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如果你是美食主義的信奉者,喜歡動手打理家中事物,並堅信生活值得用心去經營,歡迎加入【生活高手】行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2/20 第51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偶像的自毀模式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公投過後,仍然未解的國家難題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參與國際經貿邁大步
民意論壇 藍失中間選民輸掉公投
抑制參與和監督 是假民主
不在籍通訊投票那麼難?
公開學位論文 關鍵在修著作權法
四個不同意 埋五大隱憂
公投後 留缺電難題未解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凜冬不至 龍捲風北掃
四大公投勉強及格 是蔡政府的警訊
萊豬消費權益不能失利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偶像的自毀模式
黑白集/聯合報
公投日,如果民眾對議案的關注有對王力宏緋聞的一半,公投也許都過關了。遺憾的是,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偶像歌手的渣男行徑,他對婚姻的不忠,引來離婚妻核彈級的人格摧毀式控訴;然後是老父越洋發表聲明救援,卻只引來更多問號。

那天,王力宏狼狽從北京返台,已說明他處理問題的能力比他對待婚姻更糟。平時塑造的是恩愛夫妻、完美家庭形象,哪知布幕拉開,卻是靡爛不堪、臭不可聞。尤其,恩斷義絕後,連起碼的「和平告別」禮貌都無法保持,雙方還在銅臭問題上繼續潑糞掀底,醜陋至極。

這個偶像「自毀模式」,是王力宏自己啟動的。如果他真的表裡如一,始終保持如他外塑形象般的正派、溫柔、顧家,就算妻子再惡毒,也毀損不了他絲毫名譽。然而,約炮、召妓這樣的指控太驚悚,他百口莫辯,不僅好友紛紛切割退追IG,更牽累相熟女性友人公開喊冤自清。一個偶像歌手,何以墜落至此?

事件發生後,一天內,即有三家企業解除與王力宏的代言合作關係。可見,虛假的偶像風範已徹底瓦解,現在誰也不想跟他沾上邊。大陸媒體人評說,「王力宏在大陸的豪華存在基本結束」;從「優質藝人」的「豪華存在」到一夕崩落,何其快速。相形之下,大S與汪小菲的分手,還算文明示範。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公投過後,仍然未解的國家難題
社論/聯合報
四大公投全部沒過關,但蔡政府面對四大公投所揭示的國家難題,並未因擋下公投而解套,反因公投觸礁而無解。特別是我們有個擅長硬拗的政府,只會將所有議題都無限上綱到「抗中保台」;有個善於操作選舉民粹卻不問國家前程的執政黨,昨非今是地將台灣推向另一個險境;又有個缺乏執行力與戰鬥力的軟弱在野黨,根本無力扭轉新黨國威權將台灣帶向民主危途。公投成了藍綠對決戰場,政策論辯只是裝飾,讓公投解決政治爭議全成空話。

公投綁大選是陳水扁政府的主張,蔡英文政府因為一次綁大選的公投挫敗,修法將公投和選舉拆解,就是寓意要讓公投無法過關。這次公投的低投票率,說明了公投與大選脫鉤的不合理,導致公投無法成為解決政治爭議的途徑。再加上民進黨政府傾黨國之力的不公平資源傾軋,更使得台灣民主多元制度受到威脅,這正是在野黨所說朝野皆輸的結果。

民進黨政府以「反美豬」來扭曲「反萊豬」公投,用「停建三接」竄改「三接遷址」公投,就是標準「會選舉」卻缺乏道德水平、甚至可能違反公投法的惡劣作為,但新黨國體系不以為意。為了爭選票,各種恐嚇牌出盡,例如反萊豬進不了CPTPP;沒三接少一百卅七億度電,要多燒五百萬噸煤、多排六百萬噸二氧化碳,會讓中火停不了,而南部要迎接台積電,不能南電北送,所以非蓋三接不可。

台灣能不能加入CPTPP和萊豬根本是兩回事,但因公投結果,日本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何時開放福島核食,這反而是加入CPTPP最直接的威脅。也因為我們對加入國際組織期待殷切,讓各國看得到台灣軟肋,未來可能要向各國讓步的項目勢必越來越多,政府有沒有骨氣或能力為民眾堅持把關,萊豬政策過程就是標準範例,政府將難以民意壓力等理由,在國際談判桌上為民謀利。

為了拚公投,蔡政府終於不再說不缺電了,反而強調不依照政府能源政策規畫,就要火力全開。蔡政府沒說的是,火力全開的根本原因,正是核電要叫停,不將天然氣燒到滿,補不了核電的缺口。如今七千年藻礁危殆,核四重啟也碰壁,挑戰蔡政府能源政策的聲浪已被壓制,但政府能因此保證不缺電了嗎?工商界沒信心,綠電也一直追不上來,經濟部心知肚明,能源配比不解決,缺電危機不會因公投結果而改變。

三接能不能續建,其實還有環評等路要走,接下來還有四接、五接,六接,基隆外木山的抗議方興未艾,風電也阻礙重重,綠電轉型真不是空口說說就做得到的。政府一方面要拚經濟,一方面要轉型減碳,淨零碳排路徑圖卻一直畫不出來,根本做不到合理能源政策兼顧環保發展,卻因缺乏實質監督能力的政治權力結構,讓錯誤政策走向得不到調整。

當蔡政府全力呼喊「台灣隊」站出來,以「抗中保台」的訴求來處理公投議題時,就說明這個政府無意誠實面對國家處境與政策難題,只期待以最民粹的訴求闖過複雜的政治難關。當公投結果揭曉,如執政當局所願去除了「施政大石頭」,卻無法解決國家面臨的國際處境困頓、能源政策失調、民主機制扭曲等難局,反而會讓蔡政府更肆無忌憚地專斷獨行。從公投的投票結果也說明,南綠北藍對峙格局依然堅實,雖然國民黨在基本盤對決下失敗,為明年地方選舉埋下隱憂,但蔡政府如果無法解決公投提出來的這些國家難題,來年的鐘擺效應會告訴民進黨,台灣民眾真的沒有那麼好騙。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參與國際經貿邁大步
社論/經濟日報

上周六萊豬公投被否決,讓困擾台灣十餘年的經貿陳年老案落幕,意義與價值絕對超過政黨勝負。

萊豬公投在性質上最主要的爭議在於將美國扯進來。其他公投案都是台灣內部問題,只有本案,問國人是否同意禁止萊豬進口,等於一定有出口國受影響。若是台灣合法合規的產品,被其他國家以公投問其人民應否禁止,必將引起台灣的憤慨,而在萊豬案中,這個出口國不是別人,是台灣最大的盟邦美國。

姑且不論美國將如何表達其憤怒,提案的正方有執政經驗,完全瞭解美國關切我國萊劑政策違反國際規則超過十年,是重中之重。九年前馬總統開放萊牛,無疑也是回應美國關切。當時的歐巴馬政府對台灣冷淡不友善,都有非開不可的壓力,更何況是當前台美升溫合作密切的關係。在了解這種狀況下還要提出涉及美國的公投案,明顯是看上食安議題具渲染性、好操作。2018年日本農產品公投案題目,也是基於幾乎一樣的思維。

公投結果,人民意志對這種影響經濟長期發展,卻無法驗證食安風險的提案,予以否決。其中當然有政治動員因素,但千萬不要簡化為民眾被操弄的結果,這樣的說法太藐視國人的思考及判斷能力:電視訪問屏東養豬阿伯,說做生意就是要「公平」才能有來有往,已經是素人版的WTO規則總論。民意已經說得明白,希望未來無論那個黨,都不要再出現只看煽動性卻不顧代價、認為大家只有政黨顏色全無判斷能力的公投題目;台灣變成熟了,政黨要跟著長大。

萊豬案被否決後維持開放現狀,困擾台美之間最大的經貿障礙落幕,雖然不能說將全線暢通,至少也更加順暢。明年農曆年過後,美國就會開始啟動全新的「印太經濟架構」協定的推動。按目前其公布的內涵,跟台美、美日近期雙邊對話議題相近,加上美國重建供應鏈韌性中台灣的重要地位,以及美國對台灣參與國際經貿活動的態度,受邀加入應該機會很大。

印太經濟架構協定跟CPTPP或台美BTA性質不同,但可能對當前全球供應鏈改組、經濟復甦及加速數位經濟發展等方面幫助更大。此外,印太經濟架構協定跟CPTPP在參與國家上可能高度重疊,再加上印度、印尼等新夥伴,規模與意義均重要。事實上若台灣能加入,透過這個平台跟CPTPP各國甚至雙印之間,也有更多機會進行雙邊交流。

這次萊豬公投的爭議,主要在於食安憂慮及國際義務之間的調和及平衡。從結果論,台灣人民不再聞食安而變色,只會盲目的一律否定,這或許是這次公投最大的貢獻。在美國的關切清單上,還有校園禁用基改食材等影響範圍較小的問題,短期內跟萊豬關聯性更直接的問題,是日本福島周邊五縣農產品禁令,能否一併解決。

日本明白的將五縣農產品解禁作為支持台灣參與CPTPP的條件,因而解決本案很關鍵。在食安風險上,除了兩岸以外,全世界都已開放五縣農產品進口,因此有比萊豬更多的國際科學數據,且因價格偏高,國人食用量也有限,因此受衝擊的國內產業更少,應可降低國人對食安風險及產業的疑慮。同時跟萊劑不同的是,在五縣農產品案中日本接受台灣用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的檢驗標準。總之,若萊豬能被多數國人接受,風險更低的日本農產品應該更可獲國人接受。

當然,民意所關切的事前溝通說明、配套措施到位(例如加強標示及檢驗),也都是必要的準備。在時間上,宜早不宜晚,因為明年中以前CPTPP即將召開大會討論,年底有縣市長選舉;若要早於對岸取得CPTPP入場券,又想降低選舉政治牽連,可以美國「印太經濟架構」協定進展為基準,若農曆年後果真受邀參加,便同步啟動五縣農產品案60天預告說明期間,一鼓作氣取得兩張門票。

   
民意論壇
藍失中間選民輸掉公投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聯合報
王力宏婚變捲出的毀滅性爆料,在公投前夕發酵,讓人氣跟天氣一樣冷颼颼的四大公投案,產生最終質變。

各新聞台與粉專對王力宏的興趣大於公投,民眾也有個比投票更好聊的茶餘飯後話題;加上低溫發威,年紀較大民眾投票意願更低,投票率在五成上下就已算不錯,如果沒有藍綠基本盤支撐,還可能更低。不要忘了,這種選民本來就比較冷感的「議題選舉」,不似「候選人選舉」,二○○五年任務型國代選舉即為前例,當時以複雜修憲議題為標的,投票率只有百分之廿三。

觀察幾個直轄市投票結果,有深一層意涵。就公投綁大選而言,台北、台中與新北都是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這是藍營基本盤,但值得注意的是,桃園市也是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藍營在桃園市長選舉中仍有鬆動空間。

重啟核四在台中與新北,都是不同意票大於同意票,可見侯市長對該議題不表態,有一定選票根據;對於盧市長反中火及後續對核能的立場闡述,也有啟示。反萊豬議題在台中也是不同意票多於同意票,對於曾在AIT處長面前直言不諱的盧市長來說,也應進一步反省;侯市長也是明確反萊豬的。

選前部分內參民調顯示,藍營在「公投綁大選」有較大勝算,「萊豬」本來也是藍營的勢,但最後四大公投全盤皆輸,朱立倫當然是問題根源。朱選後談話要大家不要找戰犯,有些人會以為他在為侯友宜緩頰,但其實他說的可能是自己。

國民黨這次選舉又掀起茶壺裡風暴,但哪一次沒有風暴?內鬥內行的國民黨,這次倒是鬥出了新意,那就是從此刻起如果有任何藍營縣市長或立委,想要維持一定社會聲望,就是離「黨中央」與「戰鬥藍」越遠越好,寧願繼續當藍營親中集團指控的「小綠」,也不能放棄真正中間選民。侯友宜清楚這道理,盧秀燕也一樣。

朱立倫在選黨主席前曾說,如果江啟臣做得好,那他就不用出來了。問題是朱當選後的國民黨更加遭到邊緣化,朱當時先與反指標的黃復興與地方派系結盟,再便宜行事擺出「戰鬥藍」陣仗;需知朱吸引到什麼樣的黨內選民贏得黨主席選舉,朱就在公投裡失去怎樣選民而輸掉四項公投。

公投其中一案「公投綁大選」是江啟臣所提,朱當時盤算是收割江稍微本土化路線之後吸納的中間選民能量,然後寄望公投大勝、二○二二年縣市長選舉大勝,增加自己參選二○二四年總統的正當性。江任主席時曾宣示若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公投案沒過關,則請辭黨魁負責,朱立倫應對黨員負責,比照辦理。

最後,民進黨也不要以為這場公投全勝,就是預示接下來中二選區補選,與綠營明年縣市長選情絕對樂觀的前景。民進黨從高嘉瑜家暴案捲出的派系鬥爭,顯示國民黨已弱到連「新潮流」都懶得理他們,留下力氣全在民進黨內鬥,也成為執政隱憂。

台灣選民歷經無數次大小選舉,獨立性漸有,黨性也漸失,未來還是中間選民決定政黨成敗。

陳文卿/環保服務業(新竹市)

明明都各有不同屬性的四大公投案,結果四案同意與不同意票比例幾完全相同,證明還是場藍綠對決選舉。藍綠政黨要求選民以四同意或四不同意包裹投票,完全失去公投對事(政策)非對人的本意。

從正反雙方對公投宣傳投入資源看,基本上這是場完全不對稱選舉。民進黨反倒更應虛心檢討,為什麼這些重大政策會被提出來做公投對決,且遭頗高比例民眾不支持。公投雖贏了,但政策難道還是鐵板一塊,無絲毫檢討該進的空間?反之,如民進黨再度暴露勝利傲慢心態,難保未來不遭民意反撲。

   
抑制參與和監督 是假民主
林治華/法學博士(新北市)/聯合報
此次公投是第一次沒有結合其他任何公職選舉,也就是公投與大選脫鉤,結果造成投票率僅約四十一%,比二○一八年公投綁大選之投票率大幅降低。執政黨之公投策略大力倡導成政黨對決,在野黨則認為應為政策對決而非政黨對決。然執政黨之政黨對決奏效,降低了中間選民投票之意念,因公職選舉雖選人亦選黨更攸關政見,公投與大選脫鉤之結果,漠視政策,加深了政黨對決,成為此次執政之民進黨致勝之關鍵。

而台灣社會又再次失去選民冷靜面對重大政策反映民意,及政府虛心檢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之機會。復以政府挾執政優勢及龐大預算大力宣傳,甚至引起行政不中立有違公務員服務法之相關爭議,仍不為所動,毫無虛心檢討之意。甚且倒果為因,宣導三接如停將嚴重缺電,但執政之政策失能何以可推給選民被迫選擇?

公投就政策面言,政策本質是針對國家治理的方針,「對」的方針,則國強民富;「錯」的方針,則國弱民貧,關乎國與民的利益,應審慎為之。公共利益大於私人利益,但電業法之修正卻優先於能源發展條例,顯立法政策上缺乏長遠公共利益之規畫。結果蔡總統上任後中油即簽了向美採購天然氣廿五年約二五○億美金長期合約,實質為權威價值分配的權力影響,政策之公共利益之爭議導致了公投案之提出。

公投就政治面向而言,既有政策是執政黨的主張,政策被要求進行公投,是對執政黨的一種訴諸公民仲裁的不信任投票。二極化的公投,必然會出現政黨對決的現象,民進黨利用政黨對決,主張為反對而反對,結果民進黨贏了。出現之後續效應將是其政策取得正當性,更會放手大膽去做;黑箱權威式的治理,獲得肯定,私人利益結構網絡更加鞏固,宣傳倡導大於實質討論效益。

國民黨公投的結果輸了,出現之後續效應將是朱立倫團隊受挫了,但不嚴重,只傷筋但未錯骨,促使國民黨成立集體領導的多元中心型態,走向階段式任務,先嚴守二○二二年的地方版圖,再論二○二四年的總統大選。基本上,公投的勝負對兩黨的影響,對民進黨是高於國民黨的,約有數倍之重,因民進黨是輸不起的。如輸將重傷,利益結構失衡,面臨善後的窘境,將引發內部派系更嚴重的鬥爭。也難怪卯足全力大力宣傳,公投終於確定與大選脫鉤了。

最後,公投綁大選之未通過,肇因低投票率與中間選民之缺席,恐致傷害直接民權的民主運作機制,對於重大政策之公民監督性將更為弱化,國家公帑消耗更多,抑制人民的重大政策參與。值得思考的是提升公民理性,強化直接民權,才是真民主。抑制公民參與,降低反對黨監督空間,乃假民主。

   
不在籍通訊投票那麼難?
林松青/資深媒體人(新竹市)/聯合報
公投日早上拿出投票通知單看,才知投票地點不在已熟門熟路了三十多年的鐵皮屋停車場,而須爬陸橋穿越四十公尺寬道路,去北門國小投票。選委會不是要多開投票所方便公民行使權利嗎?為什麼這次閉門謝客呢?是要降低投票率嗎?

在德國的親戚早已能提早、遠距、通訊投票。半世紀前尼克森選美國總統時,在輔大神學院念書的修士和教英文的美籍女老師,都能郵遞選票行使公民權。公投不是選人,是對公共政策表態,理應廣徵民意,藉現代通訊的便利,讓海內外中華民國公民都能參與;公投的投票率高才能歸納更準確的民之所欲,沒有一個真正民主自由的國家,會畏懼公民行使投票權。

統一企業董事長吳修齊曾告訴佛光山星雲大師,事業要成功其實很簡單,當初他是小職員,鄉下人來辦事,看他們不會填表格,他就主動幫忙。由於他一直給人方便,與人結緣,在工作上認真;之後回想,認為這可能就是他事業成功的原因。

準此,一個有為的政府當然該方便不在戶籍地的公民,有同等投票權;方便在四海各國(包括大陸)工作的公民,可以對母國能源政策、食安議題貢獻見解。更何況蔡政府把這次公投類比成國家路線的抉擇,蔡英文說台灣要走出去,不能被鎖在中國;高雄市長陳其邁說不同意四項公投案,就是不同意中國併吞台灣。既然上綱到國家路線,更該掌握人民觀點,才能團結多數。

不在籍通訊投票並不複雜,只要政府有為,少濫用「反萊豬是反美、抱中國大腿會害死台灣、煽動台灣隊」這類政治激素,海內外中華民國公民是不會亂台灣的。

   
公開學位論文 關鍵在修著作權法
章忠信/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聯合報
學位論文被「鎖校園IP」,限制校內師生才能查閱,引發學術界關切,但不少人弄錯了關鍵點,修正著作權法才是根本的解方。

依據著作權法第十五條規定,著作人完成著作取得著作權後,有權決定是否公開發表。但對於依學位授予法取得學位的學位論文,特別「推定」著作人同意公開發表。但因很多研究生知道這項規定,特別註明不公開,使得很多品質不佳的學位論文,得以祕而不宣。

教育部過去多次函示,三令五申要求學校對於學位論文應公開,如不公開也不得超過五年。由於這項規定明顯違反著作權法得不公開的規定,筆者在一○○年時的教育部會議中曾提案,建議修法解決,當時決議應協調學位授予法及著作權法,強制公開學位論文。

著作權法修正草案曾將學位論文修正為「視為」著作人同意公開發表,達到強制公開目的,但在一○五年的行政院審查時被刪除。一○七年學位授予法修正公布,在筆者強烈建議之下,透過立法委員提案,才在第十六條規定,研究生繳交給學校圖書館及國家圖書館的學位論文,國家圖書館應在館內對公眾公開,但在其他反對者堅持下,學校圖書館仍不得公開自己研究生學位論文,而國家圖書館也被增加了一項但書限制,將「涉及機密、專利事項或依法不得提供,並經學校認定者,得不予提供或於一定期間內不為提供」,等於限縮強制公開的場所只能在國家圖書館,還給投機者留下一道逃脫公眾審查的巧門。

一般學術論文,原本就不該有「涉及機密、專利事項或依法不得提供」的內容,應接受公眾審查的學位論文,更不該以此為理由而不公開。更何況,學校要由誰、如何來認定學位論文是否「涉及機密、專利事項或依法不得提供」而可以不公開?目前適用學位授予法,就發生已經在國家圖書館被強制公開的學位論文,卻因研究生的堅持不公開,所屬學校圖書館就無法公開的荒謬結果。

主張學位論文應在學校圖書館及國家圖書館被強制公開,是基於學術流通及公眾審查,使抄襲無所遁形,藉以提升論文品質,若要列印學位論文或將其上網,還是要尊重研究生的著作財產權,學位授予法第十六條第三項已明示,除強制公開外,對學位論文的著作權不生影響,應足以保護學位論文的經濟利益。

其實,著作權議題,應在著作權法中明定,如果將現行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三款的研究生取得學位後,「推定」其同意公開發表學位論文的規定,修正為「視為」同意,研究生無從反對,讓學位論文可被廣為公開瀏覽檢視,才能根本解決學位論文抄襲的弊端。

   
四個不同意 埋五大隱憂
聞博/大學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蔡蘇政府為辯護其四大惡政的大內宣為「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個人深不以為然。如果是良政,人民哪會上街頭來發動公投,而未來政府繼續執行目前的惡政,會種下國家負擔更多財政支出,人民的健康更會受到威脅,自然環境更加破壞,高電價與高物價以及扼殺民主等五個隱憂。

不用核電除要興建三接工程外,政府目前是採購天然氣來發電,將會形成國家外匯支出大幅增加,日本福島大地震後三年不用核電的外匯支出,讓日本政府財政吃緊就是一個最好借鏡;由於天然氣發電成本最高,未來電價勢必調高,電價一上揚,物價也跟著漲,埋下台灣未來發展的第一個隱憂。

不用核電而大量用燃煤、燃氣來發電勢必造成嚴重空氣汙染,蔡總統為其不科學的二○二五非核家園已停用一些核機組,其電力缺口都由火力發電補上,這就是近年來中南部空汙日趨嚴重與國人罹患肺腺癌人數大增的主因,國人健康不佳成為病夫,國家競爭力怎會提高?而萊克多巴胺飼養的牛隻死亡率比一般非用藥飼養高,動物因為餵養萊克多巴胺,可能會出現焦躁不安、顫抖、食慾不好、心律不整。在在說明萊豬對人體百害無一利。過高的火力發電與萊豬進口帶來台灣第二和第三個隱憂。

不用核電其缺口用火力發電,必然會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是影響氣候變遷主要因子,氣候變遷所引起的天然災害全球斑斑可考,台灣莫拉克八八風災造成高雄小林村滅村事件是其中一例,不用核四必須增加火力發電,只會讓台灣暴露在氣候變遷造成環境破壞危害風險中。興建三接工程不是只有幾支橋墩影響藻礁,而是在施工中退潮期間大量車輛進出,絕對會破壞藻礁棲息地,除此之外未來可能還有四接或五接地接收碼頭與儲氣槽,也潛藏環境破壞風險,環境破壞風險成為台灣發展第四個隱憂。

俗話說當家不鬧事,此次四大公投政府不思自己施政已讓民眾不安,而調整施政方向,卻花大筆公帑來阻擋人民公投。公投是人民無聲的上街頭活動,此次公投不若上一次公投與大選綁在一起,因此投票率不高,至少少掉五百萬公民出來投票,政府的伎倆如願以償,但此舉除帶給台灣更加分裂,更埋下執政黨扼殺民主的隱憂。

   
公投後 留缺電難題未解
葉宗洸/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聯合報
公投結果揭曉,四項公投案無一通過,令人意外。其中「核四重啟商轉」一案的「不同意」票數高過「同意」票數不到六%,個人雖感遺憾,但人民做出了決定,仍須尊重。

本次公投在府院黨全體動員,並砸下大量經費與宣傳資源的情況下,各案投票前的民調數據全數遭到逆轉。不得不承認政府以排山倒海之勢,反覆洗腦民眾,將公投扭曲成政黨對決、抗中保台,確實發揮了效果。

以民間團體發動的重啟核四一案為例,宣傳初期並未獲得政黨的正面奧援,挺核方資訊的民間觸及率非常有限,即便有志工天天在街頭無畏風雨地舉牌吶喊、發送小卡,卻遠遠不敵精美的大型看板、穿梭於街頭巷尾的宣傳車、難以計數的造勢晚會與大量媒體曝光。更有甚者,政府及反核方不斷以不實資訊於媒體散布,捏造核四工程品質不佳、斷層恐釀大地震的謠言,欺騙恐嚇民眾,也收效不少。

即便國民黨後來表態支持重啟核四,但仍有該黨的地方首長保守扭捏不願表態,以致未能匯集支持人氣,反映在新北市、台中市、宜蘭縣的投票結果,就是不同意數高於同意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北部幾個縣市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及花蓮、台東兩縣則是同意數高於不同意數,其中基隆與桃園都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推測應是民眾關切供電穩定性不足的問題。

回歸能源供給的現實面,核四無法重啟的供電影響在二○二五年就會出現。三接工程雖得以現地外推,但預計完工時間落在二○二五年,大潭八號及九號新機組無法準時於明年及後年上線,無法解決未來四年其他三部核電機組陸續除役後的缺電難題,也會造成老舊火電機組(特別是燃煤機組)如興達電廠與麥寮電廠必須一再延役,這是政府必須面對且無可逃避的殘酷事實。

不過,未來幾年的缺電難題也不是必然無解,現役核電機組若能及時延役,包括停止運轉中的核一廠兩部機組與核二廠一部機組,不僅可避免供電失衡,讓老舊燃煤機組順利除役,更可幫工程進度大幅落後的風、光兩電爭取時間,一舉數得。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向來奉「非核家園」為神主牌的當今政府一意孤行,對於即將到來的災難視而不見,屆時恐難避免分區輪流停電的噩夢再襲。

公投結束,政府慶幸既有政策得以持續推動之餘,更須務實面對能源轉型遭遇的瓶頸,千萬不要辜負眾多的支持民意。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凜冬不至 龍捲風北掃
魏國彥/台灣社會責任公益減害研究/聯合報
英國格拉斯哥氣候峰會剛閉幕,人們正在爭論世紀末之前全球暖化能控溫一點五度還是二點七度時,地球母親已然發怒,龍捲風橫掃裙尾,呼嘯過北美平原,奪去近百人性命。

十一日午夜凌晨,超過四十四個龍捲風同步侵襲,由南掃北,掃過美國中西九個州,碾平數十小鎮,無論是肯塔基梅爾菲德的蠟燭工廠,還是伊利諾州的亞馬遜物流中心,瞬間夷為平地。襲擊的路徑更破紀錄地穿越三百六十五公里遠,幾乎與台灣南北縱貫等長。往年龍捲風出現在春夏之際,冬日出現如此激烈天氣實屬罕見。行星地球的氣候系統似乎又突破了一個邊界條件,繼阿拉斯加森林大火之後再次跌破眾人眼鏡。

為了診斷全球暖化增溫的區域性衝擊,科學界近年展開了「偵測與歸因」(detection and attribution, D&A)研究,其中一篇重要成果發表於九月,該文統計北半球四十年來的氣溫資料,顯示高緯度地帶的冬季溫度已經悄然上升,凜冽寒冬的個別日子愈來愈少,北極成為暖化升溫最顯著的地區。

分析溫度的細部變化,北半球高緯度地帶秋天溫度的變異度逐年變小,漸漸帶動中高緯度冬天的溫度變異趨少。這些細部時空溫度變化有什麼實際氣象上的影響呢?氣候模型模擬顯示,北半球極地與赤道的溫差梯度產生前所未有的波動型式,由南向北傳輸的熱量途徑發生改變,加上地球自轉科氏力推波助瀾,中緯度西風帶的路徑如大龍擺尾般南北搖盪;想像一下,就像冬天強風吹拂下旗桿上獵獵作響的長條旗幡那樣劇烈擺盪。

新型的冬季風信出現了,北方的冷鋒和南方的熱氣流在西風帶擺盪中激烈交鋒,產出一道道地表激烈上升氣流,順著科氏力旋轉扶搖而上,捲飛所經之處的房舍與樹木,就是今年冬天前所未見的龍捲風了。

北國冬暖,幾處早鶯爭暖樹,我們遠在亞熱帶的小島,美國中西部龍捲風吹翻一地,相隔萬里,干卿底事?當然相關!一二一八的公投結果事關我國能源布局,遙指未來的零碳排放是夢幻還是可能。當人類無法迅速減碳,美國中部的冬季龍捲風將成常態,世界各地的極端天氣此起彼落,產業鏈大亂,排碳不力的國家將受制裁,你說與台灣有沒有關係?

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千里江山寒色遠,南國正清秋!

   
四大公投勉強及格 是蔡政府的警訊
胡文琦/國民黨前發言人(新北市)/聯合報
對於號稱「人民當家做主」的四大公投結果,坦白說,筆者是十分失望與落寞。唯這就是「有出來、願意出來投票」相對多數台灣人民的最終選擇,不管高不高興,都必須面對與接受。

誠然,藍營「完敗」必須真誠檢討。觀諸最終得票數與執政縣市分布圖來看,此次投票確實完全回到藍綠對決的基本盤。換言之,四大公投並沒有讓非藍非綠的中間選民感到憂心或興趣,這也再次凸顯國民黨主導議題的能力與技術顯有不足,現時固無需「找戰犯」祭旗,唯一席「公投已死、民進黨鴨霸」的話並不能解決黨魂失去與黨員守則的根本問題,朱主席的領導與橫向協調須審思「技術精進法門」。

國民黨表面上確是「輸到脫褲」,但若以民進黨蔡政府近乎傾巢而出且明顯行政不中立的優勢資源與執政硬拗來看,所謂「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的得票數,竟依然只催出基本盤的勉強及格票數;即可看出蔡總統在執政五年「只有抗中」的難看業績下,台灣人民只願給「低空掠過」的票數,顯見已在觀察考覈,以便日後做為對民進黨二○二二乃至二○二四的最後審判機會。

而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觀察,即是從蔡總統在四大公投結果完勝後的記者會上表現可以看出貓膩。首先,對於這樣的勝利或暫稱為「慘勝」也罷,既然台灣人民已決定讓蔡總統所希望執行的有關能源、食安、經濟與環保等政策能夠繼續下去,那麼此後的成敗結果與KPI,再要「雙標、三標」地牽拖給「馬維拉、對岸」或是「萬惡國民黨」的話,將會完全站不住腳。

套句政治學上的經典術語,「民主的弊病,要用更民主的方式來解決」。假如「同島一命」的我們都真心認同民主自由多元價值的話,就應勇敢接受「出來投票與不出來投票」自由選民的決定;一方面,期待國民黨能真正找回從政初衷的「團結與接地氣」外,另一方面則是期待已備受台灣人民近乎「寵愛、膩愛」的民進黨也能實事求是。而接下來,或許就只能用立法院長游錫□的那句話來結尾,那就是「歡喜做、甘願受」了,台灣加油。

   
萊豬消費權益不能失利
程仁宏/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文化大/聯合報
反萊豬進口公投未過關,應該尊重民眾的公投結果,但是消費者選擇吃與不吃的權利不能被剝奪。

目前國內仍禁止動物飼料中添加萊劑,事實上,現今仍有一六○個以上的國家認為萊劑對人體健康確實存有風險,因而禁止於動物飼料中添加。據消保法對消費者權益「健康與安全保障」的規定,第七條指出:商品或服務具有危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財產之可能者,應於明顯處為警告標示及緊急處理危險之方法。

反萊豬進口的同意票有三九三萬多票,不同意票有四一三萬多票,亦即不想吃萊豬的消費者至少有近四百萬人,而想要吃萊豬的消費者則超過四百萬人,都要尊重他們選擇的權利。

故強烈要求行政院、衛福部,應依照消保法規定,進口美豬或是他國豬肉均應標示「萊豬」或是「非萊豬」,標示清楚才能達到蔡總統所說的「讓消費者多一種選擇」,讓想要吃萊豬的消費者吃得到萊豬,不喜歡吃萊豬的消費者避免誤食,讓各有所好的消費者有所選擇;更應該對加工肉品落實標示,才是政府該有的作為。

   
強制接種疫苗 並未侵犯人身自由
在疫情期間不接種疫苗確實會傷害他人,這就是為什麼好幾個世代以來,特別是學校,都要求接種疫苗來預防許多疾病。因此,接種疫苗應被視為一種公共責任,而非個人選擇。也許你還沒注意到,醫學是一門複雜而困難的學科。所以,在該領域裡,讓人們完全自行決定是一個壞主意。

帶你重新找回對書店的情感和記憶
每座城市裡都應該有一家書店,能讓我們駐足,帶些美味的心靈糧食回家,就像20世紀初,莎士比亞書店點亮夜晚的巴黎。我們也想透過「有故事的繪本書店」活動,帶你重新找回對書店的情感和記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