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面對這兇猛的病毒,生活在三級警戒超過一個月的生活,心情難免鬱悶,日本的AZ疫苗已經在各縣市施打,看到最多的還是民眾的善念與謙卑,與公僕攜手共同將疫苗從配送到完成施打。此刻,更可讓執政者思考,當初的「謙卑、謙卑、再謙卑」,似乎只見自滿、傲慢,已讓台灣陷入疫情的泥沼。
無論是疫苗策略的錯誤,還是國際間採購疫苗的角力,再加上防疫策略的疏失,從諾富特飯店華航機師確診形成群聚感染,後續萬華茶室衍生出雙北陷入嚴重感染,甚至擴散到全台,已讓台灣防疫模範生的神話,一夕間掉入深淵,看到的是政客卸責的嘴臉。
台灣民眾的素質可從超過一個月三級警戒的生活看出,雖仍有少數人我行我素,但絕大多數民眾願意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外出、維持社交距離、外賣分艙分流等遵守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充分表現出自律精神,才能從五百多的確診案例不斷下降,更有人默默募款捐贈防疫物資及食物給醫療單位。
從疫情爆發後,有限的疫苗成為炙手可熱的救命符,慌亂的施打秩序中,看到特權橫行,直到輿論指責,日本AZ疫苗開始配送施打,仍可看到以嘴治市的地方首長,更可看到勤奮努力的公僕默默加班,急於將疫苗送達施打地點,幫助民眾。
政策規畫是政務官職責,政策的執行與落實則有賴官僚體系是否能順暢運作,以及民眾的協力配合。地方政府衛生局負責配送疫苗,在端午假期加班到夜裡,就希望假期後第一天,醫療單位能順利接獲疫苗,為民眾施打,這段事蹟還是經由一位領不到疫苗,原本要生氣的醫療人員目睹公僕的勤奮,讓民眾對台灣更加充滿信心。
第一批疫苗施打是以長者為主,天氣炙熱下排隊,部分施打地點交通不便,需要爬坡、走階梯;也有欠缺同理心、不盡責做好事前規畫的市長指責民眾:「九點開始打,七點來幹嘛,只是讓自己排隊。」
更見到兒孫呵護貼心陪伴長者排隊,中年男子背著行動不便母親排隊施打疫苗;也有孫子從山上的住家以「公主抱」的方式,安穩地抱著阿公下山到施打站,被譽為「台灣最美的風景」;下雨的地區,員警合力抬起坐著輪椅的長者,走過路滑的地面;更有長者要將自己的疫苗讓給年輕人,認為年輕人能對社會繼續付出。
病毒雖然兇猛,但不負責的政客更加讓民眾陷於生命的險峻,無論曾是八一七萬票當選的總統、或是自稱智商一五七的市長,看看台灣這群樸實、自律、充滿善念的民眾,更應捫心自問,光靠嘴可以治國嗎?如無負責任的專業團隊、高素質的公僕,如何對得起台灣善良的民眾?危機亦是轉機,確診及死亡案例雖已下降,但疫情將可能伴隨著未來的生活,執政者如何提出更佳的策略來保護人民的生命,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