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日前宣布由於多次從台灣進口鳳梨中檢出介殼蟲,為防範疫情擴散並確保農業安全,從3月1日起暫停台灣鳳梨輸入。表面上看,這是單純的經貿問題,但操作上及我方回應,處處透露兩岸政治過招下的凶險,我方應謹慎應對,以免傷害擴大。
國際對農產品檢疫採取高標準,任何國家若發現害蟲可能會隨農產品侵入,都會採取嚴格阻絕手段,所以大陸認為此措施應屬合理。台灣則認為雖然輸陸鳳梨驗出介殼蟲,但合格率仍高,並且經過燻蒸除蟲處理後仍符合國際規範;大陸直接採取禁止進口最嚴厲手段,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檢驗檢疫措施應符合風險高低的「比例原則」,也非「必要性」;更指出對岸有政治操作斧鑿之跡,呼籲兩岸應回歸正常貿易型態。
事實上早在2005年中國大陸就宣布為照顧台灣農民,在符合檢疫及原產地規定下,片面提供鳳梨、木瓜、荔枝、芒果、蓮霧等15項台灣農產品零關稅。當時扁政府曾指出是大陸統戰的伎倆,不過台灣農產品對大陸出口也大幅成長。
在2010年兩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大陸又將更多台灣農產品納入早期收穫清單中,並在2013年完成降稅。台灣在ECFA下並沒有納入對大陸農產品減讓,而且目前仍禁止多項大陸農產品進口;所以農產品不對等開放,一向是兩岸過去經貿諮商爭議的焦點。
大陸是台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市埸,約有43%農產品集中出口大陸。大陸農產品共有1,041項,平均關稅約為11.7%,其中105項對台灣優惠零關稅,包括ECFA早收產品61項,以及其他產品44項。以鳳梨為例,大陸目前一般關稅為12%,在對台零關稅的優惠下,台灣鳳梨出口幾乎全部集中在大陸。2019年大陸由台灣進口約6,600萬美元,台灣在大陸進口市占率近三成。
其他大陸高關稅,但對台灣零關稅產品,例如茶葉、蓮霧、荔枝、芒果及部分漁產品,台灣在大陸的市占率更高,顯示高品質台灣農產品,在零關稅加持下,有利於在大陸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兩岸在2009年簽署「海峽兩岸農產品檢驗檢疫合作協議」,所以鳳梨檢疫問題也可透過兩岸諮商平台尋求解決。
平心而論,大陸鳳梨進口禁令逾越WTO規範,的確是有可議之處;不過台灣鳳梨出口檢驗制度是否落實,也值得檢視。但是由於兩岸諮商管道中斷,雙方隔空交火各說各話,並無助於解決問題。
蔡政府為因應鳳梨禁止銷陸,將投入10億元協助鳳梨業者分散出口市場、強化多元加工,並鼓勵全民採購;只是鳳梨銷陸禁令究竟只是偶發事件,還是冰山一角,後續是否會有更多農產品出口受阻,有必要進一步評估因應。
蔡政府認為民氣可用,指責大陸政治操作,助長民間反中情結,但對鳳梨長期享受零關稅則避而不談。此與蔡政府過去操作ECFA手段類似,認為享受ECFA降稅紅利是理所當然,還不時將對大陸出口太多歸責於前朝;然而一旦有ECFA可能終止的傳聞,即指責對岸政治力介入。此種「開放是統戰,禁止是欺壓」的論點,兩岸隔閡也將愈來愈深。
外交部門更是將其與性質不相關的大陸對澳大利亞紅酒課徵反傾銷稅連結,呼籲國際合作抗衡大陸,共同捍衛「自由鳳梨」及「自由紅酒」,諷刺的是鳳梨目前卻是台灣全面禁止大陸輸入555項「最不自由」的產品之一。這種民粹式的反應,對化解對立,毫無幫助,只會治絲益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