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出版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2/11 第515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谷愛凌與彭帥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環球晶併購破局,看晶片保護主義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開放福食 要拿出完整配套
民意論壇 誰不希望「有政府好安心」
解封前提 視疫調隔離量能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用長照培力家庭照顧功能
吸引年輕人 藍得走出象牙塔
從東奧到冬奧 尋兩岸和平契機
美陷道德震盪 政府反中親美一頭栽 萬一美國…
萬物輪漲 經濟美麗數字 卻是人民痛苦指數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谷愛凌與彭帥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中國有兩名女運動員,正處在西方媒體的風口上。谷愛凌剛為中國奪下冬奧史上首枚女子大跳台金牌,成為天之驕女,西方的指責卻席捲而至。而彭帥去年一篇與前政治局常委張高麗的性醜聞貼文,成了中共中央的夢魘,她個人卻備受外媒呵護與關愛!

兩人都揣著一個偌大的謎團。彭帥事件相當離奇,她究竟是玩偶、情婦還是性侵受害人,迄今難以廓清。而谷愛凌老說自己是北京姑娘,但她傳聞中哈佛高材生的美國老爹,卻像是被雪藏似地,見不得光。

谷愛凌之所以處在浪尖上,是她身上揉合著矛盾的符號。以父系社會的眼光,她該算美國人;但她從栽培她的母親得到的文化認同,其中國人身分亦無可挑剔。而就在美中對抗升至頂峰的時刻,她棄美奔中的抉擇,顯然戳痛了美國人的失落並引發憤怒泉湧。

彭帥則是反例,她是中國正宗的體制土壤所培養的世界女雙冠軍。然而,她在歸返平淡時刻突兀提出指控,卻讓她的祖國蒙塵。這點,又恰好迎合了西方對中國的一貫想像!

從不同側面,兩人各自映照了中國的真實。谷愛凌選擇為中國出征,商業代言就紛至沓來,象徵的是蒸騰的中國;彭帥則更像探照燈,對中國體制的陰暗投下一束光。近日法媒專訪那幀照片中,鏡子裡浮晃的老大哥,就是它急需刮除的病灶!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環球晶併購破局,看晶片保護主義風險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美國前總統川普發動的美中貿易及科技戰,觸動了全球貿易與產業保護主義的扳機;其中,又以晶片供應緊俏成為各國憂心難題。最近,我國廠商「環球晶」收購德國「世創」失敗,美國「輝達」收購英國「安謀」續又破局,顯示這波晶片保護主義已來到史上高峰。歐盟和美日紛紛採取政府補貼及行政干預,要確保其晶片供應無虞,除為供應鏈埋下產能與成本雙增的隱憂,也升高了台灣經濟發展的風險。

環球晶收購世創失敗,何以反映國際晶片保護主義達到高峰?這可從幾個面向解讀:首先,環球晶在二○二○年即展開對世創的收購案,因過去已有多次成功跨國併購經驗,收購世創並非太困難的目標。尤其,在併購案遭封殺前,世界其他主要國家都已同意此收購案,誰料最後是德國隻手反對。

與台積電有九成以上產能都在台灣不同,環球晶已是全球布局的企業,僅不到兩成產品由台灣出貨。換言之,近年國際政治上一再強調的「台灣地緣政治風險」將危及晶片供應的因素,在這項併購案上並不成立。再者,環球晶並非該行業最大的供應商,即便成功收購世創,其市占率也還遠不及「壟斷」的程度。

德國阻擋環球晶併購世創,並非為了反壟斷或不公平競爭,而是要確保其國內產業獲有充裕的晶片供應。近兩年,德國的汽車等產業深受晶片供應不足之苦,其他歐盟國家也有程度不等的影響。歐盟晶片產能只占全球九%,從成熟製程到高階製程晶片皆高度仰賴台灣。為此,歐盟近期通過《歐洲晶片法案》,將動用四三○億歐元投資晶片產業,並透過監管等手法讓歐盟擁有應對晶片供應危機的公權力。可見,環球晶併購失利只是這波晶片保護主義的開端,後續還會有類似發展。

歐盟一向支持全球開放競爭,《歐洲晶片法案》的通過,是少見的產業干涉主義。但歐盟各國對於晶片法案的態度並不一致,例如荷蘭與北歐國家即反對以國家補貼方式挹注晶片產業,擔心這類法案只對德法義等大國有利,並可能傷害其他小國與亞洲晶片供應鏈的既有友好關係。

晶片保護主義能否解決近年惡化的晶片供應缺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對此一直持保留看法。他認為,解決晶片供應問題的最佳方案,是自由貿易與自由競爭的市場;大國企圖達成晶片自給自足,反而會提高晶片生產的成本,也不利於技術提升。張忠謀去年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上評論各國爭相建立本土晶片供應鏈時,即說「試圖讓時光倒流,是不切實際的。如果嘗試讓時光倒流,不僅成本將會提升,技術進步也可能放緩。在花費了數千億與多年時間後,結果仍將是無法充分自給自足且成本很高的供應鏈。」

國際間的晶片保護主義,也對台灣經濟發展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對產業而言,台積電等廠商因外國的保護主義而被迫至海外設廠,將提高他們的生產成本;各國競相以補貼方式建立晶片產線,也可能埋下未來供需失衡的種子。在德國封殺環球晶併購案後,我晶片業者必須警覺:歐美日歡迎台積電前往投資,是基於其自身利益需要,而不是為了全球晶片供應鏈的健康發展。

□我們也要提醒蔡政府:請收回政治干預產業的手,勿再將台積電赴海外設廠當成自己的「外交槓桿」。當各國紛紛加強本國晶片產業投資時,唯有台灣沾沾自喜地把護國神山往外推。如果台灣晶片產業因此受創,政府擔得起責任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開放福食 要拿出完整配套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日本福島地區食品進口解禁,政府雖然一再強調開放福食進口,並沒有以食安為籌碼,換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然而開放福島食品絕非因為台灣人喜歡吃福島產品,官方說法是開放進口可以展現台灣與國際接軌的決心,也可視為加入CPTPP的敲門磚。未來政府會做好嚴格把關以維護國人健康,但是情況可能並非如此單純,台灣未來仍面臨一些挑戰。

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數國家,例如中國大陸、南韓以及台灣,並沒有全面開放日本福島食品進口。除了食品安全考量外,更有錯綜複雜的政經因素。日本針對南韓的禁令,還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制提出告訴,但結果對日本不利。在台灣此議題則陷入執政黨必定支持開放進口,在野黨則全力反對的長期循環。

基於此,政府有責任面對開放福島食品進口立場轉變的昨非今是,逐一檢視過去所強烈反對的觀點。例如目前強調回歸科學證據、比國際標準更加嚴格,以及為食安把關的三項原則,與過去馬政府並無差別。為何民進黨過去在野時反對,但是目前就可以解禁,是因為情況已有改善,還是執行方式不同,都應有明確說明。

政府一再保證未來會在邊境檢驗,讓國人可以吃的安心,但更應要求日本在源頭即落實查核做好管理。雖然一般認為日本對食安管理要求非常嚴謹,發生漏洞機率偏低;但是台灣應檢視日本在處理福島食品出口相關流程及檢附文件,是否對台灣與其他國家均一視同仁,特別是我方一直要求日本需提出具有公信力的產地證明及輻射安全證明,未來開放後日方能否配合到位,必須嚴格落實。

先前開放美國萊豬,並未強制規定進口美豬需標示萊豬及非萊豬,主要理由是以瘦肉精做標示區隔違反國際規範。此論點不但具有爭議性,反而使消費者在資訊不足下無從辨別,因而使美國豬肉進口大減,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未來雖然要求進口日本福島食品必須標示產地,但是由於日本食品種類繁多,過去也曾發生產地標示不實個案;以及複合式包裝食品與其附加內容物產地不同而引發疑慮。政府雖然會查核內外包裝的產品標示與產地證明,但如何提供足夠資訊,使消費者能夠明確區分,也必須妥善處理。

在台灣開放萊豬進口後,政府又規定學校及軍事單位,甚至奧運培訓基地禁用萊豬,顯示政府對萊豬食安管理仍不具信心。未來開放福島產品進口後,若此種欠缺科學證據,增添國人食安疑慮,「開大門,關小門」的做法再度重演,不但會和台灣與國際接軌的訴求背道而馳,更有可能會引起日方關切。

政府以為開放美國萊豬及日本福島食品進口,就可打通台灣加入CPTPP任督二脈,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英國也禁止美國萊豬進口,但英國在申入CPTPP四個月後即成立工作小組,目前進入正式談判階段,進度超過台灣;顯見CPTPP成員並不在意與自身經貿利益無關的美國萊豬問題。

中國大陸也已經提出申入CPTPP,但迄今仍維持對福島食品進口禁令。未來開了福島食品大門的台灣,能否取得先機搶在中國大陸之前成立工作小組,也是另一觀察重點。

平心而論,加入CPTPP需得到全體會員的支持,福島解禁可能只是日本關切的其中一個問題,台灣仍要有對CPTPP所有成員付出更多「頭期款」的準備。而由宣布解禁到正式開放的預告期僅有十天的快速程序下,是否可立竿見影,加速台灣取得CPTPP入場券,也是未來檢視的重要指標。

   
民意論壇
誰不希望「有政府好安心」
林法/公 (彰化市)/聯合報
誰不希望「有政府好安心」,可是除了萬物齊漲,從有錢也不想買的萊豬、核食,到有錢都買不到的莫德納和雞蛋,我們的政府又如何讓人安心?

行政院開放福島食品,不僅民眾感到疑慮,根據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大規模研究,更發現一九六○年代核彈試爆產生的銫一三七,經過六十年,在蜂蜜裡的放射性物質只少了四分之一,而這也是學者懷疑蜜蜂數量劇減的重要原因。為此,在野黨發聲抨擊,何錯之有;但自認連「過年期間都不忘祈求團結國家、朝野合作」的柯建銘,為什麼要扣反對黨「集體義和團上身起乩」的帽子?蘇揆更要求在野黨「不要情緒性的為反對而反對,阻礙國家進步」?

不過比起綠營向來引以為傲的防疫,這些光怪陸離仍算小巫見大巫。豈不見藉由「本土政權」和「抗中保台」認知戰,民進黨就能輕易甩開之前疫苗短缺和強推高端的陰霾,去塑造一個屹立不倒的神壇,並於Omicron侵襲時,再次讓「壇主」華麗轉身,搬出含糊的「台灣模式」?

魯迅說人生血戰,前行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木材,結果卻是一小塊。今天政客「用百姓血淚寫自己的歷史」,煉就不只一塊煤,還是一塊自認「乾淨的煤」。

也許再過一些時候,台灣積非成是到某種程度,「死心」就會成了我的「安心」吧!

   
解封前提 視疫調隔離量能
沈政男/醫師/聯合報
春節過後,Omicron疫情未如預期爆發,台北市因此打算「微解封」,恢復戲院飲食等措施,而指揮中心消極同意,並不鼓勵。疫情若平穩,不必要的警戒當可解禁,但前提是了解防疫成效所在,並持續掌控疫情。

許多人預期「二月疫情大爆發」,理由是Omicron傳播力超強,事實上台灣已經擋下了舊株與Alpha、Delta等變種,代表社區基礎R值跟國外並不一樣。從桃機群聚以來一個多月,每日新增依然維持在數十例,顯見社區防疫存在強韌度,可把R值從歐美的九到十,壓成一到二。

台灣社區防疫強韌度來自幾個部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與疫苗覆蓋率已是老生常談,事實上面對極其難纏的Omicron,至今仍夠挺住的最大原因是疫調與隔離。

以一度令人憂慮的桃園西堤群聚來說,不只引發銀行、幼兒園與數個家庭群聚,更傳進移工宿舍,造成上百例感染。雖然如此,趕緊啟動疫調與隔離以後,只要不放過任何一個接觸者,確實追查足跡,跑得再快的Omicron也會被擋下去路。後來的高雄港群聚,也是如此。

很多人擔心存在隱形傳播鏈,然而Omicron傳播力超高,即使五成屬無症狀,也還有許多人會出現症狀,難隱形。疫調不怕太慢,就怕不夠精準與確實,一個多月來證明目前疫調方式足以亡羊補牢。社區有沒有嚴重隱形傳播鏈的重要指標,是熱區普篩陽性率,而桃園與高雄至今都接近零。

桃園與高雄Omicron群聚被圍堵後,年前在台北、新北與宜蘭相繼出現零星案例,後來基因定序都證明是不同病毒株,代表Omicron能在社區各處造成少量滲漏。這些點狀滲漏如及時圍堵,不至於造成疫情失控。

年後最新出現的新北、高雄與屏東群聚,必須趕緊釐清,是先前桃園與高雄群聚衍生,或者有新的病毒滲漏?在疫情平穩後再度出現群聚,最可能還是後者,南北同時出現疫情,則必須考慮這些群聚恐怕存在關聯性,也就是過年期間的南北傳播。

原本大家最擔心的餐廳內用風險,在民眾主動提高警覺下,大都局限於同桌傳播,反而幼兒園與大型職場成另個傳染溫床,須更加注意。

未來幾周,台灣若能持續壓制Omicron,頂多出現小型群聚,等於在清零與共存兩種防疫目標之間取得平衡。接下來的解封步驟,必須依照疫情發展隨時修正,大原則是不能讓每日新增超過疫調與隔離的量能。繼星、日、韓後,香港Omicron新增也破千,台灣絕不能步上他們的後塵,關鍵就在於一出現群聚就趕緊強力圍堵,不要輕放任何案例。解封以後如果發現無法遏止疫情,就必須停止,並回到原先警戒程度。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用長照培力家庭照顧功能
侯勝宗/聯合報
春節期間歡喜回家團聚之際,也有些家庭面對著失能或失智長者誰照顧的困境;這個年假,筆者就遭遇到一個高齡長者照顧案例,引發對未來家庭照顧的反思。

一般來說,需要被照顧的長者,可歸類為「三失長者」,意即—失業、失智與失能長者。其中失業者意指退休後無工作與生活重心,但仍可自行料理飲食起居,且具移動力的亞健康老人;此類需要被照顧的生理需求不高,心理和精神層面上人際連結與時間安排,才是重點。而失智與失能長者才是子女尋求委外照顧的重點。目前主要專業分工手段有二:一、聘雇外藉看護工入家與長者同住,廿四小時照顧;二、將長輩安排到專業安養機構,進行全時間或特定時間照顧,落實專業分工委外代理功能。

但此種專業分工下的照顧制度愈盛行,卻愈弱化家庭結構與照顧功能,讓家庭親情面臨更大機率的崩解。筆者過年即親身經歷一則家庭的照顧案例。一位八十多歲奶奶過年前不慎跌倒摔傷,導至無法行走與自理生活,必須有人協助。雖然奶奶兒女成群,但因子女多在海外定居,在台灣後輩過年期間也均有自己家庭要顧,所以海外子女要求台灣家人尋求廿四小時居家照顧,並負擔全額照護費用。

因為事出突然,剛好奶奶親友認識一位熟悉照顧服務產業友人,在好友熱心協助下,緊急找到十位具合格照顧服務員的社區熱心人士,大家過年排班進行廿四小時輪值照顧,順利照顧這位奶奶過虎年春節。但九天連假照顧過程,因為要整合多方資訊與期待,加上輪班照顧服務員交班與各式照護協力工作,讓整個溝通過程倍感辛苦,也看見了個案家庭背後難以言語的人間冷暖。

幸運的是,這位奶奶經九天細心照顧後,身體恢復良好,逐漸可自理一些生活需求,應可交由家人接手部分照顧;但奶奶家人仍希望全部委外照顧。唯年假過後,這群臨時支援的社區照服員,都要回各自工作崗位,奶奶接下來廿四小時照顧工作誰接手,變成一大挑戰。

其實這個案例背後反映如果家庭一味將照顧工作完全委外,但家人卻無意願分攤親人照顧,則台灣長照服務勢必走向專業分工市場化與產業化,家庭照顧功能勢必逐漸消失。

但這真是台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的最佳發展嗎?其實有系統的訓練每位國人具有基本照顧能力,教育家人適度分攤部分照顧責任,或許才是回應老化社會的長久之計。用社區照顧網絡培力家庭照顧功能,而不是用「社區照顧」與「機構照顧」專業分工來取代家庭「居家照顧」,才是長照正解。

(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所特聘教授)

   
吸引年輕人 藍得走出象牙塔
朱立安/大學教師(嘉義市)/聯合報
從去年四大公投,反萊豬、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公投綁大選,到今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戰爭陰影、最硬教召、買不到雞蛋、核災食品進口,林林總總這麼多議題,國民黨做為最大在野黨,似乎都使不上力,而且與年輕人隔山隔海,眼睜睜看著鴨霸的執政黨往專制獨裁走。

國民黨這種慘況難道是春節時韓國瑜禮貌性邀宴黨主席、前主席以及媒體人,照了相片,就能讓大家認為這黨真的要奮起了?

電影大師伯格曼「第七封印」,講參加十字軍東征騎士最後死掉的故事,片中名言:「十字軍是理想主義者才相信的東西。」誠然是反諷,無論騎士是否真有理想有論述,他沒逃過懊悔和死亡。中世紀逐步從封建轉型為前資本主義社會,教廷並非用論述去感召眾人離鄉背井辛苦賣命,而是鼓動貴族騎士階層說拿得到財富都是囊中物,再告訴大部分文盲平民,如果不去就會下地獄,口號簡單易懂有力,能號召支持。如今的國民黨,恐怕連要大學生坐一小時高鐵返鄉投票都喊不動。

國民黨目前在位子上的,很多從好大學畢業,在好大學教書,與知識分子相處太久,忘了象牙塔頂端之下還有很多樓,塔外更有對論述不屑一顧的群眾,廣大群眾才是民主選舉票倉。

個人面對近年世代轉變,從學生身上學來因應之道。有幾個學生家裡經營連鎖茶飲,他們都勸我別喝手搖茶,尤其加了彩色珠珠圓圓的含糖飲料。學生家裡只喝高級現泡茶葉,有位甚至吃喝都是昂貴有機食品。做生意不一定要賣好的對的,而是賣賺錢的,所以手搖茶飲雨後春筍地開,高級茗茶在疫情裡反而倒閉好幾間。在學校授課,我懂了別盯學生看幾百頁厚書,而是用魔術數字「三」,每三分鐘講一個小觀念,每節課只要求學生懂三個重點,師生皆大歡喜,代溝消弭。

國民黨不缺論述,尤其不缺關於兩岸國際情勢論述,但他們不知年輕人看到繁複高深的大長篇,滑手機就整片滑過去沒理會。

我剛教書時還沒臉書那種東西,後來開了教學用帳號,模仿年輕人每句分行,用表情符號當標點。幾年前,我發現學生臉書也不用了,他們帳號空無一物,看文章只看標題,都轉去IG貼有濾鏡的美照了。去年起又有不同,十幾二十初頭的孩子使用抖音,拿短片攫取旁人注意,他們自己注意力也只剩幾十秒,我開始把上課用的podcast(播客)切短成兩分鐘以下。現在呀,臉書股價崩跌,改名META,他們想轉變謀生,國民黨要不要改變找出路呢?

國民黨爭取大學以下世代認同,還有很多努力空間,必須在網路上更活潑化。說現實些,去看看台灣年輕網紅們,敢脫敢露、美肌開最大,他們有多少追蹤訂閱,國民黨大咖的社群有多少追蹤訂閱呢?資本主義式民主,人潮錢潮等於生路。

「第七封印」我看了十幾遍,最後領悟,那位騎士在懊悔迷惑中回故鄉,死神不僅跟來帶走他,還帶走一屋子的朋友妻子。死神,一直笑著!春節尾聲,即將開學,我給自己新年目標是重讀普魯斯特數百萬字篇幅的「追憶似水年華」,和修改給學生的兩分鐘播客。

   
從東奧到冬奧 尋兩岸和平契機
許立宏/台灣體大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聯合報
之前我國選手隊服風波,北京冬奧被炒得火熱起來,政治人物或媒體名嘴不乏批判言論。若從正向角度看,從東京奧運到此次北京冬奧,更多國人開始關心體育運動賽事及我選手一舉一動,確是好事。在關心與求好心切之餘,或許我們選手最需要的是鼓勵,而社會大眾更應教育及認識奧運會本質。

首先,奧運會核心精神為何?除追求卓越外,或許國人只知這是世界體育競賽最高殿堂;然背後真正宗旨,最開始的源頭是止戰,希望運用各國運動員間競技,取代國與國戰爭。這也是現代奧運創辦人法國爵士古柏坦的理念。

其次,奧運是國與國運動代表之間的競賽,難免還是會陷入國族或民族主義間相互較量或身分認同,但古柏坦仍希望各國選手經由奧運村洗禮(一起比賽、吃飯及各種文化交流等),能夠達成化解國與國間不必要衝突。

最後,古柏坦認為奧運比賽只是達成世界和平的手段或途徑之一,還需要推廣奧林匹克教育,也就是說,唯有透過開展奧林匹克教育,才是人類應遵循的永續法則。

國人同胞,若能先理解上述時代背景及舉辦宗旨,或許在言論發表上也較客觀些。世界上仍有許多國與國不必要的偏見與誤解,建議象徵四海一家的奧林匹克和平教育課程或研究課題,可在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傳播學系或相關系所開設推動。期許更進一步協助找出發展兩岸和平的契機或長遠的解決方式。

   
美陷道德震盪 政府反中親美一頭栽 萬一美國…
陶在樸/陸委會前諮詢委員(桃園市/聯合報
正當美國人對川普「一○六」攻擊美國國會事件大檢討時刻,想起已故哈佛政治學家杭廷頓名言,美國歷史是由道德震盪周期推動的。《大西洋月刊》最近一期以美國道德震盪為題展開討論,引起關注。其實這個題目豈只是對美國適時,對台灣何嘗不也如此嗎。

杭廷頓說,大約每六十年左右就出現一個道德問題催化美國:例如一七六○年代傑克遜主義,一九六○年代社會抗議運動。一九八一年杭廷頓預測「下一次道德震盪將在廿一世紀的第二個或第三個十年左右」。杭廷頓預言不錯,儘管他不知道(二○○八年逝世),這場道德震盪大約發生在二○一○年代中期,他更不知道題目是川普煽起的美國「白人民族主義」仇恨大浪。

社會信任是衡量一個社會道德品質的標準指標,即衡量社會中的人和機構是否值得信賴、是否信守承諾。當教會中人對上帝失去信心或信任,教會就會崩潰。當社會中人對這個社會的機構及彼此失去信心或信任時,這個國家或社會就會崩潰。

美國蓋洛普民調機構對美國成年人「美國社會的信任度」調查有長期歷史,一九七三年美國人對公職人員的信任度為百分之八十三,現在已下降到百分之五十五(二○二一年九月最新調查),對立法部門的信任比例只有百分之卅七,美國人對問題判斷的輿論信任度由一九七○年代的百分之六十五下降到目前的百分之四十四。

台灣離美國道德震盪有多遠?幾乎與蓋洛普民調相同時間,遠見公布二○一九台灣社會信任調查結果。社會信任度指標每下愈況,一九年人民對政府官員信任度只有百分之卅五點五,對民代信任百分之卅五點四,對法官信任度為百分之卅九點六,對記者信任僅僅百分之廿七點五。

美國人社會信任度如此直線墜落,有什麼可怕後果呢?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的接力式民調揭露美國人的憂慮「國家處於危險之中」,百分之五十八受訪者認為「國家的民主有崩潰的危險」,其中包括百分之六十二的共和黨人、百分之五十七的獨立人士和百分之五十六的民主黨人。前不久,美軍三名退役將領發出聯名警告:由於「美軍內部潛在的致命混亂」,美國有可能在二○二四年的總統大選後爆發新內戰。

「五眼聯盟」中的加拿大和澳洲兩國學者,近日在媒體高呼應為美國崩潰提前「應變」,一篇發表於加拿大《環球郵報》,「美國政體已經破裂可能崩潰 加拿大必須做好準備」,另一篇《雪梨先驅晨報》,「澳洲需要為美國民主的崩潰做準備」。

台灣執政黨天天陶醉在選舉和投票的「東方不敗」傳奇當中,他們的一黨獨大也許還有一兩輪,但是不要忘記在今天世界大分化大組合時代,「反中親美」一頭栽的政策有多麼可怕的不確定後果,萬一美國…。

   
萬物輪漲 經濟美麗數字 卻是人民痛苦指數
畢雪琳/家管(台北市)/聯合報
上連鎖超市想碰碰運氣買盒蛋,果然蛋架上空空如也。今日中小學開學,學生營養午餐用蛋,又將排擠家庭用蛋,缺蛋情況真不知伊于胡底。為了不白走一趟,想到衛生紙又喊漲了,就拎了一串,先省個十幾二十元再說。

去年第四季起,一些知名連鎖餐飲紛紛漲價,這波物價就像遊行隊伍一樣,排著隊輪流漲,可怕的是,隊伍尾端在哪還不知道。

譬如去年底,老公吃一家著名滷肉飯,店內公告因原物料成本漲價,從今年開始所有五十元湯品全都漲了五元(剛好一成)。

我採買的傳統市場水餃攤,也將原本一顆五元的水餃變成六元,足足漲兩成。

一家常光顧的麵包店將卅五元菠蘿麵包漲到四十元,漲了近一成五。

這些跟庶民吃食相關的東西以百分之十幾、廿一起漲價,才是底層民眾最深刻的憂愁。更無奈的是,過了新曆年這個漲價的好時機後,還要面臨春節過後的另一波漲價潮。

先生春節前理髮,老闆娘預告年後理髮要從兩百漲到兩百五,高達百分之廿五!

眼看物價飛漲像見不著光的隧道,即便蔡政府用經濟成長率或股市大盤指數創歷史新高自我感覺良好,但這些美麗數字和每天要面對柴米油鹽的小民無關,因為在萬物輪漲的生活壓力下,那些數字只會化成我們的痛苦指數!

有人說「良好的政府是經濟增長和社會福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光自我感覺良好的經濟增長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增進普羅百姓的社會福祉啊!

   
究極2022《日經Trendy》大調查
在目前的科技發展趨勢下,《日經Trendy》也預測2022年至2030年期間的日本社會經濟情況。在AI、IoT、機器人、移動等科技發展急遽進化的過程中,2030年的日本將會是一個極端(大量)客製化、生活無邊界、能力無極限的經濟社會。

寶島溫泉翻身記:從毒泉到金湯
清康熙年間,郁永河《裨海紀遊》便曾提及陽明山溫泉,但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溫泉惡臭具有毒性,避之唯恐不及,遑論入浴泡湯。清領後期道光年間,詩人陳淑均所作的《蘭陽八景:湯圍溫泉》詳述礁溪溫泉之美,彼時人們對於溫泉的看法也漸漸轉變為正向態度。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