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9月15日宣布成立美英澳同盟(AUKUS),劍指中國。根據報導,美國將幫助澳洲建造八艘核動力潛艦,首艘於2040年完成,在此之前,澳洲將租借美國的核動力潛艦。幾乎就在同時,9月16日中國正式向紐西蘭遞交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申請書, 9月22日台灣跟進,也向紐西蘭遞交加入CPTPP的申請書。兩件看似性質完全不同的新聞,折射的卻是美中雙雄在全球博弈中最新一回合的過招:美國的安全統戰vs.中國的經濟統戰。雙方動作看似突然,其實都是謀定而後動,也都是雙方全球長期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先看中國一方。CPTPP的前身「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原本是美國在歐巴馬總統任內主導、旨在排除中國又包圍中國的戰略框架,但2017年川普總統一上台,就以讓利太多、不利美國而宣布退出。失望的亞太成員在日本主導下改頭換面,將TPP易名為CPTPP。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大陸鴨子划水,促成了包括中國、東協十國及日、韓、澳、紐共15個成員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RCEP總人口22億人,國內生產毛額(GDP)占全球30%,已於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是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
日前中國大陸又再申請加入CPTPP。由於CPTPP是一個高質量的自由貿易協定,要求嚴,門檻高,以目前中國大陸現況,恐怕多方面都需要大幅改革才能達到CPTPP標準,加上可能面對日本、澳洲等成員國的干擾,因此北京的動機與策略不免令人好奇。
對此我們提出看法。首先,中國大陸的用意應是倒逼自己升級。改革通常面對意識形態的包袱及既得利益集團的抗拒兩大阻力,對外開放是排除阻力的最好手段。中國大陸從1979年的改革開放、2001年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再到去年的中歐投資協定,莫不如此。難度愈來愈大,說明自信也愈來愈強。
其次,打入CPTPP以消解原本美國想用TPP來圍堵中國的氣勢。川普棄TPP而去,拜登也宣稱不會復入;中國的加入將進一步強化美國排斥CPTPP的意志。中國或將成功地把一副壞牌打成了好牌。
更者,為各國在美中之間的選邊提供了經濟上的誘因與正當性。新加坡率先表示歡迎中國加入CPTPP。對所有成員國而言,當然歡迎而非排斥一個世界最大市場的中國,此一理由亦將對日、澳等國構成壓力,最終做出妥協。
最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於美國更醉心於通過安全與軍事媒介建構反華聯盟,中國大陸致力的是一張張經貿網絡,如RCEP、中歐投資協定、剛剛擴容加入了伊朗的「上海合作組織」及水到渠成的一帶一路。相對於美國主導的「脫鉤化」,中國正在建構的是一個以中國為核心、為主導的多層次經濟「全球化」。
如此布局,無以名之,就看做是中國在美中博弈中針對美國的「經濟統戰」。因此,也就可以把一系列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布局,如北約、G7、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以及最新的AUKUS軍事同盟等,看做是美國在美中博弈中針對中國的「安全統戰」。
對於此一正在形成中的全球戰略格局,有三個角度值得關注。第一,經濟的整合是開放的,可以重疊,有相乘相加的誘因;安全的整合則是封閉的,還容易在原本體系中產生矛盾與對立;第二、美國對華地緣戰略表面上在擴大,實則在後退,並有從第一島鏈向第二島鏈後撤的傾向。
第三,AUKUS的成形及日本鮮明的反華立場,恰恰偶合了上個世紀英國戰略家麥金德的世界島理論。世界島理論預見到的就是海、陸兩大板塊的對立與互動。大陸板塊指的是亞、歐、非三大洲,即所謂世界島的大整合;海洋板塊指的是美洲、澳洲、英國、日本四塊與世界島不連接的陸地。
美中兩強在21世紀的博弈,的確充滿了許多驚奇與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