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庚子年可以說是多災多難且國際政經情勢極為動盪的一年,在年終歲末之際展望2021年,關注的重點仍在:新冠肺炎的爆發及蔓延;美中貿易及科技戰在拜登當選後的後續發展。能否對上述二大事件提出有效因應對策,關係著台灣在世道渾沌下如何再創經濟新局。
首先,就新冠肺炎的爆發及蔓延方面:台灣因政府防疫得宜,再加上紓困振興政策即時且到位,今年台灣經濟表現極為亮眼。依主計總處預估,台灣因出口暢旺,上修2020經濟成長率為2.54%,是世界少數經濟正成長的國家之一,亦穩居亞洲四小龍之首。而在喜迎報捷之餘,台灣還要面對新冠肺炎對未來經濟所產生的衝擊,最重要的包括去全球化與去實體化。
為因應去全球化的趨勢,區域化及次區域化蔚為主流,故政府應更積極努力洽簽區域FTA或兩國間的BTA,亦須記取美豬美牛開放的經驗,先評估受衝擊產業並編列簽署FTA衝擊基金,採先輔導產業轉型後續補償損失的方式,方能在洽簽時減少受影響產業業者之衝擊。去全球化也將催化供應鏈重組,以一體化的短鏈取代分工化的長鏈,因此政府在推動新南向政策時,應策略性地協助當地台資企業落地;例如結合台商、台僑及本國銀行在當地之分支機構,在東南亞目標市場建立倉儲、發貨、展示中心等,協助中小企業於新南向國家突破通路及供應商的障礙。
此外,疫情導致宅配、電商、遠距教學及醫療、視訊會議、線上遊戲蔚為風潮,加速電商、虛擬經濟、平台經濟的推動。在因應去實體化的趨勢下,世界各國莫不大力推動數位轉型,例如無人載具送貨、機器人送餐或照護等。政府也應加速推動數位轉型政策,並在執行振興政策時輔導傳統產業、服務業積極應用AI、5G以提升產業轉型及競爭力。
再者,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在拜登當選後的可能走向,亦將顯著影響2021年台灣的經濟發展。就美中貿易戰發展的初步樣態,可由日前拜登接受紐約時報專訪得到大致方向:首先,拜登表示他不會取消川普對中國所簽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以及對其加徵的關稅,但不排除在其它方面(例如氣候變遷、公共衛生等)合作,而美國對中國的最佳策略即是與盟友站在同一陣線共同與中方相抗衡,可見拜登主政下之美中貿易戰仍會持續,但將採相對川普溫和的競合並進政策。至於美中科技戰,因科技關乎美國的核心利益,且目前70%的美國民意視大陸為主要競爭對手,故美中科技戰預計仍將繼續,特別在於若干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科技議題上。在此一情況下,台商進行全球布局、重整供應鏈的趨勢應該不致有太大的變化。
至於台灣應如何因應美國新政局並持績強化兩國的經貿關係,則可由兩個方面著手:其一為應加強對美國投資,由於美國在AI、5G、IoT上的技術,仍然領先全球,台灣應積極透過購併美國公司及投資美國創投,鏈結美國AI、5G、物聯網的生態鏈。一方面投資美國,另一方面帶回美國AI、5G的技術、商業模式,加速台灣產業升級,尋求雙贏策略。其二為應以全球台商力量協助美國再工業化及供應鏈再造(尤其是半導體供應鏈)政策,進而可以深化和美國的經濟合作。
總之,面對新冠肺炎的蔓延與美中貿易及科技戰在拜登當選後的後續發展,政府只要能妥善因應其所帶來的去全球化(尤其是供應鏈重整)、去實體化,和加強對美國投資並以全球台商力量協助美國再工業化及供應鏈再造政策,台灣將能於2021迎來一個擁有漂亮經濟成長率的金牛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