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地球人口正式超越80億,距離上次突破70億大關僅僅11年。根據聯合國的估計,15年後地球人口可能達到90億。
人口快速增加,可用耕作面積卻在減少,因為都市擴大、交通運輸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不斷增加,而氣候變遷又造成可耕作面積不斷減少,在雙重壓力之下,糧食不足將成為人類未來30年面對的嚴重問題之一。
解決糧食危機的方式,不能期待戰爭或傳染病造成的人口減少,解決之道是使用科技。比較為人熟知的農業科技,包括利用機器手臂採摘蘋果或奇異果,這裡面除了使用自動化的機器人技術外,人工智慧的圖形辨識更是關鍵。
人們可以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或肥料,節省農民時間,也可利用無人機的辨識能力了解農田病蟲害面積,及尋找走失的牛羊。基因改造是另外一種減少病蟲害、增加產量、提高品質的方式。雖然基改作物是否為害人體仍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但它在解決糧食危機上的貢獻卻是不可忽視。
荷蘭利用垂直耕作,也就是植物工廠,將蔬果花卉養殖在溫室之內,以LED控制光線照射時間,控制給與水份之多寡,並利用自動倉儲技術,以堆疊方式養殖,不但增加產量、避免病蟲害肆虐,更可以在淡季時提供市場所需蔬果,提高售價,造福農民。
荷蘭人最會造陸,荷蘭甚至使用海上漂浮農場,增加耕作面積。位於荷蘭南部的偉斯特蘭曾經是世界上最大溫室農場,美國芝加哥不遑多讓,高譚綠疏於2017年建造了7.5萬平方英尺的城市農場,但這個紀錄旋即於2020年被加拿大蒙特婁的盧法農場打破。
新加坡是另外一個農業改革的案例。新加坡政府於2019年訂定了一個「3030」計畫,也就是在2030年時新加坡500萬人口30%的蛋白質供給要來自國內,而且只占用1%的國土面積。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50%是沙漠,平均年降雨量只有100公厘,極為缺水,為了發展農業與解決民生用水,以色列採用了兩項黑科技:海水淡化、農田滴灌技術。所謂農田滴灌技術,就是在農田中布滿感測器,了解農地的濕度,及時以滴灌方式供給農業用水。
台灣是一個地小人稠的國家,農耕地面積787萬公頃,占全台可用面積非常大的比率,農業用水更是高達70%。可是我們使用的農業科技卻是極為落後,仍然採用傳統品種改良及嫁接的方式,連無人機都極為罕見。
工研院十年前曾推動植物工廠產業聯盟,但是在經濟部與農委會誰是支助單位上爭論不休,最後無疾而終,令人扼腕。農委會另外成立的農業科技發展研究院,多年來研發成果似乎乏善可陳。
未來政府應大力引進國外成功案例,廣為推廣,並且仿效工業,積極引進科技,增加產量與提高農業水平;利用區塊鏈技術取代二維條碼,做為食品生產與供銷履歷,就是一個最簡單的案例。
農委會應協調交通部,在一定的區域與高度下,允許農民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及肥料,並做為農田監測之工具。台灣多風多雨多蟲害,政府更應該鼓勵農業與工業合作,利用立體溫室栽種高附加價值之農作物,台達電近來致力於此一方向,就是一個最好的案例。
年邁、傳統的農民對於科技知識了解極為稀薄,農委會應協調教育部、經濟部、勞委會,增加農業科技培訓班,吸引具有科技概念的年經人,以創新方法,投入農業改革行列。台灣寸土寸金,當我們成功引用科技改造農業之後,農業用地之需求必可大量減少,這些空餘的土地解編後,便可用於其他更高價值之用途。
農業乃立國根本,面對即將到來的全球糧食危機,台灣應該未雨綢繆,利用科技提高農業對於社會之貢獻。此一重責,捨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