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2/19 第492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甘做叛國黨?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拜登與習近平通話後的美中台關係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勞退自選 建立永續制度
民意論壇 2021 金牛或灰犀牛?
是時候為水庫減壓了
萬一大停電 我能應變嗎?
防缺電 核延役 推動新能源政策
畫中有話/水情又告急
薛承泰/誰來和國家一起養?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或決策災難?
派正名海巡艦護釣島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Clubhouse看社交網絡影響力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甘做叛國黨?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民進黨要修憲,履行蔡英文連任演說的承諾。不過,盈牘累篋的修憲案中,竟連一件台獨提案也沒有,國旗國號依然、固有疆域照舊。曾入官邸進諫制憲大義的辜寬敏,只能黯然神傷了。

這樣欲迎還拒的戲碼演了幾十年,演戲的樂此不疲,看戲的已經反胃。蔡總統主政後發現「文字台獨」的美味,盡情挑逗獨派的脆弱虛榮,忽而華航貨機塗裝讓台灣躲在英文字母C裡,忽而海巡艦艇漆上台灣字樣壓在中華民國頭上。但搞起修憲,霸氣瞬間消失,只剩大黨鞭胡亂瞎掰,說他們不走極端。

平時民進黨可不是這樣。蔡英文競選時,她的發言人對外媒清晰無誤地說,「主張統一就是叛國」;蔡英文就算出來否認,選民仍然心領神會。如今這部主張統一的叛國憲法,民進黨卻決定繼續將它供在神龕上,寧可整個黨一起當叛國黨。

蘇起倒是可以鬆一口氣。去年他聽了蔡說要修憲,馬上憂心這會是兩國論的最高潮,還預言四年後選的不再是「中華民國總統」。如今證明他看走眼!

對岸台辦旗下網站一篇文章道盡北京心聲,說「台灣已無統獨之爭」,意思是不光民進黨台獨,國民黨也不遑多讓。但這既汙衊了國民黨,更抹殺了民進黨的努力;看民進黨奮力護持統一憲法,不該頒個牌匾表揚?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拜登與習近平通話後的美中台關係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通話,他隨後主動透露,雙方足足講了兩小時,氣氛良好。拜登上任後已與多位主要國家領導人通過話,中方等待多時,雙方終於在除夕通上話。北京希望藉此一掃與川普政府間的惡劣氣氛,恢復正常往來;拜登對中國在香港、新疆侵犯人權的問題表達關切,習近平則稱台灣及香港、新疆問題是中國內政,美方應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

兩小時的會談,能談的東西很多,絕對不止目前透露的這些。這也意味雙方都有充裕的準備,包括選在除夕進行,創造最大效果。拜登曾形容美中關係是「極度競爭」,但不會為敵;這也劃出了政策底線,顯示拜登政府的美中台關係將不同於川普時期。拜登在通話中表示,要與中國從事務實及重視結果的交往,開展坦誠和建設性對話,這意味美中關係已經在變。

在美中台的三角關係中,台灣是最小的一角,受到美中兩個大邊的牽動。儘管拜登政府一再保證對台承諾不變,但當美中關係拉近,和台灣距離即可能變遠,且只能被動因應。這是小國面對實力原則的無奈,除了步步為營,別無他途。

目前兩岸緊張的來源,一部份來自中共企圖以武逼統,一部份來自蔡政府的反中戰略。在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下,中共要武力犯台,事實上並不容易,但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然而,如果美中恢復到比較正常的競爭性交往,台灣減少無謂的挑釁,解放軍動武的威脅自然能大大降低。今年是中共建黨百年,明年二月又有北京冬季奧運,明年年底則是中共廿大,北京必須確保每一個環節準確無誤;習近平應不希望此際與美國發生衝突,或者台海發生戰端。

至於台灣方面,蔡政府似乎也有意識地在調節抗中作為。例如,蔡總統春節前發表談話,特別藉機釋放善意,祝福對岸人民新春安康,也希望能共同促成兩岸的和平穩定。這是訴諸兩岸人民共同的文化習俗,表達善意。至於立法院新會期將進行的修憲工程,民進黨立委所提的幾個觸及法理台獨提案,則悄悄被要求擱置。類似訊息,對內對外都有善意。

拜登政府在多次聲明中都提到,大陸應該與台灣「對話」,目的是希望兩岸降低對峙敵意。表面上看,美方目前把壓力放在中共;但透過外交管道,蔡政府應該也接收到美方的相關訊息,至少須避免兩岸陷入惡性螺旋。蔡政府的「武漢肺炎」措詞現正慢慢修正,陳時中最近對「拒用大陸疫苗」鬆口,卻又指控大陸打壓我疫苗採購,顯示政府反中腔調在放軟中仍參差不齊。

習近平近年打壓香港、新疆人權,整肅民營企業,留給國際社會的觀感欠佳,可讓台灣獲得更多同情與支持。但這不表示台灣可以無分官民地敵視整個中國,若不知在大陸內部爭取更多友台人士,絕對是不智的作法。尤以貿易為例,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去年對大陸出口總值高達一五一四億美元,成長十四﹒六%;我從大陸進口為六四七億美元,成長十﹒八%,使得我國對大陸的順差高達八六六億美元。亦即,在「疫情」和「美中貿易戰」的雙重衝擊下,兩岸經貿不僅未脫鉤,我國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深,已高達四三﹒八%。

兩岸關係複雜萬端,非一夕能解,有歷史高度的政治人物應積極創造和平的條件。在習近平這方,要爭取人心,才是大勢所趨;在蔡英文這方,要利用機會之窗遞出橄欖枝,才能讓台灣免於兵凶戰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勞退自選 建立永續制度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根據2018年勞保定期精算顯示,勞保基金將在2026年用罄,勞保財務危機引爆在即,改革迫在眉睫。如今,政府如臨大敵般地嚴肅以對,改革大致上將朝向「多繳、少領、晚退」等面向著手,勞動部仍在廣徵眾議之際,另一項值得重視的改革重要配套措施,則是應以逐步推動勞退自選機制來增加勞退新制下的勞工退休所得。

勞保局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勞工勞退金自提人數達71.1萬人,首度達到提繳人數的一成。另外,根據基富通證券最近統計,由於第一波參加「好享退」的績效不錯,第二波「好享退」再吸引超過3萬人開戶,累積人數已逾7萬人。另外,投信投顧公會日前委託學者執行「國人共同基金投資態度調查」,適用勞退新制且有投資共同基金的受訪者中,超過七成表示願意參加自選投資。由此觀之,推動勞退新制自選制度的時機已經更為成熟。

事實上,自2005年勞退新制上路後,即有立委推動「勞退自選」法案,但因勞工自選後國庫即不再保證其運用收益,因而無法得到支持,遭到長期擱置。時至今日,已有私校退撫儲金採自提自選制度,而且自2013年至2020年9月30日止的績效相當不錯,其中保守型累績報酬率14.41%、穩健型48.03%及積極型47.43%。至於基富通「好享退」專案的九檔基金,自2019成立至2021年2月4日止的報酬率也不錯,例如三檔積極型基金累績報酬率為20.29%~33.49%。由目前台灣既有的自選施行案例可知,採行「勞退自選」應可以有效提升勞退新制下的勞退基金投資績效。

再者,要順利讓勞團接受「勞退自選」制度,可從二個面向著手。首先,要建立勞工朋友的正確理財觀念。在現行勞退制度下,政府必須對基金提供保證收益,為了達成此一目標,勞動基金運用局在配置資產時,必然將大部分資金配置於報酬率相對低的傳統債券上,如此投資報酬率一定會受到抑制,無法得到理想的報酬。這對願意承擔相對較高風險的勞工朋友而言,無異是被強迫一起吃一鍋不美味的大鍋飯。

反之,「勞退自選」制度可以讓勞工享有投資權自主的好處,風險承擔較高者可以選積極型投資組合,風險承擔中等者可以選穩健型投資組合,至於風險承擔能力較低者則可以選保守型投資組合。但自選就必須自負贏虧,不能再要求政府對基金投資提供保證收益,否則就會造成「道德風險」等不合理現象,亦即選擇積極型、穩健型投資組合的勞工,享受可能的投資高報酬,卻將可能的高風險轉稼給政府負擔。當然,政府可以參考國外作法,研議讓勞工朋友自選投資的勞退金,當年度投資損失可列為當年度所得稅的抵減項目。

另一方面,「勞退自選」制度應採漸進式來推動。第一階段可以從勞工自提的部分先行,如前所述勞退新制已施行十餘年,但迄今只有一成左右勞工加入自提,究其原因,主要是現行制度下的勞退基金年平均報酬率不具吸引力。另外,在制度設計上除了保有租稅誘因外,仍可在自選的投資組合外保留現行制度的投資組合,但只有選擇現行制度下的投資組合才可以享有政府的保證收益。等到第一階段採行一段時間後,若勞工朋友接受度高且施行成效不錯,水到渠成,再全面性施行範圍更廣泛的第二階段。

總之,勞退改革千頭萬緒,迫在眉睫,除了朝向多繳、少領、晚退等面向著手研議改革之道,並應一併思考配套措施,即以逐步推動勞退新制自選機制來增加勞工退休所得,方能建立永續經營的勞退制度。

   
民意論壇
2021 金牛或灰犀牛?
佘通權/中華工商研究院副教授(台/聯合報
台股新春紅盤大漲,牛氣沖天;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台灣因防疫有成,經濟成長率近三%,不只是開發國家中表現最優者,還首度超越大陸,締造傲人成績。

股市因各國政府因應疫情釋出大量紓困資金,央行實施QE,期企業快速復原;但多數資金未用在實質投資,改買股票,股市衝高是資金寬鬆效應,缺實質經濟做支撐。目前已進入超漲階段,台股股價淨值比與股票本益比,雙創十年新高,一旦熱錢退場必受重創。

年初傳出車用晶片等關鍵零組件缺貨潮,台灣各地水庫鬧水荒,若再進一步限水,恐讓供需失衡問題更加嚴峻;其次,日本福島十三日強震,致豐田汽車零件供應中斷,暫停半數產線;緊接著十七日美南德州遇冬季暴風雪,大規模停電,以上三起事件,造成半導體與車用晶片缺口雪上加霜。

據調查台灣近七年累計金融帳淨流出超過新台幣十兆以上,多半與投資有關,指標企業鴻海、台塑集團近年陸續投資海外,致資金快速外流;此外,五缺問題至今未獲解決,外人投資成長停滯,海外生產占比高,不僅產業形成空洞化,也加速人才外流,使得台灣勞工薪資水準與七年前相當;換算物價上漲率,等於待遇調降一成。要解決「缺人才」問題,唯有營造良好投資環境,讓企業獲利,廠商為員工加薪,當薪資水平高於大陸時,海漂人才才可能回流。

中國主導亞太十五國去年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但台灣無法加入,受創較大的石化、紡織、工具機等三產業,因沒有關稅豁免,將我國出口將受排擠;其次,經濟部想以加入CPTPP來替代RCEP,但要認清兩者成員國重疊高,若老共不點頭,加入可能性不高,台灣恐被邊緣化。

我與他國多未簽訂FTA,也未加入上述區域自貿圈組織,再加上台幣匯率升值,導致在台外銷企業營運成本上升,傳統製造業就業人數占全體製造業七成,絕大多數勞工還在過苦日子,政府不應讓外銷產業「輸了關稅又輸了匯率」,否則對我工業發展極為不利。

去年黑天鵝(新冠疫情)未遠離,今年開春水荒又接踵而至,若無法有效控制,是會再來一頭灰犀牛,一波波衝擊台灣經濟,執政者不可不慎。

   
是時候為水庫減壓了
張炎銘/退休人員(台中市)/聯合報
春節後股市開紅盤大旺,但水情告急。一般民眾或許無感,但工業用水大戶要搶單又要節水,心情肯定十分複雜。

去年無颱風襲台,旱象就令人擔憂。民國一○八年,全國水庫有效容量近廿億立方公尺,供應農業、生活、工業用水卻超過七十億立方公尺;十八座重要水庫即使水庫滿庫,也只保證未來幾個月用水無虞,一旦水情不佳,就可能缺水。現在春雨幫助有限,燈號轉往橙、紅,乃是必然,接下來要看梅雨了。

水庫常遭批評不環保,但水庫卻是台灣命脈。若要持續穩定供水,就必須為水庫減壓,其方法有二。一是增加水庫蓄水空間,包括水庫清淤、水庫加高,甚至新增水庫、人工湖、埤塘等。另一種方式是增加河川直接取水、地下水、再生水、海淡水,減少水庫供水,讓水庫運轉率小於一,甚至更低,則水庫蓄滿一次可用一年以上,就較不易受枯旱影響。但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有的是土地,有些是能源,都要建設經費。況且枯旱時,河川水可能涓滴全無,地下水也受影響,甚至抽汲太多地層下陷。

面對枯旱,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項主軸都不可偏廢,一期作已休耕,節流只能從工業與家用再加強,調度與備援工程持續進行中,開源通常不討喜或經濟效益較低,但也不能放棄。

期望國人能了解台灣多雨卻不均的自然條件,體會水資源建設重要,則水情雖嚴峻,相信未來能免受停水之苦。

   
萬一大停電 我能應變嗎?
盧展南/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高雄/聯合報
一月八日,酷寒致西歐電力需求激增,一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聯絡斷路器跳脫,連同多個輸電系統設備發生跳脫,及再生能源併網等因素,致歐洲電力系統分裂成兩大部分,瀕臨停電狀態。幸運的是,當時有一點七GW可瞬停之輔助服務卸載,及時把電力系統救回。

無獨有偶,本周因猛烈的暴風雪侵襲美國德州地區,致使電力需求猛增,由於供氣及發電廠事故,加上再生能源停止運轉及電網限制,美國德州和奧克拉荷馬州數百萬用戶十六日停電。

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和加州能源委員會最近公告,去年八月中加州獨立系統運營商兩次輪流停電的最終根本原因分析,造成去年夏天輪流停電的三個主要因素,與極端天氣條件、電源充足性和規畫流程,及電力市場運作實務有關。

由於氣候變遷,世界各地冬季與夏季最高用電量屢創新高,台灣法定十五%備用容量率規定,必須於每年預估尖峰用電基準線上,再多準備十五%備用電力。若持續在現有廠址增建更大更多使用相同燃料的發電機組,會不會有電源及輸電線過度集中的風險?

二○一七年八月十五日一個天然氣供氣系統事故,就使大潭電廠六部複循環機組跳機,造成全台大停電殷鑑不遠。歐洲今年一月發生的電網事故,與台灣一九九九年因台電興達電廠開關場匯流排分段斷路器跳脫,台灣台南以北大規模停電事件,有異曲同工之處,只差當時無準備足夠的低頻卸載容量來救回系統。

面對高科技廠對電力供應量足、質優、價合理的殷切需求,及環保人士對碳中和期待,我們需要對極端氣候變化引起的天氣事件,及電力系統設備數量不斷擴充、綠能大量併網,造成的運轉挑戰做更好準備。接在電網的風力機或太陽能電池板,無法實現旋轉電機的慣量儲能功能,大量間歇性電力造成的區域電力潮流、頻率電壓變動及電網設備老化,必須能夠妥善應對。

政策制定者或電業管制機關,應提供更多誘因,鼓勵自願性快速反應用電卸載,和各種形式的電能儲存,及開發輸出電力調節,且起動快速的分散式中小型發電機組,強化電網的彈性與韌性,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大量再生能源併網的挑戰。

   
防缺電 核延役 推動新能源政策
王伯元/創投業(台北市)/聯合報
最近比爾蓋茲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致力發展第四代核電技術,希望能以更創新安全方式解決能源與氣候雙重問題。他談到很多國家都追求綠電,但像日本、台灣等地因受氣候限制,發展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等綠電時,常因天氣影響而不穩定。相較下,核電在供電穩定及潔淨能源上,其實是很好的選項。

現在離二○二五不到五年,但檢視進度再生能源發電量僅占約六%,距離目標還有大段距離。而燃氣也因缺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比率無法提升,以這個時程看二五年是否真能達成非核家園還難說。美國商會去年中發布的「台灣白皮書」就表明對缺電的疑慮。這也是很多專家學者及民眾擔心的。

當然,再生能源發電是世界趨勢,綠能低碳是無可規避的。但是不免擔心核電廠如期退役後,供電缺口是否真能補足,萬一不行,台灣是否會陷入缺電危機?經濟部去年八月公告修正限電辦法,新增因「政治、經濟、戰爭、天災或其他重大因素」,導致「國內電力供應預期發生嚴重不足時」,中央可以啟動緊急限電,可見其風險。

高科技產業,是台灣命脈,占產業用電量三成以上。近年又有很多新投資案,就以台積電新建三奈米廠來說,一年將用掉七十多億度電,遠遠超過台南市一八八萬人口一年民生及商業用電,接近全台灣用電量三%。

另外,通訊產業從4G邁入5G,基地台數目比4G多二至三倍。一旦5G全面推行,用電量必增。許多新設立的大數據中心高度電量使用者,更不用提電動汽車、機車越來越受到歡迎,數量持續攀升。二○二五年電力需求比現在增加很多,目前規畫的供電成長速度是否能配合?一旦供需間有了很大缺口,如何因應將是大挑戰。

近幾年大陸積極發展核能發電,目前營運中的機組計四十八部,僅次美法;興建中有十一部,保持全球第一位置。而台灣擁核、廢核早成政治問題,但事實上台灣周遭核電廠林立,單單沿海地區就有八座,最近的福建福清核電廠距我們僅一六四公里,因此反核人士追求的「非核家園」,在現實上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面臨台灣電力課題,政府除確保既有發電機組穩定發電,加速腳步落實新能源建設的完成,亦應重估及調整能源政策,或許可考慮在滿足安全和運營條件下,讓核二核三廠延役,使再生能源接替更順暢。甚至如蓋茲所言,以開放態度來看待核能新技術,重估我們的能源政策,除為台灣民生及產業的長遠發展做最有利考量,也為全球潔淨能源及氣候目標盡一份心力。

   
畫中有話/水情又告急
記者黃仲裕/聯合報
春節假期剛過,歡樂氣氛未退,中部鄉間農婦背起女兒就急於巡視田地。不想水情告急聲又起。

回想去年底因無颱風,桃竹罕見「超前部署」停灌。而今水情更嚴峻,中南部水情急,乾旱每幾年就要重複一次,對看天吃飯的農民而言,情何以堪。

   
薛承泰/誰來和國家一起養?
薛承泰/聯合報
行政院公布「零至六歲國家一起養規畫報告」,宣稱為落實蔡總統政策,推出「平價教保續擴大」、「育兒津貼達加倍」及「就學費用再降低」等新措施。不巧,最新統計出爐,元月出生數九六○一人,生不如死達六七三一人,雙雙破了單月紀錄。按此,今年恐怕連十六萬嬰兒都保不住囉!

蔡總統第二任過了近九個月,行政院落實總統政策還分階段,想必是預算吃緊。例如,育兒津貼選舉政見,只能從今年八月先調升至三千五百元,明年八月再提高至五千元。別忘了,明年是虎年,即使調升到每月五千元,年輕人有感也來不及生啊!

蔡總統開支票時,對狀況了解並精算過嗎?一樣情形發生在五年前大選喊出的廿萬社會住宅,如今只得東拼西湊來做進度;政府宣稱,第一階段八萬戶「部分是由地方政府主導」,且去年已達標。好像縣市長選舉時,候選人都已經和蔡總統商量好了,一起來兌現支票?

筆者認為,不論是育兒津貼或社會住宅,不能只是大方地花納稅錢當政績,如果加碼是為鼓勵生育,目標就不應停留在「減輕家庭育兒負擔」,因過去四年多來就已如此標榜,不是嗎?政府應先檢討目前措施,為何會出現連續四年生育往下掉現象?是因為父母負擔未減輕不敢生?是年輕人不敢結婚,遑論生育?還是領導人自己的態度呢?

此外,這次加碼會較有效嗎?起碼要做點精算或推計,並設定具體目標才算對納稅人負責。例如,在二○二四年前生育率提升至一點二人,或每年新生兒達十八萬人;居住正義方面,要讓年輕人居住負擔減少卅%,或讓六成夫婦四十歲前有一個家。做得到嗎?

「少子化是國安危機」,提高津貼補助當然會減輕育兒負擔,可是不必然提升生育率;經濟誘因只是必要條件,須配合觀念與生活型態調整,才可能讓生育率回升。

學者最喜歡參考中北歐國家,生育率能維持在一點六至二間,除了大批年輕移民貢獻生育,更重要地,鼓勵生育時間點,通常生育率在一點三至一點六間,因為生活型態與觀念未凝著,生育率尚有提升的彈性。我國自一九九八年以來移民也貢獻五十萬以上孩子,可是錯過鼓勵時間點,二○○三年以來生育率就低於一點三。總之,除政策內容,政策推出時間點,才能反映決策者對狀況與趨勢的掌握度。

近年生育與結婚快速雙降,當前廿五至卅四歲共三百廿萬人口中,有偶者只有八十八萬人,占廿七點五%,從這數字即可估出未來五年生育量了。作為決策者,若不提倡婚姻,就想辦法學歐洲創造婚外生育機會吧!

換個角度論,在科技發展下,生育率下降與人口負成長真是問題嗎?即使到二○四○年,老人占三成又何妨,反正有AI與機器人投入長照。若持續目前生育趨勢,二一○○年台灣大概只剩六百萬人,不用擔心土地負荷與能源不足,打開窗外一遍青山綠水,就是看不到小孩奔跑,聽不到嬰兒哭聲;當然,不論小學或大學,數量只要目前四分之一就夠!這樣一個「又老又小」的台灣,若要有競爭力,只有祈禱其他國家生育也都要像台灣!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或決策災難?
李清潭/中山大學企管系特聘教授(/聯合報
近期比爾蓋茲接受採訪,談及氣候變遷、新冠疫情、核電技術等議題;蓋茲預警氣候變遷可能釀成大災難,甚至比新冠疫情更致命。關於科技與氣候,及能源未來,蓋茲為人們提出新視野與課題,是值得討論的新年前景。

首先,是對新科技正面效應,「開放」既是態度更是政策,運用新科技對氣候與環境的改善尤屬關鍵。傳統觀念下,人們為求經濟不斷發展,犧牲社會和環境健康安全是必須忍受的惡;而新科技與高資本集中,具有濃厚的社經剝削傾向與劣行。

依此邏輯反推論,如為求取社會和環境健康和安全,則新科技與高資本能源產業是值得捨棄,使用舊科技能源即可。因而,燒煤碳排成了必要的容忍,在認定新科技與高資本剝削前提下,燃煤發電取代核能發電。如今,蓋茲卻獨排眾議,致力發展第四代核電技術,期盼各界能以開放態度看待。他提出的科學問題,將挑戰朝野對於運用新科技對氣候與環境的決策模式嗎?

蓋茲認為氣候問題至為重要,因此需尋求所有可能性,以擁有綠電;但台灣對此可曾「尋求所有可能性」?空汙依舊空汙,霾害還是霾害,如何開放決策求證:核電也是一種潔淨能源,甚至第四代核能技術安全性,將不同以往?當核能技術變得更先進,其潔淨、成本和安全性能成為台灣產業政策的一部分嗎?蓋茲提出新的視野,工業的升級與自然氣候的改善,彼此不必然要被犧牲。台灣朝野以為然乎?

其次,是對新科技的積極角色,「科學」既是精神更是政策,啟用新科技對氣候與環境改善不容停滯。一些國家可提供綠電,但日本和台灣受氣候限制很難完全自產能源,發展太陽能等綠電怕受天氣影響,這就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原因。就未來言,蓋茲支持核能,以及太陽能、風電等能源,卻也主張需要創新科技,以有效解決安全、氣候等問題;就燃氣,他主張運用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也需科技創新以降低碳排放。

但是,台灣氣候與環境改善,還有很深的「反科學」精神與政策。至去年止,霧霾夾帶的PM2.5引發的疾病,如腦部、心血管、肝臟、膀胱、呼吸道與子宮等重大疾病與癌症,每年奪命超過六千人,連續四年「用愛發電」政策卻未見任何檢討或改善。

最後,應當思索蓋茲提出新的視野與課題。他認為,為求削減碳排,各國政府應對發展各種潔淨能源,持開放態度。而這開放與科學兩者,在台灣眼下「意識形態治國」的霧霾裡,何時可以找到?

   
派正名海巡艦護釣島
張健常/軍退(新北市)/聯合報
海巡署將船艦塗裝新增TAIWAN字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證實是總統的指示,面對「灰色地帶衝突」的應對,TAIWAN的塗裝能讓海巡艦艇有更清楚的辨識、更安全的執法。

不想,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被問到中國實施「海警法」後不排除在釣魚台用武時,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釣魚台列嶼是台灣固有領土,任何其他各方採取的片面主張及行為,均無法改變此一事實;政府一貫堅持擁有釣魚台列嶼主權,絕不退讓,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堅定不移。

其實,之前日本早不甘示弱,日本共同社報導十七日海上保安廳長官奧島高弘表示,若海保廳在釣魚台「領海」警備時遭遇對方動武,「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遵從法律原則,不排除使用武器。」真是一個島嶼各自表述。

蔡總統於視導國軍部隊慰勉官兵辛勞時,曾多次重申「國土主權、寸步不讓;民主自由、堅守不退」,國軍教戰總則第一條也寫著:「凡有侵犯我領土主權及妨礙我主義之實行者,須全力掃除而廓清之。」既然外交部強調釣魚台係「台灣固有領土」,不妨派遣漆上TAIWAN的海巡艦前往該海域宣示主權,用具體行動展現國土主權寸步不讓的決心,否則只是大內宣,且讓列強繼續在自己國土領空耀武揚威。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Clubhouse看社交網絡影響力
方元沂/聯合報
「我有兩個邀請碼,#誰要」看到這個hashtag,不舉手就慢了。臉書上被「開房間」討論發文不斷洗版,Clubhouse平台正炙手可熱,獨特的邀請碼制、即時語音互聊加上名人加持,在全球掀起「開房間」熱潮。

Clubhouse是去年四月發布的多人線上語音聊天App,目前只適用iOS系統。語音聊天「房間」(virtual rooms)可設公開或私密,但不能傳送影片或文字,也沒有錄音回放功能。使用者有三種權限,做主持人可決定誰發言、當來賓可參與對話,當聽眾則可「舉手」申請發言。

全球被疫情籠罩,社交距離拉遠,Clubhouse來得正是時候。日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開房間,跟線上金融服務公司Robinhood執行長Vlad Tenev大談GameStop事件,更把Clubhouse推上流行話題頂端,半年間就累積二百萬高黏著度又活躍的使用者。

過年前,朋友提供邀請碼,也加入Clubhouse當新鮮人,發現「邀請制」果然有趣又有效,用手機就能選擇感興趣的主題,想說話可舉手,隨時安靜的離開也行;當聊天室關閉,對話也跟著刪除,降低使用者的參與壓力。

前幾天,我加入英國創投教父隆納德.科恩爵士談影響力革命房間,一邊聽他跟來賓暢談理念,一邊在自家附近社區散步,感受到被邀約參加俱樂部的興奮,卻又毫無壓力的體驗。

除了參與,Clubhouse也有「線上號召」功能。每個聊天室最多可容納五千名參加者,可跨越疫情帶來的阻隔,成為線上脫口秀、Live音樂會、大型演講或商演的跨國新平台。

由於對法規敏感,我也觀察Clubhouse設下的法律防線。使用者限制為十八歲以上,採實名制。服務條款和隱私權政策要求使用者對所有上傳或發表聲音、影像、資訊及內容等「自負責任」,並且不應侵害他人權益、歧視、散播仇恨等非法或不道德行為。為確保信任與安全,會臨時錄製加密音頻。一如其他網路社群平台,使用者自律和業者守門,將是它未來的成敗關鍵。

另值得一提的是,Clubhouse目前是免費加入,沒有廣告,商業機制是與「核心創作者」合作,獎勵定期舉辦活動的創作者。但從服務條款觀察,不排除用戶個資可能在未來商業模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Clubhouse有其獨特魅力和功能,可開展新的網路社群經營。不過就像其他社群媒體一樣,過度依賴會造成現實生活的干擾,一旦濫用也會衍生法律爭議。如何幫助人們進行尊重、同理、包容、真誠溝通,是社交網絡想發揮影響力時,不可或忘的倫理核心。(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達美樂用科技連起顧客體驗
數位轉型不只存在於便利商店及生鮮超市,各產業都有不少創新個案陸續登場,全球披薩龍頭達美樂在數位服務的投入與實驗就有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無論是無人機送餐、戶外服務熱點、多管道訂餐、線上客製披薩、串流觀看製做過程都有值得留意的巧思。

蔡素芬X魏德聖:擺盪於文學與電影間 台灣百年故事的雙向敘事
電影裡我們用的是拍攝船,但其實「三部曲」這個電影是把夢做大,把累積的能量開發成一個園區。台灣二○二四年剛好逢一六二四年滿四百年,我們未來計畫打造三艘船,一艘完全復刻的西式船在園區作博物館展示,兩艘中式船則分頭遊台灣和世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