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1/22 第51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無愧天王」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台灣成戰爭代理人,對美中都沒說不的權利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原油市場再度面臨供需結構轉變
民意論壇 勸戴口罩 不該百姓扛
說謊或偽造? 核安別斷章取義
台灣能有梅克爾嗎?
超商防暴 政府業者有責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甲烷減排雙面刃
台灣氣候轉型 兩個不正義與解方
轉型正義雙面刃 國民兩黨盡失分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無愧天王」
黑白集/聯合報
蔡政府這兩年的風格,幾乎是以蘇貞昌和陳時中為代表所形塑的。蘇貞昌的蠻橫,他自己也知已繃到極點;而陳時中之厚顏,則像個無底洞。你朝這個洞投進一顆球,球會無限下沉,似乎永遠不會觸底。

醫界批評打高端疫苗的人需補打兩劑疫苗,簡直「把高端當水」;陳時中反嗆,「不然要怎樣?」對於綠委認為政府應該道歉,他冷回:「這沒什麼要道歉的!」如此,把自己當初千方百計對高端放水,並連哄帶逼誘使民眾施打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人們必須承認,陳時中創造「金句」的能力,已是政壇之冠。當初媒體追問高端送驗疫苗批數,他當眾指責記者「態度不健康」;美國要求入境者需完整接種疫苗,他反嗆「世界又不是只有美國」;「三加十一」決策沒紀錄,他臉也沒有紅一下地說「再問一百次也沒有」;被爆無罩飲酒嗨歌,他反咬這是別人的陰謀。總之,這是一個「無愧天王」,彷彿有先天性恥感與疚覺缺乏症?

以柯文哲之犀利,談起陳時中,竟只能譏他「一皮天下無難事」,真是太遜了。又或許,柯P是嫉妒這位牙醫大官的見風轉舵本事?無論如何,陳時中那句「不然要怎樣」,瞬間喚起人們對當年陳水扁口頭禪「嘸你嘜安吶」的記憶。無賴治國精神,還真是世代有傳承。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台灣成戰爭代理人,對美中都沒說不的權利
社論/聯合報
拜習峰會落幕,美中對峙暫時降溫,但國際關注的台海安全問題並無具體共識。對比中方凸顯拜登保證「不支持台獨」,並重申動武紅線;美方則強調拜登關注中國核武及飛彈發展,兩國將進行武器管制戰略對話。與此同時,美方卻提升對台軍售,國會正在醞釀對台長期融資軍售法案。華府將如何一面與大陸談判武器管制,又同時介入台灣國防,值得關注。

美國意圖管控大陸發展戰略武器,但美中最大衝突核心是台灣,可預見雙方戰略穩定對話除了核彈數量,更離不開台灣。其間潛藏的危機是,核武大國相互避免毀滅,雖不直接交手,但夾在美中之間的台灣卻沒有「護欄」。一旦美國利用台灣成為美中戰爭代理人,或者中共要解決美方「以台制華」的民族挑撥陰謀,台灣面對戰火都沒有說不的權利。

拜習會前,美共和黨議員密訪蔡總統與國防部,關切美台軍事合作的抗中布局。率團參議員柯寧是《台灣威懾法》提案人,主張對台提供長期軍售融資,條件是台灣防務與軍事支出必須配合美國,赤裸裸把台灣當成戰爭代理人。柯寧也領銜提出《台灣夥伴關係法案》,推動建立台美國民兵合作。外界好奇,蔡總統是否如應對美國萊豬遊說般,點頭配合?

參眾兩院目前有數十項台灣相關法案,都與提升美台外交、助台軍事抗中有關。美國內部反中氣氛高漲,牽動拜登外交走向。拜登談到台灣問題時說,台灣得自己作決定;蔡政府的大內宣卻說拜登「呼應」蔡總統的四項堅持,無意隨美中破冰改善兩岸關係。難不成,蔡政府以為在台海緊張中還有套利的空間?

民進黨利用美中台矛盾炒作「抗中保台」,和美國共和黨的反中套利手段如出一轍。《台灣威懾法》草案意圖利用對台十年融資軍售長約,綁住台灣國庫,也納編我國軍隊。從川普開始,美國的「挺台」行動,除要求台灣開放萊豬、要求高科技業赴美設廠,卻無意推動經貿協議,如今更聚焦在軍火交易及防務。民進黨的投名狀,不怕變成賣身契?

蔡政府刻意放大美方「印太戰略」的聲勢,要讓人民相信中共來犯時美方必出兵相挺;府院黨得以不時挑釁中共,掩飾執政無能。當台灣成為美中衝突核心,蔡政府寧可讓大國管控風險,將國安交由美國代理,自己卻躲在「抗中」保護傘下,坐享反中「紅利」。

拜習會大談台灣問題,蔡總統卻顧左右而言他,一味領導全黨對抗四大公投,還偽充網紅大談「我愛吃三色豆」,蹭年輕人選票。除了輕率,這更暴露政府的黑箱作業,不惜出賣國人健康及國家利益,去討好美國。

從開放萊豬、舉債購買武器、將廿年天然氣自主權交給德州商人、向美方「進貢」台積電等,這些決策雖撐起蔡政府抗中底氣,人民卻得承受升高的戰爭風險。對比沸沸揚揚的中共攻台時間表,美日卻要求台積電儘速建成新廠量產,安危之間,豈不諷刺之至。

外媒指台灣民眾缺乏危機意識,但真正不堪的,是執政者利用兵凶戰危加緊政治動員,對抗公投並布局地方大選。有這種一邊買武器,一邊挑釁敵人的政府,人民可能甘心上戰場嗎?我對台海情勢的主動權越來越小,連先前主張「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日本,岸田新閣也已和習近平對話,重新在美中之間尋找平衡。

台灣夾在爭霸的兩強之間,一邊是我們的外交靠山,另一邊是我們的經濟所繫,蔡政府會不知道必須保持微妙的平衡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原油市場再度面臨供需結構轉變
社論/經濟日報

近月國際油價漲勢驚人,10月26日布蘭特原油價格一舉衝到每桶86.4美元,為七年來新高。之後雖略見回檔,但大致維持在每桶80美元上下。這波油價的多頭格局主要源自於疫情趨緩後,原油市場持續性的供不應求,且持續時間遠長於歷史經驗所致。

資料顯示,2020年6月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及盟國(OPEC+)大幅度減產每日千萬桶後,國際原油市場即由供過於求轉為供不應求,且至今仍未見恢復。觀察原油期貨市場亦可發現,布蘭特原油遠期期貨曲線(CCRV)呈現象徵短線需求強於供給的逆價差情況將近一年之久。問題是即使國際原油市場主要控制在OPEC手中,短期來說市場機能不易發揮,但像這次出現供需失衡持續期間偏長的狀態仍屬少見。因此,目前的市場失靈現象,極很可能是繼頁岩革命後,原油市場再度面臨供需結構轉變。

首先,疫後的需求強勁。疫情爆發以來,在各國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支撐下,經濟下行情況不如預期來得急遽,而疫情期間抗疫需求帶動製造業率先復甦,之後隨著疫苗問世、經濟逐步解封,增加原油需求,加以液化天然氣價格飆升,又提高發電用原油需求(原油和天然氣在發電上具有替代性)。於是,在交通、工業及發電需求等多重因素下,國際原油需求增加速度較預期快上許多。

其次,油價持續上漲,原油供給面的復甦卻遲遲未見。主要是原油投資不足及能源轉型,使原油供給面出現結構性轉變,且兩者交互影響,更抑制了原油供給。資料顯示,近年來受到股東削減負債、提高配息及碳中和長期目標等因素影響,使全球上游油氣產業投資持續不足,且能源轉型亦持續對原油產業不斷施加「不投資」的壓力。例如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即限制新的聯邦鑽探許可證發放,以及取消美加Keystone XL油管計畫,使頁岩油產量遲遲無法回復以往榮景。

原油巨頭而言,除了來自政府、學者、環保團體基於能源轉型所施加的壓力外,綠能當道也讓股東不願輕易投資,市場投資人在憂心化石燃料終將被取代下,要求比過去更高的分紅配股,也是原油上游投資不足的重要因素。所以,即便國際油價續漲,但供給的價格彈性甚小,供給量增長明顯不足,終致出現市場失靈的結果。

值得深思的是,預期化石燃料將逐漸被取代和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兩個全然矛盾的現象怎會同時發生?19世紀的鯨魚油價漲現象,提供了若干解釋。鯨魚油曾是歐美地區主要的照明燃料,1846年煤油被發現後的20年中,煤油逐步取代鯨魚油,但鯨魚油價格非但沒有持續下降,還在1865年前後創下歷史新高。關鍵就在於煤油問世初期成本仍高、供給有限,且隨著鯨魚油供給逐漸減少,持續支撐鯨魚油價格走強。

同理,再生能源的技術較開採煤油難上千百倍,且各國的發展條件也千差萬別,要替代化石燃料可說難上加難。難怪有市場分析師預言:「原油的供給高峰可能會在需求高峰之前來到」。倘若如此,化石能源在遭替代的過程中,油價或將維持高價一段時間。

由此可知,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再生能源發展慢的國家對化石燃料依賴仍深,能源安全將成為這些國家經濟安全的一大風險,當然也包括台灣在內。所以,執政者不能一味期待在化石燃料替代過程中會有低廉的能源可使用,且供給來源多樣性將逐步減少,能源不足將衝擊經濟發展及民生。

同時,化石燃料價格波動將持續加大,一如去年疫情爆發以來,因頁岩油產量增加緩慢、OPEC對於原油的價格影響力再度放大,以致出現價格波動加劇的情形。換言之,在當前台灣近98%能源仰賴進口、能源安全堪慮下,政府還能拍胸脯保證國家經濟安全無虞嗎?

   
民意論壇
勸戴口罩 不該百姓扛
許芷翎/麵食自營(桃園市)/聯合報
桃園龜山發生超商店員勸導客人戴口罩而被刺死,桃園市長表示強烈譴責暴力,店員依規定勸導,殘暴的行為令人髮指。

筆者為案發地點當地居民,家中經營麵食店面,偶有類似不守戴口罩規定的客人,聽聞此事,更是憤怒。不過不論犯嫌的刑事部分,倒是就店家要依照「規定」對客人勸導的風險,請中央及地方政府,不要把這個社會責任,加諸在完全沒有公權力的店家。甚至某些超商的加盟制度,也有類似祕密客的違規記點,誰曉得這是總公司的稽核還是理智斷線的客人?

我們做生意,還要留一條命。拜託,該是政府要做的,別弄一個沉重的大旗要小老百姓來扛。

   
說謊或偽造? 核安別斷章取義
蔡春鴻/清華大學榮譽特聘教授、原/聯合報
日前第二場重啟核四公投意見發表會,反方代表許永輝列舉幾項核四廠一號機執行試運轉測試的問題,說「連馬政府都不敢放核四過關」,試圖拉原能會背書。筆者身為馬政府時期的原能會主委,有必要提出糾正。

原能會依法審查核輻射設施使用執照或人員證照申請,依據的就只有法規、標準和專業評估,從沒「敢」或「不敢」決定申請案是否「過關」的問題。除設施執照申請外,在設施使用過程中,原能會仍負責安全監督管制,確保不會對人員或環境造成傷害。

核能電廠從建廠執照、燃料裝填、運轉執照都須嚴謹層層把關,而試運轉測試乃燃料裝填須符合的七十五項中的一項。核電廠開始運轉發電後,每隔約一年半的大修(更換部分燃料)完後或因異常事件停止運轉,須申請重新啟動,每十年還要提出整體安全評估報告,運轉執照到期前尚須提出延役或除役申請。大概沒有其他工業設施必須接受這麼嚴謹而繁複的管制措施吧!

許永輝舉了幾項他認為「有問題」的系統或試運轉測試,意圖表示「核四廠不安全」,而正方代表黃士修則展示幾份「安檢程序書」(筆者猜為試運轉測試報告之口誤?),並指出許身為試運轉測試負責人,在上面都有簽名,現在卻說這些系統設計有問題、試運轉測試結果有問題,因此質疑許說謊,要不然就是偽造文書。許回應,他不是安檢小組成員,「安檢報告我一份也沒簽」、「我簽的是試運轉測試報告」…,民眾一定霧煞煞。

試運轉測試報告與安檢確實是兩種不同的報告。核四廠一號機須完成三○八份試運轉,由核四試運轉小組執行,該小組負責人許文輝理當在每份完成後的報告書簽名,才能送原能會審查。

安檢則為當時經濟部張家祝部長為回應外界質疑,特要求台電另外召集四十五位核一二三廠曾參與試運轉測試的資深工程師成立安檢小組,挑選三○八份中的二三一份進行再確認,經經濟部安檢監督小組(張部長親自主持)通過後即與試運轉測試報告一併提送原能會。簡單說,安檢是經濟部在試運轉測試之外增加的品保措施。

重點是,依法送原能會審查的試運轉測試報告肯定有許永輝的簽名,若他知道其中有問題,卻還在報告上簽名,則有違工程專業倫理(不管是否違法)。反之,倘若他當時確認測試結果正確,同時又經過安檢小組確認,那麼他就是為配合政府反核四公投而公然說謊。

許永輝也引試運轉測試報告未通過原能會審查,意指核四不安全,甚至稱原能會審了七年尚未能通過,誘導民眾相信核四的試運轉測試有很大問題,筆者對此意圖不以為然。

原能會審查台電提送的試運轉報告,乃採逐份審查,截至一○四年一月核四開始封存時,台電確已完成原能會要求送審的一八七份測試報告,其中八十九份已通過,其餘項目除一份需要局部重做測試外,其他尚在審查中或退回補齊數據報告簽證的項目並無嚴重安全顧慮。重點是,原能會尚未完成試運轉審查並不表示核四不安全。

無論你贊成或不贊成核四重啟,請不要斷章取義拿原能會來背書。倘若核四公投通過,而且政府亦順從民意執行重啟作業,也請你相信原能會有足夠專業為民眾安全把關。

   
台灣能有梅克爾嗎?
沈珮君/資深媒體人(台北市)/聯合報
梅克爾日前以「天真」承認她主政時期的德國與中國大陸的夥伴關係應更細緻,但她強調德國與歐盟都應該繼續與中國大陸合作,相互學習。

梅克爾擔任德國總理十六年,訪問中國大陸十二次,二○一六年起中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當美國帶頭圍堵中國時,梅克爾提醒自己的內閣,中國的目標是站在人工智慧的先端,他們在此領域投資了一二○億歐元,而德國只投資五億元。她說,「與其說中國是一種『威脅』,不如說是一種『鞭策』。」

她不用意識形態的稜鏡來看中國,她務實面對,檢視產業投資、德國資安,修法並落實監管。

反觀台灣在仇中、去中國化政策下,希望經濟脫離對大陸的依賴,結果呢?今年一至十月,兩岸貿易成長廿八點二%,台灣對大陸出超八六二點五億美元(台灣對美出超二○九億),而我們去年全年出超才五八九點六億美元,若不「依賴」對大陸的貿易,台灣將成入超。我們應該把中國大陸當「威脅」、「鞭策」,或「共生」?

「別恨你的敵人,這會影響你的判斷力」,最近剛出版的《梅克爾傳》(天下文化)作者凱蒂馬頓以電影《教父》黑幫老大柯里昂的話,來形容梅克爾面對對手的耐心和毅力,她願意花很多心力尋求共識。但她不會父子騎驢,因為共識不可能百分之百,她最後的選擇是「利大於弊」。她是科學家。

凱蒂馬頓不斷以「務實主義」來解釋梅克爾的政治態度,其實她是務實的理想主義者。在全球族群撕裂越來越嚴重的年代,她帶領德國接納了百萬難民,有六、七百萬德國人對難民伸出援手。連美國也把收容敘利亞難民的年度額度,從一萬多調高為十一萬,當時的總統歐巴馬直言,他是為了梅克爾做的。

凱蒂馬頓說,梅克爾上任目標是讓德國成為「正常國家」。德國曾造成兩次種族大屠殺,梅克爾知道民族主義之可怕,知道戰爭將導致混亂和貧窮,知道正義不會經常勝利,和平很珍貴,富有之後要分享。德國嚴謹自持,不渲染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因為歷史留下血腥的教訓。她想要的「正常國家」謙卑又自信。

也許是因為希特勒的教訓,也許是因她在共產主義國家成長,她深知「文字是必須謹慎使用的武器」,她的文膽對此刻骨銘心,「她討厭華麗的辭藻。就連宏偉的想法、崇高的片語都在禁忌之列」。

這樣的梅克爾,不能不令我們想起台灣的選舉語言。像梅克爾這樣面無表情、說話平淡的人,在台灣當選得了嗎?

梅克爾即使宣布不再競選連任,國內外都沒有人把她當跛鴨,她卸任前一年,在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世界領導人排行榜」調查,梅克爾高居第一名,今年英國數據分析公司「YouGov」對歐美民眾的調查,梅克爾獲得的支持度也是第一。

這樣一個世界領袖,不是來自政治世家,也不是富豪家族,傳記作者以「三重局外人」形容她,她是東德人、科學家、女人。任何一項都足以讓她成為政治邊緣人,但她在卸任時贏得友邦以「最偉大的歐洲人」稱呼她。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對梅克爾說:「你就是一個巨碑」。

這樣的巨碑是在民主國家誕生的,什麼樣的選民就會樹立什麼樣的巨碑。

   
超商防暴 政府業者有責
楊士隆/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特聘教/聯合報
近三月發生數起超商店員遭受嚴重暴力攻擊事件,包括九月屏東超商潘姓女店員遭患有精神疾病患者挖眼攻擊、十月台中陳姓超商店員勸導酒醉男子戴口罩遭玻璃瓶毆打、昨日桃園龜山蔡姓超商店員遭刺死,引發民眾對超商購物安全疑慮及質疑社會安全網呈現缺口,有待政府正視。

台灣社會除潛藏人生不如意者、藥酒癮成癮者及數萬名精神疾病患者,還有許多人因疫情影響在經濟與生活上遭受巨大衝擊,這些頗具生活壓力者,容易在生活上一些小摩擦就情緒失控,引發口角與暴力攻擊行為。

此次攻擊地點為民眾最常前往消費之便利商店。根據公平會二○一九年調查,四大便利超商門市營業據點有一萬一千多家,密集度僅次於南韓為全世界第二,平均每平方公里零點三三家店的超商發生暴力事件,的確令人憂心忡忡。

根據職場暴行專家Kaufer and Mattman研究,在各行業中以零售業店員被害占第一位,其次為執法機關人員、教職人員、醫院急診室、計程車司機;根據楊志明等專家回顧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調查顯示,職場暴行之傷害與日俱增,其中以經常面對顧客、現金交易、計程車及運輸司機、無固定工作地點、單獨作業、值夜人員、在高犯罪區域工作、保全人員最易遭受攻擊。國內因缺乏完整通報系統與統計,職場暴行盛行率仍無法充分得知。

研究職場暴行殺人犯之專家Baron曾指出,暴力犯具有挫折忍受力低、病態歸咎他人之型態、在暴力事件發生前大聲喊叫、呈現憂鬱症狀等特徵;學者Brandt與Brennan的研究也指出,暴力掠奪者主要特質包括低自尊、將自己的缺點經常投射給別人、具有恐嚇同事或長官之歷史、對他人抱持懷疑之態度,並感覺被迫害。桃園蔣嫌是否具有上述特徵仍待調查與評估,但應及早辨識俾即時介入,避免事件至一發不可收拾。

因應超商店員遭攻擊不斷發生,企業主有必要擬定職場防暴計畫,以供人員參考與執行,也要強化主管與員工包括壓力管理、衝突處理等訓練。另外,對於工作環境的風險評估,有助於預防職場暴行,主要評估內容包括過去經驗檢視、周邊鄰里犯罪型態、工場的經驗、特殊工作的性質及工作環境的配置。

美國國立職業安全與健康署發展以下安全防護準則供參考:運用物理阻絕物保護員工、安裝報警系統和緊急按鈕、使用後視鏡和凸起的平臺、使用明亮有效照明、確保足夠人員配置、表明可用現金數量有限、在出口門上使用高度標記、使用科技監控設備監控所有活動、控制或限制進入設施、在通往工作人員專用區的門上安裝鎖。

舉桃園事件為例,員工勸導顧客戴口罩值得肯定,但應避免過度激怒顧客,尤其是半夜凌晨及醉醺醺之顧客更須特別留意。未來企業主可加強員工情緒智商訓練及因應突發事故能力,並兼採情境犯罪預防之增加犯罪困難、提升犯罪風險、降低犯罪酬賞、降低挑釁及移除犯罪藉口等廿五項技術,強化超商安全管理,減少犯罪被害不幸事件發生。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甲烷減排雙面刃
魏國彥/聯合報
大氣中甲烷含量從兩百多年前的七○○ppb增漲到二○二○年的一九○○ppb,是二氧化碳升高幅度的六倍以上,已造成地球升溫○點五℃。它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八十倍,但在大氣中的滯留時間短,大約只有十年,比二氧化碳的百年滯留期短很多。因此,如果能減少甲烷排放,將能事半功倍地減緩暖化效應。

剛落幕的COP26氣候峰會中有九十國加入一項由美國與歐盟領導的「全球甲烷承諾」,在二○三○年前甲烷排放量將比二○二○年少卅%。但同列全球五大甲烷排放國的俄羅斯、中國大陸及印度並未簽署。

全球甲烷排放源的首位是牛羊,牠們反芻呼出的氣體與糞便發酵都產生甲烷,約占總排放量的卅一%。其次是天然氣開採、運輸與使用過程中的洩漏,約占廿六%。此外,稻田、垃圾掩埋場、煤礦開採及廢水處理也會產生甲烷。

甲烷在台灣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中只占一點七%,其中四十四%來自掩埋場與廢水處理,四十一%來自畜牧業,十五%來自燃料燃燒,看來我國減排工作的重任將落到環保署與農委會身上。

歐洲太空署新型衛星Copernicus Sentinel-5P可監看全球甲烷排放的地點與數量,將成為日後監看各國的「天眼」。目前全球日常約有一百個固定排放點,主要分布於美國、中東、非洲東北、澳洲、中亞、俄羅斯,其中有一半為天然氣與煤礦開採場。全球有七十個石油與天然氣公司今年簽署承諾將改善設施,減少洩漏。

另方面,稻田與畜牧減排比較困難,畢竟民以食為天,但仍可從改善農田排水與調整牛羊飼料等方面著手。

美國天然氣產量全世界第一名,占廿%。美國領頭率先簽下「全球甲烷承諾」是一件很勇敢的事,能不能做到還有待觀察,畢竟美國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的表現並不光彩,早年拒簽京都議定書,二○一七年川普總統又下令退出「巴黎協議」,出爾反爾,劣跡斑斑。

近幾個月來天然氣供銷吃緊,價格狂漲,美國的頁岩氣與加拿大的天然氣開採早就布好鑽井,鋪好管線,開採天然氣宛若開水龍頭,只要價格好,就開閥啟動,漏不漏氣,以後再說吧!

美國率先簽署甲烷減排承諾,亦反映拜登的戰略意圖,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一方面表明美國領導世界,並向另外兩個天然氣產量大國俄羅斯與中國施壓。在COP26結束前夕,中美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在未來十年加強氣候合作,此舉出乎外界預料,算得上美國先馳得點,但是甲烷減排雙面刃將來殺到誰還很難說。

(作者為台灣社會責任公益減害研究發展協會執行長)

   
台灣氣候轉型 兩個不正義與解方
謝英士/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聯合報
願景工程基金會與理律法律事務所舉辦「氣候危機行動」論壇,深具意義。本人擬藉此提出兩個台灣氣候轉型的不正義,一個是國家與企業的碳排責任分配不均,另一個是原住民碳匯貢獻的不正義,並試提其解決之方法。

台灣面對淨零排放的嚴峻挑戰,政治意志啟動非核家園與再生能源的雙引擎,卻同時面臨氣煤雙高的不利局面,碳排責任的分配攸關淨零的成效;淨零必然要做到碳中和,為彰顯土地利用的永續性,碳匯之保存與優化是碳排之外另一端必須重視的事。

簡言之,在淨零的路徑中,必須做到碳排責任分配公平與原住民的氣候轉型正義。

二○一五年溫管法通過實施後,台灣的減碳思考是以「消費端的間接排放」作為碳排責任分配的政策基礎。此舉大幅降低能源部門的排放責任,轉嫁到製造與工業部門,其比率根據不同年度之計算,落差高達將近五倍。

究竟以「消費面(即使用電力)之部門方法」是不是可達到「減排」目的?是不是可達成淨零?都大有疑問。嚴格講,這是毫不相干。消費面的用戶端再怎麼節能省電,都無法改變供電方能源結構及碳排本質。政府也無法對外說明其採計這套計算方法之邏輯及如何發揮引導產業發展的效果。解決之道在以直接排放為基礎,納入發電業之碳排責任,或可大幅改善我國的減碳成效。

為達到淨零目標,除碳排之控制外,最重要的就是固本,也就是自然資源的碳匯要顧好。台灣有六十%的森林面積,在陸地上的碳匯是豐富的。森林之不當砍伐就會洩漏碳排,造成碳的損失;反之,如果重視森林治理,就可以在原有的碳匯之外,累積額外的固碳效果;森林的碳角色一直都是國際合作的重點。

碳匯包括兩部分,面對過去是累積性的碳匯,面對未來則是逐年增加的碳匯。森林碳匯既是具有其歷史責任,依附於土地與人民、原住民關係密切。如果以每年二一四四萬噸為單位,計算原住民保留地與傳統領域土地之碳匯貢獻,乘以碳價每噸五百元/一千五百元,則逐年增加的原住民碳貢獻為五十億/一百五十億。如以過去歷史累積的碳貢獻,每公頃約可固碳三五七噸,依據上述標準計算,則有約一七五八億/五三五五億的總貢獻。

要反映原住民的歷史累積碳貢獻以及未來逐年增加的碳貢獻,除溫管法不能刪除碳匯規定外,還需承認原住民的歷史與逐年碳貢獻,並反映為氣候基金,由原住民集體享有。森林法也應同步修正,確立原住民傳統領域之碳地位,發揮其碳角色及碳貢獻。氣候基金運用,則應設置一個政府與原住民共同接受、規模不大的管理委員會,統籌資金運用。

   
轉型正義雙面刃 國民兩黨盡失分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聯合報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因學生時期擔任線民,宣布退黨並不再尋求連任。黃國書事件引發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指出,創黨主席江鵬堅及後來也擔任黨主席的謝長廷,曾擔任情治單位之臥底或線民,引發諸多論戰;台南市長黃偉哲也身陷線民風暴。不過黃偉哲指謠傳並非事實,謝長廷則已提告。

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外遭中共滲透及解放台灣威脅,內有來自台灣主體意識及內外台獨勢力之挑戰,「中共與台獨是同路人」成為一種政治宣傳,「反共產、反台獨」形塑青年之意識型態,黨國體制的高度同構性,在民族主義薰陶下,擔任線民角色不難理解。線民成為維護國家安全及社會秩序之輔助者,但也可能是造成冤假錯案的罪惡淵藪,甚至淪為黨國威權體制清除政治異己之工具。

從黃國書事件到江、謝及施三位主席之線民爭論,外界不斷呼籲公開歷史真相,這不僅凸顯台灣反對運動、民主化發展及政黨政治之特殊意涵;也反映對當前政黨政治的雙面刃效應。

首先,印證民進黨之成立,是在蔣經國默許及有意為之。倘若江或謝真與情治單位關係密切,或可推測組黨訊息早已被黨國掌握。這顯示黨國威權統治之盤根錯節,已滲透至反對陣營且主導民進黨成立,尤其江是創黨主席,謝對創黨亦有所助推。換言之,民進黨成立,應是蔣經國權衡國際及國內情勢變動,考量美國反應及鎮壓反對運動成本後,為強化國民黨在台統治合法性基礎,藉由開放黨禁推動民主化之「歷史性妥協」。

其次,降低反對政治之神聖性及民主運動之純潔性。假設若干律師世代具有線民身分,如何跳脫原「附屬地位」擁有政治自主性,進而成為反對黨主席呢?問題是,江、謝在威權時期考取律師,需擔任調查員、線民或臥底嗎?江主席夫人否定江曾考取情治單位並工作。

最後,凸顯黨內美麗島與律師兩世代權力繼承之衝突。從反對運動史發展來說,美麗島世代屬於政治烈士,具有崇高及浪漫政治理想主義,相關反對菁英除陳菊擔任監察院長、呂秀蓮曾任副總統、姚嘉文曾任考試院長外,其餘黃信介、施明德、許信良、林義雄等前黨主席,及張俊宏前黨秘書長,皆未擔任重要政府職位。而律師世代菁英則充滿政治務實主義,其從政固然也是充滿政治風險,但可謂是「權力收割者」,包括登上總統大位的陳水扁,謝長廷、張俊雄曾任行政院長,蘇貞昌更兩度擔任行政院長。相對而論,美麗島世代菁英從政之路較為崎嶇。

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曾以東廠自詡,促轉會也被批評淪為打壓國民黨、剷除異己的鬥爭工具。現在卻深深重傷民進黨立委並涉及三位前黨主席名譽,而圍魏救趙策略即是轉移焦點將歷史過錯推至黨國體制。線民風暴已然產生雙面刃效應,既損及民進黨反對政治純潔性及道德性,也喚起台灣民眾對黨國體制之負面形象。當無論是利用維護國家安全或轉型正義工程遂行權力競逐,並異化為政治操作的口號與工具時,最終將被歷史長河唾棄。

   
元宇宙供應鏈 隱藏版飆股
美國半導體大廠超微(AMD)接獲Meta打造數據中心晶片大單,超微概念股搶搭元宇宙題材,勾勒未來想像空間。為超微代工的台積電率先大漲,供應超微相關應用晶片組的祥碩也開始轉強,還有哪些高速傳輸有元宇宙商機,本期有深入分析。

活力差要當心!未足歲嬰「敗血性休克」險沒命
當寶寶的精神變差,處境可能很危險!一名未滿足歲的嬰兒因發燒、腹瀉兩天,突然出現活動力、食慾低下的狀況而送急診,一抽血竟發現血液中細菌感染相當嚴重,確診為「敗血性休克」,差點沒了性命!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