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及戴蒙、迪布維格等三位美國經濟學家,以銀行擠兌和金融危機互動關係的研究主題,共同獲得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的主要貢獻出現在戴蒙與迪布維格1983年合著的理論文章、戴蒙1984年所著的理論文章,以及柏南克1983年所著的實證文章。戴蒙和迪布維格提出期限轉換模型,以解釋銀行存在的原因及其結構為何。家計單位因不確定何時想消費,而希望保持資金的流動性,反觀企業家因投資耗時,而想長期借款。資金若不存在銀行,則有龐大需求的企業家,恐難以和許多家計單位同時簽訂契約。戴蒙和迪布維格認為,銀行做為一個中介機構,可吸收民眾存款並允許其隨時提領,而後再將這些存款以更高利率借給企業家成為長期貸款。換言之,銀行可將流動性高的短期存款負債,轉換成流動性低的長期貸款資本。
然而,此種轉換潛藏存款戶擠兌的問題。當一些較無耐心的存款戶提前領取,會迫使銀行中斷某些企業的長期貸款。若市場充斥銀行資金不足的謠言,則因為銀行採「先到先服務」,而會造成存款戶恐慌擠兌。戴蒙和迪布維格認為,美國1933年開始實施的存款保險制度,以及中央銀行做為最後貸款者的角色,是解決恐慌的良藥。
戴蒙和迪布維格並未說明為何長期貸款的流動性較低,而戴蒙1984年的文章則以銀行具備監督借款人的功能來解釋。他認為,基於下列兩個理由,可以不用擔心如何去監督銀行的問題。首先,對銀行而言,存款是負債,因此,若不謹慎監督借款人,則有破產危機。其次,銀行可以將貸款分散給風險情況互異的各類借款人,因而減少同時被倒帳的風險。
在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股市最多下挫90%,而總產出最多下挫46%,並有將近一半的銀行倒閉。柏南克1983年的文章,支持戴蒙和迪布維格認為銀行會出現擠兌問題的論點。而在柏南克之前,只有費利曼與史瓦慈在1963年出版的《美國1867-1960的貨幣史》一書中,曾提出聯準會未提供資金給瀕臨倒閉的銀行,是出現大蕭條的主因。
柏南克除認同此種說法外,並進一步指出,戴蒙曾提及銀行可從監督借款者獲得寶貴訊息,但銀行為取得此訊息,必須耗費「信用中介成本」;而這個成本是指將資金從最終存款人引導到優良借款人所花費,包括篩選、監督、會計及貸款給不良借款人所蒙受損失的各項成本的總合。柏南克認為,銀行倒閉切斷了銀行和客戶之間的所有關係,而新的銀行要和這些客戶建立信任關係曠日廢時。這說明為何美國在大蕭條時期,要經歷十年左右才恢復元氣。
柏南克以美國1921-1941年的資料進行研究。他以實質產出為被解釋變數,並以未預期的貨幣供給變動,以及以倒閉銀行的存款額與倒閉廠商的貸款額代表「信用中介成本」的影響。他證實,此成本對實質產出下降的解釋能力,超過貨幣數量變動的解釋能力。
類似地,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是因許多從事期限轉換服務的影子銀行倒閉所觸發。柏南克在2018年的研究發現,這段期間實質產出的減少,歸諸於民眾對金融中介機構失去信心,導致信用供給減少的理由,遠超過家計單位因還債,導致其支出減少的理由。
從現今的觀點來看,今年諾貝爾獎得主的論點有些瑕疵。例如,經濟基本面更可能是導致銀行發生擠兌的原因、存款保險及中央銀行的金援可能使銀行進行更多風險性投資,以及銀行放款時不見得會分散分險等。不過,他們的觀點不但提供後續研究的延伸方向,也指引出未來金融監管政策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