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台鐵又出包,工程圍籬捲車底。結果雖然只是虛驚一場,但也足夠驚嚇旅客,震驚高層了!台鐵為何這麼多事故?主管不知換過幾批,加強管理檢查、總體檢,也不知做多少回,怎麼不見起色呢?原因在國家交通政策導引下,台鐵系統性風險已升高到不堪負荷的程度。我們試著提出幾個堪稱世界第一的數據:
一、台鐵環島全線約有一千一百公里,沿線大小工程初估約三百件,每件工程影響範圍若以一公里計算,平均不到四公里就有一件施工中的工程,有廿五%的路線是處於施工狀態。
二、施工中的工程,若每個工區動員的施工機械及車輛十部,工作人員廿名;則每天將有三千車輛六千名工人在鐵路沿線工作,而實際數字應遠高於此。
三、目前台鐵每天開行超過千次列車,縱貫線占四百次以上,若扣除夜間八小時,平均二分鐘開出一班列車,西部幹線的四百多公里範圍內,平均四分鐘有一班列車通過。
在如此高密度的列車運行下,還要啟動這麼多且凌亂的工程計畫,系統性風險之高,堪稱世界之最。孰令致之?孰令為之?難道不是執行政策的結果嗎?呼籲政府從政策面著手,降低系統性風險。可行做法如下:
一、停駛部分列車:基於政治考量載客率低效率低的列車班次應予停止;一方面可降低路線破壞,另一方面可以延長維修保養時間帶。
二、列車降速:全面評估沿線工程施工對於軌道路線造成之衝擊,衝擊較嚴重路段列車須降速通過。
三、停止無效率的人工作業:在鐵路沿線以人工作業之風險遠高於機械施工,而目前多數小型、零星工程率皆以人工作業為主,必須嚴格管控,並減少此類工程數量。
四、非必要性工程暫緩執行:目前執行的工程數量過於龐雜,已經嚴重影響原有的軌道養護工作,鐵路工務電務部門技術人力,應以保護軌道路線安全為首要工作。
五、全面禁止在列車運行時間內施工:依據行車安全淨空及其影響範圍,明訂施工安全距離,界線內全面禁止在列車運行時間帶施工。
六、擴大及合理化外包作業:強化標案管理能力,逐步提升與培養配合施工廠商(即外包商)。
整體而言,前述部分列車停駛、降速慢行及中小工程管控等多屬短期措施,若見成效皆可取消管制,逐漸恢復正常列車運行。至於長期治本措施,有以下數端:
一、提升國家鐵路建設標準:當前我們國家許多重大投資用在軌道交通建設,但是鐵路建設標準仍然採用卅年前舊制,所以常見鐵道局剛完成改善的路段,交付台鐵時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求,非常不恰當,宜速修法提升建設標準。
二、提升台灣鐵路成A級路權標準:即逐步消除鐵路平交道,採全自動列車行控系統。
三、提升台灣鐵路路線容量:改善瓶頸路段、部分路線多軌化。
四、鐵路軌道安全檢查、養護全面機械化自動化。
五、國家鐵路建設政策標準應連貫,制定廿年以上之軌道運輸建設綱領為上位的指導計畫,避免因政務官輪替頻繁,政策指示不連貫,造成人力物力重大浪費現象。
六、將軌道運輸建設納入國土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