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著雙城記:「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恰巧是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寫照。在美中科技戰下,中國正舉全國之力要發展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產業;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對中國「掐脖子」愈趨明顯,扼殺茁壯中的希望。在這場科技霸權爭奪戰中,台商看見中國的市場機會時,莫忘風險控管。中國最大半導體製造商中芯國際日前證實,美國商務部已經發函給中芯的美國供應商,日後供給管制項目給中芯必須取得商務部許可,這意味著中芯所使用的美製機器設備恐會維修中斷,進而使得中芯有生產停止的風險。
更早在9月上旬,路透社披露美國防部提出報告,認為中芯與人民解放軍有合作關係,有損美國安全保障利益,因此建議將中芯列入出口管制嚴厲的實體名單(Entity List)。一旦被列入該名單,不僅是美國企業,世界各國於生產過程有使用美國科技的廠商,皆會被限制出貨給中芯,中芯恐陷入立即停工的危機。
從美國防部放出風聲到商務部開始施行管制,短短不到一個月,顯示美國對於中芯的施壓是雷厲風行。儘管這次商務部的禁令,尚未將中芯列入實體名單,似乎還保留了一些餘地,但從之前華為被列入實體名單的過程來看,當封殺的理由為國安層次問題時,美國早晚會徹底收網,讓鎖定企業與全球供應鏈完全斷鏈。
因此若非美中關係獲得根本性的改善,否則中芯恐將步上華為後塵。中芯其實從年初起就警覺到被美國政府鎖定的風險,今年原本規劃的設備投資額為31億美元,在盡可能備貨零件的動機下,投資額成長到兩倍以上的67億美金。但是在新禁令下,中芯已經下單的美國零件,是否能夠到貨,恐怕仍有變數。
媒體報導,中芯已經訂定目標要擺脫美國的箝制,今年底前要開始試產不用美系設備的40奈米製程。如果中芯能夠成功,那的確是民族產業崛起的一大成就,然而冷靜分析,2019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商之中,有四家美國企業、四家日本企業、另外就是荷蘭的ASML與新加坡的ASMPT。如果中芯的生產設備想要脫美,勢必就要採用大量日企科技,但是美日同盟穩定,日企隨時可能抽手;一如荷蘭政府在美國的壓力下,在2019年擋下ASML要出口給中芯的最先端EUV設備。
更重要的是,半導體設備產業呈現各製程由一家獨占或數家均分寡占的市場模式,其中美商獨占的重要製程有數個。例如,PVD設備幾乎由應用材料所獨占,CVD設備則由應用材料與科林研發所瓜分。因此要建立非美科技的半導體生產線,勢必要面對漫長的研發挑戰。
全球第七大半導體設備商日企SCREEN的社長□江敏朗,上月底表示一旦中芯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SCREEN將很難再供貨給中芯,並且中芯就算突破難關建立非美科技生產線,其製程恐會落後先進產品三到四個世代。
儘管在美國的敵視封殺下,中國本土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並不樂觀,但中國也並非完全沒有優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應用市場,在其龐大市場的籌碼下,已經成功拉進英特爾、三星、台積電與聯電等重量級製造商在中國設廠生產,讓中國減少對進口晶片的依賴,同時這些外商也持續的培育中國半導體生產人才。另外,中國在這個月要提出的「十四五規劃」中,預計投入約10兆人民幣,衝刺第三代半導體。
對於台商而言,十四五規劃的半導體中國夢,是可預見的龐大投資熱潮。但是如同十五年前的中國漢芯一號造假,到近期的武漢弘芯爛尾樓,中國半導體業充斥著騙取政府補助的光怪陸離現象。再者,美中科技戰下,被美國盯上的中國企業都可能突然被列入實體名單,被迫與全球供應鏈斷鏈。要參與中國半導體投資熱潮,台商必須做好風險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