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界有一句名言:「貨幣政策不是太遲,就是過猛。」過猛,緣自於太遲;太遲,則勢必過猛。美國聯準會(Fed)當前的處境,與必須採取的因應措施,很可能再一次驗證了這句名言。 □
美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升6.8%,通膨的確太高;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高達9.6%,升幅將逐漸反映到產品售價上,因此預示高通膨可能持續更久。通膨如此之高,利率依然「近零」,證明貨幣政策已經嚴重落後於通膨大勢(behind the curve),無疑已經符合「太遲」的條件。
現在Fed終於有所覺悟,15日會議決定資產購買計畫將以加倍的速度「退場」,符合預期,此點無須再論。同時大多數決策官員也預測明年內將升息3碼,升幅高於預期的2碼;此一政策指引的緊縮力度究竟是太猛、剛好,還是不夠?政策聲明中所表達的立場究竟是「偏鷹」,還是「虛鷹、實鴿」?都存在爭議的空間。
Fed今年所犯的最大錯誤,在於不僅未能預測到通膨升幅如此之高,時間如此之久,而且拒絕依循實際情勢而調整思維,一再堅持通膨升高只是「過渡性」。
要掌握今年的通膨演變,光看CPI根本不夠,而是應該觀察兩項更精準的指標。一是扣除能源與食品之後的核心CPI,因為今年食品及能源價格強勁上漲,很可能扭曲了潛在的通膨趨勢;另一項則是CPI的截尾平均數,就是將指數中變動最大與最小的項目剔除,只計算其餘項目的平均漲幅,如此將能更清楚了解通膨壓力的真正來源。今年初時核心CPI開始衝高,但截尾平均數卻變動不大,兩者之間的差距更創新高,這種異常現象促成了「通膨過渡論」;Fed預測核心CPI漲幅終將退潮,回到與截尾平均數相當的水準。
但實際情況卻是今年5月後核心CPI並未回落,反而是截尾平均數連月穩定上升,亦即價格上漲的產品與服務項目愈來愈廣泛,不再局限於跟疫情關係密切的項目,「過渡論」於焉破功。
展望未來,仍有多項因素支持通膨仍將居高不下。第一,通膨雖會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但目前美國民眾財務堅實,今年銀行業的存款金額創新高,因此一旦消費者對疫情的憂慮逐漸消褪,仍然會放手花錢。第二,疫情也並非「過渡性」;先是大陸再爆疫情,航運不暢,接下來是Delta變異病毒株肆虐,使供給無法因應需求,物價上漲壓力持續擴散,最近又出現Omicron新毒株,傳染力更強,對原材料及最終產品供給的壓力仍大。第三,通膨升高有助於推升通膨預期;據紐約區聯邦準備銀行的最新調查,目前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膨率預期已高達6%,可能引發消費者預先購買,並促使勞工要求更高的工資升幅,進一步推升物價。
現在Fed雖已調整政策,但貨幣政策的基本立場並無多大改變,這從會後聲明中的說法已經一目了然。首先,對於「過渡論」並未認錯,只是不再提到;其次,雖宣布將加速「退場」,仍強調將會視情況而調整;再者,依然強調在達成「最大就業」目標之前,仍應維持目前的利率區間,但何謂「最大就業」仍無明確的數字定義。凡此皆顯示Fed決策高層仍存有以拖待變的心態,升息時機能晚就晚,幅度能小就小。畢竟這些決策官員的經驗一直局限於如何因應需求不足,生怕緊縮過當會傷害經濟成長。
現在各界對「通膨過渡論」的爭議雖已結束,但對於如何因應通膨的爭議卻才剛剛開始。Fed之前輕放油門的時間太遲,踩煞車的力度仍然不夠,未來必須猛踩煞車的風險因而提高。通膨率當然不可能一直維持7%左右,但要急速回降到2%卻相當困難。時間雖終究能解決通膨問題,但在整個過程中政策的有效性更加難以確定,Fed內部將益發分裂,信譽將遭受更嚴重折損,許多民眾的生計備受傷害,所得、財富與機會的不公平性將更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