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議長斐洛西旋風訪台,風雨故人來,台灣不少人點滴在心頭,然而台灣必須面對未來更大風雨的挑戰。中國大陸認為斐洛西訪台嚴重侵蝕美中關係,將在台灣周邊進行軍演,規模更高於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而一如前次危機,美國也派遣航空母艦駛入台灣附近海域。兩岸情勢演變成美中台的錯綜關係。中國的文攻武嚇,台灣股匯市首當其衝。今年在全球大環境不佳下,台灣股匯市波動劇烈;特別是在美國大幅升息下,新台幣明顯貶值。未來在兩岸情勢緊張下,對資金流向影響加深,可能使台幣持續走貶,穩定金融市場當為政府首要任務。
不論大陸軍演是否有後續行動,但已升高台灣貿易運輸物流費用,增加企業營運成本;會進一步提高台灣目前已居於高檔的物價指數,不利經濟成長。政府必須推出更有力的安定物價措施。
兩岸經貿關係今非昔比,在1995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包括由香港轉口),只占台灣總出口的23.8%,而在2021年,此比例已上升到42.3%。1995年為台灣對大陸投資初期,之後對大陸投資不斷增加,成為中國外人投資主要來源,近年雖然明顯降溫,更有不少台商撤出,但是台商在中國大陸至少已累積千億美元的投資,兩岸仍維持高度的經貿連結。
所以兩岸經貿關係的不對稱下,中國可使用的籌碼遠多於台灣。在中國先後對蓮霧、釋迦、鳳梨,以及石斑魚,以有危害人體健康成分為理由,禁止台灣進口,雖然宣稱是經濟考量,但時機上充滿著政治算計。而此次中國大陸突擊式地以台灣食品廠商未完成向中國海關總署註冊為理由,禁止台灣多項產品出口;而後中國又宣布禁止台灣柑橘和部分魚類輸入。另外,中國也針對台灣有需求缺口的天然砂,暫停對台灣出口。
中國大陸所採措施由以往只針對特定產品,轉為多管齊下;不但已經由點擴及到面,而且除了阻絕台灣對大陸出口外,又增加中國對台灣出口限制,直接影響到台灣內需市場,對我國衝擊更大。
基於此,為因應目前趨勢,政府應盤點對大陸出口集中度高,以及對大陸進口需求高的產品,研擬如何分散出口市場,以及降低進口依賴;另外也要有中國未來可能加碼於其他製造業產品的準備。
以目前兩岸貿易互動,短期台灣不可能明顯降低對中國進出口比重,但應有「中國市場雖無法被取代,但至少應尋求可部分轉移」來因應。對於中國不合國際經貿規範的措施,台灣也應勇於發聲。過去政府曾針對中國限制台灣水果出口,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中表達意見,但並沒有進一步行動,未來應有更積極的作為。
以台灣食品業者未完成註冊而禁止進口為例,除了應檢視中國引用此措施之合理性外;因為中國註冊措施是針對所有國家進口產品,但目前只對台灣進口設限,是否表示其他國家所有產品均完成註冊。若真有涉及歧視性,台灣應透過WTO的機制尋求解決。即使中國置之不理,台灣也不應錯過向國際表達立場的機會。
今年下半年共產黨將召開20大全會,而明年3月的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習近平可能續任國家主席,「求穩」是大陸政經的主調。所以即使中國今年上半年經濟表現不佳,成長率只有2.5%,然而中國主要是希望在「穩」為前提下完成換屆。
但美中貿易戰及俄烏戰爭,使得美中更明顯對峙,裴洛西訪台,美中關係更加嚴峻,兩岸關係更處於近30年的空前緊繃,如何求穩成為中國一大考驗。中國大陸未來可能會再出招,台灣也應力求穩定,除了因應中國軍事演習威嚇、維持台海局勢外,更應有效降低對經貿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