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5/26 第498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WHO can Help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綠營反串親中,編出蔡英文的認知作戰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供應鏈重組 台灣如何定位
民意論壇 嚴震生/冒牌貨症候群下的學者與官員
根除汙名化陋習 請蔡總統帶頭
法辦反串作假 揪幕後黑手
數據碎片化 校正回歸的政治正確
別上演國外長照機構慘劇
去梯言/最該校正回歸的是超前部署
不如讓民間出資買疫苗
人命關天,亂命不從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WHO can Help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世界衛生組織(WHO)舉行年會,我國第五度被拒,依例發文抗議。去年外交部抗議時,意氣風發宣布兩千萬片口罩援外;但今年,外長吳釗燮只推文說「是時候讓大家看看WHO can Help」。

吳釗燮多次嗆譚德塞,這回客氣許多,喊話「是時候把政治放一邊,讓台灣加入WHO」。去年台灣跟著川普出征世衛,拉到美日等八國駐聯大使提外交照會挺台,吳釗燮得意宣稱是國際支持的頂峰。站在巨人肩上都跨不過門檻,今年換成美國加七大工業國、歐盟議員組啦啦隊,依然未能粉碎國際現實。

中國聲稱,已為台灣參與WHO妥善安排,我外交部斥為謊言。這類交鋒,是例行公事。但人民更想知道的是:美國力挺台灣與會,為何不提案?外交部連年宣稱「全球挺台力道今年最高」,卻不見歐美真正的行動;看來,口惠和謊言只是一線之隔。

世衛說,台灣能否與會,要會員國多數決。美國則推說,譚德塞可直接邀請。可見,白宮並無把握和中國數人頭拚輸贏。悲憤的是,這些不願為台灣舉手的「真朋友」,在大疫來襲時,連一劑疫苗都吝於相助;反倒是被陳建仁批為「敗事有餘」的世衛,兩度透過COVAX雪中送炭。

吳釗燮推文附有台北烏雲密布的照片,圖比文更語帶雙關,勾勒出受困外交及疫情雙戰場的台灣。WHO can Help?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綠營反串親中,編出蔡英文的認知作戰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轉民眾對政府防疫不力的注意,未料卻捅出自家蟑螂窩。綠委王定宇先爆料,稱我網路論壇批踢踢(PTT)已遭中共滲透染紅,遭洗版鼓吹刪除疾管署帳號,這是對岸認知作戰的伎倆。誰知網友揭穿,整起事件其實是親綠網路寫手林瑋豐自導反串,其妻為民進黨網路社群中心副主任楊敏。原來,蔡政府的反中認知作戰,竟是自己人演出來的。

近日蔡政府正加大言論管制,每日由內政部次長陳宗彥對各項傳聞嚴正駁斥,並以「重罰三百萬」、「重判三年」等警告民眾勿任意轉發消息,迄今已移送數十件。在這種情況下,執政黨竟演出綠網軍造假反串、綠委進而討伐、總統跟進倡導「反認知作戰」的三部曲,政治操作沒品到這種地步,令人不敢置信。也難怪前綠委郭正亮大罵,「真是蟑螂窩」,連總統都敢騙。

然而,這個「蟑螂窩」事件,蔡總統真是完全無辜嗎?身為黨主席,蔡英文隨著自己的黨工、網軍、立委編造出來的劇本起舞,打成中共的「認知作戰」,難道一點責任都沒有?就算她是「被騙」,但民進黨如此喜好造假的惡質文化,是誰縱容的?林瑋豐被揭穿後立即承認造假,卻撇清此事,聲稱與其妻無關,並要求大家「到此為止」;如此收放自如,以為便可了事。若非他有恃無恐,何以能如此從容?

多少人會相信這次事件只是偶發?若不健忘,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的假梗圖事件,也是如出一轍的操作,意圖栽贓「美牛」,以正當化政府開放「萊豬」。政府發言人化身網軍總指揮,事跡敗露後假裝辭官,立刻又由後門回到行政院擔任顧問。如此用人的政府,會把品德納入考量嗎?林瑋豐雖身在外圍,卻配合黨的運作行動,更形自如。在PTT上,他把紅色網軍反串得活靈活現,準確詮釋出「認知作戰」劇本;對蔡政府而言,這難道不是大功一件?

在本土疫情延燒的當下,蔡政府近日又打起抗中牌,試圖以對岸的「認知作戰」喚起國人的厭中情緒,轉移民眾對疫情的不滿。這一招,過去幾年都打得極為順手;但這次卻扯出「綠軍反串造假」的醜聞,馬腳一露,恐怕是偷雞不著蝕把米。無論如何,政府施政如果拿不出真本事,一心只想用偽詐手段來榨取百姓的恐中情緒,終會被看破手腳。

蔡總統這些日子以來一定非常鬱卒,五二○就職五周年大日子,卻碰到缺水、缺電、缺疫苗的「三缺」。百姓身處苦海,執政當局再怎麼大吹法螺,人們絕不可能買帳。蔡政府自詡是全球「防疫模範生」,最近本土疫情卻四處拉警報,光環破滅。而指揮官陳時中使出「校正回歸」術,則遭質疑是故意吃案虛報,目的是為了美化五二○的政績。蔡政府吹噓「美台關係史上最佳」,但美方的支持依然只是「口惠」,台灣依舊被排除在世衛組織年會之外,也未獲得美方饋贈任何疫苗。

最近,蔡總統頻頻喊話「團結」,意味政府正面臨艱鉅的挑戰;因為拿不出有效對策,只能訴諸道德喊話與愛國主義。諷刺的是,蔡政府在呼籲中央與地方應齊心抗疫時,也強調要注意假訊息的傳播和澄清;誰料,這次大家揪出埋伏的「紅色網軍」,竟然是綠營側翼反串扮演,並由綠委和總統接力搬上舞台。蔡總統指責中共對我進行「認知作戰」,結果從事認知作戰的人,卻是出沒在我黨政周邊的「蟑螂窩」。對此,蔡英文要如何辯解?陳宗彥要如何法辦?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供應鏈重組 台灣如何定位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就在美國拜登政府全力推動供應鏈重組之際,歐盟也在上周公布了「2021年產業政策」報告,同樣以供應鏈脆弱為由,要提升產業的「戰略自主權」(strategic autonomy)。雖然未明言針對中國,但美歐二股力量已經啟動了改變全球供應鏈以特定國家為軸心的結構。

過去近20年來,歐盟一直將與中國大陸之間定位為戰略夥伴關係,並展開全方面的對話及合作。在美國前總統川普發動貿易與科技對抗時,曾經一度有傳出中國有「聯歐抗美」的想法。而去年中歐簽署全面投資協定,也被解讀為雙方友好的表現。

不過事實上受到美國刺激,歐盟也開始反思這個定位,並於2019年正式宣布對中國不再只是合作夥伴,也是經濟與科技的競爭者,以及制度上的對手(systemic rival)。自此之後,歐中經濟互動進入新階段。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重要功能,歐盟執委會也強調是要抵銷美中第一階段協議或RCEP對歐商造成的不利影響,看來並非夥伴關係的升級。

另一方面,歐盟看到美、日、澳近年紛紛強化外人投資國家安全機制,因此也在去年10月開始啟用新的「外人投資審查架構」,鼓勵各成員國制訂配套規則,並賦予歐盟執委會或其他成員國,在認為特定投資案可能影響國家安全時,可以干涉提出評論意見。

德國就按此架構,將運輸、電信、雲端運算、車載資訊系統、個人防護設備、藥品、醫藥器材等領域納入投資國安審查之範圍,跟美國這幾年建立的投資國安審查非常類似。

本月5日歐盟執委會再度公布「歐盟產業政策更新版」,指出從新冠肺炎疫情到近期汽車晶片短缺,反映出歐洲在許多重要物資的供應鏈上,有很深的進口依賴問題,是脆弱風險的源頭,影響了歐盟的核心利益,因此有必要改善其在關鍵領域的「戰略自主權」。

歐盟執委會很具體的指出不包含能源類產品,歐盟共有137種產品(占進口總值6%)存有高度依賴進口之問題,其中有超過半數(52%)來自中國,其次是越南(11%)及巴西(5%),其中更有34種幾乎找不到替代來源,因此屬於特別脆弱產品,其中包含關鍵原物料、化學品、原料藥及微電子。歐盟將這些過於仰賴進口導致脆弱的產品,分類為原物料、電池、原料藥,氫,半導體、雲端技術等所謂六大戰略領域,成為未來優先檢討的對象。

至於解決之道,歐盟執委會指出將透過與盟友建立多元化的替代供應關係鏈、推動成立如「處理器及半導體技術聯盟」等產業聯盟、深化如電池、氫能、及先進製程半導體等自主科技研發方式降低脆弱程度,提高自主性,更要積極推動國際標準制訂。

從政策思維到檢討範圍,這份文件幾乎就是美國力推的「關鍵供應鏈檢討」歐洲版;唯一差別是歐盟並未特別凸顯與中國的對抗性。歐盟要追求戰略自主,也跟「中國製造2025」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目標如出一轍。美歐中充滿歧見,然而不但在拆解重組供應鏈一事有高度的共識,更重要的是三強要自主、回流的對象,竟也高度重疊。

三強有共識,全球關鍵產品的供應鏈重組已成定局。舉凡半導體、電動車電池、雲端技術及重要原物料,台灣要有充分認知,未來在美歐中三強之間,如何定位,如果無法回流則要展現自己是可信賴的夥伴,爭取成為不可或缺的供應鏈。以半導體為例,既要加入上個月成立的「美國半導體聯盟」,還要納入未來的歐盟「處理器及半導體技術聯盟」,更要抵擋中國大陸的競爭壓力。其他行業大概也面對類似的局面,是台灣產業發展未來十年最大的機會與挑戰所在。

   
民意論壇
嚴震生/冒牌貨症候群下的學者與官員
嚴震生/聯合報
身為一個政治學者,除非與本身工作和生活經驗有關,我並不適合對這個領域以外的議題發表意見。在政治學方面,我的專長是美國政治、比較政治與國際關係,因此對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及政治理論的論述,也沒有足夠的學養參與相關討論。

即使在政治學我所熟悉的三個領域中,在比較政治的區域研究方面,我最熟悉的是非洲政治,最陌生的是南亞政治,其他區域雖因教書備課而有所涉獵,但絕不是專家。至於國際關係方面,雖然每個次領域都花過時間研究,但真正強項是美國外交。

不過,由於國內學術圈不大,因此許多學術會議上,會被邀請參與擔任不是專長領域的論文發表人或評論人。部分邀約,由於自知缺乏相關專業,當然可立刻回絕,但有時則是因人情債,或是自認可勉而為之,就答應邀約,結果到了現場才發現,不僅台上學者專家,甚至部分台下聽眾,可能比你知道的還多。這時候當然會覺得在這個場合,你是沒有太多發言的資格。一般人或許弄不清楚你心中的不安,但你絕對知道自己是個冒牌貨(imposter),可是又得說服自己之所以獲邀,還是有些相關的專業。

冒牌貨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一個身為冒牌貨的心理層面,就是對自己的成就有所懷疑,因此必須長時間將被揭穿為假貨的恐懼予以內化。對學者而言,這個症候群有時還可鞭策自己擴張學術的視野,提升相關專業,否則會感覺愧對一個在社會中具備相當敬重的職分。

這是正面冒牌貨症候群的展現,但另外尚存在負面冒牌貨症候群。這些可能是得獎論文涉及抄襲、學術履歷有許多偽造部分、甚至還有個人私德問題(包括侵占公款、不當男女關係、不法兼職等)尚未被披露,卻已經成為學術界大老或行政主管。因擔心這些黑背景曝光,總是活在某種恐懼中。

這個情形不僅是學術界可能存在的現象,也同樣會發生在企業界或政治人物身上。中華民國過去引以為傲的技術官僚,對台灣經濟奇蹟的貢獻,至今令人懷念,原因無它,因為那是以專業為導向的時代,許多技術官僚都具有理工背景,做決策時沒有太多政治操作,也很少使用政治話術。

民進黨全面執政後,有無數政治任命的職務可以分配,但其中太多是黨內派系的平衡,而不是專業為考量。在專業不足時,這些政治任命者至少可以學習尊重文官體系及專家看法,而不是整天用政治語言包裝自己的無知,並透過社群媒體打壓批評者,因為這正是患有負面冒牌貨症候群者最常做的事:在擔心被揭穿為冒牌貨前,先發制人貶抑或攻擊他人。

美國國會議長裴洛西曾批評川普缺乏政治專業,是個冒牌貨:「他不應該輕浮地羞辱人,但這就是他。我認□原因之一是他作為一個冒牌貨,存在著自身的不安全感。我認為他很清楚知道他的總統職位遠遠超過他的能力,因此必須貶抑他人。」

冒牌貨終會被揭穿,台灣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海水退了,就知道誰沒有穿褲子」。我們過去處理新冠肺炎,冒牌貨掩蓋了許多數據與真相,太多的政治操作、太少的專業尊重,讓我們在極大的風險中而渾不自知。如今在疫情擴大之際,竟還能祭出新名詞來模糊事實。除非我們每個人都是才與德都不配位的假貨,否則應當無法容忍僅靠政治正確的冒牌貨持續占據高位,欺哄百姓。(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根除汙名化陋習 請蔡總統帶頭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川普下台之後,經過社會各界的努力與宣導,再加上拜登本人對「中國病毒」的駁斥,民進黨「政府」終於回歸正軌,衛福部官網已將過去常用的「武漢肺炎」定名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改變雖來得遲但仍可予以肯定。在政府終於「知錯能改」後,肩負「促進國際對我國之了解」的堂堂中華民國通訊社(中央社),直到筆者今天投稿時仍毫不避諱使用「武漢肺炎」四字,實在不配以「我國之眼、世界之窗」自居。

中央社自一九二四年創立至今已近百年,雖歷經轉型改制,然而擔當國家的「傳聲筒」始終是中央社百年重任之一,只是在標榜民主及法治的我國,身為媒體的一分子理當實事求是,以公正、客觀及具國際視野的態度報導新聞。可惜中央社在民進黨執政之下自甘成為助長汙名抹黑的造謠者,淪為特定政黨的「黨媒」。

去年二月,立院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將Covid-19定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當時民進黨雖仍仇中至上,但還不敢立出一個《武漢肺炎條例》來,因為這明確違反WHO在二○一五年頒布之《新型人類傳染病命名最佳實踐》中所強調避免使用「地理名稱」等易產生負面影響之命名原則。早年有諸多欠缺「同理心」的稱呼,諸如「香港腳」、「退伍軍人症」都造成被借稱者不必要的困擾與不舒服。

因此,拜登今年初甫上任便立刻簽署備忘錄,禁止政府官員使用川普時代的「武漢肺炎」、「中國病毒」等汙名用語,過去樂於附和川普的蔡政府在被狠狠打臉後終於改正用語,但中央社似乎獨漏了這條重要新聞?其實中央社的英文報導是用Covid-19,而非Wuhan Pneumonia,可見中央社很清楚世界的趨勢,但彷彿以為歧視講中文的自己人沒有關係,不僅水準不足更顯示中央社的媒體素養仍待文化部好好把關。

中央社的人事由政府安排,筆者雖難以期待能做到「新聞中立」,但是靠攏執政黨,該要有一些底線及身為媒體的基本堅持。國家通訊社使用「武漢肺炎」,不但丟中央社董事長、社長、總編輯的臉,丟民進黨政府的臉,也把中華民國國民每一個人的臉都丟盡丟爛了。

近日疫情社區傳播在全島蔓延,某程度政府也帶起這一波歧視「萬華」居民的風向,其實去年筆者即投書並引述權威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要求政府及各界停止不當歧視(見去年四月廿日《見賢思齊 即刻停止汙名化》),然而直到今天,斗大的「武漢肺炎」仍高懸中央社的官網上,某些特定媒體(三立新聞、自由時報)甚至「刻意使用」!

其實,真要能根除汙名化陋習仍得靠蔡總統像拜登一樣,打心底認同並帶頭而為,唯有蔡總統也覺得歧視不好,才不會有人為了討當局者開心且食髓知味後一再助長歧視蔓延。期盼政府、中央社及待改善的媒體們能見賢思齊,即刻停止汙名化!

   
法辦反串作假 揪幕後黑手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立委王定宇日前表示,PTT上有帳號鼓吹大家移除或封鎖衛福部疾管署帳號「疾管家」,並認此乃影響防疫安全和國家安全的「認知作戰」攻擊行為。未料,鄉民稽核查證,點名前媒體人林瑋豐自導自演;林瑋豐發文承認反串留言,表示歉意。筆者以為,林君有相關法律責任,應值檢方偵辦。

或問:林瑋豐所親近或妻子任職者,皆為綠營,何必做如此言論,就是有趣嘛?但林瑋豐夫妻多與綠營親善或任職,台灣價值充沛,怎會「身在曹營心在漢」與對岸所謂「認知戰」唱和?是以,若不把幕後黑手抓出來,檢方怎能輕縱?

此外,大陸法系中為人所詬病的「陷害教唆」,就是路易十四為逮捕革命分子,派間諜偽裝革命分子,等有人中計,就逮捕殺害;今若將系爭上綱上限到「國家安全」,藉故有人符合,把株連無辜,不也可能是戕害人民的另一惡行?

林瑋豐業已自承有發布有關疫情不實訊息,除涉及傳染病防制法的鉅額罰金外,更因涉及新冠肺炎,而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下稱肺炎特別條例)的有期徒刑與併科三百萬元罪責,檢方既然常看報辦案,知道有犯罪嫌疑,應不至於「雙重標準」。當林瑋豐「開玩笑」,而應依刑事訴訟法第二二八條,「積極」主動偵辦。報載,以核養綠發起人黃士修業已向調查局檢舉林君犯行,檢調單位豈能裝聾作啞?

林瑋豐所為,還有無其他犯行?林瑋豐煽惑他人違抗疫情指揮中心命令,封鎖刪除衛福部用來防疫的手機軟體,業已成立刑法第一五三條之犯罪,此其一;退步言之,即便林君的行為都不構成上開傳染病防制法與肺炎特別條例的犯罪(假設語氣),依《最高法院八○年台上字第四○一五號》判決,即便林君自身沒有違反上開防疫規定的主觀故意或客觀行為,仍可成立刑法第一五三條之煽惑他人犯罪刑責,此其二;且依《台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九十三年度上訴字第一六二五號》見解,林君煽惑行為,不須指明犯罪種類,與違抗命令種類內容,舉輕以明重,林君發文,業已牴觸衛福部借手機軟體實名制防堵疫情的良法美意,更應成立犯罪,此其三。綜上三者,即便有司認定林君不構成上開傳染病防制法與肺炎特別條例罪責,仍應因煽惑國民違抗防疫命令,成立刑法第一五三條之罪責。

知名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在其《神聖入侵—菲利普.迪克的一生》傳記裡,揭露美國政府於七○年代對左翼與反戰分子多所迫害,破門盜竊、竊聽、下圈套,取得或偽造證據,讓這些異議分子身陷囹圄;然而,在「水門事件」東窗事發前,都被當作無稽之談。觀今日台灣,以林君製造假訊息,立委助攻上限國家安全,北京政府「認知戰」云云,是否也藉以打壓政敵,與上開當年的美國政府,異曲同工?國人不可不慎!

   
數據碎片化 校正回歸的政治正確
陶在樸/陸委會前諮詢委員(桃園市/聯合報
五月廿二日台灣媒體出現一個新名詞「校正回歸」,數日後「台灣維基百科」將此詞條收錄為新名詞,曰「中華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首先提出的名詞」。一個新名詞究竟應該如何產生,看看著名牛津英語詞典出版社的答覆:第一,該單詞必須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有足夠的獨立使用例句。第二,使用者不必另外解釋其背後涵義。第三,收錄的新詞要有一定累積的引文數目。

「校正回歸」要成為通用的新名詞,目前的困難正在於牛津出版社說的「不必另外解釋」。恰恰相反,官方和非官方已經有很多於事無補的另外解釋,這些解釋多為專業概念之外。其實「校正回歸」企圖解釋的是「確診病例數」時間數列的不同時間文本,因為「確診病例數」存在統計delay(遲延),當下通報的數據以後可能修正,修正的次數與遲延的周期有關。如果「確診」認證的業務流程需要一周,那麼確診病例數列便是「一周遲延」的時間數列。在這種情況下正確的做法是把確診數據分為實時數據real-time data和日期標注數據dating data兩種,而不是似是而非的「校正回歸」;我們應該知道回歸是指數列的「因果」關係,而非描述數據的「遲延」關係。事實上,確診病例的實時數列與日期標註數列的關係,不是因果性的,而是遲延性的。

數據是一個大系統,既包含「生產者」也包含「消費者」,後者諸如預測人員、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人員,如果數據生產出了問題,數據消費者必然遭殃。遺憾的事件終於發生,由於疾管署和指揮中心的官方網站沒有結構化的時間數列數據庫,只有跑馬燈式的當日敘述式數據,五月廿二日台灣中英文網站發布的當日「新增病例」包括了「校正回歸」四百例,於是數據使用者當日的「台灣日確診病例曲線」的斜率突然飆升,使得許多正在運算中的預測模式破產,這種波及全球的錯誤資訊孰可免孰不可免!

後真相時代的真相受到兩種因素扭曲,一種因素是假資訊,另一種因素便是數據碎片化。前者吾輩已經屢屢領教可謂深惡痛絕,後者的苦頭恐怕剛剛開始且不可等閒視之,尤其需要警惕別有用心者力圖誤導碎片化數據的拼圖方向,以利政治正確。

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出版的《流行病傳播化指南》中分析「人類的行為改變可以使疾病傳播減少八十%」,其原意是指勤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常常洗手等行為,假如我們把正確處理疾病數據的政府行為納入其中,那麼勢必「人類的行為改變可以使疾病傳播減少八十%以上」。

   
別上演國外長照機構慘劇
伊佳奇/長照政策研究者(台北市)/聯合報
台灣防疫螺絲真的鬆了。台北市一家長照機構院內感染,廿五位住民、九位員工進行快篩,結果卅四人全陽性。難道去年台灣隔岸觀火,看到歐、美、日、韓、澳等國長照機構受到疫情衝擊造成高齡者死亡的慘劇,都已忘記?自滿與疏忽是台灣防疫的破口。

去年一月底,疫情剛開始在美國傳播,首先是華盛頓州柯克蘭一家長照機構生命照護中心有兩人確診,機構中一○八名住民和一八○名員工,至少有五十二人出現症狀,最後造成超過四十二位死亡,也開始美國長照機構封閉式管理。當時引發關注的是工作人員院外感染後導致院內感染,另一則是長照機構住民正是多重共病的高齡者,為新冠肺炎的高風險群。

接著,全美各地長照機構成為重災區,至今死亡人數仍是以長照機構住民最多,此一現象同樣發生在日、中、韓、澳洲、歐洲等國。美國長照機構死亡人數還被視為黑洞,曾有媒體發動各地記者一一查詢;疫苗研發出來後,高齡者列為優先施打對象。

台灣長照機構的新冠肺炎第一案例,是在去年三月廿一日確診,是機構護理師院外感染,已有症狀卻仍上班。之後,衛福部強制規定,醫護人員有症狀就可以採檢,並將機構評鑑集中在感染控制及防疫的部分。台北市規定,長照機構嚴格管理,暫停相關人員跨機構支援,也暫停對居家隔離、檢疫者的居家服務。

疫情仍籠罩著全球,但台灣的防疫螺絲早已鬆懈,防疫模範生的自滿已成為防疫最大破口。台北市這家長照機構員工早在五月十日就有萬華接觸史,卻未警覺。同時,該機構也未向社會局通報。直到五月十九日及廿一日連續發生兩位長者不適,送醫急診,衛生局才在廿三、廿四日接獲醫院通知兩人確診,針對其他住民及員工進行快篩,結果卅四人為陽性,至廿四日累計確診達四人。

目前雙北是台灣疫情的重災區,也是台灣高齡人口最多的地區,多重共病的高齡者是造成這波疫情的英國變異病毒株的高危險群,指揮中心連續三日公布各六起死亡個案,為高血壓、肝硬化、糖尿病等多重共病的高齡長者可證明,且英國變異病毒的感染者,所攜帶的病毒量是過去原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十倍。

尤其是高齡者時常出現不典型症狀,已有慢性病,平時就會出現症狀,對於是新冠病毒所引發的不適感,易視為慢性病的老症頭,一旦出現輕微肺炎導致血氧濃度下降,容易造成突發死亡的憾事,更何況長照機構是這群高危險群所聚集的場所。

輕忽造成疫情的破口,唯有從政府到機構人員全體拴緊螺絲,嚴守防疫措施,才能降低這波疫情的死亡衝擊;否則台灣將重演歐美日等國長照機構的悲劇,不要讓西班牙長照機構活人與死人共處一間的慘劇出現在台灣。

生命的價格如此清晰殘酷:肺炎疫情如何惡化社會不平等?

   
去梯言/最該校正回歸的是超前部署
公孫策/聯合報
去年最紅的四個字「超前部署」,今年最紅的四個字「校正回歸」。面對國內疫情陡然猖獗,最應該校正回歸的,就是超前部署了。

已經有半年以上了,執政當局與防疫團隊幾乎只聽到各種「說法」,而沒看見「作法」。各種說法又都讓民眾聞之氣結,最典型的一句是蘇貞昌說的「該收心了」,似乎降低疫情是民眾的事情,只要民眾「自發封城」,政府就沒事了。在全球爆發第二波疫情後,疫苗成為各國第一要務,可是我們採購疫苗非但談不上超前,其實是大大落後,於是當「三+十一」導致華航防疫旅館出現破口,乃至蔓延全台迄今,完全看不到有任何對付社區感染的「部署」。

去年全球疫情吃緊,台灣安然無恙,國際給我們「防疫模範生」的封號,我們也以此自豪。

且住,就是這份自豪造成今天的窘境。

春秋時,楚國的莫敖(最高軍事將領職稱)屈瑕面對五個小國聯軍的挑戰而戒慎恐懼,想要向楚王請求增兵,一位將領□廉對他說「師克在和不在眾」,並提出戰術建議,分兵二路,以其一控扼險要,遲滯四國軍隊,另一路以優勢兵力擊潰為首的鄖國軍隊,結果擊潰了五國聯軍。

隔年,屈瑕率軍討伐絞國,略施小計,絞國中了屈瑕的埋伏,大敗,簽訂城下之盟。

又隔年,屈瑕率軍討伐羅國,令尹□伯比為大軍送行,回程中對他的御者說:「莫敖舉趾高(走路抬腳甚高,自大之貌),此行必敗。」隨即進宮見楚王,建議楚王加派援軍,楚王當場不置可否,回到後宮對夫人鄧曼說及此事,鄧曼說:「莫敖依恃之前兩次勝利,一定輕敵,大王應該告誡他。」楚王派出使者,可是未能追上。結果,屈瑕的軍隊在渡河時秩序大亂,又沒有料到羅國找來盧戎援軍,楚軍陣形混亂,遭到兩面夾擊,大敗,屈瑕羞愧自縊。

回頭看今天。執政當局去年防堵病毒於境外相當成功,口罩外交也博得國際好評,於是一方面以為「新冠病毒不過如此」,一方面沉浸於「Taiwan Can Help」的氣氛而自滿,以為那樣就贏得國際支持了。殊不知,新冠病毒「日新月異」出現傳染力更強的新變種,而國際現在都不缺口罩,甚至打過疫苗後準備摘罩—輕忽疫情且昧於現實,一如屈瑕。

所以說,現在最需要調整的是心態,一年多來的「提前部署」自滿心態該「校正回歸」了。還有,蘇內閣太多選戰敗將以為「總統挺我就沒事」,蔡總統也該「校正回歸」一下。

   
不如讓民間出資買疫苗
王振寰/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聯合報
據聯合報日前報導,代理輝瑞疫苗之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有意提供疫苗給台灣,而國台辦也表示支持。沒想陸委會隨即表示「對岸不必假好心,只要中國不阻擾,我們就可以更快速從國際取得更多疫苗。」看來邱太三主導下的陸委會與陳明通時期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都是逢中必反,這種態度如何換來春暖花開?

不論大陸釋出是否為善意,是否可以改善兩岸關係,當前台灣疫情愈來愈嚴重,疫苗來源也不明,大陸願意提供代理之疫苗,當初林全的東洋製藥也曾想引入,卻被陳時中以大陸代理為由否決了該項申請。因此,民進黨政府看來是不可能接受大陸代理之疫苗。此時,由民間出資購買疫苗,再捐給指揮中心是可行的方案。而民間最具有能力的團體,當屬國民黨,國民黨何不趁勢以民間身分爭取疫苗來台以減緩疫情。

我建議國民黨可以二種方式為之,第一,結合民間資本家,例如郭台銘,向大陸購買。第二,成立捐款專戶,由民間捐款支出,國民黨被黨產會清算至今已經一窮二白,大概已經沒有資金可以購買疫苗了。所以結合民間力量比較可行。我覺得消滅疫情現今才是全民共識,應該會得到廣大支持,也會對下次的選舉加分。

當然,最好是民進黨政府回心轉意,也不必經過層層申請,不過以經驗判斷,這個可能性極低。

   
人命關天,亂命不從
黃光國/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台北/聯合報
金門縣政府公告,所有入境人員須持三天內核酸檢驗陰性證明,否則必須「入境快篩」。但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撤銷。

這是十分怪異的命令。台灣本島疫情不斷升高,金門、馬祖、澎湖等外島積極自救,值得鼓勵,指揮官陳時中卻說:一旦離島做出區隔,各縣市起而效尤,恐破壞生活圈。

這是什麼話!從五月中旬以來,這波疫情由雙北向台灣各地迅速擴散,目前雙北許多地區白天都已經宛如空城,外島要採取自救行動,陳時中居然還擔心台灣的「生活圈」遭到「破壞」!中央指揮官擺出一幅「天下太平」的姿勢,難怪台灣的疫情無法控制!

更奇怪的是蔡英文也跟著附和:「病毒從不管我們支持哪一個政黨、喜歡哪一位政治人物,只有放下心中的芥蒂,一起來面對疫情的考驗,台灣才能度過眼前這一關!」

這可以說是她一貫的「美麗的空話」!大家都清楚:防止疫情擴散的有效手段,唯有「隔離」和「打疫苗」而已。台灣施打疫苗的人口比率偏低,才造成當前第二波的疫情衝擊。如今許多民眾盼望能夠盡早接種疫苗,真如大旱之望雲霓,但是蔡政府的「駐美代表」卻是忙著替「友邦」爭取疫苗。

不久前上海復星集團表示:願意提供它代理的輝瑞疫苗給台灣,但疫情指揮官卻冰冷回應:「沒有人提出申請。」其實他心理□楚得很:「病毒不會管我們支持那個政黨,喜歡哪一個政治人物。」他的頂頭上司卻很在意疫苗是誰在代理,是那一個地方的產品。

雖然大陸疫苗被世衛組織列入緊急使用清單,且接種疫苗已超過五億一千萬劑次。但在蔡政府眼中,這些都是「政治不正確」的訊息。只有「放下心中的芥蒂」,跟政府「□調一致」,「台灣才能度過眼前這一關」!

然而,人命關天。金門縣政府決定:既然中央認為快篩違法,縣府就調整為「非強制性勸導入境旅客進行快篩」。這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許多地方政府也表示要向指揮中心提出進口疫苗申請。這叫「亂命不從」。

蔡英文一向喜歡把「民主自由」掛在嘴上。如果地方政府連「救助選民性命」的自由都沒有,一定要強迫大家跟她「一起接受疫情的考驗」,這是什麼樣的「民主」呢?

   
銅鐵概念股危機總動員
在拜登政府宣布二.二五兆美元擴大基礎建設工程後,歐盟、日本等主要工業國家也可能考慮實施類似的計畫來提振經濟。市場需求強勁成長下,國際銅價創下每公噸一○七四七.五五美元的歷史新高,鐵礦砂創下每公噸二一六美元的新高,帶動全球鋼鐵和銅礦相關股股價近期全面走高。

最美麗主持人白嘉莉:女人會隨著年齡有不同的姿態與美麗
每次見到白嘉莉,總會被她的優雅、美麗所吸引。72歲的年紀在她的身上只是一個數字,對白嘉莉而言,她的生活每天都過得精采。從內而外的知足與喜樂,是她揮灑人生下半場的不二法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