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1/20 第486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雞蛋別放蔡政府那只籃子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NCC關中天的粗暴,根源於蔡政府的墮落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優化ESG品質 提升台股全球能見度
民意論壇 陳亮恭/何苦庸人自擾的「老」
「會吃壞肚子的麵,不該續賣」
關中天 必反噬民進黨
新媒體 在黑暗中點亮明燈
美疫苗問世?一場大規模人體實驗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缺乏碳中和願景 我將被國際排斥
RCEP衝擊台灣農業?
第四權 輪不到政府來消滅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雞蛋別放蔡政府那只籃子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最近RCEP簽署,台灣成了「圈外人」。蔡英文照例漫天一扯,說「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卻招來罵聲不斷。再傻的人都知道,台灣別說籃子,連個塑膠袋都沒有。

那句話是四十年前一位諾貝爾□經濟學家說的,原理是分散投資風險,連市場的阿嬤都懂。蔡英文搬出這句老話,其實在糊弄大眾;但加入自貿區不是投資,兩者南轅北轍。倒過來看就一清二楚:論投資,不投資即無風險;但做貿易若連一個自貿區都進不了,風險卻飆到頂點。

若再拿籃子作比喻,沒有自貿區可加入,就形同沒籃子裝雞蛋,那就只能捧在懷裡,天天擔心不知哪個蛋要掉地上。所以自貿區的準則是,能加一個是一個,除非想和北韓一樣鎖國,否則不嫌多。RCEP有十五個成員,籃子大得很,人家看到商機,蔡英文竟當成風險,典型的酸葡萄。

全球化不就這個意思?WTO曾想要弄出一個全球自貿區,把地球變成一個大籃子。若依蔡氏邏輯,這風險太大,台灣恐得自地球撤離,搬到月球去住。

蔡英文其實有個沒用的籃子,就是川普;兩人行徑也如出一轍。川普因選票都來自鐵鏽帶,於是築起關稅高牆。蔡英文則讓台灣被困在關稅高牆內,鐵鏽帶也將慢慢地滋長。聰明的選民,還要把雞蛋放在蔡英文的籃子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NCC關中天的粗暴,根源於蔡政府的墮落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以四大理由否決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案,專斷地關閉了這家言論立場與民進黨相左的電視台,也粗暴踐踏了台灣的新聞自由。正當萊豬爭議漫天、網軍治國燎原、諸多政務廢弛之際,NCC仍然下重手對中天割喉,足見蔡政府已經失去了節制和反省的能力,才會讓這種箝制言論的倒退行徑公然上演。NCC的粗暴,反映的其實只是蔡政府集體墮落的一隅;當年為爭取言論自由而自焚的鄭南榕看到這幕,也會從墳墓裡發出怒吼吧!

檢視NCC否決中天換照的四大理由,不僅均屬技術性問題,論述也欠缺專業,以致外界看到的全是「欲加之罪」。第一,中天之所以遭到最多檢舉,正是民進黨長期將它渲染為「紅媒」並發動圍剿的結果。中天的原罪其實不在於「紅」,而在拒絕阿附綠色政權,乃至在選舉中竟幾度煽起「韓流」,讓民進黨驚懼。第二,中天的「內控機制」或許不夠完善,但比起NCC扮演政府打手這樣的「社會控制」,從民眾的角度看,至少前者還能保留另一種呼吸空間。第三,台灣怪力亂神、手法低俗的電視頻道比比皆是,NCC卻獨挑中天下手,這不是甘扮民進黨的馬前卒嗎?

NCC委員以七比○的一面倒比數決議關掉中天,□非偶然。它不僅完美表達蔡政府的主觀意志,也清晰映照了蔡政府的思維向度。簡言之,與其說這是NCC委員做出的獨立決定,不如說是根據蔡政府的旨意執行這次的「死刑宣告」。儘管府院都宣稱尊重NCC作為「獨立機關」的決定,但行政院長蘇貞昌對NCC的干預和插手,外界已知之甚詳;事實上,蔡總統對於「關中天」,也非全然置身事外。這點,從五月間外洩的總統府密件,即可看出端倪。

在那份外流密件中,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建忻寫到總統和蘇揆會面議題,有關NCC人事部分,三名新任委員中兩人為媒改學者,「致達說,兩人偏綠,可以配合處理中天。」所謂「致達」,指的是蘇貞昌辦公室主任黃致達,今年五月已被拔升為行政院政委;所謂「兩人偏綠」,指的是中天稍早要求迴避的林麗雲和王維菁。至於「可配合處理中天」,說明蔡英文對此事並非不知情,但知情而未導正,等同縱容,非蘇貞昌隻手操控。

從此一脈絡看來,這次中天的關台即更讓人感到可悲。若只是七名NCC委員的一時暴衝,至少顯示體制的崩壞只是局部;但今天NCC作此決定,等同整個民進黨面對創黨理想傾□卻無人試圖阻止,蔡政府面對執政形象及治理正當性的受損仍一意孤行。如此一來,民進黨將如何面對失落的自己?蔡政府又如何面對被自己背棄的人民?

從近數月的萊豬開放、許多政務會報經年未開、丁怡銘事件、中天關台等連串風波看,蔡政府內部有幾個傾向讓人感到不安與憤怒。第一、是獨立機關的從屬化:NCC原應獨立行使權力,不受政黨或行政機關指揮,現在卻完全沉淪。同樣的情況,也見諸黨產會、促轉會、中選會的失衡,完全聽從政府指令行事。第二、是學者專家的政治化:七名NCC委員立場一致地打壓言論自由,成為政治的幫凶,這是學術良知的墮落,也使得原本公平開放的遊戲規則毀於一旦。第三,是國家機器的政黨化:稍早行政院發言人及幕僚和綠營網軍的相互供輸呼應,顯示國家機器已被民進黨當成專屬工具在用,非僅完全不講究黨政分際,甚至擺出「嘸你嘜安吶」的姿態,不知民主制衡為何物。

放任NCC關掉中天,是民進黨拋棄了自己早年追求過的言論自由理想;不在乎留下打壓的形象,則是蔡政府棄守了以「恥」為度的道德界線,選擇了墮落。一個沒有異議的社會,是不配稱民主的。我們呼籲:民眾絕對不要甘於沉默,媒體也絕對不要被七名NCC委員奪去自己發聲的權利,大家要從各個角度繼續發出批評之聲。蔡政府關掉中天的麥克風,人們要用更多麥克風把話說出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優化ESG品質 提升台股全球能見度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MSCI明晟於本月11日公布最新半年度調整,台股於三大指數全數被調降,乍看之下調幅不大,估計流出的資金約台幣223億,只占外資持有台股市值比重約0.12%。然而,其中「MSCI全球新興指數」已經連續七次被調降,且未來仍有再被調降的可能,此一現象值得主管單位密切關注,並規劃有效的因應之道,以避免台灣資本市場逐漸被邊緣化。

台股在MSCI三大指數被調降權重,最受直接影響的是:被動式投資的資金將隨之以約略減少的百分比縮減。即從2019年第一次被調降至2020年11月,金管會預估流出資金累計約新台幣2,000億元,占外資持有台股市值比重約1.49%,因此就中長期而言,所累積的調降幅度非常可觀,肯定會直接衝擊外資在台股進行被動式投資的規模,進而對台灣資本市場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除了維持良好的經濟基本面,並持續保持台股高殖利率的優勢外,如何藉由優化ESG品質來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競爭力,繼以提高外資及本國法人主動式投資的意願,來因應MSCI調降權重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必然是一條值得主管機關努力持續開闢的康莊大道。

ESG是指企業對環境保護(E)、社會參與(S)及公司治理(G)的簡稱,推動ESG是社會所有利害關係人包括主管機關、交易所、企業及投資人等共同的責任,而ESG要能推動成功,下列三個驅動因子最為重要。首先是制定完善的法律規範及各種守則,如同「欲蓋一棟好房子應先將地基打好」的道理,這是金管會和交易所的職責,亦是金管會於日前再推出公司治理2.0的原因。

同時,交易所也持續滾動修正各種守則,並精進「公司治理評鑑的項目」,例如「董事會必須有能力辨識重大風險」將列入新的評鑑項目。主管機關及交易所深知要追上亞洲公司治理評鑑領先群國家(澳洲、新加坡、香港及馬來西亞),制定完善的法律規範及各種守則是首要工作。

接著,市場力量是驅動落實ESG的另一重要因子,這要先由交易所編製ESG相關指數做起,有了ESG指數便可以指引投資人選擇ESG指數成分股做為投資標的,進而發揮市場力量,導引企業重視落實ESG相關規範;此外,金融機構也可進一步以ESG指數為標的資產,提供一系列多元的ESG相關產品,如ESG ETF、權證、期貨等,以更強化市場力量來驅動ESG的推動。

而「自利」則是驅動落實ESG的第三重要因子,根據統計,MSCI ESG指數迄今不論是一年、二年、三年及五年的累積報酬,都比MSCI指數的累積報酬來得高,不論是個別或法人投資人投資ESG標的指數相關商品,一方面可以為自己賺到不錯的報酬,另一方面也可以為驅動企業落實ESG盡一份心力。

再者,以企業的觀點而言,落實ESG亦能減少本身可能的營運風險,例如歐盟綠色新政(GREEN DEAL)所制定的市場環境標準相當嚴格,如果沒有做好ESG的任一環(尤其是環保),則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就有一定機率無法出口到歐盟地區,故企業落實ESG對自身營運也有所助益。總而言之,若這股自利力量能透過教育宣導來更有效地發揮,相信對台灣推動ESG的成效必能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就長期而言,制定完善的法律規範及各種守則,並透過多元商品誘發ESG投資來發揮市場力量,再加上自利動機三管齊下,必能有效優化台灣股市ESG的品質;也將因為市場ESG品質的優化,進而讓外資及本國法人更願意以主動式投資策略投資於台股,增加其對台股之黏著度,那麼MSCI調降台股權重對台股所造的負面影響,也將消弭於無形,且亦可以提高台灣資本市場長期競爭力及市場韌性。

   
民意論壇
陳亮恭/何苦庸人自擾的「老」
陳亮恭/聯合報
友人在江湖走跳多年,自詡江湖豪傑,但一世英名卻被一張敬老悠遊卡毀滅。友人身體健壯,運動健身外還積極參與公眾事務,由於年齡已屆,市政府發給敬老悠遊卡,搭公車時卡片感應聲被辨識出使用敬老卡,結果竟被身旁妙齡美女禮貌地讓座,原本想多聊兩句搭訕心情瞬間凍結,口罩掩飾他尷尬表情,看著美女誠摯眼神,他故作緩慢地坐下,但心中充滿怨氣。

回顧人類歷史,「老」不是以今日設定年齡基準一刀兩斷,無端過個生日就變成法律認證的老人。甲骨文中「老」是象形字,凸顯長髮、駝背、柱杖形象,到了金文與小篆,文字筆畫精簡,柱杖部分變成「匕」,是勺子的意思,意指老的狀態就是頤養、吃飯。《禮記》寫道「七十曰老,而傳」,平均四十歲壽命的情況下,七十歲才稱為老,責任是傳承。一八八○年俾斯麥推出勞工退休制度,以六十五歲為勞工免除工作,接受政府照顧的退休制度,當時平均壽命不到五十歲。數千年來,人類社會一直以「狀態」描述老,以無法持續工作、維持原有社會角色狀態去定義老,因而訂定一個遠超過平均壽命的年齡為老或退休。

一生協助葛飾北齋創作的葛飾應為,跟隨忘卻年齡持續創作的父親,也開創出自己的畫風,卻在父親辭世後消失。沒人知道為什麼,也沒人知道她去哪,或許是因為她失去人生與創作可跟隨的目標,也呼應村上春樹在《舞舞舞》中所寫,人不是慢慢變老,而是瞬間變老的,一瞬間隨著心境與角色轉變而變老。

從人生觀之,「老」固然有主客觀感受,但是,「老」是不需要定義的。設定年齡區隔出「老人」是為了特定社會與經濟意義,包括提供敬老悠遊卡、老人年金、高鐵敬老票等等制度,若非如此,著實沒必要如此劃分。因為福利發放對象需要明確定義,無法採用村上春樹瞬間變老的方法,只好設定一個固定的數字,從此與壯年一刀兩斷,但人的心理不必被福利制度切割。

以健康狀態定義「老」是另一個常見方式,學者以罹病風險與醫療資源耗用顯著增加的轉折點作為老年期定義,從過去研究資料,六十五歲後可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老年期,但現今的統計,六十五歲已非明確的醫療資源耗用上升轉折點,在已開發國家,此一健康轉折點已然延後到七十五歲,若以健康與醫療資源耗用定義之,七十五歲或許是個更好的數字。此外,由歐美日的統計觀之,失智症發生率也已然下降,在在顯示法律定義的「老年人」已經不是歷史脈絡或社會認知所描述的「老態」。

成立於一九五八年的美國退休協會,旨在協助退休人士由工作轉為休閒,但今日社會狀態,餘命延長、年金困窘、健康狀態改善、家庭結構轉變,已無法用嬰兒潮世代眼光看待退休,也難全然以休閒眼光思考六十五歲後生活。今日社會,更需要思考的是社會角色的轉變及身心功能的維持,確保自己可不分年齡的自我實現,苦苦執著於「老」的定義帶來的負面感受,或許也是種本來無一物的困擾。無論歲數,心境自在遠離龍鍾老態才是正道。

(作者為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會吃壞肚子的麵,不該續賣」
陳怡璇/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聯合報
NCC對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社會反應熱,最大反對理由在此舉「扼殺新聞自由」。主張新聞自由前提,是媒體做到該盡的責任。

新聞自由應建立在報導內容基於事實,整體社會的自由建立在正確、充足的資訊。如果偏頗、誤導的內容常態性存在,傷害的反而是人民「知的自由」。正如同,商家有賣牛肉麵或陽春麵的自由,但如果賣的麵會讓消費者吃壞肚子,那麼這間店就不該主張他們享有販賣會讓人拉肚子的麵的自由。

當議題牽涉「政治立場」,多數的討論只有藍綠,不看事實。中天新聞關台多聚焦在「政治介入」,卻鮮少實際討論中天新聞的報導是否傷害民眾的「知的自由」。列舉幾則中天新聞報導如下:

一、中天新聞報導扭曲事實:中天新聞被開罰一百萬理由是因兩則新聞,但二○一九年三月廿八日中天新聞卻報導是因「韓國瑜新聞太多」。不僅不合事實,也讓可受公評的新聞表現落入泛政治討論。

根據處分書,被開罰一百萬原因是兩則新聞。一則「新加坡大使盯場」,新聞末段根據新加坡大使在韓國瑜超市簽約典禮現場低頭看手機,便下結論說大使與代表處同仁盯場未平衡報導,也沒查證。這則新聞被罰六十萬;第二則是選舉期間「侯盧韓合體 天空出現鳳凰雲」新聞,開罰四十萬元,但是中天報導被開罰百萬涉己新聞,卻說是因報導韓國瑜新聞太多。不符NCC的裁罰實情。

中天回應,報導韓國瑜過多裁罰理由來自「一○八年三月廿七日NCC新聞稿」,但檢視該新聞稿,寫的是「限期改正」,並非裁罰根據。這是明顯讓民眾對NCC裁罰評價,建立在錯誤事實上。

二、中天新聞報導斷章取義:十月廿六日,中天報導「被裁罰是因為報導韓國瑜過多,但是親綠媒體報導韓國瑜的數量多過於中天,卻沒有被罰,可見此裁罰是政治性操作」。新聞中提供NCC觀測報告,的確三立韓國瑜新聞比中天多四點七九%。但這僅是當年十二月統計,並非全貌。觀測報告亦公布三月各台韓國瑜新聞播報比例,兩月合計,中天比例遠高於其他電視台。但中天卻用片面資訊做不實報導,再次把NCC裁罰導入泛政治討論裡。

民眾需要媒體報導公共議題,當報導沒有建立在事實,導入泛政治討論中,讓民眾評價建立在對立上,非全民之福。媒體要求享受言論自由前,至少要盡到最起碼責任,根據事實報導。讓有問題媒體繼續存在,或交由市場機制,只是把媒體、主管機關該盡責任轉嫁到民眾身上。當我們選擇要吃牛肉麵或陽春麵時,都有免於擔心吃了拉肚子的恐懼,媒體也是!

   
關中天 必反噬民進黨
高源流/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決定不予中天電視台換照,十足暴露民進黨就是短視近利,披著民主外衣的專制惡狼。它這決定,毀掉的不僅是台灣自由民主開放,也給民進黨本身、台灣的言論自由,埋下了遭到摧毀的危機。

從戒嚴時期的黨外,到現在完全執政的民進黨,無論從哪個歷史觀著眼,民進黨發展史,就是一本新聞媒體自由與政府管制的衝撞史。如今,民進黨掌權的這批人,過去受新聞管制的傷疤好了,就忘了沒有新聞自由的痛,自己當起了新聞言論自由的殺手。

政治變化無常,沒有任何人或者政黨,可擔保他們自己永久執政。台灣民主先賢流血流汗才卸除的新聞管制,才爭來新聞言論自由,經由這群人這麼一砸毀,來日如果民進黨下台了,新掌權者若是有樣學樣,民進黨和他的同路媒體,可別又拿鄭南榕的神主牌喊救命。

前天,民進黨掌控下的NCC,不顧形象及後果,硬是決定不予換照中天電視台。國內有許多有識之士,引述全世界各種新聞自由真諦、名言及理論,勸誡或指責這批人,但我認為,這些有關新聞自由的道理,民進黨這些人再清楚明白不過,他們這麼決定,圖的就是一時的痛爽。

他們很可能認為,能把中天新聞台這個老是跟他們唱不同調的媒體關掉,台灣就能變成只有一黨聲音的一言堂;以後,民進黨就可橫著走路,無所顧忌。我要告訴他們,這是作夢;因為民進黨本身的黨史,就是一個鏡子。

事實很明顯,縱使民進黨今天在台灣完全執政,但是它完全執政的力量,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無法和戒嚴時期的國民黨相提並論。以國民黨政權當年執政威權,再加上多如牛毛用來管控新聞媒體的法制,動輒查封媒體的手段,不僅都無法管得住民進黨人創設的新聞媒體,反而落人反民主、侵害新聞言論自由的罵名,最後演變成今天失去政權。

更何況,今天的傳播環境,已非昔日可比。過去,資訊傳播,除了少數幾家無線電視及廣播電台,就是靠人力派送的報紙、雜誌或傳單等紙媒。容不得新聞自由的政府,只要派人進駐電台、印刷廠,就能讓這些媒體噤聲。

如今,國際無線網路發達,傳播力無遠弗屆,即時通訊軟體,在訊息交流及傳播上,立即而快速,把原屬遠距的傳播,全都變成生動有力的面對面互動。在這樣的世界裡,你今天在有線頻道上關掉一個電視台,明天,同樣的電視台可以在其他網路上問世發聲。

因此,民進黨政府打擊異論,關掉站在反對面的中天電視台作法,除了予世人民進黨「專制無膽,民主無量」的批判,落人侵害新聞言論自由口實,受媒體及政府譴責外,沒有實際讓人噤聲的實效。

人類追求民主自由的浪潮,是不可逆的。我認為,NCC關掉中天電視台的算盤,真的打錯了。未來侵害新聞自由的這筆帳,肯定會蝕了民進黨老本,讓它失去民心及得之不易的政權。就算他們尊為言論自由之父的鄭南榕回魂,也救贖不了。

   
新媒體 在黑暗中點亮明燈
吳宥蓁/SOHO族(新北市)/聯合報
三國演義開宗明義「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道盡興衰起落,乃大勢之所趨。

這樣情節在全世界輪番上演,大勢所趨,無論從民主到操縱民主變相獨裁,都是有跡可循、有勢可導。我佩服日前美國選民換掉剛愎自用的總統,包容傾聽的拜登時代即將來臨。

在分合態勢中,暴政必亡是恆久邏輯。所謂暴政,翻成俗話就是:無情無理無法無天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長久以來,許多評論常指當局為政兩套標準,說穿了就是「順我昌逆我亡」。

身為小民,看著一家電視台遭不予換照…我寧可看到的是一齣長安不見使人愁的烏雲蔽日戲碼,也不願看到「魔戒」中墮落神明,利慾薰心隻手遮天的戲碼。

面對暴政,小民們向來只能逆來順受,但存一線希望:從來,無力無奈的小卒都槓不上無恥無德的大官,但總有有為有守有情有義的好漢,終會揭竿起義。

放眼網路世界中,各種小媒、直播等頻道、節目如雨後春筍出頭之際,單一有線電視台的影響力其實逐漸式微中,已有忠實觀眾的媒體即使背了欲加之罪被釜底抽薪,另起爐灶或將開創更廣闊的天地。

在暗黑時代,無論爭一時、爭千秋,或爭一口氣,不妨先點盞明燈。我期盼媒體各山頭好漢齊聚,當燈火通明時則破曉在望、天日重現。

   
美疫苗問世?一場大規模人體實驗
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聯合報
美國輝瑞疫苗和莫德納生技相繼表示,其新冠疫苗經三期臨床實驗,有效率達九十%或以上,將於年底前生產供美國使用。這兩家公司都應用近年剛興起的mRNA技術研製疫苗,公開mRNA新冠疫苗效率時,都稱副作用相當輕微,輝瑞於十八日更宣稱,重新審視疫苗有效率為九十五%。

國外有專家打臉這些mRNA疫苗,認為只是數據未經他人評審,也未經知名醫學期刊認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商榷。

筆者不解,接種組又沒作攻毒試驗,究竟其九成、九成五效力可信否?安慰劑對照組也有那麼多人未受感染?有用統計學檢討兩組是否有差異顯著性嗎?受試人員是否日常活動也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根本沒機會接觸到病原呢?打疫苗或打安慰劑受試者接觸病原機會是否相同?兩家疫苗公司都未公布完整試驗過程和詳細成績前,就草率發布疫苗效力,莫怪令人質疑。

二○一八年,賓州大學醫學系柏第教授在《自然》發表「疫苗學的新紀元—mRNA疫苗」乙文,指mRNA疫苗有取代傳統疫苗的趨勢,其具高效性,可快速研發,製造花費低,並可安全管控等優勢;但其應用仍被mRNA的不□定性,和在人體內傳遞效率所限。最近科技進步,在動物模式和人體,對抗傳染病和治療癌症的多種mRNA疫苗,已獲令人滿意結果。對mRNA疫苗推崇備至,副作用僅以「其副作用並非不重要」帶過,真有老王賣瓜之嫌。

其實至今,仍無應用mRNA技術製造的市售人用疫苗,mRNA新冠疫苗只是迫於疫情嚴峻,藉由基因重組技術快速研製,趕鴨子上架的產物,筆者認為該疫苗注射後,當遞入人體多種細胞內,進一步製造病毒蛋白,釋放細胞外,刺激淋巴系統製造抗體,人體可得保護力。疫苗中人工修飾過的mRNA也可能極易誤進神經細胞內,引起炎症反應而造成病變,如引起急性發炎性神經病變(GBS,格林巴利症候群)。因此疫苗安全性更需再經多方長期觀察,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有其必要性。

日前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已編列一一五.五億元購買疫苗,希望明年中就可施打歐美生產疫苗。由於兩種疫苗需低溫保存,乃為求疫苗成分mRNA的穩定,而兩種疫苗保存溫度不同,應和修飾mRNA的設計有關。這些疫苗都以美國優先,加拿大等國也要分一杯羹,台灣明年中前購得機會渺茫。

美國數億人口將會率先施打全球首創以mRNA製造的疫苗,像一個大規模人體白鼠試驗場。陳部長採購歐美新冠疫苗不順遂,國內不妨參考美國使用後果,搞不好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缺乏碳中和願景 我將被國際排斥
楊之遠/聯合報
中國、日本與韓國相繼宣布要在二○六○、五○年做到碳中和,美國拜登勝選亦要實施碳中和,碳中和成為國際熱門話題。

碳中和是由環保人士宣導的概念,其意涵指國家、都市、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籍由通過節能減排技術、植樹造林等方式,減少或抵消其產生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

要做到碳中和需要時間,更要具備下列五條件:

首先要有創新科技支撐:國際能源署最新分析,要在五○年實現淨零排放,只有廿五%之減排量來自成熟的技術,如風電,核能,太陽能和能效措施等;其餘則取決於尚未商業化的技術,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空氣捕碳、礦物碳化、地球化學等碳移除技術,還需更多研發投資,及產業化應用。

其次要建設低碳排放基礎設施:包括實施鐵路電氣化、配合風、光電之特高壓直流輸電、智能電網、先進儲能、氫能煉鋼、綠氫化工、零碳建築等,均是能源轉型需興建的基礎設施。這些基礎建設至少需要廿至卅年。

再者要有足夠資金:前述科技及基礎建設都需公私部門大量投資,歐盟認為要在三○年實現減排五十五%目標,每年需要增加約三千五百億歐元。中國六○年要做到碳中和,模式評估需年投資一千八百億美元,碳價格將達到每噸二百五十元美金。資金籌募及碳金融,就非常重要。

另外要有完整及與時俱增的法律:今年三月歐盟提出首部《歐洲氣候法》,其目的包括:為實現五○年氣候中和目標,要求所有政策均以社會公平和成本有效來進行長期規劃;建立進度監測系統,配合情勢變化,在必要時採取進一步措施;為投資者和其他經濟參與者提供可預測性資訊,確保邁向氣候中和的政策不可逆轉。

最後政治人物要覺醒:民主社會有選舉有政黨輪替,常因少數政客對氣候暖化認知不足,拒絕實施減排措施,形成排放差距。推動碳中和關鍵,在於政治領袖們要有氣候危機感,才能引領國家在過程中面對各種挑戰。

蔡政府執政以來,益形忽視氣候暖化,雖推動再生能源,但對企業加嚴減排標準,常受經濟部門牽制。碳中和浪潮興起,國際投資人均強烈支持各種低碳或零碳轉型產業,若跟不上潮流,不僅國際供應鏈會將我排除,國際投資資金也會逐漸放棄台灣。這是缺乏碳中和願景勢必付出的代價。(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所兼任教授)

   
RCEP衝擊台灣農業?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新北市)/聯合報
RCEP終於簽署,由於兩岸關係惡化,台灣在短期內應無機會加入,面臨在東亞區域經濟板塊被邊緣化的壓力,傳統產業也將受到衝擊。儘管台灣官方刻意淡化衝擊,並強調雞蛋不能全放在一個籃子裡,但是蔡政府先前提及的CPTPP、台美FTA或BTA、台日FTA到現在八字沒有一撇,連蔡政府全力推動宣稱要以農業為領頭羊的新南向政策,成果也遠不如預期。由於新南向國家多數與RCEP成員國重疊,將更難推動,蔡政府須面對現實,別再牽拖。

全球農產貿易競爭日益激烈,傳統農業競爭,主要受資源要素稟賦、生產效率、規模等影響,其中土地資源,對出口競爭力影響不容忽視,但這種稟賦不是輕易能得到改善,使得各國間競爭力差距,比工業更難克服。鑒於農業具重要戰略地位,各國普遍對農業採取保護措施,開放市場尤其保守和審慎。為此各國均充分利用有限政策空間、國際局勢及規範,保護農產品,往往成為阻礙貿易談判的敏感因素,需透過談判取得最大共識。不僅台灣農業如此,其他國家亦復如此。

例如RCEP允許將日本的稻米,小麥、牛肉、豬肉、乳製品、砂糖等五個品類排除在關稅削減和取消對象外,日韓均對農產品採高度保護,也爭取到較長調適期;而印度人口五成以上是農民,基於保護農民,莫迪總理選擇暫不加入。

中國及東協都是台灣重要農產品出口國,該協定成立後,會代替一些成員國與非成員國(如俄羅斯、歐盟、美國加拿大及台灣)間農產品貿易,形成貿易轉向效應(越南政府認為將有助於該國農漁產品的外銷),實際影響如何值得政府持續關注,並擬妥因應對策。

RCEP協定雖未見農業專章,但同意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並採區域累積的原產地規則及負面表列,有助區內農產品流通及外資投入,儘管農業在降稅模式和敏感產品有較大差異,最終也依現實做出妥協。整體言,RCEP對農產品規範較CPTPP寬鬆,台灣能否找到突破口,考驗執政團隊能力。

其實保護農業與加入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不必然是二選一,農業也不一定是區域經貿合作的絆腳石(產品存在互補性),如何藉此提高競爭力,並透過區域經貿合作打開國際市場,才是正確的決策方向。

台灣想加入採高標準貿易規則的CPTPP,除開放日本核食外,壓力將遠大於加入RCEP,以蔡政府對農業採取高度保護及補貼方式,更墊高加入CPTPP的難度,是否又是另一個泡沫,很快見真章。全球農業已進入新競爭模式,台灣政府及農民不能活在過去!

   
第四權 輪不到政府來消滅
林法/公(彰化市)/聯合報
如有人問:政府會濫權嗎?我們一定認為這個人腦筋有問題;但為什麼當媒體濫用新聞自由,許多人便大驚小怪,甚至主張把它送上「斷頭台」?

民主源於「幽暗人性」,所以強調權力制衡,若媒體是公認的「第四權」,天職就是監督掌握國家機器的政府,那麼即便它千瘡百孔,也輪不到政府來消滅。比起「人性/權力/制衡」的核心問題,一切NCC列舉不予中天新聞換照,如裁罰件數居冠、內控機制失靈理由,其實都是在「枝節和技術」層次打轉。

早在十八世紀,盧梭就認為輿論是「法律之外的法律」,因此新聞媒體必須獲得充分尊重。美國聯邦前大法官波特.史都華根據第四權理論,從歷年最高法院判決分析,更主張憲法保障新聞自由並非什麼「多元意見」或「溝通管道」的考量,其目的只是單純要讓媒體成為自主免受政府干擾的制度性組織。

以上說法都與開放社會仰賴「猜想與反駁」,才能進步的道理若合符節,畢竟人類認知的真理皆為暫時,任何「確信」,尤其來自「利益團體的推銷」,都只是一種誤導。

因此掌權的政府和具影響力的新聞台,從「觀點的自由市場」看,不過就像賣場貨架上任君選擇的商品,沒有真假,也無所謂對錯,一切僅由供需—即消費者定其去留。當然身負監督在位者重責的媒體,因「武器不對等」的緣故,才能讓「寧有報紙無政府」的觀點,更經得起時間考驗。

政府會濫權嗎?從東森S台撤照到中天新聞台的下場,相信民進黨已給了台灣人民很好的答案。

   
動物也會曬傷?!
沒有什麼事比在新鮮空氣的陽光下度過一天更令人愉快的了,但如果你不小心的話,可能會付出代價——曬傷。不過,你可能會很驚訝知道不只人類會曬傷;這是整個動物界都存在的問題。

金馬57/《消失的情人節》靜如止水的作品卻泛起了漣漪
《消失的情人節》是這波國片連發作品中,我所最愛的其中之一,愛情電影很多,但是能那麼樣的可愛,那麼樣的奇幻,又那麼樣的充滿個性,我想只有陳玉勳導演可以辦到。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