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與日本及荷蘭達成協議,限制先進晶片製造設備出口至中國,被認為是美中經貿「脫鉤」的象徵,但除此之外,各國並不願意配合美國,尤其在大陸解封後,經濟大幅反彈,各國都要藉中國大陸經濟火車頭,推動自己的經濟,美國堅持脫鉤,恐將錯失復甦契機。美國自從川普政府開始,就一直加高關稅,希望減少對中國經濟的依賴,而拜登政府更提升到國安層次,要切斷中國取得高階晶片的管道,但是事實證明美國經濟企圖與中國脫鉤,其實是失敗的。
根據最新公布的資料,美國向中國進口金額,在去年年底達到新高5,817億美元,同比增長1.2%,比較同一時間,中國與歐盟2022年貿易總額為8,473億美元,同比增長4.4%。
其實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對美國在中國大陸的投資影響,要大於對貿易的影響,這是因為拜登上台後,對於美國公司投資大陸的審查愈來愈嚴格,以防敏感科技被中國抄襲,這已產生效果,在2022年,美資減少接近四成,而德國對華投資卻增長52.9%,這就是去年11月,德國總理蕭茲率先訪問北京的原因。
有人認為,其實美國並不是要與中國經濟完全脫鉤,而是「有目標的脫鉤」,這包括了以下的目標:恢復與美國國家安全相關領域的國內產能;在部分戰略性領域維持對中國的科技優勢;維持美元的主導地位;遲緩中國的經濟成長。
但是沒有任何國家像美國一樣,會把經濟安全提升到如此高的層次,大家反而都是在美國的壓力之下,被迫採取「準脫鉤」的措施。這樣的脫鉤在1月27日達到高峰,原來並不情願的荷蘭,在美國壓力之下,終於與日本雙雙同意,禁止對中國大陸輸出先進晶片製造設備,這意味著,大陸將不可能獲得艾司摩爾的光刻機等製造高階晶片所必需的設備。
高階晶片攸關國家安全,這點全世界都可以諒解,但是如果再要擴大,只會讓友邦離心離德,譬如像鋼與鋁,大家都造得出來的產品,竟然在四年前,成為川普政府徵收特別關稅的項目,等於是向全球發起貿易戰。
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因此告到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上個月宣布裁定,認定所加的關稅違規,不符合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的條款,結果拜登政府不僅沒有從善如流,撤銷特別關稅,反而提出上訴要求維持。
現在全世界都在看美中兩國的經貿角力,愈來愈多國家認為其實美國是在保護國內沒有競爭力產業的「逆全球化」,民主與共和兩黨為了爭取中西部「鐵鏽帶」的選票,不惜開罪全世界,把中國大陸當成歸咎的對象。
反觀中國,從未表示過要與美國、歐盟經濟上脫鉤,甚至宣稱從未想過要脫離全球化,被認為是習近平經濟分身的副總理劉鶴,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3達沃斯年會時,在演講中堅持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這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他的表態被與會者視為利好,一致歡呼中國回歸全球化。
前美國財長鮑爾森在《外交事務》的一篇專文「美國對中政策不靈:全面脫鉤的危險」中指出,美國目前的對中經濟脫鉤政策,有些矯枉過正,所謂「有目標的脫鉤」範圍太大,影響所及,不僅讓美國企業失去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並且還會錯失中國解封後,經濟爆發的驅動力。
由於疫情封控,國際貨幣基金估計中國經濟今年僅有4.4%,但這是在解封前的數字,解封之後,從各沿海城市報復式消費,奢侈品一搶而空,中國自己估計經濟至少成長6%以上,地方政府更是展現出拚經濟的雄心,今年經濟成長7%,並非不可能。
中國的經濟火車頭已經引火待發,所有國家都躍躍欲試,美國如果囿於脫鉤的考慮,限制美商投資,或是替貿易設下限制,這將是愚不可及的。