關稅,竟輕輕帶過。

川普的「筆尖」和中共的「筆尖」,滴落出的墨汁都是台灣,卻一個台灣,各自表述,顯露各有心機,兩種心機構成大矛盾。川普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中共是以子之盾,拆子之矛。台灣儼如拍賣市場的貨物,說明台灣政客愛說的「台灣前途是由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決定」,是廢話。

落此下場,主因是台灣被一群政客自作踐操弄之故。為什麼川普的「筆尖」叫台灣?為什麼中共「一個兩制」之「制」也叫「台灣」?台灣不是有自己國名,叫「中華民國」?川普和中共一會兒吵翻天,一會兒握手言歡,口裡卻從來不提中華民國。

他們不提,說穿了,如把中華民國拿到交易場去拍賣,誰願意買?誰買得起?推其初心,美國清楚處理台灣,有很多方法,有很多機會,因為台灣就有很多人因私心而厭棄她。「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高唱「台灣獨立建國」是蟲之一,喊「武統」喊得比某些中共人士還大聲,心裡更急的是蟲之二。美國、中共只需餵養這些蟲,中華民國就變成川習手中的玩物了。

可嘆啊,本來「中共不等於中國」,「台灣不等於中華民國」,居然在內外聯手下,中國只剩中共,中華民國只剩台灣。筆尖似的台灣,桌面似的中共,川普歪著肥嘴如此比喻,海峽兩岸十多億人聽了高興嗎?

   
黨派立場、政治正確 監委提名兩道魅影
周陽山/金門大學、文化大學兼任教/聯合報

第六屆監委提名記者會原訂於十九日下午舉行,卻因人選問題臨時取消。據報導,其中主因之一係副院長提名人黃健庭面臨黨派內部的反彈。但事態究竟如何發展,仍在未定之天。

其實,過去在第四屆監委提名時,也出現過人選爭議,結果有四位提名人未獲立法院通過,經過補提名之後才經重新審議而稍晚就任。到了第五屆提名時,情況更為嚴重,有十一位被提名人未通過,超過監委總額廿九人的三分之一。而當時以國民黨為多數的立法院,竟然拒絕再行審議,結果導致馬總統提名的監委只有十八人就任。缺額的十一位監委,一直到民進黨執政之後才重新提名,由民進黨占多數的立委投票通過,到就任之際,監委的任期早已逾半。

其實,監委提名人的法定資格十分清楚,依據今年一月八日剛修正的《監察院組織法》三之一條的新規定是:

「監察院監察委員,須年滿卅五歲,並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一、曾任立法委員一任以上或直轄市議員二任以上,聲譽卓著者。

二、任本俸十二級以上之法官、檢察官十年以上,並曾任高等法院、高等行政法院以上法官或高等檢察署以上檢察官,成績優異者。

三、曾任簡任職公務員十年以上,成績優異者。

四、曾任大學教授十年以上,聲譽卓著者。

五、國內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及格,執行業務十五年以上,聲譽卓著者。

六、清廉正直,富有政治經驗或主持新聞文化事業,聲譽卓著者。

七、對人權議題及保護有專門研究或貢獻,聲譽卓著者;或具與促進及保障人權有關之公民團體實務經驗,著有聲望者。

具前項第七款資格之委員,應為七人,不得從缺,並應具多元性,由不同族群、專業領域等代表出任,且任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提名前並應公開徵求公民團體推薦人選。」

據此,監委提名時若針對上列七項原則,充分考慮到擇優汰劣,實在不難找到適當的人選。而立法院在審議時,也可廣徵各界意見,對每一位提名人逐一審查,最後亦不難通過較佳的監委名單。

但是,若是從「黨派立場」與「政治正確」的角度出發,恐怕就無法選出最適當的人選了。其主因有二:其一,監委必須超越黨派,從國家整體和全民福祉的角度監督政府,親自接受民眾陳情,聽取民怨,以掌握民瘼民隱。進一步,據此摘奸發伏、彈劾官邪、糾正偏失、藉以肅清政風、實施善治。因此,若從黨派角度考量監委人選,殊不適宜,也難以完成其具體任務。

其次,各國的監察使或護民官,都是站在民眾的角度上監督政府,保護人權。因此,監委必須擺脫「政治正確」的羈絆,抱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態度,公正不阿,勇於任事,職司風憲,以保障民眾的權益與福祉!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